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李浪)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8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对网络配置、通信协议、网络服务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解决网络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实验中使用了若干台个人计算机,其配置包括:处理器_____、内存_____、硬盘_____等。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网络测试工具:Ping、Tracert 等三、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1、打开 Packet Tracer 软件,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PC 等。
2、按照设计好的网络拓扑结构,将设备进行连接。
本次实验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互联的简单网络。
3、为各设备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实验二:网络通信协议的分析1、在搭建好的网络中,选择两台 PC 进行通信。
2、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并观察返回的结果。
3、利用 Wireshark 抓包工具捕获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包,分析其中的协议字段,如 IP 头、TCP 头、UDP 头等,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实验三:网络服务的配置与测试1、在服务器上配置 Web 服务,安装 IIS 组件,创建网站,并设置相关的权限和访问规则。
2、从客户端访问服务器上的网站,验证 Web 服务的可用性。
3、配置 FTP 服务,设置用户账号和权限,进行文件上传和下载测试。
实验四:网络安全的实现1、在路由器上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特定 IP 地址或端口的访问。
2、启用防火墙功能,设置安全策略,防止网络攻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分析成功搭建了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配置正确的网络参数,确保了数据包在网络中的准确传输。
实验二结果分析Ping 命令测试显示网络连通性良好,Wireshark 抓包分析揭示了数据包在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对 IP 协议和 TCP/UDP 协议的工作机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提高对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服务搭建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具备以太网卡。
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网线、跳线等连接线缆。
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
网络模拟软件,如 Packet Tracer。
命令行工具,如 CMD 终端。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1、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多个计算机节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连接。
2、使用网线将各个设备按照设计的拓扑结构进行物理连接。
(二)IP 地址规划与配置1、为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分配合理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2、在计算机系统中通过网络设置界面或命令行工具进行 IP 地址的配置。
(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1、登录交换机和路由器,设置设备名称、管理密码等基本信息。
2、配置交换机的 VLAN 划分,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隔离。
3、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网络服务的搭建与测试1、在一台计算机上搭建 Web 服务器,安装 IIS 或 Apache 等服务软件,并配置网站内容。
2、从其他计算机上访问搭建的 Web 服务器,测试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
(五)网络安全设置1、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网络访问权限,防止非法入侵。
2、启用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对特定的 IP 地址或端口进行访问控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搭建了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物理连接正常,指示灯显示工作状态正常。
(二)IP 地址配置结果通过查看计算机的网络设置和使用命令行工具进行IP 地址的验证,确认各节点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配置正确,网络内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三)网络设备配置结果交换机的 VLAN 划分成功,不同 VLAN 之间的计算机无法直接通信,实现了网段隔离的目的。
实验一网络基本知识任务1:网络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服务和基本参数2. 掌握Windows XP 系统环境下网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3.掌握Windows XP 系统环境下共享目录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实验环境】计算机操作系统: Win dows XP with SP3 ; 网络环境:禾U 用以太网交换机构造局域网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共享目录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以及不同用户不同访问权限的设置。
【实验内容】一、参看所在机器的主机名称( Host Name )和网络参数,了解网络基本配置中包含的协议、 服务和基本参数。
右键单击“网络邻居”,选择“属性”,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右键单击 本地连接”,选择“属性”,打开“本地连接 属性”对话框。
然后再双击 “ In ternet 协议(TCP/IP) ”,可以查看IPv4协议的配置信息。
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单击 安装”按钮,可以安装“客户”、“服务”及“协议”三种类型的网络组件。
属性”,在“系统属性”的“计算机名”选项卡中,可以查看计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单击算机名。
计算机名称:dq25 工作组:WORKGROUP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0.254 DNS 服务器:202.112.144.65 DNS 服务器:202.112.144.30网络组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在系统面板中选择“添加或删除程序”,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可以选择相应的组件(比如实验二中需要用到的 IIS ),并点击详细信息,选择需要的组件,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三、设置和停止共享目录1、设置共享目录。
(对E:\share 目录设置共享权限) 首先检查计算机“工具”栏下的“文件夹选项”设置中,“查看”选项卡的“高级设置”中,“使用简单文件夹共享(推荐)” 一项不被选中。
选中E:\share 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共享和安全”(也就是文件夹属性的“共享”标签页)。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5篇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1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迎来了计算机网络实训,这门课程与上学期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相对应,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机会。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协议和拓扑结构;3. 实践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网络通信的实现;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 实验设备:* 计算机(PC)* 路由器(Router)* 交换机(Switch)* 网线若干* 电源、网线钳等工具2. 实验环境:* 实验室局域网* 网络设备已连接并设置好* 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或Linux三、实验原理与流程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协议包括TCP/IP、HTTP、DNS等。
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环型、网型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可以提高网络性能。
2. 实验流程:(1)将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好,并设置好相关参数;(2)将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上,并设置IP地址等参数与网络匹配;(3)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路由选择、数据转发等功能;(4)测试网络连通性,通过ping命令检查网络是否通畅;(5)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测试网络性能。
四、实验步骤与记录1. 将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好,并设置好相关参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 将计算机连接到路由器上,并设置IP地址等参数,使其与网络匹配;3. 根据实验原理与流程,逐步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路由选择、数据转发等功能;4.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检查结果是否正常;5. 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观察通信过程是否正常,记录通信数据;6.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网络性能,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配置了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了网络设备的通信,测试了网络性能,得到了以下结果:(1)网络连通性测试:通过ping命令测试,所有计算机都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网络连通性良好;(2)设备通信测试:路由器和交换机能够正常转发数据包,设备之间通信正常;(3)网络性能测试:网络延迟较小,数据包丢失率较低,网络性能良好。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使得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本次实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实验。
一、网络拓扑实验首先,我们进行了网络拓扑实验,通过搭建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观察其性能表现和通信效率。
我们尝试了星型、环状和总线型拓扑结构,并通过测量网络中的传输时延、带宽和吞吐量来评估不同拓扑结构的优劣。
结果显示,星型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但是对中央节点的要求较高,一旦中央节点故障,整个网络将无法正常运行。
而环状和总线型拓扑结构则相对简单,但是容易产生信号干扰和数据冲突等问题。
二、网络传输协议实验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网络传输协议实验,重点研究TCP/IP协议的性能和可靠性。
我们通过改变传输文件的大小、网络拥塞程度等因素,测试了TCP协议在不同情境下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对比了UDP协议的传输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TCP协议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能力,但是在高丢包率的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传输延迟。
相比之下,UDP协议虽然传输速度较快,但是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容易出现丢包和重传等问题。
三、网络安全实验随后,我们进行了网络安全实验,探讨了网络攻击与防御的相关技术。
我们采用了常见的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来保护网络安全,通过模拟各种攻击手段,如拒绝服务攻击、端口扫描等,测试了网络的防护能力。
实验结果显示,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能够有效地阻止大多数网络攻击,但是对于某些高级攻击手段,如零日漏洞攻击,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
因此,网络安全的保护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结论通过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我们对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协议和网络安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传输协议的选择应根据网络特性和应用场景进行调整,而网络安全则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3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网络通信原理、协议分析以及网络配置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包括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二)网络协议分析启动 Wireshark 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IP、UDP 等的格式和工作原理。
观察数据包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关键信息,并分析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三)网络配置与管理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对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服务器等。
通过命令行工具(如 Windows 中的 ipconfig 命令)查看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四)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设置一些网络故障,如 IP 地址冲突、网络连接中断等,然后通过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学习使用 ping 命令、tracert 命令等网络诊断工具,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查看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和配置信息,验证了网络连接的正确性。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清晰地看到了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 IP 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年级:开课学期:指导教师:实验一1.实验名称配置网络打印机二.实验目的1. 了解打印机的共享方式。
2. 掌握局域网内普通打印机的共享与使用。
3. 掌握小型局域网的架设方法。
4. 掌握网络打印机的安装和使用。
三.实验任务1. 实现局域网内普通打印机的共享。
2. 安装和使用网络打印机。
四.实验环境及工具1. 局域网内打印机若干。
2. 普通打印机一台。
3. HP LaserJet 1505或其他同类网络打印机一台。
五.实验记录(1)实验任务1Socialist culture in China set up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respect the sovereignty of networks, build global Internet governance system adhere to the correct view, building human fates. (6) to grasp the full strictness requirement, and strict adherence to the party's political discipline and rules, loyal, clean, play, strengthen the wind against corruption, adhere to the "Tigers" and "fly". (7) the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实验人局域网内普通打印机共享实验步骤 1. 安装共享打印机将普通打印机连接在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的计算机上,然后在该计算机上执行本地打印机安装操作。
(1)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打开“打印机和传真”文件夹,双击“添加打印机”图标,可以添加新打印机。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全文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第一次实验报告滑动窗口协议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要求、三、实验内容1、λ数据结构λ流程图λ主要实现逻辑λ代码λ心得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课程_ _ 实验名称 _姓名_________ ________ 实验日期:学号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同组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人学号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一.实验名称二.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机器的IP地址)三.实验目的""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流程和说明,分工说明)五.实验结果六.实验中的问题及心得第三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模版)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周术成老师2014年月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系:计算机与信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11姓名:学号:实验课程:_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号____田C-305__计算机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以太网组网实验1.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局域网所使用的基本设备 2.掌握以太网组建方法 3.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2.实验原理以太网事实上是一簇局域网技术,不同的以太网在链路层帧头的格式、电缆的类型和传输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以太网可以利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不同的传输介质进行组网,也可以运行10Mb/s、100Mb/s、1000Mb/s 的网络速度。
不管采用何种传输介质,以及网络速度各不相同,只要是以太网,采用的都是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即任何结点没有可预约的发送时间,所有结点平等地争用发送时间,并随机地发送数据。
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本专科生 计 算 机 网 络 实 验 教 材
编著: 李浪 序言 作者执教《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年,深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必需要有相适合的实践教学进行支撑,才能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理解。但由于我院计算机网络实验设备的限制,同时由于我院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不可能照搬其它高等院校的网络实验教学模式。 为了我院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务处2005年教研项目的支持下,我们课题组一起历时二年多时间终于经过多次协商与实践制定了下列六个实验,这六个实验从近一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应该是目前比较切合我院的实际的。 本书的实验软件大都是我们课组自行开发的,免费供学生使用,从而为学院节省了较多的实验投资。
作者 目录 实验一 基本网络命令 实验二 网线制作 实验三 Windows 2000 Server IIS配置 实验四 路由器配置实验 实验五(六) FTP客户端的实现 实验一 基本网络命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命令的基本功能。 2.掌握基本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3.掌握使用网络命令观察网络状态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配备网卡的计算机,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互联。 2.软件环境:Windows 2000。
三、实验内容 在本实验中对Windows环境下的基本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并给出具体范例。
四、实验范例 范例一 Ping命令 Ping命令只有在安装了TCP/IP协议后才可以使用。Ping命令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发送数据包并接收应答信息来检测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是否连通。当网络出现问题时,可以用这个命令来预测故障和确定故障源。如果执行Ping不成功,则可以预测故障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线是否连通、网络适配器配置是否正确、IP地址是否可用等。但Ping成功只证明当前主机与目的主机间存在一条连通的路径。 (1)Ping命令的格式如下: Ping[-t][-a][-n count][-1 size][-f][-iTTL][-V TOS][-r count][-s count][[-j host-list]|[-k host-list]][-w timeout]destination-list (2)Ping命令的主要参数如下: -t:使当前主机不断地-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直到按Ctrl+C键中断。 -a: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发送count指定的ECHO数据包数,默认值为4。 -l size: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 -f: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数据包就不会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 -i TTL: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TTL指定的值。 -v TOS:指定服务类型。 -r count:指出要记录路由的轮数。 -s count:指定count指定的跃点数的时间戳。 -w timeout:指定超时时间间隔(单位为毫秒),默认为1000。 (3)通常用Ping命令验证本地计算机和网络中计算机间的路由是否存在,即Ping目标主机的IP地址看它是否响应:ping IP_address。 如果Ping某一网络地址时出现“Reply from„:bytes=„ time<„ TTL=„”,则表示与该网络地址之间的线路是畅通的;当出现“Request timed out”,则表示此时发送的数据包不能到达目的地,此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网络不通,另一种是网络连通状况不佳。可以使用带参数的Ping来确定是哪一种情况。 (4)下面是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的主要步骤: 1)Ping 127.0.0.1。Ping环回地址验证是否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TCP/IP协议以及配置是否正确。这个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的TCP/IP软件。如果没有回应,就表示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某些基本问题。 2)Ping localhost。localhost是操作系统保留名(127.0.0.1的别名)。每台计算机都能将该名字转换成地址。 3)Ping本机IP地址。本地计算机始终都会对该ping命令做出应答,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 4)Ping局域网内其他机器的IP地址。命令到达其他计算机再返回。收到回送应答表明本地网络中的网卡和媒体运行正常。但如果没有收到回送应答,那么表示子网掩码不正确或网卡配置错误或媒介有问题。 5)Ping默认网关的IP地址。验证默认网关是否运行以及能否与本地网络上的主机通信。 6)Ping远程IP。Ping远程主机的IP地址验证能否通过路由器通信。 如果收到4个应答,表示成功地通过默认网关和路由器与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 (5)一般使用较多的参数为-t、-n、-1,下面是具体的命令格式: 1)ping IP-t:连续对IP地址执行ping命令,直到被用户以Ctrl+C中断。 2)Ping IP-l 2000:指定ping命令中数据长度为2000字节,而不是默认的32字节。 3)Ping IP-n:执行指定次数的ping命令。 图1.1所示是执行Ping命令测试与网络中某台计算机是否正常连接的显示结果。
图1.1 Ping命令的显示结果 范例二 Ipconfig命令 Ipconfig实用程序与其等价的 Windows 95/98中图形界面的Winipcfg程序可以用来显示本机当前的TCP/IP配置信息。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TCP/IP设置是否正确。如果本机和所在局域网中使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这是一种通过服务器将IP地址自动分配给网络中客户机的方法),通过Ipconfig可以了解本地计算机是否成功地租用到一个IP地址,以及目前分配什么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这是进行网络测试和故障分析的必要项目。 Ipconfig的常用格式如下: (1) 当使用Ipconfig时不带任何参数选项,那么它为每个已经配置好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 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值,如图1.2所示。 图1.2无参数ipconfig的显示信息 (2) Ipconfig/all。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除了显示已配置TCP/IP信息外,还显示内 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以及主机名等信息。 (3) Ipconfig/release和Ipconfig/renew。这是两个附加选项,只能在向DHCP服务器租用 IP 地址的计算机上起作用。如果运行Ipconfig/release,那么将向DHCP服务器发出 DHCPRELEASE消息停租IP地址。如果运行Ipconfig/renew,那么本地计算机便设法与DHCP服务器取得联系,并租用一个IP地址。一般情况下将被重新赋予和以前相同的IP地址。
范例三 Tracert命令 这个命令可以判定数据包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径,显示数据包经过的中继节点清单和到达时间。当数据包从你的计算机经过多个网关传送到目的地时,Tracert命令可以用来跟踪使用的路由。 (1) Tracert命令的格式如下: Tracert[-d][-h maximum_hops][-j host-list][-w timeout]target_name (2) 主要参数说明如下: -d:不解析主机名。 -h maximum_ hops.指定搜索到目的地址的最大跳数。 -j host-list:沿着主机列表释放源路由。 -w timeout: 指定超时时间间隔(单位毫秒)。 target_name:目标主机。 可以用“Tracert某台远程主机的名称”来跟踪到这台主机的路由。 如图1.3所示是Tracert的运行结果。
范例四 Netstat命令 这个程序有助于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计算机中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 细信息,如采用的协议类型、当前主机与远端相连主机(一个或多个)的IP地址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状态等。用户或网络管理人员通过该命令可以得到非常详尽的网络统计结果。 图1.3 Tracert运行结果 (1)Netstat的命令格式如下: Netstat[-a][-e][-n][-s][-p proto][-r][interval] (2)主要参数说明如下: -a:显示所有主机连接和监听的端口号。 -e: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 -n:以数字表格形式显示地址和端口。 -p proto:显示特定协议的具体使用信息。 -r:显示路由信息。 -s:显示每个协议的使用状态,这些协议主要有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s Protocol,网间控制报文协议)和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经常使用Netstat -an命令来显示当前主机的网络连接状态,这里可以看到有哪些端口处于打开状态,有哪些远程主机连接到本机。 如图1.4所示是Netstat -an命令的显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