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汉字规律

学习汉字规律

学习汉字规律
学习汉字规律

课题名称:儿童汉字学习规律的研究及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

课题批准号:DBA010171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

课题拨付经费:3.2万元

学科分类:教育心理

课题鉴定时间:2009年1月

课题负责人:舒华北京师范大学

主要成员:伍新春、张大成、邢红兵、郝美玲、李虹

摘要

本课题中, 我们对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汉字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合小学课本中汉字信息的统计特点分析,并通过行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系统探讨了儿童汉字学习的发展过程, 儿童大脑中的词典结构和字词识别特点的变化, 影响儿童汉字学习和阅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建立的数据库、编码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对小学汉字的许多特征,如出现频率、声旁家族、形旁家族、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汉字笔画和部件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语言材料数据库研究是了解儿童汉字学习过程的一条很好途径。在正常语文教学条件下, 儿童在学习字词和阅读的同时, 也发展了各种元语言学意识, 如汉字正字法意识、形旁意识、声旁意识、语素意识等, 这些元语言学意识的发展是儿童汉字学习和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中强调元语言学意识可能对改进和加速汉字教学有重要影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人类认知和语言获得的性质和机制等一般问题的揭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对建立有学习和自组织能力的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模型、语文和阅读教学等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有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内容结构图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程序

四、研究内容、结果和讨论

I. 小学课本汉字的频率特征分布与汉字学习

I.1 汉字频率在各年级中的分布

I.2 汉字频率对儿童识别和学习的影响

II. 小学课本汉字的笔画和部件特征分布与汉字学习

II.1 各年级汉字的笔画特征分布

II.2 汉字的部件特征分布

II.3 笔画和部件在汉字学习中的作用

III. 小学阶段的形声字特征分布与汉字学习

III.1 形声字及其在小学阶段的分布

III. 2 小学儿童形声字的学习

IV.小学低年级课本字表编制的启示

IV.1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及汉字学习的影响因素

IV.2小学低年级课本中的汉字分布特点

五、研究反响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正文

一、研究问题

书面词汇学习是儿童阅读发展的第一步。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心理学家对儿童词汇获得过程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儿童在学前已发展了大量的口头词汇, 在头脑中建立了大量语音与语义的联系, 识字初期儿童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大量字形与字音、字义之间的联系, 把已掌握的口头词汇转化为书面词汇。

书面词汇学习是不可能全部靠简单记忆或强化作用的, 儿童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步了解语言文字系统的字形、语音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即学习中包含某种一般规则的抽取。英语儿童词汇发展的研究表明, 儿童的词汇学习不仅与认知因素有关, 而且很大程度受词汇的使用频率、构词法规则、词汇的表音、表义规则性等语言文字的统计学特性的影响。另外,儿童词汇的掌握还与学习的方式有关,学习中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认识到语言文字的构成规律,儿童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课本是儿童学习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各册课本中新字词的引入顺序、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过程,例如,字词的概念难度(口语熟悉性)、韵律、字词的读音和表义规则性、重复性、生字密度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效率。因此,科学地编排课本受到各国教育界、出版界的高度重视。

本课题是根据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利用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 借鉴汉语及其它语言儿童阅读学习规律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深入的小学汉字数据库统计、儿童汉字学习研究与计算机模拟等途径,对科学编制小学识字汉字等级字表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常用汉字的分类、使用频率、组词功能及结构分布的研究对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汉字的笔画、正字法结构、字类(独体和合体字,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字等),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数据库分析。对汉字的常用部件、部件的组字频率、部件位置频率、

部件功能等特点及其分布进行了数据库分析。

2、形声字的特点及其分布的研究对形声字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⑴字频及其分布特点;⑵声旁的数量、使用频率、声旁的位置频率、声旁表音规则性及其在不同频率汉字中的分布;⑶形旁的数量、使用频率、形旁的位置频率、形旁表义规则性及其在不同频率汉字中的分布。

3、影响儿童汉字学习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小学不同年级儿童汉字学习的因素,特别是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汉语元语言学意识发展的时间和顺序,例如,儿童语音意识、正字法意识、声旁规则性意识、声旁一致性意识、形旁意识、语素意识等元语言学意识的发展特点及规律。通过儿童在汉字读音、听写、组词任务中的正确率和错误分析等方法,了解了汉字笔画数、部件结构、字词概念难度、生字重复率等对儿童汉字掌握的影响。探讨了拼音和课外阅读在汉字学习中的作用。

4、汉字等级字表的编制和教材中引入汉字的方式的研究我们在综合汉字分析的结果和儿童认知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汉字等级字表编制的原则,并初步确定了不同类型汉字的引入和教法。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 如何加速儿童语言和文字学习的过程和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的问题受到各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高度重视。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心理学家对儿童词汇获得过程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书面词汇学习是不可能全部靠简单记忆或强化作用的,儿童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步了解语言文字系统的字形、语音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即学习中包含某种一般规则的抽取。元语言学意识、尤其是语音意识在拼音文字国家儿童词汇学习和阅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心理语言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语音意识的发现改变了许多国家的课堂词汇教学方式。英语儿童词汇发展的研究还表明, 儿童的词汇学习不仅与认知因素有关, 而且很大程度受词汇的使用频率、构词法规则、词汇的表音、表义规则性等语言文字的统计学特性的影响。另外,儿童词汇的掌握还与学习的方式有关,学习中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形成对语言文字规律的认识,儿童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课本是儿童学习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各册课本中新字词的引入顺序、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过程,例如,字词的概念难度(口语熟悉性)、韵律、字词的读音和表义规则性、

重复性、生字密度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效率。因此,科学地编排课本,例如,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精心地选择课文内容和形式、根据语言文字规律与儿童认知规律选择课本中学习的词汇以及词汇学习的方式、顺序等,受到各国教育界、出版界的高度的重视,而依靠迅速转化科研成果实现课本的更新和改革是提高出版质量和占有市场的趋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心理学家在儿童汉字学习和阅读发展方面开展了许多的研究,研究发现,儿童上学后开始发展汉字正字法意识、声旁意识、形旁意识、语素意识等等,这些汉语元语言学意识在汉字识别、学习、记忆中起重要作用。语文教学研究表明,科学的字词结构教学,对儿童形成汉字规律的认识有很大帮助。大量阅读不仅有利于儿童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且有利于儿童通过大量运用熟悉汉字、掌握字的读音、意义、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是最好的扩展儿童词汇的数量和质量的途径。

汉字识字教学研究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学界、语言学界、心理学界对小学识字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识字教学周期长、负担重、学习效率低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基于经验的语文、识字教学和改革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识字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给汉字识字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儿童书面词汇学习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综合语言文字规律、儿童认知规律、语文教学规律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成功的识字教学的改革,需要建立在汉字系统的规律、儿童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本课题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研究中我们将运用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汉语语言文字学和计算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充分借鉴汉语及其它语言儿童阅读学习规律的研究成果,通过深入的儿童认知实验研究、汉语语言文字结构分析和数据库研究,在汉语语言文字规律和儿童汉字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儿童汉字学习、阅读发展的规律,提出编制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原则和应考虑的因素。

三、研究程序

本课题是根据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 借鉴汉语及其它语言儿童阅读学习规律的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我们在多年儿童汉字学习实验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小学汉字数据库统计分析、儿童汉字学习研究与计算机模拟等途径,对影响儿童学习汉字的因素和小学识字汉字等级字表的研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

究方法如下:

1、小学语文课本字库分析;

1) 对北京语文课本(1986)的全部汉字、和全国五套小学语文课本的全部课文录入计

算机,并对所录入的文本进行了分词和编码,建立了小学语文课本汉字数据库。

上述五套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

试用课本》、北京出版社1998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人

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广东教育出

版社199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和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

2)对小学语文课本用字进行了多种编码和综合分析,包括各年级汉字的笔画数、

部件数、正字法结构、字类(独体和合体字,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字等)

的分布特点;汉字的常用部件、部件的组字频率、部件位置频率、部件功能等

特点及分布;对各年级形声字的字频、声旁、形旁的数量、声旁、形旁的位置

频率、声旁表音规则性和一致性、形旁的表义性、以及在不同频率汉字中的分

布等进行了数据库分析。

2、儿童元语言学意识的发展和汉字学习规律的研究:

1) 儿童汉字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运用汉字命名、再认、书写等方法,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影响小学儿童汉字学习和记忆效果的各因素,它

们是声旁规则性和一致性意识、形旁意识、正字法意识和语素意识等元语言学意

识。我们还对这些元语言学意识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 汉字学习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的生理和心理合理性,

建立了汉字学习的计算机模型。在小学语文课本数据库分析的基础上,训练了二、

四、六年级的三个自组织模型,模拟了儿童词汇获得中形声字命名的声旁规则性

及其发展。使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探讨了汉字频率和声旁家族对儿童汉字读音

发展的影响。

四、研究内容、结果和讨论

我们从小学语文课本中汉字的频率特征分布与儿童汉字学习、小学语文课本汉字的笔画和部件特征分布与儿童汉字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中形声字的特征分布与儿童汉字学习、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汉字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字表编制的启示等几个方面汇报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

I. 小学语文课本中汉字的频率特征分布与汉字学习

小学生在小学期间要学习多少汉字?如果我们计算汉字的字种数,或者说计算不同字的个数,大约在3200字左右。但实际上每个汉字在小学课本中出现可能不止一次,因此小学期间课本中出现的总字数,或者说小学生阅读的汉字总数会更多。

我们对5套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统计,发现“五四”学制教材总编委会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试用课本》中包含的汉字字种数为3265个,汉字总数为146457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中心编著、北京出版社1998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中包含的汉字字种为3306个,汉字总数为160342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中包含的汉字字种为3237个,汉字总数为150497个。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地区)编写委员会编写的、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和张庆、朱家珑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中包含的汉字字种均为3188个,而汉字总数分别为137103个和108051个。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汉字字种数在3200字左右,而课本中出现的总字数约在10万到16万之间,平均每个汉字使用次数达43次之多。

从字频统计结果看,小学汉字的使用情况是不均衡的。常用字的频度很高,罕用字的频度很低。我们以北京出版社的教材为例,对小学各年级所学生字的数量及其占小学总生字量的比率以及平均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Shu, Chen, Anderson, Wu, & Xuan, 2003),统计结果见表I-1和表I-2。从两个表中可以看出三年级以前的识字任务比较重,学习的生字约占总生字量的66%。随年级的升高,课本中所学的生字数量减少,阅读量增加,生字的频率急剧下降。这主要是与中年级后语文学习重点转向阅读理解,阅读课文中引入的低频字迅速增加有关。同时教师和教材编写者也希望这一阶段的学生能独立地学习生字(Wu, Li, & Anderson, 1999)。

表I-1 小学各年级出现的汉字以及占所有汉字的比例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总计

生字数436 709 541 358 323 203 2570 占总生

.17 .28 .21 .14 .13 .08 1.00 字比例

I.1 汉字频率在各年级中的分布

各年级课本中如何选择引入的汉字?目前我国小学课本中,总体来说,引入生字的先后是与字频有关的。常用字通常在小学课本中出现较早,出现频率较高;不常用字一般在课本中出现较晚,出现频率较低。

我们根据上海交通大学(1988)研制的《汉字信息字典》,将汉字分成高频字、次高频字、中频字和低频字四个等级。其中高频字指每百万次出现一百次以上的字;次高频字指每百万次出现十次到一百次之间的字;中频字指每百万次出现一次到十次之间的字;低频字指每百万次出现一次以下的字。这个统计是来自成人广泛的阅读材料,包括报纸、小说、杂志等。

我们使用《汉字信息字典》中的信息统计了小学各年级课本中的不同频率段的汉字占生字总量的比率(Shu, et al., 2003)。以北京出版社的教材为例,结果发现,一年级以高频字为主,占到该年级全部生字的79%。二年级的次高频字有了很大增加,高频字和次高频字占到该年级全部生字的93%。三、四年级的中频字有增加,分别占到该年级全部生字的14%和17%。而五、六年级包含了更多的中频和低频字,两类字分别占到该年级全部生字的37%和45%。总的来说,低年级课本中以高频、次高频字为主,随着年级的升高,在识字总量中高频字数量减少,低频字数量增多。高年级所学的字中,次高频字和中频字占主要部分,低频字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具体统计结果如表I-2所示。

表I-2不同频率的汉字在各年级识字量中的比例

年级

一二三四五六平均

高频字.79 .59 .40 .24 .21 .10 .45

次高频字.19 .34 .42 .53 .43 .46 .38

中频字.02 .06 .14 .17 .27 .33 .13

低频字.00 .01 .04 .06 .10 .12 .04

平均频率1129 387 212 100 76 44 370 *注: 平均频率的单位为千分之一,因此表中的1.00表示百万次出现一千次,.02表示百万次出现二十次。本文的其他表中平均频率的含义相同。

结合表I-1和表I-2我们发现,虽然小学高年级儿童所学的生字数量减少了,但是生字的频率降低了,难度加大了,平均频率从一年级的每百万次出现1129次下降到六年级的每百万次仅出现44次。由此可见高年级儿童的学习任务加重了,因此该阶段的儿童需要借助各种元语言学意识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识字任务。

I.2 汉字频率对儿童识别和学习的影响

从汉字识别的角度来说,大量研究表明,频率是汉字加工中最重要,也是最稳定的影响因素。高频字加工速度快、错误率低;低频字加工速度慢,错误率高。每个汉字都有字形、字音和字义这三个方面,在心理词典中,汉字的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结,联结的强度取决于汉字的出现频率。高频字由于出现次数较多,因此形音义三方面的联结较强,因此看到字形就会自动激活字音和字义,所以很多成人的研究发现在汉字命名(彭聃龄、王春茂,1997;舒华、张厚粲,1987;Seidenberg, 1985)、真假字判断(彭聃龄、王春茂,1997)等任务中都出现了很强频率效应。在产生任务中同样存在很强的频率效应,听到一个音节后,频率高的汉字比频率低的汉字容易激活,例如,“艰”的频率比“皂”的频率高,听到/jian1/后激活“艰”的时间比听到/zao4/后激活“皂”的时间短得多。

从掌握的角度来说,重复对汉字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马上开始,而且急剧下降,随着时间的进展,遗忘的速度减慢(黄希庭,1988《普通心理学》)。因此为了提高儿童对字词的学习效果,在汉字首次出现后,应在随后的课文中有计划地安排生词的出现次数,以巩固儿童对所学汉字的学习效果。对那些在小学课本中出现较早,但在随后的课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低的字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它们更容易被遗忘、混淆等。在一项对六年级儿童2500字听写的前期研究中,我们对学生的听写正确率及其在不同频率,不同年级学习的汉字的正确率进行了分析(栾辉、张大成等,2001)。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见表I-3),六年级儿童对汉语常用字听写的总体正确率为74%。从分类上说,他们对低年级学习的字比高年级所学习的字的听写正确率更高,如对一年级学的汉字听写正确率为0.87,而对六年级学的汉字的听写正确率仅为0.60。另外,他们对高频字比

对低频字的听写正确率高,如对高频字的听写正确率为0.78,而对低频字取得的听写正确率仅为0.57。如果将频率与年级综合起来看,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六年级学生对那些在小学一年级课本中就已经出现,但在1-12册小学课本中出现频率很低的汉字的掌握是最差的,这些低频字的正确率仅为0.48。这进一步表明汉字的出现频率对儿童的书写掌握是很重要的。

表I-3 不同频率、在不同年级学习的生字的听写正确率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高频0.91 0.83 0.73 0.71 0.59 0.67 0.78

中频0.79 0.76 0.64 0.58 0.58 0.61 0.67

低频0.48 0.66 0.64 0.49 0.50 0.45 0.57

合计0.87 0.79 0.68 0.61 0.57 0.60 0.74

从六年级儿童听写结果可以看到,使用频度高的字,掌握得就好,随着频率降低,正确率也逐渐降低,这体现出记忆与重复对儿童学习汉字的影响,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字系统,汉语字形与字音、字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使用频率高,形音义的联结就被不断地重复,对学习和记忆汉字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汉字学习时间也影响着汉字听写的成绩。一般来说,六年级儿童在较低年级学过的字,听写正确率较高,在较高年级学过的字听写正确率较低。然而一个例外是,一年级所学的低频字正确率是最低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大量重复的重要性,儿童在低年级学习的字相对简单,多为中高频字,儿童在以后的学习中使用的次数多,书写的成绩就好,而低年级学习的低频字由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得不到必要的重复,汉字形音义的联结弱,正确率反而最低。

因此,在汉字书写过程中,记忆是起作用、有益于儿童汉字学习的,足够的重复,加强了记忆的联结,而联结的巩固,最终促进了儿童对汉字字形的掌握。从教学实践上来说,这预示着现行课本教学进度的安排,老师教学的策略,应该适应这个特点:低年级课本应尽量编排中高频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对生字、尤其是低年级所学过的不常用低频字给予足够的重复。

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字词出现频率高不等于简单、多次重复。人在识别每一个字词时,

都有一个识别阈限。当我们看到一个字词时,字词的各种特征就会不断地被抽取,当累积的特征高于识别阈限,字词就被识别了。高频字词和低频字词的识别方式有所不同,由于以前在书本中多次接触,高频字词的识别阈限较低,需要比较少的特征线索就可以识别;低频字词的识别阈限较高,需要积累更多的线索才能识别,字形、声旁、形旁、曾出现在哪些句子中等信息都会帮助识别低频字词。我们所说的字词出现频率高,一方面是使得儿童与它们“多次见面”,增加熟悉性,降低了识别的阈限。另一方面,儿童在许多不同的句子、课文、语境中见过这些字词,可以帮助儿童对这个字词建立丰富的语义、语音联系,这有助于在字词识别时更有效地搜索和提取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这种作用是不能通过反复抄写、背诵等途径达到的。

II. 小学课本汉字的笔画和部件特征分布与汉字学习

汉字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视觉复杂性:笔画多、部件多、大量的基本单元(相对于26个字母)、结构复杂, 这些特点对小学儿童的学习汉字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对小学课本中汉字的笔画和部件特征分布,及其与儿童汉字学习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II.1 各年级汉字的笔画特征分布

笔画是汉字最小的结构单位,笔画的书写形状叫做笔形。通行的分类方法是把汉字的笔形分为“横、竖、撇、点、折”五个大类,这种分类方法将“提”归入“横”,“竖钩”归入“竖(丨)”,“捺”归入“点”等。有的学者(张静贤,1992)把汉字笔形分成两类:基本笔形和派生笔形,基本笔形包括“横、竖、撇、点、捺、提”6种,派生笔形包括横折、横撇、横钩等25种。

汉字字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汉字的笔画数,一般来说,汉字的笔画数被看作是汉字复杂性的一个指标。笔画数是指一个汉字中的笔画总数,汉字的笔画数最少的只有一画,比如:“一”、“乙”。多的可达48画(龘dá),《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笔画最多的字由四个“雷”构成,读bèng,共52画。邢红兵等对GB13000.1字符集中20902个汉字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看出,汉字的笔画数差别很大,最少只有1画,在20902汉字中,最多有48画。不同笔画的汉字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在3500个常用字中和7000通用字中,9画字最多,而超过10000字以后,12画字最多,可见随着汉字数的增加,汉字的平均笔画略有增加。

我们对小学汉字的笔画数进行了分析,描述了不同笔画的汉字的分布情况,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最简单的汉字仅1画,最复杂的汉字是“矗”,有24画之多。虽然不同汉字的笔画数相差很多,但是在小学所出现的这些汉字中,大约95%的汉字的笔画均少于15画。

大部分汉字的笔画数处于7到12画之间(见图II-1)(Shu, et al. , 2003)。

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characters as a function of strokes

1

174895133

201

261312317277

223

235

149

9883

4435

12149

2

21

1

50

100150200250300

3501

23

45

67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Number of strokes

N u m b e r o f c h a r a c t e r s

图II-1 小学课本汉字的笔画分布

如果我们观察汉字视觉复杂性与年级的关系,从表II-1可以看出,汉字视觉复杂性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视觉简单的汉字(指1-6画的汉字)在课文中的比例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而视觉复杂的汉字(指13-24画的汉字)在课文中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一年级课本中,45%的汉字是在1-6笔画之间。二年级课本中,7-12画汉字占的比例最大,达到65%。7-12画汉字在以后各年级的比例相对稳定,这部分汉字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笔画数汉字的比例。

表II-1 不同年级所学汉字的视觉复杂性

笔画数

年级

二 三 四 五 六 总计 1-6画

.45

.20

.15

.10

.07

.11

.19

7-12画 .48 .65 .68 .67 .68 .64 .63 13-24画 .07 .15 .18 .23 .25 .26 .18 平均笔画数

7.37

9.22

9.80

10.29

10.57

10.56

9.45

汉字笔画数的多少不是完全任意的,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总的来说,汉字笔画数是随着字的出现频率的降低而增加。我们采用一种“移动窗口”的技术来直观描述频率与汉字笔画数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把小学汉字数据库(Shu et al, 2003)中所有的汉字均按频率高低以降序排列。然后,我们设定分析数据的窗口大小是一个窗口50个汉字。自变量是汉字的频率,也就是每50个字的平均频率取对数以后的值(ln )。因变量是汉字的笔画数,即某一窗口50个汉字的平均笔画数。我们每分析完一个窗口的50个汉字后,将窗口移动到下一个频率较低的汉字,窗口中的第一个频率较高的汉字被减掉,增加一个新的频率较低的汉字,然后重复计算频率和汉字笔画数之间的关系。

计算结果表现出频率和汉字笔画数之间关系的规律性,汉字的笔画数随字的频率的升高而降低(见图II-2)。这表明,常用的高频的汉字笔画一般较少,不常用的汉字笔画较多。频率和汉字笔画数之间是一种较强的线性关系(R 2 = .856,F = 14,942.0, p<.001 )。结果表明汉字的平均频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汉字的笔画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中的汉字越来越难了,不仅使用度下降,而且视觉复杂性上升。

Ln A djus ted Frequency

10

86420-2N u m b e r o f S t r o k e s

14

12

10

8

6

4

20

图II-2 小学课本中汉字频率与笔画的关系

II.2 汉字的部件特征分布

笔画是汉字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些笔画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就构成部件。部件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件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按部件的笔画数分类,可以分为单笔部件(如“一”、“乙”等)和复笔部件(如“士”、“重”

等)。按部件能否独立成字,可以分为成字部件(如“吉”中的“口”和“河”中的“可”)和非成字部件(如“同”中的“冂”和“病”中的“疒”);按照部件的构字层次,可以分为基础部件(也叫“单纯部件”或“末级部件”,如“男”中的“田”和“力”)和合成部件(如“想”中的“相”)。基础部件是指不再拆分的部件,我们通常所说的汉字部件就是指基础部件。

部件可以重复出现在不同的汉字中。根据一个汉字中部件数量的多少,汉字可以基本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仅由一个部件组成的汉字是独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成的汉字是合体字。根据邢红兵(1998)对“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系统”(孙宏林、孙德金、黄建平、李德钧、邢红兵,1996)的统计分析,在4868个汉字中,三部件字最多,占38%,两部件字和四部件字分别占25%和22%,单部件字只占4.5%。单部件字、两部件字、三部件字和四部件字约占“语料库”总字数的90%。

从汉字部件的构字角度来看,每个部件的构字能力和使用情况是不同的。邢红兵(1998)对汉字部件的构字和使用情况进行的分析发现,汉字部件在构字能力上是不均衡的,比如构字能力最强的部件“口”所构成的汉字数为3847个,占全部20902汉字的18%多,构字能力最差的部件往往只构成一个汉字,比如“书”。复杂的三千,以致几万个汉字由约600个基本部件组成(傅永和,1990)。这样,汉字不是由笔画的任意组合构成的,而是由一些特定的最小的不能再拆分的单位——部件,组成的。这些不能再拆分的最小单位是有限的,例如,“口”、“日”、“目”是汉字的部件,而“”则不是汉字的部件。掌握汉字中“合理”的部件对汉字学习时非常重要的。

现代汉字中合体字占90%以上。合体字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汉字。有些部件的位置在汉字中是固定的,如“扌”只能出现在一个字的左边,不可能出现在一个字的右边;而“刂”只能出现在一个字的右边,不可能出现在一个字的左边。然而还有一些部件既可以出现在一个字的左边,又可以出现在一个字的右边,或者出现在更多的位置。如“口”,既可以出现在一个字的左边(如,哄),又可以出现在一个字的右边(如,知),还可以出现在上面(如,呆)、下面(如,杏)或外围(如,圆)。很多情况下,这些大部分部件会有一个“优势”的位置,或者说,这些部件在合体字中有一个高频出现的位置。如“禾”,在绝大多数合体字中出现在左边,但也可能出现在右边,上面或下面。掌握部件的位置特征和不同部件之间的组合关系对汉字学习也非常重要。

II.3 笔画和部件在汉字学习中的作用

汉字是由笔画和部件组成的,因此笔画和部件是汉字的结构单位。语言学家胡裕树(1987)就曾说过:“笔画是现代汉字成形的最小单位。部件由笔画组合而成,它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张静贤(1992)也强调部件是汉字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傅永和(1990)则认为笔画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部件是合体字的结构单位。

那么在人的头脑里,汉字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当阅读汉字的时候,书写汉字的时候,和学习新汉字的时候,人们是以什么为基本单元进行阅读、书写或学习的呢?心理学家对成年熟练读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笔画和部件同样也是人的头脑中汉字表征与加工的基本单位(彭聃龄、王春茂,1997;张武田、冯玲,1992)。彭聃龄和王春茂(1997)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不同笔画数和部件数的汉字的命名反应时。在一个实验中,他们控制汉字的部件数,比较了低频少笔画、低频多笔画、高频少笔画、高频多笔画四类字的命名时间。结果发现,无论高频字还是低频字,少笔画字的命名都显著地快于多笔画字。表明笔画数效应的存在,笔画是识别汉字的一个基本单元。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者控制汉字的笔画数,比较了低频一个部件、低频两个部件、低频三个部件、高频一个部件、高频两个部件、高频三个部件六类字的命名时间。结果发现,在高频字上,部件数的效应是不显著的。部件数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低频字上,一个部件数、两个部件数的汉字的命名都显著地快于三个部件数的汉字。表明部件也是识别汉字的一个基本单元。

将部件作为基本的加工单位和记忆单位,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人短时记忆的容量在5-7个单位之间,而80%多的汉字笔画数超过7,因此利用笔画记忆汉字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现代汉字中,单部件字、两部件字、三部件字占“语料库”总字次的90%(邢红兵,1998),以部件作为记忆单位则使记忆的组块加大,而使记忆的容量减小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构成全部汉字的部件不到600个,掌握了这些部件及其组合规则,人就可以记忆和识别无限多的汉字了。

汉字还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除独体字外,大部分汉字都可以拆分为2到5个部件,并且这些部件必需按照一定的规则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人们能接受的汉字,即通常所说的“正字法”,使文字的拼写合于标准的方法。例如,大多数部件都有其合理的,典型的位置。当一个合体字中的部件出现在不可能的位置上时,它不符合正字法,我们称其为非字。当一个合体字中的部件出现在可能的位置上,但字典中没有这种部件组合的汉字时,我们称其为假字。

II.3.1 小学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发展

早在80年代,正字法对熟练阅读者汉字识别的影响已经在多个实验中得到了证实。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汉语儿童的正字法意识是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正字法意识在字词识别、学习生字词和阅读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能掌握部件的位置知识呢?在一个早期研究中,我们通过真假字判断任务考察了这个问题,考察的对象是北京一、二、四、六年级共143名小学生。任务是要求儿童判断给出的一系列项目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汉字(Shu & Anderson, 1999)。这些项目中一半是真字,一半是人造的字。人造的字包括三种类型:(1)符合正字法的假字,即部件是正确的且出现位置也是正确的假字;(2)含有假部件的非字,即部件是错误的,但是出现的位置是正确的;(3)部件所处位置错误的非字,即部件是正确的,但出现位置是错误的。结果发现,一年级学生较早掌握了部件位置知识,当部件出现在不可能的位置上时,他们可以较好地运用知识判断汉字为“假字”。对部件正确性的知识发展较晚,当含有汉字系统中没有的“部件”,但位置没有明显违反时,他们判别的正确率是随年级发展的。图II-3中可以看到,一、二年级学生对“部件错误”的项目的判断处于概率水平,说明他们还不能应用有关汉字部件的知识进行判断,仅仅依靠猜测做出判断;而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对这类项目判断的正确率下降。说明学生学习了越来越多的汉字以后,逐渐掌握了汉字系统中存在的“真实”部件。这种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写字中使可选择的笔画组合数大大减少。

研究结果表明低年级儿童就已经发展出最初步的正字法位置知识,并且这种知识随着他们阅读经验的增加而逐步发展。对汉字中“合理”的部件和部件位置的认识可以使汉字学习变得更容易。

图II-3 小学各年级儿童假字判断任务的正确率

II.3.2 正字法意识在儿童书写学习中的作用

我们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儿童从不会读写发展到熟练读写的过程中,部件表征的形成在

0.10.20.30.40.50.61年级

2年级

4年级

6年级

百分率

结构不符

?

部件错误?结构符合

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项延迟抄写研究中,我们给一、二、四年级儿童短暂呈现一个汉字,然后将字移走,要求儿童把刚才呈现的汉字写下来(钱云,2003)。根据儿童在延迟抄写汉字时所采用的单元,我们把儿童所犯的错误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①与笔画有关的错误:指儿童仅写出了目标字的一部分,且部件不完整;或者只是一些笔画的随机组合,看不出任何部件特征;例如,“”;

②不精确部件错误:指儿童写出了汉字中不存在的部件;例如,“”;

③精确部件错误:写出了汉字中存在却非目标部件的另一个部件。例如,“”。

我们假设与笔画有关的错误是一种低水平的错误,表明儿童还没有建立起部件的表征。精确部件错误是一种较高水平的错误,表明儿童已经在心理词典中建立了部件的表征。虽然儿童写出来的字是错的,但是组成这个字的部件是是正确的;不精确部件错误介于这两类错误之间,说明儿童正在发展部件的表征,但是还没有发展起精确的表征。

表II-2列出了各年级儿童所犯的类型错误及其比例,从表II-2和图II-4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年级儿童犯更多的与笔画有关的错误;二年级儿童三种错误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四年级儿童所犯的错误主要是精确部件错误。这说明,笔画错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迅速下降:一年级学生还没有建立起部件的表征,因此犯的主要错误是笔画错误。二年级儿童正在发展部件的表征,笔画错误与一年级学生相比下降了不少,到四年级时几乎没什么笔画错误了。而四年级儿童所犯的错误主要是部件正确但非目标字的错误。

表II-2不同年级儿童所犯的不同类型错误的比例

年级

错误类型

正确率笔画有关不精确部件精确部件

一年级0.19 0.12 0.08 0.61 二年级0.08 0.07 0.09 0.76 四年级0.02 0.02 0.07 0.89

0.04

0.080.120.16

0.2一年级

二年级

四年级

年级

错误率

笔画有关不精确部件精确部件

图II-4不同年级儿童所犯的不同类型错误的比例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刚开始学习汉字的时候没有部件的概念,只是一笔一画地写汉字。随着所学汉字增多,儿童逐渐发现很多汉字都有相同的部分,例如儿童学了“语”、“哭”、“回”等汉字后会发现这些字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口”,这个时候儿童就逐渐发展起“部件”的表征来,意识到“部件”是构成汉字的主要结构单位。只是由于汉字的部件较多,而且很多部件相似,因此儿童建立精确的部件表征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汉字积累。随着年级的增长,部件成为更基本的单位。

II.3.3 学前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发展

我们还对学龄前儿童的正字法意识最初是如何萌芽的进行了探讨(李虹等,2006)。众所周知,汉字作为方块文字,是运用两维空间来表达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结构紧密的图形。我们的研究试图探讨学前儿童何时能把汉字和线条图区分开来的?正字法意识和儿童早期识字量之间关系如何?我们选取幼儿园中、大班和小学一、二、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正字法意识的萌芽、发展历程及其与儿童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正字法意识测验中,我们使用了线条图、部件错误的非字(用一个不存在的部件代替真字原有部件)、位置错误的非字(将真字的部件对调其相对位置)和假字(将真字某个部件代之以另一个经常出现在该位置的部件)各10个。真字30个,含常见独体字(选自小学一年级课本)、容易合体字(选自小学一、二年级课本)和困难合体字(选自小学五、六年级课本及课外)各10个,材料示例见表II-3。主试通过纸笔测验形式呈现随机排列后的70个测验材料,要求儿童判断每一个项目是不是一个真字。

表II-3 正字法意识测验材料示例

线条图 非字

假字 真字 部件错误

位置错误

独体字

容易合体字

困难合体字

伞 和 妯

对五个年级儿童在线条图、部件错误非字、位置错误非字和假字四种“NO ”反应条件下的正确率进行了方差分析,以考察正字法意识中不同方面随着年级提高而发展的曲线。结果发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 (4,469)=230.65,P<.001),儿童的正字法意识随着年级提高而发展;四种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 (3,1407)=1224.85,P<.001),拒绝线条图最容易,位置错误非字次之,部件错误非字再次之,拒绝假字最难;年级和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 (12,1407)=93.06,P<.001),说明正字法意识中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有差异,发展曲线见图II-5。

图1 五个年级组儿童的四种“NO”反应正确率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中班大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年级

正确率

线条图

部件错误位置错误假字

图II-5 学前和小学各年级儿童假字判断任务的正确率

为了探讨正字法意识不同方面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时间点,我们分别分析了年级因素在各种条件下的作用。结果表明,能够正确地把汉字和一般的线条图区分开来,是汉语儿童正字法意识发展的起点。入学前一年是正字法意识初步萌发的时期,中班儿童还可能把汉字和图形混淆起来,而从大班开始,他们能够很好地把二者区分开来,达到了小学生一样好的水平。

假字所包含的部件是存在的,部件所处的位置是合理的,因此,假字是符合正字法的;而位置错误条件下的非字的部件是存在的,位置是错误的,因此,我们用位置错误非字与假字的正确率之差作为位置意识发展的指标;部件错误条件下的非字的部件位置是合理的,而

部件是不存在的,因此,用部件错误非字与假字的正确率之差作为部件意识发展的指标,来考察这两种意识随年级的增加而发展的趋势,结果见图II-6。

图2 位置意识和部件意识的年级发展趋势

0.00

0.100.200.300.400.50

0.60中班大班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年级

正确率之差

位置意识部件意识

图II-6 位置意识和部件意识的年级发展趋势

结果表明,学前儿童还没有稳定的位置意识和部件意识,而入学后这两种意识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一年级时,两种意识的发展水平相似,从二年级开始,儿童的位置意识开始优于部件意识,并保持到三年级。

为了进一步分析正字法意识的不同层面与识字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计算了各个年级正字法意识的各种条件与识字量的相关,其中识字量是儿童对真字正确判断的正确率。结果见表II-4。

表II-4 儿童在正字法各条件下的正确率及其与识字量的相关 中班 大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线条图 -.09 .01 .09 -.03 -.08 部件错误 -.02 .12 .48** .17 .22* 位置错误 -.01 .12 .55** .22* .10 假字 -.12 -.11 .37** .14 .02 真字

.18

.16

-.13

.20

.43**

相关分析显示,学前儿童的识字量多少与他们的正字法意识不存在任何显著相关,对于一年级儿童,识字量越多的学生,汉字部件意识也越好,位置合理性意识也越好。二年级学生中只有位置意识与识字量的相关密切,但对于在三年级学生来说,部件意识才是重要的,并且识字量与对真字的判断也密切相关。前人研究认为正字法意识的发展要以识字为基础,

学习概论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概论课的心得体会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系统的学习政治课?“政治学科太没实用性,就是大道理,就是权势压人。”大多数同学在不情不愿的学习同时私底下都这么诽谤着。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认真考虑之后发现,政治没有“实用性”的同时,却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行动,甚至改变我们的未来。政治说的的确是大道理,但是不明了这些大道理,我们作为新生代的大三学生,如何面对两年后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自处?甚至如何做人? 政治课于我们如此,毛泽东思想概论于我们更是如此。那么,半年的学习到底让我学会了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更是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党的领导工作若背离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会造成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我们做人做事若背离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便会造成人生路上的严重失误,不可挽回就会无限追悔,即使可挽回也是一大败笔。 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了解这一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将是我们即将面对的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大环境,才能更好地求得生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些,在生活中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劳即无得,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是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唯一途径。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的政体,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对我们而言,没有政治的领域已经变成乌托邦,我们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群体、脱离亲朋好友,寻一处“世外桃源”,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由于户籍制度、居民管理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作用,每个人从出生起就会受到政治几乎无所不至的控制。既然我们不可能逃避政治,那么就要有意识的、积极地参与了解政治,弄清当今政治变局的规律以及政治对我们本身的影响。维护民主、自由、人权,在法律的框架下据理力争我们的正当权益,而不是只是对一些社会的弊端和某些政治腐败现象满腹牢骚,成天抱怨。 和谐社会,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听中。具体来说,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那么,应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试试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社会,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为此努力,社会才能变的更加和谐。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当提到钓鱼岛问题,提到台湾问题,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是十分关心的。人们会为钓鱼岛的一次撞船事件义愤填膺,为台湾的派系之争群情激昂,人们坚信着,坚信着属于中国的领土一定会回归祖国的版图,流失海外的中华儿女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不仅仅是钓鱼岛、台湾,还有关注度不高的海参崴、库页岛、麦克马洪线、江东六十四屯、唐努乌梁海、南沙群岛等等。当局势动荡,群众恐慌,当少数人为了分裂祖国而发动的爆炸、袭击、纵火、抢劫行动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当出入境都要受到不止一次的严格检查,当看到一队队武警、公安连夜巡查,当看到人们出行警觉不安的眼神,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祖国统一,才有可能和平发展,人们才有可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学龄前儿童必学必会的汉字400个带编号[1]

爸1妈2我3大4米5土6地7马8花9哥10北11个12画13下14洗15衣16服17鸡18做19过20了21不22乐23出24读25书26骑27车28的29话30你31他32水33白34皮35子36在37小38爱39吃40

鱼41和42牛43草44好45家46飞47机48有49儿50河51入52校53山54田55左56片57右58半59云60她61老62师63文64朵65鹅66条67雨68天69桥70一71去72二73三74里75四76五77六78七79八80

九81十82口83耳84目85羊86鸟87兔88日89月90火91木92禾93竹94沙95发96报97纸98台99灯100电101视102晚103上104送105果106笑107也108打109球110拔111拍112跳113高114跑115步116足117响118课119真120

身121体122远123色124近125听126无127声128春129还130人131来132惊133对134说135是136叶137圆138夏139秋140雪141肚142就143冬144排145中146游147流148唱149两150岸151树152苗153绿154江155南156哪157座158房159漂160

亮161青162门163窗164香165屋166要167们168爷169棵170到171给172穿173暖174冷175开176伞177热178静179夜180床181光182举183头184望185低186故187乡188船189弯190坐191只192看193见194闪195星196蓝197阳198像199金200

“趣”味横生学汉字唐留芳

“趣”味横生学汉字 会泽县驰宏小学唐留芳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书面表达的工具。汉字的字形结构复杂,笔画繁多,有很多同音字和形近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学、难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字汉字1600—1800个”。如此大的识字量,怎样才能做到认得快、不遗忘?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刨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识字的内容形象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怎样让识字教学妙趣横生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种趣味识字教学法: 一、图画识字 从汉字的起源不难看出,汉字是从图画演变来的,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象形字,就是一幅幅简约而准确的图画。汉字从字形结构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独体字和合体字。象形字多为独体字。象形字源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是描绘事物的形象、轮廓或局部造出来的字,故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演化来的,每一个图画文字的单位,原本是一个整体,并不是由一点一画凑起来的。如“日”、“月”、“山”“水”、“田”等,就像画画一样,是照着事物的形象描摹下来的。所以教学中就要利用好汉字的这一规律,让孩子们在看图画图的过程中学会汉字。比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的《2 口目耳》这一课,教材上就有实物图,象形文字和汉字。为了孩子们记得牢,就可以让孩子们先观察图画,再看象形文字,并让他们动手画一画,学着写一写象形字,再把画好的图和汉字作对比,说说自己的发现。缤纷的颜色,栩栩如生的图画,动手的乐趣,轻松愉悦的氛围,一定会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汉字很有趣。不但本课的生字记得牢,而且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韵文识字 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的教育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的。而“三”“百”“千”都是韵文的典范,读起来朗朗上口。心理学研究表

秋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

秋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

————————————————————————————————作者:————————————————————————————————日期:

奥鹏17春16秋华师《现代汉语》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 下面对中介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中介语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B. 中介语是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的过渡语 C. 中介语两个母语背景不同的人使用的共知的第三种语言 D. 中介语是科技语言系统 正确答案: 2. “升帐”的“帐”和“热胀冷缩”的“胀”,其理据性体现在( ) A. 初始性 B. 同源性 C. 拟声性 D. 复合性 正确答案: 3. “突然”一词是____。 A. 副词 B. 形容词 C. 区别词 D. 状态词 正确答案: 4. 属于褒贬色彩对立的一组同义成语是____。 A. 胸有成竹—胸中有数 B. 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C.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D. 无所不至—无微不至 正确答案: 5.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的,是有理据的 B. 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可变的 C. 最基本的单纯初始符号都是任意的 D. 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先由某一个群体约定,继而向周围扩散推广正确答案: 6. “去打电话”是 A. 主谓短语 B. 连动短语 C. 兼语短语 D. 同位短语

7. “与其平庸苟且一生,不如轰轰烈烈一场”是个____。 A. 选择复句 B. 递进复句 C. 转折复句 D. 倚变复句 正确答案: 8.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 A. 铤而走险 B. 无耻滥言 C. 川流不息 D. 不落窠臼 正确答案: 9. 语素文字的代表是 A. 汉字 B. 英文字母 C. 日文字母 D. 德文字母 正确答案: 10. “关灯睡觉”的结构类型是 A. 联合 B. 偏正 C. 连动 D. 补充 正确答案: 11. 产生与18世纪末叶19世纪初叶的语言学被称为( ) A. 结构主义语言学 B. 历史比较语言学 C. 社会语言学 D. 功能语言学 正确答案: 12. “老李性格直爽”中的谓语是 A. 动补谓语 B. 主谓谓语 C. 兼语谓语 D. 连动谓语 正确答案: 13.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是( ) A. 都是成词语素 B. 都是不成词语素 C. “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 “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是成词语素 正确答案: 1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

对铁道概论课的感言

UCD 编号: 北京交通大学 铁道概论第三次论文 对铁道概论课的感言 本科生姓名:王宇航09283020 指导教师姓名:沈飞 学科、专业名称: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 二零一一年六月 A Study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s Translations The Third Paper of Introduction to Railway A Thesis: Thoughts of Introduction to Railway Undergraduate Student: YuHang Wang Supervisor: Fei Shen Academic Title: Computer Science June 2011

对铁道概论课的感言 王宇航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铁道概论》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我在学习了这本教材后的 理解与体会。 关键字:铁道概论;感想 1 引言 整整一个学期的铁道概论课就这样接近了尾声,在这一学期的铁道概论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很多我国铁路运输方面知识,掌握了一些铁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并且有了很多体会与理解。 2 对本教材主要章节的认识 本节我们主要介绍《铁道概论》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2.1对绪论的认识 运输是人与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位移。交通运输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全局性的作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与使用范围。都是我们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发挥基础作用,水路建设要继续加强,民航要加大发展力度,管道运输也要发展,铁路发挥的是骨干作用。这些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铁路是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陆上交通的一种主要工具。铁路运输强度大,里程较长,汇集和辐射范围广。各种运输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体系。 1825年英国修建第一条铁路。随后铁路建设日新月异。1876年上海我国有了第一条铁路。旧中国铁路有一定的发展,但分布不均衡,技术设备陈旧落后,且里程太少。新中国建立后,铁路建设有了很大进步。 2.2铁路运输基本设备 铁路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工交企业。为了完成客货运输任务,必须拥有各种运输设备。

大班教案汉字

大班教案汉字 【篇一:大班识字教案】 大班识字教案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识字游戏。 2、培养幼儿参与识字游戏的规则意识。 3、学习人独生子“握”、“林”、“叼”、“海”、“学习”。活动准备: 1、大挂图 2、大字卡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复习导入。 出示大挂图,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幼儿一边读,教师一边指着相对应的生字。 (二)扩展部分:认读生字。 “小朋友你们看,在这张地图上有很多的字宝宝,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红色的字宝宝,和他们来交个朋友。” 1、一一出示生字,通过分析字形来教幼儿认读。 (1)因为小朋友们遇见新朋友都要和他“握手”,所以“握”字的偏 旁部首是 “扌”旁。 (2)树“林”里有很多的树,树可以做成木头,所以“林”由两个“木”组成。 (3)小狗用嘴叼东西,所以“叼”的偏旁部首是“口”旁。 (4)大海里有很多的水,所以海的偏旁部首是“氵”旁。 (5)人从小就要开始“学习”,所以“学”的下面是“子”字。 2、请幼儿分别用这些生字组词造句。 (1)握:握手握拳握着 (2)林:森林树林园林 (3)叼:叼过来叼着叼走 (4)海:大海海边海浪 (5)学习:妈妈让我好好学习。 (三)识字游戏,巩固认读。 1、“字宝宝排第几?” 游戏玩法:将生字摆成一行,分别在下面按顺序写上1、2、3、4、5,老师带领幼儿拍手,提问幼儿,如:“小朋友,我问你,握手的

(握)字排第几?”小朋友拍手回答:“老师,我告诉你,握手的(握)字排第一。” 2、“谁不见了?” 游戏玩法:把生字放在黑板上,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悄悄把其中 的一个字宝宝拿走,幼儿睁开眼睛,说出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3、“夺红旗”。 游戏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面对面坐好。每组相对的幼儿为一队,按照顺序依次起立进行抢答,谁先说出老师手中的生字,谁就得一 面红旗(画在黑板上),游戏结束,哪组获得的红旗多,哪组获胜。活动延伸 将生字放入活动区,请幼儿自由组织游戏进行复习活动。 【篇二:汉字书写教案】 汉字“笑”书写活动 教育目标: 1、认识汉字“笑”,了解“笑”的书写笔顺。 2、幼儿尝试用“笑”组词、造句,加强幼儿对汉字的运用。 3、巩固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幼儿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活动 准备: ppt、汉字描红本、铅笔 活动过程: 一、玩田字格游戏“小蝴蝶找家”,巩固幼儿对田字格的认识。 二、第一次尝试:探索汉字“笑”字的结构和笔顺。 1、出示汉字“笑”ppt, 提问:你发现汉字“笑”里面隐藏了哪些笔画? 2、讨论汉字“笑”的笔顺。 3、教师在田字格上书写汉字“笑” 4、师幼小结:汉字“笑”是上下结构,一共有十笔。 三、第二次尝试:引导幼儿尝试用汉字“笑”组词、造句,加强幼 儿对汉字的运用。 1、提问:你能用汉字“笑”组成哪些词语? 2、提问:你能用汉字“笑”说一句完整的话吗? 四、巩固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汉字“笑”。 1、巩固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复习写字歌。 2、幼儿书写汉字“笑” 3、教师巡回指导。

华师网院汉字学答案

作业 1.第1题 秦始皇用以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A.秦隶 B.小篆 C.楷书 D.隶书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下列各字当中,不属于会意字的是()。 A.鸣 B.休 C.及 D.末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 A.《方言》 B.《周礼》 C.《左传》 D.《说文解字》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遍”与“徧”之间是()的关系。 A.古今字 B.繁简字 C.异体字 D.通假字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徒”的声旁是()。 A.彳 B.走 C.辵 D.土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下列各字当中,属于省声字的是()。 A.娶 B.勤 C.疫 D.驷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四体二用”说是由()提出来的。 A.段玉裁 B.戴震 C.许慎 D.戴桐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8题 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 B.炎、寒、賊、朱 C.從、信、秉、亦 D.友、及、伐、取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10题 汉字起源于 A.八卦 B.结绳 C.刻画 D.图画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0.第11题

“赖”的形旁是()。 A.刀 B.束 C.剌 D.贝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1.第12题 “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是许慎给六书当中的()所下的定义。 A.象形 B.指事 C.假借 D.会意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2.第18题 章草是()的快写。 A.金文 B.大篆 C.小篆 D.汉隶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13.第19题 “刃”字属于六书当中的()。 A.象形

艺术概论心得体会

艺术概论心得体会1 从刚开始选择这门课程时并不知道这门课程能学到什么有什么用,但是接下来的了解和学习使我大开眼界。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创造于生活,更是美于生活。这个网络课程让我很受益,讲了很多优秀大师的作品,而欣赏这些优秀作品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有助我们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更有利于我们大学生向前发展。 学生姓名:李迎港 学号:2015140540115

艺术概论的心得体会2 现在的网络课程视频让我们现在掌握相关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学好艺术概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与艺术密切相关,掌握这些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互相沟通,相得益彰。同时对加深对艺术理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坚信学习了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后,自己的艺术修养艺术气息都会慢慢上升,努力的完善自己。 学生姓名:李迎港 学号:2015140540115

我们要把从课程上学习的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艺术概论的根本法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其生命力在于对人的实践行为的概括和指导。理论如果不联系实际,就是教条,不但无益甚至有害。艺术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精辟地理解专业课所讲授的内容,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艺术感悟力;反过来,较高的艺术感悟力对于提升我们的艺术理论水平,促进我们对艺术现象的理论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名字:李迎港 学号:2015140540115

学习艺术概论要注意结合中外艺术史和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而且不了解人类的过去,就不能够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未来。还有不了解人类艺术实践的历史,就不能够真正理解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学生,我感到了自豪和骄傲,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认真的学习好我的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慢慢的体会艺术的无穷力量。 学生姓名:李迎港 学号:2015140540115

现代汉语华师在线作业

下面哪一个是成词语素() A.晨 B.言 C.型 D.把 您的答案:C 2.第2题 “昨天那场音乐会真精彩。”是()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把”字句 D.非主谓句 您的答案:B 3.第3题 下面哪一组是借形的外来词语() A.CD、卡车 B.MTV、引渡 C.U盘、逻辑 D.OK、芭蕾舞 您的答案:B 4.第4题 “他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是() A.主谓谓语句 B.动词谓语句 C.形容词谓语句 D.非主谓句 您的答案:B 5.第5题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中运用了() A.比喻 B.对比 C.对偶 D.借代

6.第6题 舌尖中、送气、清、塞的辅音是() A.h B.d C.t D.k 您的答案:C 7.第7题 下列成语的构造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A.自作自受 B.抑扬顿挫 C.口是心非 D.大惊小怪 您的答案:B 8.第8题 “我来到这个世界,便把真诚奉献给这个世界。”是() A.解说关系复句 B.顺承关系复句 C.因果关系复句 D.转折关系复句 您的答案:B 9.第9题 下面是存现句的是( ) A.钱攥在他手里。 B.有一个人在门外台阶上坐着。 C.钱在他手里攥着。 D.门外台阶上坐着一个人。 您的答案:D 10.第10题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是()。 A.表音节不表音素 B.表意 C.不连写 D.平面型

您的答案:A 11.第11题 下面哪一个字的韵母是合口呼() A.交 B.援 C.为 D.愈 您的答案:A 12.第12题 “这张桌子三条腿”是()。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名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您的答案:C 13.第13题 下面哪一个字的韵母是前响的复韵母() A.家 B.刚 C.叫 D.给 您的答案:D 14.第14题 下面哪一个是定位语素() A.土 B.挖 C.嘛 D.口 您的答案:B 15.第15题 双唇、浊、鼻音是() A.n B.ng C.m

汉字学概论考试大纲

《汉字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汉字学也称为文字学,是汉语言文字学的分支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概论》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必须掌握汉字的日常运用,而且有必要具备一定的有关汉字学的理论和知识。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运用汉字,而且有助于提高汉语古文献的阅读能力,了解汉字的历史以及有关的历史文化,提高语言文字修养。 二、学习方法与要求 要求考生在阅读一定数量古代汉语文献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指定的必读书,以了解有关汉字的常识和理论,识记一定数量的相关字例,并通过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汉语(主要是古代汉语)文献中的一般用字现象。 指定的必读书和参考书,凡内容范围与本大纲有出入的,应以本大纲为准。对于具体问题的阐述,凡参考书跟指定必读书不一致的,原则上以必读书为准;如果面授时的讲解有修正的,原则上以面授讲解为准,但答题可以按指定必读书的说法。 学习汉字学理论,必须密切结合文献用字及语言学相关理论,不宜脱离具体的文献语言而把汉字作为孤立的现象来对待。必须把常识、理论、例证及应用能力四者相结合,避免顾此失彼。 本大纲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本课程自学和助学的依据。 三、汉语文字学的内容和思考题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一)汉字的起源 1.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 2.对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的认识 3.对出土原始陶器符号的性质的认识 4.从历史文献的产生看汉字起源的时代 (二)汉字的演变 1.商代文字—甲骨文、一般金文和族徽文,商代文字的特点 2.西周文字—西周金文,西周文字的特点 3.春秋文字—春秋金文,鸟虫书 4.战国六国文字—出土文字、《说文》“古文”,战国文字的特点 5.秦系文字—出土秦文字、石鼓文、诅楚文、秦始皇东巡刻石、《说文》“篆文”和“籀文” 6.隶书文字—古隶、东汉隶书,隶变 7.草书文字—章草、今草 8.楷书文字—东汉魏晋行书、六朝楷书

2016年华师《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2016年华师《近代汉语研究》作业 1.第1题 “吃我说了他几句,从今改了。”这个句子是()。 A.处置句 B.祈使句 C.判断句 D.被动句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小可许州人氏,姓李,排行第四,人口顺唤做银匠李四。”句中“口顺”这个词的构成方式是() A.偏正式 B.主谓式 C.述宾式 D.联合式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下列著作中不属于近代汉语研究对象的是()。 A.敦煌变文 B.后汉书 C.王梵志诗 D.唐人小说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下列词语中与刻板印刷术有关的是()。 A.秀才 B.说话 C.边栏 D.信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以下助词中属于时态助词的是()。

A.将 B.里 C.得 D.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6.第6题 “者汉大痴,好不自知。”句中的“者”就是()。 A.这 B.那 C.好 D.野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7.第7题 下列作品中,基本上是用文言写作,仅偶尔使用口语词或口语句子的著作是()。 A.西游记

B.北梦琐言 C.金瓶梅 D.水浒传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8.第8题 属于文言短篇小说集的是下列文献中的()。 A.水浒传 B.聊斋志异 C.北梦琐言 D.三国演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9.第9题 从词的结构角度着眼,“阿谁”属于()式。 A.主谓式 B.偏正式 C.述宾式

旅游学概论心得体会

旅游学概论心得体会 【篇一:导游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导游培训心得体会 导游培训心得体会 现在距离上南海中旅培训课已经过去了两个礼拜了,但是上培训课 的这两天时间里面吸收的东西,现在还能够在脑子里面,一件一件 梳理出来,知识点都能够比较清晰地复原一部分。什么?只是一部分?确实,如果我说全都记得,你也不相信,毕竟人还是有个遗忘 规律的。但在这个培训课里面,除了学习了有关于这次春节带团的 具体细则,以及要流程外,我得到的也并不只是这些。 从机场到旅游大巴上,从广州到北京,从吃住行到游购娱,玲玲、 军哥,翠翠姐??他们交替地说着原本属于7天的知识点在两天里面 尽量传授给我们,尽管在后来的踩点里面,我们大部分同学没有做 好这个首日导游词的准备,让诸位失望,但,起码我是,参加这个 兼职导游培训的热情一直都在,一直纠结在心里,对于导游业务的 重重误解也在这个课程里面逐一得到了解答,也随之化解了。课程 中有许多自以为琐碎的事情,但,听起来却对整个旅程事关重要, 它能让你得到旅客的欢心,它可以让你自然地在旅客打成一片,它 会让你自然的成为旅客的依靠,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很好,或许这也 是我想要成为导游的缘故吧!这些琐碎的事情,体现出来的就是一 个人的细心与耐心,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人对于他人是否存在一种友 助之心,对他人是否有一份爱,为人着想的爱。做导游,不能够将 自己的导与游表现地多么的厉害,像我就知道这些东西,你知道么?像这次是我做你们的向导,你们必须得跟着我走,等等。我们要将 心比心地对待客人,多点为客人着想,想想如何才能让客人感觉到 真正的毫无做作之感的关心,让他们对你的工作,对你的服务感到 满意。 很多同学或者家人朋友都有错觉,觉得导游这个工作太辛苦了,吃 力不讨好的,最难听的就说导游就是一个全陪的奴才。这句话我听 起来就觉得,这个人是否太偏激了。如果从服务他人的角度,我们 可以说是“奴才”,但是纵观整个服务行业,难道都为奴才不可?服 务他人,客人至上,这一直是服务业的潜规则,但是是否就表明没 有原则与底线呢?我们本着自己的良心对客人好,一是受人钱财必 定需要,二是我们希望在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中,和客人间能够放

汉字学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汉字学学习心得 篇一:汉字学导论学习心得 《汉字学导论》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就我自己个人而言,平时喜欢阅读写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接触到了甲骨文。甲骨文作为中国王朝时代最为古老最为成熟的文字代表,它固然具有其独特的气质和魅力,那一次,我就开始对甲骨文有了兴趣。奈何学习学业的安排,一直找不到时间去学习、研究。一次和老师的交流中,老师向我推荐了《汉字学导论》这门课,事实证明,老师的推荐没有错,我的选择也没有错。 余老师授课的风格很平易近人,细心认真,这无形之中更是增添了我对学习课程的乐趣。偶尔开开玩笑,舒缓疲惫的身心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年轻,有活力。虽然课程安排在这冬天的大清早,冬天,起床拖延症简直就像流感爆发,一发不可收拾。但也许是秉着自己选修的课怎么着也要上完的理念,也许是对余老师授课的认同,也许是内心对甲骨文的学习的渴望,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风凛冽,我都会准时出

现在教室。 很多时候,我会觉得甲骨文的学习其实就像是在玩一个猜字游戏,甲骨文就是一副略微抽象的图画,我们根据甲骨文的结构、字形、笔画等等猜出相对应的汉字。写对了,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猜错了,反而更激发了内心的一股狠劲,大有一种“不写对就誓不罢休”的味道。 当然了,学习了《汉字学》这一门课,不仅仅是只有学习甲骨文的乐趣,更让我了解学习到了有关于汉字的更多的知识,接触到了金文,知道仓颉造字,了解了汉字与女性、与服饰等的文化联系。此外, 余老师还向我们推荐了许多有关汉字研究的书籍,比如以前只是耳闻《说文解字》一书,并没有去翻阅过,而在余老师的指导下,却是真真实实地翻看了一遍,扩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在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余老师安排的小组课题研究与ppT展示,我个人觉得挺好的,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而且还是一名师范生,课题研究和ppT展示都是将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组间的合作分工,不仅锻炼了自己,而且能够使得小组间相互学习。但毕竟是小组,不是一个个体,每个同学之间的个性特征不一,对课题的要求、研究方向等等都又不一样的想法,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点。而我们小组却是连撞两个枪口。

学习汉字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学习汉字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 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 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 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 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 酸就出来”。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 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 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 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 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 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 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 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 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 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 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 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 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 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一)实物识记 实物识记就是让学生直接看到实物停止认字,使学生了解字义,从而记住生字。如为了让学生记住“铃铛”这两个字,教员可拿出 一个小铜铃铛,让它叮叮当外地响,再把“铃铛”两个字写在黑板上,从而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和金属有关,进而记住这两个字。学“手”字,可以让学生伸伸手,拍拍手;看法鼻子的“鼻”字时,说 说鼻子在哪里等。一年级数学课有“多少”一课,一个盘子里放一 个苹果,另一个盘子里放很多苹果,经过比拟,学生知道了 “多”“少”,这种方法也值得自创。还可以把“墙”字贴在墙上,把“冰箱”二字贴在冰箱上,这也是实物识字方法。 (二)出示简笔画

自考汉字学概论重点知识(山西)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 自考复习资料

目录 第零章导论汉字学及其演进 (2) 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2) 第二章汉字的演变 (3) 第三章汉字的结构 (4) 第四章汉字的变异 (5)

第零章导论汉字学及其演进 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契文字的事情。 八卦说★★为什么不能说汉字起源于八卦。(简答题) 八卦的封爻与数有关,但八卦只不过是三个奇数或偶数的排列符号,与汉字的起源是没有关系的。汉字中确有个别文字采用了原始八卦符号作为构字偏旁,但决不能因此认为汉字起源于八卦,因为八卦与汉字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符号系统。 第二章汉字的演变

请简述汉隶与篆书相比的变化。(简答题) 以东汉八分书为代表的成熟的隶书(汉隶)与篆书相比,具有两方面的变化。首先是书写风格的变化,其次是部分文字结构的变化。从书写风格方面看,篆书的行笔是均匀的,而隶书笔画有粗有细,提顿明显,末笔往往捺得很重,笔道极粗肥而长。同时,隶书还改变了篆书的笔顺,把圆转的笔画改成平的或折转的笔画,也由此将原先的一笔分解成若干笔。隶书讲究笔画结构的匀称平稳,因此,许多在篆书中原本相同的偏旁,隶变后由于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写成不同的形体。隶变过程中,许多形体由于简省、合并、讹变等,以致破坏了原先的结构。 八分书★★八分书(名词解释) 以东汉的碑刻文字为代表的隶书字体,结构平整,布局稳重匀称,笔画带有明显的“蚕头雁尾”的作风。这种字体旧称“八分书”(或简称为“分书”),又称为“汉隶”。 古隶★★古隶(名词解释) 古隶指不成熟的隶书。古隶在战国晚期的秦文字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篆书是正体文字,由于文牍繁多,书写者为了方便,往往将篆文圆转笔画改为方折笔画,有时还略加省改,已略具隶书的风味。 第三章汉字的结构

小学幼儿园常用汉字生字表

小学一年级常用汉字生字表 (700)一、二、三、十、木、禾、上、下、土、个、 八、入、大、天、人、火、文、六、七、儿、 九、无、口、日、中、了、子、门、月、不、开、四、五、目、耳、头、米、见、白、田、电、也、长、山、出、飞、马、鸟、云、公、车、牛、羊、小、少、巾、牙、尺、毛、卜、又、心、风、力、手、水、广、升、足、走、方、半、巴、业、本、平、书、自、已、东、西、回、片、皮、生、里、果、几、用、鱼、今、正、雨、两、瓜、衣、来、年、左、右、万、百、丁、齐、冬、说、友、话、春、朋、高、你、绿、们、花、红、草、爷、亲、节、的、岁、行、古、处、声、知、多、忙、洗、真、认、父、扫、母、爸、写、全、完、关、家、看、笑、着、兴、画、会、妈、合、奶、放、午、收、女、气、太、早、去、亮、和、李、语、秀、千、香、听、远、唱、定、连、向、以、更、后、意、主、总、先、起、干、

明、赶、净、同、专、工、才、级、队、蚂、蚁、前、房、空、网、诗、黄、林、闭、童、立、是、我、朵、叶、美、机、她、过、他、时、送、让、吗、往、吧、得、虫、很、河、借、姐、呢、呀、哪、谁、凉、怕、量、跟、最、园、脸、因、阳、为、光、可、法、石、找、办、许、别、那、到、都、吓、叫、再、做、象、点、像、照、沙、海、桥、军、竹、苗、井、面、乡、忘、想、念、王、这、从、进、边、道、贝、男、原、爱、虾、跑、吹、乐、地、老、快、师、短、淡、对、热、冷、情、拉、活、把、种、给、吃、练、学、习、非、苦、常、问、伴、间、共、伙、汽、分、要、没、孩、位、选、北、湖、南、秋、江、只、帮、星、请、雪、就、球、跳、玩、桃、树、刚、兰、座、各、带、坐、急、名、发、成、动、晚、新、有、么、在、变、什、条、

华师网院本科函授汉字学

作业 1.第1题 “解”和“懈”之间是()的关系。 A.古今字 B.繁简字 C.异体字 D.通假字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第2题 今草是()的快写。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第3题 “赖”的形旁是()。 A.刀 B.束 C.剌 D.贝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4.第4题

下列不属于汉字正常演变的是()。 A.简化 B.声化 C.讹变 D.规范化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5.第5题 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 B.炎、寒、賊、朱 C.從、信、秉、亦 D.友、及、伐、取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6.第16题 下列字体中属于今文字的是()。 A.金文 B.小篆 C.籀文 D.隶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7.第17题 汉字起源于 A.八卦 B.结绳 C.刻画 D.图画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8.第18题 下列句子中括号之前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属于异体关系的是()。 A.德之不脩(修),学之不讲。 B.为轻煖(暖)不足于体与? C.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征)。 D.尺蠖之屋,以术信(伸)也。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9.第19题 “其他”的“其”是()字。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假借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0.第20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属于通假关系的是()。 A.莫(暮)春者,春服既成。 B.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债)于薛者乎? D.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返)。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1.第11题 下列各组字之间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有()。

学习概论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概论课的心得体会 从大一到现在,我已经学习了四门政治课。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系统的学习政治课?“政治学科太没实用性,就是大道理,就是权势压人。”大多数同学在不情不愿的学习同时私底下都这么诽谤着。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认真考虑之后发现,政治没有“实用性”的同时,却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行动,甚至改变我们的未来。政治说的的确是大道理,但是不明了这些大道理,我们作为新生代的大三学生,如何面对两年后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自处?甚至如何做人? 政治课于我们如此,毛泽东思想概论于我们更是如此。那么,半年的学习到底让我学会了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更是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党的领导工作若背离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会造成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我们做人做事若背离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便会造成人生路上的严重失误,不可挽回就会无限追悔,即使可挽回也是一大败笔。 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了解这一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将是我们即将面对的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大环境,才能更好地求得生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些,在生活中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劳即无得,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是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唯一途径。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的政体,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对我们而言,没有政治的领域已经变成乌托邦,我们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群体、脱离亲朋好友,寻一处“世外桃源”,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由于户籍制度、居民管理制度以及税收制度的作用,每个人从出生起就会受到政治几乎无所不至的控制。既然我们不可能逃避政治,那么就要有意识的、积极地参与了解政治,弄清当今政治变局的规律以及政治对我们本身的影响。维护民主、自由、人权,在法律的框架下据理力争我们的正当权益,而不是只是对一些社会的弊端和某些政治腐败现象满腹牢骚,成天抱怨。 和谐社会,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听中。具体来说,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那么,应该优先发展

幼儿最常用汉字学习(有分类)

常用汉字学习(一)(数词15个)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

常用汉字学习(二) 量词①(57个) 个一(个)人位一(位)叔叔只一(只)羊张一(张)床块一(块)草地件一(件)衣服片一(片)云架一(架)飞机轮一(轮)明月艘一(艘)船瓶一(瓶)牛奶盒一(盒)饼干包一(包)糖颗一(颗)糖棵一(棵)树朵一(朵)花头一(头)牛阵一(阵)风股一(股)味道座一(座)山面一(面)国旗声一(声)叫喊把一(把)锁样一(样)东西行一(行)泪册一(册)书盏一(盏)灯 滴一(滴)水珠串一(串)葡萄束一(束)鲜花枚一(枚)戒指幅一(幅)画所一(所)学校双一(双)眼睛群一(群)飞鸟种一(种)植物段一(段)歌曲句一(句)话列一(列)火车口一(口)食物首一(首)歌曲扇一(扇)门本一(本)书支一(支)笔辆一(辆)车间一(间)房道一(道)风景台一(台)电脑顶一(顶)帽子条一(条)毛巾座一(股)大桥缕一(缕)炊烟次一(次)旅行张一(张)网尊一(尊)佛像波一(波)水浪江一(江)春水

幼儿最常用汉字学习(二) 量词②(48个) 弯一(弯)月芽顿一(顿)晚餐根一(根)木棒叶一(叶)扁舟床一(床)被子则一(则)新闻节一(节)车厢瓶一(瓶)牛奶部一(部)电影亩一(亩)田地门一(门)大炮架一(架)飞机匹一(匹)骏马挺一(挺)机枪棵一(棵)树批一(批)货物堆一(堆)雪栋一(栋)房子双一(双)袜子副一(副)眼镜袋一(袋)面粉场一(场)戏盘一(盘)棋度一(度)电身一(身)毛团一(团)线粒一(粒)种子封一(封)家书潭一(潭)死水桌一(桌)酒菜处一(处)风景脸一(脸)疲劳丛一(丛)花草头一(头)牛件一(件)事情杆一(杆)秤畦一(畦)菜地道一(道)闪电截一(截)绳子绺一(绺)头发抹一(首)朝霞桶一(桶)油出一(出)好戏撮一(撮)毛声一(声)惊叹手一(手)好字篇一(篇)文章株一(台)幼苗对一(对)筷子次一(次)比赛方一(方)田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