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中小城镇概述-世行报告

中国中小城镇概述-世行报告

世界银行

国中小城镇概述中P u b l i c D i s c l o s u r e A u t h o r i z e d P u b l i c D i s c l o s u r e A u t h o r i z e d P u b l i c D i s c l o s u r e A u t h o r i z e d b l i c D i s c l o s u r e A u t h o r i z e d 70495

中国中小城镇概述

2012年4月

中国中小城镇概述

? 2012版权所有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地址:1818 H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433, USA

本书原版由世界银行以英文出版,书名为《China Small and Medium Towns Overview》。中文版与英文版在内容上如有任何差异,以英文版内容为准。

本报告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其中所述的发现、诠释以及结论未必反映世界银行执行董事或他们所代表政府的观点。

世界银行不保证本书数据准确无误。本书所附地图的疆界、颜色、名称及其它信息并不表示世界银行对任何地区的法律地位的看法,也不意味着对这些疆界的认可或接受。

目 录

概要 (i)

术语注释及鸣谢 (vi)

一、背景 (1)

二、中国的城乡体制 .........................................................................................................................

地区划分 (8)

市 ......................................................................................................................................................

镇和乡 ............................................................................................................................................

聚落的平均规模 (11)

三、城镇化 (13)

市和镇数量的增长 (1)

城镇化密度 (1)

农村向城镇的移民是城镇人口增长的动力 (20)

四、城乡收入不均 (23)

五、市和镇的经济 (2)

市-镇差异 (2)

就业模式 (28)

固定资产投资 (30)

六、城镇基础设施 (33)

市-镇差距 (34)

城镇服务设施投资 (3)

参考文件 (43)

附录 (4)

概 要

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从1 8年的1. 2 亿飙升到200 年的6.21 亿,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即城镇化率)则从18%上升到了4 %。从农村向城镇地区的移民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同时还伴随着极其快速的经济增长。城镇化确实使中国人口受益:城镇化率更高的省份,其人均GDP也更高。但这同时也加剧了贫富不均,后者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中国的基尼系数从1 8年的0.30逐步攀升,目前正接近0. 0—这一标志着很“高”收入不均程度的水平。在过去三十年中,城乡实际人均收入差距从1 8 年的1. 3扩大到200 年的2.6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但在城镇化率更高的省份,收入差距却更小,因而人均GDP更高。这说明,在更富有而且城镇化率更高的地区,农村人口的经济条件更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能同时造福于同一省份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

中国的城镇人口主要居住在“市区”和“镇区”,两者分别构成更大的行政区划—“市”和“镇”的核心区。大部分投资和公共资源都流向城镇化程度高的市,进而导致城镇化程度较低的镇获得的发展资金很少:2006年,市的人均年度财政支出为4000元,而镇的人均年度财政支出仅有 00元。镇的公共服务和公用事业设施相应地也落后于市的(这个问题在燃气供应和废水处理设施上尤其明显)。发展镇的基本城镇服务设施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 年)的一个重要目标。镇区—镇的城镇化核心—已被确定为扩大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范围的下一个前线。

本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利用三大官方来源的统计数据考察镇区的发展与特征,三大官方来源分别是:《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 年、2010年)、《中国乡镇统计》(2008年、 200 年、 2010年)和《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不幸的是,镇区的统计数据充其量是支离破碎的,只有通过整个城镇系统这一更广的范围内对镇区进行考量,才能得出更完整的形象,而整个城镇系统既包括广义上的“镇”,也包括有城镇化市区的“市”。为了进行本项研究,将镇划分为县城

(县政府所在地)和普通镇(非县城)。普通镇还可划分为“独立”镇,即与县城或市的市政和公用事业设施不相连的镇。通常,与普通镇或独立镇相比,县城看起来更大、更富有、且发展程度更高。

中国共有6.21亿城镇常住人口,其中60%居住在6 4个城市(含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核心区,其余40%居住在1 322个镇区。市和镇的规模相应地存在巨大的差距:市区的平均人口为 2万,而镇区平均人口为1万。从各种经济测量指标上来看,镇的规模也远远小于市。镇的平均工业企业数量约为地级市的四分之一(分别为146个和 26个),所雇用的劳工人数不到市的十分之一(镇企业的平均员工人数为23名,市企业的平均员工人数为282名)。由于人口较少、企业规模较小,导致镇在无财政支持的前提下很难吸收大量的流动劳动力。而另一方面,镇的规模较小也突显出它们的增长和发展潜力。

镇的数量从上个世纪 0年代末期的2000个迅速增长到1 年的20000个。之后,该数量增速变缓,并出现了城镇整合,因而如今中国共有1 322个镇。镇的数量增速放缓并没有抑制其核心区的发展:2002年后,镇的已建成区域的增长加快,超过了镇区城镇人口的增长。因此,镇区的人口密度从1 0年的 00人/平方公里降至200 年的4 00人/平方公里(为独立镇的人口密度数字)。同期市的人口密度甚至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滑:市的数量增速放缓但已建成区域持续扩大使得市区的人口密度从1 0年的2 000人/平方公里下降到200 年的10000人/平方公里。

尽管出现了明显下滑,但市区的人口密度仍然是独立镇区人口密度的两倍多。市区的人口密度最高,县城镇区次之,普通镇的镇区最低。鉴于中国的土地本身有限,应当集中开发利用,所以在中小镇发展的下一阶段应尽可能地重点发展县城,因为县城的人口密度比普通镇或独立镇高,吸收流动劳动力的机会更多。

以一个省每平方公里拥有的镇或市的数量来衡量的聚集度也对人均GDP有积极的影响。聚集度更高的省份,即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的镇和市更多的省份通常经济更发达。这再次说明城镇化率越高,则人均GDP就越高。此外,拥有较多镇的省份能吸引更多的人均投资。

收入、人均投资和公共服务水平上的差距强烈刺激人口从农村向城镇地区转移。而农村向城镇的移民又推动了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的快速城镇化进程。自

1 8年以来,每年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和死亡的差额)都大大地小于

实际城镇人口的增长。而农村向城镇的移民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占1 8年到200 年间年度平均人口总增长的 8%。近来的媒体报道似乎表明又出现了新的趋势,部分农民工选择返乡务工。此时,镇若能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提高生活水平,便可以发挥吸纳新一轮农民工的潜力。

城镇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

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分配给了市而不是镇,这种扭曲导致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和市政服务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对于人口比重而言,镇所获得的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更少;实际上是以牺牲镇的利益为代价对市的支出进行补贴的。不但市和镇之间存在经济差距,县城和普通镇之间也同样存在差距。

1 8年实施市场改革以来,政府政策开始从偏重传统的工业生产转向强调住宅和环境基础设施(即从“生产城市”转向“居住城市”)。这些发展趋势导致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自1 8年以来,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增长了两个数量极。1 1年电力部门进行的政策调整确保了居民的照明用电,作为有限供电的主要用户,工业生产丧失了在用电上的绝对优先权。但是,由于各级政府长期侧重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因而与居民生活状况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仍然需要大量的投资。市和镇的城镇基础设施主要指标均出现增长,但市的城镇基础设施水平相对更高。

市和县城的城镇服务设施人均投资在2001年到200 年间从名义值上说出现了急剧的增加,但通常市的投资水平是县城的两倍。与镇相比,市获得的(每平方公里)投资更多。200 年,县城的投资密度(即已建成区域每平方公里能得到多少元投资)还不到市的一半,而独立镇的投资密度不足市的十分之一。总之,投资密度显示出强烈的规模倾向性。四个超大的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的投资密度比其他的市高得多(直辖市为4000-8000万元/每平方公里,地级市和县级市还不到3000万元/每平方公里)更多。

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融资都通过城市维护建设资金(UMCF )来管理,该资金既用于现有城镇公共设施的维护,又用于投资建设新的基础设施。UMCF 的收入主要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财政资金”)和金融市场融资(“社会资金”)。自1 86年以来,UMCF 中财政资金所占的比重出现大幅下降,反映出中央和省级政府因执行财政分权政策而减少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200 年,来自财政资金(即政府预算—不包括贷款和证券发行)的年投资中超过80%来自当地(县、市和镇政府),而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只占了较小的部分。

中央和省级政府预算向市提供的投资所占比重最低(4%),因为它们认为当地产生的财政收入已足够为其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县城和独立镇能得到中央和省级预算更多的支持(占县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12%,占独立镇的

16%),因为上级政府认为当地产生的财政收入与市相比并不充裕。就所有的聚落类型(即市、县城和独立镇)而言,在比较富足的东部地区,来自本地的融资最高,而对中央和省级预算的依赖相对最低。而在比较贫困的西部地区,镇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上级政府拨款,而对本身的财政收入的依赖较少。

地方政府在调动预算外资源来支持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方面面临着压力。与开发商进行土地转让交易产生的收入是UMCF 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 年,土地转让收入在分配给县城UMCF 的总财政收入中占2 %(对市而言,这一比例为3 %)。市和镇的政府还通过设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UDIC )来进一步拓宽调动资金的手段,这些市立公司除为地方政府增加土地转让收入之外,还调动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来支持基础设施投资和维护。UDIC 还发行债券和股票,这些债券和股票以UDIC 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开发项目的未来收入为后盾。UDIC 甚至可能吸引外商投资,因此,土地收入在市和镇融资中具备双重作用:以土地转让费的形式直接补贴地方财政收入(财政资金);同时还为金融市场的运作提供了保证,使得UDIC 能够募集贷款和证券(社会资金)。

资金短缺已成为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挑战。镇在财政上并不独立,因为地税由县政府征收,仅有一定比例由镇政府征收。由于所采用的分配模式,导致镇政府很少有足够的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此外,从法律上说,镇政府不具备借款人的资格,不能向金融机构贷款。银行不愿意资助镇的基础设施项目,因为镇政府的贷款偿还能力不及市政府,违约风险相应较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UDIC 的市场融资行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本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全部以官方数字为根据。研究小组充分意识到与此决定相关的限制性和优势。

术语注释及鸣谢

术语注释

章)

本研究所使用的市、镇和城镇地区的划分(更多详情,参见第2 Array鸣谢

本研究由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可持续发展部门农村-城市综合处发起。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索尔·普赖斯公共政策学院在读规划硕士研究生黄瑛和刘宇承担了艰巨的中国数据收集工作。他们还在2011年夏季在世界银行进行实习工作期间起草了本报告的初稿,并在随后的几次修改中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顾问Stuart Sweeney也对本报告的修改工作给予了支持。本报告的定稿工作由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农业经济和管理系教授Zvi Lerman完成。报告中的一般性评论由农村-城市综合处主任柯保罗提供。

一、背 景

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从1 8年的1. 2 亿飙升到200 年的6.21 亿,在总人口中的所占的比例(即城镇化率)从18%上升到4 %1。从农村向城镇的移民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自1 8年以来,农村向城镇的移民约占每年城镇人口增长的80%(张(音)和宋(音) 2003年,本研究中已更新的数据)。城镇化进程同时伴随着异常快速的经济增长。按当前价格计算,中国的GDP从1 80年的364 亿元增长到200 年的340 0 亿元,增加了100多倍(统计年鉴,2010年,表2.1)。而200 年的实际GDP(按不变价格

图1.1 城镇化刺激了经济发展:中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随城

镇化率呈增长趋势。(200 年数据)2。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计算。

1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初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城镇人口为6.6 亿人(4 .68%);农村人口为6. 41 亿人( 0.32%)。见https://www.doczj.com/doc/ab13434475.html,/was40/gjtjj_en_detail.jsp?searchword=census&channelid = 28&record= 。

2 四个直辖市未列入计算,导致符合度从R2 = 0.88下降到R2 = 0.6 ,而斜率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从b=106 .0

略微变平至b=883. 。

计算)较1 8年水平增长了1862%(统计年鉴,2010年,T.2. )—即过去三十年中年平均增速接近10%。GDP 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中国人口的增长率,1 8年到200 年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这期间,实际人均GDP 每年也相应增长了

8.6%。

城镇化确实对中国人口带来了益处:城镇化率高的省份,其人均GDP 也高(图1.1)。这一现象可以被视为是1 8年改革纪元开始以来邓小平战略的体现(Zhang 1 6):即“让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带动其他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这一战略导致的不均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中国的基尼系数——即收入不均等的标准测量参数从1 8年的0.30攀升到2006年的0.46(陈(音)等,2010年),2010年继续升高到0.4 (《中国日报》2010年)。早在1 3年基尼系数就已经超过了普遍认可的警戒线0.40,如今正接近0. 0这一标志着高“收入不均等”的水平(Lampton 2008年)3。在过去三十年中,实际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从1 8 年的1. 3扩大到200 年的2.6 (《统计年鉴(2010年)》,表10.2)。从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来看,大部分资源都投入了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导致内陆和农村地区的投资和开发比上述地区少了很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FAI )流的城乡比4从1 年的3:1增大到200 年的 :1(《统计年鉴(2010年)》, 表 .2

)。

图1.2 大致说明了中国城乡层级体系的主要概念:市、市区、市里包含

的镇和镇里的镇区。

3 在世界银行对1 0个国家进行的排名中,有88个国家的收入差距比中国小。

[https://www.doczj.com/doc/ab13434475.html,/facts/indicators/SI.POV.GINI]。

4

总的固定资产投资代表在基本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国防和民防项目方面的年投资量。

一、背景市边界

县边界

镇边界

市区

县城镇区

非县城镇区

中国城镇人口主要居住在“市区”和“镇区”,这两者分别构成了更大的行政单位“市”及“镇”的核心区。中国的市和镇占地面积较大,所辖区域大于世界其他国家(Chan 200 年)。从概念上讲,市相当于美国的县,因此可以说整个中国领土基本由28 个地级市和直辖市(在它们的区域内包含6 4个城区—即传统意义上的市)以及1 322个镇构成。每个镇均包括一个镇区—即只占该镇所辖区域很小一部分的核心区,但却积聚了全镇大部分的城镇人口。尽管市和镇总体来说在行政边界上有所重叠,每个市由多个镇组成,但城区和镇区是互不相连的结构,是辖区更大的市和镇行政边界内的城镇胚胎。图1.2大致说明了市中如何包含镇以及镇区与城区的互不相连。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考查镇区—即中国镇的城镇化核心的发展和特点。

一、背景

中国大陆的行政区划可以分为四个层级:省级、地级、县级和乡镇级(图2.1)。每一层级的结构位于上一层级之内,形成了城乡层级体系(表2.1)。最上层由31个省级行政区组成(22个省、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以及从1 年开始设为直辖市的重庆) 。根据中国宪法,各省级行政区(包括4个直辖市)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宪法2004年)6。

省级行政区之下是地级行政区:主要由地级市构成,1 83年到1 0年间地级市取代了大部分原来的地区和自治州 。大

部分省级行政区(不包括四个直辖市)完全由地级市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和美

国各大州均由县构成基本相当。中国283个地级市的总人口(11.6 亿)接近于中国各省的总人口(不包括四个直辖市的2 个省总人口为12.4亿)。

二、 中国的城乡体制

图2.1 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分为四个层级(Brixi

等 2011年, 第13页)。

除31个大陆省市之外,还有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以及台湾也算作省级行政区,使总数达到34个。

6 四个直辖市相应地被称为“直接受中央管理的城市”,以强调其在行政区划层级体系中级别比地级市高。

见维基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

地级市(以及依然保留的地区)又进一步划分为县级行政单位:主要由县、县级市和区构成。区享有县级地位并且常常构成市的城市核心(所谓的“市区”或者市辖区)。直辖市也同样划分为县和区,但不包括县级市(也不包括地级市):“市区”是直辖市境内唯一的“市”,而直辖市周围的农村则构成了县。区和县又进一步划分为乡和镇,构成中国行政区划体系的第三层级(最低层级)—乡镇级。和市一样,镇也由城区和农村区域共同构成,城镇社区的聚集地称为镇区。(省级以下)三个层级的行政区划由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管辖。

表2.1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层级

^它们是大陆省市;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与台湾也视为省级行政区,使总数达到34个。*自治区:新疆、内蒙古、西藏、宁夏、广西。**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1 个地区、3个盟、30个自治区(维基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划分”)。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 年》;《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 年》;《中国乡镇统计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年》;《农村和农业普查资料2006

年》。

二、中国的城乡体制

城镇人口主要来自市和镇。市和镇都有可能包含农村人口,仅有“市区”和“镇区”基本上都算作城镇:它们构成“城区”,其人口在统计学上被定义为城镇性质8。而另一方面,乡基本上被视为农村(地级市市区所辖乡除外) 。在中国6.21亿城镇人口中,有60%居住在市的核心区(即地级和县级城市的“市区”),其余40%居住在镇区(表2.2)10。

表2.2 2009

年市、县城和独立镇的城区人口

*市和县城的数据包括与市和县城的公共、居住和市政设施相连接的镇。#独立镇是指其公共、居住和市政设施与市或县城设施不相连接的镇。

^市区和镇区总人口为6.20 亿,接近于《200 年统计年鉴》报告的城镇人口数6.2186亿。

资料来源:市和独立镇的数据出自《200 年建设年鉴》(表1-1-2, 3-2-2);县城的数据出自《2010年中国乡镇统计》,表1- -10,该表给出了整个县城镇区的常住人口,以及《200 年建设年鉴》,表2-2-2,给出了整个县城的暂住人口(基于暂住人口主要集中在镇区的假设)。

村是行政区划的第四层级,属于非正式范畴,在宪法中并没有得到明确认可。它们在行政上隶属于更高的乡镇级(即乡和镇)。表2.3显示中国的640000个村中有400000个属镇管辖、200000个属乡管辖,30000属市区管辖(《农村和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村无正式的政府机关,实际上由村民委员会管治,村民委员会为自治基层组织。从统计学上来看,村是指“农村居民生活生产所在的乡村区域内房屋和其他建筑的聚集地”(《中国城乡建设年鉴》)。因此,村是农村人口的基本组织单位。市和镇的农村部分也划分为村来管理,而村又隶属于更大的行政单位管辖。

8

中国国家统计局根据主要反映物理特征和实际人口密度(尤其是不小于1 00人/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的标准对城镇区域进行定义。其他标准还包括已建成区域的邻近度、当地政府所在地点、是否属于“街道”或“居民”委员会。英文概述,请参见Chan 和Hu (2003年)之附录1。国家统计局定义的城镇区域很少与行政区划上定义的城镇区域(市区或镇区)相吻合。

没有关于乡的城镇人口的信息。200 年(数据收集最近一年),乡的非农业人口,即城镇人口,为1400万(建设年鉴200 ,表3-1-13)。该数据与农村和农业普查2006年调查的1600万乡城镇人口保持一致。乡的城镇人口数据在当年 .6212亿总城镇人口中约占2. %(统计年鉴2006,表4-1)。

10

镇在所有城镇人口中所占的实际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更高一些,因为表2.1中估计的比例基于1 322个镇区中的18 1 个县和独立镇的数据而定:不包括80 个直接与市公共设施相连镇,而且这些镇属于现有统计系统中城市统计数字的一部分(见表2.5

)。

二、中国的城乡体制

表2.3

中国乡村的划分

资料来源:《农村和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

地区划分

按照惯例,中国大陆的31个省级行政区分成四个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见附录1的地图)。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而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0%。而另一方面,广阔的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1%,但人口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0%(表2.4)。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最高( 4 人/平方公里),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为 2人/平方公里,是最低的。各地区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差异与地形有关:中国西部的广大地域因气候和地形条件恶劣而不适于人类居住。气候温和且地形更受欢迎的“宜居”地区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 %(城市2010年)。这些地区主要位于东部平原、四川盆地和类似地带。相应地,城市群和城市主要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发展,比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表2.4 人口稠密的东部和人口稀疏的西部:四大地区的土地、人口和人口密度(占全国总数的比例;2009

年数据,大陆省份)

资料来源:土地面积来自中国政府网https://www.doczj.com/doc/ab13434475.html,/test/200 -06/1 /content_182 3.htm ;人口数据和市的数量来自《统计年鉴(2010年)》;镇的数量来自《中国乡镇统计(2010

年)》。

二、中国的城乡体制

根据不同的行政区划层级,中国的市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直辖市(只有四个直辖市)属于最高的省级,并直属中央政府管辖;地级市(283个)以及县级市(36 个)。从严格的字面意义上来说,这三类市全都不是“市”:它们从本质上说是行政单位,而不是城镇实体。中国的市通常由被农村区域包围的城镇核心或者多个市区(市中心)构成11。

市区的正式称谓是“市区或市辖区”。市区又被进一步划分为所谓的街道社区,街道社区为行政区划,代表城市政府机关,其人口在统计上定义为100%城镇性质;此外,市区可能包括镇、乡,甚至村,因此在其以城镇人口占主导地位的人口构成内还有部分农村人口(Chan 200 年)。

因此,地级市通常由一个中心市及其周边的县级市以及大范围内的镇、乡、村组成。四大直辖市的组织结构与此相似,但它们均只有一个中心市(无县级市),周边同样由镇、乡、村构成。一般来说,市区与美国的“市中心”概念或者联合国刊物采用的“城镇行政区”的说法大致相符。然而甚至这种“市中心”与大部分的西方或日本城市相比,其地域面积通常也非常广阔。比如,2000年上海市中心面积已超过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市中心”的总和(Chan 200 年)。县级市在面积上比直辖市或地级市要小得多,但也由城市核心及其周边的镇、乡和村组成。

镇和乡

乡和镇的区别由1 84年民政部公布的标准来界定,该标准规定了从乡转变为镇的指导方针12。镇的总人口应超过20000,非农业人口应占总人口的10%以上;另一种情况是,如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则镇总人口可以少于20000。从这些定义来看,乡的农业(即农村)人口比例比同等规模的镇要大。从这个意义上说,镇的城镇化程度比乡高:根据《农村和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200 年镇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 %,而乡只占6%。县政府所在地自动称为镇,不论其人口多少。

11

1 4 年前,中国的市基本上以城镇化的已建成区域为界限。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以来,通过持续的变化,市这个单位越来越多地将行政边界内的农村县包括进来,已从本质上变为一个行政单位而不是一个城镇实体。到九十年代,很多市的辖区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城镇化区域(Chan 200 年)。

12

《中国统计摘要》,1 8 :18;建镇标准和资格【中文】,https://www.doczj.com/doc/ab13434475.html,/gb/zjnew/node3/node22/node166/node232/node1 33/userobject ai80120.html. 该标准于2002年废除(https://www.doczj.com/doc/ab13434475.html,/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 21.htm),之后在缺乏乡转镇指导方针的情况下,镇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见图3.2

)。

二、中国的城乡体制

因此,镇可以分为县城—县政府所在地—和普通镇 (非县城) (表2.5)。普通镇有一类所谓的“独立”镇,其公共、居住和市政设施与附近的市或县城的设施不相连(在1 686个非县城镇中,有16881个为独立镇)。县政府所在地—县城通常城镇化程度更高,因而比其他的镇更富裕。县城有 %的人口居住在城区,而普通镇只有21%13;县城6 %的就业岗位属于工资较高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普通镇仅有 2%(见表5.2)。

表2.5

镇的划分

*其中有16881个“独立”镇,其居住和市政设施与附近的市或县城的设施不相连。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乡镇统计》。

镇政府和乡政府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中的最低行政级别(宪法第 条):它们隶属于上级政府,即县、县级市和区政府14,服从上级政府的政策指令和指导。乡或镇人民政府负责经济和社会发展、预算和财政、教育、科学、文化、公共卫生、民政事务、公共安全、司法管理和计划生育等1 。但乡或镇政府在财政上并不独立:地税由县级政府征收,仅有固定比例的税款由乡级政府征收。

为吸收本地农村移民,《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 年)制定了发展镇(尤其是镇的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增加基本服务的目标。镇的核心区定义为“镇区”,而“镇”则是指镇管辖范围内的整个行政区域,其中可能也包含村。镇,特别是内陆地区的镇,以农村性质为主:仅有20%的人口为城镇人口,镇的行政边界以内土地多数为农田,46%的就业岗位属于第一产业(见表5.4)。镇区是镇真正的城镇中心。镇区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底层,与农村人口最接

13

该数字与前面提及的镇的城镇化率1 %大致相当,不要忘了统计来源的不同(《2010年中国乡镇统计》和《农村和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定义的不同(镇区人口可能包含部分农村人口)以及时间的不同(200 年和200 年)。

14 中国政治制度https://www.doczj.com/doc/ab13434475.html,/english/Political/28842.htm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https://www.doczj.com/doc/ab13434475.html,/ext/view.php?aid= 0

二、中国的城乡体制

近,因而发挥着连接城乡区域的桥梁作用:充当乡村农产品的初级分销中心;是以农业为主的区域中加工和制造业的所在地;其城镇设施(如学校、医院、图书馆和社区中心)不仅服务于镇区的城镇人口,也同样服务于周边区域大量的农村人口。镇区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

聚落的平均规模

不同类型的聚落在规模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直辖市平均人口为1 00万,地级市400万,县级市不足 0万(表2.6)。镇平均人口为42000,乡平均人口为18000。县城比普通镇大(人口分别为 3000和3 000)。在镇平均为42000的人口中,城镇核心的人口为11000,但即便是这一数字也包含了农村成份(因为镇区是按照行政边界来界定的,而不是按照统计学上的城/乡划分来界定的;见Chan 200 年)。村平均人口为1100。

表2.6 各类聚落的平均常住人口(2009

年)

资料来源:直辖市和地级市人口来自《统计年鉴(2010年)》,表3-4;市/镇区人口来自《中国乡镇统计(2010年)》和《农村和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

镇和镇区的平均人口数掩盖了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相对较大的镇人口较多。最小的镇人口在4000左右,最大的多达 000。总共有40%的镇人口在1 000到3 000之间,有四分之一的镇人口低于20000这个1 84年的乡转镇门槛(图2.2)。而另一方面,还有2 %的镇人口超过 0000,最大的镇人口高达 000。人口数的中值为3 000,少于为42000的平均人口数,主要受较大的镇人口数目的影响。

镇的核心区(镇区)的人口比整个镇的人口少得多:有2 %的镇区人口未超过2 00,镇区人口的中值小于 000(图2.3)。平均人口数11000是偏高的,受到了大镇超过 3000的人口分布的影响。平均而言,镇区人口仅占镇行政区域内总人口的23%

二、中国的城乡体制

表2.7清楚展示了镇和镇区在人口分布上的差别:当人口处于较低区间(1 000以下)时,镇区人口的比例高得多;而另一方面,当人口处于较高区间时,镇的人口比例始终比镇区的人口比例高。毫不意外,镇区人口总体上远远少于整个镇的人口。

图2.2 200 年镇人口分布。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乡镇统计》计算得出。

图2.3 200 年镇区人口分布。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乡镇统计》计算得出。

表2.7

镇和镇区的人口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乡镇统计》计算得出。

二、中国的城乡体制

【国际组织全说(二)】世界银行概况及发展简史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WBG)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世界银行”这个名称一直是用于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这些机构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银行简介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开始营业。凡是参加世界 银行的国家必须首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成立的详细背景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章。世界银行集团目前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银行家推动的美国联邦货币储备委员会也在此地。世界银行[1]仅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世界银行集团"则包括IBRD、IDA及三个其它机构,即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这五个机构分别侧重于不同的发展领域,但都运用其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力实现其共同的最终目标,即减轻贫困。 世界银行的工作经常受到非政府组织和学者的严厉批评,有时世界银行自己内部的审查也对其某些决定质疑。往往世界银行被指责为美国或西方国家施行有利于它们自己的经济政策的执行者,此外往往过快、不正确地、按错误的顺序引入的或在不适合的环境下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反而造成破坏。世界银行的真正掌控者是世界银行巨头,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追逐利润,现在的状况可以说是一个妥协的结果。 今天世界银行的主要帮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帮助它们建设教育、农业和工业设施。它向成员国提供优惠贷款,同时世界银行向受贷国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减少贪污或建立民主等。 世界银行(WBG)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一道,成为国际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 股份介绍 世界银行的股份,世界银行按股份公司的原则建立。成立初期,世界银行法定资 本100亿美元,全部资本为10万股,每股10万美元。凡是会员国均要认购银行的股份,认购额由申请国与世行协商并经世行董事会批准。一般来说,一国认购股份的多少根据该国的经济实力,同时参照该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大小而定。会员国认购股份的缴纳有两种方法: (1)会员国认购的股份,先缴20%。其中2%要用黄金或美元缴纳,18%用会员国本国的货币缴纳。 (2)其余80%的股份,当世行催交时,用黄金、美元或世界银行需要的货币缴付。 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与国际货币基金的有关投票权的规定相同。世界银行每一会员国拥有250票基本投票权,每认购10万美元的股本即增加一票。美国认购的股份最多,有投票权226178票,占总投票数的17.37%,对世界银行事务与重要贷款项目的决定起着重要作用。我国认购的股金为42.2亿美元,有投票权35221票,占总投票数的2.71%。2010年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组织机构 世界银行的最高权利机构是理事会,由每一会员国选派理事和副理事各一人组成。任期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五成企业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或几乎不受影响 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仅四分之一的企业预计09年的业务收入可能会减少 与08年相比,53.2%的企业预测09年营业额将增加,其中18.8%的企业预计营业额将大幅增长,预计收入大幅减少的企业仅6.4% 客户资源少、推广难以有效触及目标客户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最大问题 高达51.5%的中小企业认为客户资源少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是42.5%的推广很难有效触及目标客户以及33.4%的成本增加。 化工、机械、五金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与之相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是通讯、食品饮料及医疗卫生等行业 华南、华东及川渝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60%的广东企业受到很大或者较大影响,东北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 在已经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09年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入,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1. 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影响 1) 调查显示,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2016

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二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系统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以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的担保机构不多,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受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上市条件,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 (二)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一是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2008年,我省13万多家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只有2793家,所占比例只有2%,98%的企业是小型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中型企业数量显然偏少,存在断层,同时从单位平均规模看,我省小型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为33人,平均固定资产为289.5万元,平均营业收入为888.03万元,分别占全部企业平均水平的68.3%、45.8%、57.6%。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我省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园区外分散经营,主要靠单兵作战,没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园区的辐射作用。三是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较为严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三)中小企业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我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已有一定改善,但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省中小企业依然是明显的“二、三、一”分布,其中二产业约占65%,服务业所占不到35%;其次,从占中小企业比重高达56.7%的工业内部看,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比重较低;第三,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中小企业仍然集中在传统和低层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另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

2016我国中小企业数量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2016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一支基础力量。我们要想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就得弄清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然后才能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业。同年,私营中小企业户数同比上升25.1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0.04%;总产值同比增长49.2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29%;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4.95%。 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就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特别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 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至199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逾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5.2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同口径销售收入总数的16.57%,1998年与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

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集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本条目或章节存有多项争议或问题。请协助 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需要更新。自2011年7月起标示本模板。 ? 需要精通或熟悉本主题的专家参与编辑。自2011年7月起标示本模板。 ? 需要扩充。自2011年7月起标示本模板。 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标志 性质 国际组织 状况 条约运作 宗旨 贷款与审查 位于 华盛顿特区 成员 187 国 (IBRD) 主席 Robert B. Zoellick 主要机构 Board of Directors [1] 上级 世界银行集团 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ab13434475.html,

世界银行集团(英语:World Bank Group,缩写WBG)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世界银行集团由5个机构组成,分别是: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 ?国际开发协会(IDA) ?国际金融公司(IFC)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 其中,IBRD与IDA常被合称为“世界银行”。然而“世界银行”一词在非正式场合也被作为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 世界银行总部大厦 世界银行的工作经常受到非政府组织和学者的严厉批评,有时世界银行自己内部的审查也对其某些决定质疑。往往世界银行被指责为发达国家施行有利于它们自己的经济政策的执行者,此外往往过快、不正确地、按错误的顺序引入的或在不适合的环境下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反而造成破坏。

中国中小企业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8年版

报告简介【名称】

【编号】1863853 【价格】纸质版:9000元电子版:9200元纸质+电子版:9500元 【优惠价】¥8280 元 【电话】400 612 8668、0、0传真:0 【邮箱】 【网址】 【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向客服咨询。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 《中国中小企业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8年版)》对中小企业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中小企业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中小企业技术标准、中小企业市场规模、中小企业行业潜在问题与中小企业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中小企业行业投资价值、中小企业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中小企业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中小企业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章中小企业的概述 中小企业的界定 基本概念 划型标准 中小企业的特征 经营广泛 体制灵活 竞争力较弱 中小企业的地位 社会稳定的基石

重要的创新力量 平衡区域经济结构 经济改革的试验田 扩大出口的生力军 第二章2014-2017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市场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 全球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现状 出口市场情况 社会环境分析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机遇 用人成本不断攀升 科技环境分析 科技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动力 科技为中小企业带来新机遇 科技迫使中小企业经营转型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人才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情况 企业文化环境 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章2014-2017年中国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差不多都是由个体户、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由于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总会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寻求创业的途径和机会,因此个人和家庭创业然后形成小企业将是中国长期而普遍的现象,研究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以及政府需要为之提供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岗和失业人员本身处于弱势地位,我们不可能对其专业素质期望太高,也不能指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通过培训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因此,小企业成长需要政策和体制上的帮助。在小企业的发展中有必要克服当前流行的一个错误观点,即小企业做大了就是成功。报告认为,小企业是一种企业形态,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生存规律,从国内外历史上看,家庭作坊也有百年老店,证明小企业有自己的成功之路。 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只是一种变化,不能作为成功的标志,大企业也有倒闭的,企业的规模与其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复杂,往往是由经营者直接面对员工、面对客户,所以经营者的素质就等于是企业的素质。小企业主未必都有作大的志向(尽管这种志向并不重要),但一定都有多盈利的愿望,政府的一切政策法规和支持措施应以帮助小企业盈利为出发点,抓住这个要 点,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就会形成小企业繁荣和成长的良好局面。政府不需要设定某种企业模式,也不需要设定企业成长的某种指标,政府的政策法规就是企业自我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时可以听到抱怨说小企业不注重品牌,不讲求信誉,报告认为不在乎自己形象的企业只能是少数,从一般经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企业

的短期行为通常是由政府政策的短期行为引致,所以克服企业短期行为的最好办法是政府政策的长期稳定和前后一致。 应该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方向性政策中,不管是提供市场准入和提供资金扶持方面,都有很好的法律和法规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在个体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尚有一些体制上的不配套、程序设置上的不到位以及更重要的一点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转变未完成。以体制 为例,中国的金融体系原来完全服务于国有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银行自身的商业化改造中,也是注重于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和提高盈利能力,还没有来的及改革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服务于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尽管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各大银行均表示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但完成整个面对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设计和安排肯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前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先生在十六大之前的一次讲话中明确了中国金融系统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完成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预示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所改善,但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小企业如何面对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小企业是中国新生的经济门类,政府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必然是随着小企业的成长壮大而不断地制定、修改、完善和调整,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边制定边修改的情况,这就会给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上 述,小企业的特点就是人数比较少,不能象大企业那样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政府相应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因此,小企业在忙于自己生意的同时,就难于拿出许多时间奔波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而且即使这样,也未必跟得上一些政策法规的变化。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小企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 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企稳回升,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但受生产规模、技术和资本、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中小企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中小企业数量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1(以下简称“中小企业”)37.0万户,比2015年末增加0.5 万户企业。其中,中型企业5.4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14.6%;小型企业31.6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85.4%。 图 1 2016年末中小企业户数占比全部企业情况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户数分别1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中小工业企业法人。

为21.4万户、8.5万户、5.0万户和2.0万户,同比分别增长0.8%、5.8%、6.6%和-18.0%,分别占中小企业户数的58.0%、23.1%、13.6%和 5.3%。分省市看,中小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的省市有江苏(12.5%)、广东(10.8%)、山东(10.7%)、浙江(10.7%)、河南(6.1%)和安徽(5.2%),6省合计企业户数20.7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56.1%。 分行业看,制造业中小企业34.7万户,同比增长1.8%,占中小企业户数的93.7%;采矿业1.3万户,同比下降11.4%,占中小企业户数的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万户,同比增长5.9%,占中小企业户数的2.6%。 制造业31个行业中,中小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9个,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0%)、农副食品加工业(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7.0%)、通用设备制造业(6.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5%)、金属制品业(5.9%)、纺织业(5.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5.2%)和专用设备制造业(5.0%),9个行业中小企业合计户数占制造业中小企业户数的59.5%。 (二)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提高 2016年,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2万亿元,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2.7%,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企业增速(4.9%)高1.1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小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7万亿元,同比增长6.5%。 图 2 2011-2016年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情况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发布时间:2008-8-18信息来源: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同时又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压力。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 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 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亟待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主委欧成中说,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局面不容乐观。一是创业条件难。截至2006年6月,中国有各类企业834.6万户。而日本1.3亿人口,就有企业660万个。在我国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最低出资额50万元,而德国只要25万元,德国人均收入却相当中国人均收入的50倍。所以,中国老百姓一般办不起企业。又如,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年销售额低于180万元为小规模纳税人,有些地方不给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增值税发票,造成中小企业很难经营。二是准入时间长。企业登记注册最快得一个星期,有的地方长达两个月。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注册登记只有2-3个审批环节,而我国则多达20个左右。三是生存周期短。现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生命力比较脆弱,据调查,小企业生存周期一般只有3-5年。

世行报告《中国:2030》英文和中文对应翻译

世行报告:《中国:2030》 一份468页的报告,本人粗略看了一遍,主要是用提高效率之类的理由要求国企改革和金融系统改革,改革的方法包括降低国有持股比率和金融系统开放,利率市场化等,但是这样的一份报告实在没有新意,因为它忽略了最重要的两条,第一是效率:所谓效率,并不是只有私有化才能达到的,第二是公平:这正是西方国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份报告也语焉不详甚至一笔带过。 我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份报告本身真的是否有价值,而是担心部分既得利益集团以改革之名行掠夺之实,利用这份漏洞百出的报告来试探人民的底线而已。 改革,该怎么改,我认为官员公布个人财产是前提,提高ZF工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行政成本才是如今改革的重点,说句简单的,一个官员公开财产制度,这么简单的改革,到现在也没有实行到位。 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括,第二部分是支持性报告,其中比较关键的是第二和第三部分,大量涉及私有化的问题,我会慢慢发出来 总括 Part I Overview 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 1 China’s Path: 1978–2030 . 4 中国之路1978-2030 2 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2030 . . 15 2030之前的发展战略 3 Structural Reforms for a Market-Based Economy with Sound Foundations. . . . 25 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结构改革 4 Increasing the Pace of Innovation. . . . . . . . . . . . . . . . . . 34 创新之路 5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of Green Development. . . . . . . . . . . . . . 39 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 6 Equal Opportunity and Basic Security for All. . . . . . . . . . . . . . . 46 平等机会和社会保障 7 Strengthening the Fiscal System and Aligning It with the Evolving Role of Government. . . . . . . . . 55 政府职能改进和财政系统的加强 8 Achieving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 with the Rest of World. . 60 与世界保持互动良好关系 9 Overcoming Obstacles to Implementing Reforms . . 65 改革的主要障碍 Part II Supporting Reports 支持报告 1 China: Structural Reforms for a Modern, Harmonius, 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 77 结构改革:现代、和谐、高收入社会 2 China’s Growth through T 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and Innovation . 161

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集团是联合国系统下的多边发展机构,它包括五个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International Bank of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IBRD) 成立:于1944年7月1日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1946年开始运作,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是世界银行集团下属五个机构之一。 宗旨:通过向中等收入国家和信用好的贫困国家提供贷款和分析咨询服务,促进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就业,减少贫困,应对全球和区域性问题。 成员:目前包括187个成员国。 总部:美国华盛顿。 组织结构:理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执行董事会负责处理日常业务。 主要活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联合召开一次春季会议和年会。春季会议和年会期间还召开发展委员会会议。 股本和资金来源:所需借贷资金主要从国际资本市场筹措。 中国参与情况:中国是创始国之一,于1980年恢复世界银行集团的合法席位。目前,中国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投票权占总票权的4.42%,居第三位。截至2011财年底,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对华承诺贷款累计约达392亿美元。 国际开发协会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IDA) 成立:于1960年成立,是世界银行集团下属五个机构之一。 宗旨:通过向世界上79个最贫困的国家提供无息贷款和赠款,促进其经济发展,减少不平等现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成员:目前包括171个成员国。 总部:美国华盛顿。 组织结构: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执行董事会负责处理日常业务。

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篇一: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

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

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而补充的样本。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设想 ----020207219一滴血 中小企业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等方面作用不断提高,为市场经济命脉增添了新鲜血液,但由于多年我国计划体制的统一管理和调控下,中小企业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第一,我们现阶段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下。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技术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防止、加工制作等等,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已经大量涉及到高科技领域,几十载传统领域也大量涉及,产品开发,而我国大多数采用老技术,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创业资本和营运资本不足,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更新缓慢,科研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档次低,花色品种少。因此重复建设严重,模式雷同。淘汰率太高,与大企业之间协调配套能力差。 第二,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段。由于市场经济的不规则分布,我国大量存在的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占用国家大量资金,结果效率低下,往往阻挡了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发展,而大企业靠规模,小气哦也靠创新,一些中小企业在大量浪费能源同时,也形成较高的淘汰率,对产品技术流程进行更新,而一些中型企业往往更具市场变化需求生产销路好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意识。 第三,中小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业务培训。中小企业往往只为既得利益招聘企业上岗员工,没有竞购基本岗位技能的培训,势必造成产品的质量低下,包装粗糙,产品不合格和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中小企业贪大求全,盲目扩张,结果副业影响了主业发展,企业很难继续声讯,举步维艰。 第四,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广泛,涉及所有竞争行业和领域,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农业挖掘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和其他行业,导致没有一个工业聚集区,无法配套同意的基础设施,男衣完善统一的共同体系和管理,形成市场方面互相排斥,恶性竞争,最终导致破产。 第五,缺乏协作能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应该成为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大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资金的支持,使其逐步成长,壮大,变为大企业,我国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由于处于分散,单干,封闭状态,导致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严重缺乏,造成资源浪费。 天涯论坛上有位网友这样形容到: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 1- 中国出口企业多,还是内销企业多,君不见海尔,美的,爱国者,诸多企业都去开拓海外市场? 2- 制造还是创新,产业升级,技术研发,君不见中国发展到今天,多少研发人员漂洋过海,土鳖憋死几代人能让产业真正升了级?难道我们不知道SONY,CANON赚钱吗? 3- 中国是OE还是OEM多?中小企业多还是大品牌,大企业多,中国90%都是粗放制造中小企业,中国没有一家真正意义的国际跨国企业。COPY都COPY不好,还要去做产业升级,真是笑话。更何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营管理,

世行报告—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ANBOUND智库译)

目录 第一章中国发展之路:1978-2030 (7) 第二章 2030年的新发展战略 (18) 第三章在坚实基础上向市场经济的结构改革 (27) 第四章加快创新步伐 (36) 第五章抓住“绿色”机遇 (42) 第六章使所有人享有均等机会和基本社会保障 (50) 第七章巩固财政系统并使其与政府职能统一 (58) 第八章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互惠关系 (64) 第九章克服困难执行改革 (69)

图表目录 图1:中国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8) 图2:中国的储蓄与其他国家比较 (15) 图3:2008年以来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 (17) 图4:城市用地扩张速度高于城市人口增长 (33) 图5:中国的大学教育质量正在迅速提高 (40) 图6:中国不同省份早期教育开支情况 (56) 图7:21世纪中期各国劳动适龄人口养老金覆盖率 (58) 图8: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大、税收收入不足 (62) 图9:人民币越来越多地用于跨境贸易结算 (68) 表1:假设改革稳定且无重大冲击情况下中国增长模式预测 (12)

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 按:2月末,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了该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联合完成的中国展望报告——《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 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这份选在“两会”之前敏感时间发布的报告, 对中国发展与改革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对中国有何政策建议?安邦研究部翻译了 本报告的主报告,以飨客户。注:本报告仅供学习交流参考之用,报 告版权归原作者单位所有。 摘要: 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绩效,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都令人印象 深刻。GDP年均增速高达10%,5亿多人口脱贫。中国目前是世界最 大出口国和制造国,也是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即使经济增速放缓,也 将可能在2030年前跻身高收入行列,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然,届时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不过,这里涉 及两个问题。首先,尽管与目前的水平相比会有所放缓,中国未来能 否仍然以从全球角度看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其次,这种增长能否在 与国际社会、生态环境和自身社会结构相互适应而非严重冲突的情况 下实现? 本报告对这两个问题给出肯定的回答,也充分认识到相关风险。 中国有潜力到2030年成为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但 这并不会轻而易举地成为现实。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2030 年的发展愿景,中国需要在下一阶段实施新发展战略。邓小平先生倡 导的改革使中国转向高速增长轨道,他在凝聚共识、推动根本性战略 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历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已经 到达另一个转折点,需要再一次进行根本性战略转变。“十二五”规划 是一个良好开端,在融汇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了直到2030年的长期战略。重要的是,本报告着重阐述“如何做”而不仅仅 是“做什么”。研究引出了如下六条重要结论。 第一,通过下列措施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强固市场经济的基础,即

长沙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长沙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一场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传染着全球经济,无法独善其身的中国经济,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开始显现发展减缓迹象。资金紧张,能源、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压力,在“抵抗力”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群体中显露无疑。 长沙数万家中小企业的健康指标如何?8月份开始,长沙晚报联合长沙市经委、长沙市商业银行进行了一趟探访之旅,通过报纸、网络、现场走访的形式,面向400多家中小企业开展发展状况大调查,一月之后,结果出炉。让我们欣喜的是,长沙中小企业在艰难局势下赢得了生存发展空间,数目不减反增。尽管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时间来探寻这个最大亮点的起源,但我们不会忘记这次调查的初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将以大部分的篇幅来阐述“问题”,以给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我们相信,在中央频频出手的利好政策及长沙市正酝酿的诸多措施刺激下,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不减反增 ——长沙中小企业增加7000家 与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相比,“倒闭潮”并没有在长沙中小企业群体中蔓延,相反在壮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长沙市有中小企业4.2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超过2000家。而在去年底,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72万家、1942家。 外向型不明显的特点使长沙中小企业躲过了这次危机,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工业经济。长沙工业面对冰冻灾害、原材料和燃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困难,加强科学调度、加快项目建设,实现了健康、快速增长。1月至8月,长沙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这一数字接近去年全年的目标。尤为可喜的是,长沙三次产业的比重,已由去年底三产、二产、一产的产业结构占比排序,首次历史性地改写为二产、三产、一产。 市经委主任赵跃驷预测,随着新项目相继投产达效,今年长沙的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同比新增1000亿元。 经营成本被推高 ——原材料支出上涨三成 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以来,长沙中小企业受成本攀升影响较大。其中工业企业以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尤为明显,加之人民币升值和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使企业经营成本超出预期。 受国际市场传导和国内供需矛盾的影响,能源、原材料价格相对去年上涨幅度较大。调查显示,1月至8月,企业主要原材料支出平均同比增长31.17%,运输费用支出同比上浮25.41%,生产用煤、电、水、油等费用支出较去年平均增长27.32%,而人工成本同比上升20.18%。其中,企业原材料价格支出较去年增加超过50%的占比达14.56%,部分以钢材为原材料的汽配、铸件等企业甚至同比上涨50%至90%。受油价攀升等多重因素影响,63.73%的企业运输费用支出较去年同期上升超过10%,其中,以环保设备、消防器材为代表的9.8%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小的是美的,大的是强的,两者差不多上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源于那个国家中小企业的进展程度。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 1、中小企业差不多情形 截止2006年底,中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香港、台湾不包括在内),个体工商户口4242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其中95%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制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出口创汇占68、3%,上缴税收占48、2%,占社会销售额58、9%,解决了75%城镇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差不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了40%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2004年近50%的高校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 2、中小企业的作用 一是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进展不平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固进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中小企业满足了人民多种多样的需求,扩大了内需,增加了购买力,搞活了城乡市场,加快了生产力的进展。 三是中小企业的进展使产权分散化、社会化、普遍化,显现了大量创业者,增加了社会资本,提升了人的素养,开发了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四是中小企业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同样是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是中小企业的进展解决了众多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为社会的稳固做出了奉献。

调查报告: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调查报告: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某县关于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调查报告 取消农业税对闻喜县农业产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某镇苗圃花卉基地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20XX年秋收作物和三秋生产准备情况调查报告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其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全国出口总额约60%于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市的情况和全国的形势基本一致,在我市工业体系中,中小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99%以上,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到50%左右。20XX年,随着市委、市政府把“主攻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第一发展战略,主攻工业正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全市思工业、谋工业、议工业、促工业的氛围日渐浓厚。中小工业企业在我市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助推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作了一次典型调查,并走访了部分企业,从中剖析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探讨今后发展思路,以期能对促进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迪。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近年来,全市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在此背景下,全市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1、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XX年底,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单位有4388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15788万元,同比增长%。据测算,20XX年中小企业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安置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全市中小企业在安置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中小企业局提供资料显示,20XX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47600人,占全市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约20%左右。 3、园区工业的主体。 20XX年工业园共有中小企业58户。园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工业的%,同比增长%;完成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万元,同比增长%;实现税金万元,同比增长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已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的第一增长极。 4、助推工业经济实力迈入全省十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助推器。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较20XX年增长%、%和%,全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