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十二道精髓

国学十二道精髓

国学十二道精髓
国学十二道精髓

1

孔子—为人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

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

2

老子—处事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一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进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3

庄子—养生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4

孟子—君臣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

5

荀子—学习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可概括为七个方面:

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

二是虚:虚指的是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

三是一:“一”是专一、专心致志的学习,“学之道,贵以专”。

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

五是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

七是友:荀子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6

孙子—韬略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意指文韬武略。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韬略犹如双刃古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若藏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愿学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发扬古道,利国利民。

7

管子—教练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教练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

8

韩非子—统驭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文化为魂”,带你修炼六个方面的能量,帮你完成从攻城略地到运筹帷幄、从创业有成到基业长青的惊险一跃,

成长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型领袖。

9

鬼谷子—权谋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权力,是指能够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力量。

权力带来财富、地位、荣耀。权谋天然地不受一切仁义道德、公平正义的约束;它甚至没有任何原则可言,唯一的原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权谋的合理性取决于权谋的结果,即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也。

10

大学—修身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致知就是获取知识,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

因此,修身的过程,就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真诚地对待一切的过程,就是严个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过程。

11

易经—天地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你若遵从了——便能遗世独立,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

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仔细想想,可也不就是这样的么?故,天地之道在于人心。

12

禅宗—死生之道

国学精髓|国学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生、死则死,岂能赖着不死或就是不生?故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不纠结、不着相。

国学热背后真正的原因

“国学热”背后真正的原因 (2013.06.16) 今年六月四号我在微信“管普公众平台”上发表过一篇探究“国学热”背后原因的文章,文中说到“国学热”是企业发展和管理需求的结果,而非其他原因。现在想就这个问题进一步做一个说明。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无论在社会、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里,中国社会跨越了三个阶段,从一个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又从工业朝着知识社会迈进。以往的农业社会缺少组织,而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必须是一个组织型社会。组织型社会也是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特征。任何组织,如企业、学校、医院,都需要管理,而管理只能在组织内完成。 管理的任务包括:变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或革新管理,冲突管理,生产管理,组织建设等等、等等。做好这些工作,完成管理者的任务,企业管理者需要新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与科学知识无关,除了生产管理之外。 管理者是组织人才。对组织人才的要求与技术人才不同。组织人才必须是通才,技术人才则是专才。通才教育,源于西方的Liberal Education,也有人译为“自由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学问。俗话说“做事先做人”,企业管理必须从做人和管人开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核心是人”。 有必要在这里将管理与经营做一个区分。许多人将管理与经营混淆。经营是如何做事,如何做生意、做买卖,如何将企业做大。管理是如何将企业做强。企业大与否看其资产规模,企业强与否则需要看其是否有人才,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关于如何培养组织人才,前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1943年就有明确的论述。他在1943年,抗日战争尚未结束,就已经开始考虑战后重建与工业发展的问题。重温一下梅先生的论述也许对我们理解“国学热”有一定的帮助。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童红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研修网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地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弟子规学习践行活动方案

习诵《弟子规》践行《弟子规》 做文明中学生 ——马市初中习诵践行《弟子规》系列活动方案《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内容以孔子《论语·学而第一》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学习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强调孝道精神,孝心教育。 在全球化的今天,鼓励学生学科学、学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感觉心灵升华和行为转变,最根本的是解决做什么人的问题。我们要从青少年、从现在教育起,针对眼下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结合我校“以礼育人,以文促智”的特色,根据我校生源实际状况,我们选择《弟子规》为今后一段时间德育教育主要内容。加强对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学校决定:在我校启动“学习落实《弟子规》系列教育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创建“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为宗旨。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礼仪文化的同时,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书香校园环境。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的价值观念。厚德博学,深思笃行,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和背诵、践行等活动,让学生把《弟子规》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减少校园中不文明的现象,使学生人人争做绅士和淑女,为学生创设一个文明、有序的学习和活动环境,构建良好的校风。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弟

国学经典-千古绝句(500句)

国学精华,千古绝唱500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三字经教学总结

《三字经》教学总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知识,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国学》课程是我校的校本课程。这些经典美文,凝聚了先贤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古人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丰富我校的人文底蕴,启迪学生的智慧,我校开发了以学习国学为内容的校本课程。我们二年级这学期学习的是《三字经》。一学期下来,学生都大有收获。 《三字经》被称作“千古一奇书”的古代文化经典,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通过师生共同诵读经典段落,共唱三字经儿歌,还有讲三字经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对经典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学习经典,把经典诵读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通过国学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肩上担子的重大。回顾本学期的《三字经》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方面 1、课堂教学中,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 在国学教学中我注意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因为《三字经》本身就具有韵律性,三字一句,很适合学

生的诵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自读,、小老师带读、师生同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进行诵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文的韵律美,达到正心正身的教育目的。 2、让诵读活动深入开展。 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国学诵读课。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国学诵读”活动。重在复习、加强记忆。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为学生们学习国学经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指导学生有效诵读,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孩子快而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比如:小组诵读,男女生比赛,同桌比赛等。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提升文明素养。 3、课堂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在每节课教学内容的讲解后,都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联系学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与此同时,我们还将《三字经》的内容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联系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古圣贤的身上找到今天行为准则的影子,让学生明白与圣贤结朋友一样可以修身正德,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达成,与新的教育理念相适应。 二、言传身教,贵在倡导力行。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作为教师自己都没学好和做好,怎么要求学生学好呢?因此我做到身教,用《三字经》中的内容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学生做表率。通过《三字经》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的

浅谈国学文化精华 仁爱

浅谈国学中的仁爱文化 国学中的仁爱是人们的精神安顿、心灵休息之所,是安身立命之道。国学文化中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关于精神安顿、心灵休息的文化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关于和谐的思想、关于个人安身立命的思想、关于仁和礼的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安身立命的思想。仁爱与爱人,宽厚待人等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优秀文化。试想,如果一个民族失掉了人文的追求,只有时尚,只有娱乐,只有消费,只有物质欲望,只有功利性的目的,只有实用主义,只有技术主义的泛滥,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将被割断,民族的心灵也将日趋浅薄,我们会丧失我们的文化感受性、道德同情心,我们的心灵中就没有了诗意,我们的记忆中就没有了历史,我们的思考中就没有了智慧和哲理,我们的民族生命中就没有了灵魂! 国学的发展在二十世纪西学的影响下,明显受到了巨大冲击。明清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经世致用”思想兴起,国学一词才因西学而被提出,“国学”被中国传统学者视为“国魂”。清王朝被推翻成立民国以后,各种西洋新思潮传入中国,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全盘西化派鄙视其为“国渣”,许多中间派因此称其为“国故学”,维护传统文化派称其为“国粹学”;学衡派昌明国粹,发扬中国文化,却往往不以国学自居。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越来越为更多的人认识、认同,国学发展开始复兴。社会和谐需要校园和谐,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国学教育。中小学加强国学教育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 重振国学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实现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意义巨大。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文化。重振国学可以扭转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陌生和疏离,通过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来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国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不论大陆,还是香港、澳门、台湾都拥有同一部历史,同一种文化,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文字。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连接华人世界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血脉之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对于做人,对于成才,都非常有益。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称号,不是现代人争来的,而是中国古人用自身的高素质高文明换来的,这一点,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交口称赞,也是世界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第一印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地的汉学家都在积极研究并加以利用,我们更没有丝毫道理不去继承、不去推动,不去发展。由此可见,国学不仅是我们建构和谐社会赖以取资的文化资源,而且是思想理念资源,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也有人肯为国学建一栋古色古香的书院式讲堂,让老师可以设置古风情境,身临其境地传道授业,让学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耳濡目染,在琴韵书香中吟诗唱词,潜移默化。 国学教育能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经过观察和了解,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

初级中学校本教材《国学精华》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国 学 精 华 读 本 霍州市向阳学校校本教材编写组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国学精华读本编委: 顾问: 主编: 副主编: 编者: 校对: 封面设计: 学校校本教材编写组 二○一五年三月 读国学,打造校园精品文化

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学校也需要一种精神。学校精神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特色和精神面貌,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开发了以国学精华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国学精华读本》,正是为了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并通过打造校园精品文化来凝练我校的一种精神——向阳精神。 一个民族的文化铸就一个民族的灵魂。“以和为贵,以善为本,以孝为先”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不归功于我们的中华经典所孕育的民族精神,这精神是由我们祖国的博大精深的经史子集作为载体传承下来的孔孟之道、老庄之学、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学”。中华民族子孙的国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学的人文内涵对于造就中华民族精神的深远影响,而且还在于它是提升一个民族的科学素养的前提;不仅是每一位国民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建构未来“学习型”人才的社会基础。 因而,在义务教育阶段极大地提升每位学生的国学素养,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因此,作为中国人,要从小接受一定的经典教育,“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通过读经,诵经,规范言行,修身养性,明德开慧,培养人格,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道和谐”的民族精神。特别是初中学生,是处于“智”和“慧”的可塑期,通过诵读经典,能够开启先天的慧性;通过诵读经典,能够弥补五德之不足。诵读经典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诵读经典不仅会为我国创建和谐社会引来清新的源头活水,也将会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大有裨益。 这本教材,是在遵循新课程理念的原则下编写的,特色鲜明,紧扣“团结、拼搏、求实、创新、高效”的校训,对向阳精神作了具体的诠释和演绎,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终极关怀,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情感品质,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为方便学生学习,我们对一些原文进行了白话讲析,对一些消极的内容做了删减。然而国学浩瀚,此本不足冰山一角,只是从古代蒙学丛中撷取其一二,对国学中诸子百家、经典名著还未涉猎。 愿我们的校园从此书声朗朗,翰墨飘香;愿国学在向阳学校中发扬光大,成为校园主流文化;愿向阳精神如陈年老酿,浓香持久;愿向阳学校的学生从此文思泉涌,谈吐高雅。“人生要读几本垫底的书”,这是陶行知所说过的一句话。多读书,读好书,有书做伴,生活才更光彩有力。本书能给你以收获,那是我们的希望! 向阳学校校本教材《国学精华读本》

国学精髓 经典名言

国学精髓经典名言 1、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境界是修出来的。 2、万丈红尘千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3、人生三境界:纵横捭阂,合纵连横,无中生有。 4、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只渡有缘之人.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人的价值,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得道的过程。 7、我命由我不由天。8、用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事情。 9、境由心造,修心才能开智。10、放松是成长的开始。 11、文字语言传达信息,有声语言传达感觉,肢体语言传达态度。 12、人际沟通,最忌讳的是一脸死相! 13、成不了大事的人,要么朋友不够多,要么朋友的质量不够好。 14、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 15、高品质的沟通,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在情绪上。 16、认同别人,更容易肯定自己。 17、赞美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 18、你沟通的品质会影响你生活的品质,从而影响你生命的品质。 19、有贤推举,方显圣;能人帮衬,方为王。 20、喜悦心是最好的人格状态。21、有深爱,心生和气;有和气,心生愉色;有愉色,心生婉容。 22、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 23、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24、思考力,是万力之源。 25、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26、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改变的力量。 27、一个人不断成长的关键是经常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状态。 28、改变自己命不好,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命好的人跟他交朋友。 2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0、子曰:"朝闻道,夕死则已。" 31、最愚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学习了根本不需要学的东西,出色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干的事儿。 32、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去干坏事,没有时间去说别人的坏话,忙于成长自己,没有时间

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范文大全

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范文大全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范文大全,希望你喜欢。 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篇一 最近在看翟鸿荣主讲的国学文化,觉得挺受益。中国古文化的确博大精深,经翟教授的讲解,更觉有值得领悟的地方。国学的范畴庞大繁杂,国学的典籍汗牛充栋。它永远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醒世名言和精神支柱,是国学精华中的精华! 中国的古文化,特别讲究领悟,要悟道。“悟”,就像是羚羊挂角,踪迹若隐若现,需要用心去慢慢体会,然后在某一天,突然有顿悟,从而有豁然开朗之感。“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能量是修出来的,智慧是悟出来的”。翟教授特别讲道:人,一定要抓紧时间…好人就是没时间做坏事的人。最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人,一定要有信心: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即使再优秀也只能是个汉奸。人,一定要有好心态:不要气愤,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强者会让行为控制情绪,弱者才会让情绪控制行为,善战者不怒。 我听了他讲“三和经”、“弟子规”和“沟通”颇有感触,孝于亲,在东汉时,九岁的黄香就知道在冬天时用自己的身体给父

母暖床;夏天时又用扇子把床扇凉再给父母睡。他这种孝敬双亲的行为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都要向他学习,不能反过来让父母帮你做。有“融四岁,能让梨。兄于长,宜先知”。孔融四岁就知要上让哥哥,下让弟弟,自己吃最小的。他这种尊敬兄弟的美德,也是我们从小便该知道的。小小年纪的孔融都知道手足情深,懂得了谦让之礼。还有“弟子规”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自己的身心何等受到伤害,就会使父母担扰;如果我们道德品质不好,则会让父母蒙受羞辱。所以说,想孝敬父母,先要做好自己。 孔子“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学思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人处世等传统美德;第一个要感恩:感恩父母,我们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里冒出来的,我们的生命本体发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血肉之躯是父母的精华赐予的,不是任何元素所能造成的。是父母把我们养大,虽然父母有可能没有给我们金钱、地位、豪宅或者美丽的容颜,但他们给了我们世界上谁也无法代替的生命。感恩师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中国尊师的良好传统仍值得我们继续发扬。没有他们持续的辛勤,我们仍处于蒙昧无知的原始时代;没有他们无私地指引,我们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是他们,开启了我们智慧的闸门,使我们看得更清,想得更深,懂得更多,走得更远。感恩单位,因为他们的“有限”造就了我们的“无限”。感恩领导,社会是由组织构成的,有组织就必需要有秩序,有秩序就必需有维护秩序、主持公道的人。这些维护秩序和主持公道的人,就是领导。没有领导,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就像是无头的苍蝇不知所终。没

对国学经典的个人认识和心得体会(3)

对国学经典的个人认识和心得体会(3) 国学博大精深,扪心自问知之甚少,一直以为“国学”只是年老学者们钻在故纸堆里埋首做的文章,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对 国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夏海著的《品读国学经典》匠心独运, 选取三十六篇“中华民族最好、最有价值、中国人最诚心、最喜欢 阅读”的哲学、历史、文学佳作,上起先秦管仲、孟子,下迄清中 末龚自珍、曾国藩,纵横两千多年,囊括为学、为政、为人诸多方面,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使我感受到“国学”文化蕴含的厚重传承,虽囫囵吞枣的浅尝学习了一些,但仍感受益非浅。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通过学习国学,可以让人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 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 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 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 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 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善政得 民财,善教得民心”!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 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 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在浩如 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人们面 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 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

(整理)国学传统经典必备书目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 传统国学经典必备书目 说明:任何书目都可能以偏概全,这是第一,第二,多半会带有个人喜好成份,这一点,就连胡博士的书目都受到梁启超先生的责问,何况我等区区小辈,还望方家不吝赐教。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历来是我国图书传统的分类方法,题目即为传统国学经典必备书目,所以我一仍其旧,并参考其他学人,选出其中的最基本的核心书籍,简要略述如下: 【经部】 《十三经》及《十三经注疏》。 这是儒家的核心著作,要先理解经文的意义,再去做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经学,我认为乾嘉朴学的治学方法是有意义的。好的版本是中华书局的《十三经注疏》。如再讲,可以说十三经几乎包含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但尤要者为: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左传、论语、孟子。经部书是国学精华,语言文字之学(旧之小学)是基础,乾嘉以来诸大师小学功力多深厚。只有这两关学扎实了,后面的就不怕了。 《说文解字》、《广雅》,这两部书很重要,先秦两汉的书很多字义的解释要靠它们,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注本较好。另外还有《经传释词》《经籍纂诂》《经学历史》《经学通论》等。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主要是政治史)浓缩在书里面,虽说是帝王将相的家谱,但现在还没出现能代替它们的史书,所以也就必读了。其中,前四史更是必读书,是纪传体史书的经典代表,文史俱佳。除前四史外,《明史》亦佳。 《水经注》、《通典》、《文史通义》分别是地理书,政书,史评书。尤其是通典,对我们了解唐以前的典章制度很有帮助。另外有《史通》、《通志》、《文献通考》、《资治通鉴》、《国语》、《战国策》《二十二史札记》等。 《四库全书总目》、《书目问答》,目录学是作学问和入门的要旨,知道有哪些书,学什么看什么样的书是作学问、出成果的关键。前者收书3500余种,后者也有2200多种。近日我曾购得《輶轩语详注》一本,《輶轩语》原为张之洞撰,此书可视为《书目答问》的精简本,其中所列经典可作重要参考。 如觉《二十四史》太繁,则除读前四史外,可读通史及断代史,通史则吕思勉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有人说,中国的通史可读的只有这两部半,因张书只写到汉代,只能算半部。断代史除吕思勉、杨宽、孟森外则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断代史系列》亦可读。 其他方面,可读《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日知录》及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文化概论》,《近思录》、《传习录》,张太炎的《国学概论》、《国故论衡》,《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史学史》《文献学概要》等。

国学讲座主持词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以修身养性为手段,以知识书籍为表象,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为代表口号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国学讲座主持词,供大家参考。 国学讲座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悠久文化。品味思想精髓,感悟人生真谛!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将开启新的国学之旅。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以修身养性为手段,以知识书籍为表象,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为代表口号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它包括自然国学,即道法自然;它包括生命国学,即成人成才成圣成贤,是成长成功成熟大成;它包括家庭国学,即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它包括公益国学,即周乎万物道济天下。 它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国学的传承任重道远,许多国学大家用他们睿智的思想著书立说,传扬后世。我们不单单要了解国学,要懂得国学,更主要的是运用国学的精髓濡染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人生!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xxx老师。他是中国xx研究会理事、中国xx学会理事、中国国学学会理事、中国xx协会秘书长,资深企业策划师。他将为在座的每一位带来思想的盛宴,为新学期的我们增添助力! 请大家以热烈掌声欢迎董老师! ... 好,通过董老师的讲话我们相信能收获不少,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讲座就要告一段落了,感谢各位的参与,感谢董老师的到来。 国学讲座主持词 女士们、先生们

国学大讲堂——国学精华铸就精神家园讲座稿

国学大讲堂——国学精华铸就精神家园讲座稿 主讲人:贾陆英老师 非常感谢,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我想我们还是从什么是文化来说起,文化这个词在我们中国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它的含义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周易》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与天文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指人类在发展中走向文明的一种社会现象。把“人文”和“化成天下”联系在一起,就是“文化”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通过传授圣人之教,使人们懂得道德礼仪,从而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呢?有吸收和借鉴了近代以来,西方的研究成果,广义的文化,它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比如我们吃饭,叫食文化,喝酒有酒文化,饮茶有茶文化,我们各式各样的见解都有文化。从狭义来讲,它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使用文化这个词,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使用,我们中华文化究竟指的是什么? 有人把中华文化简单的等同于国学,这是不全面的,它包含两个大部分的内容,第一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我们的前人把它概括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第二部分就是先、当代文化,它其中一部分是新民主主义开始,从五四运动以前到现在形成的文化,再一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文化。我们弘扬中华文化,就是指这些内容。 什么是精神家园?提到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提到一位美国的作家——梭罗,在150多年以前,当商业大潮开始涌动的时候,这位梭罗他的家境是比较充裕的,他看到人们为了追逐金钱,简直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什么“礼义廉

〖国学精髓〗《道德经》【老子】九九八十一篇全文 注音 解释

〖国学精髓〗《道德经》【老子】九九八十一篇全文+注音+解 释 《道德经》李耳【春秋】《老子》第一章道(dào)可(kě)道(dào),非(fēi)常(chánɡ)道(dào)。名(mínɡ)可(kě)名(mínɡ),非(fēi)常(chánɡ)名(mínɡ)。无(wú)名(mínɡ)天(tiān)地(dì)之(zhī)始(shǐ);有(yǒu)名(mínɡ)万(wàn)物(wù)之(zhī)母(mǔ)。故(ɡù)常(chánɡ)无(wú),欲(yù)以(yǐ)观(ɡuān)其(qí)妙 (miào);常(chánɡ)有(yǒu),欲(yù)以(yǐ)观(ɡuān)其(qí)徼(jiǎo)。此(cǐ)两(liǎnɡ)者(zhě),同(tónɡ)出(chū)而(ér)异(yì)名(mínɡ),同(tónɡ)谓(wèi)之(zhī)玄(xuán)。玄(xuán)之(zhī)又(yòu)玄(xuán),众(zhònɡ)妙(miào)之(zhī)门(mén)。【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老子》第二章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为(wéi)美(měi),斯(sī)恶(è)已(yǐ)。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为(wéi)善(shàn),斯(sī)不(bú)善(shàn)已(yǐ)。有(yǒu)无(wú)相(xiānɡ)生(shēnɡ),难(nán)易(yì)相(xiānɡ)成(chénɡ),长(chánɡ)短(duǎn)相(xiānɡ)形(xínɡ),高(ɡāo)下(xià)相(xiānɡ)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各集主要内容: 第一集见贤思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独乐乐,众乐乐 4.四海之内皆兄弟 案例:北京200要运会开幕式 第二集立德修身 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人与道之间的关系 案例:1.现行车辆,换来数日蓝天;2.快乐资产负债表 第三集忠孝天下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3.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案例:1.经济崛起文化繁荣,“汉语热”席卷全球;2.孝敬父母要趁早 第四集处世之道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之道,其为仁之本与(欤) 2.子曰:色难!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求百世功求千秋利用求万代名 案例:1.感恩要常怀于心;2.蒙牛文化 第五集沟通智慧 1.精乃生命之力;气乃生命之能;神乃生命之光 2.喜悦心--是最好的人格状态 第六集人脉建设 1.喜悦心--是最好的人格状态 2.人脉建立 案例:火车站接人 第七集团队精神 1.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 2.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3.利者义之合也 案例:1.捐出全部资产58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2.将源兵魂(亮剑)

第八集团队打造 1.精乃生命之力;气乃生命之能;神乃生命之光 2.领导人: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 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5.知治身,则能治国,内圣外王,其理一贯 案例:1.里根拜老子为师;2.生活本身就是财富 高品质沟通 详细说明 翟鸿燊《高品质沟通》课程介绍: 您说的每一句话和您说话的方式将决定您的财富和命运。 1、沟通的品质决定您生命的品质; 2、解析“沟通”; 3、沟通的信念; 4、问问题的十大技巧; 5、问开放式的问题,了解并创造需求;问限制性问题,建立主控;问封闭性问题,锁定成交。 6、沟通的九个策略; 7、十二种练习倾听的方法; 8、如何运用沟能的三个要素; 9、沟通的80/20法则; 10、进入对方心灵的频道; 11、赞美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 12、同理战术。 清华讲国学之国学应用智慧-翟鸿燊的详细描述 国学文化《清华讲国学之国学应用智慧》内容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界各地争相修建孔子学院,西方人士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纷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的源泉、精神的乐园和管理的真谛。只有通过修身、培育人文情怀、提高管理和领导才干、体会博大精深的伟人智慧、修炼广阔的胸襟,方可成就伟业。 国学文化《清华讲国学之国学应用智慧》讲师简介:翟鸿燊 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长期以来,翟教授一直怀着强烈的民族心和使命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研究,在融汇国际各种极具代表性的哲学主流、营销理论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针对管理科学、决策科学、人才培养、市场营销、企业团队等方面提出一整套独到的解决方案,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翟鸿燊教授所研发的著名“TA 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课程,已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国家大学等知名院校的MBA、EMBA、DBA、卓越领导力项目等研修班中倍受欢迎。

国学与企业文化

怎样利用国学构建企业文化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21世纪是一个文化致胜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管理的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企业也不例外。企业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服务,末流的企业做制造。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特征和企业的发展,只有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基因,结合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建设起创新的和谐的特色企业文化体系,才有可能提高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企业为实现其目标的经营过程中,由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内在力量源泉。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其中不仅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因素。 企业文化是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几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的建筑、设施、环境等。企业的这种有形财富,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文化的体现。观念文化即精神文化,亦称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主要成员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使广大员工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从分析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现象都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而不是以物质为中心的现象,由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普遍享用,而不是企业某些人特有,并且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1、企业文化的由来 企业文化于日本,形成于美国。1982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泰伦斯。狄尔(TerrenceDeal)和麦肯锡谘询公司顾问爱伦。甘乃迪(AllanKennedy)合着的《企业文化》一书正式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诞生。企业文化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

《融四岁 能让梨》教学设计

《中华十德与国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礼德篇 第2课融四岁能让梨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刘皮庄完全小学王军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为《中华十德与国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礼德篇”的第2课。这一单元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礼仪,懂得在与人交往时怎样为人处事。《融四岁能让梨》旨在培养学生的礼让精神,懂得尊老爱幼。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中华十德与国学》系列教材。在学习中,学生们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现在他们升入了二年级,在思想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们都把孔融当成学习的榜样,懂得在交往的过程中要互相礼让,懂得尊老爱幼。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感悟,让他们学会礼让,懂得尊老爱幼。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的诵读国学经典。 3、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德,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诵读、感悟,体会国学经典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互相谦让,懂得尊老爱幼、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包含“孔融让梨”等视频以及国学经典的配乐、朗诵等)、制作的“礼让树”、“礼让卡”、小贴画(奖励表现优异的学生) 六、教学方法分析: 二年级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教学方法上要针对他们的特点,使他们乐于接受。在国学经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提高学生们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深层次的理解国学的内涵,并将国学精髓加以提炼,使之传承。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中华十德与国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们的礼让精神和尊老爱幼的良好品格,我们的任务是充分挖掘国学经典中的精髓,增强学生修养,净化学生心灵,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使之传承。 这节课,我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在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们有所收获,让他们懂得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做到礼让他人,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国学知识200题及答案

国学知识200题(含答案) 国学知识200题(含答案)儒家儒教孔子孟子国学传统文化 rujiachuantongwenhua读国学,意在达“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境界;品国学,取在为“悟中华传统文化人生哲理”。体味、领悟、汲取国学精华尽在”儒家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精神!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月亮 B、姻缘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

最合适的是: (A)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 三藏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B)A、一个成 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A、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 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A、乌B、巫C、肖D、萧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A、男角B、女角1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A、使用十 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16. 假如你的一首五 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B)A、50元B、100元C、200元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A、早上B、中午C、傍 晚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

2019全国卷I高考满分作文

2019全国高考满分作文 [导语]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高考, 其实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作文在高考语文占分高达60分,超过了整个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大家不得引起重视,把握每一次写作文的机会。下面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15篇汇总, 希望大家可以看看其他同学写的,再来和自己对比一下,找找差距,继续加油吧。 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 (2) 提升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做主 (3) 成功创业新模式天地人和 (4)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5) 阅读的三重境界 (7) 差别待遇 (8) 文化行囊 (9) 享文化之繁华 (10) 起伏的波浪才更助量 (11) “唯分数论”之殇 (12) 进步与退步 (14) 于无声处听惊雷 (15) 我言秋日胜春朝 (17) 亮剑无处 (18)

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 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但在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来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 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注重GDP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