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至高三学生心理特点总结

高一至高三学生心理特点总结

高一至高三学生心理特点总结
高一至高三学生心理特点总结

高一至高三学生特点及家庭教育对策

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家庭教育指导

中学阶段是学生逐步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由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逐步走向独立性和自觉性的成人化的关键时期,这期间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对高一学生来说,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学生感到不适应,会出现许多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心理特点:

1、新环境、新集体引起的焦虑孤独感。来到新的校园,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熟悉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会感到紧张不安。同时,由于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面对新老师,新同学时他们会感到: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自身内心封闭性的矛盾。所以,他们会焦虑、不安,于是他们会怀念母校,思念亲人,想念昔日的同学,更使他们的心情忧郁,精神不振。

2、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失落和自卑感。不少学生在家里是父母的希望之所在,宠爱有加;在以前的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尖子,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进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面临的是如林“高手”的激励竞争,中心也发生了转移,“尖子”可能不尖了,原来是班级或校级学生干部的,可能变成了“庶民”。面对角色的转变,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态,素质较好的学生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当位置,或许会从“庶民”再次成为“尖子”:但相当一部分高一学生因失去自信而产生失落和自卑感,从此而一蹶不振。

3、新目标,新要求与自身能力的差异,导致的心理问题

高中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由团委、学生会、班级自行组织的课内外活动及社区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以展示自己的风采、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各方面的兴趣。一些学生性格外向、好表现自我而勇于尝试,并在不断的实践中,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变得更自信。另一些学生看到别人的出色表现而深感羡慕,并会意识到:真正有才华的人,不光要有出色的成绩,更要去勇气去挑战自我,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但也有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只远远地在一这旁自叹不如,而甘愿作忠实的观众,他们因缺乏自信和追求而失去了许多发展自我的机会。

二、学习要求的提高,学习内容、形式、方法的改变所引起的心理变化

首先,与初中课程相比,高中课程以理性为主,相对初中课程以感性为主来说难度加深。其次,学习的形式也由“扶式”变为“牵引式”,学生的角色由被动转主动。更强调的是课前的预习,课内的思考,课后的复习巩固。而刚升入高中的新生没有意思到这些变化。仍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因而学习上显得被动。出现很多科目上课听不懂的现象,于是就表现出担忧、焦虑、甚至恐慌。

三、青春期引起的心理变化

首先,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由于对“自我形象”期望值过高。一些身体的外貌特征如个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生理的缺陷甚至是皮肤的黑白,脸上的“青春痘”等都会引起

他们的烦恼,常会为自认为的一些缺陷感到恐惧、羞怯、自卑。

其次,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渴望与异性交往,但男女间的相互吸引与好感多数还属于异性间朦胧感情的自然表露,他们对于两性关系仍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还分不清好感与初恋的区别,因此常造成情感上的因惑与苦恼。

再次,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得不到理解时,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针对新生所表现出来的以上各种心理特点,作为高一的班主任和各任科教师,应有相应的教育策略。

(一)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1、尽快熟悉环境。新生入校后,应及时组织新生们参观校园、校舍,介绍校史,使他们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增加感性认识,消除陌生感。

2、尽快构建新的群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开展以迎新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文艺晚会、各种球类比赛等,既创造亲切热烈的迎新气氛,提供更多交往的机会,有利于新生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使他们尽快的融入新的集体,依靠集体的力量,在集体中成长,在团结互助中提高。

3、加强生活指导。在生活方面,要考虑周到,悉心照顾,及时的解决他们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向他们提出要求,并进行具体的指导,专门的训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现在的军训就是对学生各方面锻炼的一种有效活动。

4、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尽管以上这些特点是每个高一新生所表现出的共同特点,但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总有一些同学表现的特别明显。这就要求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了解情况,通过个别谈话,结对子等形式,帮助这些同学尽快摆脱困扰,早日适应,以便投入到正常的学生生活中去。

(二)学习方面的心理辅导及教学策略

1、教师在上新课前,应简略介绍有关科目的结构、内容,课时安排等情况,使其对该科目的特点、教学要求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高中课程的要求与初中不同,学习的方法应该进行相应的改进。

2、加强学法指导。“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良好的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教师的方法介绍,同学间的经验交流,帮助其寻求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时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早完成角色的转换。

3、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创设轻松愉快、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4、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讨论会或进行个别的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正视差距,找到原因,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重新定位,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和教育

我们要正确看待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树立完善的心理指导观。在新生入学时,有针

对性的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多种系列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采取多种途径向学生宣传青春期心理特点,心理卫生知识,使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疏导,自我调控,使他们具备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懂得在与异性交往中如何自制自尊和尊重对方,懂得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男女同学间正常的交往与友谊,使他们顺利的度过美好的高中生活。

适应环境、老师、同学及学习任务的变化,转变角色,正确定位,是高一新生开始高中生活的第一步,它将会关系到高中三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今后事业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爱心和耐心持之以恒地去探索。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下一代将会是身心健康,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一代,我们的校园将会更加和谐。

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家庭教育指导

一、学习上不稳定,心理问题增多。

高一新生刚入学充满了新鲜感,因兴奋心情会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高三的学生由于面临高考,内动力增强,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高二阶段似乎热情已经淡去,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有的学生会幡然醒悟,奋起直追。有的学生则出现倦怠、厌学、焦虑。因此高二学生会出人意料的出现成绩迅速跃升或大幅下滑。

二、差距拉大。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优秀生因成功而获得自信,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困难的学生屡遭挫折,产生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的心理;中等水平的学生,一部分坚持不懈,一部分目标模糊。因此容易拉大差距。

三、偏科明显。

原本就有弱科,历经高一一年,深知弱科对总成绩的影响,虽下了很多功夫但收效甚微,进入高二再次遇到较难的章节,其学习上的漏洞愈加彰现,开始出现畏难情绪,易导致弱科更弱。

四、干扰学习的现象增多。

违纪现象增多。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管理措施,不再像高一那样畏惧纪律处罚,容易出现自由散漫,既影响了学习,也给管理增大了难度。

早恋现象增多。高二是高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时期,其中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影响的因素,还有其心理原因。他们承受的压力增大,由于家庭、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不够,他们企盼获得被珍惜、关爱的感觉,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但关系处理起来容易产生纠葛,导致精力投入很大影响学习,甚至成绩会大幅下滑。

每年新大学生们回首自己的高中生活时,常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上高一时,觉得新鲜,忙着适应;高二没好好学,忙着玩了;高三知道学,想学,又来不及了。”从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关键,高二年级可以说是高中三年中最难把握的一年,她没有一年级的新鲜感也没有三年级的紧迫感,刚升入高中一年级时彼此不很熟悉,要交新朋友,要适应高中生活,要找到在新集体中的位置,这一切都做的小心翼翼;高三时由于高考的迫近,外界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对高考的思考又让他冷静下来,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高一下半年和高二年级,学生在班级的位置大概确定,距离高考又遥远,同学之间也特别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做法都产生了,是最容易玩的疯走的远的时候。

1.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二年学生的心理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从思维品质上看,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已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个人智力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个人思想道德正在

逐步形成,对异性的关系逐步趋向理智懂事,个人思想和行为呈现能够理智控制的特点。

与学习的关系:

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在理科学习上显示一定优势,平时思考问题喜欢感性和形象思维的学生逐渐对理科有畏惧的情绪。

高二的学生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已基本形成,与成绩的关系极大。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有足够的理智认识的。因此,我们让他们清楚看待自己,明白情绪、情感、个性与学习、与自己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让他们清楚周围的同学,看看成功的同学,从同学的成功中得到启发,自觉地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地互相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必要的。主要问题有: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他们给予高度的关注。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的高考,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相反,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

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我们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衣食住行,更要关注孩子精神上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动态。

2、恋爱现象增多。

高二是高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时期,其中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影响的因素,还有其心理原因。高二学生所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多,他们非常需要理解和关心。然而,由于家庭、学校对他们的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只能从外界获得关爱的感觉。有些学生谈恋爱就是要寻找一种被爱、被重视、被珍惜的感觉。其次,受电视、电影、网络等影响,很多学生把爱情过于美化、理想化,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

对于学生的早恋,总是让很多家长头痛。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早恋为孩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考虑其不可抹杀的固有的特性,对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对此,我们可以注重跟孩子说明早恋的原因和它将给早恋者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已经早恋的学生给予理解和加以正确的引导,尽量将他们“恋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3.学生的思想特征

随着生理及心理的逐步成熟,随着学生社会交往的逐步增多,学生思想品德逐步走向相对成熟与稳定,社会意识迅速发展并逐步趋向相对成熟。学生也正逐步确立自己的理想,其趋向也呈相对稳定。但还是呈幼稚的特点,思想品德与行为表现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或走极端。

与学习的关系

个人道德及思想意识的形成,其实就是学生形成了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看法,就是学生形成了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思想。此时,有的学生对他人形成不良的看法,于是有内向、不善交往倾向;有的学生过于外向,控制不住自己,干扰影响了他人,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给班级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差生。对优生来说,由于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如学习上,有的学生开始失去信心。

充满沮丧、灰心情绪,完全放弃了取得好成绩的愿望,破灌破摔,沉溺于不良情绪之中。思想上出问题的也不在少数。如个人价值追求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开始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控制不住自己而整宿在外打网络游戏等,包括犯罪都有可能发生。

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我们既要严加管理,同时又要有足够的宽容,指点他们积极地矫正自己,不再犯错。我们要清楚,人没有一生顺顺当当的!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我们要给予肯定,使他们更加积极上进。对于学习中等水平和较差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避免过高的期望;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肯定他们所拥有的发展潜能,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2)、偏科现象严重。

高二学生面临着分科的压力,可是分科之后,选艺术的对文化课不重视,选理科的学生,对文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在文科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选文科的学生同样存在轻视理科的学习的倾向。一科拉后腿,会使自己在会考中吃大亏。

家长要关注孩子是否存在偏科现象,引导孩子认真地对待每一科的学习,才不致于会考时后悔莫及。

(3)、建议家长对孩子特别关注些什么,怎么做?

第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正确对待成绩变化,始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没有反常的状况,每天都愉快地学习就可以。家长要细心观察,一旦出现反常,家长一定要重视,和孩子谈谈或者找老师交流。

现代教育观提倡赏识教育,对孩子多鼓励,及时予以肯定和恰当的帮助,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家长应肯定他的进步,就是肯定他的自信心,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第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正确地加以疏导和引导.

引导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定位

只有让学生清楚自己是什么,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并且能做什么,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自己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不至于迷失自己。

一、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学校的角色是学生,在学习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这并不代表他们笨或无能。

作为一名学生,因为不懂、无知才到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从无知到有知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有些学生因为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认为自己笨、比别人差,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敢积极大胆去表现和锻炼自己。家长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地看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学生正是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慢慢地从无知变成有知,从知得少变成知得多的。

二、让学生知道,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提高自己。

在中学,由于同学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不少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将周围的同学当成自己的对手,非常在乎同学之间的比较。看到别的同学成绩比自己高,看到同学某一方面表现得比自己好,心里就会感到失落和难过;有些同学在得知自己成绩时伤心,并不是因自己考不好而伤心,而是因自己的成绩排在别人后面而伤心。过于在乎同学之间的比较,过于强调竞争,会使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而难以专心学习。

我们会不会常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呢?你的比较会不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呢?

其他人优秀,并不妨碍我们的孩子也优秀。孩子不一定要通过超过别人、打败别人,才能够显示自己的实力和价值。我们要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竞争,精力放在怎么改进自己、提高自己上面,而

不是放在怎么打败别人上面。假如孩子过于强调竞争,会不愿意与别人合作,那不但会使他们的目光变得狭隘,而且会使他们在知识、资源共享上也会变得狭隘,这都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三、让学生知道,我不是最棒的,但我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但是,我们有没有可能是最棒的呢?能够考上高中,说明我们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在学生中,强手如林,能够名列前茅的学生只有少数,不可能每位学生都是第一,大多数同学都排在中间位置,是不是他们的成绩不拔尖了,就说明他们不优秀了呢?即使在武中是最棒的,走出武中还有没有可能是最棒的呢?一个人不可能每一方面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棒的,总会有人比我们好。假如我们总是期望孩子是最棒的,要求孩子必须是最棒的,那孩子就会经常碰壁,经常遭受打击,我们也会经常否定他们。

怎样让孩子在强手如林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呢?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即使他们是人群很普通的一个,但他们也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他们有缺点,但是他们也有优点,只要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加以克服和提高,并且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知道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把它放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发展。这样,才能保持永远的自信。

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家庭教育指导

高三学生特点及家庭教育对策

一个学生成才,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高三学年对每个高三学生来说是他们走向人生成功、人生辉煌的关键学年。

为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达成和谐与共识,我从高三学生具有的特点及家庭教育注意的问题出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供大家参考。

一、生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从三个方面理解高三学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胸围、脑容量、骨骼、肌肉、各种内部器官的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2、外部体形已成人化。

3、各种生理功能已接近成人,并迅速成熟。

根据这些生理特点,家长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做好饮食服务,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的丰富性;

二是做好生理成熟方面的引导,如早恋问题;

三是引导学生良好的生活规律,如入睡与起床时间等都形成规律。

二、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在心理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解能力接近成年人。

从这一特点看,要尽量尊重孩子,不要把家长意识强加于孩子,非得按家长的意识要求学生得怎样或怎样,

这样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而适得其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表现认为不妥的地方要通过耐心的引导来实现。

2、高三学生的各种品格和理智感明显增强。

这一特点使高三学生做人做事的盲目性减少,计划性增强,特别是表现在学习上,因此要求各位家长在家

里的言行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

3、理性思维和创造思维水平提高迅速,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抽象性的增强,已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

心理环境和闭锁的情感世界。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作家长注意,孩子不愿同我们说的事就不要追根问底,不愿让我看的东西,千万不能强看,

发现孩子有不妥的地方要利用合适的机会在合适的氛围下进行引导。

三、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

高三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面临高中毕业,思想活跃。既留恋中学生活,又幻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既有毕业的自豪感、紧迫感,但纪律观念和劳动观念有可能削弱。

根据这一特点,希望家长同志配合学校开展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教育及引导工作。

支持学校,特别是班级所强化的纪律管理和组织的正常的事物性劳动。

2、对升学和专业的选择进入预备期,考虑各种利益得失和越来越重要的模拟考试以及越来越强烈的升学愿望,

学生的思想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都会比较突出,紧张、焦虑会成为困扰学生情绪的中心问题。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当家长的要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愉悦的家庭环境,做好疏导工作,尽量减小学生的思想

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快乐的学习。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心切,表现在对自己孩子的每一

次模拟考试成绩,特别是在年级的排名升降极为关心,这属于做家长的正常心态,但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每一

次考试都会出现名次上的交叉—升降问题,对于名次上升的学生家长及时鼓励是对的,对下一次模拟考试的成

绩目标不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和孩子共同商量而定,要符合实际,不能强加于学生;对于成绩有下降的学生

家长,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大喊甚至大骂,这样只能增加对孩子的思想压力,使学生心情不快,甚至失去信心,

破罐子破摔,适得其反。我们做成年人的都有感受,心情愉快时,工作效率高,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出现成

绩下降时,我们做家长的要给予关心,引导分析一下原因,说关心的话和鼓励的话,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还有

下次呢。俗话说,一句良言三冬暖啊,学生感受到了家长的关心与爱护,会更加努力,在努力中,在

快乐中不

断的提高成绩。

3、在选择个人前途方面,理想成分开始减弱,职业理想开始逐渐确定,现实主义的态度开始明朗。多数学生在

各个方面有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在学习上有较强的积极性和紧迫感。但也有极少数学生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及环

境的影响,在一些方面会表现出悲观、消极的态度与行为,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缺乏信心。

根据这些特点,家长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利用合适的机会与孩子共同探讨院校与专业的选择问题,但决不能作

为一见面就谈的话题,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二是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要多加鼓励,保持好,在引导学

生学习方面,要坚持“少贪黑,轻负担、高效率”的原则,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学习达到高质量、高

效率;三是对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坚持多鼓励、不埋怨的原则,帮助树立信心,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提高成绩,

争取高考的好成绩。

4、高三学生的社会意识已接近成熟,关心同学,对社会现象敏感,对人生、对政治、对社会现实问题有独立见

解,社会参与意识增强。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做家长的对一些社会问题在孩子面前少说或不说,对一些热点问题要作积极的引导,使孩子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审视社会。

5、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并趋于稳定,有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和评价能力,但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片面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做家长的要用成功人生的事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孩子用

正确的人生哲学作指导走好人生路。

各位家长,只有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希望家长同志能够多与学生沟通,多与班主任沟通,

多了解孩子,把学生的高三阶段的复习工作做好,让每一个学生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保持一个良好的心

态,保持良好的体质,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学习每一天,成绩提高每一天,以良好的心态,优异的成绩迎接高

考,参加高考。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 刘顺利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对策,就能取得情感教学的主动权。 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转折期,他们的兴趣较广泛,也容易转移,他们的兴趣往往限于直接兴趣的水平,具体到物理学科,即较多地具有直觉兴趣(新奇、好看)和操作兴趣;高中学生一般处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定型期,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的兴趣更集中,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同时在起作用,其最大特点是,兴趣与目标开始有了联系,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因素中,关于因果关系的兴趣和概括认识的兴趣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中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还具有不同的心理个性特点,教学中要有不同的措施。 1.抓住新生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这里所说的新生指初中、高中阶级刚跨入新学年学习物理的学生。古人云“善始即功半”,教师要认真搞好新学年的起始教学,使之有个良好的开端。 刚升入初二的学生,他们对物理有一种自然的新鲜感。虽然他们知道汽车、飞机、电灯、电视等都与物理有关,但他们并不明确知道,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等基本问题。序言课的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步,因此,一开始就要引起学生极大的注意和浓厚的兴趣。初中物理教科书在序言课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物理有趣吗?物理有用吗?学习物理要注意什么? 序言课教学正是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的。 物理有趣吗?——很有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 物理有用吗?——大有用,介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尖端科技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 学习物理要特别注意什么?——注意观察和实验,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通过实际操作教给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往的经验,经过初二一年的学习,学生中会出现优、差二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因此,对刚升入初三的学生,要鼓起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可以告诉他们,初三物理的学习内容和初二物理的学习内容相对独立,这有二方面的意义。其一,对初二物理成绩好的学生,意味着初二好初三不一定也好,要续续努力;对初二物理成绩差的学生,意味着胜负未卜,可以先争取把初三的内容学好,初二的以后再弥补。 高一新生往往是中考的优胜者,特别是在广大乡村,由初中升入高中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许多学生由乡、镇初中升入区、县级高中,情绪激动,精神振奋。但也有这样的思想情绪,认为初三升学考拼搏了一阵,高一离高三毕业还早,可以放松一下,再看看高中物理教科书,开始几节力、重力、弹力、摩擦力都是初中接触过、学习过的内容,因此容易产生松劲麻痹思想。而实际上,高、初中物理存在着较大的台阶,高中物理对抽象思维能力、数理结合能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很容易滑坡。因此,教师可以将高、初中物理的台阶问题明确告诉学生,使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同时在教学中注意降低台阶,采用与初中较接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转化的过程,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年级越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愈得到发展。由于长期的文化沉淀,学生愈有“成人感”,就愈约束自己“稳重点”,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讨论问题不

高一新生心理适应篇

新的起点,心的开始 ------------高一新生心理适应篇 九月份是具有双重个性的季节,它有着夏日的阳光和秋季的温度。每到这个季节熙熙攘攘的高中校园里就会出现许多新鲜的面孔,他们是从充满着童话故事的少年时代跨入现实生活的高一新生们,带着好奇和各种不同的憧憬开始了高中生活。但是,对即将开始的高一生活,大部分学生是陌生的,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同学感到不适应,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反差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大部分同学,很多学生将会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新旧环境的巨大落差,一时还不能很快的适应,以至于会产生诸多的心理不适,严重的会造成某些学生的心理疾患。 实际上,现代社会中90%以上的人都处于健康与非健康状态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因为社会的多边与复杂,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给人们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比方说我们现在刚刚经过中考的洗礼来到新的学校学习,这个学校怎么样?这里的老师怎么样?我在这里上高中能考上大学吗?同学之间怎么和睦相处呢?我高中三年要不要谈恋爱呢?各种各样的担心、焦虑在你心中潜伏着,直接影响你现在的情绪和学习状态。刚来到这里,老师、同学、环境等都是新的,那么,如何使自己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呢?本章对高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了具体讨论。 一、适应和心理适应 适应是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通常使用的“适应”概念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即生理适应;二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即社会适应;三是心理上的适应,称为心理适应。心理适应性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运用各种个性特征以适应周围环境和变化的品质。心理适应性强的人能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能了解自己在周围人群中的地位和各种社会规范,能自觉地运用各种规范要求自己,做到处事有据、临变不惊。相反,心理适应性差的人,往往会惊惶不安、大失水准。 为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适应能力状况,下面提供一份心理小测验每道题有三个答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A、是 B、无法肯定 C、不是

高中各年级特点

教育培训机构必知小一至高三各年级学习特点(高中段) 高中一年级 生理特点: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 学科特点: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跨度很大,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很多学生都是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也认真完成了,结果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提高,咨询师一定要跟家长强调在高中阶段,孩子不能掉队,有问题不能拖,同时强调高中阶段,家长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因为高中的各科学习都是知识的延伸,并且有很强的关联性,一个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出现问题会导致这个科目的学习遇到瓶颈,应该趁月考之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有效解决,在期中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 高一关键词——“难” 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所以对大

多数学生来说,初三到高一不是个“坡儿”,而是个“坎儿”,必须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高一最重要的事情 1. 重视高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开始,抓住高一,让自己一开始就能占据领先位置,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多年的高考经验显示:对高一的重视程度和3年后的高考成绩成正比关系,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从高一抓起! 2. 提前动手,从容应对——刚刚经历了中考,很多学生沉浸在紧张后的轻松李,但是学习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放松,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抓住高一伊始,让自己的高中学习一帆风顺! 3. 发现漏洞、及时弥补——高中学习比较紧张,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存在和发展,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漏洞不补,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并且积累得太多,会觉得无从下手,只好放弃,给高考造成很大的损失! 4. 成绩波动、正确看待——高一学习成绩波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说,只要适应了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识的学习方法,成绩都会逐步上升并且趋于稳定的。因为成绩的暂时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对某个学科失去兴趣,是得不偿失的。 n 高中二年级 ? 生理特点: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高中生心理特点

高中生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经研究发现高中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1、独立性。高中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如做事情不愿意让家长参与,不愿意让家长进入自己的房间。这一阶段高中生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情感日益深厚、稳定、带有闭锁性。如不愿意与家长、老师表白自己的想法,而是将其隐藏在内心世界或记载到特殊的笔记本中。 2、平衡性。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在情感方面,他们很脆弱。有的具有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意志薄弱,感情用事,在挫折面前,承受不了打击,一回失败,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能正确面对,造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 3、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青少年时代是学生个性形成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趋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态发展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逆反心理。他们对小时候所形成的权威观念予以强烈否定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对现存的一切,对已成定论的事实都要投以疑问的目光。另一方面他们又显示出盲目崇拜的心态。他们崇拜港台歌星、影星,在校园里形成一群为数众多的追星族。逆反心理和盲目崇拜并存说明青少年学生心理还处在成长期,心理状态起伏大。 4、攀比心理。不挣钱却乱花钱,有的学生有个奇怪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花上十几块钱才舒服,特别在男、女学生之间花钱,来显示自己。没赚钱时就已经养成了花钱的习惯,这是独生子女教养方式造成的消费特征。如:手机、名牌鞋、衣服,互相攀比追潮流,同学之间过生日下饭店,讲排场,互送贵重礼物,小到几元大到几十元,出手不凡,认为不算啥,只要需用钱就伸手与家长要。学生不了解家长的钱挣的不容易、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 总之,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这一阶段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益激烈,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特别注重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作用,引导高中生的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王海伦) 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1、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 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 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点概面,比较偏激。 2 、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形成各

小学生心理特征

各年级段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心理特征: 1、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学过心理学的老师都知道,平常我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就是说情绪波动比较大,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能把孩子的脸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 2、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 3、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了,天都塌下来了。 4、自控能力不足。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儿童很常见。上上课心就跑到操场上去啦,做做作业,就想着晚上妈妈买什么好吃的啦。稍微严重一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直要动,抓抓头啊,咬咬手指、咬咬铅笔啊等等。 5、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稍微批评两句,他就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他反应就很强烈。然后认为他自己什么都对的,别人什么都错的,以自己为中心。 6、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有时候,会一时分不清对错,做错了事自己都不明白,甚至不知道悔改。 7、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就是说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这些是儿童主要的心理特点,每个学生都会有,而且不是单独存在。(比如一般不会说一个学生他光是情绪变化大,其他都好的,或者就是好胜,其他都好的,这些表现都是存在的但平时不明显,哪一个方面稍微强一点,那一个方面就变成了心理问题) 那么,以上的心理特点一般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问题有: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逃学与厌学问题 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他没兴趣,学习吃力,导致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可能老师也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玩;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严重的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人际交往问题 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跟原来不一样了,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好像是惟我独尊,不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过度依赖问题 由于小学生没有自理、自立能力,长期依赖父母,就会形成了过度依赖心理。 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实际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越来越差。他们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依赖感。这样的恶性循环让他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高一到高三不同时期孩子心理特点分析

高一到高三不同时期孩子心理特点分析高一 学科特点 高中的学习深度和难度较初中上升到新的台阶,跨度很大,特别体现在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很多学生都是上课能听懂,课后作业也认真完成了,结果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实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差,综合学习能力急需要提高。 心理特点 高中生随着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高一关键词:“难” 从初中到高中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

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趋势,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级,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初三到高一不是个“坡儿”,而是个“坎儿”,必须要“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 重视高一、成就高考 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开始,抓住高一,让自己一开始就能占据领先位置,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多年的高考经验显示:对高一的重视程度和3年后的高考成绩成正比关系,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从高一抓起! 提前动手、从容应对 刚刚经历了中考、升学,很多学生沉浸在紧张后的轻松里,都觉得高考还远,可以暂时放松一下。但是学习的确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放松,可能就会给自己的高一学习制造麻烦,抓住高一伊始,打好高中的基础! 发现漏洞、及时弥补 高中学习比较紧张,发现漏洞千万不要以太忙、太累为由任其发

高一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高一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内外学者所界定的心理健康的标准,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六点特征: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乐于学习;善与人相处;善于自我调节;情绪愉快而稳定。 实际情况如何呢?一些科研机构调查的抽样数据表明,约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学生心理基本健康,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现实,有稳定乐观的情绪,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有正确的学习意识,并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取得良好的成绩。这样的学生大多表现为自强,自信,关心他人,很容易得到同学的喜爱,而且自制力强,抵御挫折和打击的能力也比较强,懂得如何通过正确的渠道缓解自身压力。而心理不健康的中学生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或孤高自傲、或苦闷、失望,自暴自弃,情绪不稳定,波动大,与周围环境不和谐,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高一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逆反心理。这是中学生在青春期正常的心理表现,由于高中阶段处于少年向成人世界的过渡,中学生急于期待外界社会对自己的承认,表现为一种对成人话语权的强烈地反抗,极力地摆脱对成人的附和盲从地位,甚至我行我素,尤其对教师和家长的意见,高唱反调,采取抵触情绪,甚至强词夺理,这类学生容易做出越轨行为。 例如:有一个女孩子,多才多艺,又擅长唱歌、画画,学习成绩也很好,升上高中之后被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所吸引,难免贪玩耽误学习。由于她的家教很严格,母亲的说教让她产生抵触情绪,从此更加故意制造难题给父母,放学后宁可绕远路也不按时回家,和同学正常接触也故意装作神秘。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和她班主任及时和她沟通,让她换位思考自己和家长的关系,帮助她摆脱了这种错误情绪;小张升学考试的成绩刚达到我校重点班录取分数线,但他反应敏捷,自尊心强,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都希望把他培养成优等生,经常找他谈话,帮助他克服贪玩好耍

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

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 中学生学习问题始终是一个永远存在的讨论话题,无论从学习方法、心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例如缺乏思路、眼高手低、粗心马虎、贪玩厌学、题海战术等。孩子的学习也是家长尤为操劳烦恼的一大问题。 从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各方面,总结出一下几点: 1. 知识体系零散,基础知识不扎实,阶段考试成绩飘忽不定 表现:对有些知识点概念理解不清,习题处理有困难。在后续课程中涉及到此类知识点的相关知识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进一步的学习困难。 后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就会象滚雪球一样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对策: 1) 求教于老师。让老师给自己分析一下造成自己学习困难的原因和关键点。这里首推自己任课教师。因为对于你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你的任课教师是最了解你的优劣所在的人,也是指点你解决学习困难的一个关键。如果你和任课教师的沟通有障碍(此问题解决对策见下文),还可以求教其他的相关学科教师。

2) 制定解决方案。请老师帮助自己制定好一个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包括时间计划、学习内容和形式等等。因为中学生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学习过程,有些问题累计的过多,需要系统的来解决,不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真到综合训练和考试的时候,问题依然存在。 3) 下定决心,努力实施。解决自己沉积的问题,如同慢火熬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恒心、耐心。一定要付出多于其他人的功夫。切忌耍小聪明,敷衍了事。无论采取什么方案,都要扎扎实实的去做。有些同学的自我管理能力可能比较弱,这时候就需要请求家长、老师来帮助自己,监控自己对学习方案的完成情况。注意,因为是问题是自己的,家长和老师是来帮助自己的,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自己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让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2. 平时的作业题都会做,但考试总是考不了高分 现象:老师在每节课后留的作业都能比较顺利的完成,正确率也比较高,可是一到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分数就不理想了,平时会做的题也做错了,稍微综合一点的题目也不能拿满分。 后果:使同学们的自信心下降,怀疑自己的能力,考试就底气不足,做题犹豫不决,耽误考试宝贵的时间,成绩下降。 对策:平常的课后作业、练习的目的是用来巩固、加强所学知识点记忆、理解和运用,并检测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般多为专

高一至高三学生心理特点

高一至高三学生特点及家庭教育对策 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家庭教育指导 中学阶段是学生逐步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由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逐步走向独立性和自觉性的成人化的关键时期,这期间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对高一学生来说,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学生感到不适应,会出现许多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心理特点: 1、新环境、新集体引起的焦虑孤独感。来到新的校园,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熟悉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会感到紧张不安。同时,由于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面对新老师,新同学时他们会感到: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自身内心封闭性的矛盾。所以,他们会焦虑、不安,于是他们会怀念母校,思念亲人,想念昔日的同学,更使他们的心情忧郁,精神不振。 2、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失落和自卑感。不少学生在家里是父母的希望之所在,宠爱有加;在以前的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尖子,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进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面临的是如林“高手”的激励竞争,中心也发生了转移,“尖子”可能不尖了,原来是班级或校级学生干部的,可能变成了“庶民”。面对角色的转变,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态,素质较好的学生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当位置,或许会从“庶民”再次成为“尖子”:但相当一部分高一学生因失去自信而产生失落和自卑感,从此而一蹶不振。 3、新目标,新要求与自身能力的差异,导致的心理问题 高中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由团委、学生会、班级自行组织的课内外活动及社区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以展示自己的风采、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各方面的兴趣。一些学生性格外向、好表现自我而勇于尝试,并在不断的实践中,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变得更自信。另一些学生看到别人的出色表现而深感羡慕,并会意识到:真正有才华的人,不光要有出色的成绩,更要去勇气去挑战自我,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但也有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只远远地在一这旁自叹不如,而甘愿作忠实的观众,他们因缺乏自信和追求而失去了许多发展自我的机会。 二、学习要求的提高,学习内容、形式、方法的改变所引起的心理变化 首先,与初中课程相比,高中课程以理性为主,相对初中课程以感性为主来说难度加深。其次,学习的形式也由“扶式”变为“牵引式”,学生的角色由被动转主动。更强调的是课前的预习,课内的思考,课后的复习巩固。而刚升入高中的新生没有意思到这些变化。仍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因而学习上显得被动。出现很多科目上课听不懂的现象,于是就表现出担忧、焦虑、甚至恐慌。 三、青春期引起的心理变化 首先,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由于对“自我形象”期望值过高。一些身体的外貌特征如个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生理的缺陷甚至是皮肤的黑白,脸上的“青春痘”等都会引起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特点

有位学者曾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确如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 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有关心理研究机构和一些心理学家采用各种量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或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和敌对等症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初二、初三学生次之,高中学生最低。在成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逐渐上升,总体表现为年龄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经过近五年的调查发现,有 39.79%的高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个方面检出率如下: ①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等,心里就紧张,占53.09%。 ②偏执——偏于固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占24.07%。③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打人冲动。占29.69%。④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占37.04%。⑤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占36.11%。 ⑥焦虑——心里烦躁,总觉着有什么事要发生。占44.44%。⑦自我强迫——明知没必要去做但还是要做。占41.05%。⑧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占45.37%。 ⑨情绪不稳定——情绪和情感忽高忽低。占56.48%。⑩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自在、不平衡。占30.56%。 本人于今年初对我校高三(1)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其结果与上述基本一致。其中,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焦虑、强迫症,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而男女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所占百分比要明显多于男生,这可能与其不同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等发展及其个性差异有关。 二、心理健康标准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掌握了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同龄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场合能发表个人见解。 2、情绪比较稳定协调,基本上能保持较好的心境,一般情况下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能把握好时机和分寸。 3、兴趣广泛,对某些方面的兴趣有稳定性和专注力,能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4、行事有较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调节力,有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基本上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能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学习,有正确地学习动力,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6、自尊、自重,能正确地认识和悦纳自己,在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内能适度追求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二年级学生一般为7---8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 2、二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二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

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篇一:高一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高一新生入学后,都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新环境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为了了解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分析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是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本人于20xx年11月初在XX市第十九中学高一124班进行了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 1. 调查对象:XX市第十九中学高一124班学生。 2.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向全班58位学生发出问卷,收回58份。 1.对新学习环境不适应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学生认为学生压力过大;%觉得还可以对于目前的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对于进入高中后,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是否感到不太适应这个问题上,有%学生选择的是有时%选择的是总是如此这表明学生学习压力已经超负荷。表明高一学生与高二高三中学生相比,承担的学习负担与压力和初中相比更重,高一阶段的课程明显增多,难度增大,教学进度比初中明显加快。此外高中老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对

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的探究,去发现一般性规律。 同时介绍大量延伸内容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老师还有意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教学内容也更注重系统性、序列化和阶梯度。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和学习内容的加深以及方法的改变,学生难以很快适应任课教师新的授课方式,在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仍沿袭初中的老习惯。因此,尽管高中教学内容根本上符合可接受原则,但对于刚进高中的新生来说确是难以接受。 2.对新生活环境不适应 来到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群体,部分高一新生感觉不适应,或难于融入新的生活环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的学生还没有熟悉班上所有的同学,%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心理上存在较大距离。对于学校环境,%的学生表示不习惯新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有的同学则表示很怀念以前的学校和同学。这表明学生对新环境还有很多不熟悉不适应的地方,怀旧念家的现象比较普遍,同学之间相互交往还在比较浅的层面,还处于情感磨合初期。 3.男生的适应性比女生差 男生适应不良和心理不平衡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面对困难和新环境时,女生比男生更善于向亲人朋友倾诉或以其他方法发泄心中不快,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女生来到新环境里更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三五好友,而青春期男生的

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的特点

高一的学生 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型过渡阶段,教学过程向精讲、精练过渡,学习方法向自主学习为主转移,解题向综合性归纳能力较强的问题靠近,但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容易放松也容易遭受打击,挫败自信心,这是因为高中课程的数量和难度、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比初中大的多,很多学生会自认为初中成绩好到高中也会很顺利而不注重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注重培养自身自学的能力,因此成绩会有一定的波动,调整得好会稳步提高;调整得不好则会直线下降,学生的自信心在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或积极、或消极。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比较明显,思想波动大等等,跟家长沟通的越来越少,因为任务的增加使得在家和父母沟通的时间少了很多,而且因为学习的问题也比较抵触,孩子更愿意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想父母过多的干涉,因为他们是“大人”了,强调一种自主学习的空间。 高二的学生 这是高中三年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文理分科,有些人觉得文科好学,主要靠记忆,选理科是为了以后就业面宽,选择范围大,大致定了以后自己发展的方向,并且高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高中阶段一大半的内容,有些学校考虑到高三能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进行高考总复习会加快老师的教学进度,那么就更需要同学们拥有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己在忙中求稳,在稳中求进。那么在这个非常时期学生比较

容易看到自己的成绩和高考的差距,基础好的或赶的上或赶的十分疲惫;基础弱的学生就是背水一战,往往让自己身心疲惫,对自信心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十足在考验自己是否能够坚持高三的总复习?等等。 高三的学生 高三年级面对残酷的高考竞争,我们常说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此时已经进入高考前的备战状态,高考的压力使得学生的心态比较浮躁,容易发脾气. 家长神经也十分紧张,家长脸上的笑容少了,经常把家里搞的跟战场似的,大家都处在一级戒备的状态,让学生感到非常压抑,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感觉高考不是为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家长,孩子脸上的笑容也少了.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逐渐丧失了信心,到了高三了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就这样了,学习完全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靠天赋,靠悟性,再怎么努力也就这样,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好坏由他自己.这样一来对孩子的自信产生了一定的挫败,孩子潜意识里会认同家长对自己的这种评价,认为自己真的不行了,就变得每天干脆就过一天是一天,混日子过。学生伤心,家长寒心!

高一学生心理特点及其

高一学生心理特点及其 家庭教育方式漫谈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亲子关系是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也可说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在上周通过调查,了解我市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的现状,为进一步改善亲子沟通提供指导依据。 一、调查:调查对象是高一年级的班级同学,调查问题是“你记得你父母最近的一次拥抱你是在什么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反应为父母的最近一次拥抱是在小时候或者在幼儿园里的时候,一部分同学反应为是在初中时候,反应在高中时候的为7名同学,且每个班级平均起来为7名左右,还有少数同学反应不记得了.通过这样的小调查,我们发现很多现实的资料,一方面现在的亲子沟通比我们想像的要好一些,在这平均的7名同学当中还有3名同学反应为就在上周他们的父母还曾拥抱过他们,一方面还存在着不记得等反映为不良的沟通情况,也就是说在现在的高一学生家庭的亲子沟通方面,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可能,一方面父母能够与子女达到良好的沟通,另一方面则会时常发现父母

对子女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值得家长和学校重视。 二、结果与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中,6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的沟通状况良好,30%左右的学生表示一般,只有10%的学生认为不是很好。这说明高中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 下面就亲子沟通中存在的几个小问题作一些分析。 第一,当有了烦恼或不开心的事时,60%的学生选择向好朋友倾诉,写日记是第二个倾诉对象,只有10%的学生会向父母倾诉。15%-20%的学生表示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无所不谈;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会看情况而定,偶尔会向父母敞开心扉交流。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已经成熟,有成人感,要求从父母的保护下独立出来。他们更重视伙伴关系,最看重朋友和集体对自己的评价,而非父母的意见。所以,他们更愿意向朋友敞开心扉,而对家长会有“闭锁”倾向。还存在着极少的一部分同学,当他们有了烦恼时,既不向父母教师倾诉,也不会向同伴倾诉,这样的同学值得家长和学校积极的关注。 第二,当父母错怪了自己时,40%的学生会感到生气,并与父母争辩、顶撞;20%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向父母解释说明。高中生的情感具有冲动性,思维比较片面、偏激,而他们的自尊心又特别强,受到委屈容易与父母发生对抗。这也是他们叛逆心理的一个表现。高中阶段也是自尊与自卑共存的一个时候。 中学生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孩子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在青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一年级 高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处以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课业学习中,面临着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面临着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转换;在学习环境上,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校管理氛围;寄宿制学生还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面临着新的心理断乳。 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决定着是否拥有稳定的学习心态,决定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决定着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高中学习心理起点,决定着今后高中学习生活能否优质高效的进行,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影响着他们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将来高考能否考出优异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也牵动着家长的心。 可以说高一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干扰是搞好高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不可回避的课题。 我们认为有几种不良的学习心理必须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心理定位失衡,学业焦虑 高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经过了中考的遴选,走到一起的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他们在自己的内心里都保持着自己在初中时的心理定位,是班级乃至学校的佼佼者,是老师们的关注对象,是同学们的仰慕对象。然而,到了新的环境,强强相遇,他们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老师们关注的目光不再那么专一的集中在他的身上,自己在同学中也不再显得那么优秀,有些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不如其他同学,难免会产生一种心理失衡,觉得自己不行了,产生出一种学习的焦虑。 如果不能正是这种焦虑,会带来很坏的影响。首先,如果长期在这种焦虑中徘徊,必然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更加不理想,更加焦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次,长期处于这种焦虑中,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使他们处于一种焦躁自卑的心理阴影中。 这种焦虑失衡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常见于成绩中上游的学生。 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1、学会科学的自我定位,建立自信。 让学生认识到现在是强手林立的环境,不能盲目自卑,在瘦的骆驼比马大,认识到自己现在相对的落后不是绝对的落后,而且只有在这种有差距的环境中,自信且顽强,才能更有动力。 学习评价的三种纬度,即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所谓的相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把别人作为参照,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形成对自我的评价;所谓的绝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以某种标准为参照,把自己的学业成绩与这种标准相比较,形成自我评价;所谓的个人内差异评价可以理解为把个体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自我当前的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评价目的,三种评价方式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自我,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建立起自信心。 2、树立科学的成功观念,正确定位。 成功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概念,有的人考上重点本科是成功,有的人考上普通本科是成功,而有的人只要可取专科就是成功。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保持自己的最佳学习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学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3、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规律和独特的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高一年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乐至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乐至中学鄢兴科 人的心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其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当中的。从广义上讲,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老年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研究心理发展的过程的规律与学生心理特征,对老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促进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高中生心理发展主要的心理特点: 认识发展的特点: 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急剧转化,辩证思维得到明显发展,发散思维活跃,有新的思维品质,敏捷性和批判性增强,创造能力增强。 情感意志发展特点: 情感发展的特点:其一,情感丰富和高级情感发展。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不仅开始发展了自我情感,如自尊心、自卑感等,而且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社会情感体验也迅速发展,这是青年情感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此外,青年的友谊感,对升学就业的情感体验,对异性的情感体验,均比儿童少年时代丰富和深刻。其二,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高中学生常常将情绪情感埋藏于心,不愿让人知道;有时夸张表现其情绪情感。对于高中生的情绪情感,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才能恰当地进行教育。其三,情绪不稳定。高中学生情绪强烈,但不太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高中学生的情绪并不像儿童那样简单易变。高中生情绪强烈,体验深刻,因而无形之中会使其较长时间地沉浸在已经发生的情绪状态之中,加上青年情感丰富深刻,他们可以较长久地回味已经发生的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心境,从而表现为执拗。其四,情感的倾向基本定型。自我意识的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的逐渐形成,使得高中学生情感倾向基本定型。高中学生的爱与恨受他们的原则所限制。例如,他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和对贪污腐化现象的深恶痛绝,是与青年的道德评价准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意志的发展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高中学生的意志行动也表现出明显的自觉性和坚持性。他们能够独立地下决心,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并且充满自信,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同时,还能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自觉而积极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但是他们有时也表现出轻率的行为。因此,还应当不断地加强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自制能力,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之下,能够动员自己的经精力和毅力战胜各种困难,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任务。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高中学生处于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无论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处于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研究和掌握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矛盾,有助于教师正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1.个人隐蔽封锁与渴望别人理解的矛盾 高中学生由于社会知觉情绪体验增多,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个性与其他人的区别。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方面使得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别人显露;另一方面促使他们愿意通过社会交往去寻求别人的了解与同情。特别是他们对于异性的好感是不会轻易地流露,这种心理的闭锁性,年龄越大越明显。这说明高中生能根据客观现实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同时也给教师和家长了解带来了困难。当然高中生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闭锁,他们往往和同龄的知心朋友或有所敬仰的老师和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