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区及公共区域5S管理制度

办公区及公共区域5S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营造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合理配置、使用各种资源,减少浪费,降低办公成本,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办公区及公共区域5S管理。

3. 定义与目的

3.1 整理(SEIRI):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目的是把“空间”腾出来活用;

3.2 整顿(SEITON):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目的是不浪费时间找东西;

3.3 清扫(SEISO):将不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目的是消除"脏污",保持职场干净、明亮;

3.4 清洁(SEIKETSU):将前3S实施的做法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目的是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3.5 修养(SHITSUKDE):培养文明礼貌习惯,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成为对任何工作都讲究认真的人。

4. 5S推行成员构成

4.1 设5S专员(暂由行政专员兼任);

4.2 5S推行小组成员:5S专员、各部门负责人;

4.3 5S检查小组成员:5S专员、各部门指定5S工作负责人,组成临时检查小组,各部门代表轮流,每次小组成员不超四人。

5. 职责与权利

5.1 5S专员:负责牵头5S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如实施、检查、评比、督促

与改善跟进等;

5.2 5S推行小组:负责5S管理活动的组织、策划、推动实施等,对员工开展5S的培训和宣导,推动5S的顺利进展;协调5S实施过程的巡查和问题处理;处理其他5S有关的活动事务;

5.3 5S检查小组:在5S专员的带领下按章执行规定区域内的各项5S检查及评比工作;

5.4 员工:积极参与并执行5S管理,根据5S管理要求持续改善工作现场。

6. 推行区域

6.1 办公区:公司所有的行政办公场地及纳入综合管理办公室的附属设施。

6.2 公共区域:大门、大厅、会客室、会议室、室外过道、厂区内

马路、卫生间、车棚、食堂前厅(维修车间以西范围)。

7. 5S推行要领及规范内容

8. 检查方式及奖惩机制

8.1 检查方式:自检、互检及检查小组每月不定期检查;

8.2 综合办公室按各部门办公区域及各自办公设备进行划分、各自承担责任,综合管理部取“办公区”及“公共区域”评定得分平均分;

8.2 采用“红牌作战法”(用醒目的“红色标签”标识存在的问题)及“定点拍摄法”(站在同一地点,朝同一方向,同一高度,用相机将现场改善前、后情况拍摄下来,做成对比照片展示)对缺点项目提出修正意见并及时监督与跟进,持续改进和优化各部门5S工作;

8.3检查人员严格按照评定标准表(附件2)进行评分,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2次以上:

8.3.1 月度综合得分95分以上部门或区域取前三名进行奖励,第一名奖励现金200元,第二名奖励现金100元;第三名奖励现金50元;

8.3.2 月度排名最后且得分在90分以下部门,处以负激励100元。

9. 支持表单

附件附件名称文件链接

1《判别“要”与“不要”基准表》

2《办公区及公共区域5S评定标准表》

办公区及公共区域5

S评定标准表.xlsx

10. 附则

10.1 本规定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

10.2 本规定由公司总经理批准之后生效,自文件规定之实施日期开始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