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数学教案:黑白棋大赛

大班数学教案:黑白棋大赛

大班数学教案:黑白棋大赛

活动目的:

1、通过“黑白棋大赛”帮助幼儿学习6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三、合作摆“6”

1、规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摆“6”,一行一种摆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复,比比看规定时间哪一队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确。(幼儿摆“6”)

2、相互检查

现在请你们相互检查,先看看他们列了几道算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再哪?每队选一位小朋友告诉大家结果。(总结比赛情况)

3、“6子通”抢答赛

我这里有一张大棋谱,里面藏着许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吗?

4、总结得分评出第一名。

五、个人竞赛:猜猜看

1、规则:我给你5个数字“

2、5、1、

3、4”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记住,然后我把数字翻过去,请你指出和2加起来是6的数。

2、幼儿比赛,答对发奖。

六、延伸

刚才,我们想了许多办法使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是6,那么要他们合起来是7,该怎么摆棋子呢?我们到教室里去摆摆看好不好啊?

围棋必胜口诀100句及详解

围棋必胜口诀100句及详解 1、金角银边草肚皮盘上落子价值是:角最大(金角),边其次(银边),中腹最小。(草肚皮) 2、三线拆二有根基三线拆二能围住一定的根据地。 3、小目飞挂应尖飞对手小目低位来挂角,用小尖(定式)或者小飞(定式)来应对。 4、见机夹攻更有味机会合适时,用夹的定式也很有趣味。 5、小目高挂三线托对手如果对我小目在四线高位挂角,我可以选择在三线托它。 6、托退定式记一记继续走就是小目高挂托退定式,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定式。 7、星位一挂关或飞我的星位对手来挂角,我可以用小飞或者单关定式来应对。 8、压长定式也可以压长定式也可以选择。 9、布局关键抢要点布局阶段要快速抢占三线四线上重要的点。 10、切莫贪吃走小棋不要去贪吃对方几个子而走价值小的棋。 11、分投定要位置好分投技术使用时一定要选择好位置(三线) 12、左右逢源最适宜左右应该都可以有拆二的点才最好。 13、立二拆三搭配好立起来的两个子,可以拆三。这个结构很好。 14、高高低低合棋理围地时应该高(四线)和低(三线)搭配才合理 15、定要扳住两了头碰到两个子的头,一定要扳住它。 16、逃要关来追要飞逃跑的时候用单关;追击对方时用小飞、 17、扭十字要长一边碰到对方扭我十字时,不要打吃,而是要长一边的子。 18、对杀定要算好气在双方互相包围,对杀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计算双方的气。 19、几子将死请暂放如果有几个子被对手围住不好跑时,可以先放着不动。 20、一旦走尽无余味如果非要走到死,再没有利用的机会了。

21、棋精再少要保护重要的棋子(棋精)很少也要保护。 22、轻子该弃就要弃无关紧要的棋子可以考虑弃掉。(不要了) 23、宁失几子不失先宁可丢掉几个棋子,但不能失去先手。(走棋的权利) 24、先刺多数占便宜刺一下对方一般都能够占到便宜。 25、莫压四路休爬二不要压着对方爬四路,自己不要在二路爬。 26、七子沿边活也输爬二路就算你爬了7个子活了,但所得到的“地”太少你还是要输的。 27、要走正着走大棋堂堂正正的走棋,要走价值大的场所。 28、不走废棋不撞气不要走没有用的棋(废棋)不要把自己棋子的气给撞少了。 29、双单形见定靠单碰到“单双”这样的形状,一定要靠住单子。 30、逢方必点逢镇飞看到“方”要点一下;遇到“镇头”用飞来应对。 31、七死八活是常识二路爬的子七个是死的;八个是活的,这是常识。 32、滚打包收是妙棋能走出“滚打包收”的棋很漂亮。 33、连走三同四要变连续走了三步一样的着法,第四步就要变一下。 34、左右同形中为宜左右相同的形状走在中间一般都是要点。 35、拆逼都是宽处拦对方三线下一个子,我拆开逼住它一般都选择走在宽的一边。 36、迫敌靠近我活棋逼迫敌方的棋子靠近我强大的棋。 37、压强不要去压弱压迫敌人“强”的棋子;不去碰他“弱”的棋子。 38、声东目的在击西压迫他强的棋子是为了攻击他弱的棋子。 39、出头舒畅争中腹双方纠缠的时候一定要把“头”走向中腹。 40、当心仅活被封棋不能光顾着做活而被对方轻易封锁。 41、虚镇实尖灵活用镇头,很宽松,但挡住了对方逃跑的路;小尖,步子很慢,却能阻止对方渡过。 42、棋成愚形效率低行棋不要走愚蠢的形状,那样效率很低。 43、边攻击来边围空通过攻击对方来达到围空的目的。(空是指用子围住的地盘)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图形变变变》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图形变变变》活动目标: 1.在对图形拼折变形的过程中感知图形的变化。 2.对组合、分析图形感兴趣。 3.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重点:幼儿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通过折拼的方法进行变化操作。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活动准备:

各种几何图形卡片、幼儿操作的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你认识这些图形宝宝吗?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图形宝宝有一个心愿,他们都想像变形金刚一样会变身。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变身。 二、动手操作折图形。 1.师:示范拿一个正方形,请小朋友先看老师怎么帮正方形宝宝变身的,示范将图形对折。提问:正方形宝宝变身了,看变成什么呢? 幼:长方形。 看,老师再来变一变,又变成什么呢? 幼:三角形、一个大长方形、一个小长方形。

师:小朋友,刚才老师是怎么变的? 启发幼儿说出折一折。 对了,只要将图形宝宝轻轻一折,图形就变身了,小朋友你会变吗?请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纸和老师一起来变。 师:你还会怎么变?看看能变成什么? 幼儿动手操作,可随便变化图形。 2.师:长方形宝宝也要变身了,大家一起来帮助它好吗? 拿出长方形,引导幼儿折变图形。 请几位幼儿到前面折变示范,表扬折的好的幼儿。 师: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宝宝可以变成什么? 幼儿边动手操作边学说长方形宝宝变成了什么。

3.老师引导幼儿再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进行折变,分组进行看看哪组的小朋友变的多,变的快。 幼儿分组给三角形,圆形、梯形、三角形进行折变。 4.老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折一折帮助图形宝宝实现了变身的愿望,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三角形——变成了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小朋友还可以动手怎么做是图形宝宝华丽变身。请小朋友想一想?拼一拼,图形也会变身,并且变的会更加神奇,你想当魔术师吗? 三、运用图形拼物体下面我们一起玩个拼图游戏吧!看看这些图形宝宝在一起时能拼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拼图形。 师:小朋友们有谁愿意上来给我示范一个拼图?(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拼)师:我们还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看谁拼的好看,拼的东西多,我们来比一比。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图形教案吧。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认识图形,不但是为了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

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趣味数数》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趣味数数》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数数。 2.通过操作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并积累相 关数数的经验。 3.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数数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活动准备:白板、课件、操作材料、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家啦,这么多的老师也都快来帮忙 了呢,我们一起来和要去帮忙的老师们问声好吧。 (二)基础部分 1.师:现在每位小朋友都变成了小火车的车厢,那你们清楚一共 有多少节车厢呢?

幼儿报数,教师配合指导。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们都太棒了,而且我知道你们数数都很厉 害,你们都能数到几?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数3个数字好吗? ······3.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师:森林国王说啦,要闯关成功后才可以去帮忙呦。那我要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啦,看,图上有什么?(房子,树)房子有几间?有几棵树?几只小动物?你是怎么数的? 教师小结:要数清楚物体的数量,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往下,不同课件都有对应的点数需求,下载课件需要点数,如果点数不足充值后,就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了。或者从左往右,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4.教师与幼儿互动,依次请10名幼儿上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图形并正确的数出来。

师: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什么?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形?······你是怎么数的?还有什么?这次你又是怎么数的呢?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结: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不同,要想正确的数出数量,不仅要观察仔细,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其实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很要紧的,爸爸妈妈经常买东西的时候都要去看这个数字。那么今天就请你有空的时候到家里去找一找、到附近的超市去看一看哪些东西上面有数字?为什么要看这些数字呢?这些数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棋盘中的数学》

棋盘中的数学 ————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清水塘小学江滨校区张凌云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P120例3 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理解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中棵数(点数)与间隔数(段数)之间的关系 2.教材编写特点: 植树问题是“奥数”中的经典问题,新教材将其编入《数学广角》单元,目的让学生是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本单元共有3个例题,例1、例2教学了一条线段中的植树问题(在线段的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或只栽一端的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例3是借助围棋盘来探讨封闭曲线中的植树问题。 3.教学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一对应”是本课的数学核心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围棋盘中的数学问题,展示方法的多样化;并引导学生解决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理解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中点数与段数 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提问、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等数学探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同时 能将这种规律应用到解决类似的问题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猜谜:黑白两对手,不在格中走。有眼看不见,无眼难活久。(打一棋类名称) 谈话:同学们喜欢下棋吗?下过围棋吗?围棋是一项培养思维能力的活动,围棋的棋盘里还蕴含了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围棋棋盘中的数学问题。(板书:棋盘中的数学) 二、复习铺垫 1、出示围棋棋盘图:围棋盘最外边是正方形,棋子下在两条线交叉的地方(动画演示两颗棋子) 问:棋盘最外层的边长为54厘米,每相邻两颗棋子间的距离3厘米,一条边可以摆多少颗棋子? 生:54÷3+1﹦19(个) 段数 师:为什么要加1? 生:这就是一个植树问题,是属于两端都要栽的情况。 小结:起点和终点都摆,棋子的个数=段数+1,18段应该有19个棋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什么问题?(植树问题)是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一种情况?(两端都要栽 ) 三、探索规律 1、出示问题一:棋盘最外层每边摆19个棋子,那么围棋盘最外层4条边一共可以摆多少个棋子? 生:19×4=76(颗) 师:是摆76颗吗?(学生有的答是,有的说不是) 师:那最外层到底是摆多少颗棋子呢?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纸上有一个棋盘图),请你们用自己的办法算一算到底可以摆多少个棋子?看看谁找到的方法多。 (1)生独立思考,将解题方法写在图纸上。 (2)汇报交流:学生上台操作课件,并说明算法及理由,师板书其算式。 师:每边有19个棋子,四边就有19×4=76(个)。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1:我不同意,四个角上的棋子重复算了,因此还要减去重复的这4个棋子,应该是19×4-4=72(个)再将4个角上重复的棋子 变成红色并闪烁);

大班数学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图形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图形拼拼乐》教案】 大班数学《图形拼拼乐》教案 大班数学《图形拼拼乐》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已学过的各种几何图形; 2、尝试运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出各种图案,并说出自己操作过程中用到哪些图形,通过图形拼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 活动重点: 尝试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出不同图案,并说出操作过程; 活动难点: 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一种图形与其他图形的多种组合来进行多元化的操作,支持幼儿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几何图形双面胶剪刀白色纸由几何图形拼成的机器人火箭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过河 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游戏。在地面上放上提前准备好的几何图形作为河里的石头,并把它们摆成两条长河,让幼儿一个挨着一个慢慢往过走,在走的过程中,要求脚不能落到地面上,一定要踩到图形上,而且在过河时要看清楚你踩了哪些形状的石头,等游戏结束后老师要提问。 二、出示由刚才在游戏中出现的几何图形拼成的机器人,让幼儿观察,画的是什么,都由哪些图形拼成的,这些不同的图形各有几个呢?先让幼儿自己回答,完了后老师领小朋友一起数,从局部到整体,点数各种几何图形。 随后再出示用几何图形拼成的火箭,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三、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活动 发给每位小朋友若干张不同的几何图形,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运用已有的几何图形制作一幅画,教师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将自己制作的作品贴到展示区供大家欣赏,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奖励。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看看他们家中什么物品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或者是圆形的。 再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卡纸剪出各种图形,拼成自己喜欢的一幅画。 第二天来到幼儿园后要给其他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做的是什么,怎样 做的,用到了哪些图形,从而使这一活动进一步深化。 【篇二:大班数学教案:图形妈妈和图形宝宝】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妈妈和图形宝宝 数学《图形妈妈和图形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有图有真相、cc图库图片素材https://www.doczj.com/doc/ab15381456.html,参 与愉悦的游戏情节,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 索欲望。 2.发展观察力、记忆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3.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能排除大小、颜色 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图形宝宝回家 2.学具准备: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到图形王国去参观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感知大众图形的特征,为图形分类做好铺垫。 教师: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到图形王国里去参观,进图形王国要受门票,你们胸前都有一张图形门票,知道自己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吗?提问幼儿:你的门票是什么形状的?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按图形的形状入口,初步感知图形。 教师介绍图形王国的三种形状的入口,要求幼儿按自己门票的形状,走与自己门票相同形状的入口。 比如:有圆形门票的小朋友走圆形入口。依次组织幼儿入场。 2.复习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1)引出三种图形的名称。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教案 【篇一:大班第二学期数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蒙氏学期计划 第二周:第三周: 1、物体二等分1、感知过去、现在和将来 2、物体四等分2、认识 日历(一) 第四周: 1、认识日历(二) 2、认识钟表(一) 第六周: 1、感知数位 2、100以内数量对应 第八周: 1、按数群计数(二)2、复习 10以内的加法、减法 第十周: 1、20以内的减法(一)2、20以内的减法(二) 第十二周: 1、相同数连加(二)2、连加、连减 第十四周: 1、平均分配(二) 2、分类计数 第十六周: 1、运用货币(二) 2、认识圆柱体 第五周: 1、认识钟表(二) 2、100以内数的认读第七周: 1、数的比较大小 2、按数群计数(一)第九周: 1、20以内的加法(一) 2、20以内的加法(二)第十一周: 1、20以内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2、相同数连加(一)第十三周: 1、整10的加减法2、平均分配(一)第十五周: 1、简单的统计 2、运用货币(一)第十七周: 1、体积守恒 2、容积守恒 【篇二: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大班数学科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大班数学科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工作结束了,本学期我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认真实施了本班的数学教学方案。大班幼儿处 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为 幼儿创设蕴含数量关系的具体情景,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操作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地凸现出来, 帮助幼儿在具体情况和材料的支持下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本期我 担任幼儿班大班的数学教学。本班孩子们都很活跃、聪明,各有千秋。

围棋中的数学思想

围棋中的数学思想 李岩峻(02010327)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0096) 摘要:围棋是一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的游戏,是对弈双方的策略竞争。在19 19 共361点的棋盘上,选择自己的落子方式中蕴含着或简单或高深的数学原理。借助于数学工具,我们能更加明白的理解围棋对弈中的种种现象。 Abstract: weiqi is one of the oldest game originated in China.It is a competitive strategy between two sides. In a total of 361 points on the board, choosing their own stone contains simple or profound mathematical theory. With the aid of mathematical tools, we can understand various phenomena in the game of weqi. 关键词:围棋、博弈论、化归、数列 Keywords:weiqi,game theory,transformation,sequence of number 一、引言 围棋,起源于中国,可以说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棋类。相传围棋为尧所造,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最初围棋可能与天文有联系,后来逐步变为纯粹的策略游戏。围棋的规则很简单,可以理解为双方抢占棋盘上的空间,对弈双方谁围起的空间越大谁就获得胜利。这与如今的市场经济体系是有相似之处的。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从而达到取胜目的理论与方法。其最早期的研究对象就是象棋,桥牌,赌博等。所以也可以用博弈论中的方法来研究围棋。 在围棋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死活,围空,实地与势中都蕴含着数学的原理。本文将关注围棋本质、行棋技巧上的数学原理。 二、围棋中的博弈论与计算机围棋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数的顺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数的顺序》含反思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数的顺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理解10以内四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传递性,能在连接的小于号、大于号之间,对10以内任意四数进行大小排序,能保管好材料,操作完后能够还原。 【活动目标】 1、能在连接的小于号、大于号之间,对10以内任意四数进行大小排序。 2、初步理解10以内四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3、能保管好材料,操作完后能够还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数字卡磁铁各1-10。 2、磁贴:皮球物群卡1-10两套,数字卡1-10两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连续大于号、小于号表示的大小顺

序,按序排皮球物群卡,并填放数学卡表示大小顺序关系。 1、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底纸5《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1-10:麦麦想挑出几张数量不一样的皮球卡片,按顺序填空。(指一下底纸上面的4个方框),你愿意帮她的忙吗? 2、引出问题教师指着底纸上连续的三个大于号: (1)看,麦麦画出了三个大嘴鱼的符号,每个大嘴鱼的大嘴都对着前面, (用双手模仿大于号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 (2)你们猜,麦麦想按什么顺序来做皮球卡片的填空呢?是要从多排到少,还是要从少排到多?(从多排到少)为什么? 3、演示规则 (1)师:现在我们要根据大嘴鱼的提示来学习放皮球了。谁愿意来试试? (2)请一幼儿任意挑出4张皮球物群卡。 (3)师:他挑出来的卡片上各有几个皮球? (4)师:看看三个大嘴鱼要求怎么排?(从大数排到小数)那皮球卡片就要怎么排呢?(从多排到少)请幼儿排出皮球物群卡。 (5)教师出示数字卡1-10:谁会选四个数字来表示这些皮球的数量呀?请一幼儿选数字卡,贴在下方的方框里。 (6)师:他选的数字对吗? (7)师:我们一起来读给麦麦听一听。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10以内的数量守恒》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10以内的数量守恒》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10以内的数量守恒》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活动准备: 1、(兔子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7只、米老鼠10只) 2、幼儿操作卡、记号笔、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弹琴律动引入)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出示米老鼠图片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幼儿念咒语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师出示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两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通过和妙妙屋里的动物表做游戏,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一)先来看小兔子们做游戏(复习6的守恒) 1、师出示,两排兔子,红色、灰色,大的、小的分别有6只。 提问: 第 2 页共 5 页

①”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②”这些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原来它们的大小、颜色不一样,但是数字宝宝是一样的,数字宝宝一样,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 2、提问: ①小灰兔子很调皮,想和小朋友做游戏,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数到10,看一看,看它们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我觉得灰兔子少了两只,还剩4只,因为它的队伍变短了。 师小结:原来它们的队形发生了变化,但是数字没有变,6只还是6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米奇妙妙屋的小主人来了,快看(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 的守恒) 1、师出示:10只性别、大小、造型不同的米老鼠,提问: ①”一共有几只米老鼠?” ②”这么多米老鼠,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米老鼠们开始做游戏了,当变换一种队形后提问: ①”你们看米老鼠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和原来一样多吗?”师小结:虽然这些米老鼠的大小、颜色、造型都不一样,队形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数量始终都没有变。 四、操作活动:图形操作卡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为了奖励小朋友,米老鼠带我们去图形城堡玩一玩(开汽车律动) 1、出示,图形城堡到了,提问:看一看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一 第 3 页共 5 页

围棋中的数学思想

围棋中的数学思想 岩峻(02010327)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10096) 摘要:围棋是一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的游戏,是对弈双方的策略竞争。在19 19 共361点的棋盘上,选择自己的落子方式中蕴含着或简单或高深的数学原理。借助于数学工具,我们能更加明白的理解围棋对弈中的种种现象。 Abstract: weiqi is one of the oldest game originated in China.It is a competitive strategy between two sides. In a total of 361 points on the board, choosing their own stone contains simple or profound mathematical theory. With the aid of mathematical tools, we can understand various phenomena in the game of weqi. 关键词:围棋、博弈论、化归、数列 Keywords:weiqi,game theory,transformation,sequence of number 一、引言 围棋,起源于中国,可以说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棋类。相传围棋为尧所造,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最初围棋可能与天文有联系,后来逐步变为纯粹的策略游戏。围棋的规则很简单,可以理解为双方抢占棋盘上的空间,对弈双方谁围起的空间越大谁就获得胜利。这与如今的市场经济体系是有相似之处的。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从而达到取胜目的理论与方法。其最早期的研究对象就是象棋,桥牌,赌博等。所以也可以用博弈论中的方法来研究围棋。 在围棋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死活,围空,实地与势中都蕴含着数学的原理。本文将关注围棋本质、行棋技巧上的数学原理。 二、围棋中的博弈论与计算机围棋 围棋虽然出现的早,规则也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棋盘的广阔与行棋过程中的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几何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几何图形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几何图形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 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内容,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有趣的几何图形教案吧。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反思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反思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师应该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下面是由我整理的3篇,希望对您有用。篇一 一、本节课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谈话形式进入情境教学,引导幼儿 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同时把"你的火车几点开"的活动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们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要激发幼儿 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幼儿 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幼儿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孩子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兔妈妈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请我们去帮它把这些水果蔬菜送到两个饭店,你

如何分"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活动为动力,引导幼儿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 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 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孩子上黑板把8个图贴分成两份,孩子逐个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通过自主操作,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上,教师要重视关注全体儿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让儿童自己发挥。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要教师的引导,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2、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篇二 昨天我班孩子学习了5的组成,我谈谈在教学5的组成时自己的几点体会。 我是刚接本班,听说本班孩子对数概念掌握不是很好,我就进行了复习及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发现个别孩子就连数字3、4、5等数字还不认识,更谈不上那个数数。我就与家长及时联系,进行了沟通,希望家长那个配合我们的工作。

幼儿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倒计时》

幼儿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倒计时》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围绕"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与生活习惯"三个方面来设计与组织内容,以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能力以及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等。 在平日的活动中,幼儿有时会问"老师,我们下周周几演出""老师,我们的故事会几号开"等,这表明幼儿有倒计时的意识,并乐意为某天某事做准备,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这是有任务意识的体现。因此,我抓住这一切人口设计、组织了"倒计时"这一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倒计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计算倒计时,并激发幼儿对于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同时,希望幼儿以后在对特殊日子的等待中做好准备,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养成做事的计划性、目的性。 活动目标: 1.理解倒计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尝试计算倒计时,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3. 在寻找节日的过程中,产生对某个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黑板两块,一块黑板张贴"生活中的倒计时"版面,另一块黑板的一面呈现幼儿说的各种用到倒计时的图片,另一面呈现幼儿计算的倒计时牌。 2.有关"倒计时"的课件(如新闻联播、春节联欢晚会、交通信号灯、微波炉、火箭发射等的录像),有关倒计时的图片。 3.大日历图一张,节日小图片若干,记号笔、固体胶、小日历、操作牌人手一份。 4.建议家长带领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倒计时现象。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倒计时"1.倒计时游戏入场。 师:我们来玩个找位子的游戏,老师说"54321",看谁能又快又轻地找到位子坐好。 师:你们真厉害,速度很快。我们再玩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数字,请你们倒着数,行吗? 师:8。 幼:7、6、5、4、3、2、1。 师:10。 幼:9、8、7、6、5、4、3、2、1。 师:倒数难不倒你们。 2.观看"春晚倒计时"视频,感受倒计时的作用和人们的喜悦之情。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人们是怎么数数的。(教师

精品-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20以内的加法》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20以内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 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 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 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 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 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 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 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活动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

围棋中的数学问题(1)

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课题: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水平;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3×3格、4×4格、5×5格方格纸、围棋子若干粒、4×4格条形吹塑纸贴在地下。课前准备:课桌围成“回”字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猜谜:十九乘十九, 黑白两对手, 有眼看不见, 无眼难活久。(打一棋类名称) [设计意图:用谜语引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新知 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3个棋子。最外层能够摆放多少个棋子? (2)抢答:读题后,让学生口算出答案。(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 (3)动手验证: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验证刚才答案。 (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 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3×2+2=8 2×4=8 3×3-1=8 3×4-4=8 直接点数。 教师表扬学生的创新摆法,并奖励“智慧星”。(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2.教学每边摆放4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4个棋子。最外层能够摆放多少棋子?

(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 (3)游戏:让一学生当“小老师”,其余学生当“围棋子”,请小老师邀请“围棋子”按上题要求站在老师设计的大棋盘上。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摆放方法,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把所学知识运动到游戏中。] (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 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 (5)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 (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5个棋子。最外层能够摆放多少棋子? (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 (3)汇报交流。(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 (4)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三、点拨梳理,总结升华 (1)师:你觉得再用棋子摆,方便吗?你能根据前面我们摆放的方法,填写下列表格,总结 每边放的个数最外层总数 3 4 5 6 … 1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教学例3:出示围棋格子图。问: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能够摆放多少个棋子? (2)总结规律::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间隔数×边数=最外层的总数 (3)学生根据规律,独立完成例3。

大班数学11-19的教案

大班数学11-19的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的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 关系,并能大胆讲述。 2、乐意探索数学活动,懂得关爱他人。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练习用3个数字来编算术题。 二、活动准备: 三幅背景图、折、剪好的房子、小花和树若干、固体胶、幼儿分三组, 第一组:色纸折的房子(蓝、黄两色)若干 第二组:色纸折的房子(粉红、黄两色)若干 第三组:色纸折的房子(蓝、咖啡两色)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们没有房子可以住只能 住帐篷了,我们来帮助他们重建新家,请你们做工程师帮他们设计 制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组幼儿将用色纸折好的房子放到对应小组的背景图上。 房子造好了,再种些绿化,把小区打扮得漂亮些。 请你们将篮子里的花和树种到小区里去 2、情境感知——看图编8的加减法 小区造好了,我们去参观一下每个小区都有几幢房子、几棵树和几 朵花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我们先到1号小区去参观,1号小区有几幢房子?(6幢蓝色的房子,2幢黄色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 花有多少?(5朵红花,3朵紫花)树呢?(4棵大树4棵小树)。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现在请你们每个小区的朋友们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算式题把它 记录下来。

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 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6+2=8或2+6=8) 这两道题用到了几个数字?(三个)除了加法题,还可以用这3个 数字列出其它题目吗?得出:8-2=6、8-6=2。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2+6=8、6+1=8数字相同,位置不同。所以看到2+6=8, 马上就想到6 2=8,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8—2=6, 马上就想到8—6=2,我们也把他们称为朋友题。 小朋友真能干,帮灾区的人们建造了这么漂亮的小区,使他们能够 有房子住,真是太好了,谢谢你们。 活动延伸: 我们再去多设计一些房子,可以让更多的人住进去。 ?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以内的连加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连加,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掌握10的组成。 物质材料:图片,钥匙题卡,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学习10的加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 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1)师:你们看前面山有蝴蝶,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 画的意思?(图,先2有只蝴蝶在草地上,在来了3只、后面有来 了5只蝴蝶,一共有10只蝴蝶) (4)师:谁能列一道连加算式题?(2+3+5=10) (1)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有2只蓝色的鸭子河里,有6只黄色的鸭 子草地,后面有来了2只大鸭子,图上一共有10只鸭子) (2)师:谁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2+6+2=1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计划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计划表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三、教学进度表: 2月 1.学习园务 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组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教研组特色及研究重点。 2.实践活动——斜坡与球及评析研讨。 3.进行混班主题游戏内容的商讨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3月 1.策划、组织植树节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2.交流各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研讨主题的选择和确立。 3.开展大班幼儿幼小衔接的家长讲座。 4月 1.实践活动 ——主题游戏中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探索行为进行观察、评析。 2.收集、交流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活动或游戏内容。 5月 1.就主题游戏中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探索能力的影响进行初步研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