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语文《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语文《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语文《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

《长恨歌》学案

执笔人:张艳锋编号:5 2011年9月3日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熟读成诵,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感受其凝练、优美动人的语言及作者对李杨二人赞颂又讽喻的复杂态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整体把握诗歌,研习第一部分。

【自学检测】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_______,号__________。与_______并称“元白”,与________并称“刘白”。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_________________”,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讽喻诗如___,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具有伤感色彩的长篇叙事诗____________________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2、写作背景(参照课下注释1)

本诗取材于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这首诗创作时间是_____________,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李杨故事,当时白居易写下了_______________,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3、李、杨的爱情故事。(见补充资料)

背诵: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李商隐《马嵬》(其二)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

回眸.()凝脂.()云鬓.()骊.宫()鼙.鼓()

城阙.()千乘.()花钿.()萦纡

..()旌.旗()

龙驭.()踌躇

..()马嵬.()悄.然()耿.耿()霜华重.()衾.()临邛.()绰.约()玉扃.()

参差

..()飘飖.()..()珠箔.()仙袂.()迤逦

凝睇.()人寰.()擘.()

2、解释词语

御宇

..()

..多年求不得()春从春游夜专夜

可怜

..光彩生门户()宛转娥.眉.马前死()

天旋日转回龙驭

...()

..()东望都门信马归

其中绰约

..()..多仙子()玉容寂寞泪阑干

含情凝睇

..谢君王()钗擘.黄金合分钿()

【思考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2、在复述的基础上,理清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

第二部分:自“渔阳鼙(pí)鼓动地来”至“魂魄不曾来入梦”

第三部分:自“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

请你试着用诗化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各层次的大意,看看谁概括得最好最准确。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二)第一部分

1、开头为什么提及汉武帝?这和唐玄宗有什么关系?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有什么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3、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4、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反馈练习】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御宇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玉容寂寞泪阑干(凉台,看台)B:缓歌慢舞凝丝竹(管弦之声聚而不散)九重城阙烟尘生(指宫廷)C:天旋日转回龙驭(指皇帝的车驾)珠箔银屏迤逦开(曲折绵延)D:其中绰约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2、阅读李白的《清平调词》两首,比较白居易与李白描写杨玉环之美的手法有何不同。清平调词两首李白

(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研习第二、三部分。

【自学检测】

名句默写: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2)渔阳鼙鼓动地来,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云栈萦纡登剑阁。(4)君王掩面救不得,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秋雨梧桐叶落时。(6)________________,两处茫茫皆不见。(7)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8)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探究】

1、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2、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感情结合起来的?

3、文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杨贵妃的痴情?

4、《长恨歌》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反馈练习】

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长地久有尽时,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温泉水滑洗凝脂。(3)______________,惊破《霓裳羽衣曲》。(4)夕殿萤飞思悄然,_________________。(5)行宫见月伤心色,__________________。(6)春风桃李花开夜,_________________。(7)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2、有感而发

从孟姜女哭长城,到刘兰芝为爱举身赴清池,再到梁祝双双化蝶,唐玄宗杨贵妃绵绵不尽爱恨交织的感情……爱情自古以来总给我们留下不尽的遐思,关于爱情你有什么话要倾诉,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为《长恨歌》中的主人公写几句话,表达你对爱情的感受。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把握主旨,总结艺术特色。

【自学检测】名句翻译:

①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②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③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④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⑤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思考与探究】

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怎么表现恨?

2、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3、概括主题:透过这两个人物形象,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4、这首叙事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

(提示:从诗歌语言、表达方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诗歌风格等方面去分析。)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具有伤感色彩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2、写作背景(参照课下注释1)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时间是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白居易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3、李、杨的爱情故事。(见补充资料)

背诵: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李商隐《马嵬》(其二)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

回眸.(móu )凝脂.(zhī)云鬓.(bìn)骊.宫(lí)鼙.鼓(pí)

城阙.(què)千乘.(shèng)花钿.(diàn )萦纡

..(yíng yū)旌.旗(jī

ng)龙驭.(yù)踌躇

..(chóuchú)马嵬.(wéi)悄.然(qiǎo)耿.耿(gěng)霜华重.(zhòng)衾.(qīn)临邛.(qióng)绰.约(chuò)

玉扃.(jiōng)参差

..(y

..(cēn cī)珠箔.(bó)仙袂.(mèi)迤逦

ǐlǐ)飘飖.(yáo)凝睇.(dì)人寰.(huán)擘.(bò)

2、解释词语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

..多年求不得。(统治天下)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专宠)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

..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

..马前死。(美貌的女子,此指杨贵妃)

天旋日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皇帝的车驾)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任马前行)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

..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纵横)

含情凝睇

..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凝视)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用手分开)

【思考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参考: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从此天下太平,但玄宗也开始贪图享乐了。从各处招来美女,其中以杨玉环为最,于是千方百计暗度陈仓让其成为自己的妃子。之后俩人沉溺欢爱。但好景不长,由于玄宗长期荒废朝政,导致地方叛乱,杨玉环也因此而被迫处死。在之后的岁月里,玄宗极度思念自己的爱妃。回到京城之后,找来道士为杨招魂,在蓬莱仙山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杨玉环,两人重温旧梦,但遗憾的是两人终究不能在一起天长地久,只能是天人两隔,长恨绵绵。

2、在复述的基础上,理清情节结构。

参考一(简洁版):第一部分:玉环进宫,隆基宠爱

第二部分:玉环被杀,痛思玉环

第三部分:人间天上,人鬼情未了

参考二(诗化版):第一部分:重色思倾国,祸根此种植

第二部分:悲从美色来,思由倾国生

第三部分:尽日不能忘,长恨天人隔

(二)第一部分

1、开头为什么提及汉武帝?这和唐玄宗有什么关系?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有什么作用?

唐人心目中唐就是汉的再现。汉武帝宠李夫人与唐玄宗宠杨贵妃相似。

[白居易《李夫人》:“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如斯,君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运用夸张和对比,突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3、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重生女”等。

为了自己的爱人,李隆基可以无限放纵她的家人,他给了杨玉环所有的一切,他作为一个皇帝能给的东西都给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所有的一切。爱江山更爱美人,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的取舍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人。

4、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反馈练习】

1、A

2、答案:李诗多静态联想,以花喻人,再比之于仙女,全由虚处着墨。

白诗多写动态美,白描写意,侧面衬托,虚笔写实,善创新喻,实中含虚。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第二课时

【思考与探究】

1、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学生寻找,谈论。比如赏析“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见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都引起了唐玄宗的深深思念;赏析“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的,一切皆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想到以前的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而现在的形影相吊,情何以堪?有赏析“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的,此处注意提醒学生,萤火虫这个意象象征什么,萤火虫,古人认为是腐草里生长的,生长在坟墓荒草旁,这里用到这个意象暗示了什么?唐玄宗此时不仅已经失去了手中的权力,而且失去了人生自由,被变相软禁起来,他住的地方有萤火虫说明他的孤独凄凉。而后面,“孤灯挑尽未成眠”,又暗示了什么呢?唐玄宗在彻骨的思念中整夜无眠,“世界睡着了,他还醒着”“人世间最痛苦的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他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给他的惩罚,佳人已去,寡人还在,可寡人这条命要来又有何用?

在这里,作者反复渲染,层层铺垫,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悲伤落寞,凄凉孤苦,辛酸无奈。

2、问:“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怎么可以联系在一块?

先让学生思考,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这句诗就是说,春天花开的时候,秋天叶落的时候,唐玄宗都在想念杨贵妃,每一个花之晨,月之夕,唐玄宗也都在想念杨贵妃,总之,他就是无时无刻,时时刻刻都在想她。

3、问:”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怎么理解?试着揣摩一下唐玄宗的心理。

君王掩面,你揣摩一下唐玄宗的心理,他为什么掩面?我们马上会想到李商隐的“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他恨哪,恨自己的无能,堂堂天子竟然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恨臣子的无情,要逼死他心爱的贵妃,恨安禄山的无义,自己曾经那么信任他!可是,他能做什么呢?唯有“掩面”而已,而已!“回看血泪相和流”,心中的痛啊,真是汹涌澎湃,“当年七夕笑牵牛”“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当年的山盟海誓,如今随风而逝,已经变成了一个残酷的冷笑话,是他自己亲手把自己心爱的女人送上黄泉路的!太讽刺了,太戏剧化了,“一开始相信的是伟大的爱情,到最后,无力地看清强悍的是命运。”

所以,后面描写唐玄宗对贵妃的思念或许更多的是一种痛心,一种内疚吧,正因为这样,这痛才那样痛!这苦才那样苦,唐玄宗的世界不是开始下雪,而是早已冰封。

4、诗中写“道士觅魂”和太真“仙山寄词”两个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道士觅魂”看似荒唐,实则无奈,是相思之极后的无可奈何;“仙山寄词”则是对唐玄宗苦苦相思的回应,是昔日两情相悦恩爱情深的见证:这两个情节均表现李杨爱情的坚贞深挚。而如此深挚动人的情感破灭带来的遗恨自然无穷,正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5、文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杨贵妃的痴情?

①揽衣推枕起徘徊(注意动词)

②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为何不梳妆打扮)

③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内心情感)

④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6、《长恨歌》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作为全诗的结束语,点出了题名“长恨”之意;否定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虚幻愿望,加深对李、杨爱情悲剧意义的渲染,增强其感人的力量。同时在高度地概括了这种遗恨千古,悲痛悔恨的沉痛心情中,还起到了强烈的警示后人、点明题旨的作用。

第三课时

【思考与探究】

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怎么表现恨?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谁恨:李隆基和杨贵妃

恨什么: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为什么恨:“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怎样表现恨:逃亡途中;入蜀道上;归途的思念;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2、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汉皇:荒淫重色对爱情真诚执着

杨女:美貌和忠贞

3、概括主题:透过这两个人物形象,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1)讽喻说。

(2)爱情说。

(3)双重主题说。

4、这首叙事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

(教师提示:从诗歌语言、表达方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诗歌风格等方面去分析。)⑴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别创新调。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使音韵更和谐浏亮,婉转动人。后人称之为“长庆体”。

⑵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①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的结合,使长诗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②运用开合起伏的手法,使情节跌宕腾挪,富有变化。

⑶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①李隆基:荒淫重色对爱情真诚执着

②杨玉环:美貌和忠贞

⑷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结合诗歌二、三节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分析诗歌情与景的特点。这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长恨歌导学案1 2

长恨歌第1课时导学案 1.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俱在河南做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是中唐的主要倡导者,主张“”,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人民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用词尖锐,主题鲜明。作品主要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背景简介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唐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他骄奢淫逸,宫中多内宠。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白居易作此诗也为了 。 3.字音识记 ①云鬓.()②马嵬.()③龙驭.() ④衾.寒() ⑤鼙.鼓() ⑥骊.宫() ⑦玉扃.() ⑧钗擘.() ⑨回眸.() ⑩霓裳.() ?临邛.() ?仙袂.() 4..词语解释 ①可怜 ..光彩生门户:___________________②尽日君王看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云栈萦纡 ..不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剑阁: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到此踌躇 ⑤天旋地转回龙驭 ..星河欲曙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耿耿 5..名句赏析请赏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6.简要梳理这首诗的层次结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7~8题。 野人送朱樱杜甫

长恨歌同步练习及答案

[学生用书P9]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1.这首诗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开头看似寻常,实则这七个字含量很大,是全篇的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 2.如何赏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两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选取“回眸一笑”这一神情细节和运用夸张、对比手法,写出了杨贵妃的无比美貌。 3.诗中借六军不发主要表达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诗句以替罪羊之死,委婉而含蓄地抨击了唐玄宗,余韵无穷。 4.“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掩面”“回看”两个动作描写了皇上掩着脸,想救却救不了,回头看,泪中带血一起流干,摹写了玄宗的伤痛欲绝之状。 二、语言运用 5.根据文意,依照画线句的句式,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翻开古往今来的诗词,你可以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答案:示例: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关心民间疾苦;读陆游、辛弃疾,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6.(2011年高考四川卷)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3、感受其凝炼、优美动人的语言及作者对李杨二人赞颂又讽喻的复杂态度。 【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学习课时】四课时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ōu 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陈鸿《长恨歌传》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 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初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等。 3、李、杨的故事: 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家显贵: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伯叔兄弟杨钴官鸿胪卿,杨镝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封为右丞相)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公元756年,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赏析指导】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以意逆志”是欣赏诗歌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所说的:“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在解读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孟子原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与古人为友。这被称为一种“作家批评”或者“传记批评”,现在此很多人反对这种阅读的方法。例如英国现代最重要的诗人艾略特就认为:“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鉴赏不应当着眼于诗人,而应当着眼于诗篇。”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具体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a、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提示:所谓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主要指的是作者一生的遭际、追求及理想、人格、品质等) b、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可结合题目和注释如例一诗) c、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回眸( ) 粉黛( ) 骊宫( ) 霓裳( ) 衾被( ) 鼙鼓( ) 仙袂( ) 衣钿( ) 凝睇( ) 钗擘( ) 萦纡( ) 马嵬( ) 阑干( ) 绰约( ) 迤逦() 2、填空 白居易(772~846)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号_______。他与_______世称“元白”主张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以意逆志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2)知人论世是一种的诗歌鉴赏方法。 第一课时思路整理

高中语文选修《长恨歌》学案

高中语文选修《长恨歌》学案 这首叙事诗以“长恨”为中心,叙事、写景、抒情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述了一个缠绵悱恻、委婉动人的悲剧,诗人不以传统的“惩尤物”式的道德教训为目的,而是对杨、李的爱情悲剧寄予深深的同情,并为这种刻骨铭心的爱情所深深感动。 白居易的情与恨 白居易的一生虽说基本安乐富足,但也没有逃脱文人诗人做官因耿直遭贬,漂泊四海的命运。但他在逆境中积极寻求到了安放自己的方式,苦中作乐,寻找人生的突破,在艰难时期让内心安然着陆。比如在江州努力办学堂,在杭州为民开渠灌溉,同时又创立弥勒佛运动,修佛进道,修善身心。 但这样一位看起来阳光健朗的大官诗人,也有着自己难以消解的秘密。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一生的心结——一份困扰他三十五年的情感。 白居易在洛阳老家有位青梅竹马的恋人叫湘灵,二人是邻居,童年相识,少年相恋,情深意笃,相恋数载,终因门第不当而被白家拒绝这门婚事。白居易直到三十七岁,才被母亲以死相逼娶他人为妻,而湘灵终生未嫁。相传,多年后,白居易在被贬赴职途中巧遇湘灵,二人相见,抱头痛哭,之后诀别。 与初恋未果,成为白居易的终生遗憾。他用多首诗歌表达对湘灵的思念和感情,包括《邻女》《寄湘灵》《冬至夜怀湘灵》《寄远》等等。《长相思》更是浓墨重彩地写了二人的情感:“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无独有偶,此长诗的结尾“枝枝连理生”与他最著名的长诗《长恨歌》的尾句“在地愿为连理枝”如出一辙。 所以,一个诗人,无论有天大的才华,没有真正经历,没有对生命透彻的感悟,都难以写出成功的诗歌。《长恨歌》最后也尽展作者的心机:“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因其祖、父俱在河南做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长恨歌 教案

《长恨歌》教案 教学目标: 聆听《渔阳鼙鼓动地来》及《山在虚无缥缈间》,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重点难点: 1、教学的重点宜在聆听、体验、分析歌曲。 2、歌曲分析时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适当分析其社会价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背景音乐:《大唐歌飞》。 一、激情导入: 1、欣赏歌曲《新贵妃醉酒》。 这是一首通俗与戏曲相结合的歌曲,仔细听辨歌曲中有什么样的人物?(杨贵妃,唐玄宗。) 有关杨贵妃和唐玄宗的音乐作品,今天老师就带来一部大型音乐作品——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 2、清唱剧《长恨歌》故事内容: 公元755年,唐玄宗沉迷酒色,终日与杨贵妃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以致使杨国忠专权误国。在内地兵力空虚的时候,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借“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安禄山起兵渔阳,很快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向四川成都逃去,途经马嵬坡,士兵愤慨,埋怨君王宠幸杨贵妃及其兄杨国忠,致使百姓家散人亡,遂奋起杀死杨国忠。同时唐玄宗迫于压力不得不赐死杨贵妃。故事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3、《长恨歌》的十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是用白居易的一句诗作标题。 第一乐章:《山乐风飘处处闻》。 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 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 第四乐章:《惊破霓裳羽衣舞》。 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 第六乐章:《宛转蛾眉马前死》。 第七乐章:《夜雨闻铃肠断生》。 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

第九乐章:《洒宫南内多秋草》。 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 二、新授课 1、《渔阳鼙鼓动地来》 聆听初感音乐: 带问题欣赏。 A、《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演唱形式?(男声四部合唱。) B、它是一首什么体裁的作品?(进行曲。) C、作品表现的内容?(边关告急,权臣造反,在政治动荡的关头,统治者却依然处在歌舞升平的环境中,士兵们对君主“重色思倾国”、“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的昏庸状态不仅不满,而且极为愤慨的情绪。) 2、《山在虚无缥缈间》 初听作品: 带问题欣赏。 A、歌曲的意境?(勾画了“蓬莱仙境“那种虚幻神秘的意境。) B、歌曲的风格?(清新、幽静、清淡、典雅。) 三、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词作者是韦翰章,曲作者是黄自。这是一部爱国的作品,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积极的。从艺术上看,它当属我国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珍品。

《锦瑟》《马嵬》导学案(教师版)教学内容

《锦瑟》《马嵬》导学案(教师版)

第一课时《锦瑟》 【学习目标】 1.理解内部结构;背诵这首诗。 2.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3. 体会诗中各典故的运用。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参考《金版学案》P42 2.常识补充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包括: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②.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③.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等。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3.解题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有人认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诗,也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大抵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 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

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 近代人梁启超读李商隐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4.读下面的话,了解对《锦瑟》的几种解释。 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B、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C、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

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

《长恨歌》教案 一、导入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 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白居易与元缜等人是“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诗歌风格通俗晓畅,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特色。 2、文体介绍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虚若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3、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陈鸿《长恨歌传》) 三、赏析诗歌 1、听朗读,梳理内容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渔阳鼙鼓动地来……不见玉颜空死处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见课件) 3、解题:《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

《长恨歌》导学案解析

《长恨歌》导学案 导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白居易,字,号。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平易通俗,语言浅显,流传广泛。著有《白氏长庆集》。 【诗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二、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粉黛.骊.宫霓裳 ..临邛.鼙.鼓绰.约 仙袂.衣钿千乘.钗擘 ..马嵬.阑.干 (2)解释加点词语: a、御宇 ....多年求不得b、含情凝睇 ..谢君王c、姊妹弟兄皆列土 d、宛转 ..登剑阁f、不见玉颜空死处..蛾眉马前死e、云栈萦纡 g、东望都门信马 ..多仙子 ..归h、耿耿 ..星河欲曙天i、其中绰约 j、珠箔银屏迤逦 ..- ..开k、玉容寂寞泪阑干 (3)古今异义: A.六宫粉黛无颜色 ..是 .. d.雪肤花貌参差 ..光彩生门户 c.云鬓半偏新睡觉 .. b.可怜 ⑷名句名段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 ,芙蓉帐暖度春宵。 c.渔阳鼙鼓动地来,。 D.玉容寂寞泪阑干,。 e.夕殿萤飞思悄然,。 F. ,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整齐的句式概括出来。 2、题为“长恨歌”,“恨”为何意?谁“恨”?为什么“恨”?

高中语文_《长恨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长恨歌》教学设计 设计者: 【总体思路】 《长恨歌》这首长诗结构很清晰,诗的前半部分极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纵情声色的生活;后半部分由于两个人沉湎欢愉,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从作品的意脉上来看,作者无不围绕着对“汉皇重色思倾国”的讽喻和批判来展开。全诗的第一句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既揭示了李、杨爱情悲剧的内在原因,也暗含了作者鲜明的爱憎立场。学习本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和悟,边读边悟,读悟结合。本课首先采用多种形式涵咏诵读,有学生试读,教师配乐诵读,有学生配乐展示,多角度、多层次的诵读来感受李、杨之间的绵绵长恨。接着以品味诗歌的语言为抓手,感受诗歌婉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最后当堂背诵这首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学习目标】 ⑴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背诵诗中的名句。 ⑵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3)感受诗歌婉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长恨歌》这首诗,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检测部分。 2、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诗歌创作背景 ⑴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⑵创作背景: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高二人教版《长恨歌》教学案 教学设想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本课试着穿插多种故事,听名家诵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播放视频等活动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喜欢中国古典诗歌。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把握长恨歌人物形象及主题; 3、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形象 2诵读全文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 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当他看到诗卷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 “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只是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要是您重任在身,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说罢,白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收白居易为弟子。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居’天下何难!” 二、介绍白居易及写作背景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重视诗歌讽喻功能,强调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原是玄宗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被玄宗看中,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召入宫中。后被立为贵妃,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加上杨国忠为非作歹,朝政日渐败坏。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与杨贵妃等匆匆逃亡,行至马嵬坡,羽林军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三、检查预习情况(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回眸()凝脂()云鬓()骊宫()鼙鼓()城阙()千乘()花钿()萦纡()旌旗()龙驭()踌躇()马嵬()悄然()耿耿()霜华重()衾()临邛()绰约()玉扃()参差()珠箔()仙袂()迤逦()飘飖()凝睇()人寰()擘() 四、放录音诵读欣赏,并要求学生概述课文内容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教学参考 1215 1213 《长恨歌》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白居易诗文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②学习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解读诗歌,深切感受饱含在诗歌中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②欣赏本诗寓褒贬于鲜明形象中的委婉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通过叙事表现出来的讽喻之意和同情、伤感之情。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①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②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③品味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难点: 《长恨歌》的主题及写作方法。 三、学习内容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 【知识链接】知人论世

1、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官终刑部尚书,又称白香山。 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元白: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二人文学主张相近,兼相友好,并为当时“新乐府”运动倡导人。 ★长庆体: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的诗风。二人友好往来,迭相唱和,诗歌风格相近,于穆宗长庆年间编成《元氏长庆集》和《白氏长庆集》,故并有此称。 2、写作背景: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瑶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在王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3、赏析指导:

《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独学(A级)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Zhōuzhì),,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抑制祸端),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 ——陈鸿《长恨歌传》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

1-1 长恨歌(试题+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一) (对应学生用书P5)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凝睇./孝悌.绰.约/泥淖.哽咽./咽.喉 B.玉扃./迥.异萦.纡/楹.联翘.首/翘.起 C.旋.风/旋.转旌.旗/菁.华殷.勤/殷.红 D.花钿./佃.户憧.憬/瞳.孔摇曳./赝.品 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dì/tì,chuò/nào,yè/yān;B项读音分别为jiōng/jiǒng,yíng/yíng,qiáo/qiào;C项读音分别为xuàn/xuán,jīng/jīng,yīn/yān;D项读音分别为diàn/diàn,chōng/tóng,yè/yàn。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霄。 B.九重城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D.黄埃散漫风潇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解析:A项,“霄”应为“宵”;B项,“阕”应为“阙”;D 项,“潇”应为“萧”。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平常,实际上起 着提纲挈领 ....、统领全篇的作用。 B.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 ....。

C.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乐极生悲 ....,终于导致 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 D.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 .. 涂炭 ..。 解析:D项,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重复。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玉容寂寞泪阑干 ..B.可怜 ..光彩生门户 C.到此踌躇 ..重寄词 ..不能去D.临别殷勤 解析:B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怜悯”。 答案:B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臣相顾.尽沾衣顾:看 B.君臣相.顾尽沾衣相:互相 C.含情凝睇谢.君王谢:感谢 D.东望都门信.马归信:随意、随便 解析:C项,“谢”为辞别的意思。 答案:C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令.天下父母心 A.令.初下,君臣进谏B.乃令.秦武阳为副 C.岂合令.郎君D.便言多令.才 解析:例句中“令”的意思是使,让。A项,令:命令;C项,令:敬词,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D项,令:美好的。

《长恨歌》学案

高二语文《长恨歌》学案 编写:赵秋成审核人:赵秋成周次:第十二周学时:第一学时 编写时间:2011-11-10 班组:姓名:组评: 【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风格。 2、把握长恨歌的结构和思想内容。 3、熟读成诵《长恨歌》,品味作者的语言。 【学习重点】把握长恨歌的结构和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把握长恨歌的结构和思想内容。品味作者的语言。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文公。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但《长恨歌》诗人自己将之归为感伤诗一类。从表达方式看,是叙事诗。 2、背景介绍: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李、杨的故事: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公元756年,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先杀了杨国忠及杨贵妃的两个姊妹,又逼着唐明皇将杨贵妃赐死,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自主学习】1、熟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2、给这首诗歌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的意思。

长恨歌导学案答案

《长恨歌》导学案课前A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具有伤感色彩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2、写作背景(参照课下注释1)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时间是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白居易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3、李、杨的爱情故事。(见补充资料) 背诵: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李商隐《马嵬》(其二)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 回眸.(móu )凝脂.(zhī)云鬓.(bìn)骊.宫(lí)鼙.鼓(pí) 城阙.(què)千乘.(shèng)花钿.(diàn )萦纡 ..(yíng yū)旌.旗(jīng)龙驭.(yù) 踌躇 ..(chóuchú)马嵬.(wéi)悄.然(qiǎo)耿.耿(gěng)霜华重.(zhòng)衾.(qīn) 临邛.(qióng)绰.约(chuò)玉扃.(jiōng)参差 ..(cēn cī)珠箔.(bó)仙袂.(mèi) 迤逦 ..(yǐlǐ)飘飖.(yáo)凝睇.(dì)人寰.(huán)擘.(bò) 2、解释词语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 ..多年求不得。(统治天下)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专宠)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 ..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 ..马前死。(美貌的女子,此指杨贵妃) 天旋日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皇帝的车驾)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任马前行)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 ..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纵横) 含情凝睇 ..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凝视)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用手分开) 课后A (一)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参考: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从此天下太平,但玄宗也开始贪图享乐了。从各处招来美女,其中以杨玉环为最,于是千方百计暗度陈仓让其成为自己的妃子。之后俩人沉溺欢爱。但好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