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专项答案及解析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专项答案及解析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专项答案及解析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专项答案及解析

2017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讲练结合班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专项答案及解析

一、判断题

1.【答案】A。解析:当事人的意志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表达。故本题判断正确。

2.【答案】B。解析: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故此题判断错误。

3.【答案】B。解析:《选举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答案】B。解析:《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故本题说法错误。

5.【答案】A。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十四)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故本题说法正确。

6.【答案】A。解析:《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7.【答案】B。解析: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本题表述错误。

8.【答案】A。解析: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故本题说法正确。

9.【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具体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本题表述正确。

10.【答案】A。解析:《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故本题表述正确。

11.【答案】B。解析:遗嘱成立并不能立即生效,在遗嘱人死亡时生效。故本题表述错误。

12.【答案】B。解析:市卫生局对流行性传染病患者强制隔离,不是以制裁违法为直接目的,而是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依法对公民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非行政处罚。故本题说法错误。

13.【答案】A。解析: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完全平等,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根据权利义务的承受情况,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可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享受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主体。故本题说法正确。

14.【答案】A。解析: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的种类包括:①犯罪分子自身方面的原因,如能力不足;主观认识错误;②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主要有:被害人的反抗;第三者的出现;自然力的破坏;物质阻碍,如撬不开门;时间、地点的不利影响等。本题中王某因为撬不开防盗门而放弃的行为就符合“意志以外的原因”,所以本题是正确的。

15.【答案】B。解析: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故本题错误。

16.【答案】B。解析:《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故本题说法错误。

17.【答案】B。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公安(安全)机关进行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搜查时应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证人在场。搜查后,必须将被搜查情况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盖章。除此之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侵入、搜查、查封公民的住宅。故此题说法错误。

18.【答案】A。解析: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中国的民事立法上,确立了以下几项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故本题表述正确。

19.【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对于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虽然享有了民事权利能力但是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以自己的行为独立的行使所享有的权利。所以,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是可以分开的。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首先享有了权利能力,而享有权利能力的公民,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故本题表述错误。

20.【答案】B。解析:《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故本题说法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21.【答案】D。解析: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我国法律效力层次,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的法律效力,排序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故应选择D选项。

22.【答案】C。解析: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是制定法,当代中国的制定法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故本题答案选C。

23.【答案】D。解析:A项,《宪法》第69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B项,《宪法》第94条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C项,《宪法》第92条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D项,《宪法》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此题选D。

24.【答案】B。解析:宪法第2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项是国家行政机关,AD不属于国家机关。

25.【答案】B。解析:《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故选B。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基本法律,也由全国人大制定,所以ACD错误,选B项。

26.【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A选项和B选项正确。《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C选项正确。第五十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所以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27.【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与驱逐出境。罚款并不是刑罚种类,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

28.【答案】D。解析:抢劫罪是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是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刑法上对构成抢劫罪的行为没有作出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本案中网友已经将钱交给了马某,即为既遂。故本题答案选D。

29.【答案】B。解析:尽管张某坠楼身亡是由于崔某回来开门引起的,但崔某对于张某的死亡在主观上并无故意或者过失,所以崔某无须对张某的死负责。故本题答案选B。

30.【答案】D。解析:正当防卫要求防卫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如果不法侵害已经结束,所进行的“防卫”就不是正当防卫,符合具体犯罪构成的,按犯罪处理。紧急避险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所采取的行为也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本题中,王某已经停止追赶李某,转身欲离开,但此时李某仍然砍了王某一刀,致使王某死亡,其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故本题答案选D。

31.【答案】A。解析:《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甲自动放弃犯罪,属于犯罪中止。

32.【答案】C。解析:甲对于乙的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肯定是直接故意,对于丙的死亡,甲显然不是直接故意。甲为了杀死乙,没有阻止丙,而造成了丙的死亡,根本不存在是不是过失的问题,是典型的间接故意。

33.【答案】D。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D项不属于适用简易程序的必备条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4.【答案】C。解析:行政诉讼的被告为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组织。ABD均不属于行政主体,能作为行政主体的为C长春市公安局,因此可以成为被告。

35.【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当事人对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向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起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6.【答案】D。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具有三个要素:(1)主体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2)职权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运用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3)法律要素,行政行为应当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即对他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故本题答案选D。

37.【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争议。故本题答案为D。

38.【答案】C。解析:《行政复议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有本条规定可知,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必须是具体行政行为。A项中行为主体是中纪委,不属于行政机关,因此A选项不正确;B项由发改委制定规章的行为和D项自治机关制定自治条例的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不属于可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B、D项不正确;《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故本题答案为C。

39.【答案】A。解析:《继承法》中关于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如下: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故本题答案选A。

40.【答案】D。解析:物权是指对物享有的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采取法定主义。我国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担保物权,是

与用益物权相对应的他物权,指的是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

41.【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化妆品公司甲未经允许擅自使用女演员乙的照片用于商业性宣传,涉嫌侵犯肖像权。故本题答案选B。

42.【答案】A。解析:《婚姻法》第18条规定,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为夫妻一方的财产。所以这30万元的残疾赔偿金和残疾辅助器具费是属于甲的财产。故本题答案选A。

43.【答案】A。解析:注意材料反映的信息,招聘中以不正当的理由拒绝女性,是一种在工作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侵犯的是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而不是休息权、取得报酬权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4.【答案】B。解析:《婚姻法》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女方家长不愿意不是不能结婚的原因,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男方已经痊愈,不构成患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故本题答案为B。

45.【答案】B。解析: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本质所揭示的并不是某个唯一的、终极的要素,而是法内在的一种矛盾关系。这一矛盾关系包括两个相关的方面:其一,从主观方面看,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二,从客观方面看,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所以B项为法的本质。A项,法的国家意志性,这并非为法的本质,只是法的一个特征;C项,法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依然强调国家意志性,不是法的本质的终极体现。D项,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最后保证手段,也是法的特征之一。排除ACD项,故本题答案选B。

46.【答案】B。解析:《宪法》第107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故本题选B。

47.【答案】D。解析: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的主要特点是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