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30年中药农药残留研究状况与探讨

近30年中药农药残留研究状况与探讨

近30年中药农药残留研究状况与探讨
近30年中药农药残留研究状况与探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近30年中药农药残留研究状况与探讨

作者:丁平, 田友清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刊名:

安徽医药

英文刊名: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9,13(7)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9条)

1.刘自林;王艳;许伏新安徽省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04(0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 2000

3.陈家春;贾敏如中、美、英、日和欧洲药典中植物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的限量规定及分析[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 2005(06)

4.杨士桃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02(02)

5.中国药品监督管理政策法规汇编 2004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 2005

7.祝贺;宋爱华;田杨GC-MS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9种农药残留量[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7(06)

8.孙玉明;裴学军;张利明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04)

9.郭宇姝;鲍燕燕;蔡清宇中药材中残留农药的检测方法[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 2006(05)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薛健.金红宇.田金改.林瑞超.陈建民.XUE Jian.JIN Hong-yu.TIAN Jin-gai.LIN Rui-chao.CHEN Jian-min中药农药残留问题研究与思考[期刊论文]-中草药2007,38(10)

2.彭铭色谱法在中药农药残留量分析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6)

3.王素利.马玉娥.袁光耀中药中农药残留分析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3(1)

4.吴婷.丁安伟.张丽.WU Ting.DING An-wei.ZHANG Li中药中有机氯、菊酯类农药残留的研究[期刊论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

5.张庆生.石上梅.张树杰中、日、韩有关中药农药残留与重金属控制概况[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2005,33(6)

6.谢光武.黎晓敏.XIE Guang-wu.LI Xiao-min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中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重要意义[期刊论文]-中国动物保健2010,12(1)

引证文献(1条)

1.袁向辉.乔蓉霞.刘海静.杨瑞瑞菊花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11(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b7308851.html,/Periodical_ahyy200907051.aspx

部分常用中药的掺假现象及鉴别方法分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年7月第4卷第7期Chinese 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 Medicine,Jul.2013,V ol.4No.7 部分常用中药的掺假现象及鉴别方法分析 王亚男1,杨翠2 (1.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派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7; 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中药掺假造成中药应用市场的混乱,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选取几类常见药物,对其掺假现象和鉴别方法进行分析,杜绝假药的危害性。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掺假;鉴别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R ]R282 282[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1008 1008--1879 1879((2013 2013))07 07--0137 0137--02 中药材掺假是指纯正药材被掺入了伪品、异物或是非药用部位。当前的中药市场当中药物掺假现象出现几率较大,掺假品严重影响着中药材的质量[1],因此要严格控制中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几种常见药物,对其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进行分析。 1半夏 多以紫茉莉根通过去皮、蒸煮程序将其掺入作假。半夏片,近似圆形,片较薄,厚度为1mm,直径为1~1.5cm,表面呈白或黄白色,横切面呈洁白,具富粉性。显微镜下半夏片的草酸钙针晶较为分散,有的为束状存于粘液细胞中,针晶长度为20~ 144mm,导管呈现螺纹状和环纹状;而紫茉莉根片的草酸钙针晶较细,长度为50~150mm,导管大部分是网纹状或梯纹状,糊化后期淀粉粒为云朵状。 2蟾酥 市场中蟾酥通常会掺杂多种杂质,掺入淀粉时发现外形和真正的蟾酥比较相似,但是质地更硬,且其片厚,无透明状,韧性较差,手握未出现柔软感;蛋白掺入其中时,其质地硬且脆,表面有光滑感,但是韧性很差,闻之有蛋白腥气;向其中掺杂松香粉、牙膏、肥皂、雪花膏等物时,通常都会用鼻闻到此类物品的气味,尝之亦有异味出现,麻辣感或涩味下降;猪油、菜籽油掺入其中可发现颜色大部分呈黄棕色,横切面出现油香气。显微镜下发现,正品大部分都是半透明状或呈淡黄色,不规则状碎块,未发现其它特征;掺杂样品粉末做成水装片,会发现其中含有淀粉、油滴、蟾酥碎片等物品的特征,还有的样品会检测到植物组织细胞[2]。 3车前子 大叶车前种子被掺入其中造假。合格的车前子呈现椭圆状、不规则长圆状,稍扁,长2mm,宽1mm,表面呈黑棕至黑褐色;而小粒车前子为类三角形,有的呈斜方形,种子较小,长1mm,宽0.6mm,其表面为棕色。 4茯苓 多会掺入淀粉块作假,大部分在饮片中掺假。茯苓被水煮不会溶化,但是淀粉块有溶化现象;往药物中滴碘液,未变色者为茯苓,呈现蓝色者为淀粉块;显微镜下发现,茯苓菌丝较为细长,没有淀粉粒,而掺入淀粉块后会有淀粉粒出现。 5鸡内金 通常会将鸭内金、生病的鸡内金加入其中作假。纯正的鸡内金表面为黄色、黄褐色,其质地较脆,薄有透明状,横切面有角质状,光泽感强。鸭内金外表观之为黑绿色,厚重感强,质地较硬,横切面无光泽感;病鸡内金大部分呈破碎片状块,表明为黑绿、紫红或是黑色,具有较显著的溃烂样斑点,其质地较坚硬,且没有透明感。 6山药 大多情况下会掺进和其特征极为相似的木薯根片。山药横切面为白色粉性状,没有裂隙;而木薯横切面呈乳白色,在中心位置出现放射状裂隙,且有很多黄色筋脉状维管束小点分散其中,单粒,为圆形和卵形。显微镜下可见,山药淀粉粒未出现石细胞,且不具有较发达的纤维组织,而木薯内所含淀粉粒是2+5复粒[3]。 7乌梅 将杏熏炙后掺入其中。乌梅表面呈乌黑色,其果核呈椭圆状,味道极酸;杏表面为灰棕色,果肉极易和核分离,果核呈扁圆状,味先微甜后有酸性。显微镜下分析乌梅非腺毛大部分是单细胞,且其壁厚,表面有螺纹样交错纹;而杏非腺毛大部分是单细胞,其基部通常都有膨大现象,呈三角样,壁上能观察到孔沟。 8蕲蛇 市场上有的把淀粉浆、胶浆等物应用注射器加入到蛇体内干燥后出售,还有的把蛇皮剥落,将淀 - - 137

韩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附件2 韩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根据医药法第44条第1项之内容,将对生药(包括韩药、韩药材,下同)及其萃取物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以及检测方法作如下公告: 1、适用范围 (1)生药,但是不包括矿物生药、动物生药以及附表1中的生药 (2)生药的萃取物(浓缩剂、浓缩液以及酊剂等),但是事先对生药进行过检测的情况下该步骤可以省略 2、适用对象农药以及允许标准 (1)生药中允许的农药残留标准如下: (2)个别生药中允许的农药残留标准如下

(3)对于有检出记录的生药适用的农药残留标准如下

(4)附表2中的生药请参照“食品的标准和规格”,按照食品公典第3、对食品的一般通用标准以及规格的第6、标准以及规格的适用范围中的第3)、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标准以及第5)、人参的农药残留标准进行执行。 (5)上述(1)-(4)中未涉及的农药被检出的时候,暂时按照以下方法判定适量与否: A.欧洲药典(EP)“pesticide residues”项的标准(附表3) B.关于其他被检测出农药的适量与否,首先将残留量和有关的生药服用量进行比 较,根据下列计算公式算出结果并进行了危害评价之后,由食品药品安全厅厅长进行判定。 ADI*M MDD*100 ADI:有关农药的每日允许摄取量(mg/kg/day) M:成年人的平均体重(60kg) MDD:有关生药的每日服用量(kg) (6)生药萃取物(浓缩剂、浓缩液以及酊剂等)适用的农药残留标准按照前文(1)项执行。 3、根据对象农药的不同,各自按照下列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1)敌草胺(Napropamide)、DDT农药(P·P-DDT农药、O·P-DDT农药、P·P-DDE 农药、P·P-DDD农药)、狄氏剂(Dieldrin)、腈菌唑(Myclobutanil)、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六六六(BHC)(α、β、γ以及δ-BHC农药)、联苯菊酯(Bifenthrin)、氯氰菊酯(Cypermethrin)、对嘧菌环胺(Cyprodinil)、啶虫脒(Acetamiprid)、三唑锡(Azocyclotin)、艾氏剂(Aldrin)、安杀番(Endosulfan)[包括α、β-安杀番以及硫丹硫酸盐(Endosulfan sulfate)]、异狄氏剂(Endrin)、灭螨猛(Chinomethionat)、克菌丹(Captan)、五氯硝基笨[Quintozene(PCNB)] 、百菌清(Chlorothalonil)、戊唑醇(Tebuconazole)、甲抑菌灵(Tolylfluanid)、三唑醇(Triadimenol)、三唑酮(Triadimefon)、氟菌唑(Triflumizole)、氯苯嘧啶醇(Fenarimol)、二甲戊乐灵(Pendimethalin)、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噻唑膦(Fosthiazate)、腐霉利(Procymidone)、哒嗪硫磷(pyridaphenthion)、咯菌腈(Fludioxonil) 1)装置: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NPD检测器、质量分析仪(MSD检测器)] 2)试剂和试液 A)溶媒:残留农药实验专用品或者与之相当之物 B)水:蒸馏水或者与之相当之物 C)弗罗里硅土(Florisil):填充有弗罗里硅土(1g)的Cartridge(容量6ml) D)助滤剂:Celite 545 E)标准原液:将各农药的标准品溶于丙酮按照100mk/kg进行配制 F)标准溶液:将各标准原液溶于丙酮按照一定浓度进行混合稀释配制 G)其他试剂:残留农药实验专用品或者特供品 3)实验溶液的配制 A)萃取:将试料(500-600g)仔细粉碎后,取5g加入水40ml,放置4个小时(可

蔬菜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305. [6]Smolen G,Bender J.Arabidopsis cytochrome P450cyp 83B 1muta-tions activate the tryptophan biosynthetic pathway [J].Genetics,2002,160:323-332.[7] Doughty K J,Kiddle G A,Pye B J,et al.Selective induction of glucosinolates in oilseed rape leaves by methyl jasmonate [J].Phytochemistry,1995,38(2):347-350.[8] Cipollini D F,Sipe M L.Jasmonic acid treatment and mammalian herbivory differentially affect chemical defenses and growth of wild mustard (Brassica kaber )[J].Chemoecology,2001,11:137-143.[9] Thines B,Katsir L,Melotto M,et al.JAZ repressor proteins are targets of the SCF COI1complex during jasmonate signaling [J].Nature,2007,448:661-666. [10]Arimura G,Ozawa R,Shimoda T,et al.Herbivory-induced volatiles elicit defence genes in lima bean leaves [J].Nature,2000,406(6795):512-515. [11]Mikkelsen M D,Petersen B L,Glawischnig E,et al.Modulation of CYP 79genes and glucosinolate profile in Arabidopsis by defence signaling pathways[J].Plant Physiol,2003,131:298-308.[12]Brown R L,Kazan K,McGrath K C,et al.A role for the GCC-box in jasmonate-mediated activation of the PDF 1.2gene of Arabidopsis [J].Plant Physiol,2003,132:1020-1032. [13]Mewis I,Appel H M,Schultz J C,et al.Major signaling pathways modulate Arabidopsis glucosinolate accumulation and response to both phloem-feeding and chewing insects[J].Plant Physiol,2005,138:1149-1162. [14]董晓丽,王加启,卜登攀,等.免疫刺激后小鼠肝脏内参基因稳 定性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5):80-85. [15]Pang Q,Chen S,Li L,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glucosinolate-my-rosinase system in developing salt stress Thellungiella halophila [J].Physiol Plant,2009,136(1):1-9. [16]钟海秀,陈亚州,阎秀峰.植物芥子油苷代谢及其转移[J].生物 技术通报,2007(3):44-48. 蔬菜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10-11-17 基金项目: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008RFXXN002);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09td07)作者简介:吴鹏(1983-),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黄瓜遗传育种。E-mail:wupeng216@https://www.doczj.com/doc/ab7308851.html, *通讯作者:秦智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黄瓜遗传育种。E-mail:qzw303@https://www.doczj.com/doc/ab7308851.html, 吴 鹏,秦智伟*,周秀艳,武 涛,辛 明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 150030) 摘要: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已是政府、市场和消费者都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些年,农残的检测技术与 防治方法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生物学、遗传学和育种的角度探索农药残留的发生机理,从生物体自身特性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研究领域还是空白。文章综述了蔬菜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检测技术、发生机理及防治方法,提出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挖掘生物体潜能,从遗传育种角度通过选育低农药残留的新品种来解决蔬菜农残问题的新途径。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机理;遗传育种中图分类号:S63;S48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69(2011)01-0138-07 Research progres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WU Peng,QIN Zhiwei, ZHOU Xiuyan,WU Tao,XIN Mi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have already become a hot problem that government, market and consumer are very concerned.In recent years,detection technique and prevention methods have 第42卷第1期东北农业大学学报42(1):138~144 2011年1月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an.2011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而随着农药的出现,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之中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但对人身体的影响却是百害而无一利。那么,检测出农药并尽量消除农药残留成为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这几年研发、使用的新兴技术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提取技术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对提高蔬菜、粮食的产量、质量。但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粮食害虫问题越来越严重,农药的使用范围与程度也逐渐加重。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农药的检测作为农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项目。 一、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烈,对农药残留检测的技术也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进行农药残留的研究与检测工作,我国也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了对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农药检测技术由起初的比色法、容量法等灵敏度较低的检测方法发展到检测农药更为优越的薄层色谱技术、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技术。 近十年来,我国引进了国外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下面就对这几种技术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农药残留提取技术 目前,我国对于样品中残留农药的提取技术主要有振荡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溶剂、吸附法、浸渍漂洗法、消化法以及匀浆捣碎法等,这些技术方法都是较为传统的方法,其对设备的要求较低,而且成本开销也很低。但是也存在着样本用量较大、毒性也大、检测试剂用量较多、选择性差以及提取率低等缺点,尤其是对一些稳定性较高的农药残留样本,提取率少。近几年来,我国有引进了一些检测效果更精确的设备与技术,如固相萃取、微波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提取以及加热溶剂萃取等。用这些技术方法提取样本中农药残留,操作简单快捷、检测试剂用量少、选择精确度高以及提取率也十分可观等诸多优点,不仅使农药残留检测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且操作省时省力。 2.净化技术 在对农药残留检测样本进行提取之后,提取液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因此要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分理出杂质。常用的净化方法有液液分配、凝结沉淀法、柱层析法、磺化法、薄层层析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又出现了吹扫蒸馏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色谱净化法以及固相萃取法等更加有效果的净化方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固相萃取微型柱技术被研发并应用,使净化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固相萃取微型柱技术的应用,使得净化过程更快、更准确、更便捷、更经济,同时还使净化效果更好。因此,固相萃取微型柱技术的问世,必将取代其他原有的传统净化技术。微型柱中常用的填料有硅胶、氧化铝、活性炭以及c18等,根据不同的情况及净化要求,选择不同的填料[2]。 3.净化液浓缩技术 对净化液进行浓缩,使农药残留的检测更加便捷。目前使用的浓缩技术主要包括吹气法、自然挥发法等,这些技术的浓缩速度较慢,不适用于易氧化、蒸气压高的农药。k-d浓缩器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净化液的浓缩。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对农药的保留度高,但是该方法的浓缩时间也较长,对已分解的净化液回收率过低,不适用于沸点较高、体积较大的净化液。近几年,旋转蒸馏法的出现,解决了上述提到的所有问题。这种方法浓缩速度快、简单易行、

国家中药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残留标准

部分国家、地区草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汇总一、中国: (一)中国药典(2010版) 药典对植物药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的限量要求( ×10- 6) (二)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 适用范围:药用植物原料及制剂的外经贸行业品质检验 重金属及砷盐限量: 重金属总量≤20.0 mg/kg。 铅(Pb)≤5.0 mg/kg。 镉(Cd)≤0.3 mg/kg。 汞(Hg)≤0.2 mg/kg。 铜(Cu)≤20.0 mg/kg。 砷(As)≤2.0 mg/kg。

农药残留限量: 六六六(BHC) ≤0.1 mg/kg。 DDT ≤0.1 mg/kg。五氯硝基苯(PCNB) ≤0.1 mg/kg。 艾氏剂(Aldrin) ≤0.02 mg/kg。 二、香港:(香港中药材标准第一册) 表1:药材中重金属限度 三、澳门:(技術性指示第02/2003號) 重金属种类上限 砷(无机) 每日1500.00微克 镉(水溶性) 每剂3500.00微克

铅每日179.00微克 汞每日36.00微克 重金属种类上限 砷 5.00 ppm 铜150.00 ppm 铅20.00 ppm 汞0.50 ppm 四、新加坡:(1995年药物决议(禁止销售及供应)(修正案)) 重金属及砷盐限量: 铅(Pb)≤20 mg/kg。 汞(Hg)≤0.5 mg/kg。 铜(Cu)≤150 mg/kg。 砷(As)≤5 mg/kg。 镉(Cd)≤5 mg/kg。 五、马来西亚: 重金属及砷盐限量:: 铅(Pb)≤10 mg/kg。 汞(Hg)≤0.5 mg/kg。 砷(As)≤5 mg/kg。 六、泰国: 重金属及砷盐限量: 适用范围:草药原料及产品 铅(Pb)≤10 mg/kg。 镉(Cd) ≤0.3 mg/kg。 砷(As)≤ 4 mg/kg。 七、韩国: 重金属限量(药品安全厅公示第2005-62号): 1、植物性生药: 铅(Pb)≤5 mg/kg。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 茯苓 -----------------------------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主治:用于水湿证,如小便不利,水肿,停饮,等等,为利水渗湿的要药,因药性平和,利水不易伤正气,故可用于湿热、寒湿症,根据“湿”的寒、热性质不同,配伍有关药物应用。 用于脾虚证。脾虚体倦,食少,大便溏烂者,可与其它药同用。 用于心悸、失眠等症,取其宁心安神的功效。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力较弱)。【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黄芪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等。 性味归经: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主治: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阳作仁原创麦冬花叶图册(20张)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贺江江 (2011级植物保护一班 20112821320006) 摘要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样品前处理中,除固 相萃取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基质固相分散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原子激 发检测器在气相色谱中发展较快,超临界流体色谱和免疫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 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并对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农药残留,食品,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色谱,免疫分析,评述 引言 农药的发明和使用无疑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随着农药的大量和不合理地使用,食 品中的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出来。发展快速、可靠、灵敏和实 用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无疑是控制农药残留、保证食用者安全和避免国际间有关贸易争端 的基础。农药残留分析是复杂混合物中痕量组份的分析技术,农残分析既需要精细的微量操 作手段,又需要高灵敏度的痕量检测技术。60年代后气相色谱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许多高灵 敏的检测器开始应用,解决了过去许多难以检测的农药残留问题。70年代末,特别是80年代,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拓宽了农药残留的分析范围。现阶段,毛细管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 及其联用技术仍然是农药残留分析的主要手段。 (一)、农药残留分析的基本要求应包括以下4点: 1多残留分析(MRMs)、高回收率(>70%)和高重现性、低检出限、操作简单易行。 2促使各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食品的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制定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3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不断研制毒性低、残留时间短的新型农药。工作强度和难度的不断增加和型农药的不断出现,也使农药残留分析面庙挑战。 4国际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的方法是经典的、国际公认的MRMs方法,该方法可以分析蔬菜和水果中的多种农药残留。 (二)、农药残留处理技术 1固相萃取法 自美国Waters公司的Sep-pak投放市场后,固相萃取法(SPE)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各种C8、C18、腈基、氨基和其它特殊填料的微柱相继得到应用。Schenck[4]用Florisil微柱净化,测定食物中有机氯农药(OCs)残留;Wan[5]简化了植物油中OCs残留分析时硅胶柱的净化方法,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 Armishaw[6]比较了动物脂肪OCs残留测定时,GPC、吹扫共馏、Florisil柱色谱的净化;Bentabol[7]用半制备C18柱分离食用油中的OCs和有机磷农药(OPs)。Gillespie[8]用多柱SPE净化植物油和牛脂中的OCs及OPs,油或脂质样品用己烷溶解后,首先经Diatoma-ceous earth(extrelut QE)柱和C18键合硅胶(ODS)微柱处理,洗脱液分为两部分,一份浓缩后,丙酮溶解,用G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测定OPs,另一份经氧化铝微柱处理,进一步除去脂质,用GC-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OCs。 2凝胶渗透色谱法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是一种快速的净化技术,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中脂类提取物与农药的分离,是含脂类食物样品农药残留分析的主要净化手段。Stienwandter[9]总结了凝胶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李洪波[10]用交联聚苯乙烯凝胶(NGX-01)净化食物样品中OPs;李怡[11]用Bio-Beads S-X3净 化乳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NMCs)。Chamberlain[12]采用10%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洗脱,以Bio-Beads S-X3解决了脂肪和油样的分离。Hong[13]用溶剂提取,Bio-Beads S-X3净化,GC-ECD-氮磷检测器(NPD)

常用中药别名

常用中药的别名 大黄:川军、生军、锦纹 诃子:诃黎勒 香附:莎草根荒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 藜芦:山葱 槟榔:大腹子、海南子 淫羊藿:仙灵脾 珍珠:真珠 益母草:坤草 蝉蜕:蝉衣 木蝴蝶千层纸 赭石:代赭石 天花粉:栝楼根 瓜蒌:栝楼 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 补骨脂:破故纸 首乌藤:夜交藤 莱菔子:萝卜子 肉苁蓉:淡大芸 罂粟壳:米壳、御米壳 千金子:续随子 海螵蛸:乌贼骨 王不留行:王不留 芒硝:皮硝、朴硝 甘草:国老 儿茶:孩儿茶 拳参:草河车 白果银杏 金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佩兰:醒头草 娑罗子:梭罗子 马钱子番木鳖 土鳖虫:庶虫 牛蒡子:大力子、牛子 蛇蜕:龙衣 龙眼肉桂圆肉 朱砂:丹砂、辰砂 全草类 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处方别名:地丁、地丁草、苦地丁、苦丁茶、如意草

甜地丁:为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的带根全草。处方别名:地丁、甜地丁、萝卜地丁、米口袋、米布袋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的带根全草。处方别名:紫花地丁、紫地丁、箭头草、犁头草、疔毒草、堇菜地丁 石见穿: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处方别名:石打穿、石见穿、石大穿、石大川、华鼠尾、黑面风 寻骨风: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全草。处方别名:清骨风、白毛藤、白面风、寻骨风、巡骨风、兔耳草、猫耳朵 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处方别名:积雪草、崩大碗、马蹄草、地钱草、落得打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水香、水泽、泽兰、龙兰、孩儿菊 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佩兰、香佩兰、兰草、香草、燕草、薰草、千金草 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处方别名:千里急、千里明、千里光 农吉利: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处方别名:野百合、鼠卵草、野芝麻、农吉利 瞿麦:为石竹科植物瞿麦、石竹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巨麦、瞿麦、石竹、巨句麦、剪刀花 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有柄石韦的叶。处方别名:石韦、石苇、大石韦、独叶茶、石皮、石剑、石尾、金星草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荆芥、姜芥、郑芥、荆芥炭 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果穗。处方别名:芥穗、芥禾、荆芥穗、芥穗炭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处方别名:马苋、马齿苋、马齿草、马齿菜、马铃菜、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长命苋 瓦松: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红瓦松的全草。处方别名:瓦松、瓦花、瓦莲花、瓦宝塔、瓦松景天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药残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开展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是控制农药残留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各种方法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的生长期已越来越短,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蔬菜的病虫害也越来越重,绝大部分蔬菜需要连续多次放药后才能成熟上市。农药污染较重的有叶类蔬菜,其中韭菜、油菜受到的污染比例最大。茄果类蔬菜如青椒、番茄等,嫩荚类蔬菜如豆角等,鳞茎类蔬菜如葱、蒜、洋葱等,农药的污染相对较小。农药残留监测体系的建立,对农药残留的监测手段和检测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促进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使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朝着更加快速方便、灵敏可靠的方向发展,逐渐以农药残留专业检测机构的少量检测为中心,向现场检测及实验室的大量检测辐射翻。 1 仪器分析法 由于农药的活性成分大多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故多使用气相色(GC,)~41、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嘲和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HPLC—Ms)同等技术。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色质联用技术。因为色质联用特别适合于多种标样残留分析,所以国外把它也划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之列。大部分农药(如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残留可使用GC—MS检测昀,检出限一般为1~10 b~g/kg,但对分子量较大、极性或热不稳定性太强的农药及其化合物,GC-MS不适用,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HPLC-MS)和其他的方法来检测。 1.1 固相萃取技术 固相萃取法是1种基于液相色谱分离机制的样品制备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它根据液相分离、解析、浓缩等原理,使样品溶液混合物通过柱子后,样品中某一组分保留在柱中,选择合适的溶剂把保留在柱中的组分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SPE克服了液一液萃取技术及一般柱层析的缺点,具有高效、简便、快速、安全、重复性好、便于前处理自动化等特点。根据柱中填料大体可分为吸附型(如硅胶、大孔吸附树脂等)、分配型(c。,c 、苯基柱等)和离子交换型。1L.R_odriguez等人采用固相萃取法通过改变移动相中缓冲液的浓度、pH值、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类型对蔬菜中的木精、笨基苯酚、锑比灵和有机磷残留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9.2,缓冲液中含有4mmoUL硼酸和75mmol/L胆酸钠能够得到最好的结果。 1.2 固相微萃取 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 1990年首创的一种无需溶剂的萃取技术,它是在固相萃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预处理技术。SPME技术由固相萃取技术(SPE)发展而来,对目标化合物有较好的选择性,并且有较高的灵敏度,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

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 了解2009-2010年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整理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数据,描述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与残留水平。结果监测期间,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为30.56%,各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的差异为叶菜类(19.10%)<果菜类(39.13%),叶菜类(19.10%)<菌类(37.06%),菌类(37.06%)<块根类(40.91%);地区差异为成都(9.00%)、自贡(6.52%)<乐山(23.33%)<达州(48.89%)<绵阳(76.09%);季节差异为第三季度(11.96%)<第四季度(39.41%)。在超标农药品种方面,除丙溴磷、甲氰菊酯、抗蚜威、联苯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和杀扑磷7种农药外,其余33种农药在蔬菜中均存在超标,且超标程度各异,但在各类蔬菜中的残留水平并无差异。结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严峻,混合农药超标情况较严重,应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完善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 为确保蔬菜稳产、增产,农药自出现就被广泛地用于蔬菜产业的病虫草害防治。由于农药的使用,我国每年可挽回蔬菜1600万吨,经济效益十分巨大[1],但也正是由于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影响蔬菜食用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引起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四川省是我国西南地区蔬菜产业的龙头,2009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为113.33万ht,人均年消费量为91.98kg,但是农村人均年消费量超过121kg[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为保护人们健康和了解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四川省于2009年开展蔬菜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研究通过整理2009-2010年的监测数据,分析省内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为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分析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网。2009-07/09及2010-08/12,在成都、达州、乐山、绵阳和自贡5市设立常规监测点,监测的农药种类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及氨基甲酸酯共4类40种,监测的蔬菜共9类76种;样本采集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抽样过程中遵循随机原则,抽样场所包括辖区内各种类型的销售市场;样本中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参照GB/T5009系列标准,部分监测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参照四川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方法”[3,4];对于低水平监测数据的处理参照“食品污染监测数据处理指南”[5];数值修约与超标样品分析参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规定[6~14],少数国内暂无标准者参考国际相关标准[15~17]。 1.2方法通过计算超标率、平均残留浓度描述监测期内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时间、地区及蔬菜种类中农药残留的超标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蔬菜中各农药残留水平,统计软件为SPSS13.0。 2 结果 2.1 四川省蔬菜中农药残留的超标情况监测期间共检样品648份,其中超标样品198份,总超标率为30.56%。各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存在差异(χ2=24.469,p=0.002),两两检验得叶菜类与果菜类、叶菜类与菌类、块根类与菌类之间有差异,其余各项无差异,表现为叶菜类(19.10%)<果菜类(39.13%),叶菜类(19.10%)<菌类(37.06%),菌类(37.06%)<块根类(40.91%);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存在地区差异(χ2=227.481,p=0.000),两两检验得成都市与自贡市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成都(9.00%)、自贡(6.52%)<乐山(2 3.33%)<达州(48.89%)<绵羊(76.09%),见表1。 除丙溴磷、甲氰菊酯、抗蚜威、联苯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和杀扑磷共7种农药在蔬菜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国民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中,其中一些具有高度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发展食品中有害残留分析技术,监督控制食品污染和保证食品质量,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阐述了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药残留;前处理:食品;色谱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病虫害发生频繁,需要施用大量的农药用于防治,调查发现每年施用的农药面积达到1.5亿hm2·次左右,在为农业生产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随着农药种类和使用量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日益森严的绿色壁垒等问题。,使得我国农残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关注的热点。 1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到公众的生命健康;食品的化学安全性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门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其中包括食品加工中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农业上施用的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以及在食品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真菌毒素污染等等。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人类从食品中摄取了种类繁多且浓度高于环境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其中一些具有高度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据估计,人类85-90%的肿瘤为食品和环境因素所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而有害残留问题则是食品安全的一个突出方面。 有害残留不仅关系着国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已经成为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需要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检测指标和标准越来越高。近年来,日本对我国出口食品设置的安全卫生质量方面的技术壁垒日益加高,除了在对我国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方面不断增加药物残留检测项目、提高药物残留含量检测标准、实施更严格的批检外,晟近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强化食品安全的措施,大幅度提高有害残留含量检测标准。我国出口到日本和欧盟一些国家的食品因有害残留问题被进出口过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使商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降低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因农药残留技术壁垒而受阻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欧盟甚至全面禁止进口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受阻品种之多,地区之广,影响之大已严重影响到我国食品出口贸易。随

中药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样本

中药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中国的中药及其制品屡有农残超标等因素而影响其进入国际市场,对中药的国际声誉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是制约中药走向世界的”瓶颈”之一。 中药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研究现状 1农药残留的危害 药用植物中经常施用的农药主要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和拟除虫菊酯类等.有机氯农药在食物链中有极强的富集作用,在人类和动物的脂肪组织内长期积累容易引起慢性中毒;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易产生极性中毒,有时严重危及生命。中药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为患者及体弱者所服用,且服用时间长,更易造成蓄积中毒。 中药中农药残留物的来源: 一是在中药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杀虫、杀菌、除草或调节植物生长而喷施的农药或其它农作物喷施农药后残存土壤环境中, 药用植物经过根, 叶等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二是药材在加工、储藏过程中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而喷施的农药或药材所接触的其它物品而沾染的农药; 三是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农药残留。 2.中药材的农药残留现状及其在中药中的分布 中药中农药残留研究现状: 中国对粮食、蔬菜、水果、酒制品等中的农药残留早已有限制, 有限量规定的农药有21个品种, 待批准和检测方法, 中药在这方面工作虽有研究, 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未建立限量标准。 农药残留分类: 一种是以农药的作用分为杀虫、杀菌、除杂草。另一种是以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分类, 即有机类、有氮类、有机磷类和其它拟除虫菊酯、无机盐化合物等, 对于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多以后者分类。 有机氯类农药 有机氯类农药(OCPs)属于神经毒物和实质脏器毒物,可致癌,是一类高效广谱杀虫剂,中国20世纪50~70年代曾广泛使用,由于其残留量大,毒性大,污染性强,

部分国家、地区草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汇总

部分国家、地区草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汇总 加入WTO后,中药的国际贸易将以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目前,国际上虽然尚无植物类中药的国际标准,但是FAO和WHO均制定了食品、蔬菜及茶叶重金属的允许摄入量和农药残留限量。美国、欧盟及传统出口中药的东南亚地区均对中药提出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限量的指标,并有提高的趋势。 近年来国际贸易中以环保标准为基础的绿色认证制度日趋盛行,“环保标签”在许多情况下变成贸易壁垒。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由于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及长期施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加之对农药的盲目选择,施用时间和剂量等达不到技术要求,导致目前药材普遍存在农药残留量和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这是造成中药材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我国中药及其它农副产品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了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建立适合我国产品质量的标准以适应国际标准。另一方面中药在中国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世界各国在制定相应的植物药产品质量标准中也多参考我国的中药标准,因此,制定绿色标准也可以影响世界,达到对我中药产品国际贸易相对有利的局面。由外经贸部制定并颁布的《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已于2001年07月0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中药的第一个进出口质量标准,也是我国中药的第一个绿色标准,对推动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确保植物药进出口品质,有着重大的历史性意义。 一、中国大陆 (一)中国药典(2010版) 药典对植物药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的限量要求( ×10- 6)

(二)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 适用范围:药用植物原料及制剂的外经贸行业品质检验 重金属及砷盐限量: 重金属总量 ≤20.0 mg/kg 。 铅(Pb ) ≤5.0 mg/kg 。 镉(Cd ) ≤0.3 mg/kg 。 汞(Hg ) ≤0.2 mg/kg 。 铜(Cu ) ≤20.0 mg/kg 。 砷(As ) ≤2.0 mg/kg 。 农药残留限量: 六六六(BHC) ≤0.1 mg/kg 。 DDT ≤0.1 mg/kg 。 五氯硝基苯(PCNB) ≤0.1 mg/kg 。 艾氏剂(Aldrin) ≤0.02 mg/kg 。 二、 香港(香港中药材标准第一册) 表1:药材中重金属限度

当前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黄梦芹 (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辽宁鞍山 114051) 摘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造成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农药的对策。 关键词农药残留;现状;危害;原因;对策 农药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防治病虫害、去除杂草、调节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己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全国每年都有上百起因食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产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严重影响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目前,农药残留和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控制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因此,完善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和防控农药残留危害的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 随着农药法制的建设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农药残留问题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陕西于2003—2006 年对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三年农药残留速测仪的检出率分别为12.0%、21.2%和41.3%,超标率分别为10.6%、17.5%和30.4%,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检出率及超标率最高为甲拌磷、敌敌畏、氧乐果、乙酰甲胺磷,其次为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山东临沂于相同年份对蔬菜的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达 19.0%和 12.8%。浙江青田于 2005——2007 年也对蔬菜进行了检测,在近 1 万个样品中乐斯本、毒死蜱、敌敌畏、攻击等有机磷农药的超标率达到了7.8%。内蒙古通辽于2007年从大米中检测出水胺硫磷和灭多威分别超标33.3%和66.7%。吉林于2007 年报导大豆、红豆和绿豆中 DDT 的超标率分别为6.3%、12.3%和 12.5%。浙江宁波于2007年对市售鲜活水产品中农药的残留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各类水产品中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螃蟹(18.5 %)、鲫鱼(14.8 % )、草鱼(13.6 % )、黄鱼(12.9 % )、梭子蟹(11.1%)、河虾(8.7%)、鲢鱼(8.0%)、对虾(7.4 %)和鳊鱼(4.8 %)。说明农药残留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比较严重。 中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 500多家,且多数规模很小。其中,绝大多数农药生产厂家无产品研发机构,多以仿制国外产品或混配、分装为主,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且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主要表现在高毒农药产品比重大,农药市场存在一些国家禁用产品,农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