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想测量常见的两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他先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

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率η

140.1 1.80.3

260.1 2.40.383% 340.1 1.40.557% 440.2 1.4 1.057%

①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②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保留整数),第4次实验是用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

③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着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

处的摩擦不计)。

①他先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机械效率为η1;

②然后他将这2只钩码悬挂在C 点,在A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 点上升高度与第一次相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将____ (选填 “>”“=”或“<”) F 1; [拓展]对比杠杆实验的第①②两步,判断第②步中杠杆的机械效率η2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答案】匀速 74% c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 > 见详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绳端拉力F 时, 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4N 0.1m

100%100%100%74%1.8N 0.3m

W Gh W Fs η?=

?=?=?=?有用总 [3]第4次实验,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 ,测力计移动距离为1.0m 。则绳子股数为

1.0m

=50.2m

s n h =

=绳 第4次实验是用图c 做的。

[4]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提升重物相同,但第1次实验,应用图a 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进行试验,第3次实验,应用图c 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进行试验,第一次机械效率高于第3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

(2)[5]钩码从B 点移动到C 点,阻力不变阻力臂变长,弹簧测力计位置不变,动力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则F 2>F 1。

[6] η2变大,因为C 点被提的高度相同,克服杠杆自身重力所做的额外功相同,钩码提升的高度增加,有用功变大,根据

100%W W W η=

?+有

有额

可知η2变大。

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4 3.0 0.1 1.5

(1)试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______(选填“加速”或“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弹簧测力计______时读数;(选填“匀速运动”或“静止”)

(2)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 =_______m ,机械效率η=_______;

(3)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

(4)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N ; (5)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__

A .动滑轮的重力

B .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C .物体上升的高度 【答案】缓慢 匀速运动 0.4 50% 越大 2.2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等于绳端的拉力大小,试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假设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测力计没有测出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测得的拉力偏小,即没有考虑到摩擦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所以需要弹簧测力计匀速运动时读数。 (2)[3]从图中可以看到,四条绳子托着动滑轮,第4次实验时,钩码提升的高度是0.1m ,绳端移动的距离是0.4m 。 [4]第4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3N 0.1m 0.3J W Gh ==?=有用功

滑轮组做的总功

1.5N 0.4m 0.6J W Fs ==?=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0.3J

100%100%50%0.6J

W W η=

?=

?=有用功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0%。

(3)[5]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可知,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4)[6]忽略摩擦力和绳重,四条绳子托着动滑轮,那么

4G G F +=动

代入数据可得

1N 40.8N G +=?动

解得 2.2N G =动。 (5)[7]根据

Gh Gh G

Fs nFh G G η=

==+动

可知动滑轮的重力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物体上升高度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将增加额外功的比例,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 故选C 。

3.小刚想粗略地测算自己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如图所示。 (1)需要的测量工具:体重计、刻度尺、______。 (2)请帮他设计实验步骤:______

(3)小刚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记录数据,请帮他在空格处补上相应的数据。(取g =10N/kg ) 重心上升高度h /m

质量m /kg

拉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 /J

拉上去的次数

时间t /s

功率P /W

0.4 60 ______ 5 10 ______

【答案】秒表 使用体重计测量小刚的体重;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引体向上下鄂上升的高度;用秒表测量连续5次引体向上动作需要的时间;计算出小刚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 240 12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要测量功率需要测量时间,实验器材还需要秒表。

(2)[2]使用体重计测量小刚的体重;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引体向上下鄂上升的高度;用秒表测量连续5次引体向上动作需要的时间;计算出小刚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

(3)[3]小刚的体重为

G =mg =60kg ×10N/kg=600N

做一次引体向上小刚做功为

W =Gh =600N ×0.4m=240J

[4]小刚做的总功为

W 总=5W =5×240J=1200J

小刚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总1200J

120W 10s

W P t =

==

4.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甲图所示位置,则此时杠杆是否平衡?____(选填“是”、“否”),杠杆的重心是否在支点上?________(选填“是”、“否”),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左边的螺母应向______移动;

(2)如乙图,杠杆调节平衡后,小华在B 点悬挂了3个钩码,若要使杠杆再次平衡,D 点应该挂_____个钩码。如果此时两边再各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将向_______边倾斜; (3)如图丙所示,小华在A 、C 两点分别悬挂等重的载物盘,制作了一个天平,左盘放物体,右盘加减砝码,此天平是利用了哪一类杠杆制作而成的?________。假如支点O 因某种原因向右偏移,则天平的测量值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是 否 右 4 左 等臂杠杆 大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静止在如甲图所示位置保持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此时杠杆是平衡的。 [2]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而是在支点的左端的某一点。

[3]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杠杆重新平衡。

(2)[4]如图乙所示,假设一个钩码重为G ,杠杆上一格为L ,在B 点悬挂了3个钩码,则杠杆左端为

3412G L GL ?=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1243GL

G L

=?

即需要在D点挂4个钩码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

[5]如果此时两边再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左端为

4416

G L GL

?=

右端为

5315

G L GL

?=

左端大于右端,即杠杆向左边倾斜。

(3)[6]如图丙所示,在A、C两点分别悬挂等重的载物盘,即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则A、C 两点到支点的距离即为力臂,由图可知两力臂相等,杠杆为等臂杠杆,所以此天平是利用了等臂杠杆制作而成。

[7]支点O因某种原因向右偏移,杠杆不再是等臂杠杆,变成了费力杠杆,则C点的力臂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C点需要更大的力,即会导致天平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5.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

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

/N

G

斜面

/h m

沿斜面拉

力/N

F

斜面长

/m

s

机械效

率η

较缓100.1 5.0120%

较陡100.3 6.7145%

最陡100.58.01

(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__运动。

(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__”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3)第三次实验时即“最陡”时,此次实验把物块拉上去的机械效率是__。

(4)分析第1次实验的数据即“较缓”时可知,斜面对物体摩擦力为__N。

【答案】匀速直线沿斜面拉力625%

. 4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沿斜面拉力”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3)[3]第三次实验时即“最陡”时,此次实验把物块拉上去的机械效率是

10N 0.5m =

=

==62.5%8.0N 1m

W Gh W Fs η??有总

(4)[4]由表中第1组实验数据可知

==5.0N 1m=5J W Fs ?总 ==10N 0.1m=1J W Gh ?有用

额外功

=-=5J-1J=4J W W W 额总有用

由W fs =额,得摩擦力大小

4J

=

=

=4N 1m

W f s

6.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的作用是:调节杠杆在_____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是1N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2N 。如果要便于测量力臂,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方向拉着杠杆。

(3)如乙图所示,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 =10N 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 ,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F 、L 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图线,由图丙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 与L 成_____比,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 的力臂是_____cm 。 【答案】水平 大于 竖直 反 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2][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42G l F l ?=?

解得

F =2

G =2×1N=2N

由图甲可知F 的力臂小于2l ,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2N ;如果要便于测量力臂,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竖直方向拉着杠杆。

(3)[4][5]如乙图,F 和1

L

成正比,1F

L

为定值,所以FL 为定值,可以推断F —L 成反比。因

-11

4m L

=,所以L =0.25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GL FL '=

所以

10N 2N 0.25m L ?'=?

所以

0.05m 5cm L '==

7.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 点处挂4个钩码,在B 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为什么?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__________。

【答案】左 水平 便于测量力臂 不合理 只通过一次测量,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 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平衡产生了影响。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杠杆右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致)向左调节,

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3]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4][5]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3)[6]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重力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8.如图甲所示是一款自拍神器,它能够在一定长度内任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固定在伸缩杆上,通过按键或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自拍杆主要有伸缩杆、三角支架、底端按键和蓝牙遥控自拍器。

(1)蓝牙遥控自拍器是一种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是利用______(“电磁波”或“超声波”)来传递信息而控制拍摄的。

(2)如图乙所示是一群人正在利用自拍杆上的手机进行自拍,拿着自拍杆的人发现还有同事没有进入取景窗,请你给她一个合理的操作建议:____________。自拍时自拍杆的简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请你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并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____________)

(3)如图甲中左图,小明把手机固定到自拍杆上,再高高跳起,按下手中的蓝牙遥控自拍器,自拍起跳后的自己(图丙)。他利用蓝牙自拍器设计了如图丁中A图所示的自动拍照装置,他将蓝牙遥控器带有按键的一端套上一个大小合适、另一端封闭的套管,并在套管内放置一个小球(可以在套管内滚动),想利用小球撞击蓝牙按键来自动遥控手机的拍摄。小明起跳时,应该选择图丁中图____(填“B”或“C”)的方式,用手竖直方向握住遥控器,就能自拍到人跳到最高处那个瞬间。为使该装置能准确的抓拍到人跳到最高处那个瞬间,需要反复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答案】电磁波将自拍杆变的更长一些B套

管与蓝牙遥控器按键的距离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蓝牙遥控自拍器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而控制拍摄的。

(2)[2]照相时景物没有全部进入镜头的原因是景物到照相机镜头太近,此时应增大它们之间的距离,所以应将自拍杆变的更长一些。

[3]如图,过O点做力F2作用线的垂线,因为过A点的最大力臂就是过A点最小的力,而过A点最大力臂与作自拍杆的简图互相垂直,所以过A点作自拍杆的简图的垂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就是力F1。

(3)[4]小明起跳时,应该选择图丁中图B的方式,用手竖直方向握住遥控器,人到达最高点时,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撞击开关,C图起跳时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就撞击蓝牙按键。

[5]为了使该装置能准确的抓拍到人跳到最高处那个瞬间,需要反复调整套管与蓝牙遥控器按键的距离。

9.小余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往溢水杯中装满了水,然后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溢出的水全部流入旁边的小桶中.实验过程如图甲.

(1)圆柱体的重力为_________ N.

(2)比较图_________可得: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3)比较(a)(b)(c)三图可得:浸在同一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_________有关.

(4)小余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深度h的F-h图像.实验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跟_________有关,此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 kg/m3.

(5)利用浮力和杠杆的知识,小颖发明了密度秤.如图丙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在A、B两端分别挂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C、D(边长为10cm,重力为

20N),OA =10cm,OB =8cm,向容器中倒入不同密度的液体,每次都将C 浸没在液体中,移动物体D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OB 上便可以标出不同液体的密度值.

①当物体C 浸没在水中时,物体D 移动到E 点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那么OE 的长度为_______cm ,在E 点标上3

3

1.010kg/m ρ=?水; ②该密度秤能够测量的最小液体密度为_________kg/m 3; ③OB 上的刻度是否均匀:_________ (选填“是”或“否”)

【答案】6 c 和d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有关 800 5 400 是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a )知,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时示数是6N ;可知物体的重力是6N ; (2)[2]要探究物体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浸没的深度,故图(c )(d )符合题意;

(3)[3]比较(b )(c )两图,物体都浸在水中,即液体密度相同,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时,测力计的示数减小,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浮力增大;所以,比较(a)(b)(c)三图可得出结论: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4]由图ac 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

6N 1N 5N F G F =-=-=浮

由图乙知,圆柱体浸没在另一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则:

6N 2N 4N F G F '=-'=-=浮

由实验可知,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不相等,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由F gV ρ=浮液排得:

F V g

ρ=

排液 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和另一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则:

'

F F g g

ρρ=浮浮水液 代入数据:

335N 4N

1.010kg/m 10N/kg 10N/kg

ρ=???液

解得:

330.810kg/m ρ=?液

(5)①[6]由图知:B 端所受得力等于重物D 对杠杆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D 的重力,即:

20N B D F G ==

当物体C 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333

1.010kg/m 10N/kg 0.1m 10N F gV ρ==???=浮水排()

物体C 受到的力:A 点对C 的拉力A F 、浮力、重力;故物体C 受到的拉力为:

20N 10N 10N A C C F G F =-=-=浮

此时物体D 移动到E 点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A D F OA F OE =??

所以OE 的长度:

10N 10cm

5cm 20N

A D F OA OE F ?=

==? ②[7]液体密度越小,浮力越小,拉力越大,根据1122Fl F l = 知:在1l 、2F 不变时,拉力1F 越大,2l 越大,最大为OB ,为8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A B F OA F OB ?=?

所以:

8cm 20N 16N 10cm

A B OB F F OA '=

?=?= 物体C 受到的力:A 点对C 的拉力A F '、浮力C F '浮、重力;故物体C 受到的浮力为:

20N 16N 4N C C A F G F '=-'=-=浮

根据F gV ρ=浮液排知液体的密度为:

333

4N 0.410kg/m 10N/k ()g 0.1m C F gV ρ'=

==??浮液小排 故该密度秤能够测量的最小液体密度为3

3

0.410kg/m ?; ③[8]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

C C

D G gV OA F OB ρ-?=?液()

因为C G 、D F 、OA 、C V 都为定值,ρ液与OB 成一次函数关系,故OB 的刻度均匀.

10.小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圆柱体、两个底面积均为200cm 2的薄壁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酒精和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其中C 、D 分别是圆柱体刚好浸没在酒精和水中的情况.如图甲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酒精密度为

0.8×103kg/m 3,g =l0N/kg )

(1)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前,应将测力计处于________方向将指针调至“0”刻度线上.

(2)比较图甲中A 、B 、C 的数据,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3)如图甲中D 所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4)如图乙所示,完成实验后,小华将烧杯中水倒出,将该圆柱体放在烧杯底部,然后向烧杯倒入另一种液体,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 浮与容器内液体的深度关系如图丙所示,圆柱体始终处于沉底状态,则该圆柱体的底面积为______m 2;未倒液体前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Pa ,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5)由图甲中A 到C 的过程中,圆柱体的重力做功是________J .

【答案】竖直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 5×10-3 1.2×103 1.15×103 0.36 【解析】 【详解】

第一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前,将测力计处于竖直方向,需要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

第二空.分析A 、B 、C 可知:液体均为酒精,探究过程中控制了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第三空.图A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物体的重力为6N ,图甲D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F 浮=G -F =6N-2N=4N ;

第四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圆柱体的体积 V =V 排=

33

4N

110kg/m 10N/kg

F g ρ=??浮水=4×10-4m 3, 由图丙可知,容器内水的深度为8cm 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4.6N ,浮力不变,说明圆柱体全部浸入液体中,圆柱体的高度是8cm ,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底面积

S =43410m 0.08m

V h -?==5×10-3m 2; 第五空.未倒液体前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

-32

6N

510m

F S =?压=1.2×103Pa ; 第六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液体的密度

ρ液=

-434.6N 10N/kg 410m

F gV =??浮=1.15×103kg/m 3。 第七空.由图甲中A 到C 的过程中,圆柱体排开酒精的体积V 排酒=V =4×10-4m 3=400cm 3,圆柱体全部浸入酒精中,酒精上升的高度 Δh =

3

2

400cm =200cm V S 排酒精容

=2cm , 圆柱体下降的距离 h 1=h -Δh =8cm-2cm=6cm , 圆柱体的重力做功 W =Gh 1=6N×0.06m=0.36J 。

11.小明小组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

(2)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分析表中的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实验次数 F 1/N L 1/cm F 2/N L 2/cm 1 2 5 1 10 2 3 10 2 15 3

1

20

4

*

(3)第3次实验数据不全,请根据已有信息分析,此处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 (4)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 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这时应在B 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 【答案】水平 左 F 1L 1=F 2L 2 5 4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二空.由图甲知,左端较高,说明重心偏右,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第三空.分析1、2两次实验数据,2N ×5cm=1N ×10cm ,3N ×10cm=2N ×15cm ,故得出结论,即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 1L 1=F 2L 2;

第四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结合第三次实验数据可得:

1N×20cm=4N×L2,解得L2=5cm;

第五空.设一格为L,一个钩码重G,则有3G×4L=n G×3L,解得n=4,故应在B处挂4个钩码;

12.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忽略绳重和摩擦)。

(1)实验中,应该在___________时(选填以下正确选项前的字母),读取测力计示数;

A.竖直匀速拉动 B.竖直加速拉动 C.静止 D.任意方向匀速拉动

(2)若重物以0.l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m/s。

(3)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4)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_N。

(5)小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再次做了实验,如图丙所示。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_____。(选填以下选项前的字母)

A.可以省力 B.可以省功 C.可以省距离 D.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6)小红同学分别使用动滑轮重相同的甲、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甲、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A 0.3 低 3 D 相同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测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当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受力平衡,拉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

第二空.由图像可知绳子股数n=3,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为:

v绳=3v物=3×0.lm/s=0.3m/s;

第三空.由图乙可知当动滑轮重力增加时做的额外功增多,提升相同的重物时有用功不变,因此机械效率越低;

第四空.由题意知:

即;

第五空.如图丙所示,增加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第六空.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主要产生在提起物体的过程中同时将动滑轮也提起,即W 额=G 动h ,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升高相同的高度,额外功相同,有用功相同,总功相同,由

可知机械效率相同。

13.李华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巧妙地测出一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 .取一根筷子,用细线将其悬挂,调节悬挂位置,直至筷子水平平衡,悬挂位置记为O 点,如图甲所示;

B .将矿泉水瓶剪成烧杯形状,倾斜固定放置,在瓶中装水至溢水口处,用细线系紧石块,将石块缓慢浸入水中,溢出的水全部装入轻质塑料袋中,如图乙所示;

C

.取出石块,擦干水分;将装水的塑料袋和石块分别挂于筷子上O 点两侧,移动悬挂位置使筷子仍水平平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O 点到两悬挂点的距离l 1和l 2,如图丙所示。

(1)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密度ρ石=_____(用字母ρ水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采用上述实验方法,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果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 (3)图乙所示步骤中,若瓶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实验结果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

2

l l ρ水 无 偏大

【解析】 【详解】

(1)图丙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得:G 水l 1=G 石l 2,由于G =mg =ρVg 可得:ρ水V 水l 1=ρ石V 石l 2;石块体积等于它排出水的体积,所以,V 石=V 水,则:ρ水l 1=ρ石l 2,所以,ρ

石=

1

2

l l ρ水; (2)由于实验时调节悬挂位置,直至筷子水平平衡,此时重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支点到重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零,则消除筷子自身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所以筷子粗细不均匀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3)若瓶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则溢出的水的体积小于实际排开的水的体积,则溢出的水的重力小于排开的水的重力,当在图丙实验时,l 1变大,根ρ石=

1

2

l l ρ水可知ρ石偏大。

14.小明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序钩码所受的重力钩码提升高度拉力绳端移动距离机械效率110.10.70.347.6% 210.20.70.647.6% 320.1 1.10.360.6% 450.10.3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4次实验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是_____N,机械效率η=_____%.

(3)比较第_____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_____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_____(增大减小/不变).

(4)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浅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读数,测得的机械效率与实际相比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强小组也按正确方法操作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根据计算进行比较,发现表中数据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

钩码重量G(N)钩码上升距离h

(m)

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

20.050.40.15

【答案】匀速 2.2 75.8% 1、2 提升物体的重力 增大 偏大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错误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应该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等于拉力大小;

(2)第4次实验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分度值为0.2N ,大小是2.2N ;根据表格第4次实验数据,则机械效率为:

h 5N 0.1m 100%=

100%100%75.8%2.2N 0.3m

W G W Fs η?=

??=?≈?有总

; (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关系时,应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物体被提升的高度,由表格数据可知,应比较1、2两次实验;

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根据W W W Fs

Gh -额总有==﹣可得第3次做的额外功:333 1.1N 0.3m 2N 0.1m 0.13J W F s G h -??额==﹣=,

第4次做的额外功:444 2.0N 0.3m 4N 0.1m 0.2J W F s G h -?-?额=== ,所以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增大;

(4)在测拉力时,若让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读数,则没有测量出绳子与机械之间的摩擦,导致拉力变小,总功变小,根据100%W W η=?有总

,故测得的机械效率与实际相比偏

大;

(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2N 0.05m 0.1J W Gh ?有===,0.4N 0.15m 0.06J W Fs 总===?;

由计算结果可知,有用功大于总功,这是不可能的;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 ,弹簧测力计所示应该是0.8N ,而不是0.4N ;故数据的不合理之处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错误.

15.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来, 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骨(轴)O 转动, 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 F 1 作用在 A 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 12°且保持不变,搬箱子拉力 F 2 作用在肩关节 B 点,在 B 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用测力计沿 F 1 方向拉,使模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 拉力的大小。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α,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1)所谓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方便和探讨物理事物本身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描述,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采用理想化的办法所创造的,能再现事物本质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下列选项中没有用到物理模型的是____________。

A.光线 B.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 C.磁场 D.光滑平面

(2)在丙图中画出F2力臂L2.

(_____)

(3)当α角增大时,L2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F1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那么腰背部肌肉的实际拉力将比丙图中F1 要_______(选填“大”或“小”)。

(5)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由以下分析可得,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

【答案】D变小变小大乙

【解析】

【详解】

(1)所谓物理模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采用理想化的办法所创造的,能再现事物本质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

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是建立的物理模型;根据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特点构建了原子核的结构模型;人们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磁场的方向及分布特征,是物理模型;光滑平面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不是物理模型,故选D。

(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延长F2作用线,由支点向作用线画垂线,如图L2是其力臂: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 一. 选择题 1. 如图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钩码质量均为50g,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A. 杠杆仍平衡 B. 杠杆左边向下倾 C. 杠杆右边向下倾 D. 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2. 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 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 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 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3. 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它们的牵引力F 甲∶F 乙 =3∶1,速度 V 甲∶V 乙 =4∶1,车重G 甲 ∶G 乙 =2∶1,则在相等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W 甲 ∶W 乙 为() A. 3∶1 B. 6∶1 C. 12∶1 D. 24∶1 4. 如图是一台常见案秤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案秤和天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天平没有游码,而案秤有游码

B. 天平没有砝码盘,而案秤有砝码盘 C. 天平是等臂杠杆,而案秤是不等臂杠杆 D. 天平可以通过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而案秤不能调节 5. 甲、乙两人分别使用两套滑轮组,将同样重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0%和60%,甲用1min,乙用0.5min,则两人所做的功之比和功率之比分别为() A. 8:3,4:3 B. 3:4,3:8 C. 3:8,3:16 D. 2:3,1:3 6. 如图所示的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所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G, 它们分别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力F 1、F 2 、F 3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 A. F 1=F 2 =F 3 B. F 1 <F 2 <F 3 C. F 1>F 2 >F 3 D. F 2 >F 3 >F 1 8.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苏教版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简单机械和功知 识点归纳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5个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 点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动力,用1F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2F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1l 表 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2l 表 示。 3、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应用 名称 结构特征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省力、费距 扳手、动滑轮、钢丝钳 费力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费力、省距 理发剪刀、钓鱼竿、筷子、船桨 等臂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不省力、不费距 天平、定滑轮 1、滑轮是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 2、滑轮是一种变形杠杆,所以它也属于杠杆机械。根据工作情况,可分为定滑轮与动滑轮。 3、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臂杠杆。 使用定滑轮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省力杠杆。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却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5、滑轮组: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组合。 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用力方向。 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看滑轮组下半部分)吊起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6、滑轮组的应用 ①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 ②一个定滑轮与两个动滑轮: ③两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 (三)功 1、功W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2、计算公式:S F W ?=。 单位:焦耳(焦); 符号:J ; 即:m N J ?=11 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 ②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四)功率 1、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表征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t W P =; 单位:瓦特(瓦); 符号:W ; 即s J W 11=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如图乙,将自制的小型风叶安装在风车底座上,把线的一端固定在风车转轴上,另一端系上钩码;②在风车正前方1米处放置电风扇的风速调到1挡位,用秒表记录提升钩码到A点所需的时间;③将电风扇换到2、3挡位,重复以上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电风扇挡位越高,风速越大) 表一: 电风扇挡位钩码的质量/g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s 15015 25013 35010 请你回答: (1)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点的_____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这种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研究风力发电机,他又从电厂查到一台1500kW的发电机组的相关数据: 表二: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 风速v/(m/s)5101520 输出功率P/kW8072015001100 表三:不同风速下风力发电机每秒获得的风能:

(3)风能是清洁能源,也是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 (4)风速10m/s 时,这台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为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风速越大,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越高,他的观点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时间 转换法 越大 可再生 电磁感应现象 60% 错误 风速越大发电效率越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因提升高度要相同,通过提升时间,可知提升速度的大小,则由 W mgh P mgv t t = == 可知输出功率的大小,故比较测量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 [2]转换法可将不可测的量转换为可测的量进行测量,也可将不易测准的量转换为可测准的量,提高测量精度。此实验将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转化为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 (2)[3]分析表一数据可见,在提升钩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风速越大,提升钩码到A 点的时间越短,风车的输出功率越大。 (3)[4]风能是一种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无污染。 [5]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电能,即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所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4)[6]风速为10m/s 时,1s 内获得的能量为61.210J ?,风车工作1h 获得的能量为 639=1.210J/s 3.610s=4.3210J W ????总 风车工作1h 产生的电能为 9=720kW 1h=720kW h=2.59210J W ???电 风车发电的效率为 992.59210J =100%=100%=60%4.3210J W W η????电总 [7][8]风速为15m/s 时,1s 内获得的能量为64.0510J ?;风车工作1s 产生的电能为 61.510J ?,风车发电的效率为 66 1.510J =100%=100%=37.04%4.0510J W W η????电1总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基础知识 1 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 互相接 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 引力,斥力。 4 运动,升高。 5A6B7A8A 水平提升 9 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10 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 探索研究 17 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 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 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 来。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 用 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 有微弱的引力作用。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 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21 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 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 基础知识1 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 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 2)增加( 3)增加。 4 (1)做功( 2)热传递( 3)热传递( 4)做功( 5)热传递( 6)做功。5(1)× ( 2)×( 3)×( 4)√( 5)×( 6)√。 6 减少,热传递。水平提升 7D8D9D10B11B 探索研究 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 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 不是这样。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 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 容易融化。 14 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 升温而熔化。 15 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 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 啤酒瓶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 应用举例优点缺点 省力杠杆L1>L2 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 费力杠杆L1<L2 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 等臂杠杆L1=L2 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 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定义: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移动一倍的距离。 7、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特点:使用滑轮组会省力,可能会改变用力方向,一定费距离。 8、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若动滑轮重不计,则F=G/n。

专题练习《简单机械和功》

专题练习《简单机械和功》 一、填空题 1.(2011·新疆)某同学骑车在水平面行进,当自行车的两个脚踏板转到_________位置时,用力最小,这是因为这个位置的_________最大. 2.(2011·烟台)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 N的物体,存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存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 3.(2011·大庆) (1)2011年6月4日,我国选手李娜获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成为获得“大满贯”的亚洲第一人.某一次李娜在网前截杀时,距对手击球位置处约8 m,从对手击球至李娜接球所用时间为0.2 s.则本次网球飞行时受到重力和_________的作用,平均速度为_________km/h. (2)如图所示,长度为2l的轻质细杆可以在竖直面内绕竖直墙壁上的固定转轴O无摩擦地转动.AB为一段长度为1.5l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绳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现将绳的两端A、B分别与墙壁及杆相连,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则杆的末端C处可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为_________. 4.(2011·泸州)“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所示是“塔吊”的简化图.(OB是竖直支架,ED是水平臂,OE段叫平衡臂.E端装有配重体, OD段叫吊臂,C 处装有滑轮,可以存O、D之间移动.已知(OE=10 m,OC=15 m,CD=10 m,若在C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5×103kg,则配重体的质量应为_________kg,当滑轮移到D 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_ kg.(不计“水平臂”和滑轮重力) 5.(2011·湘潭)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轻杆OA长1 m,B点挂有重力为10 N的重物.A点的动力F为5 N,方向与轻杆垂直,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装置的阻力臂l2=_________m.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和阻力臂l2.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 (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 _____对杆平衡的影响; (2)将左端A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线把石头挂于OA的中点C,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A端,使杆保持水平,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大小为_____N;将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杆水平,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 (3)通过计算,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石头的密度为___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 (4)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杆未保持水平,则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杠杆自重 4.2 3 2.8×103不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 【详解】 (1)[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杆平衡的影响。 (2)[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拉力大小为4.2N。 (3)[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C是OA的中点,可得 12 21 1 2 F L F L == 解得 G=F1=2F2= 2×4.2N=8.4N 而石头的质量 8.4N =0.84kg 10N/kg G m g == 石 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杠杆水平,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再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此时石头对C点的拉力为5.4N,则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大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一一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i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i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些()。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

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4 .分类: 名称结构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 省力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 杠杆 费力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杠杆 等臂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杠杆 达标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1)将杠杆放在水平面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调;实 验中是靠移动来改变力臂的,靠增减来改变阻力和动力的大小的。 2、.如图3所示,0B为一轻质杠杆,0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 体悬 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___ 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 (选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二图3 3、下列工具中:(1)镊子;(2)羊角锤;(3)铡刀;(4)理发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 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 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于等臂杠杆的是 ____________ ,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 【第一节内能】 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能力提升 7D 8D 9D 10B 11B 探索研究 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由于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 基础知识 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2特性,一般不同,1kg的冰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2.1*103J。 3热量,比热容,质量,初温,末温,cm(t-t0),cm(t0-t)。 4、70,比热容,热量。 5比热容,低于 能力提升 6C 7B 8B 9C 10A 11B 12B 13C 14、6.3*104J。

15、65℃ 探索研究 16(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有关 (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 (3)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种类有关 (4)物质的种类、质量及温度变化的多少。 17、7.072*105J。 18(1)0.46*103J/(kg℃)。 (2)铁 学习物理后,大家会发现,物理最难和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物理方程式。所以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解方程式,弄清物理内涵,对公式中的各个符合要清楚和理解。平时课后一定要多做相关的练习,这样才能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 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0.5N63N G=?=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L=?= 2cm36cm 右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 中考“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的发展趋势分析“简单机械和功”专题是力学知识进一步的综合,涉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本章的主要考点包括以下一些:了解杠杆的力臂,通过实验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知道杠杆、滑轮和滑轮组等简单机械改变里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认识机械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从近年来中考命题分析看,本专题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时的失分点。失分的主要因素,一是本章的概念比较多,学生理解和正确区分概念上存在一些困难,二是知识的综合程度比较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足,三是科学探究中数据分析能力比较弱。因此要提高本专题的得分率,分析和把握本专题中考命题的趋势十分的必要。从各地中考试卷分析看,近年来“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的命题考查呈现以下趋势: 一、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例题1(07常德市)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例题2(07梅州市)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W2,P1>P2C.F1P2 启示:本专题的容易混淆的概念主要滑轮、机械效率、功率,做功的必要因素等。比如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多少无关,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有关,受物重、摩擦力以及机械自重的影响。 二、重视估测与估算能力考查 例题3(07宿迁市)王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那个值() A.3W B.30W C.300W D.3000W 例题4(07泰州市)跳绳是今年体育考试新调整的项目。小强同学每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最接近() A.3J B.30J C.300J D.600J 启示:学生要对关注日常的生活物理现象,并能进行一些估算,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简单机械与功基础知识的综合与应用 1 / 4

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2020

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2020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基础知识 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3引力,斥力。4运动,升高。 5A6B7A8A 水平提升 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 探索研究 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20 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 有微弱的引力作用。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21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 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 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2内,减少,具有,增加。3(1)增加(2)增加(3)增加。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5(1)×(2)×(3)×(4)√(5)×(6)√。6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 7D8D9D10B11B 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 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13不是这样。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 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14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 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16啤酒瓶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试卷

A B C D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理发剪 C .羊角锤 D .钓鱼竿 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 平衡的是( ) A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 .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C .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 .将左边的钩码向里移动一格,同时将右边钩码去掉一个并保持位置不变 3.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第4题图 4.如图所示,小虎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600N 的物体。如果不计摩擦力、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重力,则小虎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应为( ) A .600N B .400N C .300N D .200N 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 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 的物体.不 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 的可能值是( ) A .20N B .25N C .30N D .35N 6.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20N 的水平拉力使其在10s 内匀速前进了10m ,在此过程中( ) A .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B .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0W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7.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 A.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8.李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F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5个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点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动力,用 1 F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2 F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1 l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2 l表示 3、画力臂练习 方法: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通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大括号,垂足符号,字母 4.最小力画法 1)支点及杠杆末端相连 2)力垂直于杠杆末端 从A点搬动柜子从M端抬起均匀木棒把水倒入杯中

5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6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 例题1.假如在一跷跷板中大人重750N ,小女孩重250N 。当大人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小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例题2.如图,一轻质杆OA 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可绕O 点转动,已知0A=0.3cm ,OB=0.2cm,在A 点处悬挂一重物G ,质量为2kg ,若在B 处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杠杆在水平线上平衡,此时拉力F 为多少? 例题3.如图:OB=2BA ,物体重为60N ,不计杠杆自身重力,绳及杆的夹角为30℃,则绳的拉力为多少? 4、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 例题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否再旋动两端的平衡螺母?______. 下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杠杆上刻线的间距为5cm ,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它是_________,错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次测量中,在如图14所示的条件下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小明同时拿走两边下方的 两个钩码,则杠杆的________(“左”或“右”)端将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小明应将左侧剩余的两个钩码移至________点处.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同学们在学校的花园里散步时,看到校工师父在用剪刀修剪树枝,发现他在修剪较粗硬的树枝时,需要把树枝夹在剪刀离轴很近的地方,手放在剪刀离轴最远的末端就会很轻松的剪断粗树枝了,看到这里,同学们就讨论起来了:为什么这样使用,就会很容易剪断树枝呢?于是大家对杠杆的特性进行了如下探究。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当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处于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2)小明同学用图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出此时的拉力大小为1F,发现1122 F L F L ≠,其原因是:______ 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丙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 (3)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1F,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1h、2h,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2h,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1F,此次拉力做的功将_____第一次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平衡右力臂大小F1的力臂测量错误2 11 2mgh F h×100% 大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静止,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3]图甲中,杠杆右高左低,说明杠杆的重心偏左,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重心在支点上,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基础知识 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3引力,斥力。4运动,升高。 5A6B7A8A 水平提升 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 探索研究 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20 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 有微弱的引力作用。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21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 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 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2内,减少,具有,增加。3(1)增加(2)增加(3)增加。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5(1)×(2)×(3)×(4)√(5)×(6)√。6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 7D8D9D10B11B 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 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13不是这样。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 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14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 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16啤酒瓶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如图,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相同的重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B中杠杆平衡了,若在杠杆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 (3)甲同学通过对一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同学发现,动力×动力臂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实验C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 【答案】右右等于能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A中,杠杆左侧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在图B中,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3G?2F=2G?3L 在左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左右两边分别变成 4G?2F,3G?3L 而 4G?2F<3G?3L 所以杠杆向右倾斜。 (3)[3][4]由图C知,此时 4×0.5N×3×0.5cm=3N×1 2 ×4×0.5cm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而此时,动力臂并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所以能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2.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 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 应用举例优点缺点 省力杠杆L1>L2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 费力杠杆L1<L2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 等臂杠杆L1=L2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 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定义: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 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移动一倍的距离。 7、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特点:使用滑轮组会省力,可 能会改变用力方向,一定费距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