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某些外企的“明亏实盈”看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成因与影响

从某些外企的“明亏实盈”看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成因与影响

从某些外企的“明亏实盈”看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成因与影响
从某些外企的“明亏实盈”看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成因与影响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纷纷到我国投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投资领域更是拓宽。跨国公司的进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确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它并非根据国际市场上的供求情况制定,而是根据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和整体利益人为制定的。通过转移价格,跨国公司控制着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子公司,使这些子公司服从于其全球战略目标,并保证跨国公司本体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的特殊领域。本文从一些“明亏实盈”的外企谈起,分析在华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的种种形式及其带给我国经济的影响,继而提出若干应对策略。

【关键词】跨国公司转移价格内部贸易

Abstract

With economic system reform’s deepening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come and invest in China one after another. Especially, the investment field is enlarged more than ever after China’s entrance to WTO. That not only promotes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brings in some negative effects, in particular, which is caused b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ner transfer pric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can control the parts of corporations, make them follow the aim of global strategy and ensur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gaining the max profit. It is not draft in terms of supply and demand, but that constitute in terms of global strategy and integral profit. The transfer pric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a peculiar field that concerns larger and important influence. This paper begins at some news about some foreign corporations’ loss, which is not really in fact. Then ways and effects of transfer price brought by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analyzed. At last, some control measures are supposed.

【Key Words】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ransfer Price; Inner Trade

目录

1 某些外企在华的“明亏实盈”案例简叙 (4)

2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概述 (5)

2.1转移价格的内涵 (5)

2.2转移价格的特点 (5)

3 跨国公司使用转移价格的表现形式 (6)

3.1货物价格 (6)

3.2劳务费用 (6)

3.3特许权使用费 (6)

3.4提供内部贷款 (6)

3.5租赁费 (6)

4 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成因分析 (7)

4.1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形成 (7)

4.2国际税收差异 (7)

4.3利润控制 (8)

4.4规避风险 (8)

5 在华跨国公司使用移价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9)

5.1侵吞我国合资合作方的利润 (9)

5.2减少我国的税收收入 (9)

5.3使我国的国际收支恶化 (10)

5.4危害我国相关产业 (10)

5.5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效应 (10)

6 应对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策略 (10)

6.1彻底转变利用外资的观念,合理进行适度管制 (11)

6.2切实制定反转移价格相关法律,有效进行避税防范 (11)

6.3加快建立涉外审计制度,充分利用海关的监督作用 (11)

6.4努力增强中方的管理权,全面提高中方人员素质 (12)

6.5积极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从某些外企的“明亏实盈”看在华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

成因与影响

跨国公司指的是世界上一些大型企业为了实现其国际化战略,获取巨额利润,通过对外投资,在多个国家设立的从事生产,销售或者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1随着跨国公司经营业务的发展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内部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愈显重要。目前,世界贸易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跨国公司内部成功的经营管理是其跨国经营战略的重要一环,其中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定价机制,尤其是转移价格,成为跨国公司经营中最具诱惑力的商业秘密武器。

1 某些外企在华的“明亏实盈”案例简叙

北京某中外合资企业,是一个“两头在外”(即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均由外方在境外进行)的加工企业,外方采取抬高原料进口价格、压低成品出口价格的办法,从中赚取高额差价,致使企业从成立开始便连续亏损,中方股东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北京的这家企业,只是众多亏损外企的冰山一角。国家统计局200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表明,全国41%的三资企业都在亏损。这些合资企业的亏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避税手法。其结果严重侵害了中方权益。由于利润被转移到境外,中方投资人不但无法获利,而且需要赔钱弥补亏损。对外方来说是明亏实赢,对中方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亏本生意。在无力出钱弥补亏损的情况下,中方只能出售公司股权减少损失,从而逐步丧失对公司的所有权,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2

广东税务人员发现,一家外资公司向境外销售产品时,价格低得惊人,一台中国市场售价600元的采访录音机,仅卖25元人民币;彩电才卖50元到100元——但这样的买卖并不赔本,这些外企用高价向境外母公司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公司进原材料,在内地加工制造以后,低价出售给关联公司,将利润转移到了关联公司的手中。对外方来说是明亏实盈,对与其合资的中方来说,则是实实在在的亏本生意。随着利润的流失,国家税收也一同流失了。3

1林康,2004:《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5页。

2高原、李文,2005:《揭秘》,《市场报》,2005年5月24日第二十五版。

3高原、李文,2005:《揭秘》,《市场报》,2005年5月24日第二十五版。

2003年曾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的宝洁避税案,当时宝洁采取的避税路径是:2002年,P&G在华子公司广州宝洁从广东某银行获得高达20亿元左右的巨额贷款,然后从中拨出巨资以无息借贷的方式借给关联企业使用。这样做,一方面可将其所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少缴纳所得税;另一方面,提供巨额无息贷款给关联企业,也回避了正常借贷产生利息所得税的税赋。4有鉴于此,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移价格的成因、影响机制与对策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2跨国公司转移价格概述

转移价格作为一种重要的避税理财手段和全球战略而被跨国公司广泛采用。

2.1转移价格的内涵

转移价格,也叫转让定价是指跨国公司集团内部各经营单元和与其有联属关系的外部各经营单元之间存在的一种贸易结算价格,一种为了相互间交易而专门制定的内部结算价格。通过这种价格策略可以将有联属关系的各单元,既跨国公司集团内部无论是因为纵向从属关系还是因为横向旁属关系而有关联的各经营单元,基于分享共同利益而处于统一的控制之下,进行各类转让交易。5

2.2转移价格的特点

跨国公司采用转移价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转移价格来控制其设在国外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使它们服从该跨国公司集团的全球战略目标,实现整体利益,利润最大化(不可避免要损害相关子公司的利益,产生内部利益矛盾),谋求自身的最大限度利润,这样足可以表明转移价格具有破坏性(破坏内外部市场公平竞争状态),隐蔽性(国际避税和调节集团内部利润分配),垄断性(高新技术或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和不完全竞争性(偏离市场正常交易价格和规避风险)等特点6。

转移价格的典型特征是“采购和销售在国外进行”和“高进低出”。一般的操作路径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以高价从海外关联公司购买原材料,经过产品加工制造后,再以低价出售给海外关联公司。这样做的好处是,跨国

4佚名,2005:《反避税直指“亏损”外企》,https://www.doczj.com/doc/ab5176090.html,/20050530/ca1635813.htm

5林康,2004:《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5页。

公司在华子公司出现亏损,而利润则被转移到海外低税率的关联公司。

3跨国公司使用转移价格的表现形式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方面,因此转移价格在形式上就不仅包括有形式产品的转移价格,还包括无形产品的转移价格;从支付方式上既包括贸易性支付,又包括非贸易性支付。具体地说,跨国公司常用的转移价格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7

3.1货物价格

在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中,货物价格的使用占了很大比重。公司通过使用货物转移价格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原则下的市场价格,实现利润的转移,资金的流动。如母公司向子公司低价供应零部件产品,来降低子公司的产品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反之,母公司向子公司高价出售零部件产品,来增加子公司的产品成本,减少子公司的利润。

3.2劳务费用

在跨国公司体系中,各公司之间可以通过提供服务,收取高额或低额服务费用来实现转移价格。劳务费用有技术性劳务费和管理性劳务费两种。

3.3特许权使用费

对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可以用单纯的形式或隐藏在其他价格中(如隐藏在设备价格中)。特别是专利、专有技术和商标,由于具有不可比性,很难掌握其真实价格,所以跨国公司可以在这方面大做文章,灵活性较大。另外,商业秘密、商业信誉等,也具有类似性质,这类费用支付也是跨国公司经常使用的转移价格形式。

3.4提供内部贷款

在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贷款较之参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获得避税好处。因为子公司用股息形式偿还母公司的投资,在纳税时不能作为费用扣除,但支付的贷款利息则可以作为费用扣除。而且母公司还可以根据整个公司情况制定利息率的大小。

3.5租赁费

利用租赁而不是购置设备可以免去筹资的负担,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而且租赁费可以作为转移价格的一种形式,如利用很低的租赁费在跨国公司

7孙靖,2004:《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防范措施》,《经济纵横》,第10期,第33-35页。

内部将一个公司的资产堂而皇之地转移给另一个公司,实现其经营目的。

转移价格形式的广泛性为跨国公司使用转移价格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如果有形产品的转移定价受到限制,它可以在无形产品上做文章,尤其商标、专有技术、专利等无形商品,对它们的价格实行限制是很困难的。

4 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成因分析

转移价格的产生并非偶然因素所致,而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公司内部组织形式和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发展的一种管理手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4.1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形成

经济大师凯恩斯有一经典名言: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每时每刻都在自主地调节市场供求,以维护市场的均衡状态,从而使得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可能远离其价值而去,总是围绕着价值这一轴心线上下波动。这时是没有转移价格的,无论是一般企业还是联属企业均采用市场正常交易价格进行贸易,利润分配额和资金流向都是透明的。但是,跨国公司在经营业务国际化条件下,在国际市场中存在着结构缺陷(如贸易保护,知识产权的)和交易缺陷(如外汇风险,市场差异等)情况下,跨国公司集团内部经常性的大量资金,商品,技术,劳务等流动时仍旧采用国际市场正常交易价格,仅依赖国际市场无疑会严重影响其经营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生产的顺利进程。因此,这些内部贸易就需要有相应的价格作为结算的依据,转移价格便应运而生了,利用转移价格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脱离国际市场的集团内部贸易成为其必然选择。市场内部化决策与市场结构及内部化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互动作用。这种人为的内部交易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关系法则的影响,也不是独立的买卖双方在公开市场上按“独立竞争”原则确定的价格。

4.2国际税收差异

世界各国的税率不是统一的,存在着差异,母公司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设在国外的子公司所在国的税率差异,有效采用转移价格,即调高或调低转移价格,调节集团内部利润分配,使整体全球税赋最小。加之,除了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转移价格税制较为完善外,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转移价格税制还相当的不完善,实务处理能力较差,尤其是对于科技附加值大的产品及零部件,各国税务当局越来越难于准确地确定跨国公司其集团内

部间的这类交易的转移价格,这些让转移价格转移利润成为可能。更何况,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转让无形资产(电子商务的纳税环节,纳税地点与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均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就利用各国在税率方面的差异、自由港的优惠及区域性关税同盟等有关法律法规,人为地提高或压低交易价格,将利润从税率较高的国家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国家,使企业税负降到最低限度。

4.3利润控制

从理论上讲,税收最优化永远是转移价格背后的驱动器. 跨国公司在中国主要以合资与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以达到独占或多得合资企业的利润的目的。按照规定,外资公司在缴纳完公司所得税后,税后利润要按照股权比重在双方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实现的利润越多,其境外母公司可分得的利润就越多,但与此同时,中方投资者也相应地从中多分利润。为了独占或多得税后利润,境外母公司利用自己与子公司进行交易的机会,通过转移定价,把子公司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自己的账上,使子公司的账面利润减少或出现亏损,这样跨国母公司就可以把理应属于中方投资者的一部分利润也据为己有。

4.4规避风险

对于一个跨国公司而言,不同的经营单元有不同的资金需求或盈余,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将利润由资金充裕或融资条件相对优惠的经营单元转向资金缺口大,融资成本高的单位,使后者能用转移盈余来弥补资金缺口。在这种全球经营战略中转移资金,风险性很大,但是通过转移价格来转移资金,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主要有

4.4.1规避外汇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资金往来频繁且数额巨大,汇率的波动对跨国公司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影响严重,求助于转移价格,“提前或延后”付款,可以减少因货币贬值而带来的损失,甚至能获取汇率差价利益。

4.4.2规避东道国的价格控制

母公司采取调低转移价格的策略,降低当地子公司成本,仍以较低价格渗透并控制当地市场,避免因“倾销”而引发的诉讼。反之,则调高转移价格,使当地子公司成本增加,规避东道国限制高价销售,整个集团仍能获得较高利

润。

4.4.3规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

目前,许多国家政府对外资企业内部调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本和利润的汇出,都作了许多限制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转移价格降低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把相当部分利润作为价值的重要程度因素款流入母公司或其他海子公司,或者是减少对当地的直接投资额,改为向子公司提供资金,回收高利息,在短期内将资本调回本国。这是因为,各国的外汇管制一般都没有限制贷款和利息的汇出。

5 在华跨国公司使用移价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转移价格是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服务的经营策略,它不可避免地会对与之有关系的行为相对方带来不利的影响。跨国公司大量使用内部转移价格,使母国和东道国都遭受了许多损失。对母国而言,主要是税收损失;而对于东道国,损失则涉及到税收、国际收支和外汇流失等多方面问题。

5.1侵吞我国合资合作方的利润

对于合资企业来说,中方合资者根据股权比例分享利润,而对合作企业来说,中方利润由合同规定,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利润。外方运用转移价格的方法,使企业的利润减少甚至出现“零利润”、“负利润”,这导致中方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而外方公司的总体利润变大。在外方运用转移价格的过程中,中方的利润被侵吞。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05年5月20日我国批准成立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49.4025万户,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50.29亿美元,外企每年亏损1200亿,税收流失超300亿。在华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有一半以上自称是亏损的。然而这些企业的外方却在不断增资,合理的解释只可能是外方通过的转移价格侵吞了中方的收益,实现了“虚亏实盈”,“中亏外盈”。8

5.2减少我国的税收收入

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的多少是影响我国利用外资效果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对“三资企业”的税收构成了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收益的一个部分。我国正常的所得税税率为33%,为了吸引外资,规定了“三资企业”在税收上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也就是说“三资企业”运营后第三

8李巧巧,2004:《国际转移定价及其税务规制研究》,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第3期,第7-10页。

年起所得税税率为16.5%,第六年起所得税税率为33%,但这依然高于百慕大、香港等避税地的实际税率(香港的所得税税率虽也为16.5%,但具有离岸经营的税收豁免等优惠),许多外资企业通过“高进低出”的转移价格将在华子公司的利润转出,从而逃避了我国较高的所得税。其结果是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应税所得大大减少,使我国税收收入大量流失,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税收利益。

5.3使我国的国际收支恶化

外商投资企业“高进低出”的转移价格严重恶化了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一方面,转移价格的使用可使外商整体利润增加,从而驱动外商大量进口国内可以生产的投入品,这将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商品进口增加,经常项目流出。另一方面,在外商投资企业向国外的关联企业购入相同数量的产品、劳务、技术等或出售相同数量的产品的情况下,高进低出的转移价格将导致我国商品进口和无形支出的增加,商品出口的减少,从而进一步恶化我国国际收支。5.4危害我国相关产业

倾销产品进入进口国市场,会对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生产和新产业的建立造成严重危害,现在许多国家都已制定了相应的反倾销法律或条例,对低价倾销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我国1997年3月15日颁布并实施了《反倾销条例》,使得外国商品在我国的倾销得到了遏制。直接低价倾销在我国市场上无法进行,一些跨国公司就在我国设立子公司,通过低转移价格来达到倾销的目的,这必然会对我国市场造成冲击,在国内市场形成不公平竞争。

5.5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效应

外资的初衷是希望在利用外资的直接效益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三资”企业的关联效应,来推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推动我国相关工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带动对国内相关产品的需求等。然而,很多外商利用其进口控制权,高价从国外关联企业进口原材料及半成品,而这些原材料和半成品国内企业是可以生产的,而且符合质量要求,价格也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效应。

6 应对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策略

对于跨国公司使用转移价格我们应该成两方面看:跨国公司正当使用转移价格,可以使其降低经营风险,改善经营状况,同时在不损害我国利益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