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_纪宝成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_纪宝成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_纪宝成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_纪宝成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的挑战与对策

纪 宝 成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三个跟不上”和“三

个盲目性”的问题与挑战。即在经费投入,办学理念、制度建设和社会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在高校发展规模与速度,学校升格、改名和专业设置,高校贷款搞建设方面存在着盲目性。应对这些挑战,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采取“低速增长、稳步发展”的方针;要在充分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控制发展速度、加大教育投入、完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速度;教育投入;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质量中图分类号:G640;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03(2006)0720001210

On the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 the proces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J I Bao 2cheng

(Renmin Universit y of China ,B ei j ing 100872,China )

Abstract :Despite t he great achievement s ,t he p roces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faced up wit h p roblem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t hree lags and t hree deviations.The fa 2nancial aids ,ideal of running university ,system building ,social p sychology ,t he faculty building can not keep up wit h t he rapid develop ment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There exist some blindness including size and speed ,t he university up grading ,renaming and program ar 2rangement s.And t here also exist s blindness in t he building relying on t he bank loan.In or 2der to tackle wit h t hese problems ,we sho uld draw o n t he experience of ot her co unt ries and adopt a series of measures including cont rolling t he develop ment speed ,increasing invest 2ment in education ,bettering t he higher education st ruct ure and p romoting t 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K ey w ords :mas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speed ;educational invest ment ;higher educational const ruct ure ;higher educational quality

?

1?2006年7月第27卷 第7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J ul.,2006

Vol.27 No.7

收稿日期:2006206227

作者简介:纪宝成(1944—),男,江苏扬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贸易经济、教育管理、教育发展战

略研究。

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进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1%,继续前进在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大变革的同时,也出现了影响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诸多问题和矛盾。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在任何国家,高等教育所出现的问题都是与它的扩展相关联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既包含量的增长,又包含质的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不仅是毛入学率的提高,而且意味着高等教育的观念、功能、学校类型与规模、质量标准、入学与选拔方式、教育内容和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1]若从大众化阶段“量”的指标来衡量,我国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但若从“质”的方面来讲,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远未实现马丁?特罗所言的大众化阶段的若干特征。如果不仅要在“量”的方面,而且要在“质”的方面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就需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并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正视改革、发展、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进步和健康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总体上讲,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是正确的,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规模的扩张不仅推进了高等教育在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而且带来或催生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格局,高等教育也因此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全社会关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而高等教育用地和社会投入的大幅增加,则为今后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总结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成就,我认为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包括办学体制、管理

体制、经费筹措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招生和就业体制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二是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三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思想和理念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四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基本形成,这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几个“三”,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并存;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学校并存;大、中、小规模的学校并存。五是基于上述几个方面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如表1所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从1998年的108.36万人增至2005年的504.46万人,增幅达366%;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从1998年的340.87万人增至2005年的1561.78万人,增幅达358%。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7.25万人增至2005年的36.48万人,增幅达403%;在学研究生规模从1998年的19.89万人增至2005年的97.86万人,增幅达392%。从数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确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性成就。

表1 1998至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与在校生人数年份

招生人数在校生/在学生人数

本专科生

(万人)

本专科生

比上年增

长(%)

研究生

(万人)

本专科生

(万人)

本专科生

比上年增

长(%)

研究生

(万人) 1998108.368.327.25340.877.3819.89 1999159.6847.409.22413.4221.2823.35 2000220.6138.1612.85556.0934.5130.12 2001268.2821.6116.52719.0729.3139.33 2002320.5019.4620.26903.3625.6350.10 2003382.1719.2426.891108.5622.7265.13 2004447.3417.0532.631333.5020.2981.99 2005504.4612.7736.481561.7817.1297.86 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1998至2005年《教育统计报告》。

在高校学生人数大幅增长的同时,高校数量及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199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22所,其中本科院校590所,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432所。到2005年,在大批高校合并的情况下,高校数量仍快速增加

?

2

?

到1792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较1998年增加了75.3%。

表2 1998至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数量、类型变化情况

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本科院校590597599597629644684701高职(专科)

院校43247444262876790810471091合计10221071104112251396155217311792 资料来源:教育部发展规划司1998至2005年《教育统计报告》。

学校规模大幅攀升。如表3所示,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是3335人,到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高职(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为7704人,比1998年增加131%。

表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变化情况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校均规模(人)3335381552895870647171437704 资料来源:1998至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网站。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出现的问题

在充分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在一些地方带有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目的,这与教育正确的、科学的发展方向有所偏离。尤应值得重视的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持续7年之久的高速大

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三个跟不上”、

“三个盲目性”的问题。“三个跟不上”是指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办学理念、制度建设乃至社会心理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三个盲目性”是指招生规模及发展速度方面存在着盲目性;学校升格、改名和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着盲目性;贷款搞建设方面存在着盲目性。这些盲目性有着相当的普遍性,局部甚至比较严重地存在。这些问题给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三个跟不上”

(1)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政府投入水平最重要的指标。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要在2000年达到4%,但直到2004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2.79%,与4%相距甚远,与世界平均水平(5.1%)相距更远。在世界上有此项统计的128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在100位次之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长期不足,必然使得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上去了,但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却没有跟上。

如表4所示,自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9年生均2962.37元,降至2004年的2298.41元。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除1999、2000年略有增长之外,其他年份也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9年的7201.24元降至2004年的5552.50元,降幅达22. 9%。

表4 1998至2004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情况年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元)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元) 19986775.192892.65

19997201.24(比上年增长6.29%)2962.37(比上年增长2.41%)

20007309.58(比上年增长1.05%)2921.23(比上年下降1.39%)

20016816.23(比上年下降6.75%)2613.56(比上年下降10.53%)

20026177.96(比上年下降9.36%)2453.47(比上年下降6.12%)

20035772.58(比上年下降6.56%)2352.36(比上年下降4.12%)

20045552.50(比上年下降3.81%)2298.41(比上年下降2.29%)

资料来源:教育部1998至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

3

?

与此同时,财政预算内拨款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也由1998年的61.88%降至2001年的47. 56%,财政拨款外经费的比例则在逐年增加,从1998年的38.12%增加到2001年的52.44%,特别是学费、杂费收入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持续快速增长,从1998年的18.24%增至2001年的37. 20%,具体如表5所示。这也是许多高校把“生源”当“财源”,扩招冲动难以抑止的重要原因。

表5 1998至2001年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财政性拨款与财政外资金统计情况

年份高等教育经费

(亿元)

财政性拨款比例

(%)

财政外经费比例

(%)

学费、杂费

(亿元)

学费、杂费占高等教育

经费比例(%)

1998587.061.8838.1289.418.24 1999753.360.0339.97144.619.20 2000846.854.1945.81234.327.67 20011020.347.5652.44379.637.20 资料来源: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高校经费的比例也是比较低的。美国(1995年)政府拨款占公立高校经费来源的51%,学费收入占18.8%;英国(1999年)政府拨款占高校经费来源的53.5%,学费收入占11.9%;韩国(1999年)政府拨款占公立高校经费来源的57.5%,学费收入占42.5%。而在我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政府拨款占高校经费的比例低于50%,学杂费收入占30%左右,这不能认为是合理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态度不一,有些省份的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极低,办学条件明显低于教育部规定的办学标准。例如,2001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6816.23元,而贵州为2125元,新疆2162元,四川3180元,湖南3214元,河南3284元,内蒙古3470元,湖北3702元,安徽3710元,江西3892元。这些省份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甚至1/3。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613.56元,而内蒙古只有248元,新疆347元,贵州408元,这些省份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2]这种状况到2004年仍未有明显改观。如此低的教育投入水平,又如何能够保证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呢?而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长期偏低,究其根源,在我看来主要有二:一是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缺乏热情所致;二是教育产业化的思潮影响使然。

(2)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社会心理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体现为规模的扩张,更体现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和教育制度的创新。在大众化的进程中,少数研究型大学承担着精英教

育的任务,而大量高校则承担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这种多样性的布局取决于高等学校的恰当定位。这种定位规定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和类型。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高校才能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不同的发展方向,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而这一切,都与不同的办学理念或者说同中有异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却与之相悖,本来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却都在向精英模式靠拢,对学校的定位和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缺乏自身的独特界定。这种结构趋同性导致了高校的升格情结膨胀,培养目标和模式趋于单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建设。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观念、功能、学校类型、定位、质量标准、入学与选拔方式、教育内容和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然而,我国众多高校的学制、教学环节、教育内容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等并没有随着大众化的进程进行改革。在大众化的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而下降,就必须加强教学管理、课程设计、弹性学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决不能形成“宽进宽出”、放任自流的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体系。对高等教育质量放宽标准、降低要求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高等教育大众化实际上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要求相应的社会观念的更新,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社会制度的创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要以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劳动就业制度为必要条件。我国传统的“望子成龙”观念和精英教育阶段形成的“精英情结”,一方面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制约因素。因此,我们不仅要变革计

?

4

?

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就业制度,而且要针对精英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就业观念,向社会正确宣传劳动就业大众化的观念。只有全社会逐步树立起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新的择业观、就业观,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才能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只有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功能有了正确的认识、理解和预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才会持续健康地发展。没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制度,就不会有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

高校学生数量激增,但教师数量增长相对缓慢,跟不上高等教育快速增长的需求。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共计40.72万人,2005年增至96.6万人,增幅为137%,远远低于高校在校生规模的增幅,高校生师比由1998年的11.6∶1增加到2005年的16.77∶1。高校生师比过高,导致课程的班级规模过大,几百人的课堂到处可见,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尽快提高。大批教师是随着高校的升格而“升格”的。从学历构成看, 2005年,全国高校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只有37%,有博士学位的只有9%多一点。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直属的80多所重点高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平均也只占60%,有博士学位的只占20%多。

高校教师的专业结构也不尽合理。一些基础课,特别是外语、高等数学,以及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学、金融、会计、计算机、法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教师短缺现象严重。经济学和管理学类专业招生增长比例是最高的,在校生人数从1995年的43.4万人增长到2003年的238.8万人,增长5.5倍;而经济类专业的专任教师仅从1995年的2.8万人增长到2003年的7.7万人,只增长2.71倍。[3]

2.“三个盲目性”

除了上述“三个跟不上”之外,在高校发展规模与速度,学校升格、改名和专业设置,贷款搞建设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存在着盲目冲动,甚至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

(1)高校发展规模与速度方面存在盲目性。

近些年来,不少高校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办学条件、办学能力的制约,盲目扩大招生,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低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据统计,1999年以前,高职的招生规模占整个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比例大约为25%,到2005年,本科招生236.36万人,而高职(专科)招生268.09万人,所占比例已超过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50%。1998年全国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共432所,到2005年,高职(专科)院校高速增加到1091所,增加了153%。其中许多高职(专科)院校是由中专、技校升格、“戴帽”产生的,不少学校以前的办学规模不到2000人,但在短短几年内就变成了万人学校。这些新学校在办学层次上向上“跨越”的同时,办学规模也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张,从办学思想到教学制度,从人员组织到物质设施等办学条件的准备都不充分。

(2)学校升格、改名和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盲目性。

在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学校升格、改名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但也要认识到,高等学校办学多样化是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现在的问题在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出现了办学类型趋同与办学层次盲目攀升等与大众化发展趋势相违背的情形。在办学类型上,普通高校都要办成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高校;在办学层次上,都要办成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教育。于是,升格成风,中专改高职,大专改学院,学院改大学,上了专科要上本科,有了本科要上硕士点,有了硕士点又要争博士点,有了博士点要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盲目整合的现象也非个别,名字求大、求全、求新,“理工”、“科技”等名称的大学遍地开花,有的根本就名不副实。这种倾向不仅使一些高校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会使高校面目雷同,因服务职能相互重合而导致学校间恶性竞争,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分割、被滥用,也使高等教育发展偏离社会实际,导致人才市场供需失调,并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整个高等教育大规模地扩大招生,新增学校、增加专业点都是必然的。但这是有条件的,高校新设专业既要考虑自身条件,如历史发展、队伍状况、设施状况、投入情况等,也要考虑到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等外部因素,而不能不考虑办学条件、办学能力与社会需求盲目地设置专业。

目前,高校新增专业多集中在会计学、法学、新闻学、金融学等“热门”而又投资较少的专业,什么专业热,就一窝蜂地争设什么专业,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2005年,普通高校中法学本科专业点已达383个,新闻学本科专业点已达141个,会计学本科专业点已达309个,金融学本科专业点已达203个,如果计入专科层次的专业点、成人教育的专业点,那就更

?

5

?

加可观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合格的。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能不能只考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而不考虑学校的办学能力、办学条件?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能不能只是为了支撑规模的扩大、毛入学率的提高,而不管社会是否需要?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能不能只是为了学校发展的利益而不问学生的就业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值得人们认真反思的。

(3)高校贷款搞建设方面存在盲目性。

在合理限度内贷款搞一些必要的基本建设,是高校发展中的一项创新性举措,对于这几年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现和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问题在于“度”。据2005年底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称,为了扩建或吸引人才,部分公办高校向银行大量举债,并热衷于圈地和参与大学城建设,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10亿至20亿元,目前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据我估计,高校贷款规模可能还要超过2000亿元。高校贷款的主力军是省属高校,有些部委直属高校也很突出。据报道,河北省26所省属高校的银行借贷已达50多亿元,其中10所骨干大学的银行贷款有40多亿元,占80%。截至2005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所属23所高校贷款余额75.4亿元,是其2004年总收入的1.57倍,其中5所高校贷款余额超过总收入的2倍。这些贷款每年仅利息就需要4.3亿元,而省财政对高校投入的增量每年只有1亿元。本来,适当贷款是为了适当扩大招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现在有不少高校却陷入了一再扩大招生主要是为了收取学费偿还贷款的恶性循环中,有些高校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偿付能力。一些地方敞开口子让高校贷款搞建设,实在是匪夷所思,令人咋舌!

这“三个盲目性”与前述“三个跟不上”是相关联的。我以为,这些问题及其中隐含着的结构、质量问题,就是当前高等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所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为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当前首先要将过快的增长速度坚决降下来,转而采取“低速增长、稳步发展”的方针。

三、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

的经验与启示

由于连续多年扩招的惯性,快速发展给地方和高校带来的政绩和业绩,以及偿还银行贷款的压力等因素,要使人们真正理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应采取“低速增长、稳步发展”的方针并非易事。这里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纵观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虽然各有其特殊性,但都反映了大众化进程中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特点与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通过考察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我认为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和启示。

1.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都在经历了较短时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转入平稳增长阶段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出现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高等教育被看作有助于加强国防,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科技进步的有力工具。由此,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入学人数激增,高校数量增加,规模迅速扩大。一般来说,世界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都经历了这一阶段。

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主要出现在1958—1968年,在校生数量由322万人增至692万人,达到历史顶峰,平均年增长率为7.9%。高等教育入学率也因此由1958年的21.2%上升到1968年的30.4%,经过正式认可的高校数量由1958年的2111所增加到1968年的2483所。其中高校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在1965—1968年,三年新增高校291所,平均每星期新建两所高等学校。高校平均拥有学生数由1955年的1428人扩大到1968年的2790人。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减缓,转向提高教育质量、调整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选择性的需要。

日本1947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4.7%, 1963年则开始超过15%,1970年达到24%。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阶段。70年代之后,因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劳动力市场开始萎缩,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进入规模稳定、

“平稳发展”的阶段。

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是从1964年到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高校的在读学生人数从1965—1966年度的42.9万人增至1970—1971年度的62.1万人,大学数量从1961—1962年度的28所增至1971—1972年度的47所,高等教育入学率

?

6

?

则从1962—1963年度的7.2%迅速增长到1971-1972年度的14.2%。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则是英国高等教育的调整时期,学生人数增长相对趋缓,从1970年的62.1万人增加到1981年的82.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直到80年代中期一直还在15%左右徘徊。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一般10年左右。美国是1958—1968年,日本是1963—1974年,英国是1963—1971年。在快速发展之后,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放慢了增长速度,进入一个长期的平稳发展阶段。当然,从快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增长期的时机各国有所不同,如日本是在入学率达到25%以后进入平稳增长期,英国是在入学率达到15%左右进入平稳增长期,而美国是在入学率达到30%左右进入平稳增长期。其他国家,如巴西是在入学率达到11%以后就进入平稳增长期。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速度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规模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来看,美国195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4.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561美元;195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1. 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631美元;日本196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129美元;197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714美元。英国在197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4.2%,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3000美元。韩国198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4.7%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114美元;198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670美元。

从国际上看,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社会及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与支撑力度,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又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动因。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支撑能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但无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甚至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美英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15%)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了10000美元,日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5000美元,韩国也超过了4000美元。

3.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表现为速度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而且表现为结构的调整和体系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更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特别是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体系的变化最为明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大力资助两年制学院的发展。到1968年,在两年制社区学院就读的学生数已达到128万人,约占高校学生数的1/5。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1955年,美国高等学校约有25万名在读研究生,到1968年,研究生人数已达103万人。研究生与两年制学院学生合计在高校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由1955年的21%上升到1968年的34%。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一方面发展初中后五年制的高等专门学校,另一方面发展两年制的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生入学,学制为5年。1962年,高专刚建立时仅有学校19所,学生3375人,到1980年,已发展到学校62所,学生46348人。1955年,日本共有短期大学264所,学生77885人,到1980年,已发展到学校517所,学生371124人,学生数量是1955年的4.77倍。

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大力创办多科技术学院和地方学院,这些院校并不局限于为地方服务和地方招生,课程开设除医学外门类齐全,且学生规模超过大学。英国政府希望以此推动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69—1973年,英国通过合并原有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组建了30所多科技术学院,着力培养技能性人才。

四、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的政策建议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对我国未来1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

1.稳步发展:控制发展速度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即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普及、发展、提高”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科学发展观,为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确立的重要指导方针。依据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正确预测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和人口变化趋势,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执行这一重要的教育指导方针。

?

7

?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1999年的10.5%一直持续快速增至2002年的15%,2005年的21%。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我国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的情况下先后实现了15%和21%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种高速发展态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必须考虑到经济的支持能力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700美元,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以为也只在3000美元左右。因此,如果前述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可资参考的话,那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且,以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时期一般不超过1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持续高速增长了7年,从国际经验看,也该考虑由跨越式发展走向常规式发展了。

我国高等教育在未来10年内肯定不能再实行跨越式发展,但是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因为我国经济要以每年7%-9%的速度增长,经济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也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比如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加速,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只占19%,到2002年达到了39.1%,估计到2010年将达到46%左右。人口城镇化比例的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必然增加。有专家调查,城镇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农村的18倍。同时,恩格尔系数在下降, 2003年城市降至37.1%,农村降至45.6%。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意味着对教育需求的增加,也意味着人民群众对教育支付能力的增强。所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们继续发展高等教育。

但是,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必须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动的趋势和前几年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事实。有人提出,现在高校招生人数应按GDP的增长速度同步增长,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建议。然而,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未来10年将有巨大变化,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为10995万人,到2008年将达到最高峰,为12487万人,从2009年开始则将持续下降,到2015年为9257万人,2020年为8717万人。即使保持现有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变,在2008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高峰之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会随着适龄人口的下降而不断上升。因此,在经历了持续过快增长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未来10年的发展以“低速增长、稳步发展”为宜,并且可以考虑以2008年为界,前3年招生规模增幅略高一点,后7年略低一点,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

在这10年中,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化解前些年高速增长累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上,放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上。

在具体实施“低速增长、稳步发展”方针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从整体上控制规模,把握速度,不搞“一刀切”。要因校制宜,区别对待。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或减缓,或维持,或增长的不同办法,做到有“增”、有“保”、有“压”。二是切实解决部分高校已经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过度贷款搞建设的学校,低速增长可能造成房舍等硬件设施的功能过剩,同时又使这些学校面临着偿还贷款的巨大压力,很容易陷入困境。这类学校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应通过采取增加政府投入、发展短期培训、停建或缓建已规划但未建设的项目等多种措施逐步予以解决。

2.加大教育投入:2010年实现4%

邓小平同志说过,宁可把其他建设放慢一些,也要把教育搞上去。他还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发展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时,当然要考虑到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也要考虑到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有责任对其进行投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中央财政要通过适当的转移支付扶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政府也要重视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控制招生规模和发展速度,并不等于说不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一方面,自高校扩招以来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需要弥补,另一方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需要加大投入。因此,我们建议:第一,政府要下决心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做到“两个确保”:确保前述本该在2000年实现的4%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确保“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国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达到3300元左右。第二,固然要不断增加对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也要不断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省级政府尤其应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力度,最不发达的省份也要在“十一五”期间确保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最低达到2500元,否则,即应压缩招生规模。第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反对把“生源”当“财源”。为了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应将其纳入法制轨道,纳入全国和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范围。

?

8

?

3.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最重大的结构调整,应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前述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强烈地提出了这一现实需求。世纪之交,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若从高校名称上看似乎得到了迅猛发展。到2005年底时,全国独立设置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091所,基本上实现了在每个地市至少设立一所职业院校的格局;此外,还有612所本科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到2005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在校生共712.96万人,占整个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的45.65%。因此,无论是从在校生数量看,还是从发展速度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似乎已经承担起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责任。

然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规模上的迅猛发展,并不表明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事实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部分。部分高职院校对其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学生就业等存在着模糊认识,普遍存在着过多强调学科倾向而忽视职业岗位要求的问题,普遍存在着向普通高校看齐,随时向普通高校“升格”的冲动,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与选拔方式也一直与普通大学一样。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长期处于单一类型或单一模式的状态。科学地认识和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的主要政策建议是:我国应在高等教育领域明确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两个体系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可以相互衔接、沟通的。相应地,改革高考制度,建立起针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和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入学考试制度,以利于更好地选拔和培养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我国现在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精英选拔,是以学术型训练为主。这种高考制度不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选拔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充分发挥其价值特点和功能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办出特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岗位型、操作型的技能人才,岗位型、操作型技能人才不同于通用型应用人才。通用型应用人才是由教学型大学培养的,是与研究型人才相对应的,其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强调实践性,但仍是按学科设置专业,培养较为通用的专门人才。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按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并据此来设计教学方案,培养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格外注重实践教学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格外注重与行业和企业的产学合作;同时要建立完备的双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相比,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多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能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加注重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以及人才培养的岗位型、操作型,这些特征与职业资格证书所体现的宗旨及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4.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十分重要。我认为,这种质量观就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的质量集中表现为培养创新型或创造性人才。然而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勇攀科学高峰的当然是创新型人才。我们要大力培养这种人才。但我还认为,只要是具有创新思维的,都是创造性人才。因此,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都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一直认为,高等教育除了培养高、精、尖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外,更多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技术进步有两个规律,一个是技术创新规律,一个是技术扩散规律。创新是一种飞跃、一种质变、一种革命,难能可贵,但要通过技术扩散,才能把创新技术加以应用,加以推广,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据研究,技术扩散所形成的技术推广力,要远远大于技术创新本身所直接形成的经济推广力。社会需要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也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去扩散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所以,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一流的科学家,也要培养大量的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工,来创造性地应用、推广新知识、新技术。富有活力的高等教育存在着多元的培养目标,相应地,也就会产生多样化的质量衡量标准。当然,这种多样化的质量观并不否认高等教育质量的统一性。高等教育质量应当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不能只讲主观,质量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并不以人的意志和感情而转移。质量还是需要一个统一的、基本的标准,尤其是同一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必

?

9

?

当如此。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着眼。其中,制度创新是根本,学科(专业)建设是龙头,队伍建设是核心,条件支撑是保障,教学管理是保证。

制度创新要求建立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系列制度,比如以上讨论的高考制度改革的设想,对低考分入学的学生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宽进严出”的培养制度,探索大众化的就业制度等等。

学科(专业)建设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真正通过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术理论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大规模扩张、教师人数成倍翻升的实际,建议有关部门拿出专项经费,在最近三年内对高校教师包括管理干部进行大规模的、高水平的集中专业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培养和弘扬忠于职守、忠于学术理想、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教师大有作为。提高教育质量还必须千方百计地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对资金和设施的基本需要。

教学管理松懈是当前高等学校存在的较为突出、较为普遍的问题之一,下大力气,花真功夫,科学地、扎扎实实地加强教学管理,对于当前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无可置疑的重大作用,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MAR TIN A TROW.Problems in the T ransition from

E 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Z].Paris:O ECD,

1973.

[2]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扩招三

年大盘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2,(9).

[3] 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M].北京:中

国经济出版社,2006.177.

(本文责任编辑 曾 伟)

?高等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提要?

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龚孝华 导师 刘献君

研究方向 教育经济与管理 答辩时间 2005年5月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如何认识教育评价中的“人”,如何理解“促进人的发展”,是实现教育评价目的的关键。审视教育评价现状,其中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其背后是严重的管理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倾向,这些倾向遮蔽了教育评价的本真追求。本文认为,要真正回归教育评价的本真追求,问题的关键在于重构教育评价的价值基础,重新理解教育评价中的“人”,选择恰当的促进人的发展的评价方式。生存论为教育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阈。

生存论关注具体个人的生存,认为人的生存不同于物的实存,也不是抽象人的存在,而是具体个人的存在。生存论遵从主客合一的认识原则。具体个人的存在是具体的,是以个体生存承担的,个体的存在意义在于其对生命价值的主动追求;个人与他人、与环境共同存在,和谐相处;具体个人的存在是生成着的存在,超越性存在,总是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处于积极的行动之中,处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中。生存论提出具体个人的假设和主客合一的认识原则,确立了教育评价关注具体个人的价值取向。这不仅能够消除教育评价中的各种不良倾向,也为我们认识教育评价中的“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从具体个人假设出发,本文提出具体个人教育评价观。具体个人教育评价是相对抽象人教育评价而言的。抽象人教育评价在促进人的发展时,遵从抽象人的假设,把人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化为教育评价目标和标准,通过教育评价标准进行规范性评价,控制人向理想的目标发展。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实施不是通过外在目标进行规训,而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激励个人主动参照总体目标的要求,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具体个人教育评价观的提出,不仅禀承教育的本真追求,体现教育发展的需求,体现教育评价学的发展逻辑,同时能够真正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评价目的。

具体个人教育评价观重新诠释了教育评价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目的观认为,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充分发展,促进个体与他人、与环境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具体个人教育评价标准观认为,教育评价标准不是来自于外部的抽象设计,而是在教育评价的实践中逐步形成,逐步发展,与教育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共同成长。要充分实现具体个人教育评价观,在教育评价中必须体现个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个人自由,保证个人在评价中的选择权利、参与权利、判断权利、解释权利;必须具备充分的评价资源,和谐的评价文化,共同的评价标准。

?

1

?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

?教育体制与结构?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 与体系变革 潘懋元,肖海涛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在大众化进程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反过来又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分析这种变革,有利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适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文章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的现实基础和指导思想;(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结构与体系的演变;(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关键词: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03(2008)0520026206 The changes of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PAN Mao 2yuan ,XIAO Hai 2tao (School of Education ,X iamen Universit y ,X iamen 361005,China ) Abstract :In t he course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t he st ruct ures and systems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en changing greatly.And t he changes affect t he way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reverse.G iving st udies to t he changes is helpf ul to const ruct rele 2vant st ruct ures and systems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According to t he logic rela 2tions ,t he paper p robes t he changes according to t hree items :t he realities base and guiding t ho ught s of t he changes of st ruct 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t he t rans 2formatio ns of st ruct ures and systems in t he course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of t he changes of st ruct 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 mass higher education. K ey w ords :mass higher education ;struct ure and system ;change 高等教育大众化,其外在特征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内在特征则是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变革。在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正经历着 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又反过来影响中国大众化发展的道路;这种变革既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律所决定,又不可避免地经常面 ? 62?2008年5月第29卷 第5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y ,2008 Vol.29 No.5 3收稿日期:2008203228 作者简介:潘懋元(1920-),男,广东揭阳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肖海涛(1965-),女,湖北浠水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孙彩霞李占稳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市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上,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办学层次。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包括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知识结构、教育模式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关键词】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101347)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彩霞(1957 ),女,河北清河人,衡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 李占稳,衡水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高教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反映,还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地方院校在高等院校总数中约占70%以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如何把地方院校打造成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并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的定位 高校定位指一所大学在高教系统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其内涵丰富,涉及层次定位、类型定位、学科定位、人才定位、面向定位和规模定位。一所“错位”的高校,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意义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标准的确定。 (一)地方高校的类型和人才培养层次。地方高校必须明确自己学校的定位和类型,从而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人才标准和服务方向的具体内容。地方高校作为大众化阶段的一种特别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高校,担负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 被关心,这样就不会在阳光下产生阴影。首先新生刚到校时,辅导员深入到学生的宿舍去了解学生的到校情况,会使学生有一种见到老师有又回到家的感觉。感到老师的的亲切关怀而觉得温暖;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从新生抓起,鼓励学生要热爱学习。在第一学期期中的一段时间,要做好阶段性总结,对前段时间的学习活动、行为等方面表现做分析、点评,采取适当方法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克服不足,发扬长处,继续努力。其次,在期末考试阶段到学生放假离校的一段时间,要深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困难,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这些点滴小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总有关心他的人,使小爱变大爱。 七、协助班级做好学生的考核评比工作 考核评比工作涉及到学生利益及荣誉,诸如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及入党积极分子等等,这些工作应做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辅导员因充分重视和尽力做好对学生帮教工作。从思想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就业指导等各方面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级体。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融洽的和谐的关系,那么对于建立具有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的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掌握专业技能的动力和积极性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八、努力创新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当前社会赋予辅导员的重要使命 目前微博用户中学生已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微博的实时交互功能比较强大,且信息交流更具便利性,这就给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中运用新媒体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利用这样的新媒体增进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平等性和参与性,也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获得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关注,这也能快速从辅导员的说教式管理转变为互动式管理,这样的方式不会使学生产生面对面的难言情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辅导员是班级日常的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劳动辛苦的付出,而更多的是心血与情感的投入,因为他承担的是对学生品行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重要职责,优秀的辅导员是以自己独特的优秀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因此,辅导员工作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学尧畅谈中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改革[N].中国青年报,2009 · 291 ·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其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文章指出加大教育投入,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等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学质量 我国高校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开始了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历程。几年来,各个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大批人才的同时,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了社会和高校自身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现状 尽管让学生适当负担教育成本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提出实行成本收费的建议。但调查结果表明实际情形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乐观。虽然家长把子女的教育支出摆在重要位置,但有能力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家庭比例较小,贫富悬殊很大,可开发的潜力有限。从我国的现状来看,高等教育的物力和财力资源仍然主要由政府负担。据统计,现在高校每位学生缴的学杂费仅是教育成本的1/4,国家要补贴3/4。①而国家投资教育的经费非常有限,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总在GNP的2.5%左右徘徊(1995年占2.4%、1996年占2.44%、1997年占2.49%),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和高收入国家平均5.7%的水平,②况且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国家财政预算的整个教育经费中已经占到了20%,进一步增大比例不大可能,即使今后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也会被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抵消,生均经费仍难以提高。这样,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和低水平的教育投入将会带来教学、科研设施不齐全;设备低劣、公用经费短缺、图书资料陈旧等低水平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有限稀薄的教育资源将不得不平摊给更大的受教育群体,生均占有的教育资源逐渐缩减,可能造成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与低质量相伴。 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说:“精神因其散漫于群体之中而衰亡,知识则由于被合理地处理到让一切浅薄的理解能力均能接受的程度而贫困化,除非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实用和物质的价值来表达,否则人们是不愿付出努力的。”③这一观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可以以15%和50%作为划分标准,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时之间,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于50%时,高等教育就处于“普及化”阶段。还指出一般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当人均GDP高于3000美元时,高等教育处于普及化阶段。199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392.0元,和人均GDP1000美元还有差距。但是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制订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0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截止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校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高等教育学历者在全国总人口(6岁及以上)中所占比率都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1998年~2012年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76%,扩招之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大学扩招的十几年里,高校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人才,拥有高等学历者几乎遍布了各行各业。 然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各种计划、各种指标的一改再改,还有各种计划、指标的提前实现,各地争相拼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连年超额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实在令人担忧。在广东,除了某几间重点建设的高校之外,大多数高校都举债办学,有些债额以千万计算。虽然各级政府都在加大高校经费的投入,但是因为招生过多,生均所获得的教育经费以实际购买力来计算是降低的。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会导致高校各种各样的问题。曹飞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公平问题、质量问题、教育经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等主要问题,还面临着办学条件饱和、教育质量受到挑战、高校经济负担加重、教育公平受到挑战的负面影响(曹飞,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一期)。 高校的办学质量应以其人才培养质量为重要参考,因而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反映了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包括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外适性质量、内适性质量和个适性质量为同一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而人才培养质量则由三轴长短确定。(张安富、施佳璐等,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及相关概念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1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问题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鲜明地显示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外适性过低。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技能层面,现代的大学生都难以具备竞争优势。就内适性而然,高等教育效果不明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文凭而学习。学生真证掌握知识较少,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不大。甚至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实际掌握知识,有些掌握的很快就忘掉,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作用有限。对于个适性而言,现代大学校园活动五花八门,能较好的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因为外适性、内适性的不足,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是不足的。2011计划的实施,旨在培养高校与社会接轨,或许可以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升。 2013年,我国高校扩招基本结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专注数量扩大的进程告一段落。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但现在多数高校仍有逐渐趋同的趋势,所以明确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已对普通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如加强对高职院校的考核,使其培养各具特色的技术型人才;转变成人教育理念,实施成人终身教育;强化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监督;等等,以期最终形成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等高等教育多样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 一、普通高校要分类管理 1稳定研究型大学规模,培养国家顶尖科技人才 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定位对其办学水平加以评定和管理,根据定位配置相应的社会资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有限,故不宜设置过多的研究型大学。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至少有150~200所大学希望建设成为研究型综合大学,而实际上只要有30~50所就可以满足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对研究型大学要缩减规模或稳定规模,不能再扩大规模,否则,就不利于开展精英教育。 2巩固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行业地方性骨干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指未列入“985”建设的“211”大学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2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一般在200以内。这类大学多脱胎于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从国家部委主办的行业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发展起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承担了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骨干人才的重任,这些学校既要承担行业和地方的一些重要科研课题,又要培养教育学术型人才。因此,这类学校的专业建设应当摆在突出地位,不应盲目扩大规模,应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可能享有研究型大学那样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避免“全面开花”,到处撒“胡椒面”,应当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高以及关联度最大的原则,和行业和地方的资源优势与支柱产业结合起来,精选学科专业,找出比较优势,推动学科专业特色化发展或差异化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3适度发展教学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型高校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向学术型人才发展,也可以成为高级技术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这类学校可以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应当以特色立校,准确定位,按照社会需求原则,做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精神探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精神探析 大學精神是大学活的灵魂,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迷失,对此,基于高等教育正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一实际,概括当代大学精神迷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将会有着现实的意义。 标签: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精神;迷失;重建 马丁·特罗教授于1973年6月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主持召开的“关于中等教育的未来结构”的会议上提出著名的“精英一大众一普及”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阶段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而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使高校在校生占同龄人口的比例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3年的17%,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正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到大众化阶段,大学已经从社会经济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市场因素也已渗入到办学中,为适应这种趋势,各大学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组织形式以及内部结构,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大学的大学精神却在不断迷失,大学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因此,研究我国大学精神的迷失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对现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1.1大学精神的内涵 对大学精神含义及内涵的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王翼生认为,“大学精神是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苗素莲认为,“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的形成和过程中,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大学自身的角色定位,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它又以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显示着大学区别与其他组织机构的独特气质。”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生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在综合以上不同专家学者的观点之后,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并从大学精神的形成、发展所依托的载体,它的传播、体现所依靠的媒介,以及它最终的归宿、实质三个方面来解读大学精神。 所谓载体,即大学精神以何为依托,可以说大学是大学精神的形成、发展的土壤和温床。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百度百科上的说明是: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于2003年大学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98年高校招生数仅108.4万人,1999年猛增到159.7万人,增长率为47.3%,以后几年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招生数仍不断增长,直到2006年增长率为11.5%, 招生数为530万人,高校扩招告一段落。2007年、2008年高校招生增长率分别为6.9%和5.6%,显现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8年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将推迟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人认为从1999年到2006年的中国高校扩招是大跃进、大冒进的表现,是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 而回看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大众化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重视高等教育的浪潮。从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来说,美国高等教育在1970年就达858万多人,是其1950年学生人数的3.7倍;日本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在1980年为183万多人,比其1950年的学生人数增长了将近6倍;前苏联在1970年代的高校在校生达458万多人,是其1950年学生人数的2.7倍。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扩张是世界性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就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对二战以来西方各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回应,它所要分析和解释的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规模扩张与系统性质变化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理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有关的问题。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需要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分析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选择。根据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来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问题 ?G649.2 A 1006-026X(2018)08-0000-01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处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阔步迈进的阶段,深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继而促进我国经济 社会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自2018年以来,国家推出一系列的法律、决定、计划,积极扩大了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力图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18年为9.8%,2018年为10.5%,2000年为12.5%,2018年为13.3%,2018年为15%,达到马丁特罗所说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提前三年完成了毛入学率15%的目标,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2018年为19%,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2018年为22%,2018年为23%等等,来说明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获得了大发展,学生人数增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2300万人,2018年高等教育在学总数达到2500万,是2018年的4倍,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特点 ?(1)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与人为性。2018年,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了加快实现现代化,也为了刺激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改变就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国家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即人学率在IMW)%.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献来源积极推进贵州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张金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文献出处】贵州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Guizhou, 编辑部邮箱2001年04期 【摘要】加快贵州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方州要在200l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念,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投资体制,优化高等教育体系以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继续改进和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和终身教育体系,深入开展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实行分类指导,按地区、分阶段推进。 2、根据大众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高等教育从精英的体制向大众的体制转化的过程”(2).这种过程实际代表了一种双向的进展 文献来源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看造型基础课教学改革胡国强美术学报, Art Journal, 编辑部邮箱2005年03期 【摘要】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步入一个大众化时代,这将使高等教育从大一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教学改革思路也必然围绕这一趋势进行;基础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而“知识套餐”式的模块型课程,能较好地将学制弹性化、学分制、选修制的部分优势结合在一起,更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 3、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入学人数的增长超出了传统上由特殊社会职位和需求分配所决定的少量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培训机会 文献来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苏州高等教育的若干设想柳袁照苏州十中校长苏州; 【文献出处】教育发展研究, 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编辑部邮箱2002年10期【摘要】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如何构建具有自己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这特点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苏州要完成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18至22周岁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50%,如何实现此目标?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作一简要的探讨。 4、按照马丁·特罗(martintrow)的观点,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在扩大到一定规模之后所进入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文献来源坚持以成才教育为导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思想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李建平; 黄冈师范学院院长办公室湖北黄冈; 【文献出处】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编辑部邮箱2005年01期 【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多层次和动态性特征,决定了以成才教育为导向应当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必须始终自觉坚持的一个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以成才教育为导向,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帮助大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引导他们走全面发展的道路;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期待和要求,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的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 5、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一个地区、国家为所有适龄青年提供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这一提法源于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关于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学说:适龄人口中接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根据日本学者有本章的观点,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分析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保证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家应重点扶持“211工程”大学,促使其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1.稳定“211工程”大学规模,保持精英教育风格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普通本科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一类,是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到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 090所,其中985大学43所,占3.9%;211大学102所,占9.4%。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类高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成为精英,更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招,这些高校已经具备了应有的规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当维持或适当缩小规模,保持“985和211工程”大学数量和招生人数的稳定,保证真正招收的是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严格控制这些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否则,就难以实现国家建设“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初衷。 2.实施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促进师资质量提升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瞄准世界一流高校的,无论是这些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师资力量都应当是一流的,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一流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聘任论资排辈、一次聘任定终身、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年青人才没有机会进入高校,而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较低的教师却可以维持铁饭碗,致使高校教师聘任缺乏竞争机制,人才流通不畅。另外,在教师的招聘上缺乏科学标准,致使招聘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严重,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竞争[2]。高校教师基本上是只能进、不能出,除非特别优秀的人才自己流走,基本上没有被动退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2013年第1期(总第259期) No.1,2013 Serial No.259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汪发元a,刘在洲b (长江大学a.管理学院b.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008-03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根据日本学者有本章的观点,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分析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保证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家应重点扶持“211工程”大学,促使其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1.稳定“211工程”大学规模,保持精英教育风格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普通本科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一类,是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到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其中985大学43所,占3.9%;211大学102所,占9.4%。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类高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成为精英,更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招,这些高校已经具备了应有的规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当维持或适当缩小规模,保持“985和211工程”大学数量和招生人数的稳定,保证真正招收的是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严格控制这些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否则,就难以实现国家建设“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初衷。 2.实施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促进师资质量提升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瞄准世界一流高校的,无论是这些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师资力量都应当是一流的,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一流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聘任论资排辈、一次聘任定终身、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年青人才没有机会进入高校,而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较低的教师却可以维持铁饭碗,致使高校教师聘任缺乏竞争机制,人才流通不畅。另外,在教师的招聘上缺乏科学标准,致使招聘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严重,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竞争[2]。高校教师基本上是只能进、不能出,除非特别优秀的人才自己流走,基本上没有被动退出的机制,这使有些人员进入高校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奋斗精神不足。因此,应当建立重点大学教师淘汰机制,使那些不能胜任一流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能在相应的机制作用下退出。在教师的选聘上,要从大学的真正需求出发,真正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只以教师的学术造诣为主要标准[3]。同时,加强对大学教师考核的改革,完善教师考评细则,使教师考核在公正的原则下进行,这样才能使教师积极上进,从而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稳步提升[2]。 3.强化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力求科研成果领先 “211大学”的教师必须紧盯世界科研前沿,把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力求科研成果在国际领先,确保在国内领先。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焕发创新活力,要营造学科交叉的氛围,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4]。所以,无论在教育方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必须紧跟世界一流大学的趋势,并能有所创新和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按“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轨迹发展。目前不少大学已越过研究型大学,走向以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创业型大学。他们的科研管理模式更趋于开放和多模式的融合,科研资源更充裕,资源配置更市场化,科研对于教师来说更多是出于对科学研究的痴迷和热爱。同时,网络科研组织、科研结构之间联盟或协议结合体、官产学研联合组织等新型科研组织也相继出现[4]。为此,要加强大学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灵活的科研管理体制,为科研管理队伍高效地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和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促进大学 收稿日期:2012-10-1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FFB090566) 作者简介:汪发元(1961-),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硕士,从 事经济和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刘在洲(1959-),男,湖北仙桃 人,教授,硕导,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UCATION EXPLORATIO — —8

谈中国高等教育之大众化教育弊端与改革

谈中国高等教育之大众化教育弊端与改革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众化教育弊端凸显,针对大众化教育弊端,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弊端,措施 正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源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民国时期,在一批优秀学者的倡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国后模仿前苏联的高教模式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带有盲目性;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生机勃勃。我们应当知道,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说到底都是由人才转化而来的,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大学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极其重要。 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有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有高等教育行政化,产业化的问题……这些都是不容我们忽视的。总之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弊病百出。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弊端及其相应的改革措施。 大众化教育,顾名思义,即教育面向大众,使大众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大众化教育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是有好处的,这也体现了中国正在与国际接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大众化教育的成功经验。但是,我们的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变化是在跑步进程中实现的,而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简单的变化问题,而是一定性质上的变化。主要特点就在于它的类型和模式的多样化,现在的学校种类五花八门,有研究型的、研究教学型的、教学研究型的、教学型的以及高专高职等各种各样的类型。对民办本科院校来说,现在我们经常会说培养应用型的本科高技能人才,但是现在只是这些名词提出来了,到底什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恐怕到现在为止,真正能讲清楚的人并不多。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弊端,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大学的升学扩招实际以降低分数,放低要乞降尺度为代价,使扩招的普通高校学生均匀素质降低。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发展成正态散布,智商特别高的和特别低的人群比较少,大部分人处于旁边层次。因此,当高智商的人被招收到大学之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就只能下降质量向低档次人群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在逐年降低。分数线的差异表明录取新生学习质量也是有差异的。 其次,扩招导致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上述情况的存在,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艰苦。针对这些情形,学校不得不增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从思想行为到学习指点,从学籍管理到自强自律,都要学校督促。思想教育也成了各高校另一个教育重点。这实际上是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的下移,即本该高中实现的任务现在要由大学来做。扩招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很大,基础差的学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三阶段学说

一、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三阶段学说,并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 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丁? 特罗教授,在1962年提出了“精英”、“大众”、“普及”的教育阶段论,提出了“大众高等教育”概念,1970年提出“普及高等教育”概念,1973年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三阶段论,至此产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根据马丁? 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于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 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存在着质的变化: 精英教育阶段:精英教育阶段的学校一般有2000~3000名学生,学生通常是完成中等教育后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学生住校并且不间断地(假期除外)学习直到获得学位。接受高等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精英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教学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个别指导,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师徒关系。学校的管理由学术人员即高级教授兼任行政职务。 大众化阶段:学生的人数一般达到三、四万,大部分学生仍是完成中等教育后直接进入高等教育,但入学日益容易。学生是寄宿与走读相结合,同时,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趋向模块化,更加灵活,更容易接受,所取得模块课程的学分可以互换。学生在主要的学习领域或高校之间更加容易流动。教学形式一般是通过讲演进行,以讨论式教学为补充,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技巧。不同层次的初级工作人员享有学校管理权。学生不断拥有影响学校决策的权利。 普及化阶段: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对所有希望入学或有资格入学的人开放,其标准是个人是否愿意进入大学。这时接受高等教育逐渐被看作是一种义务,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看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以质变推动量变,质、量共同发展”的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提升。从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报名资格来看,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人很广泛,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或群体,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观相吻合。 (2)课程设置的改进。进入90年代以后,我们通过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组合,实行了选课制。打破了原有的专业界限,实现了“大专业、小口径”的课程模式,这些措施的实行都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3)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立体交叉的高等教育体系,初步体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学校类型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高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良性的发展,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平衡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 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对教育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过于冒进和极端,数量的增长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各学校在进行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要认真评估自身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使学生不仅能够“进得来”,还要能够“学得好”,要使量和质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但各高校主观追求上仍表现出盲目追求升格,导致不同层次的培养机构发展不协调,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比例失调,课堂教学和考试方式单一呆板等突出问题。必须对高等教育机构科学准确定位,完善考核标准,建立多方监督机制,加速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层,促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问题;建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大。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4%[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时期,这一时期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过渡时期。很多专家认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必然伴随着多样化的发展。多样化发展既是国际高等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教育资源、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所决定了的。正确分析现有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的措施和办法,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背景美国加州大学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阶段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 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 [2],说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这一时期社会上许多人仍用传统精英教育的要求来看待今天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一方面以大众教育为借口,降低教育标准,另一方面又以追求精英教育为动力,盲目追求学校升格,使整个高等教育发展陷入层次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的无序发展状况。在专业设置上,不顾实际能力和社会需要,许多高校“闻风而动”地开办新专业,一时间国际经济、市场营销等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结果是,等到学生毕业,这些专业对口就业成为难题[3]。随着生源数量的下降,高校生源竞争将愈演愈烈。《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在高考生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为此,出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生源下降的矛盾。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按照其不同层次,承担不同的培养任务,招收不同的学生对象,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健康协调发展。 二、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不同层次的培养机构不协调,研究生培养机构过多 我国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发展过快,而且整个研究生培养机构过多。据教育部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我国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96家,其中普通高校 481家,占本科院校1 090家的441%。这固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但同时, 也表现出研究生培养师资力量不足,管理混乱,引发培养质量下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更是成了重灾区,最典型的表现是许多博士研究生毕业多年后,其学位论文被人们指责为抄袭,而且经查证,抄袭属实的尚不在少数。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博士教育的一种遗憾。 2.高等专科教育设置不科学,高专层次成为一种多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