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物理详细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物理详细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物理详细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物理详细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

国Ⅲ卷

物理

[专家评卷]

物理部分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特级教师/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黎国胜

高考新动向

1.试题体现对考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立意高远。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及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方面。整套试题以核心素养的考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第14题考查能量守恒定律,就是对物理观念的考查;还重点考查考生对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第25题。

2.重视基础,引导考生回归教材

不管是双基,还是三维目标、核心素养,都离不开必备的基础知识,考生能力的培养、学科素养的养成都必须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才能开出思维之花,结出创新之果。如第15题,考查行星运动规律,就是行星的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大小的比较,知识非常基础。第14题是对楞次定律的考查,但跳出考查感应电流方向判断的传统套路,引导考生深度思考物理本质,跳出题海,回归教材。

3.重视对物理思维的考查

常用的思维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思维、分析与综合思维等。对于多过程物理问题,过程的分析、物理规律的综合应用是考生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第20题、25题都是多过程问题,要求考生思路清晰、思维灵活。

4.重视对创新能力的考查

高考是选拔考试,对中学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如第22题、23题都源自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考生普遍都会,而教材要求考生

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没有对多用电表的改装进行要求,但多用电表改装的原理就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基本原理在教材之中,试题的灵魂依然在教材中。第22题考查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教材也有介绍,而且安排了考生活动“测定反应的快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考生经历动手做、动脑想的过程,让考生在活动中得到知识,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考生。

考点新变化

众所周知处理力学问题有三大钥匙:力与运动、功与能量、冲量与动量。教材3-5纳入必考后,特别是动量守恒定律纳入必考,丰富和完善了考生的知识结构和物理学科的逻辑体系,有利于考生进入高校后继续学习。第25题出现了动量与能量的综合,正是对考纲变化的回应。当然,命题人员为了考查动量、能量,也放弃了对3-5其余三章《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等近代物理内容的考查。

重视对非常规知识点的考查:2019年全国Ⅲ卷33题(1)、34题(1)分别考查了油膜实验及波的干涉,这些都是非常规考点。

试题新亮点

2019年试题在保持原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的特点上,引导中学物理教学跳出题海,重视对物理本质的理解。特别是第14题的考法,是2019年全国Ⅲ卷最大的亮点。当前不少学校和考生习惯刷题,缺乏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深刻认识、深度思考。考生往往停留在对物理规律的死记硬背,物理学习过程中考生常常套用物理公式,盲目做题。例如,支撑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物理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光会发生折射?为什么在均匀介质中光会沿直线传播?单摆的周期为什么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这众多的物理问题要让考生去思考、讨论、理解,而不是刷题。

试题重视全国卷基本风格和题型传承,重视实验创新。如第24题与2014年全国Ⅰ卷的第25题考查内容、方式、思想都相似,体现了命题风格的稳定与传承。2019年两道实验题都源于教材,但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加强对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面鼓励考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名师解题]

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

A .电阻定律

B .库仑定律

C .欧姆定律

D .能量守恒定律

D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在克服这种“阻碍”的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选项D 正确。

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 )

A .a 金>a 地>a 火

B .a 火>a 地>a 金

C .v 地>v 火>v 金

D .v 火>v 地>v 金

A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解题思路] 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 Mm R 2=ma ,解得a =G M R 2,结合题中R 金<R 地<R 火,可得a 金>a 地>a 火,选

项A 正确,B 错误;同理,有G Mm R 2=m v 2R ,解得v =

GM R ,再结合题中R 金<

R 地<R 火,可得v 金>v 地>v 火,选项C 、D 均错误。

[光速解法] 几个星球(包括人造卫星)围绕同一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时,利用“越高越慢(高轨低速)”快速判断求解。

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Ⅰ、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Ⅰ、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

A .F 1=33mg ,F 2=32mg

B .F 1=32mg ,F 2=33mg

C .F 1=12mg ,F 2=32mg

D .F 1=32mg ,F 2=12mg

D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

[解题思路] 分析可知工件受力平衡,对工件受到的重力按照

压紧斜面Ⅰ和Ⅱ的效果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结合几何关系可知工件

对斜面Ⅰ的压力大小为F 1=mg cos 30°=32mg 、对斜面Ⅱ的压力大

小为F 2=mg sin 30°=12mg ,选项D 正确,A 、B 、C 均错误。

[关键一步] 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它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系求得两个分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

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 在3 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该物体的质量为( )

A .2 kg

B .1.5 kg

C .1 kg

D .0.5 kg

C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和动能定理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 设物体的质量为m ,则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和竖直向下的恒定外力F ,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 +F )×3 m =(36-72)J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外力F ,再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 -F )×3 m =(48-24)J ,联立解得m =1 kg 、F =2 N ,选项C 正确,A 、B 、D 均错误。

[据图析题] 结合动能定理可知E k -h 图像的斜率为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同时要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各个力的方向,这里考生很容易弄错,从而使解题的难度增大。

18.如图,在坐标系的第一和第二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12B 和B 、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垂直于x 轴射入第二象限,随后垂直于y 轴进入第一象限,最后经过x 轴离开第一象限。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

A.5πm 6qB

B.7πm 6qB

C.11πm 6qB

D.13πm 6qB

B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 设带电粒子进入第二象限的速度为v ,

在第二象限和第一象限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对应的

轨迹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 v B

=m v 2R 、T =2πR v ,可得R 1=m v qB 、R 2=2m v qB 、T 1=2πm qB 、T 2

=4πm qB ,带电粒子在第二象限中运动的时间为t 1=T 14,在第一象限中运动的时间

为t 2=θ2πT 2,又由几何关系有cos θ=R 2-R 1R 2

,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t 1+t 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 =7πm 6qB ,选项B 正确,A 、C 、D 均错误.

19.如图,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水

平面内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 、

cd 静止在导轨上。t =0时,棒ab 以初速度v 0向右滑动。运动

过程中,ab 、cd 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两者速度分别用v 1、v 2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I 表示。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C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 棒ab 以初速度v 0向右滑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使整个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判断可知棒ab 受到方向与v 0方向相反的安培力的作用而做变减速运动,棒cd 受到方向与v 0方向相同的安培力的作用而做变加速运动,它们之间的速度差Δv =v 1-v 2逐渐减小,整个系统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逐渐

碱小,回路中感应电流逐渐减小,最后变为零,即最终棒ab和棒cd的速度相同,v1=v2,两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cd组成的系统在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上运

动时不受外力作用,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v0=m v1+m v2,解得v1=v2=v0

2,选项A、C均正确,B、D均错误。

[模型分析]本题类似碰撞中的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根据受力得出两导体棒的速度变化情况;根据两棒的速度关系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路问题,判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变化情况。

20.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 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图(a)

图(b)图(c)

A.木板的质量为1 kg

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

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A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物体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v—t图像、摩擦力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解题思路]由题图(c)可知木板在0~2 s内处于静止状态,再结合题图(b)

中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在0~2 s 内逐渐增大,可知物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判断木板受到的水平外力F 也逐渐增大,选项C 错误;由题图(c)可

知木板在2~4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 1=0.4-04-2

m/s 2=0.2 m/s 2,在4~5 s 内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 2=0.4-0.25-4

m/s 2=0.2 m/s 2,另外由于物块静止不动,同时结合题图(b)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 f =f ,故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f =ma 1、F f =ma 2,解得m =1 kg 、F =0.4 N ,选项A 、B 均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D 错误。

[易错剖析] 题图(b)中细绳上拉力的变化情况与木板的受力情况不易联系在一起,是本题的易错点。要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判断出物块相对于地面静止,从而判断木板的受力情况,由v —t 图像求出木板在施加力F 时的加速度和撤掉F 时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待求物理量。

21.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q >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 、b 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则( )

A .a 点和b 点的电势相等

B .a 点和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 .a 点和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D .将负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增加

BC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电势、电场强度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思维。

[正确项分析] a 、b 两点到两点电荷连线的距离相等,且关于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对称,可知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选项B 、C 均正确。

[错误项分析] 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q >0)的点电荷(等量异种点电荷)固定

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a 、b 在两点电荷q 和-q 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两侧,故a 点和b 点的电势不相等,选项A 错误;电势是标量,将q 和-q 在a 、b 两点产生的电势分别相加,可得φb >φa ,将负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D 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62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22.(5分)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 s 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米尺

B .秒表

C .光电门

D .天平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 、b 和c 得到ab =24.5 cm 、ac =58.7 cm ,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________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1分)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2分)

(3)9.7(2分)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解题思路] 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通过每隔一定时间的拍摄确定小球位置,所以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米尺,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用米尺测量小球位置间的距离,利用逐差法由公式Δx =aT 2,可得a =g =Δx T 2=9.7 m/s 2。

23.(10分)某同学欲将内阻为98.5 Ω、量程为100 μA 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要求改装后欧姆表的15 kΩ刻度正好对应电流表表盘的50 μA 刻度。可选用的器材还有:定值电阻R 0(阻值14 k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

阻值1 5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0 Ω),电阻箱(0~99 999.9 Ω),干电池(E=1.5 V,r=1.5 Ω),红、黑表笔和导线若干。

图(a)

(1)欧姆表设计

将图(a)中的实物连线组成欧姆表。欧姆表改装好后,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填“R1”或“R2”)。

(2)刻度欧姆表表盘

通过计算,对整个表盘进行电阻刻度,如图(b)所示。表盘上a、b处的电流刻度分别为25和75,则a、b处的电阻刻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图(b)

(3)校准

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欧姆表指针指向________kΩ处;将红、黑表笔与电阻箱连接,记录多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及欧姆表上对应的测量值,完成校准数据测量。若校准某刻度时,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c)所示,则电阻箱接入的阻值为________Ω。

图(c)

[答案](1)如图所示(2分)900(2分)R1(1分)(2)45(1分)5(1分)

(3)0(1分)35 000.0(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刻度、校准的实验。

[解题思路](1)由题知当两表笔间接入15 kΩ的电阻时,电流表示数为50

μ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g

2=

E

R g+r+R x+R0+R

,代入数据解得R=900 Ω,所

以滑动变阻器选择R1。(2)欧姆表的内阻R g′=R g+r+R0+R=15 kΩ,当电流为

25 μA时有I g

4=

E

R g′+R x′

?R x′=3R x=45 kΩ;;当电流为75 μA时有

3I g

4=

E

R g′+R x″?R x″=

1

3R x=5 kΩ。(3)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欧姆

表指针指向0 kΩ处。题图(c)中电阻箱读数为35 000.0 Ω。

24.(12分)空间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O、P是电场中的两点。从O点沿水平方向以不同速度先后发射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A不带电,B的电荷量为q(q>0)。A从O点发射时的速度大小为v0,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

t;B从O点到达P点所用时间为t

2。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B运动到P点时的动能。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及其相关知识。

[压轴题透析]本题中不带电小球做平抛运动;带电小球做类平抛运动。两种运动均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处理方法均为分解法,均可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合外力方向且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1)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小球B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和题给条件,有mg+qE=ma ①(2分)

12a ? ????t 22=12gt

2 ②(2分) 解得E =3mg q

③(1分) (2)设B 从O 点发射时的速度为v 1,到达P 点时的动能为E k ,O 、P 两点的

高度差为h ,根据动能定理有E k -12m v 21=mgh +qEh

④(2分) 且有

v 1t 2=v 0t

⑤(2分) h =12gt 2

⑥(1分)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

E k =2m (v 20+g 2t 2) ⑦(2分)

25.(20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 、B ,

质量分别为m A =1.0 kg ,m B =4.0 kg ;两者之间有一被

压缩的微型弹簧,A 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 =1.0 m ,

如图所示。某时刻,将压缩的微型弹簧释放,使A 、B 瞬间分离,两物块获得的动能之和为E k =10.0 J 。释放后,A 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向向右运动。A 、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0。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A 、B 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弹簧释放后瞬间A 、B 速度的大小;

(2)物块A 、B 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A 与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A 和B 都停止后,A 与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等。

[压轴题透析] 本题为典型的多过程问题,涉及力学三大规律。解题关键是将这个复杂过程进行拆分:①弹簧弹开瞬间,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确定两物块的初

速度;②物块B 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块A 向右运动,碰墙后以原速率返回的过程,可等效为匀减速直线运动;③物块A 、B 的弹性碰撞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确定碰撞后的速度;④两物块各自减速到零,由运动学公式计算两物块的位移。

解:(1)设弹簧释放瞬间A 和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以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和题给条件有0=m A v A -m B v B

①(1分)

E k =12m A v 2A +12m B v 2B

②(1分)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A =4.0 m/s ,v B =1.0 m/s ③(1分) (2)A 、B 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因而两者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 。假设A 和B 发生碰撞前,已经有一个物块停止,此物块应为弹簧释放后速度较小的B 。设从弹簧释放到B 停止所需时间为t ,B 向左运动的路程为s B ,则有

m B a =μm B g

④(1分) s B =v B t -12at 2

⑤(1分) v B -at =0

⑥(1分) 在时间t 内,A 可能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A 将向左运动,碰撞并不改变A 的速度大小,所以无论此碰撞是否发生,A 在时间t 内的路程s A 都可表示为

s A =v A t -12at 2 ⑦(1分)

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s A =1.75 m ,s B =0.25 m ⑧(2分) 这表明在时间t 内A 已与墙壁发生碰撞,但没有与B 发生碰撞,此时A 位

于出发点右边0.25 m处。B位于出发点左边0.25 m处,两物块之间的距离s为s=0.25 m+0.25 m=0.50 m ⑨(1分)

(3)t时刻后A将继续向左运动,假设它能与静止的B碰撞,碰撞时速度的大小为v A′,由动能定理有

1

2m A v′2

A

1

2m A v

2

A

=-μm A g(2l+s B) ⑩(1分)

联立③⑧⑩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A′=7 m/s ?(1分)故A与B将发生碰撞。设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别为v A″和v B″,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 A(-v A′)=m A v A″+m B v B″?(1分)

1

2m A v′2

A

1

2m A v″

2

A

1

2m B v″

2

B

?(1分)

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A″=37

5m/s,v B″=-

27

5m/s ?(2分)

这表明碰撞后A将向右运动,B继续向左运动。设碰撞后A向右运动距离为s A′时停止,B向左运动距离为s B′时停止,由运动学公式

2as A′=v″2A,2as B′=v″2B?(1分)由④??式及题给数据得

s A′=0.63 m,s B′=0.28 m ?(2分) s A′小于碰撞处到墙壁的距离。由上式可得两物块停止后的距离

s′=s A′+s B′=0.91 m ?(1分)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分)如图,一粗细均匀的细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高度为2.0 cm的水银柱,水银柱下密封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2.0 cm。若将细管倒置,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位于管口处,且无水银滴落,管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已知大气压强为76 cmHg,环境温度为296 K。

(ⅰ)求细管的长度;

(ⅱ)若在倒置前,缓慢加热管内被密封的气体,直到水银柱

的上表面恰好与管口平齐为止,求此时密封气体的温度。

(1)[答案]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

油膜(1分)把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测出1 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得到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2分)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

[解题思路]由于分子直径非常小,极少量油酸所形成的单分子层油膜面积也会很大,因此实验前需要将油酸稀释,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油膜。可以用累积法测量多滴溶液的体积后计算得到一滴溶液的体积。油酸分子直径等于油酸的体积与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之比,即d=V

S,故除测得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外,还需要测量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玻意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知识。

解:(ⅰ)设细管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面积为S,水银柱高度为h;初始时,设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h1,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细管倒置时,气体体积为V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有

pV=p1V1 ①(1分)

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p =p 0+ρgh

②(1分) p 1=p 0-ρgh ③(1分) 式中,ρ、g 分别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p 0为大气压强。由题意有

V =S (L -h 1-h )

④(1分) V 1=S (L -h )

⑤(1分) 由①②③④⑤式和题给条件得

L =41 cm ⑥(2分) (ⅱ)设气体被加热前后的温度分别为T 0和T ,由盖-吕萨克定律有

V T 0=V 1T

⑦(1分)

由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数据得

T =312 K ⑧(2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振动片做简谐振动时,两根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在重叠区域发生干涉并形成了干涉图样。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

B .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

C .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

D .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

E .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

(2)(10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为一棱镜的横截面,∠A =90°,∠B =30°。

一束光线平行于底边BC射到AB边上并进入棱镜,然后垂直于AC边射出。

(ⅰ)求棱镜的折射率;

(ⅱ)保持AB边上的入射点不变,逐渐减小入射角,直到BC边上恰好有光线射出。求此时AB边上入射角的正弦。

(1)[答案]BDE(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波的干涉。

[错误项分析]在波的干涉实验中,质点在振动加强区的振幅是两列波振幅之和,质点在振动减弱区的振幅是两列波振幅之差,A项错误;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波不停地向外传播,故各质点的相位不都相同,C项错误。

[正确项分析]两波源振动频率相同,其他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故频率均与振源频率相同,周期均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B、D项正确;同一质点到两波源的距离确定,故波程差恒定,即相位差保持不变,E正确。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折射定律、全反射等。

解:(ⅰ)光路图及相关量如图所示。

光束在AB边上折射,由折射定律得

sin i

=n ①(1分) sin α

式中n是棱镜的折射率。由几何关系可知

α+β=60°②(1分)由几何关系和反射定律得

β=β′=∠B ③(1分)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i=60°得

n=3④(2分)

(ⅱ)设改变后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α′,由折射定律得 sin i ′

sin α′=n

⑤(1分) 依题意,光束在BC 边上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θc ,且 sin θc =1n

⑥(1分) 由几何关系得

θc =α′+30°

⑦(1分) 由④⑤⑥⑦式得入射角的正弦为

sin i ′=3-2

2 ⑧(2分)

2015全国二卷理综物理答案解析

2015全国二卷理综(物理)答案解析 14. 【答案】D 考点:电容器;电场力;力的平衡 15. 【答案】C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 16. 【答案】B 考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17.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汽车先以恒定功率P1起动,所以刚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后以更大功率P2运动,所以再次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学科

考点:机车起动问题 18. 【答案】BC 考点:安培定则 19. 【答案】AC 【解析】 考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圆周运动 20.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由设这列车厢的节数为n ,P 、Q 挂钩东边有m 节车厢,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 k n F km F )(32-=,解得:n k 5 2=,k 是正整数,n 只能是5的倍数,故B 、C 正确,A 、D 错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21. 【答案】BD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2. 【答案】(1)3.25;1.79;(2)C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s m T x x x x a BC AB DE CD /25.34)()(2=+-+= ;打点C 点时物块的速度s m T x v BD C /79.12==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θμθcos sin g g a -=,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考点: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23. 【答案】(1)(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4. 【答案】q mv U AB 20=

2019年高考文数全国卷1

第 1 页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科数学 本试卷共4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3i 12i z -=+,则z = ( ) A .2 B .3 C .2 D .1 2.已知集合{}{}{}1,2,3,4,5,6,72,3,4,52,3,6,7U A B ===,,,则=u B C A ? ( ) A .{}1,6 B .{}1,7 C .{}6,7 D .{}1,6,7 3.已知0.20.32 log 0.220.2a b c ===,,,则 ( )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 51-( 51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 51 -.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 cm ,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 ,则其身高可能是 ( ) A .165 cm B .175 cm C .185 cm D .190 cm 5.函数()2sin cos x x f x x x +=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 ) A . B . C . D .

第 2 页 6.某学校为了解1 000名新生的身体素质,将这些学生编号为1,2,…,1 000,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等距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若46号学生被抽到,则下面4名学生中被抽到的是 ( ) A .8号学生 B .200号学生 C .616号学生 D .815号学生 7.255tan ?= ( ) A .2-B .-C .2 D .8.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2||=a b ,且()-⊥a b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 A .π6 B . π3 C . 2π3 D .5π6 9.如图是求 112122 + +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 ) A .1 2A A =+ B .12A A =+ C .1 12A A = + D .112A A =+ 10.双曲线C :22 221(0,0)x y a b a b -=>>的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130°,则C 的离心率 为 ( ) A .240sin ? B .240cos ? C . 1 sin50? D . 1 cos50? 1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4asinA bsinB csinC -=, 14 cosA =- ,

2019年全国三卷历史

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民间设厂高潮和资本大量输入都是甲午战后。 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材料强调个人的人格和人权,所以A不对。全盘肯定西方,故而C不对;十月革命以后才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D不对。 30.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AC定量都不对。答案D,半殖民地半封建是马克思提出来的说法。

2019年全国卷2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9年全国卷2高考物理试题 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 140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 2He 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 1u=931MeV/c 2,c 为光速。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 MeV B .16 MeV C .26 MeV D .52 MeV 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 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3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 kg B .1003 kg C .200 kg D .2003 kg 17.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 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4kBl , 5 4kBl B .14kBl ,5 4kBl C .12kBl , 5 4 kBl D .12kBl ,54 kBl 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取地面为 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 总和E 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由图中数据可得

A.物体的质量为2 kg B.h=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 C.h=2 m时,物体的动能E k=40 J D.从地面至h=4 m,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 19.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t图像如图(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 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 =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 12.09 eV B. 10.20 eV C. 1.89 eV D. 1.5l eV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基态(n=1)氢原子被激发后,至少被激发到n=3能级后,跃迁才可能产生能量在 1.63eV~3.10eV 的可见光。故 1.51(13.60)eV 1 2.09eV E ?=---=。故本题选A 。 2.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 和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 P和Q都带正电荷 B. P和Q都带负电荷 C. 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 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受力分析可知,P和Q两小球,不能带同种电荷,AB错误; CD、若P球带负电,Q球带正电,如下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3.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 4.8×106 N,则它在 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1.6×102 kg B. 1.6×103 kg C. 1.6×105 kg D. 1.6×106 kg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该发动机在t s时间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m,根据动量定理,Ft mv =,可知,在1s内喷射 出的气体质量 6 3 4.810 1.610 3000 m F m kg kg t v ? ====?,故本题选B。 4.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上册10套附答案

n 3 上海电机学院 200_5_–200_6_学年第_二_学期 《大学物理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1 2006.7 开课学院: ,专业: 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 90 分钟 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一、填充題(共30分,每空格2分) 1.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3262x t t m =-,则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s 内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____,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一根细绳的一端固定, 另一端系一小球,绳长0.9L m =,现将小球拉到水平位置OA 后自由释放,小球沿圆弧落至C 点时,30OC OA θ=与成,则 小球在C 点时的速率为____________, 切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法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210g m s =)。 3.一个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其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 2155.010cos(5t )6x p p -=?m 、211 3.010cos(5t )6 x p p -=?m 。则其合振动的频率 为_____________,振幅为 ,初相为 。 4、如图所示,用白光垂直照射厚度400d nm =的薄膜,若薄膜的折射率为 1.40n =, 且12n n n >>3,则反射光中 nm , 波长的可见光得到加强,透射光中 nm 和___________ nm 可见光得到加强。 5.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s m 300的平面波,波 长为___________,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差为3π ,则此两点相距 ___m 。 6.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中入射到折射率为1.4的液体上,反射光是全偏振光,则此光束射角等于_______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____。

2015年全国卷II卷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II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 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 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0,再由a 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A .保持静止状态 B .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 .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 .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15.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 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平行于ab 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 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 、U b 、Uc .已知bc 边的长度为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U a > U c ,金属框中无电流 B .U b >U c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 C .212bc U Bl ω=- ,金属框中无电流 D .2a 12 c U Bl ω=,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 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 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 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s ,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 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 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m/s B .东偏南方向,1.9×103m/s C .西偏北方向,2.7×103m/s D .东偏南方向,2.7×103m/s 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 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 可能正确的是 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讲解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答案】A 考点:动态平衡的图解法 【名师点睛】此题是物体的平衡问题,考查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图解法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注意搞清各个力的大小及方向变化的特点,变换平行四边形即可.此题还可以用函数式讨论. 15. 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A. a a >a b >a c ,v a >v c >v b B. a a >a b >a c ,v b > v c > v a C. a b > a c > a a ,v b > v c > v a D. a b > a c > a a ,v a >v c >v b 【答案】D 考点:点电荷的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关键是掌握点电荷的电场分布规律;能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判断粒子电性和点电荷电性的关系;要知道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守恒. 16. 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 B. 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 C. 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 D. 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小球摆动至最低点由动能定理:212 mgL mv =,可得:v =,因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附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019年高考全国1卷及答案

专业文档 2019 年高考全国 1 卷 本试卷共10 页,22 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 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 题卡一并 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 为谁立言,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 格式可编辑WORD. 专业文档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 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 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

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个日新月异的 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 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 纪念碑印 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 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 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 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在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 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格式可编辑WORD. 专业文档

大学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重点例题

大学物理上册期末考试 重点例题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习题 1-4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x =3t +5, y = 2 1t 2 +3t -4.(SI )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 (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 (2)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并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 (3)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 (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并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 (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 (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并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 (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1)质点位置矢量 21 (35)(34)2r xi yj t i t t j =+=+++-m (2)将1=t ,2=t 代入上式即有 211 [(315)(1314)](80.5)2t s r i j m i j m ==?++?+?-=- 221 [(325)(2324)](114)2 t s r i j m i j ==?++?+?-=+m 21(114)(80.5)(3 4.5)t s t s r r r i j m i j m i j m ==?=-=+--=+ (3) ∵ 20241 [(305)(0304)](54)2 1 [(345)(4344)](1716)2 t s t s r i j m i j m r i j m i j m ===?++?+?-=-=?++?+?-=+ ∴ 1140(1716)(54)(35)m s 404 t s t s r r r i j i j v m s i j t --==-?+--= ==?=+??-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 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 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N ?、P ?、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 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Q ?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N ? 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 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66V ,k=19 B .U=22V ,k=19 C .U=66V ,k=13 D .U=22V ,k=13 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 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 所做的功。则 A .W=12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12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1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hospital. C.In a museum. 2.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 A. Take fitness classes. B. Buy a pair of gym shoes. C. Change his work schedule.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hat to drink. B. Where to meet. C. When to leave. 4.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ges. B. Classmates. C. Strangers. 5.Why is Emily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 A. She might want a ticket.

2019年全国卷Ⅰ文数(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设Z=色工,则Z = 1 +2i A ? 2 B ? ,3 C .、. 2 D . 1 2?已知集合 U = ",2,3,4,5,6,7 A = S,3,4,5?, B=f2,3,6,7?,则. A .「1& B . ;、1丁! C ?〈6,7? D . :1,6,7? 3?已知 a Jog 2 0?2,b =2cλ2,c =0?2cλ3 ,则 A ? a ::: b ::: C B ? a : C

12. 已知椭圆C 的焦点为F 1 (_1,0), F 2(I,O),过F 2的直线与C 交于A,B 两点.若∣AF 2∣=2∣F 2B ∣, | ABl=IBF I I , 则C 的方程为 2 A . — y 2 =1 2 B .丄 2 y =1 2 C . X- 2 2 X D .— 2 y =1 某学校为了解 1 000名新生的身体素质, 将这些学生编号为 1, 2,…, 方法等距抽取 1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 .右46号学生被抽到, 则下面 4 A . 8号学生 B . 200号学 生 C . 616号学生 ta n255 = A . -2- √β B . -2+√3 C . 2- √β 已知非零向量 a , b 满足a =2 b ,且 (a-b )丄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π π 2π A .- B .- C .—— 6 3 3 如图是求 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6. D . 815号学生 7. D . 8 D . 9 1 000 ,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 名学生中被抽到的是 A . A=- 2 +A A= 2 X 10 .双曲线C : —2 a 2 y b 2 A . 2sin40 1 A=— 1 2A =d (a 0,b 0)的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 130 B . 2cos40 1 C . sin50 ".△ ABC 的内角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1 D . A= 1 - 2A 则C 的离心率为 1 D . cos50 1 πt a , b , c ,已知 asinA-bsinB=4csinC , cosA=-,则 4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2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II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 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 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0,再由a 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A .保持静止状态 B .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 .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 .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D 15.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 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平行于ab 边向上。当 金属框绕ab 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 、U b 、Uc .已知bc 边的长度为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U a > U c ,金属框中无电流 B .U b >U c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 C .212bc U Bl ω=-,金属框中无电流 D .2a 12 c U Bl ω=,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 【答案】C 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 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s ,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m/s B .东偏南方向,1.9×103m/s C .西偏北方向,2.7×103m/s D .东偏南方向,2.7×103m/s 【答案】B 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 所受阻力的大小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A 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 .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 .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 .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 .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答案】BC 19.有两个运强磁场区域I 和 II ,I 中的磁感应强度是II 中的k 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 域做圆周运动。与I 中运动的电子相比,II 中的电子 A .运动轨迹的半径是I 中的k 倍 B .加速度的大小是I 中的k 倍 C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I 中的k 倍 D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I 中的相等

2019年高考理数全国卷1(附答案与解析)

数学试卷 第1页(共14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14页)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 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I = ( ) A .}{43x x -<< B.}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2.设复数z 满足=1i 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 ,,则 ( ) A .22+11()x y += B .221(1)x y +=- C .22(1)1y x +-= D .22(+1)1y x += 3.已知0.20.32 log 0.220.2a b c ===,,,则 ( )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 之比是51-( 51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51 -.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 cm , 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 ,则其身高可能是( ) A .165 cm B .175 cm C .185 cm D .190 cm 5.函数()2 sin cos x x f x x x += +在[,]-ππ的图象大致为 ( ) A . B . C . D . 6.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 ) A . 516 B . 1132 C . 2132 D . 1116 7.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2||=a b ,且()-⊥a b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 A . π6 B . π3 C . 2π3 D .5π6 8.如图是求112122 + +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 ) A .1 2A A =+ B .12A A =+ C .1 12A A =+ D .1 12A A =+ 9.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4505S a ==,,则 ( ) A .25n a n =- B . 310n a n =- C .228n S n n =- D .2 122 n S n n =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效--- -------------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上册)10套附答案

n 3 电机学院 200_5_–200_6_学年第_二_学期 《大学物理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1 2006.7 开课学院: ,专业: 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 90 分钟 考生: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一、填充題(共30分,每空格2分) 1.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3262x t t m =-,则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s 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____,在该时间所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一根细绳的一端固定, 另一端系一小球,绳长0.9L m =,现将小球拉到水平位置OA 后自由释放,小球沿圆弧落至C 点时,30OC OA θ=o 与成,则 小球在C 点时的速率为____________, 切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法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210g m s =)。 3.一个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其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 215 5.010cos(5t )6x p p -=?m 、211 3.010cos(5t )6 x p p -=?m 。则其合振动的频率 为_____________,振幅为 ,初相为 。 4、如图所示,用白光垂直照射厚度400d nm =的薄膜,为 2 1.40n =, 且12n n n >>3,则反射光中 nm ,

波长的可见光得到加强,透射光中 nm 和___________ nm 可见光得到加强。 5.频率为100Hz ,传播速度为s m 300的平面波,波 长为___________,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差为3 π ,则此两点相距 ___m 。 6.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中入射到折射率为1.4的液体上,反射光是全偏振光,则此光束射角等于_______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題(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一质点运动时,0=n a ,t a c =(c 是不为零的常量),此质点作( )。 (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速曲线运动; (C ) 匀变速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2.质量为1m kg =的质点,在平面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3t ,315t y -=(SI 制),则在t=2s 时,所受合外力为( ) (A) 7j ? ; (B) j ?12- ; (C) j ?6- ; (D) j i ? ?+6 3.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振幅的4 1 时,其动能为振动 总能量的?( ) (A ) 916 (B )1116 (C )1316 (D )1516 4.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单缝上,对应于衍 射角为300的方向上,若单逢处波面可分成3个半波带,则缝宽度a 等于( ) (A.) λ (B) 1.5λ (C) 2λ (D) 3λ 5. 一质量为M 的平板车以速率v 在水平方向滑行,质量为m 的物体从h 高处直落到车子里,两者合在一起后的运动速率是( ) (A.) M M m v + (B). (C). (D).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