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按受教育程度分组的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按受教育程度分组的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按受教育程度分组的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按受教育程度分组的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按受教育程度分组的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按受教育程度分组的从业人员年龄构成COMPLSITION OF EMPLOYEES B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AGE

单位:% (%)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对制造业的影响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对制造业的影响 刚才讲的是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影响。下面从比较量化的角度讲讲人口因素对一些主要行业的影响。 从劳动年龄人口分布来看,如果20岁到59岁之间的人群作为劳动人口的定义,则2011年劳动人口已经见顶,今后38年内劳动年龄的人口估计将减少约两亿。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很高的工资增长率。 日本的经验是,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工业结构迅速从劳动密集型向装备密集型转变。从1961年到1977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的出口结构里面,成长最快的是跟自动化相关的一些机械装备业。机械行业占出口的比例从1960年代初的30%左右成长到1977年的70%左右。在同一时期,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占全部出口的比重从17%左右几乎降到零。 这跟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前一段鸿海宣布要买一百万台机器人来逐步替代劳动力,就是典型的一个案例。另外,在广东的许多企业家都跟我说,他们那里的玩具、制鞋、制帽、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的已经关闭,有些正在向越南、孟加拉国等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转移。一个企业家告诉我,她在孟加拉国雇佣的工人的成本是国内成本的1/5。 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肯定会在国际上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其实,过去十几年,中国机械产品的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例一直在上涨,同一时期日本的份额则在下降。我认为,这个趋势还能持续十年。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这么大,竞争力的提升又很快,中国装备制造也在全球出口中的比例不会在百分之十几就停止,说不定会涨到30%。 高端制造业到底包括什么?我做了一个名单,这些行业至少包括造船、电力设备、电讯设备、建筑机械、挖煤机械、高速铁路等等。今后十年中国在这些领域很有机会成为全球市场份额的第一。 对其他国家来说的一个正面的变化,就是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要转移出去,比如转移到越南。观察中国的集装箱运输的增长率和越南的集装箱增长率的差别,在2006年以前可以看到中国一直是高于越南的,说明当时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出口还是有竞争力的。在2007年以后中国的增速开始低于越南,说明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转到越南那边去。这个趋势对亚洲其他低成本的国家是个长期利好。

发展战略-劳动年龄人口变动与就业发展战略

劳动年龄人口变动与就业发展战略 张车伟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一、引言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人口转变历程。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为1.22,大大低于维持稳定人口所需要的2.1的更替水平。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在这样两个方面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使中国少生了大约3亿人口,这极大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仅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趋势。195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为22%,到1998年已降至21%,预计到2050年将进一步降至15%,占发展中国家人口比重将由1950年的32%下降到2050年的17%。中国人口增长占世界人口增长总量的比例已由1980年代后期的19.3%下降到目前的15.8%。如果不考虑中国的生育率水平,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水平将大大增高。中国生育率的下降,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在1984年和1993年的原有水平上下降了0.7,1995年水平上下降了0.5②。 第二,人口的快速转变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人口环境。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的过快增长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实施所导致的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力资源的供给进入最丰富的时期。目前,和庞大劳动力资源相联系的便宜的劳动力成本是目前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中所获得的最大竞争优势。从本质上说,中国目前所具有的最大竞争优势实际上是中国人口快速转变所产生的人口学“红利”。 很显然,中国的发展在享受人口学“红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与这一“红利”相伴随的成本。简单说来,这些成本突出地体现为人口的快速转变所带来的各种消极的后果。后果之一就是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过渡的提前完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的人口结构,逐渐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中国在一个相对不发展的阶段而不得不面临着提前老龄化的挑战。2000年中国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近7%,按照联合国1956年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成为老年型人口的国家。不仅如此,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史无前例的。如何应对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所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人口快速转变的另一消极后果则是性别结构的不平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多数省区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简单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E-mail:zhangjw@cass.org.cn.感谢国家统计局崔红艳提供人口预测数据。 ②肖黎春:《世界低生育率国家生育率下降模式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3期。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加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

G lobal Architecture | Completely A utomated | I ntelligent | New Generation A dvanced Application 盖雅工场 https://www.doczj.com/doc/ab15836083.html,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加 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 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透过这份看似平常的公报可以窥见中国经济社会正在悄然发生的巨变。 今天我们跟着盖雅工场的角度,看看在劳动力管理领域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 在人口方面,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正在下降。公报显示,2014年年末16-59岁的人口占比为67%,比2013年年末下降了0.6个百分点,减少 371万人,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第三年萎缩。

G lobal Architecture | Completely A utomated | I ntelligent | New Generation A dvanced Application 盖雅工场 https://www.doczj.com/doc/ab15836083.html,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G lobal Architecture | Completely A utomated | I ntelligent | New Generation A dvanced Application 盖雅工场 https://www.doczj.com/doc/ab15836083.html,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家统计局、WIND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外出农民工有16821万人,增速仅1.3%,比2013年 1.7%的增速下降了0.4个百分点,近些年这一比例一直在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涨,居民收入增速超过人均GDP 增速,农村居民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公报数据显示,居民收入增速超过人均GDP 增速,农村居民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 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比人均GDP 增速高1.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萎缩 劳动力成本飙涨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萎缩劳动力成本飙涨 2 月26 日国家公布了《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透过这份看似平常的公报可以窥见中国经济社会正在悄然发生的巨变。 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一份名为《于无声处听惊雷:从2014 年统计公告看未来趋势》的报告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两点,一个是关于中国的人口 结构,一个是房地产。 在人口方面,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正在下降。公报显示,2014 年年末16-59 岁的人口占比为67%,比2013 年年末下降了0.6 个百分点,减少371 万人,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第三年萎缩。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外出农民工有16821 万人,增速仅1.3%,比2013 年1.7%的增速下降了0.4 个百分点,近些年这一比例一直在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涨,居民收入增速超过人均GDP 增速,农村居民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公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 元,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比上年增长11.2%。 而房地产市场与人口结构息息相关。任泽平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已 进入长周期总量放缓、结构分化新阶段。 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大幅放缓跟住房饱和度和置业人群达到峰值有关, 城镇户均套数约为1 左右,20-50 岁置业人群已到达峰值并开始逐年减少。 房地产投资的冷却又是经济增速放缓的罪魁祸首。2014 年GDP 增长7.4%,比过去30 多年年均9.8%的增速下降了2.4 个百分点。任泽平称,其 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13 年的19.8%大幅下降至2014 年的

劳动力和人口之间的关系

劳动力和人口总数之间的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渐进,人口基数不断增大,其结构的失衡变化比较明显,有效地劳动力人口较人口总数逐年下降,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年青一代就业压力大,生活负担重,中国的养老问题,医疗保险问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问题等。这些都和中国的劳动结构有很大关系,未富先老,庞大的中国经济体系如何在这场博弈中得到有效发展,使我国不至于由于相对的劳动力下降,而陷入窘境,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如何缓解这种矛盾意义重大。 关键词:老龄化人口总数劳动力经济增长

第一章:当前我国人口结构现状问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人口引起学者系统地论述和关注,实际上始于工业革命之后,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轰动一时的《人口论》便是明证。人口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关注,则应该始于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马尔萨斯时代开始,人口就成为挥之不去、充满争论的议题。 进入21世纪,人口还将继续强烈吸引学者和世人的目光,还将继续为我们所关注。21世纪之交的1999年是人口学界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世界迎来了60亿人口日,这一年也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老年人年。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人口现象——世界人口的空前规模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迅速展开的巧合,却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及21世纪人口变化的特点与趋势。 日本人口学界著名学者黑田俊夫高度概括和前瞻了20世纪50年代起的人口变化及趋势的特点,把1950~2050年这100年称为“人口世纪”,他认为人口这一百年是人类人口史上的分水岭。(黑田俊夫,1999)。1950~2000年是世界人口数量高速增长的50年;2000~2050年则是世界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的50年。

学校建档资料目录全解

重庆市忠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县 督导评估学校建档资料目录 (一) (所有数据均以基础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数据为准,如有改动,必须附详尽的说明和有力的印证材料。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各一卷,所有表册均有填表人、审核人签字,加盖学校印章。复印件注明与原件相符,加盖学校印章。以A级指标分类,以B级指标分卷,以评价要点成册,每册要有封面、目录、统计表、印证材料。带△的表同时交原件一份到县教委存档,下同) 第一卷 A1B1生师比 1.学校生师比达标情况统计表及数据说明△ 2.学校教职工情况登记表 3.学校分年级、分班人数统计表 4.有关本校教职工调动的文件 5.2015年初报表(封面和教职工部分) 第二卷 A1B2学历提高 1.学校专任教师学历提高达标情况统计表及数据说明△ 2.学校专任教师学历情况统计表 3.学校专任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 4.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证书复印件(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证书复印件) 第三卷 A1B3岗位结构

1.学校专任教师岗位结构达标情况统计表及数据说明△ 2.学校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情况统计表 3.学校专任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 4.2015年调动或新聘人员文件,评职文件 5.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证书复印件(中学一级及以上职称证书复印件) 第四卷 A2B4生均校地 1.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达标情况统计表及数据说明△ 2.分年级分班学生人数统计表 3.学校占地面积拆分情况表 4.2015学年初报表(封面和校地面积部分) 5.学校闲置占地面积说明(基建科确定在2013年年报中有闲置校地的学 校才有) 6.本校国土证复印件 第五卷 A2B5生均校舍 1.学校生均校舍面积达标情况统计表及数据说明△ 2.分年级分班学生人数统计表 3.学校校舍面积拆分情况表(九年一贯制学校、高完中学校才有) 4.2015学年初报表(封面和校舍部分) 5.学校闲置校舍面积说明(基建科确定在2013年年报中有闲置校舍的学 校才有) 6.房产证复印件 第六卷

小学生择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小学生择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90年代以来,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计委、财政部、纠风办以及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曾经先后下文, 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和初中不准招收择校生, 坚持就近人学的原则。1999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明确地指出, 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均能就近进入公办小学和初中的前提下, 可允许设立少数民办小学和初中,在这个范围内提供择校机会。也就是说,从政策角度而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不应存在择校情况。现实情况却是, 自90年代来, 公办学校的择校现象屡禁不止, 而且愈演愈激烈。从几年前的隐性“交易”逐渐转为公开“竞标”,择校费标准也因而节节攀高。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及择校生收费问题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门话题。 那么,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择校问题, 公办学校应不应该招收择校生笔者觉得有必要开展调查研究, 根据事实, 作一番理性的思考。 二、择校入学原因分析 择校风愈刮愈烈, 表面看, 是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一种高标准要求, 实际上, 暴露了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极不均衡的社会现实。经过对家长择校原因的调查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义务教育段学校之间办学质量的明显差别, 是造成家长择校的主要因素。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把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为选择学校的第一因素。在城镇, 家长把能否进人教育质量好的学校看作是孩子将来能否进重点中学, 考取大学的第一步。农村家长也尽可能地让孩子到条件较好的学校读书。 2、社会高考制度、用人制度导向, 造成家长对学校选择愈来愈重视。在我国, 工作单位的好坏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好单位就意味着高收人, 高享受。而进人好单位, 并不是完全公平竞争的结果, 而往往跟关系问题、文凭问题有关, 真正的能力有时反而退居其次。在高校人学率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招收员工愈来愈看重文凭的今天, 不少家长认为唯有从小重视孩子的教育,争取进人高等院校深造, 将来才有选择满意的工作单位的机会。 3、为了就近照顾, 生活方便。由于目前很多学校对学生的中午就餐问题无法满意解决, 有些家长工作单位离家庭居住地较远,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 就比较多的考虑生活照顾方面。 4、通过择校人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目前我国的教育实行类似模式的教育管理, 学校采用教材、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都是千篇一律。有些家长选择学校就是看中了部分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自身的办学特色, 注重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和个性特长发挥。 5、择校就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劳动力, 老百姓走南闯北经商、打工、办厂、搞第三产业的人员日益增多, 这些背井离乡追求生活的人的孩子上学问题往往需要选择学校借读。 三、如何认识择校入学问题 《教育法》规定“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普遍概念是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并不仅仅指平等的就学机会, 还应包括基本一致的教育质量。迄今为止, 即使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也仍未完全实现学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换句话说, 也就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受教育平等教育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 只有相对的平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比较迟缓, 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义务教育法的平等原则就是受教育者人人有学上, 并且能享受符合标准的教育条件。人

指标生与择校生解析

【何为指标生、择校生?】 指标生:指标生是一种身份,大家常说的初中指标生,严格意义上讲,是叫做非择校生。指标生身份如何界定,是指在小学按照学区范围上学和虽未按学区范围上学但没有签订择校协议的学生,直升入对口初中后,在初中享受指标生身份。这个身份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初中指标生在济南中考第一次志愿填报时有资格填报志愿。二是,有机会进行中考推荐生考试。 择校生:济南择校生有两个阶段的择校生。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即幼升小和小升初择校生,对学生在中考填报志愿时有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近年来的原则为相对就近,按照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学区就学。不在指定学区就学,自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即为择校生。按照现在的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中考时一律不享受指标生和推荐生待遇;二是高中阶段择校生。在济南高中录取时没有达到高中学校统招分数线,但是达到择校分数线,占用高中择校计划被录取,需要交纳高中择校费的学生,常被称作择校生。这个择校生与学生的初中身份无关,根据中考分数线来划定的。 【注】:其实指标生只是存在于中考,在小学阶段并没有指标生一说。 【身份标签的差别在哪里?】 小学生的身份只分为“择校生”和“非择校生”,如何来界定身份呢,在小学以一份“择

校生协议”来划分。在就读小学签过择校协议的,就是择校生。但按照学区房来上学或跨区上学但没有签择校协议的学生,这两种都是非择校生。 小学毕业后,直升对应初中后,“非择校生”也就大家习惯称为指标生的学生,在初三升学时,有两个特殊的地方,①可以参加中考前的推荐生考试;②可以进行中考志愿第一次填报。 高中分配指标名额政策,就是省实验、山师附中等高中给各个初中分配一定的录取名额,只要孩子的在自己初中的排名靠前,就有机会通过指标名额进入高中。 【指标生政策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指标生政策有利于成绩一般的初中学校或成绩较差的初中,这些学校学生的中考成绩不高,如果只靠成绩,进入省实验等一类高中的机会很少,教育局为了平衡教育资源,所以定制了指标政策,通过分配名额来让教育资源较差的初中学生也有上一类高中的机会。而在山大附中,育英中学这样中考成绩偏高的学校,虽然有指标名额,但是竞争异常激烈,指标生的优势不明显。 小学毕业后,没有直升初中,而是参加小升初考试进入济南外国语和稼轩中学,或是其他途径择校进入初中,身份就是择校生。择校生在中考报考时,是从第二次中考录取开始进行志愿填报的。其实从第二次志愿填报考试,就没有身份上的差别了。全市所有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分数实力来进行报高中。

青岛市劳动年龄人口与就业问题研究(山东就业发)

青岛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情况的分析预测 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青岛市劳动年龄人口与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 一、青岛市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 ㈠劳动力供给充足。据统计,2005年青岛市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下同)533.8万人,占总人口的72%。与2000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了115万人,增长27.5%,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与“九五”期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上升了21.8个百分点。 在劳动适龄人口增加的同时,劳动力供给量也保持着增长势头。2005年,全市劳动力供给达476.9万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74万人。其中,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不含在校学生)为471.2万人,增加了73万人;非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量为5.7万人,增加了1万人。 ㈡就业总量持续增长。随着青岛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业总量不断增长。2005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471万人,占总人口的63.6%。“十五”期间,就业人口增加了7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4.7万人,增长18.5%。与“九五”时期相比,就业人口规模在扩大,增长速度在加快。 在城镇,随着城镇总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的加快,城镇就业人口总量增长迅速。据统计,2005年末,城镇就业人口达到213.2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了70.2万人,增长49.1%,平均每年增加14.04万人。城镇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比2000年的61.9%提高到2005年的65.6%,保持较高水平。 ㈢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从供给方面看,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岛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速度趋慢,但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全市劳动适龄人口仍在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总量随之持续增大。此外,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熟练工人短缺,直接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上低端就业岗位供给要远大于需求,而中、高端就业岗位则供不应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据调查,全市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大学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较低,仅占7.7%,远低于德国(23.8%)、加拿大(52.5%)、韩国(24.9%)等国家的水平。

义务教育均衡验收评估考核档案材料

义务教育均衡验收评估考核档案材料 B5-8、B18-21一是按照考核的B级指标的顺序和内容逐项解读,二是做好迎检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三是提醒“十看”。下面逐项进行: 一、考核的B级指标 B5、择校生的考核: 今天我们所说的择校生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本学区范围以外的学生。对于这一块内容的重点是考核我们城区学校,要求各学校首先在学籍系统里做出标记,择校生登记表可以在学籍系统里直接导出打印。近三学年来各校的择校生数应逐年递减,特别是2014学年度择校生比例必须在5%以内,制定控制择校生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择校生逐年减少,效果明显。要求学校提供: 1、2012-2013学年度,中小学择校生登记表 2、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择校生登记表 3、2014-2015学年度,中小学择校生登记表 B6、随迁子女 这项指标主要是考核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落实“两为主”情况。要求学校要明白“进城务工人员”的界定,以及落实“两为主”的内容是什么。所谓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户籍在外省、本省外县的人员,这是省教育厅在有关学籍管理

文件上专门界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落实“两为主”:以流入地政附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为主。请各校在学籍系统里对随迁子女做出标记,然后从学籍系统直接导出打印,要求学校提供: 1、2013——2014学年度进城务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统计花名册及随迁子女信息表。 2、2014——2015学年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统计花名册及随迁子女信息表。 B7、学生数、班级数 1、学校提供2014年各年级人数及班级数和学生简明情况登记表。 2、特别说明2014年学校的年级数、班级数及学生简明情况登记表必须按照2014年计财科上报后返还给学校的“事业年报表数”,也就是按计财科分配各班人数整理的导出打印,不能出现“大班额”,小学不超过“46人”,初中不超过“50人”与学籍系统对应。我们农村初中班额不成问题,但是目前的小学低年级存在超班额现象,凡是大班额的要抓紧调整班级学生和学籍系统对应。 3、各校导出2013-2014学年度学生学籍变动总表,要求每个校的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学生必须做到生籍相符,学籍数据准确无误,绝不能存在:有生无籍、有籍无生、籍低生高、籍高生低等情况。要求各校从学生学籍系统里打印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二)全球人口年龄结构的背景 自二战之后,全球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三代式变化,总的来说,规模最大的三个年龄群体是婴儿潮一代,X一代和Y一代。婴儿潮一代是二战后196-1964间出生的,他们是塑造营销环境最强大的力量之一,现在他们大多处于中,壮年,是消费能力最强的一群。X一代是指1965-1976年出生的一代,他们更热衷于消费和广告,同时又十分谨慎,关心环境,他们更关注工作满意感甚于为晋升牺牲个人的幸福和成长。Y一代指1977-1994年出生的一代,也是现今我们大学生所属的一代,年龄分布于青春前期到30岁。他们大多熟悉网络和电脑,热衷时尚,数码产品,是市场的新力军。 (三)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指标很多,主要有:①老年系数。又称老年人口比重,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②少儿系数。指少年儿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③老少比。指人口中老人与少年儿童人口的百分比。④抚养比。又称负担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⑤老年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指老年人口或少年儿童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根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一定指标,可将人口区分为 3 种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子与妇女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

学校学籍管理自查报告

学校学籍管理自查报告 依据《关于开展教学招生学籍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我校于11月15~16日对本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 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我校舒琼校长十分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委任教务主任禤 伟明具体分管学籍管理工作,并对困扰本校的学籍管理难题(如外 户生转学手续办理)给出有效指导性意见。 2、我校由钟倩老师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定期参加学籍培训, 业务熟悉,持证上岗。 3、本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并能在实际 工作中落实。 4、本校学籍管理的设备齐全,有专用的电脑、档案柜、档案 盒等。 5、本校的学生学籍册规范,全部使用统一规范表册),填写 规范、完整、字迹清晰美观,有盖章,变动生处理符合规范。流 出生学籍表保存复印件,人、表相符。 6、本校在校生名册规范,按学年打印,每个年级每学年一册,内容详细、规范、中学有基教科(小学有教办)验核章。 7、本校的毕业生名册规范,按学年打印,每学年一册,内容 详细、规范、有具体毕业去向 8、流动生名册及流动生证明材料规范。

9、转学申请表手续规范,有教育局(教办)审批盖章。 10、流动情况统计表数据准确。 11、“普九”表数据准确与上学年连贯,各项指标达标。 12、新生档案齐全,有小一学位申请表或初一原小学毕业证 明有所在学校和主管部门盖章。 13、电脑录入情况良好,学籍网中学生的基本信息、照片、 家庭信息等输入完整。 整体管理比较符合规范,不足之处是流动生有流动材料不齐 全现象,有待今后努力。【学校学籍管理自查报告二】 一学籍管理情况 1.我校本学期在校学生1300人,其中女生574人,含四所分校, 38个教学班,班均人数34人,符合安徽省规范办学学生班 额要求。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外来农民工子女上学 人数全是最多,本学期外来农民工子女598人。按照省市区学籍 管理的文件要求,学校为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使暂住本学区的农民工子女入学率达到100%。学校2010~2011学 年度学生毕业班人数233人,毕业233人,毕业率100%。本年度 招生22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21人,本学区内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留守儿童10人。择校生15人,多是本市拆迁学生8人。 2.为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学校广泛宣传,积极招收外来农民工子女上学,使其享受本地学生同等的待遇。本着“一切为

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b15836083.html, 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作者:杨勖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18期 摘要:文章以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随后以此为依据,论述了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与积极影响,接着结合相关的数据,对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劳动;年龄;人口变动;经济发展;影响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及相关变动往往会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因此劳动年龄人口变动通常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加明显,通过探讨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更有利于保证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准确性及合理性,减少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变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发展趋势 首先,从劳动力数量来看,当下我国劳动力数量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我国劳动力数量为5.031亿人,在2015年,劳动力数量达到峰值,具体数值为7.871亿人,之后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2017年我国劳动力数量为7.867亿人。劳动力总供给量的减少被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人口变动进入了“刘易斯拐点”,意味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这一观点当前仍存在一些争议,究其原因在于,“刘易斯拐点”原意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的结束,但由于受一些制度限制,比如城市户籍制度,中国城市化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总体而言,虽然中国劳动力减少是不是“刘易斯拐点”仍存在争议,但中国劳动力数量整体确实是处于下降状态。另一方面,从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2018年,我国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比2017年下降470万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正逐渐向老龄化趋势方向发展。 二、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与积极影响 经济发展实际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人口劳动力影响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从上述劳动年龄变动发展趋势来看,劳动年龄变动主要对经济发展带来以下影响: 一是对消费与投资的影响。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人在退休之前,更加倾向于储蓄,劳动年龄人口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当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储蓄率自然会降

南昌市中考2010-2015年重点高中统招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南昌市中考 2010-2015 年重点高中分数线统计表
学校
南昌一中 南昌二中 南昌二中苏圃路校区 南昌三中 南昌十中 南昌十九中 师大附中 铁路一中 外国语学校 南大附中
2015 统招 2014 统招 522 570 573 562 520 532 589 523 548 548 514 500 483 481 467 461 460 508 556 542 500 514 569 507 534 524 494 473 464 462 456 459 440
择校 496 547 533 490 500 560 496 521 518 489 460 453 438 445 447 428
2013 统招 513 563 550 510 512 569 512 532 516 496 483 473 471 469 471 441
均衡
择校
2012 统招 均衡最高-最低 523 582 567 516 536 589 536 544 540 515 500 495 480 472 490 430 602 620 602 594 573 629 594 595 481 485 487 480 481 481 482 480
择校
2011 统招 均衡 530 567 552 520 510 577 520 530 538 512 490 490 480 470 480 460 483 488 481 485 480 491 480 481 481
择校
2010 统招 500 539 530 485 480 554 480 503 498 477 460 448 450 450 448 448
择校
473 523 510 470 472 529 472 492 486 466 453 443 441 439 441 411
495 533 526 483 494 552 493 507 499 471 457 449 436 440 436 421
506 572 561 506 528 577 528 528 527 503 486 481 460 459 473 416
515 558 545 497 497 564 510 510 528 500 475 470 460 460 460 450
486 530 520 471 471 540 471 486 482 464 445 429 445 428 426 414
豫章中学 八一中学 洪都中学 实验中学 南昌十七中 南昌师范学院附中 南昌十五中

2016数学王老吉所带学生择校情况初步统计

2016“数学王老吉”所带学生小升初统计表(初步情况)彭铉凯(成外实验班、七中育才网班) 唐浩宇(四中基地班、成外实验班、双中特等奖学金) 薛舒瀚(七中嘉祥锦江、七中万达网班、实外实验班) 李云天(七中嘉祥锦江)刘婉佳(七中嘉祥锦江) 钟浩天(七中育才网班、七中嘉祥锦江)陈浩楠(七中育才网班) 汪瑞(成外、实外)吴梦轩(七中嘉祥锦江、九中科创班)黄小峰(七中育才云班)颜天佐(成外、实外实验班) 刘昊雨(西川中学)宋泓希(棠外特等奖学金、七中嘉祥) 钟子熙(成外、实外三等奖学金、七初云班、七中高新网班) 慈仁央宗(实外)陈洁(实外西区) 顾钰瑛(七中实验)王璐娜(七中实验) 陈文举(棕北科分院基地班)龙凯宇(师大一中、实外奖学金班) 邓言达(西川中学、实外)岳联天(成外、师大一中) 陈玺(成外、实外西区实验班)赖睿菡(实外、师大一中) 王梓航(师大一中)汪子凌(师大一中、实外西区实验班) 李文沛(师大一中实验班、实外)曾瑞琦(师大一中)

朱镕睿(师大一中)单鑫磊(成外、实外实验班) 陆星竹(七中育才云班)杨奕彤(七中育才云班) 郭士尧(实外特等奖学金、成外二等奖学金、七中育才云班) 严茂瑞(成外、实外实验班、棕北基地班) 邓心果(七中万达网班、棕北基地班) 蒲建璋(七中万达实验班)周琦林(成外、实外) 李宇涵(七中初中云班、七中嘉祥锦江)魏松涛(成外、实外)罗辑(七中万达网班、棕北基地班、)黄箐月(师大一中) 张祥洲(七中育才云班)颜天佑(成外、实外实验班) 杨浩(成外、实外、七中育才云班)李佳怡(师大一中) 张镭瀚(师大一中)李俊杰(棕北基地班) 包宸旭(七中嘉祥锦江)李欣泽(师大一中) 陆可菲(师大一中)戚文(实外) 陈浩(实外)徐梓淳(七中万达实验班) 陈小川(成外、实外实验班、川师附中)蒋俊森(成外实验班)王恒达(西川中学、九中东马棚实验班)张嘉恒(实外西区)吴江怀拓(师大一中五等奖学金)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逐年下降 黄金年龄段 个各个年龄段分析

1.劳动参与率年龄曲线 劳动参与率年龄曲线是指劳动参与率随年龄变化所形成的曲线,反映了不同年龄劳动参与率的差异,它表达了人口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就业变动规律。无论1990年还是2000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都是从15岁开始逐步上升,到20-25岁之间达到高峰并保持稳定到45岁,45岁之后劳动参与率随年龄的不断增加而降低。低劳动年龄组处于就学、寻找工作、变换工作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时期,因此该年龄段劳动参与率相对较低;到20-24岁后,劳动力人口在体力、知识和能力均达到了成熟阶段,劳动参与率达到稳定的高峰阶段,该阶段一直维持到40-44岁;45岁之后随着人的生理变动和技能的老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劳动参与率不断降低,特别是到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之后,劳动参与率下降速度更快。当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用工制度的变化,退休年龄的影响将不会像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强烈。 比较1990、1995和2000年三个时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分年龄劳动参与率,在仅仅10年的时间里,劳动参与率年龄模式就有了明显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年劳动力人口的参与率处于降低趋势,参与率达到高峰的年龄在推迟,1990年在21岁开始进入劳动参与率高峰期,而1995年为23岁,2000年为27岁。2000年成年劳动力人口的参与率与1990年和1995年相比也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相对高龄(45岁及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反而上升。 2.劳动参与率的年龄差异分析 为了比较不同年龄段劳动参与率的变动,我们将15-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划分为15-24岁、25-44岁、45-59岁、60-64岁、65岁及以上五个阶段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从15-64岁总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看,整个20世纪90年代都处于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84.18%下降到2000年的79.31%,10年间降低了4个多百分点。从分年龄段看,15-24岁和25-4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有大幅度下降,而60-64岁的劳动参与率却大幅度上升,同时65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6] 三、未来劳动力年龄人口规模和劳动力资源的变动预测 1.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结构变动 为了对未来劳动力资源做出预测,我们依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其他相关数据资料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影响

目次 1人口老龄化及度量指标 (3) 2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4) 2.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4) 2.2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4) 2.3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5) 3.1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及发展速度快 (5) 3.2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水平先于经济发展水平 (6) 3.3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老龄化分布不平均 (6) 4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7) 4.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供给数量的影响 (7) 4.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影响 (7) 4.3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 (8) 5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9) 5.1调整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采取弹性的计划生育政策 (9) 5.2调整我国现行退休制度,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9) 5.3鼓励老年人参加劳动 (9) 5.4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和研究的投入 (10) 参考文献 (10)

【摘要】本文从我国现状出发,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它的特点,并且还阐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对我国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影响,并在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劳动力供给质量以及家庭劳动供给决策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说明。最后提出了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对策 1人口老龄化及度量指标 应该如何定义人口老龄化,目前尚未有统一明确的标准。根据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词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由以上定义可知,人口老龄化概念有三层含义: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指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动。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7%以上,说明该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一般将60岁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年龄值,但是近几年,也开始逐渐将65岁作为界定人口老龄化的年龄值。 通常来说,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程度指标:(l)老年人口占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又称“老年系数”):即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2)人口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人口的年龄值。(3)老少比(又称“老龄化系数”):指60岁或者65岁以上人口与0-14岁人口的比值,反映人口年龄结构中最两端的人口变动趋势。社会经济影响指标:(1)少儿人口抚养比:指的是O-14岁少儿人口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用%表示。(2)老年人口抚养比:指的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与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以%表示。(3)总人口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即少年儿童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比值,以%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应该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速度指标:老年人口比例的年平均增长率、老年人口比例达到某一水平是所需花费的年数。

2008年南通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情况统计表

2008年南通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情况统计表

关于市直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 局直各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招生收费管理,做好今年招生收费工作, 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现将局直学校高中阶段收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普通高中招生时,各学校要严格依据市教育局下达的高中招生计划进行招生,统招生按规定收费标准按学期收取学费;择校生按标准一次性收取择校费,不得另行收取学费,择校费标准:南通中学、南通一中高中择校费每生3万元;启秀中学、紫琅中学、小海中学高中择校费每生2.5万元;市二中、市三中、天星湖中学高中择校费每生2万元。民办崇海中学高中阶段按学期收取学费,不得一次性收取。其它收费项目及标准按市物价局有关文件在开学时收取。 各师范、中专和职业学校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 2.各学校在招生收费前要核对本学校《收费许可证》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对已调整收费标准的学校,要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3.请各学校在7月3日之前做好收费票据的申领工作。 4.各学校于7月4 日前要组织好收费小组,明确分工。各学校要落实好收费地点并与学校开户银行确定收款形式,制定收费程序,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大力提倡使用银联卡通过POS机划卡收费。学校所收款项,须在当天全额解缴银行。 5.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减免工作。今年城镇低保、特困职工家庭子女高中学费全免,择校费减免一半。报到缴费时,凭民政局核发的低保证、户口簿和总工会核发的特困证、户口簿直接办理。 6.各学校高中招生收费在局统一规定时间7月5号、6号内完成报名收费工作,此前请做好相应告示工作。 7.各学校凭市招办验发的招生录取通知书招生收费,教育会计服务中心将根据录取学生信息下达收费权限,收费过程中,中心将派员到现场进行业务指导核查。 8.择校生录取缴费后,而又以各种理由转、退学并要求退费的,按南通市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转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公办普通高中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价费[2007]254号、通财综[2007]29号、通教计[2007]11号)有关规定执行。 9.请各学校加强收费政策的宣传,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程序在收费前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统一公示。 以上通知,请各校遵照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