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煤矿瓦斯传感器设置的规定

最新煤矿瓦斯传感器设置的规定

煤矿瓦斯传感器设置的规定

1、采煤工作面

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T0或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工作面回风侧设置甲烷传感器T1;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2;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4 。安装位置及要求按照图1所示。

图1 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设置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T0或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工作面设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T1;工作面回风巷设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T2;工作面进风侧设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T3。安装位置及要求按照图2所示。

图2 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设置

2、掘进工作面

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T1;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在被串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前设甲烷传感器T2。安装位置及要求按照图3所示。

图3 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设置

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设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T1,回风流中设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T2。安装位置及要求按照图4所示。

图4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设置

3、硐室及其他: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必须在进风侧设置瓦斯传感器,安装位置及要求如图5所示。

图5 回风流中机电硐室瓦斯传感器设置

瓦斯传感器定义值设置

4 一般要求 4.1瓦斯矿井必须装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4.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h连续运行。 4.3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类传感器稳定性应不小于15d。 4.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的数据或状态应传输到地面主机。 4.5煤矿必须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规定的型号选择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断电控制器等关联设备,严禁对不同系统间的设备进行置换。 4.6原国有重点煤矿必须实现矿务局(公司)所属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联网;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必须实现县(市)范围内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联网。 4.7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安全监测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甲烷检测报警矿灯。瓦斯检查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光学甲烷检测仪。 4.8煤矿采掘工、打眼工、在回风流工作的工人下井时宜携带甲烷检测报警矿灯或甲烷报警矿灯。 5.设计和安装 5.1煤矿编制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断电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 5.2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线和动力电缆等共用。 5.3 井下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硐室中,安设时应垫支架,或吊挂在巷道中,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 5.4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宜设置在采区变电所,严禁设置在下列区域:(1)断电范围内;(2)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和回风巷内;(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4)掘进工作面内;(5)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6)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巷道内。 5.5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宜为井下安全监控设备提供专用供电电源。 5.6 安装断电控制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断电控制器与被控开关之间必须正确接线,具体方法由煤矿主要技术负责人审定(接线方法参见附录A)。 5.7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电源线和控制线在改线或拆除时,必须与安全监控管理部门共同处理。检修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需要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必须

煤矿传感器安装标准

、1、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得电气设备上风侧10m~15m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2、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3、兼做回风井得装有带式输送机得井筒内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4、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得电气设备上风侧10m~

15m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5、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6、封闭得地面选煤厂机房内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7、封闭得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甲烷传感器。 8、瓦斯抽放泵站甲烷传感器得设置: 9、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内必须在室内设置甲烷传感器。 10、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下风侧栅栏外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11、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烷传感器;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时,输出管路中也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得设置 1、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与行车。 2、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得采煤工作面必须至少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地点可设置在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0、0024%CO。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3、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4、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得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风速传感器得设置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得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得地点.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得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风压传感器得设置 主要通风机得风硐内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得设置 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3 机电硐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 开停传感器得设置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风门传感器得设置 矿井与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得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煤矿传感器安装标准

处应设、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10m~15m.1 置甲烷传感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2 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兼做回风井的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内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3处应设10m~15m4、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置甲烷传感器。、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5 、封闭的地面选煤厂机房内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6 7、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甲烷传感器。8、瓦斯抽放泵站甲烷传感器的设置:9、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内必须在室内设置甲烷传感器。10、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下风侧栅栏外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烷传感器;11 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时,输出管路中也应设置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置,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1、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至少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地点可设置2 。在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0.0024%CO 0.0024%CO。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3 0.0024%CO。、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4 0.0024%CO。传感器,报警浓度为风速传感器的设置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当风10m道前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风压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内应设置风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机电硐室内,距巷壁不得小于23 不得大于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300mm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 开停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风门传感器的设置 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 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煤矿传感器安装标准

表I甲烷传感黑的狼警液度、斷电氓度、复也浓度舸斷电范圉及便携戎甲烷脸蒯报警仪的擅警浓度

.1、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10m~15m 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2、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3、兼做回风井的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内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4、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

10m~15m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5、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6封闭的地面选煤厂机房内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7、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甲烷传感器。 8、瓦斯抽放泵站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9、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内必须在室内设置甲烷传感器。 10、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下风侧栅栏外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11、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 烷传感器;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时,输出管路中也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1、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至少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地点可设置在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0.0024%C0。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 0.0024%C0。 3、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0。 4、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0。 风速传感器的设置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风压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内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3机电硐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 C。 开停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风门传感器的设置 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瓦斯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瓦斯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煤矿的生产安全,对于煤矿中瓦斯成分的监测监 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档旨在制定瓦斯监测监控管理制度,以确保煤矿的生产安全。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需要瓦斯监测监控的井下采煤工作面。 1. 监测设备 1.1 瓦斯传感器 瓦斯传感器应该满足质量合格的要求,每个工作面应设置 足够数量的监测点,并定期进行校准,达到准确监测瓦斯浓度的要求。 1.2 瓦斯仪器 瓦斯仪器应满足安全生产标准,使用前应通过检测和校准,确保准确监测瓦斯浓度,并及时报警和处理异常情况。 2. 监测流程 2.1 监测频率 在井下采煤工作面应定期进行瓦斯监测,监测频率如下:•1级瓦斯报警限制: 每班次监测2次,每次距离安全生产标准规定的瓦斯报警限制值以下时,必须全面监测。 •2级瓦斯报警限制: 每班次监测3次,每次距离瓦斯报警限制间隔为不超过2小时,瓦斯报警限制一般为 2.0%-2.5%。 •3级瓦斯报警限制: 按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要求执行,频率不低于每周一次。 2.2 监测记录

瓦斯监测要有记录,并及时上传至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煤 矿安全监察部门定期进行抽查。 2.3 报警处理 当监测到瓦斯浓度超过安全生产标准规定的限值时,监测 设备应及时发出报警,并立即停止工作,采取措施降低瓦斯浓度,消除安全隐患。 2.4 常规检查 每个班次工作开始前,应先检查井下通风及瓦斯检测设备 是否正常。 3. 监督管理 3.1 监督部门 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监管瓦斯监测管理工作,每年定期 进行抽查,对于瓦斯监测工作做出评估和监督。 3.2 管理负责人 每个工作面都应有专门的瓦斯监测管理负责人,负责监督 瓦斯监测仪器设备、记录报表和出具瓦斯指标证书等工作。 4. 总结 本文档旨在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瓦斯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的健全和执行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一环。选拔专业人员,完善设备、制定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程序最终都是为了防范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瓦斯矿井各类传感器的设置

瓦斯矿井各类传感器的设置: 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1、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3、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U形通风方式在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T0或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在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T1(距工作面≦10m处),在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2(距采区回风巷10~15m处)。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3(进风巷10~15m处)。 4、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在工作面混合风流处设

置甲烷传感器T1(距工作面≦5m处),在工作面回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器T2(距巷道硐口10~15m处),采用串联通风的工作面,必须在被串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设置甲烷传感器T3(在风机前3~5m处)。 5、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6、其他《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地点。 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置: 1、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至少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地点可设置在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0.0024%。

3、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宜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4、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风速传感器的设置: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烟雾传感器的设置: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烟雾传感器。

煤矿井下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及设置要求详解

煤矿井下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及设置要求详解 一、煤矿井下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及设置要求 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及参数设置,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经常使得我们安装设置不规范,验收不合格,出现很多问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把我们在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相关传感器的正确的安装及设置方法做以下总结。 (一)甲烷(瓦斯)传感器的设置: 1、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IOm—15m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2、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3、兼做回风井的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内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4、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IOm—15m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5、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6、封闭的地面选煤厂机房内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7、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甲烷传感器。 8、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内必须在室内设置甲烷传感器。 9、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下风侧栅栏外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10、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烷传感器;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时,输出管路中也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二)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置

1、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至少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地点可设置在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20.0024%。带式输 送机滚筒下风侧IOm-15m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o 3、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 0.0024% o 4、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 (三)风速传感器的设置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IOnI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四)风压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的风胴内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五)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ιn,距巷壁不得小于20Omm机电胴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0 (六)开停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七)风门传感器的设置。 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二、井下各类模拟量传感器的安装及设置要求

煤业集团瓦斯监测监控管理规定

煤业集团瓦斯监测监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国家煤矿瓦斯治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方针,落实集团公司"规范、准确、及时、有效"监测管理目标和理念,充分发挥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各类煤矿生产企业,包括基建矿井、改扩建矿井和联营兼并矿井。 第三条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的重要保障。各矿(公司)的矿长、总经理对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维护、测试等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各矿(公司)的总工程师对监控系统的安装、运行、维护、测试等技术管理负责。 第四条凡监控系统未建立、系统不完善或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矿井或工作地点不得生产。 第二章系统建设与安装 第五条集团公司所有生产矿井、新建矿井、回收矿井、改(扩)建矿井、基建矿井必须装备永久可靠的监控系统。各矿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监测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必须符合《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23》。

监测监控系统首选采用井下以太光纤宽带环网结构,监控主机和备用机采用双机在线热备技术,相互可自动切换。 第六条新建生产矿井新装备监控系统,生产矿井、回收矿井、改(扩)建矿井需更新或扩容监控系统必须提出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必须经集团公司审批。 第七条所有矿井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监测系统必须与集团公司瓦斯监测网络实现联网。 第八条入井的所有监控设备必须取得"安全仪表检验合格证"、"产品(计量器具)合格证、产品(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防爆合格证"和"MA标志"。所有监控设备必须工作稳定、性能可靠。 各矿必须按监控设备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规定的型号选择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开停传感器、馈电传感器等关联设备,严禁使用未连检的设备。 第九条井下的采区设计、采掘工作面设计、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单独设立安全监测监控章节。安全监测监控章节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安设地点位置,信号电缆、电源电缆敷设,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门限,断电控制关联区域等做出明确详细规定,并单独绘制监测装置布置图,经机电、通风、安监部门审核后,由通风区和生产队组负责实施。 各矿地面选煤厂的煤仓、转载点等瓦斯聚集区域必须安设瓦斯传感器。瓦斯浓度≥1.5%立即切断相关联区域内全部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电源。 第十条监控设备下井安装和正式安装使用前,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煤矿传感器安装标准

表I甲烷传感器的报譽浓度.斷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斯电范阖及

、1、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得电气设备上风侧1 Om~ 1 5 m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2、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屮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必须设置便携式中烷检测报警仪. 3、兼做回风井得装有带式输送机得井筒内必须设置中烷传感器。 4、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得电气设备上风侧10m〜

1 5 m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5、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屮烷传感器. 6、封闭得地面选煤厂机房内上方应设置屮烷传感器。 7、封闭得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屮烷传感器。 8、瓦斯抽放泵站屮烷传感器得设置: 9、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内必须在室内设置甲烷传感器。 I 0、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下风侧栅栏外必须设置屮烷传感器。 1 1、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屮烷传感器: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时,输出管路中也应设置屮烷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得设置 1、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 0 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 0 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与行车。 2、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得采煤工作面必须至少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地点可设置在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0、0024帰CO。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 0 m〜1 5m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o 3、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 0、0024%C 0 O 4、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得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o 风速传感器得设置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得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帕后10.n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得地点•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得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风压传感器得设置 主要通风机得风嗣内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得设置 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 3机电嗣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C. 开停传感器得设置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风门传感器得设置 矿井与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得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煤矿传感器安装标准

表1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斷电浓度、复电农度和斯电范国及便携式甲烷检測报警仪的报警浓度

.1、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10m~15m 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2、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矿用防爆型柴油机车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3、兼做回风井的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内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4、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道内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

10m~15m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5、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6封闭的地面选煤厂机房内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7、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甲烷传感器。 8、瓦斯抽放泵站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9、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内必须在室内设置甲烷传感器。 10、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下风侧栅栏外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11、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 烷传感器;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时,输出管路中也应设置甲烷传感 1、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至少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地点可设置在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CO。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CO。 3、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 为%CO。 4、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CO。 风速传感器的设置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风压传感器的设置 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内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3机电硐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 C。 开停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风门传感器的设置 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煤矿各类传感器安设标准

煤矿各类传感器安设标准 除特别指出外,都是依据《AQ1029—20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或者简称“AQ1029”。 一、带式输送机保护传感器 应急管理部第4号令规定“带式输送机防打滑、跑偏、堆煤保护装置或者温度、烟雾监测装置失效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因此准确定义这五种保护的安装标准,用以指导煤矿正确安装,确保安全有序生产。

二、甲烷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屋顶)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墙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三、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的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报警浓度都为0.0024%CO。 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应至少设置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地点可设置在回风偶角(距切顶线≤1米)、工作面(距工作面机尾煤壁≤10米)或工作面回风巷(距回风口10米—15米)。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米处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自然发火观测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外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 四、风速传感器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米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风速传感器要求具有较强的方向性,所以要求采用刚性固定。 五、风压传感器 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六、瓦斯抽放管路中传感器 瓦斯抽放泵站的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宜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防回火安全装置上宜设置压差传感器。 七、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 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及地温高的矿井采煤工作面应在工作面(距工作面机尾煤壁≤10米)或回风巷(距回风口10米—15米)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报警值为30℃。 机电硐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 八、开关量传感器

瓦斯传感器及便携仪吊挂标准

甲烷传感器吊挂及使用、挪移标准 第一条甲烷传感器吊挂位置: 1、矿井应配备传感器、分站等安全监控设备备件,备用数量不少于应配备数的20%。 2、掘进工作面:吊挂在风筒的对侧,距离工作面迎头不超过5m。耙矸机作业时将甲烷传感器移至耙矸机导向轮上方。 3、采煤工作面:距离工作面回风侧煤壁不超过10m,距顶板(或顶梁)不得大于300 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 mm,且应垂直悬挂。 4、采掘工作面回风口吊挂位置:距回风口10~15m处。 5、甲烷传感器的吊挂距离顶板不超过300mm,距离巷帮不小于200mm。拱形巷道吊挂在巷道拱基线上方不少于1m的位置,距离吊挂处顶板不超过300mm,距离巷帮不小于200mm,并且垂直悬挂(特别规定的除外)。 6、甲烷传感器吊挂位置不符合规定,每次处对跟班队长、机电(队、班)长、责任人各罚款100元,并按一般隐患考核。 第二条甲烷传感器使用、挪移标准: 1、甲烷传感器的安装必须与生产同步进行,甲烷传感器没有按要求安设,一律不得生产。 2、冲洗巷道积尘时严禁水流直对监控电缆接线盒、传

感器、分站等监控设备进行冲洗。 3、工作面顶板有淋水时,应制作伞型装置进行遮挡,严禁用塑料袋、编织袋等物品包裹,发现包裹的按照红线处理。 4、甲烷传感器的显示屏应朝着巷道中心吊挂,严禁对着巷帮或老塘侧,应便于现场人员观察。 5、甲烷传感器上必须吊挂管理牌,字迹要清晰,不得私自涂改。 6、甲烷传感器的尾线(航空插头)必须按照标准使用扎带固定,固定时不得使航空插头接口部分明显受力。 7、岩巷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保护箱,爆破作业时应将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移至保护箱内加以保护。 8、移动瓦斯传感器由当班班长负责,移动瓦斯传感器前,必须提前向通风队监控中心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并且移动过程中轻拿轻放。 9、巷道开口使用扩散通风时,当掘进深度小于5m范围时,迎头可暂时悬挂便携仪,在开口处下风侧10-15m处安设1台甲烷传感器。 10、巷道掘进长度大于5m小于20m时,回风流中甲烷传感器位置不变(开口处下风侧10-15m处),在工作面增加(T1)1台甲烷传感器,悬挂在风筒对侧距工作面小于5m范围内。

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管理规定

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管理规定 一、瓦斯探头的位置及设置 1、低瓦斯矿井回釆面,应在工作面上风巷距工作面切眼10米处安设瓦斯探头。瓦斯报警点:1%;断电点:1.5%;断电范围:工作面及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2、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回采面,应在工作面上风巷距工作面切眼10m处、距采区回风巷10〜15m处各安装一台瓦斯探头。第一台探头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圉与低瓦斯回采面相同;笫二台探头报警点为1.5%、断电点为1%,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3、回采面釆用审联风时,进入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必须安装瓦斯传感器。瓦斯报警、断电点为0.5%,断电范圉为回采工作面及其进回风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4、低瓦斯矿井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巷道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设置屮烷传感器,传感器离迎头距离:煤巷小于30m,半煤岩巷小于50m, 岩巷小于80mo 5、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应在该面局扇前3〜5m处安装瓦斯传感器,瓦斯报警点以及断电点均为0.5%,断电范围为被串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6、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0.3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0. 2m。 二、监测系统信息管理 1、监测中心每班必须有一名值班员值班,值班员应认真监视电脑显示器所显示的信息,记录系统运行状态,负责打印监测日报表。接到报警、断电信号后,要立即通知通风工区值班室和矿调度室。 2、监测值班班长必须对监测系统中岀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以书面报告的形式, 送通风区长指示后报送矿长和总工程师审阅,并及时向公司通风部门汇报。 3、监测日报应每天送矿长和总工程师审阅签字。 三、监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1、编制采掘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对传感器的数据、安装位置、主机、动力开关安设地点等做出明确规定,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2、通风部门负责监测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回收工作。在使用前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一次。中烷传感器、便携式屮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催化元件的屮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每7天必须对屮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采煤工作面各种传感器吊挂标准

采煤工作面监测监控系统平安措施报告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用于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避雷器等设备组成的系统。该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采用U型通风。 二、采煤工作面传感器的设置: 1) T0: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采区的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位置设在采煤工作面切顶线对应的煤帮处,设置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断电范围是工作面及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平安型电气设备,复电浓度为<1%。低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必须设置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报警浓度1%。 2〕T1:甲烷传感器设在回风流距工作面割煤线10m范围内,设置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断电范围是工作面及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平安型电气设备,复电浓度为<1%。 3〕T2:甲烷传感器设在距回风绕道口10~15m处,设置报警浓度为≥1%,断电浓度为≥1%,断电范围是工作面及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平安型电气设备,复电浓度为<1%。 4〕T3:甲烷传感器设在距工作面割煤线10m范围内,设置报警浓度为≥0.5%、断电点浓度为≥0.5%,断电范围是进风巷、工作面及回风巷全部非本质平安型电气设备,复电浓度为<%。 5〕T4:甲烷传感器设在距回风绕道口10~15m处。设置报警浓度为≥0.5%、断电点浓度为≥0.5%,断电范围是进风巷、工作面及回风巷全部非本质平安型电气设备,复电浓度为<%。〔以上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参照煤矿平安规程第97页表三〕6〕采煤工作面必须至少设置一台一氧化碳传感器,位置设在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0.0024%。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自然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