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集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集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集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集

太虚大师人生佛教论集——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

作者:太虚大师 2009-05-12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

太虚

堕世年复年,忽满四十八,众苦方沸腾,遍救怀明达,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这八句、是余前两旬的述怀,玆且引为本文发端。佛法之原则在于契理契机,理是诸佛诸圣、满证分证诸法性相之理实,机是众乘众趣、已修未修众生行果之机宜;不契理则失实而本丧,不契机则失宜而化滞,无佛法亦无僧及信徒矣。诸佛证理平等而应机差别,其现身说法于诸清净国土清净时劫也,自成其唯菩萨圣众、或三乘圣众、或人天善众之机教,固难概以揣量。而我本师释迦牟尼佛应化于三界、六道之娑婆五浊恶世,则华严等亦既明示未获直以内证理实施教矣。虽应别机 [P458] 所流别说,其旁及者罄无不宜,而正转之法轮,端在「修超欲界之梵行──戒定── ,证出三界之涅槃」──定慧解脱──。此因应受佛化之众,善根深厚,机感殊胜,一唱善来,即成比丘,一悟法要,即成罗汉。而大乘菩提行果,则再依「出三界涅槃」为基址,大而化之,胜进而究竟之。此观之法华所开显者,固甚彰彰也。由其托基甚高──超欲界梵行及出三界涅槃──,是以「欲界之天仙神鬼」,及「人间之善信男女」,仅为外护与近事而已。佛寂后千年正法,犹秉持斯化。特初五百年后,马鸣、龙树、无著、世亲等,渐开展大乘理论,及重视诸天药叉神等,以为像法期事实之母耳。佛寂一千年后,入像法期,乃由龙智等兴行密教,旨在修神仙咒术行,成欲界天色身──双身从盻、笑、握、抱、合,即示欲界他化自在至忉利,由上而下之五天次第,以最下之合为无上瑜伽法──,依所得天色身之等流果成就佛身,故特重即身成佛。设非菩提心、般若慧,则失其为成佛之方便,故尤以发大乘菩提心、修大乘般若慧为要义。换言之,亦即再依「天色身」为圆成大乘行果之基据也。此确为像法期[P459] 佛教之主潮,然虽盛流于印度、藏、蒙,而汉族则格于原有之礼俗儒化,传入而不受行。历梁、陈、隋、唐而变通者,别成禅宗、净土宗。禅宗的悟心,上追梵行涅槃,其寄身于自耕自食的农林生活,则下启末法期的人间佛教。净土宗传日本,再变为真宗,弥切合人间生活。而锡兰、缅甸、暹罗等,传初五百年佛教余绪、薄周民众后,亦成善信男女通俗教化。而像法期密教,印度灭于回教之侵入,西藏到元、明间变猥杂垂尽,宗喀巴救之以正法期戒律教理,凭特殊环境,幸获重兴,然无以改善杀、盗、淫、妄民俗。今后既失帝王护持,则亦将由无民众基础而致隳堕,外蒙即其前车之鉴。由此种种,故正法期「超欲梵行」,及像法期「即欲咒术」,皆将退为旁流,而末法期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间生活,而导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锡兰等地律风,虽有切近人生者,然侧尚离欲出世,对人世资生物用及人群治理救济均鲜积极的心行。西藏密宗对资生济众虽较有积极精神,然以习修欲界天身而迷信多神,甚违近代思想。日本真宗似为开末法人生佛教之最前进者,然托弥陀净土安 [P460] 心,又何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唐代禅宗更切人性?惟亦嫌侧重唯心,而绌于利物治生耳!然主唐代禅宗并辅锡兰律行以安心立僧,主日本真宗并辅西藏密咒以经世济生,庶可为末法期集起人生佛教之要素矣。故应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直依人生增进成佛」,或「发达人生进化成佛」,是名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

佛法无他缪巧,不过阐明正确的宇宙观以立为从基本进向究竟的人生观耳;详说在真现实论。但余于真现实论才成宗依论,其宗体论与宗用论盖犹有待,然又尝散出其义于大乘与两般文化等书。兹录摘民十三所作人生观的科学第六章,以示一斑。 (1)(注一)

又民十六所作自由史观第五章第二节之一段云:(2)(注二)

然此所云人生者,应方包括三方面,人生观的科学说为:一、人心的生活方面─ ─精神的方面;

二、人群的生活方面──社会的方面;三、人物的生活方面──自然 [P461] 的方面。而在自由史观之第五章,则分说为世界教育、社会经济、国际政治之三节,大抵:一、经济以资人群的生存,二、政治以保人群的安善,三、教育以求人群的进化。此虽集重人群,亦以经济摄物的生活,而教育摄心的生活。因此中的广义教育,包括教化或文化,与经济及政治对立为人生三要素。由教化中最高教化即通到佛乘,即为人的佛乘,或即人成佛的人佛乘。换言之,即从人生的进化,走上大乘菩提行果也。

直依人生发达成佛的人生佛教,余十余年前,尝欲辟一山以实验之,顾以福缘欠缺,荏苒蹉跎以迄今,则色身衰朽而力不从心矣,然不妨仍表示其轮廓于此,以待大心有福者之实验。

开辟一农林为本生活自给之山,招集正信三宝慕行六度之高中毕业或相等程度的青年八十人,受沙弥仪,施以沙弥到比丘的训练二年;此二年分四学期训练,约为每 [P462] 日从事农林工作四时──忙时或六时,暇时或二时,平均约四时──,讲授研究约四时,禅诵修持约四时,八时睡眠,四时饮食或游息等。从寤寐行止一切皆或成为僧团化、律仪化的公开共同生活。衣食住行完全公给,严持沙弥比丘的钱钞不经手戒,但由尝试而决求辞退者,每学期终可给修业证离山,二年满可给律仪院毕业证离山。离山者或为僧,或还俗,皆可听自决,而还俗即可为入工、农、商、学、军、政各界之佛教信徒。假定二年中八十人有五十人至六十人离山,别仍有二十或三十人留山深研教理,过完全的比丘僧团公共生活,如是四年可授教理院学士位,满一年二年三年者分别给修业证。假定有十人至二十人离山,仍有二十人或十人留山续修者,如是三年满给研究院博士证,未满三年离山给修业证同上。假定仍有十人或五人住山深修者,如是三年满给开士证,至是四共十二年修学满,必须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或住山任职,成出山行化,应依菩萨戒而不复拘比丘律仪也。诸离山者或住僧、或还俗,皆听自决同上,唯始终住僧四十年上者,得应供本山长老院及被举为山长,唯山长一人得尊 [P463] 称大师。如是全山沙弥僧──假定二年招八十人──、比丘僧、菩萨僧、长老僧,虽常不过二三百人,而四级修业或毕业之散布人间者,十数年后将四五百人,而逐年递加可至数千万人而不止。其住僧的出家菩萨,可随缘改良各处僧寺,其还俗之在家菩萨,可深入各种社会,以为本佛教精神施佛教教化之社会改良家。换言之,菩萨即社会改良家之别名,人生佛教之正体保持于菩萨长老僧,而人生佛教之大用则寄托于社会改良家也。

吾意如是之佛教,乃可为今后世界人类适行之佛教,亦为释迦牟尼佛末法万年中之佛教主潮──真确考来,去年才满佛诞二千五百年,则依佛灭后推算,尚在末法之开始期也──。而中国二千年来的文化主潮在儒化,故尤不得不行此人生佛教,亦最适宜行此人生佛教为各国倡。玆录民十三章太炎先生致吾的一信结束此文:

太虚上人侍者;昨日快聆清论,所发明起信大义,洞若观火,拜服拜服! [P464] 更论人乘大乘的关系,尤有益于世教。昔人云:俗昧远理,僧滞近教。宋明理学诸师,所以不肯直趣佛法者,祗以其道玄远,学之者多遗民义,故为此调停补苴之术,然茍识其情,厉行六度,亦与儒术相依,唯有漏无漏为异;若拨弃人乘之义,非独不益世法,亦于六度有亏矣。大抵六度本自平等,十善乃其细者。在家出家,皆不能离十善。东圣西圣,亦并依于六度。以此倡说──按:予于人生观的科学则既倡说之矣──,自然殊涂同归,未知上人以为有当否?此颂禅悦。章炳麟和南。二七、二、八、在重庆。(见海刊十九卷三期)

注【47-1】(注一)见原书,今略。

注【47-2】(注二)自「上来第四章」起,至「何徘徊踌躇于断港曲径歧路为」止。见原书,今略。

──二十七年二月在重庆作──

佛说人生:活在当下

佛说人生:活在当下 中国佛教中的禅宗有一句很知名的禅语“活在当下”,这句佛语,直接去解释说明,很难揭示出本质内涵,借用一个故事来说明:《传灯录》中讲道:会元和尚师徒二人赶路,到一条河边看见一女子待渡,无船无桥,老和尚二话没说就背女子渡过河去。回到寺庙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出家人禁近女色,师傅为何要背那女子?”老和尚正色道:“我早就放下了那女子,你怎么还背着?”老和尚虽然背了想要渡河的女子,但是放下女子的同时,老和尚的心也随之放下这件事情,而小和尚虽然没有背那名女子,人已经到了庙中,小和尚却还没有忘记,依然提及此事。老和尚做到了活在当下,而小和尚却还是活在从前。当下,是现实生活。或许,充满荆棘,或许,充满鲜花。无论如何,都在当下,属于此刻的我们。昨天已经过去,即使昨天发生了再美的事情,我们也无法让它重新来过,明天还未来到,你把未来想象的像花一样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纵使你的手在长也无法抓到,我们唯一能够抓得到,掌控的了的就是今天。生活,是一部无字的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法,日子,是在忙忙碌碌中平淡,生活,是在粗茶淡饭中生香,路,有短有长;事,有喜有伤;味,有涩有凉。走过千山万水,还是小家最美,人生,是在坎坷挫折中历练,生活,都是现实当中来兑现,心

若不悲,人就不寒,心若不离,爱就不远,心若不恨,世间有暖,心若无澜,碧海晴天,眼不见为净,心不冷为美,把该放下的放下,让该轻松的轻松,既然是岁月,就免不了炎凉荣枯,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爱恨情仇,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酸甜苦辣,活在当下,人要看淡,心要放宽。人活着,何须事事都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人生的长度,长不过春夏秋冬,人生的广度,越不过南北西东,人生的无常,无非也就是悲欢离合。身处顺境,千万不要张扬,要和满山的杜鹃花一起绽放。如果身处逆境,千万不要放弃,要像开败的白玉兰一样,在下一个春天再向世界招手。人只能活一次,千万别活得太累!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最美好的心情来对待每一天,那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洋溢着希望人生的路,难与易都得走;世间的情,冷与暖总会有。别喊累,因为没人替你分担;别言苦,因为没人替你品尝;别脆弱因为没人替你坚强。别走的太远,忘记了原路;别看的太清,会脱离现实;别想的太多,会失去自我。万事皆心生,心中有便有;心中无,便静。智慧的人,不徘徊在过去;豁达的人,不忧患于未来;聪明的人,懂得把握现在。人生,我有我的精彩,有我的美丽,不必仰望羡慕别人,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烦恼。“你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悟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轮回六道:天、人、魔鬼、畜生、饿鬼、地狱;十二因缘和轮回说结合起来,构成佛教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主要佛教经典: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是由经、律、论三部经组成。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的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藏传佛教的经典:《甘珠儿》和《丹珠儿》。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佛教的科学性

宗教文化知识讲座 论文题目:佛教的科学性 佛教的科学性 这里,我要谈谈佛教的科学性。当下许多人一提到佛教便把它与迷信、不科学的宗教联系起来。比如有记者见到有人以猪祭祀,便写了一篇题名“千斤大猪,菩萨有福”的报道,足以显示其对待佛教的

荒诞态度。其一,佛教是戒杀生的,怎么可能会提倡用猪祭祀呢?其二,这位记者在不了解佛教的情况下,竟误把大地当菩萨。可见一些有知识文化修养的人都不是真正了解佛教的内涵,甚至达到了盲目无知、人云亦云的地步。对于学习了十几年科学知识的我们,是否应该摈弃先入为主的观念,用科学的精神,客观的公正的,对佛学,以及我们现在的科学观,世界观进行重新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佛教 什么是佛?《太上感应篇》有云:“聪明正直之谓神”。佛是觉着之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称为佛。也就是说,“佛”是一个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释迦世尊摒弃太子之位而自甘修行,思考宇宙人生一些本质现象,最后顿悟。之所以说释迦牟尼能成佛,强调的不是佛的“神性”,而是他的“人性之顿悟解脱”。。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释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之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作为一门学科,佛教与其他哲学一样,在其首要研究对象任务的确立上达成一致:宇宙的真相是什么。既世界观。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唯物论者证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有三种论据:其一,精神为物质的属性。其二,精神为物质的结果。其三,精神为物质之一。。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决反对唯物论的谬误。强调“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精神与物质是一体的,正如手心与手背的关系,是“一

佛教与人生

读《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谈佛教与人生 这本书作者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宗教学家、哲学家南怀瑾先生。南怀瑾先生应邀讲于中华文化大楼解中国文化与佛学,由刘豫洪记录,后整理出版形成这本书。书中说“研究中国文化,佛学实为一大主流。自唐代以后,儒释道三家之中,佛学为最重要的一家。”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主流更是与中国人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书中写到在释迦传记中的一段小故事,释迦这个十九岁的王子,父亲给他娶了印度小姐、世界小姐等等美丽的小姐,但他一心要出家。这位王子一天出了东门,看见病人,才知道什么是病痛。第二天出了西门,看见死人装在棺内,才知道人生原来会死…释迦花了四天时间,出了四个城门,经过四次的询问,才知道人生原来有生老病死四大苦。他深感人生之苦,一心想解决这个问题,使人类能跳出生老病死。于是他去追求一种方法,去修、去学,这是释迦学道的动机和精神。后来,释迦在三十二岁悟道,又弘法四十九年,於八十岁时涅槃了。既然释迦悟道,证明他追求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应该能够跳出生老病死,为什么他在八十多岁仍然死了呢?他究竟能否了断生死呢?释迦好像留下了一个大问题给世人。释迦涅槃了,他有没有跳出生死,并不是释迦的问题。这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跳出生死的问题。 人都是贪生怕死,爱乐厌苦的;但事实上,人偏多痛苦,虽然也有快乐,而那些快乐都是暂时性的,或乐极生悲的。人生的痛苦又何止生老病死这四种,释迦四次所见只是人生痛苦的一些方面。佛教说人生有三苦和八苦,无量诸苦。三苦之一是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二是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三是行苦,行是生灭迁流之义,由世间诸法的迁流无常,不能久留而生的苦恼。八苦,一是生苦,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如小孩落地便哭,因风触身,犹如刀割。二是老苦,年龄渐老,鸡皮鹤发,行步龙锺,对於人生已无乐趣。三是病苦,病魔侵袭,辗转床第,痛楚呻吟。四是死苦,死神光临,世间万般,皆带不去,一身业障,随之受报。五是爱别离苦,自己所爱的人物和财物,生离死别,终归於空。六是怨憎会苦,可怨恨、可憎厌的人,不欲见到,偏偏会遇。七是求不得苦,物质的欠缺,精神的需要,都不如意,痛苦横生。八是五阴过盛苦,人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这八苦是从果报上说的,人生不论是谁,过去造了业因,今世是谁都难免要受此八苦的煎熬与磨折。 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会意识到生的偶然性、死的必然性和生命的短暂后,都会自然想到生活的本质是虚幻的,佛教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由此论述出要取消现世生活的一切意义。但佛教并不是要人们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出世。通过奋发勤勉、毫不懈怠地追求和修行去克制自己、磨练自己,进而实现自己。佛教中实现

佛教人生八苦

热心问友2012-07-26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

《佛教与人生》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

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 在正式写论文之前,我想先对秦瑜老师说一声:“谢谢您。”如果没上您的课,我想我对佛教误解只会一直错下去。说心中没有信佛吧,很多佛偈我都很信奉。要说心中有信佛吧,我对佛的了解不过九牛一毛,甚至只是一些错误的认识。 如果没有上《佛教与人生》这门课,我还真的不知道我们中国的佛教文化是起源于印度的。如果没有上《佛教与人生》这门课,我还真的不知道佛教在中国是怎么个分布传播法。 如果没有上《佛教与人生》这门课,我还真的不知道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佛教智慧。 认真听了课,才知道佛教诞生于印度北部,现归于尼泊尔;寺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神圣的意思;塔里供奉着的是大师们的舍利…… 细细听了课,才知道印度佛教原来被那么广泛地传播,在中国的佛教分为四个地域:新疆、甘肃敦煌——西域佛教,汉文化圈——汉传佛教(大乘),西藏、四川——藏传佛教(显、密),云南——南传佛教(小乘)。 专心听了课,才知道生活中的佛教词汇形形色色。刹那、生生世世、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无事不登三宝殿…… 可多少原本富有深刻意义的佛门术语被人们单纯愚昧地仅仅从字面上理解,而导致错误流传,失去了原本的意思。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由来,那是一个多么让人揪心的故事。在此就不再赘述。当时听完了老师的解说,我们都震惊了。我们一直都只遵照字面去理解这句话,仅仅以为是“放下作恶伤人的大刀,改过自新,遁入佛门修行”的意思。 原来,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不是指他一放下屠刀就成佛了。而是他开始悔过以往的恶业,发愿走上成佛的道路。佛门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这里的“屠刀”,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佛! 还有“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这句佛偈。其实“红尘”不是世人仅仅理解的爱情的羁绊,尘实际上包括了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个方面。其实寺庙的正面一般有三扇门,中间那扇大门谓之“空门”,遁入空门就是出家的意思。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其实是觉悟者的指导。而为佛的最根本精神是智慧和慈悲。我们以前看《西游记》经常听到唐僧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佛慈悲。”之类的话,其实他就是在传达给我们佛家的根本精神。 欧阳竟无曾说过,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确实是无可厚非的。 佛门奉行五戒十善。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教认为,这类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严格禁止,所以称为五戒。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建立的,约身、口、意三业分成十种。反之,称为十恶。

物理学步入禅境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懂。 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大致解说一下弦论的主要概念,以期让读者体会些敬畏和震撼,并一窥宇宙的奥秘。 我们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u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的一段名言开始。 他写道:“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这就是说,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而另一方面“物质”究竟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施太格缪勒正是在这里看到了“二十世纪的失误”。 你可能会问,究竟什么是物质?它为什么是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早在古希腊时代,原子论者就猜想,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永恒的砖块,万物从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世界过程绝对同一的起点和终点。物质作为普遍的、不变的东西,必然是绝对的实体和基质。实体者,“实实在在”的客体之谓也。物质及其性质必须独立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是客观的实体。 后来,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继承了上述古代原子论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具有某些绝对不变属性的质点的集合。质点概念本来是对作整体运动的固体的一种抽像,但它在液体、气体乃至热现象中的应用也获得了成功。 对于所有这些能够具有机械运动的物质形态,物理学称之为实物。在当时的自然哲学中.又称之为实体。把物质归结为物体,进而把物质看成实体,这同质量在牛顿力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有关。 牛顿之所以把质量定义为“物质多少”的量度,就是因为在任何机械运动过程中,乃至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始终如一。质量被理所当然地看成是物质本身所绝对固有的,被看成物质不灭或实体不变原理的具体表现。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认为物质是绝对实体的唯物主义成了在二十世纪处于支配地位的哲学,正如前面引用的施太格缪勒的名言所讲的。 然而,二十世纪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的实体观的谬误。首先,相对论证明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 想像一个人在推一辆没有任何阻力的小板车,只要持续推它,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起初像车上堆满了木柴,然后好像是装着钢铁,最后好像是装着一个地球……当小板车达到光速时,整个宇宙好像都装在了它上面——它的质量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施加多大力,它也不能运动得再快一些。 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可物体速度的增加越来越难,那施加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爱因斯坦在说明物体的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佛教八苦

佛教八苦 八苦,佛教用语。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

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未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

中国儒家、道家、佛家人生境界思想内容、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中国儒家、道家、佛家 人生境界、思想内容、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儒家: 儒家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四个字,入世、治世。儒家宣扬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全面描述了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其讲究持重、勤谨以及自省、中庸,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圆融通达,成为社会精英,利用自己的学识,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讲,儒家学说是三大学说中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学说,而其也是保持现有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最能巩固统治者地位的学说,所以我国封建时期都以儒家思想为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也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中庸之道,为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合理点维持各方面的平衡。儒家文化总的来说是一种进取文化。 道家: 道家的思想精髓在于,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告诉了人们返本归真的途径,启迪人们如何认识天地、自然、宇宙、社会和自身。

道家不注重世俗的家庭美满与功成名就,而侧重个人的生命状态,崇尚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宗教,道家最能体现出西方的自然哲学与东方的人文哲学之间的不同。包括治理国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对百姓采取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佛家: 佛家的主要思想为: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既入世,也出世。入世,是为了挽救苍生;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真谛,脱离苦海。佛教的特点为“戒、定、慧”,其提倡戒欲行善,并且信三世、信六道、信善恶相报。佛家力在帮助世人在世间摆脱种种烦恼,增加福慧,其也力求解释世外,帮助世人在离开世间时也能通悟与解脱。 佛家是唯心主义的一种代表,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从这里来说,因果轮回是佛教强制人们戒欲行善的一种重要枷锁,也是佛教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业。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所以有“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通过比较与统一可以总结出我国传统

佛家的人生观

佛家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 人生观: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不同。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人生观,是我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

浅说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佛教思想 妙持 追溯佛教文学的源头,最早可以从佛经传入中国算起。随着佛经被译成中文,佛经中的文学作品随即被国人认可和接受,继之而起的是僧人的文学创作,由于中国自古就有士僧交往的传统,历代文人也写了大量表达述佛理禅意的文学作品。从佛经文学到僧人文学进而延伸到文人文学,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学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偈颂)文学作品中浅析蕴涵的佛教思想。 一、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佛经文学源自于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 第一部汉译佛典《四十二章经》就是专门介绍佛教人生观的,该经讲述的是空、幻、苦的人生问题。东汉桓帝执政的二十一年(147—167)里是佛典汉译的第一****,由安息国安世高、大月氏支楼迦谶等来华僧人翻译的经典,更加强化了佛教空、幻、苦的人生观,并由此确立了佛教特殊的人生哲学。《金刚经》里有著名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教我们看透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生命的短促,世事的变幻无常,如朝露亦如闪电。在《楞严经》中直接出现的“幻”字更达21处之多。其中比较重要的诸如: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 而同时代的文人也以凄美的笔墨抒写了同样的生命情调: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一、二,《汉诗》卷六,第186—187页)

佛学经典语录

佛学经典语录 佛学经典语录 1. 当你对自己诚实时,世界上没有人能欺骗你。 2. 伤害别人来掩盖自己的缺点是可耻的。 3.当你贫穷的时候,你用你的身体去给予,比如扫地,洒水,搬东西等等。这也是一种慈善。 4. 一个充满嫉妒的人,一个内心不诚实的人,一个说话不正确的人,不能被认为是一个有正确的面部特征的人。 5. 无声的关心和祝福是无形的礼物。 6. 讲更多的笑话,以幽默的方式行动,这样生活才会更好。 7. 与人相处的方式在于无限的宽容。 8. 不要故意猜测别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正确的判断智慧和经验,你通常会犯错误。 9. 要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的起点和终点是否相同,就能知道他是否真诚。10. 生活的真谛隐藏在平淡之中。11. 不洗澡的人身上不会有难闻的气味。名利来自真才实学。美德是天然的芬芳。12. 与其拒绝它已经成为事实,你还不如接受它。13. 佛菩萨只祝福那些愿意帮助自己的人。14. 逆境是成长的必经过程。敢于接受逆境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强大。15. 谢谢你告诉你的缺点。16. 能想象别人的人永远不会孤独。17. 如果你能像发

现别人的缺点一样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你的生活会变得不平凡。18. 宽恕别人就是在你心里留下回旋的余地。19.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20.你必须认真对待简单的事情。那会让你很痛苦。21. 对于那些总是歪曲他人善意的人来说,是没有办法补救的。22. 人并不坏。它们只是习惯。每个人都有习惯。它们只是深度不同。只要他有一颗道家的心,能原谅他就原谅他,不要把他当成坏人。23. 为什么要编造十个谎言来说谎呢?24. 事实上,爱美的人就是爱他们自己。25.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永远不会受到诽谤或赞扬。当你说话多的时候,别人批评你,当你说话少的时候,别人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26. 你现在所拥有的,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别人。为什么不把它给那些真正需要它的人呢?27. 为得到表扬而练习就像践踏花草一样。28. 过了白色的一天,什么也不做就像偷窃一样。29. 能够压抑自己才是真正的尊严。30.广泛的联系意味着不伤害任何人。31. 沉默是诽谤的最好回答。32. 尊重别人就是让自己变得严肃。33. 如果你有无私的爱,你就会拥有一切。34.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同情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真理。35. 你承认总比抱怨强。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没有比坦白更好的方法了。 36. 不要因众生的愚拙,就自找麻烦。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受苦。37. 当别人说我们不好的时候,不要生气或伤心。

对佛教三种人生境界的理解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佛家中人生的三大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一境界。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我们在来到世界的最初都是处于这种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时刻。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说的此时。处于这个境界的人一般是还不谙世事的少年,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经历难以言说的痛楚,没有体会到生命中有些无法改变的无奈。没有被人欺骗,没有被人下套,没有领略到社会的黑暗面,没有理由的选择相信,认为怀疑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我们看过很多的偶像剧,其中赞扬的女主角一般都是处于这个境界,虽然是假的,但却将这一时刻的性格诠释的很好。如《海豚湾恋人》中的易天边,在海边成长,一心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一心等待童年时的达达回来。如《天国的阶梯》中的陶艾青,依然相信许愿,喜欢动物,对人毫不设防。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二境界。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看见山觉得山不是山,看见水觉得水不是水。这是一般人在经历一些事后对待人生的一个态度。被人骗后,选择了不再相信,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身边的人,看待社会,不愿但又觉得必须怀疑。受伤害后选择了自卫心理,不会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真性情隐藏在面具之下。有些时候宁愿忍着泪滴看着自己珍视的东西渐渐失去,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原来在意,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的脆弱。这个时候的人最可悲,原本对世界充满爱,对人热情的心,渐渐被冷漠填充,不再相信,不在善良,不愿再去付出。认为一切与人的交集都是功利化的,没有人之初的善良,也没有原本对梦想天真的执著。很多人一生中都只活到这个境界,这又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一个戏剧化的无奈——最痛苦的那个境界却困住了最多的人。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三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般处于这个境界的人都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看穿世事的人。古代的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伯牙,不屑于权势的梅妻鹤子。处在这种状态的人看透了人生的各种无奈,了解了其中的辛苦,却能够脱离其中的苦楚,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们脱离了世俗的苦海,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快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佛语怕是他们淡然心态的最好写照。一切毫不在意,万事放下,不为世俗所苦,真正得到超脱。

关于佛教的人生感悟

关于佛教的人生感悟 人生在世最大的勇气不是不怕死亡,而是坚强的活着,勇敢的面对生活带给的压力和考验!有关人生感悟内容,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1、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2、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4、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幸福;少一些疑惑,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苦恼,多一些开窍;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欢乐;少生些怨气,多一些友谊;少发一些脾气,多找一些乐趣;少讨一些没趣儿,多增一些自律;少产生些妄想,多生成些希望;少一些精神的空虚,多一些心理的充实。美丽的名字 5、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6、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7、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8、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环保广告 9、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的放弃,因为世间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对没有拥有的美好,我一值苦苦向往与追求,

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其实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往往要经过很多年后才会明白,而对已经要拥有的美好,我又因为把握不住尺度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 10、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是痛苦,快乐便是天堂。你若孤独,爱情便是天堂。你若被困,远方便是天堂。总之,没有其中一样,断然不会有另一样的。天堂是地狱的终极,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失败者走过了九十九,成功者只走过了一。 11、人生是一本备忘录,打开是绚丽的今生,合上便是记录的前世,因为有了这一份感悟,我会整理一方空间,把那些点点滴滴的细碎拾掇起来,每一片的心情,都会剪叠成一只只千纸鹤装进思绪的行囊。可难道是,今生前缘注定一半是风,一半是雨,风风雨雨演绎出一段生命的旅程。 12、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3、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4、说句谎话,要编造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5、人生不仅要学会承受,也要学会释怀。承受是一种忍耐,一种担当,一种宽容;而释怀则是一种心态,一种态

佛教对人生的启迪

佛教对人生的启迪 班级:12级旅游管理 姓名:王怡霖 学号:12586147

小时候总是听家中老人讲述关于佛法的事情,由于年龄过小自己听得不是很明白,渐渐长大对佛家有些理论有了一些了解。 首先我们很多人都不了解人生的含义,我们人活在世上到底为了什么?可能我们始终找不到答案。我们每个人都是按照社会变化努力的生活着,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艰难。在艰难的生活中有的人心渐渐被扭曲,渐渐把善良磨灭了。在现在的社会中,子女虐待老人、老师猥琐学生、父母虐打儿童、人类虐待动物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人为什么如此丧心病狂,为什么良心彻底泯灭了。可能在我们谴责这些人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社会,毫无信仰毫无敬畏之心,人类的心灵极度的空虚,我们的生活并不快乐。 然而,“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如果人生没有苦难,佛法也不会出现于世,正由于我们最迫切需要拔除痛苦,获得欢乐,佛教才应运而生。我们有充足理由颂扬欢乐,这也是我们人类进步的动力,但我们没有理由颂扬在追求欢乐的过程中种种暴虐,蛮横,和无知。在四天下之中,只有我们人类所在的南赡部洲能听闻佛法,其它各洲都生活得悠闲自在也很无知,有一句话说:“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正好可以描述这种情况。试想,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确是相当不幸的:谋生的艰难,晚境的凄凉,疾病的折磨,死亡的恐惧,欲火中烧,怒气冲天,朝思暮想的东西偏得不到,心爱的人饱受离别之苦,不想见的恶魔又象幽灵一样缠绕不放......种种苦难数不胜数,却要一一经历,由不得你;但我们又是最幸运的,那就是能听闻佛法。佛法会教导我们如何从苦难中学习,在苦难中成长慧命,如何

抖落满身世俗的浮躁愚痴,虚荣虚妄,怯弱下劣,懈怠散乱等污垢,真实地赤裸裸地面对自己,进而发现宇宙人生真理,成为主宰一切而不是被一切主宰的真正的人。 以前有人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虽然我们对孔子的言说已经感受不深了,但几千年来,他一直如航标灯,指引着无数中国人走过光辉的历史航程。罗曼.罗兰曾描述,约翰克里斯朵夫在极度精神危机时,是贝多芬音乐拯救了他,据说中国人就是从这里开始认识贝多芬音乐的......这些都是人类进步旅程中耀眼的恒星,照亮我们的心智,启发我们的良知,但谁能指引我们彻底地认识自我,拯救自我呢? 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说也从反面说明宗教对人的精神作用极大,但如其说其麻醉作用大,倒不如说其震撼作用更大。今天,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精神财富却显得越来越贫乏,被困在焦灼和饥渴热恼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也的确需要这种只有宗教才能提供的清凉,安详,宁静和超脱 佛陀教会我们毅力与坚持,贵为太子,家庭幸福,但终究没有阻碍佛陀探究人生真谛的信心。佛陀教会我们善良,众生平等,皆有佛性,皮囊之贵贱怎比心性的纯洁。博爱在佛陀的行动中得到完美诠释。佛陀的觉悟给了我们永远的鼓励。 一部佛经,就是一所大学,一所心灵成长的大学,一所慧命成长的大学。释迦世尊在过去世,为求大法,哪怕是一句一偈都不惜身命,如今,这无上妙法都毫无保留地传给我们,面对无尽的利益,巨大恩

佛教人生感悟_人生感悟

佛教人生感悟 1、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3、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4、佛法的修学是: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 5、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6、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7、缘起即灭,缘生已空。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8、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9、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0、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1、觉悟人生如过客,世间如旅舍,是真正的福报,真正的清凉自在! 12、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13、见思烦恼是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根本无明是妄想。 14、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现前;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 15、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 / 2

16、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7、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18、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19、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20、所谓顺其自然,并非代表你可以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你有勇气接受一切的成败。 21、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这一切。 22、看破红尘天地宽。名不贪婪,利不贪婪。真诚清净悟真禅,平等慈悲,普度人间。 23、历尽劫波始豁然。佛法无边,向上心欢。念佛醒悟绽芳莲,放下执着,自在随缘。 24、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5、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2 / 2

佛家感悟人生哲理

佛家感悟人生哲理 导读:1、若是无法成就大事,就用伟大的方法,去做小事。 2、发现自己的错误,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就是圆满。 3、穷人问佛:我为何这样穷?佛说: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穷人: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佛: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颜施:微笑处事;言施:说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眼施:善义的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即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4、人生要做到这几点:人生总是有输有赢,得势顺境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放纵自己;失势逆境时,千万不可消极颓唐,放弃自己;人生成功的定义,要自己去找,别迷失在别人的看法中。 5、人生十四最: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失败是自大,最大的无知是欺骗,最大的悲哀是妒忌,最大的错误是自弃,最可佩服的是精进,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大的债务是情债,最大的礼物是宽恕,最大的欠缺是顿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6、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要参与评论任何人,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所谓盖棺定论的道理很简单,就是有人操之过急。谁也没有理论依据来介定好人与坏人,说白了就是利益关系的问题。

7、人生中,许多的成败与得失,并不是我们都能预料到的,很多的事情也并不是我们都能够承担得起的,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后的坦然,其实得到的也是一种快乐。 8、人们都向往和寻找快乐,在某种意义上,人生就是一场彻底的清算,太多的事情我们无法预料,也来不及思考,随着尘缘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眷恋,却无法想象接着会有怎样的离别。 9、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灭;最使人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你心灵的死亡;凡事看淡一些,心放开一点,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10、事到万难须放胆,人处逆境须从容。 11、学会放弃。放弃你不想做的事,放弃你不擅长的事,放弃你做不到的事。 12、心胸决定了境界,心态决定了命运。你来自何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远不会失去自己! 13、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是一种唯美的想法,世间有许多的东西,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却并不多。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在这个纷绕的世俗世界里,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也是一种境界。 14、人生是祸福相依,笑泪交织,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