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eubt]中科院2008物理化学考博试卷

[neubt]中科院2008物理化学考博试卷

[neubt]中科院2008物理化学考博试卷
[neubt]中科院2008物理化学考博试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卷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所有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注明题号。

4.可以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电子计算器。

一、填空题(共24分,每空2分)

1. 对一理想气体进行绝热压缩,压力自P 1增加到P 2(ΔP = P 2- P 1>0),此过程气体的温度变化T Δ_______0,ΔU______0 。(填>,=或<)

2. 298K 时,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m f H Δ=-9 2.31kJ/mol ,HCl(g)的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焓(即1molHCl(g)溶于水形成无限稀薄溶液时的ΔH )为

-75.13kJ/mol。若以b=b(θ)但仍遵守亨利定律的溶液作标准态,则HCl(aq)的标准摩尔生成焓m f H Δ(HCl,aq)=_______。

3. A、B 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A 分子质量是B 分子的两倍,当他们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时,单位体积内,等质量A、B 气体压力之比P A /P B =_ 。当A、B 两种气体温度相等时,在此二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之比v A /v B =___________。

4. 液体B 在固体C 表面形成液滴如图所示,已知B 在空气A

中的界面张力为γAB ,固体C 在空气中的界面张力为γAC ,则BC 界面张力为 。

5. 下图为Cu-Zn二组分体系的固液平衡相图,图中单相区共有 个,两相区共有______ 个,三相共存区共有______ 个。

6.电沉积过程中,阳极为金属Cu,电解液为CuSO

4

溶液,阴极也为Cu,用强度为0.1A电流通过,在阳极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阴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1小时,有_________克Cu沉积出来。(Cu:64g/mol,电子电荷1.6×10-19C,1mol=6.02×1023)

二、选择填空题:(共10分,每题2分)

1. 在分子运动论中,分子服从Maxwell速度分布,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最概

然速率V

m ,均方根速率u,以及数学平均速率为V

a

应为:( )

A.V

m < u < V

a

B.u < V

m

< V

a

C.V

m

< V

a

< u D.V

a

< V

m

< u

2. 某纯物质的液体凝固时,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的密度,则该液体的凝固点随压力升高而(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其变化

3.一源电池的输出电动势是E,输出电流为I,则( )

A. 当I→0时,E最大

B. 当I→0时,E最小

C. 当I→0时,E不变

D. 当I→0时,无法确定E的变化

4. 平行反应中,A→B、A→C 的速度常数分别为k 1=10/min,k 2=20/min,在反应过程中产物B 和C 的浓度之比,[B]/[C]=( )

A.1

B.2

C.0.5

D.无法确定其变化

5.当反应CaCO 3(s)=CaO(s)+CO 2(g)在某给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若保持其他反应条件不变,而将CaCO 3(s)的颗粒变小,平衡将(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移动

D.不能确定其移动方向

三、简述题:(共6分,每题3分)

1.根据热力学第2定律,宇宙最终会趋于“热寂”——认为在一切自然现象中,熵的总值永远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宇宙越是接近于熵极大的极限状态,那就任何进一步的变化都不会发生了,这时宇宙就会进入一个死寂的永恒状态。就目前的科学认识水平,“热寂说”的推论是有缺陷的,请从逻辑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2. 请利用相图简单叙述区域熔炼获得高纯度物质的原理。

四、计算题:(共60分)

1.(5分)1molHg(l)在298℃时从100kPa 加压到10100kPa,求Gibbs 自由能的变化值。

已知Hg(l)密度ρ=13.6×103kg/m 3,并设ρ不随压力变化,Hg 摩尔质量M(Hg)=0.2kg/mol。

2.(10分)在1273K 时,将44gCO 2(g)充入一放有过量碳的容积为1升

(1升=10-3m 3)体积的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 2(g)+C(s)=2CO(g)。 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6g/mol。 (1)计算此反应在1273K 时的反应平衡常数k;

(2)如果当反应温度升高10℃时,K 的值增加一倍,求此反应的m ΔH 和m

ΔS (假设p ΔC =0)。

已知CO 2摩尔质量M(CO 2)为44g/mol,CO 摩尔质量M(CO)为28g/mol,C 摩尔质量M(C)为12g/mol。

3.(10分)某种溜冰鞋下面的冰刀与冰的接触面积为3.2×10-7m 2,当运动员体重50kg,双脚穿冰鞋立于冰面。求:

(1)冰刀与冰面接触处的压力; (2)该压力下冰的熔点。

在273K 和标准压力p 时,冰和水的密度分别为920kg/m 3,1000kg/m 3,冰的摩尔熔化热为6kJ/mol,水的摩尔质量18kg/mol。

4.(10分)(1)20℃时将半径为5×10-5m 的毛细管插入盛有汞的容器中,在毛细管内的汞面下降高度为11.10cm。若汞与毛细管壁的接触角为140°。汞的密度ρ=13.6×103kg/m 3,求汞的表面张力。

(2)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N/m,汞-水的界面张力为0.375N/m,试判断水能否在汞的表面铺展开。

5.(15分)用强度为0.02A 的电流通过硝酸金(Au(NO 3)3)溶液,当阴极上有1g Au(s)析出时,计算:

(1)通过多少电荷量? (2)需要通电多长时间?

(3)阳极上析出氧气量是多少?

已知 Au 摩尔质量M(Au)为197g/mol,O 2摩尔质量M(O 2)为32g/mol。

6.(10分)一理想气体从状态A(p 1,V 1,T 1)改变到B(p 2,V 2,T 2)(见下图)

。请计算熵变。

V

p p 12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4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高等物理化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7分) 1、在定温、定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0(填 >、<、=、≠)。 2、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体积基本无关。与毛细管半径、接触角、两相密度差有关。 3、三组分体系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5。,最大自由度为4 f=C+2-Q,三组分,所以C=3,Q为相数,f为自由度 4、范德华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后,气体的温度将下降。 5、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一定≠ 0(填 >、<、=、≠)。 6、A及B二组分组成的凝聚体系能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 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2种固相同时析出。 7、NH4HS(s)放入真空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中组分数C= 2 ,相数P=2,自由度F=2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7分, 对的“√”,错的“×”)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2、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3、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4、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5、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6、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7、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 (B)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 (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 (D)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 2、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D

2007-2008物理化学B试卷(附标准答案)

第 1页 共 2页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试卷(答案) 说明:学生可带热力学公式表和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隔离系统理想气体由状态1自由膨胀至状态2,作为该过程自发性判据的量是( 2 )。 ⑴ △A ⑵ △S ⑶ △G ⑷ △U 2.影响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为( 2 )。 ⑴ 浓度 ⑵ 温度 ⑶ 压力 ⑷ 惰性气体 3.一定温度下,将纯NH 4HS(s)置于抽空的容器中,NH 4HS(s)发生分解, NH 4HS(s)=NH 3(g)+H 2S(g),测得平衡时系统总压为p $,则标准平衡常数 为( 3 )。 ⑴ 1 2 ()4 p $ ⑵ 14 p $ ⑶ 14 ⑷ 12()2 p $ 4.物质A 和B 形成低恒沸混合物E ,已知纯A 的沸点小于纯B 的沸点,若将任意比例的A+B 混合物在一精馏塔中精馏,在塔顶的馏出物质是( 3 )。 ⑴ 纯A ⑵ 纯B ⑶ 低恒沸混合物 ⑷ 都有可能 5.在.αβ相中含A 、B 两种物质,当达平衡时,正确的是( 2 )。 ⑴A B ααμμ= ⑵A A αβμμ= ⑶A B αβμμ= ⑷A B ββμμ= 6.碘2I ()s 在指定温度的饱和蒸气压下升华为碘蒸气2I (g),此过程的Q ( 1 );W ( 3 ); △U ( 1 ); △H ( 1 ); △S ( 1 ); △G ( 2 )。 ⑴ > 0 ⑵ = 0 ⑶ < 0 ⑷ 不能确定 7.在101.325kPa 的大气压下,将蔗糖在水中的稀溶液缓慢地降温,首先析出的为纯水,相 对纯水而言,加入蔗糖将出现:蒸汽压( 2 );沸点( 1 );凝固点( 2 )。 ⑴ 升高 ⑵ 降低 ⑶ 不变 ⑷ 无一定变化规律 8.在封闭系统内发生的任何绝热过程的△S ( 4 )。 ⑴ > 0 ⑵ < 0 ⑶ = 0 ⑷ ≥ 0 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绝热下向真空膨胀,△S ( 1 );△U ( 3 );△H ( 3 ) ;Q ( 3 ) W ( 3 ) 。 ⑴ > 0 ⑵ < 0 ⑶ = 0 ⑷ 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理想气体定温可逆膨胀过程中,W <0 , Q > 0 , △U = 0 , △H = 0 。 (填> 0,< 0 或 = 0 ) 2.利用△G ≤0判断过程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恒温, 恒压 , W ′ =0。 3.三组分系统的最大自由度数 4 。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 5 。 4.化学反应2A+B=3C 达平衡时,A μ、B μ、C μ间的关系应当满足 A B C 23μμμ+=。 5.对C (石墨)、CO (g )、CO 2(g )之间, CO 2(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正好等于 C(石墨)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C(石墨) ;标准摩尔燃烧焓为零的是 CO 2(g) 6.可逆热机的效率最 大 。 7.公式△H =Q p 的应用条件 封闭系统 , W ’=0 , 恒压 。 8.理想气体反应:A+B=2C+D, △H <0,则当系统的温度 降低 ,压力 减小 时,此反应的平衡向正向移动。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焓的增加量△H 等于该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Χ ) 2.一个绝热过程Q =0,但系统的△T 不一定为零。 ( √ ) 3.凡是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一定都是自发过程。 ( Χ ) 4.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 √ ) 5.据二组分液系的p -x 图,可以准确的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态混合物。 ( √ ) 四.计算题(每题12分,共36分。答案错扣一半分,单位错扣14 分,后一问数据因前一问错而错不扣分) 1.1mol 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在300K ,1519.5kPa 下定温可逆膨胀至101.3kPa 。求:⑴过程的Q 、W 、△U 、△H 、△S 及△G ;⑵若向真空自由膨胀至101.3kPa ,上述各热力学量又是多少? 解:⑴ △U =0,△H =0 W r =-nRT Ln 12p p ={-1×8.314×300Ln 1519.5101.3 }J =-6.7544k J Q =-W =6.7544kJ △S = r Q T =6754.4 300 J.k -1=22.5147 J.k -1 △G =W r =-6.7544k J ⑵ △U =0,△H =0,W =0,Q =0,△S =22.5147 J.k -1 △G =-6.7544k J (每个热力学函数1分,共12分)

物理化学试题与答案1

物理化学试卷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6题30分) 1. 2 分(4932) 用铜电极电解·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B ) (A) 2Cl- ─→Cl2+ 2e- (B) Cu ─→Cu2++ 2e- (C) Cu ─→Cu++ e- (D) 2OH-─→H2O + 1 2 O2+ 2e- 2. 2 分(4948)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Na+/ Na) < (H+/ H2) (B) (Na) < (H2) (C) (Na+/ Na) < (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Na+/ Na) > (H+/ H2) 3. 2 分(4869)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4. 2 分(4889)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B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5. 2 分(4910)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A ) (A) Cl2 (B) O2 (C) Cl2与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 已知:(Cl2/Cl-)= V , (Cl2)= 0 V , (O2/OH-)= , (O2) = V 。 6. 2 分(5154) 将铅蓄电池在 A 电流下充电h,则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B ) (A) kg (B) kg (C) kg (D) kg 7. 2 分(510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8. 2 分(4940)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V,(Zn2+/Zn) = V,电解一含有 Zn2+(a=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 ) (A) pH > (B) pH > (C) pH > (D) pH > 9. 2 分(4857) 298 K、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V,电解此溶液 为:( C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H2 (A) 大于V (B) 等于V (C) 小于V

15中科院考博英语部真题

词汇(无) 完型(网络上找到的原文,试题没有这么长,压缩了。划线部分为虫友考后忆起的待选空及答案) In the last post, we discussed why fabrication and falsification are harmful to scientific knowledge-building. The short version is that if you’re trying to build a body of reliable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making stuff up (rather than, say, making careful observations of that world and reporting those observations accurately) tends not to get you closer to that goal. Along with fabrication and falsification, plagiarism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 high crime against the project of science, but the explanations for why it’s harmful generally make it look like a different kind of crime than fabrication and falsification. For example, Donald E. Buzzelli (1999) writes: [P]lagiarism is an instance of robbing a scientific worker of the credit for his or her work, not a matter of corrupting the record. (p. 278) Kenneth D, Pimple (2002) writes: One ideal of science, identified by Robert Merton as ―disinterestedness,‖ holds that what matters is the finding, not who makes the finding. Under this norm, scientists do not judge each other’s work by reference to the race, religion, gender, prestige, or any other incident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searcher; the work is judged by the work, not the worker. No harm would be done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if we discovered Einstein had plagiarized it… [P]lagiarism … is an offense against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sts, rather than against science itself. Who makes a particular finding will not matter to science in one hundred years, but today it matters deeply to the community of scientists. Plagiarism is a way of stealing credit, of gaining credit where credit is not due, and credit, typically in the form of authorship, is the coin of the realm in science. An offense against scientists qua scientists is an offense against science, and in its way plagiarism is as deep an offense against scientists as falsification and fabrication are offenses against science. (p. 196) Pimple is claiming that plagiarism is not an offense that undermines(zqc2849) the knowledge-building project of science per se. Rather, the crime is in depriving other scientists of the reward they are due for participating in this knowledge-building project. In other words, Pimple says that plagiarism is problematic not because it is dishonest, but rather because it is unfair. While I think Pimple is right to identify an additional component of responsible conduct of science besides honesty, namely, a certain kind of fairness to one’s fellow scientists, I also think this analysis of plagiarism misses an important way(whj19890715) in which misrepresenting the source of words, ideas, methods, or results can undermine the knowledge-building project of science. On the surface, plagiarism, while potentially nasty to the person whose report is being stolen, might seem not to undermine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s evaluation(zqc2849) of the phenomena. We are still, after all, bringing together and compar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observation reports to determine the stable features of our experience of the phenomenon. But this comparison often involves a dialogue as well. As part of the

物化实验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D卷) 2008 --2009 学年一学期 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课程24学时1学分考试形式:闭 卷 专业年级:冶金、环境类07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5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内容分为笔试(30分钟)和操作考试(2.5小时),备有8套试题,学生抽签选择。此处列举4套示例。 A卷试题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实验所测的是哪一种超电势? (A) 氢电极的电阻超电势(B) 氢电极的浓差超电势 (C)氢电极的活化超电势(D) 氧电极的活化超电势 2. 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中, 若CH3COOC2H5和NaOH溶液的浓度均为0.010 mol·dm-3, 等体积混合后, 则反应终止时体系的电导率可用下列哪种溶液的电导值代替 (A)0.010 mol·dm-3 NaOH (B) 0.005 mol·dm-3 NaOH (C)0.005 mol·dm-3 CH3COOH (D) 0.005 mol·dm-3 CH3COONa 3. 在Fe(OH)3溶胶的纯化过程中, 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物质是: (A) Fe3+(B) Cl-(C) Fe(OH)3(D) H2O 4. 福庭式气压计的读数校正不包含以下哪一种校正 (A) 温度校正(B) 重力加速度校正(C)仪器校正(D)露茎校正 5.电导率仪在用来测量电导率之前, 必须进行: (A) 零点校正(B) 满刻度校正(C) 定电导池常数(D) 以上三种都需要 6. 在氧弹实验中, 若测得?c H m= -5140.7 kJ·mol-1, ?|?H|最大=25.47 kJ·mol-1, 则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应为: (A) ?c H m= -5140.7 kJ·mol-1(B) ?c H m= -5140.7±25.47 kJ·mol-1 (C) ?c H m= -(5.1407±0.02547)×103 kJ·mol-1(D) ?c H m= -5140.7±25.5 kJ·mol-1 7. 在测定纯水的饱和蒸气压的实验中, 我们是通过测定不同外压下纯水的沸点来进行的, 这种测定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是属于: (A) 静态法(B) 饱和气流法(C)动态法(D) 流动法 8. 用差热分析仪测定固体样品的相变温度,选用哪种物质做基准物较合适: (A) 无水氯化钙(B)三氧化二铝(C) 苯甲酸(D) 水杨酸 9. 测量溶液的电导时, 应使用: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中科院考博真题

名词解释 生物圈、气候、太阳辐射、降水、径流、风蚀作用、植物群落、土地退化、土壤剖面、地域分异规律 简答 1、气候变化 2、基本地貌类型 3、水量平衡 4、成土学说 5、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 论述 1、试述地带性学说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名词解释 矿物、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季风、河流、地域分异规律、生物群落、对流层、土壤简答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自然区划原则 3、土壤的物质组成 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5、影响地貌的形成因素 论述 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

名词解释 梅雨、基流、物候谱、山海经、光合潜力、焚风效应、超渗流、雅丹地貌、地域分异、地理大发现 简答 土壤侵蚀、尺度转化的概念和地理学意义、地理学发展方向

名词解释 变质作用、大气环流、风化作用、河流阶地、季风、降水强度、流量、生物多样性、土壤质地、纬度 简答题 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2、植被分类 3、土壤的一般形态 4、温室效应 5、主要成土过程 论述题 1、试述地理地带性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简答题(10×3) 1、自然区域划分原则 2、成土学说 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论述题 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0)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20) 3、中国的气候特征(30)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1999年自然地理 1.概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及意义。 2.论述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及其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3.试述黄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 4. 试述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一个独特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意义 《自然地理学》2000年考试题 1.关于自然地理学科发展; 2.西部土地退化有哪几种类型 3.西部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4.自然地域分界线 (前两题为简答,后两题为论述) 《自然地理学》2001年考试题 一、简述 种群、群落 地理地带 水量平衡 构造地貌 成土过程 二、论述 1. LUCC内容与进展 2. 我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3. 温室效应与全球环境意义 2001年自然地理学入学试题 一.简答题 1.构造地貌 2.植物种群与植物群落 3.水量平衡 4.地理地带 5.成土过程 二.论述题 1.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 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与进展 《自然地理学》2002年考试题 一、简述 1.流水地貌 2.水循环(或土壤地带性) 3.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 (注,因是不同的人回忆的,有点差异,你都看看) 二、论述 1.简述我国自然地理地域性特征 2.论述我国主要土地退化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 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名次解释:(20分) 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12分) 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 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12分) 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12分) 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12分) 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 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 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20分) 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 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20分) 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15分) 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 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 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 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

中科院考博真题 生物化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年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 核小体 2.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 3. 自噬(Autophagy) 4. 光合作用 5. 受体 6. 异染色质 7. 反密码子 8. 片层(β-sheet) 9.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10. 免疫共沉淀 (Immunoprecipitation) 二、简答题(每题5分,请任选6题,共计30分。不建议作答超6题,若超6题,则选得分较少的6题计入总分) 1. 简述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有哪些酶完成,这些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第1页共2页

2. 简述两种以上研究DNA与蛋白质结合的方法及其原理。 3. 简述光合作用五大复合体及其功能。 4. 简述Chip-seq的原理。 5. 简述ATP在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理功能。 6. 列举植物中两种以上发挥重要功能的萜类化合物(或衍生物),并说明其功能。 7. 简述植物体中RNA聚合酶的种类及功能。 8. 举例说明亲和性标签纯化蛋白的方法和原理。 三、论述题(每题8分,请任选4题,共计32分。不建议作答超4题,若超4题,则选得分较少的4题计入总分) 1. RNA的功能有哪些? 2.论述植物激素与受体互作产生效应的分子机理(Auxin或ABA任选一种) 3. 常见的组蛋白修饰有哪些?选三种论述其功能。 4. 论述CRISPR/Cas9系统的工作原理及Cas9蛋白酶的功能。 5. 何谓cDNA文库,建立cDNA文库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6. 论述生物膜分子结构和生物膜结构的分子模型。 四、实验分析题(每题9分,请任选2题,共计18分。不建议作答超2题,若超2题,则选得分较少的2题计入总分,需写明实验设计原理,主要流程和实验要点) 1. 请用三种以上方法证明一个蛋白质含有磷酸化修饰。 2.已知一个基因的转录特异受红光诱导,请设计两种不同实验筛选调控该基因红光诱导表达的关键因子。 3.检测植物基因组织表达特异性的方法有哪些?论述其原理及优缺点。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第2页共2页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应化、化教专业《物理化学》期未试卷(B)答案

2008 —2009 学年 第 一 学期 化学与材料学院2006级应化、化教(本科)专业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B )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1) 四(2) 五(1) 五(2) 五(3) 五(4) 五(5) 总分 评卷人 复核人 息 考 生 信 栏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注意事项 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试卷类别: 开卷( )闭卷(√)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考试时间: 2009 年 01 月 14 日 上 午 考试地点:

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 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填上正确答案) 1. 某实际气体反应在温度为500K ,压力为20 2.6×102kPa 下的平衡常数K f ? =2 ,则该反应在500K ,20.26kPa 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f ? 为(A )。 A. 2 B.>2 C. <2 D. ≥2 2. 在410 K ,Ag 2O(s)部分分解成Ag(s)和O 2(g), 此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A )。 A. 0 B. 1 C. 2 D. -1 3. 下列理想气体分子中,哪个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q r = (A )。 A. N 2 B. He C. HCl D. NH 3 4. Boltzmann 统计对于定位系统分布x 所拥有的微观状态t x 为(B )。 A. B. C. D. 5. 1 mol A 与n mol B 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76dm 3,当x B = 0.80时,A 的偏摩尔体积V A,m = 0.120dm 3·mol -1,那么B 的偏摩尔体积V B,m 为(A )。 A. 0.160 dm 3·mol -1 B. 0.032dm 3·mol -1 C. 0.080 dm 3·mol -1 D. 0.640 dm 3·mol -1 6. 对系统压力有影响的配分函数是(A )。 A. 平动配分函数q t B. 振动配分函数q v C. 转动配分函数q r D. 电子配分函数q e E. 核配分函数q n 7. 对于一定量理想气体,下列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D )。 A. 等温绝热膨胀 B. 等压绝热膨胀 C. 吸热而温度不变 D. 吸热而体积缩小 8. 等概率原理只适用于(B )。 A. 非孤立体系 B. 平衡的孤立体系 C. 非平衡的孤立体系 D. 平衡的非孤立体系 E. 近平衡的孤立体系 息 考 生 信 栏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和答案

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和答案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然后用铅笔涂准考证号、考试科目代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4分)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凸面镜 2.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电笔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B.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C.熔丝被烧断,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故障 D.熔丝被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熔丝接上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4.在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BCD 5.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C.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到暖和 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6.下列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电路图对应的是

7.知识的价值体现之一,是它可以让我们避免许多不安全的事故。在下列安全提示中与 惯性知识有关的是 A.车未停稳,请勿下车 B.在地铁站台候车的人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C.高压危险,请勿靠近 D.高温蒸汽,小心烫伤 8.下面现象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 B.空中加速下落的冰雹 C.匀速上坡的汽车 D.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的列车 9.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①汽化②液化 B.①液化②汽化 C.①升华②液化 D.①升华②凝华 10.从下面的图像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在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图丙表示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D.图丁表示某种晶体的熔化曲线 11.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铝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导线的电阻大 B.细导线的电阻大 C.长度相同,粗导线的电阻大 D.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大 12.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研究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方法相同的是 A.通过测100张纸的厚度来测1张纸的厚度 B.人们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

中国科学院2009年秋季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试题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 2009年秋季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试题及答案 完型填空原文 26. Attitudes of respect, modesty and fair play can grow only out of slowly acquired skills that parents teach their children over many years through shared experience and memory. If a child reaches adulthood with recollections only of television, Little League and birthday parties, then that child has little to draw on when a true test of character comes up—say, in a prickly business situation. ―Unless that child feels grounded in who he is and where he comes from, ev erything else is an act,‖ says etiquette expert Betty Jo Trakimas. 27. The Dickmeyers of Carmel. Ind., reserve every Friday night as ―family night‖ with their three children. Often the family plays board games or hide-and-seek. ―My children love it,‖ says Theresa, their mother. 28. Can playing hide-and-seek really teach a child about manners? Y es, say Trakimas and others, because it tells children that their parents care enough to spend time with him, he is loved and can learn to love others. ―Manners aren‘t about using the right fork, agrees etiquette instructor Patricia Gilbert-Hinz. ―Manners are about being kind—giving compliments, team-playing, making sacrifices. Children learn that through their parents.‖ 29. While children don‘t automatically warm to the idea of learning to be polite, there‘s no reason for them to see manners as a bunch of stuffy restrictions either. They‘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a child‘s education. ―Once a rule becomes second nature, it frees us,‖ Mitchell says. ―How well could Micha el Jordan play basketball if he had to keep reminding himself of the rules?‖ 30. Judith Martin concurs. ―A polite child grows up to get the friends and the dates and the job interviews,‖ she says, ―because people respond to good manners. It‘s the language of all human behavior.‖ 英语6选5第一篇原文

中科院考博英语真题

司法考试票据法要点详解 备注: 1.有因性存在于直接前后手之间,有因可抗辩;无因性存在于间接前后手间,无因不能抗辩,这保证了票据的流通性,后手不受前手的抗辩影响。 2.追索是反向的,连带的,单向的。 二、背书 (一)回头背书: (二)禁止转让背书 (三)背书的涂消:票据权利人故意将背书中背书人的签名或其他记载事项等记载文句的一部或全部涂去或消除。 三、承兑和保证 承兑:是指远期汇票的付款人在汇票上签名,同意按出票人指示到期付款的行为。 保证:是指汇票的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以担保特定的汇票债务人承担汇票付款为目的,在汇票上签章及记载必要事项的票据行为。 四、票据的伪造:指假冒或虚构他人名义为票据行为并在票据上签章。 五、票据变造:指无合法变更权限的人,对除签章外的票据记载事项加以变更。 票据权利的种类 1.付款请求权 票据法规定持票人最基本的权利是请求付款人按票据金额支付款项。付款请求权是票据的第一次权利,实践中人们常称此权利为主票据权利。 付款请求权须符合以下条件: (1)持票人持有处在有效期内的票据,其中汇票和本票的有效期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以内;见票即付的汇票和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以内;支票自出票起6个月以内。 (2)持票人须将原票据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如果不能提供票据原件的,不能请求付款,付款人也不得付款; (3)持票人只能请求付款人支付票据上确定的金额,付款人须一次性将债务履行完毕,因此,持票人也不得向付款人请求少于票据确定的金额付款。 (4)持票人得到付款后,必须将票据移交给付款人,原票据上的权利可能由付款人承受,向其他债务人请求付款,从而使付款请求权呈持续状态。 (5)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后,如果发现该票据有伪造、变造情况的,有权向持票人请求返还所给付的金额。这是对票据权利不确切的处置。 2.追索权

2008年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题答案

2008年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题答案

研究生入学物理化学考试题A 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上“√”,错误的填上“×”) (每题1分,共20分) 1、A 、B 两组分构成溶液,当其对拉乌尔定律产 生较大正偏差时,在p~x 图上具有最高点, 在T~x 图上具有最低点 ( √ ) 2、对正溶胶,以下一价负离子聚沉能力的顺序 为 NO -3< Cl - < Br - P A 0时, 在p~x 图上,气相线总在液相线上方。 ( × ) 8、盐桥的作用是沟通第二类导体,消除液接电

势 ( √ ) 9、在平行反应中,不论什么情况下速率常数k 1/k 2 值总是常数。 ( × ) 10、只有被物系吸收的光,对于发生光化学变化 才是有效的 ( √ ) 11、活化能是指使寻常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要 的最少能量 ( √ ) 12、∵B A i B A T Q S →-∑>?)(* δ, ∴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不 可逆过程的熵变 ( × ) 13、任意热机效率η=(T 2-T 1)/T 2 ( × ) 14、冷机从低温热源吸热,必须体系对环境作功 才能实现 ( × ) 15、Helmholtz 自由能A 是等压条件下体系作功 的本领 ( × ) 16、双原子理想气体的 C v.m =5/2R ( √ ) 17、非理想气体,不指明途径时△H=?2 1T T P dT C 18、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为恒焓过程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