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

1、历史:IR、IPE的发展

2、理论:

(1)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

(2)自由主义:相互依存论(广义、狭义——敏感性&脆弱性)

(3)依附理论:正统、激进、改良

(4)斯特兰奇:金融、安全、生产、知识四种结构性权力

3、实践:

(1)贸易:贸易保护主义(P187)、战略性贸易政策(P212)、地缘经济学、地缘外交(P213)、自由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李嘉图(P185)、汉密尔顿(P187)

(2)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P226)、牙买加体系

(3)跨国公司

(4)地区主义:地区、地区主义定义,三个地区主义进程及比较(P322—342)。

4、具体问题

A:IPE的三个主要理论流派是什么?其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以及三个理论流派的比较?B:汉密尔顿、李斯特、重商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补偿性贸易政策?

C:欧洲一体化的三大支柱?

D:三大地区主义?

E:国际公共产品?

F:依附论的内容、评价、实践地区、如何改良及从其中获得何种教训?

G:经济外交?

H:全球化的三个含义?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渊源,及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位。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形式与机制。

一、定义和研究对象:

1、定义:

A:吉尔平的综合说:IPE是一门关于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问;B:斯特兰奇的分析框架说:把IPE看成是一个分析框架,这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安排

C:本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和经济互动的形式:

A:琼·斯佩罗: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国际政策决定过程中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利益是相互影响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权力最重要的源泉)

B:金德尔伯格: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国际政治经济互动机制:市场经济增长的政治根源及作用;关于经济变化与政治变化的关系;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重要意义

二、实证的研究方法:

1、传统研究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主要采取者是科学行为主义者

2、IPE中的定量分析: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

3、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

①公共选择理论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思·阿罗;两个理论支柱:一是通过投票实现多数决策;二是公共商品的有效供给;

②博弈论代表人物:托马斯·雪林、拉波特开发的,多伊奇将其应用于IPE研究,两个著名模式:“胆小鬼模式”和“囚徒困境”;

③两者对IPE的意义:能够研究特殊问题、使出发点回归到“人的行为”、能帮助分析比较互动关系中的各种因素;更加注重变化的相互关系、使原本分属政治和经济的两个学科紧密结合起来。

三、目的与意义:

1、IPE与对外战略

2、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增长点

四、建设中国的IPE

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关系理论的简要发展历程,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其中的孕育。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差别与联系。

一、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国际关系学的诞生:

1、斯坦利·霍夫曼认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有三个时期:一是40末~50初的外交史的研究,主要是战争与和平问题;二是50中~60末的关于核时代下的冷战研究,主要是均势、威慑和决策;三是70年代起的,强调IPE的研究,主题是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

斯特兰奇认为:三大趋势推动着国际格局的瓦解: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第三世界的瓦解。

2、国际社会形成的标志: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破产,一大批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主权国家形式平等共处。

国际关系第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5月30日出席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同意在各自国家建立国际关系研究机构,年内,威尔士大学首先开设国际关系课程,设立了教授职称。

3、国际关系学的四个特点:

A:国家间关系的内涵在变化:一般在西方社会,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是指国际间政治关系,国际关系理念是关于分析国际间政治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但是,随着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经济因素日益显现出来,有人认为国际关系应包括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甚至包括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B:政治学理论的运用:怀特认为国际关系学是古老的政治学在国际层面的运用。政治学是有关国家的理论,国际关系学是有关国际社会或国际共同体的理论。

C:强烈的历史属性:不可重复验证是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怀特将国际关系学简约成:国际政治+历史哲学。

D: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心在美国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想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1、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A:主要观点:以性善论来解释战争与和平;立足公理与正义来看国家关系;强调公正、和平,期望以国家规范和国际法准则来建立巩固稳定的国际社会(第一次实践是1928年的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B:理论核心:性善论、公理论

C:代表人物: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

2、理想主义的理论渊源:康德的和平民主论、卢梭的民主和社会进化论

三、冷战时期的现实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1、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A: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提出了现实主义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

B: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现实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国际政治就是权力之争,国家利益是由权力来规定的,只有通过权力才能获得。他强调现实主义是对人的本性和历史的实际过程所作的理论说明。六项原则:政治是由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权力规定了国家利益;政治的本质是以利益为基础的权力斗争;不能把普遍的道德原则与具体的政治现实混同起来;不能把特定国家的道德愿望与支配全世界的道德法则视为一体;政治权力是独立的,要尊重和认识政治领域里的自律性。

C: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不同点:对人性看法不同;对国家关系看法不同;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看法不同;对国际社会估价不同。

D:理论核心:权力、国家利益

F:代表人物:斯坦利·霍夫曼、昆西·赖特、尼古拉斯·斯巴克曼、布热津斯基“冷战”、乔治·凯南“遏制”、基辛格等等

G: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和战争——一种理论分析》认为战争的根源是人的自私和权欲、国家体制不善转嫁危机、国际无政府状态(沃氏三原理);《国际政治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系统结构说。

2、现实主义的理论渊源

A:意大利马其雅维利和英国霍布斯。

B:马其雅维利:代表作《君主论》,此书的核心是“重视权力和利益冲突的政治观和对人性的悲剧理解”。

C:霍布斯:代表作《利维坦》,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种“自然状态”,是充满了暴力和战争的“无政府状态”,自我保护和生存成为人的首要目标,这是“自然权利”。“自然状态”对应“无政府状态”,也是各国外交的恰当表述,“利维坦”就成了国家机器的象征。

四、国际政治经济学时代的到来

1、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政治现实脱节:缓和的出现和越南战争等对现实主义理论中的国家利益、权力、均势等核心概念提出批评了疑问;经济问题政治化的浪潮冲破了“高级政治”和“低级政治”之间人为的藩篱。

2、来自科学行为主义的挑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间的论战主要是方法论之争。

3、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新评价:

A: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阐述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生产及分配规律的科学,始创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B:吉尔平认为:所谓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国家与市场关系研究在当代的集中体现

4、国际关系学的阶段性革命:综上所述,IPE在研究对象上是横跨政治学和经济学,在理论观点上是对现实主义所坚持的权力政治的反叛和“革命”,在方法论上深受科学行为主义的影响。

五、IPE发展轨迹:

1、IPE的兴起:60末~70初是草创时期。重点是如何把国际关系中的政治研究和经济研究结合起来。

A:理查德·库珀:《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国家的经济政策》:首次对相互依存作了学术上理论上的分析。

B:金德尔伯格:《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开创了核心理论:霸权稳定论

C: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和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把政治权力和经济相互依存结合起来研究,提出了“复合相互依存”概念,从而使相互依存论成为IPE 中最为精致、最为成体系的理论之一。他们通过对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分析,阐释了如何把经济相互依存中的权力转化为现实权力。

D:琼·斯佩罗:《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学》,三种形式(即前文提出的: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国际政策决定过程中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利益是相互影响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关系)和三个体系论:相互依存的西方体系、相互依赖的南北体系和相互独立的东西方体系。

E;丹尼斯·皮雷奇斯:《世界经济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新内容》,首次使用了ecopolitics,并指出应实现范式的转换,主张应该从世界经济、生态、伦理和政治各个角度去研究。

2、IPE的理论构建:80年代是IPE理论构建的高潮,其重点是对国际关系的政治与经济互动机制作出理论说明。

A: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代表性的教科书,在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两者之间的互动和这种互动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等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B: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提出了由安全保障、知识、金融和

生产四方面组成的立椎模型说。

C: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合作与斗争》,主张通过西方发达国家协调和共同努力将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维持下去。

D: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被称为依附论之父,从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后果角度来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互动。

3、IPE的发展方向:重点更多地转向国际合作机制的研究。

A:杰弗里·弗莱登和戴维·莱克:《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全球权力和财富的展望》,代表着IPE的主流

B:研究倾向:新自由主义相互依存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新现实主义的政治权力框架的理论也再度抬头。

第三章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与第二章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不同,本章是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横向剖析。学习时应注意进行比较。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不同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一、相互依存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权力政治

相互依存论

?研究对象

高级政治:安全保障、均势、势力范围

低级政治: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

?行为主体

国家为唯一的行为体

除国家以外,跨国企业、非政府组织也是行为主体

?国家关系特征

国家间只有相互冲突的国家利益

国家间是相互依存关系,存在共同利益、可以开展国际合作

?基本原则

冲突、零和游戏,你之所得是我之所失

合作、双赢游戏,双方都得利,问题是相对得利

?管理模式

单极或双边领导

多边参与

?权力评价

权力源于军事力量,是强制他人的手段

权力源于不对称相互依存,是对合作的报偿

?武力的作用

?组织方法

等级制(二极或多极)

平等主义、共同参与

?对国际社会发展前途的展望

基本不变

会有根本变化

1、库珀的相互依存研究:

A:定义: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感反应关系。他强调,这是正确和把握国与国关系的关键。

B:中心问题: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既增加了各国因地制宜而采取行动的自由,同时又限制了这种自由,中心问题是“如何在享受由不受限制的广泛的国际经济合作带来的多种好处的同时,又能让国家追求合理的经济目标”。

C:他建议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建立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信任来适应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D:立足点:古典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偏向于认为“贸易带来和平”,被人们视为古典式的相互依存,或者广义相互依存。

2、基欧汉和奈的复合相互依存:

A:三个层次:

①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进行重新定义,指出“在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并认为相互依存总是包含着竞争,需要付出代价,隐喻着对国家自由行使主权的限制,因为有对称性的相互依存和非对称性的相互依存。

②提出了敏感性和脆弱性两个概念:敏感性涉及在某种政策框架内所作反应的程度,即一国发生的变化导致另一国发生变化速度的快慢和付出代价的大小,简而言之指一方对另一方变化所受影响的大小及受影响的速度快慢;脆弱性则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应变能力的强弱及付出代价的大小,作出这种政策变化代价的大小和承受这种代价的政治意志就是衡量脆弱性的标准。

③提出了复合相互依存的三个特点:多种渠道交流、多个领域相融、武力作用下降。

B:权力政治理论和复合相互依存论的比较:

权力政治条件下

复合相互依赖条件下

?行为者的目标

军事安全是首要目标

国家目标将因问题领域而异。跨正骨政治是目标难以确定。跨过行为浙江最求自己的目标?国家政策工具

军事力量将是最有效的,尽管经济及其他手段也可以使用。

专门适用于问题领域的权力资源将是最有用的。操纵相互依赖、国剧组织和跨国行为者将是主要手段。

?议题形成

力量对比格局和安全威胁的潜在转变将决定高级政治的议题,并强烈影响其他议题。

议题将受下列情况的影响:问题领域中权力资源分配状况变化、跨国行为者重要性的变化、来自其他问题领域的联系以及敏感性和相互依赖增加导致的政治化。

?问题的联系

联系将缩小各问题领域结果之间的差异,加强国际等级制度。

由于武力失效,强国将更难以实行联系做法。弱国通过国际组织所实行的联系做法将瓦解

而不是加强等级制度。

国际组织的作用

起作用将是小的,受国家权力和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的限制。

国际组织将确定议题,促使联盟建立并作为弱国政治活动的场所,为某一问题选择组织论坛和争取支持票的能力,将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

3、广义相互依存论:是由库珀等人为主体创立的关于经济上相互依存关系的论述。其中主要内容归纳为“三化”,即经济问题政治化、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A:经济问题政治化:库珀为代表。

①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使国家主权不可侵犯性大打折扣。他提出,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及其后果有三种表现:经济结构上的相互依存,即采取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制各国之间,一国发生的经济事件必须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经济目标上的相互依存,即各国经济政策目标受到共同制约;经济手段的相互依存,即各国的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为他国所左右。

②经济问题重要性上升,打破了传统的“低级政治“和”高级政治“之分。库帕对两者的批判从经济领域进入外交领域,提出外交政策多元化的理论。

B: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雷蒙德·弗农为代表,通过他对跨国公司的观察而取得的。他在研究跨国公司时提出的产品周期模型后来被人演绎为解释东亚发展的雁行模式。跨国公司在世界政治中扮演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角色,作用包括:干涉颠覆合法政府、被母国或所在国政府用作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手段、影响国家间政治议事日程的设定。弗农的研究对传统的权力政治学是一个巨大冲击,他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研究提出了跨国公司也是重要的国际行为主体,从而奠定了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基础。非国家行为主体说的出现是对一直统治着国际关系研究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重大挑战。弗农认为,在国际秩序形成之中起作用的不只是主权国家,还有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民间团体、宗教和种族集团以及恐怖分子组织等等,整治这些非政府组织和个体,推动和加深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发展。

C: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广义相互依存论也常常被称为全球化理论,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超国家关系论,二是地球共同体论。

①超国家关系论是以各国间相互依存关系加深为立足点,对国内政治国际化、国际政治国内化情况下非国家行为主体所进行的超越国界的各种活动及其后果的研究,其主要观点是在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国内外社会相互沟通的情况下,非国家行为主体已经结成了横跨国境、深入一切领域的网络。国家降格为诸多行为主体中的尊长者。

②地球共同体论是从政治外交角度对超国家关系的发展和深化,认为既然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体,因此应该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变,要求人们抛弃“民族国家主义”,转而树立“地球中心”的研究范式。考克斯、基尔等创立了“地球市民国际社会”

③考克斯等人还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国家国际化”理论,认为以直接投资为原动力的生产国际化的扩展使世界各国已经形成了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共同意识形态,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理念,因此出现了国家国际化现象,认为将来的国家仅是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之间的转送带。

D:广义相互依存论的缺陷:他们总体上是以效率和竞争为出发点,认为国际社会是有序的,关注的主要对象不是战争而是贸易和投资,似乎相互依存就会自动带来和平。①库珀:一方面认识到相互依存的进展使各国处于两难困境(既要维护交流,又要维护独立制定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却又十分强调各国之间开展以维护相互依存带来利益为目的的国际合作,倾向是认为贸易是使各国走向和平的力量。②弗农:一方面抨击美国跨国公司的扩展,美国将

观念强加给它国等等,另一方面却又着重认证跨国公司将使全球资源得到合理配置。③简而言之,他们以敏锐和理性看到了世界潮流的变化,确定了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目标,但却偏离了国际社会的现实。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眼界仍然被头脑中的经济学中根深蒂固的经济自由主义所束缚。经济自由主义所崇尚的自由放任、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原则将他们导向“无国界的地球村”之路。

4、狭义相互依存论:实质是对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政治分析,其核心是探讨经济相互依存在竞争性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复合相互依存是其精粹。基欧汉和奈是从对经济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批判中创立了复合相互依存理论的。

A:理论创立的基础:

①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认为是盲目乐观,缺乏三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只存在各国都依赖的一种国际经济制度或人类的生存环境处于危险之中,各国都易受到危险所引起的灾难性破坏,只存在一种解决方法且不用去寻找其它解决方法。

②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传统的实力概念失去了准确性、缓和的进展表明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力量来对付、经济贸易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增强等使得国内外政策的联系变得密切,传统的国家利益所具有指导原则变得含糊不清。

B:经济相互依存和政治相互依存的联系和区别:首先,国际政治中的相互支配或相互影响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上国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的国际交流;其次,复合相互依存十分强调相互依存中的竞争性,提出了利益的分配包括两种形式,即共同得益和相对得益,对相对得益的分析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连续性和区别。

C:经济相互依存和政治权力之间的桥梁:

①相互依存分为均等依存、纯粹依赖和不对称依存三类。由于大多为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在某一相互依存框架内,付出代价较少、自主权限制较少而收益较大的国家和付出代价较大、自主权限制较大收益却较少的国家之间必须会展开讨价还价,这种讨价还价的能力就是国际政治中的权力(IPE中“权力”概念)。

②敏感性与脆弱性的差异:一是看政策框架是否发生变化,这是区别两者的标志,敏感性以政策不发生变化为前提,而脆弱性则以改变政策为特征。二是脆弱性比敏感性更具有政治和战略含义,其大小取决于“各行为主体获得可供替代选择的能力及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一国的政治意识、政府能力和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总结来说,对敏感性的分析可以用来解释相互依存的格局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和毛病,而对脆弱性的分析则是制定连贯而明确外交政策的基础。由敏感性和脆弱性所揭示的不对称相互依存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权力来源。D:经济相互依存转化为政治权力的途径:认为复合相互依存的进展和加深使国际关系出现了多渠道、问题等级的消失和外交多元化、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三个特点,产生了不同的政治过程,将隐含着的权力资源转变为国际政治中现实的权力。

①联系战略(跨国公司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主体和途径增加、内外政策之间界限模糊,使传统的权力分配发生变化。传统的联系战略的有效性已经下降,整体优势与个别领域内的权力分配正在逐步分离。小国可以把不相关问题相互联系起来);

②议题的确定(根据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在一些经济问题被政治化的同时,许多国内问题成了国际问题,国家间外交一体的确定也更加微妙和多样化。);

③跨国及政府关系(二者的发展为政治家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明确地说,在相互依存深化的情况下,国家利益的概念趋于模糊,在跨国和跨政府的国际交流网络中,行为主体对外部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将直接影响其政治行为。举例:跨国公司);

④国际组织(今后在政治讨价还价过程中潜在作用将大大增加。因为国际组织特别有助于议题的确定,往往是多国联盟的催化剂和弱国拟定联系战略的场所。有助于世界政治中的潜在

联盟活动起来)

5、国际合作理论中的国际制度论:

A:国际制度的定义:狭义相互依存论者主张通过国际制度的建设来推进国际合作,其理论依据是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相互依存的反作用,基欧汉和奈把国际制度定义为是由国家制定的对相互依存关系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具有控制性的安排。克莱斯纳认为“国际制度是国际关系中某一特定领域中反映行为主体的原则、规范和政策决定程序的各种明文条例和默契”。他们认为国际制度有三种形式:可以是国家之间的协议或条约、可以是产生于建设性的正式安排、也可以仅仅是暗含的。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避免无政府状态、降低冲突的潜能,实现有控制的发展。奥兰·扬三个层次分析:国际制度由权利和规则、决策的程序和手续、使人遵守制度的机制三要素构成;能否有效取决于制度的形式是否合理、组织是否明确等;国际制度是动态发展,而非一成不变。

B:国际制度和博弈论:哈斯、罗杰等用博弈论丰富了国际制度论,认为大多数国际制度并没有失效是因为各行为主体在博弈中的理性选择使然。

①理性选择:亦称理性预期理论和理性理论,原是科学行为主义理论之一,随着IPE对其他社会科学的借鉴和吸收,成为IPE的主要分析工具之一,立足于对利弊得失的客观分析,对后果作出多种可能的估计以及采取相应的政策。

②博弈论在国际制度中的运用,为建立国际制度而进行的理性选择过程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C:国际制度和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是国际制度论的修正和发展,其基本思想是要进一步扩大和健全国际制度,以构筑一个调整国家间利益的框架体系,认为由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世界联邦来防止战争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靠各国之间的协调来解决,通过建立和发展为促进相互依存而设立的国际制度来调整各方利益,主张调节制度的不断发展,出现一个由数个国际制度组成的、包括各种国际组织在内的、多层次的全球管理结构框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詹姆斯·罗斯诺、德国的茨恩贝尔、日本的坂本义和。前两者提出了地球市民社会。追求“协调”,但是其出发点又回到了广义相互依存论者的自由主义立场。

6、相互依存论与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改造和在国际政治领域的运用;新现实主义是人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对现实主义做的修正;“新马克思主义”是指流传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

A: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及相互依存论对其的理论思考:国家正在失去或正在失去其统治的根基——认为国家不是国际社会中唯一的行为主体;传统的国际事务等级观念或重要秩序正在失去意义,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中已经不具有以前的显赫作用和重要位置——认为经济问题的重要性正在上升,经济合作使世界和平成为可能,使主权受到进一步的限制;国家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已经失灵——认为权力不只是根据军事战略优势而定义的,相互依存本身就潜伏着权力,并具有使这种“潜在的权力”成为“现实的权力”的能力的转化机制。一般而言,IPE中的新自由主义既是经济自由主义与严酷的国际政治现实的结合,又保留了浓烈的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政治理论色彩,同时也掺杂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成分。

B:新自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为IPE中的新自由主义及其相互依存论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则和方针。

①经济自由主义:由大卫·李嘉图在17世纪创立,20世纪40年代由哈耶克复兴和重新诠释,70年代又经弗里德曼发挥的经济学说。其基本立足点是把人看成理性的经济动物,市场是为满足人类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旦市场动作起来,它就会按照内在的逻辑规律向前发

展,不需要一个人为的发展方向,其主旨是为每一个消费者带来利益。每个人在市场上的每一个行动都应是理性的选择,这些选择促成了市场上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又使市场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任何干预,特别是政府的人为干预都无助于这种发展,并会破坏这种稳定性。

②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政治使人民分离,经济则使人民团结。新自由主义者部分接过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自由竞争的逐渐普及,应该是能够实现的。库珀等人的广义相互依存更多地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原则和理想,而基欧汉等人所提出的狭义相互依存则是对经济自由主义原则作了修正:区别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不对称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敏感性和脆弱性,从而使相互依存关系理论既保留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放任自由、经济合作导致政治和平的基本立场,又对如何解决因不对称相互依存引起的冲突、矛盾作了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探索。

C: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重新评价:也是IPE中新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之一。经济自由主义中的理性和自由观念与理想主义中的和平与人性观念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自由主义的基本政治理论,虽然有浓厚的“非现实”色彩,但是新自由主义以此而阐发的对关于相互依存深化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论述仍然吸引了众多学者。

D:至于科学行为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见诸于新自由主义者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批判及其研究方法上。

二、霸权稳定论及其代表人物(IPE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思想)

1、两个阶段:霸权稳定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以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和以基欧汉为代表的后霸权合作论。其中,吉尔平被公认为霸权稳定论的突出代表。

2、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

A:霸权带来稳定说:霸权国家应当具备足以控制世界秩序的压倒一切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有这种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秩序才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只有当霸权国家得到广泛支持时才能为世界各国带来众多的利益。

B:霸主自我牺牲说:开放的贸易体系、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等是霸权国家为建立霸权体系而必须提供的国际公共商品。霸权国家出于为共同利益献身的目的而承担起这些成本是极其重要的。为国际秩序付出成本负担,必须保持强大生产能力以拥有充分的“经济的剩余”C:霸权必衰说:霸权国家对国际秩序的控制是以“经济上有声誉”为基础。然而,为维持秩序而付出的成本又是不断上升的。“经济剩余”因边际收益递减法则和经济结构的“软化性”越来越少,最后导致霸权国家的能力完全失去。

D:霸权丧失导致不稳定说:一旦国力衰竭,国际社会马上会出现政治不稳定和自由贸易体制的瓦解,随之会出现为争夺霸权的战争。

E:从实践上看,反映了美国战后的崛起和衰弱的历史过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已经摆脱了现实主义单纯权力政治的分析框架,进入了从经济政治综合的角度来研究国际政治的新阶段。

3、基欧汉的后霸权理论:

A:是对吉尔平霸权稳定论的修正,体现在其著作《霸权之后》中

B:其核心有以下三个:

①美国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尽管是以美国主宰为特征的,但仍然有必要维持下去。

②在美国国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要维持上述体系的关键是盟国的合作。

③要创立一个让第三世界国家也能参与上述合作维持国际体系的机制。

B:对霸权合作形式作了分析:一是和谐,各行为主体无须政策协调就能自然而然地促成对方达到预定的目标;二是合作,虽然彼此关系不和谐,并有利益冲突,但能通过政策协调开展合作;三是斗争,即本来就不和谐的行为主体虽然进行了政策协商,但是仍然不能采取一致行动。这三种形式会交替出现。

4、霸权稳定论的理论结构:

通过以上论述,归纳为霸权的战略目标、霸权的运行机制和霸权的发展过程。

A:霸权的战略目标:吉尔平指出只有在霸权存在的情况下,一种特殊类型的国际经济秩序,即自由经济秩序才能繁荣和充分发展。自由经济制度是霸权的产物,霸权是为世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作用、顺利运转而存在的。吉尔平指出,自由市场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必须有三个前提——霸权、自由意识形态和共同利益。三个前提不是并列的,而是后两者从属和服务于霸权的。例子有:英国把世界经济引入自由竞争时代;美国在二战后主导建立了国际自由经济秩序。

B:霸权的运转机制:国际关系领域里的公共产品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建立在最惠国待遇上的一视同仁(非歧视)原则和无条件互惠原则基础上的自由开放贸易制度;二是稳定的国际货币;三是国际安全提供的。吉认为霸权国或领导者有责任提供这三类公共商品,并承担起全部成本。

C:霸权的趋势:吉尔平从三方面论述了霸权必衰论。首先,从市场机制的角度作了分析。霸权是建立在霸权国压倒一切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上的,但衡量一国的科技实力的标准在于该国经济自我改造和对全球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新的竞争国必然要求政治权力的再分配,老的霸权不断面临后起者的挑战。最终只能以战争形式来决定胜负。霸权国的每次更替都是以战争为先导的。“市场力量的解放改变了政治格局,破坏了霸权,开创了全世界最终必须适应的新的政治环境”。从这意义上说,霸权的衰弱是不可避免的。其次,从成本收益角度论证霸权国家在自身经济活动中加速了衰弱的趋势。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收益递减法原则,霸权国家提供公共商品的成本与从中获取的收益是成反比的。第三,“白搭车”是第三个原因。“由于存在白搭车者,霸权国王王长时间为保证公共商品的充分供应而付出远远超出其应承担的成本”。白搭车者一方面从经济加重了公共商品的成本负担,削弱霸权国家的实力,另一方面又从道德和信心上使霸权国沮丧,失去为国际社会提供自由经济体制的意欲和动力。对此,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美国霸权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政府对内对外均作出了超过其实际能力的承诺。

5、霸权衰落的对策:

A:软权力论和相对权力论。奈的软权力论,所谓“硬权力”即一般意义上的军事、科技力量和资源禀赋。“软权力”指一国的文化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确立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的能力。布鲁斯·拉塞特的相对权力论。一般来说,权力的定义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强迫他人行事的能力,另一个是对结果控制的能力。这两者联系,没有经济实力也就无法以影响他人控制事态的发展,但是权力基础的弱化并不一定导致对结果控制能力的衰竭。另:克莱斯纳也提出了超权力一词,所谓超权力是美国对其他国家对外行动规则的影响力,认为只要保持这种影响力,就不能说美国衰落。

B:对策:吉尔平在《战争与世界政治变革》中提出自我约束三条建议:

第一,消灭不断增加得导致高成本的原因;

第二,界定一个比较廉价的防务范围;

第三,减少国际承诺。他提出“责任分担”的设想,成为霸权稳定论者对美国霸权衰落的主要处方,在80年代中后期美日关系上尤为明显。

C:后霸权主义:基欧汉在80年代提出具有新现实主义色彩的后霸权理论。其核心是通过多国间的合作而形成的国际制度来维持国际秩序,也就是用国际制度取代霸权。但从一开始他就在批判和否定中被霸权稳定论所左右,认为国际制度创设之时成本很高,非要一个具有压倒优势的国家其主要作用不可。虽然霸权稳定论的“责任共同分担说”和“后霸权说”是泾渭分明的。前者霸权确立和维持国际秩序,后者是各主要国家合作维持国际秩序。但是其论证基础是一样的,即对成本分析。有人认为他的理论比吉尔平等人的责任分担论更对霸权国有利,因为霸权稳定论者强调霸权国必须以独自承担公共商品的成本来换取各国对其国际秩序的认同,而后霸权理论把权力论则要各国无条件为衰落中的霸权国家承担维持和运营成本。由此可见,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者和新现实主义者之间在许多地方相通相连。

6、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渊源:

A:理论来源:以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是对70年代起流行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霸权理论的改造与发展。

有两条主线:一是关于霸权与国际体系的研究;二是霸权周期的研究。

B:霸权与国际体系:伊曼纽尔·沃伦斯坦创立了国际体系论,认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社会都是因霸权国的存在而得以维持发展的,提出“有霸则稳,无霸则乱”。他从著名的中心——准边缘——边缘理论出发分析,认为霸权的衰退必须引起霸权争夺战,如此往复循环。他认为,出现过三个霸权周期,三个霸权国家,17C的荷兰、19世纪中期的英国和20世纪中期的美国。他对霸权的定义中指出,霸权是国际体系中的一种状态。即在大国竞争中一个大国能在很大程度上将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给国际体系,之所以能做到就是由于其经济优势。霸主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工业优势、商业优势和金融优势。决定霸主国在其霸权周期内奉行自由的市场经济,更何况霸权国家还可运用其强大的政治军事优势为他在国际市场获得最大利润提供政治条件。

B:霸权的周期:代表人物乔治·莫德尔斯基。他根据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夫的长波理论,从技术革新对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角度对霸权的循环周期进行进入研究,认为霸权循环周期大约是100年。四个重要的发现:

第一,提出霸主国必然衰退并被另一个霸主所替代的可能;

第二,霸权的交替只能以战争方式解决;

第三,霸主国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他创建的国际秩序中发展最快、实力最接近的大国;

第四,霸主国与挑战国有可能两败俱伤。

C:吉尔平正是从以上的研究中找到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霸权为什么会衰退,二是霸权衰退的对策是什么。

7、国际公共商品说

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所阐述发挥的国际公共商品说则是为霸权未定论引入理论源泉,揭示了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互动的内在机制。

A:公共选择理论(国内社会中的公共产品)

①国际公共商品说是经济学中公共选择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发挥与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所创立的,主要特征是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的政治问题。

②在经济学上,有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分。前者提供的产品叫私人商品,后者提供的产品叫公共商品。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选择原则适用于私人部门,并能使私人商品的生产、销售和分配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是对于公共商品来说,市场竞争是不起作用的。市场选择之所以失灵是因为公共商品有着不同于私人商品的特点。

③公共产品是指:国防、外交、治安、道路和桥梁等社会基础设施,路标、灯塔的等公共设施等。这些公共产品都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白搭车问题。非分割性是指不可分割上市销售,只能由政府统一筹资、统一生产、统一安排使用;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既不会引起成本的增加,也不会引起该商品的短缺;非排他性是指某人消费公共商品时不会排除其他人的消费;正是上述三性的存在也就有了“白搭车”问题,这一问题的后果是导致公共商品成本失真,导致公共商品的供给不足。

④公共选择,即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进行选择。选择的对象是作为公共商品提供者的政府。所谓政治程序,是人们熟知的投票。选民通过投票选择符合自己偏好的政府,再由政府决定税率和公共商品的产量。所谓公共选择可以简化为一个这样的公式:选民投票——选择政府——以纳税形式间接购买公共商品。

B:国际社会中的公共商品:

①大体列举如下:一个保证国际经济交往的自由贸易体制,如稳定的国际金融货币体制、完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能纠正对外经济不平衡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公海的自由航行、度量衡的标准化等等;国际安全保障体制,也即国际政治的稳定与安全、对冲突的抑制和调停等;国际经济援助体制,也即是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有效经济技术援助。

②国际公共商品的特性:供应一直处于供应不足之中,一是国际政治体系中不存在通过投票建立按自己偏好去提供国际公共商品的世界政府;二是国际政治体系中白搭车现象不仅严重而且无法消灭。由此也就引起大家公共商品的悲剧只想获得利益而不付出成本。

C:霸主国与国际公共产品:

①霸权稳定论的理论基础:霸主或领导者有责任保证提供稳定的货币和开放贸易制度下的种种公共商品。

②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是世界政府或其他国际权威,而是霸权国家。霸权国家之所以要提供公共产品是因为只有对国际公共产品有最大偏好的国家,才会在自我利益最大化前提下提供公共产品的全额成本费用,尽管它明知有“白搭车者”,霸权国家仍要为其所规定的国际秩序而作出自我牺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自己为主宰的国际体制。所谓霸权国家所确定的国际秩序是以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为物质基础的,国际公共产品的供应充足与否,并不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消费者,而是以是否能满足霸权国家的自我利益最大化为标准。由此可见所谓霸权国家是指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压倒优势的国家,因此它有支付国际公共产品成本的能力。

③按照边际成本学说,公共产品提供越多,霸主国收益就越少,而付出的成本却越大。一旦降到不足以低效为维持国际秩序所付出的成本时,霸权也就不稳定了。霸权是否稳定是通过其建立和维持的国际秩序是否有效运转或走向崩溃所表现出来的。

④霸权不稳的表现有两个阶段:一是因为霸权国家削减公共商品成本支出,造成公共商品严重供应不足,从而使主要国家对霸主有怨言,国际秩序出现不协调;二是在成本收益发生逆转,霸权国家不得不中断公共商品的供应从而引起国际秩序的崩溃。

D:对国际公共产品的批判:

①国际公共产品的霸主国私有化(邓肯·苏维达尔和布鲁斯·拉塞特提出)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种虚拟的存在,是霸权国家为追求自己利益而恣意玩弄的、毫无公共性的工具而已。瑞士学者弗雷提出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国际援助的目的在于施加政治影响;

②俱乐部商品说:有相当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国内政治中的公共选择理论运用到国际关系之中去,因被视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大多数并不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恰恰是排他性和竞争性。如国防为一国国民全体所有,而军事同盟则仅为少数国际行为主体所有,而非世界各国共同所有。马金认为集体安全保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抑制、二是防止、三是不卷入它国之间的战争。如美国的核武器及其军事力量至多只能被称为会员制的“俱乐

部商品”。

8、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

A:新现实主义的兴起:

①同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相比,新现实主义有三个变化,一是研究思想的变化,改变了从政治权力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的研究思想,也开始从非政治领域,主要是经济社会领域。二是研究内容的变化,改变了以主权国家及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政治分析,积极地从经济学、甚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研究方法的变化,受科学行为主义的影响,引进了定量分析和动态模型分析。

②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新现实主义大体上有两个流派,一是以肯尼斯·沃尔兹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二是以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之所以把吉尔平看成是IPE中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是因为他的霸权稳定论既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又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对现实主义作了顺应潮流的修正和补充。

B: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为什么认为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①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是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互动的角度展开,其理论核心是国际政治权力结构决定国际经济秩序和利益分配,他在理论中总体上看继承多于修正。

②三个层次来加以说明:

第一,对经济在国际权力斗争中作了理论定位。从研究内容和成果上来看,自由经济体制、公共商品和经济剩余是吉尔平霸权稳定论的三大要素。冲破“高级政治”与“低级政治”的界限。

第二,对权力政治中的零和游戏和经济活动的双赢游戏结合作了尝试。经济上不存在零和游戏,但权力则永远是相对的,一国权力的增加必然是它国权力的缩小。假设两个国家即使在财富上都绝对得益,但从政治角度看,最为重要的是要看到所得到的利益仍然与权力的相对性有关联。吉尔平坚持经济上的相对得益仍然要从属于政治上的相对权力,所以他在建立霸权稳定论时,大刀阔斧地把政治上的零和游戏运用于经济领域。但他在论证时不言及财富分配上相互利益对政治斗争的软化。因此,在霸权稳定论的三个部分中几乎找不到经济利益对权力性质影响的论述。他的经济相对利益说使他的霸权稳定论蒙上了浓厚的传统现实主义阴影,使他的霸权稳定论未能脱出“实力政策”的俗套。

第三,在政治框架和经济制度性质的相互关系上吉尔平全部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观点。虽然从财富分配、相对得益角度分析了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作用,但是理论中心是在与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反作用。他认为经济活动的框架是政治提供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取决于政治权力的使用,世界市场的扩展不可能没有有关国家间的政治调整,霸权理论虽从对自由经济体制、公共商品和经济剩余这霸权三要素分析中否定了现实主义中关于经济是低级政治的说法,却又通过把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的绝对化重新回到经济是低级政治的老路,已在强化了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即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的观点。

③基于上述分析,有人认为以霸权稳定论为代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新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者相比只不过是多了对经济因素的论述,而其思想观念则仍然是停留在后者水平上,是一种“经济的”现实主义。他本人将他的学说命名为重商主义或经济民族主义。

三、依附理论

1、概述:依附理论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依附理论以“中心”和“边缘”两个概念对国际关系中的阶级结构、国际间差距和不平等、第三世界国家贫困的原因及其出路进行分析。依附理论从本质上讲是对资本主义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展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这一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反抗。

依附理论对IPE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归为三点: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上,打破了传统权力政治学主宰国际关系理论的局面、向世人证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仍有强大生命力。依附论大体上可以分为激进强硬的依附论者、主流派依附论者和改良温和依附论者三个类型。另外,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是依附论的理论来源之一;而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则是借助依附论而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的理论。多斯桑托斯的《帝国主义与依附》一书是依附理论最权威的成果。

2、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

A:其理论有两大支柱:

第一,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不平等和前者对后者的霸权。发达国家为中心国家,发展中国家为外围国家。经济上的不平等和中心国家的霸权集中地表现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集中生产制成品的中心国家从国际贸易所得到的利益注定要比只生产初级产品的外围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大得多,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第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只有工业化才能纠正发展中国家资源过分集中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从根本上防止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为此,普提倡以替代进口为目标的工业化战略。但是进口替代战略的失败和古巴革命的成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宣告普发展主义的破产

B:对其批判主要在:一是对贫困根源的重新认识:认为拉美国家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而不只是个别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的剥削。不是贫困造成了依附,而是依附造成了贫困,“少数中心国家控制世界经济——依附——贫困”。二是反对改良,主张激进革命。认为拉美国家消灭贫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要从根本上打破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

3、弗兰克的宗主——卫星论:在《不发达的发展》中作了阐述,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既是宗主国对殖民地剥削压迫的历史遗物,又是现今发达国家即中心国对发展中国家即卫星国的剥削与控制所造成的。他认为,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既不能自生,也不能长存,要通过发动社会主义革命来消除这种悲惨的现实。

4、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论:

A:对依附下的定义是:依附是这样一种状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济之间以及这些国家的敬意与世界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但是结果某些国家(统治国)能扩张和加强自己,而另外一些国家(依附国)的扩展和自身的加强则反而是前者扩展的反映。简言之,依附是某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扩张制约的状况。这个定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被动反映论,即是处在世界政治经济边缘地带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是作为中心国家扩张的反映而获得发展,这决定了边缘国家队中心国家在经济、政治上的依赖和从属;二是内部结构决定论。多认为依附不只是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对外部的依赖和从属,而且也制约本国内部政治经济结构,本国内政治经济又反过来加剧外部依附关系的深化。因此,改变内部结构是打破依附关系的唯一办法和出路。

B:三种依附形式:工业——贸易依附、工业——金融依附、工业——技术依附。一是中心国家通过在殖民地占有矿山、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来主宰;二是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主要形式,利用政治军事霸权在殖民地投资于原料生产和农产品出口,使后者形成了单一经济结构;三是二战后依附的新形式,特点是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

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占领其国内市场。

C:他认为工业——技术依附是国际垄断资本发展变化的反映。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参加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分工;二是在资本主义体系范围内搞以国家为中心的国家资本主义。但是这两条道路都是有局限性的,应该走人民革命之路。

5、阿明(埃及)的自立论。

A:主要观点:一是外围国家的资本主义是中心国家通过殖民经济强加的;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分为出口、大众消费、奢侈品和设备投资四个部门;三是不平等分工和不平等交换是中心国家控制外围国家的基本手段。阿明认为无论是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均不能使外围国家免受中心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推迟或切断同中心国家的经济联系,打破中心国家所强加的不平等国际分工,实现经济上的自力更生。

B:阿明的理论是依附理论出现分化趋势的情况下产生的。他被视为激进派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他提出了与弗兰克基本相同的出路,而且因为他从资本积累的角度进行了对必要性的阐述。他提出,资本积累也分为中心积累型和外围积累型。前者的特点是自主的,是在资本的本性基础上自我发展的,其表现是帝国主义政策、资本输出与国际市场的拓展,有三个阶段,一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商业扩张,二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扩张,三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后者的特征是贫困和不发达的积累,也即是外向型外围经济,外围国家处于被统治的依附地位,经济剩余不断流向中心地区,造成了中心地区的高度资本积累和经济发达。然而,外围国家的资本积累很少或无法出现发展性的经济增长。

C:他把中心——外围的矛盾推上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矛盾的位置,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出路在于摆脱对中心的依附,同世界资本主义“脱钩”的政治主张。

6、卡尔多索的依附性发展论。

A:观点:他认为依附和发展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一个过程中同时发生的两个方面。认识到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去建立一个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的发展战略,而是要对依附状况作具体分析。他还认为,要从内外两方面来寻找原因。他主张,不能单纯拒绝已经发生的经济进步,而是主张对依附作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对策,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B:《拉丁美洲有依附和发展》:明确反对发展中国家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脱钩,强调要利用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依附关系来发展经济,壮大自己,最后走向自主。

7、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他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由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和文明三部分组成的实体。世界体系存在两个范畴的运动,一是阶级范畴的运动,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抗争,其运动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二是地理范畴的运动,即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依附和对立,其运动的基本动力是不等价交换。

8、作为第三种声音的依附论(共性)

A:都把探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社会关系,寻求发展中国家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走上自主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和任务;

B:大体上接受多斯桑托斯关于依附的定义,即认为依附是一种状况,是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扩张,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愈发展,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以来也就愈加深;

C:不发达的根源在于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及其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国际交换体系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D:除了卡尔多索的依附理论发展外,绝大多数的依附论者反对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政策;

E:都对西方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的现代化理论持反对和批判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有关理论和分析方法运用自如并有所创新。

9、依附论中的三种倾向:

A:激进的依附论:

①以弗兰克为代表的宗主—卫星论,他的矛头直接对准西方经济学中新古典派的现代化理论,促成了西方学者对不发达理论研究的根本转化。他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不发达的发展论”的命题。在他看来: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宗主——卫星以及卫星国内部的中心——农村双重结构之下,由于宗主国不断从卫星国榨取资本和经济剩余,因此发展中国家无法也无力取得真正的自主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成反对。

②以萨米尔·阿明为代表的自立论,他的观点的突出点是把不发达问题置于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加以考察,主张通过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脱钩,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取得真正独立自主的发展。弗兰克从单个国家角度或一个国家同另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关系来考察不发达问题,而阿明则打破这种以单一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框架,强调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体系,提出了中心地区自主式积累和外围地区依附式积累的两个模式。

B:正统的依附论:

以多斯桑托斯为代表的新依附理论。他认为在技术——工业依附状态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受到三重限制,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要受到中心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的限制;二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要受制国际收支的波动;三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要受中心国家技术垄断的制约。他指出造成当代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是在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不平等国际经济秩序的真正原因是国际资本对国际雇佣劳动的剥削。

C:改良的依附论:

卡尔多索的联系性依附性发展理论,表明“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论已经开始对其一贯追求的社会主义革命目标作重新认识和自我扬弃。他明确反对弗兰克等人的不发达理论和激进的与资本主义体系脱钩战略,认为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利用外资来实现经济起飞和走向真正的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新变化。他提出的联系性依附发展的特点在于他把前人所对立的依附和发展两个概念加以联系和综合,指出了发展和依附是同时发生、并存的一个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系中,三个部门即国内私有资本、外国资本和国有资本的并存发展。其基本思想是要利用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性联系来发展本国经济,主张对不同的依附性社会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不同的解决模式。

10、依附论和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论(普雷维什的发展主义是依附论的理论来源之一;而沃伦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则是借助依附论而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的理论。)

A:现代化理论和发展主义:

①现代化理论流行于五六十年代,这一理论以宏观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理论为武器,涌现出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等。其理论核心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社会进化论,信奉机械的单线社会发展模式,要求发展中国家模仿发达国家,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全盘西化来实现现代化。

②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进化论,提出人类社会分为五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经济起飞”前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提出了“布登勃洛克式动力”,以此说明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过程。这一理论可能是对发

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总结,但从根本上回避了依附论提出的最根本问题,即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会贫穷。

③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也是建立在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的分析总结上,他把一国的经济划分为传统的封闭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开放的工业部门,通过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提供资金、劳动力、市场,实现了经济结构不断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和升级,最终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

④普雷维什条件发展主义也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分支,但是他的贸易条件恶化论与古典经济学中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依附论兴起时,从贸易恶化理论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却也同时反对他所提倡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路线,认为他没有从发展中国家内部和国际经济制度上去充分指责和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简言之,依附论是作为发展主义的替代物而发展起来的。

B:世界体系论和依附论:作为依附论的变奏,世界体系论是在依附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借用了许多概念和范畴,如外围——半外围——边缘的三段式概念。他对于依附论的改造也是十分明显的,包括:分析单位的扩大,以动态分析取代依附论的静态分析,提出更为激进的政策主张,他认为世界体系的最基本特征是经济体系,而不是政治体系。

11、“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A:“新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是德国共产党人卡尔·柯尔施提出来的。指出世界上存在两种马克思主义,一种是俄国的,另一种是“新马克思主义”。一般而言,所谓的“新马克思主义”是指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的共产党人和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工作者在现代资本主义环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观点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它形成于俄国十月革命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潮,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战后的“新马克思主义”主要特点是在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大力探索资本主义平稳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B:战前“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①乔治·卢卡奇是匈牙利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为回答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而写。他指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批判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研究成果。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应是指“方法”,即辩证法。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变革社会的辩证法”,其功能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指导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对资本主义进行彻底改造。

②葛兰西曾任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狱中札记》是其革命实践的理论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以实践哲学的提法概括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二是以市民社会的提法对西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方式作了阐述。他的实践哲学有五个特点:理论与实践统一;历史辩证法;实践哲学是批判哲学;实践哲学与政治不可分;实践哲学对意识形态的改造功能。他的市民社会理论把市民社会划入上层建筑,与马克思主义相反,认为市民社会代表舆论,不同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更强调上层建筑,特别是市民社会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③柯尔施曾任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也有广泛影响,他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看作并理解为一个活的总体的社会革命理论。因此只有从哲学上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从总体上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学、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的知识。

C:战后“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①二战之后,新马克思主义者以更大的热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新变化、新机制等等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单向度的人》被60年代北美西欧的学生运动奉为教科书,其发行量居当代所有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之首。

②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异化问题。异化是“新马克思主义”揭露和分析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概念,人的最可贵的第二向度即批判和否定思想趋于消失;

第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经济危机不是主要表现形式,而是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危机;第三,关于资本主义的阶级,“新工人阶级”;

第四,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第五关于资本主义的变革。特别指出的是,战后在积极研究资本主义新情况、新特点和新变化时,不仅立足各国的实际,而且把眼光投向国际关系,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帝国主义与国际关系、不发达与第三世界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新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体系。

③“新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关系中现代资本主义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的研究又是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一大批激进的政治经济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研究相结合的,依附论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从理论思想上来看,依附论者直接使用“新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概念和方法来观察国际政治经济,同时又从激进经济学及至正统经济学中引入理论观点、模式和分析工具。

12、依附论与“新马克思主义”:

A:依附论被打上“新马克思主义”的烙印,不仅大量引证,而且更因为在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一是根据新形势补充、发展和修正了马克思、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二是成功把劳动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运用到对不发达问题研究上。

B:依附论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列宁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运用到国际上来,分析和解释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和帝国主义与战争的必然联系,从生产集中引起垄断和金融寡头统治的论点出发,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之间为了瓜分和再瓜分殖民地而不可避免地爆发战争。但是出现了在列宁看来不可能的改革和变化,如福利提高、不再对殖民地控制、跨国公司、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仍然不能实现经济自主等。依附论者把发展中国家问题放在帝国主义理论的总框架和资本主义体系总背景中加以考察,同时猛烈批判以发达国家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中的现代化理论。因此被视为对古典马克思主义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补充。如多斯桑托斯将跨国公司却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组织细胞”来分析论述。

C:依附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伊曼纽尔提出“不平等交换说”,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不平等交换和价值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的过程和机制。他的“不平等交换说”不是指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简言之,其基本观点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导致了国际间价值的无偿转移,形成了富国剥削穷国的不平等格局,造成了依附。其基本前提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体系中,资本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而劳动要素则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由于工资成本在国际贸易的价格形成中是一个因变量,因此,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低工资基础上的价格导致了不平等交换,发展中国家所创造的价值的相当部分以国际贸易形式被无偿地转移到了发达国家。他的不平等交换是对马克思的价值、剩余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修正。

D:依附论的发展:70年代勃兴、80年代沉寂、90年代面临着严峻的课题,因为:前苏联东欧集团的崩溃解体、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停滞不前、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联系性依附发展理论也受到怀疑。

四、IPE三大理论流派的比较:

新自由主义的相互依存论

新现实主义的霸权稳定论

“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论

?国际经济关系的性质

和谐的

冲突的

冲突的

?行为主体

个人和企业

民族国家

阶级

?经济活动目标

最大限度地促进全球的福利

最大限度地促进民族国家的利益

最大限度地促进本阶级利益

?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关系

经济应该决定政治

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分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

?经济变动理论

动态的扩大均衡

政治权力的转移决定经济利益分配

走向不平衡的必然趋势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经济关系在本质上是和谐的。贸易、投资和经济一体化是为所有国家服务的,所有的国家都可以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中取得利益,达到最大程度的经济繁荣。新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经济关系未必是和谐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不一定会给每个国家带来经济繁荣。每个国家不能让经济一体化和相互依存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采取对策对相互依存进行调节和管理,趋利避害。因此民族国家要控制政治军事权力,建立自己需要的国际秩序,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

“新马克思主义”虽然也认为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和谐的,但对如何在不和谐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取得自身发展的看法与新现实主义截然相反,它强调财富是在阶级之间分配的,促进和增大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最大目的。

五、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论

1、苏珊·斯特兰奇:以《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而蜚声国际有关系学界,被认为IPE的创始人之一。但是,她的真正成名,并不只是著述,而是她提出了一个与美国人完全不同研究思想,在学术上独树一帜。

2、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美国中心”的批判:

A:她的结构性权力说带有明显的欧洲风格,理论细腻,立论严谨,同美国人在理论上的粗糙、片面和夸夸其谈恰在此时成对照。可以认为,由于她和她欧洲同事的努力及拉美依附论的研究使IPE成为国际关系中一块没有完全倾向“美国中心”的领域。

new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生产 力的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时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时生产的基本要素)生产关系(要联系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自然属性 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社会属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它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从一般的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经济过程的内在规律,由此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 生产关系的含义: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指生产关系所有制,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再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 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 直接是生产,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的环节和桥梁)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满足需要),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和需要,消费是生产的直接目的。 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生产和分配:生产和分配具有同一性,分配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分为生产工具的分 配和生产要素的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影响者生产的效率)4.生产和交换:生产和交换(交换是指生产要素的交换)有着直接的同一性,生产决定 交换,交换(产品的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交换可以调节生产的规模和质量模式等。 总的来说“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5.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反之起着消极作用。最终是为了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者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适应时积极作用,反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时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是一门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剩余价 值理论则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原理。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 在矛盾,传力了剩余价值理论,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把政治经济学正真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开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于对资本主义剥夺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革命性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 的剥削压榨的本质,提供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武器。 同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和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 科学的态度探索认识和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坚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利益的鲜明立场,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 导论 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 研究的出发点 1、 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1、劳动过程--生产力 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构成 2、 社会过程 --生产关系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它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对社会生产中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上所结成的关系的制度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四)横向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生产力。 1.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 1.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2.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3. 要求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特点:1.经济规律是不会长久不变的。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科学的抽象法 3.数学和统计方法 4.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思考题 1、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 、什么是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五种不同经济制度的依次变革。 封建主庄园等)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1.它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2.它是封闭型经济 3.它是保守性经济 4.它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5.其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特质的利益主体所有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三、市场经济 1.资源配制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 3.企业产权商品化 4.宏观经济间接化 5.市场体系完善化 6.交易关系平等化 7.市场管理法制化8.经济生产国际化 特点: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 范畴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 2.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依存、相互作用(统一)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特征。 1、概念: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2、特点: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永久性 1、概念: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1.统一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商品交换成功必然使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分离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个人总结)

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运动规律,以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治经济学:以国家的经济或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经济基础: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 两者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的三个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财富的力量, 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的表现形式;(一个商品或一种使用价值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换时,交换价值是一个随机变量;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由外部的别的东西来度量;具有交换价值是因为都凝结着相同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它本身凝结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本身,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物品不是由于劳动产生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物品是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可以不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不同的、相矛盾的, (3)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永恒的,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一)- -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一、单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5、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BCDE) A.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 C.批判地继承丁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 D.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E.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 2.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DE) 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 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 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 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3.生产工具:(BCD) A.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B.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C.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 D.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E.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4.生产力:(ABCDE) A.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B.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 C.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D.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E.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5.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体系是(ABCD) A.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关系

政治经济学导论

第一讲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1、经济学的含义: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的总称。 它包括理论经济学(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部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如会计学、技术经济学等)。 其中,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有时也简称为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广义地说,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3、关于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关系的不同理解 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名称也是通用的。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被最早使用时,其中的“政治”与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指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意思。当时,政治经济学,是指研究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突破了原来只局限于研究家庭经济或庄园经济,或只作为某一学说的组成部分的格局。后来许多经济学家都沿用这一概念。 目前,对于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关系的理解,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是同义语。如有学者说,虽然国内外都有人试图区分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但是都未见成功。我们这里仍然把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看作是同义语。(参见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有的学者则认为,虽然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在理论发展史上曾经是同义语,但今天已不宜用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理由是,政治经济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与其它经济学科相区别有自己特殊研究对象和任务的学科,政治经济学虽然也要拓宽研究对象,但与其它经济学科相比,它更加注重经济关系研究和理论抽象的特色不能变。 研究基本理论,以为其它经济学科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工具是政治经济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政治经济学的优势,对此必须坚持。(逄锦聚:《论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2002年8月27日《光明日报》)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生产: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服务领域提供的服务。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2、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亦称“社会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过程中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就系统的组成要素看,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生产关系还涉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社会性质和人们在生产关系系统中的地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关系,就是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3 杨春学 内容提要:自由市场制度会产生效率,但不会自动产生“社会福利”;合理的社会政策 是可以与个人自由相容的。这种观点是借助于个人面对某些随机模式时表现出来的社会 偏好来论证的。通过“无知之幕”的构思排除了个人的特殊地位对其主观偏好的影响之 后,借助于人际间的比较,我们可以证明,每个人都将会表现出两种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 偏好:一是对“公平的”制度安排的偏好,它们将能够有效缓和“出身”与“运气”等随机因素 对个人前景的巨大累积性影响;二是再分配的社会偏好,它将个人对不平等的社会反感, 合理化为个人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厌恶。这些偏好都可以是理性的个人自愿选择的产 物,因而,力图实现这些偏好的明智政策,自然不会与个人自由相冲突。根据这些论证,我 们就可以合乎逻辑地讨论建立和谐社会的许多具体公共政策问题。 关键词:市场机制 “无知之幕”公平 再分配的社会偏好 人际间效用比较 建立“和谐社会”这一时代课题,要解决的是市场自由的效率与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均衡”的结合问题,①其最终目标是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和增长过程的社会和解。 按照主流经济学的思路,这近乎是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思路中,关于公平问题,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所能提供的解答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它求助于帕累托原则,且假设存在一个万能的“仁慈君主”(他能够找出最优分配点并实现之)。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即所谓“福利经济学第三定理”)则给这类力图为各种备选再分配方案寻求一种合理政治基础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伤透脑筋的问题:如果人际间的效用不能进行比较,那么,我们似乎就没有任何理性的方法能够把个人偏好合成社会偏好,从而没有合理的方法来解释分配难题。在主流经济学看来,这种分配难题的核心体现为两点:一是由于不能进行人际间的效用比较,根本就不可能定义出“公平的分配”状态,也就无所谓“分配的正义”;二是如果非要追求所谓的“公平分配”的实现,那就必然会导致与个人基本权利和市场自由的冲突。 致力于解决这些难题的经济学文献,已经形成一条较为清晰的思路。只要充分注意到现有文献中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这些部分,并把它们组合成一种较完整的思路,我们就能够为市场自由的效率与社会均衡的沟通,提供一种合理的政治经济学基础,为公平分配提供独立的论证。 这种讨论本应从“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公平观”开始讨论,但鉴于我们已经就此专门发表过看法(杨春学,2006),这里将直接从如何看待市场的分配问题开始。本文第一部分,评价在市场分配过程中随机因素的作用。第二部分基于市场的广泛制度基础,讨论个人基本权利的平等化分配问题。第三部分则推导出对再分配的社会偏好,以及说明这种偏好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所有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都渗透着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斗争。公平与效率之间讨价还 3 杨春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信箱:yangcx@https://www.doczj.com/doc/a512664118.html,。这是作者参与朱玲教授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和谐社会与公平的社会政策选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的基本内容在课题组内部和经济研究所的午餐讨论会上作过讨论,因而,受益于这些讨论会的参与者的提问和质询。 ① 这一问题非常类似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使用的“社会均衡”概念就源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倡导者的解释,即社会均衡就是体现社会正义的状态。

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

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 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和阐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经济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探讨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矛盾的途径.认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和研究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和趋势;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个分析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为学习其它理论奠定基础.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是从物质资料生产开始;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得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人们一般把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内容称作是生产力,把其社会形式称作是生产关系,这两者都是生产方式的建设性内容——物质生产方式(物质谋得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活动方式)。换言之,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能动统一。 统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学构造出大写的科学规定,形成为关于实践科学和批判科学的大写规划 物质生产方式是物质谋得的具体方式和生产方法。这是技术的工艺学概念。生产力:是指生产主体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能力,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或者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从完全的意义看,所谓生产力,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塑造自我的能力,归根结底,是人类的本质力量在历史中的全部展开。 生产力常以单位生产主体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故又称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本质是指生产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具体可表现为科学技术即人们利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及绝对产权如经济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内容。现实应用:在人类历史上,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五种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即主体与客体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关系;社会生产过程(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及价值规律作用问题,只要看一下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怎样使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怎样使价格上升;或者反过来,价格上升时怎样使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时又怎样使商品的供求关系减少,就容易理解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受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一原理了. 1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 导论 本章主要概念 1、生产关系:指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一系列关系的总和 1生产——直接生产的过程,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生产出产品的过程。 2分配——对直接生产过程的产品的分配。 3交换——人们相互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 4消费——人们消耗各种产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的过程。 四环节之间的关系:①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与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 ②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与消费,决定着它们的水平面与性质。 ③分配、交换与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有反作用。 2、经济制度:指一定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经济体制: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一般包括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 经济管理制度两部分。 4、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三种类型:a、一切社会形态共有b、几个社会共有c、某个社会形态特有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 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其作用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本章主要概念 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3、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效用或有用性。 4、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5、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6、具体劳动:是指有一定的具体目的,运用一定的具体的劳动资料作用于某一具体的劳动对象, 并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生产特定的使用价值的不同质的劳动。 7、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 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9、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每一个普通劳动力都能从事的劳动。 10、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才能从事的劳动。

第四讲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基石 一、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第四讲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基石 一、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一)劳动价值论的涵义和中心思想 (二)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1、价值的质:价值的含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的、社会属性。 (1)商品的两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但是,作为交换价值物质承担者的商品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需要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去揭示商品及其运动规律。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2)商品两因素的关系 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3)商品两要素的决定 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性范畴。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 (4)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而没有必要将其还原为同一的抽象劳动来计算其劳动量。 (5)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首先揭示并进行论证的。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相关。 2、价值的量:价值的大小 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3、价值形式:最终形式是货币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

政治经济学基础复习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商品 一、解释下列概念 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劳动生产率价值规规 二、思考题 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3. 为什么说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4.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什么? 5.论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章货币 一.解释下列概念 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拜物教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 二.思考题 1.价值形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3.货币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形式? 4.论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第三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释下列概念 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工资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市场价值生产价格职能资本借贷利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经营权垄断土地所有权垄断土地价格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 二.思考题 1.试述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2.怎样理解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3.论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 4.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5.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6.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7.举例说明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8.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有什么区别? 第六章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解释下列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二.思考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必须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如何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政治经济学原理重要知识点(完美打印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重要知识点整理(完美打印版)

————————————————————————————————作者:————————————————————————————————日期: 2

1.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两者关系 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价值 2.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单位时间内生产价值总量有何影响?对单位商品价值量有何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所生产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但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平均到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上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少,平均到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该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3.简述商品的价值量有什么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一方面,由生产的客观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另一方面,由生产的主管标准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 4.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本质: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这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只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在日常商品生产和交换中体现出来的,是通过大量的价格波动体现出来的。一方面,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给和需求的不一致,会使得价格在短期内发生波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求过于供时,价格会上涨。另一方面,价格影响供求。价格下跌,商品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商品供给增加需求减少。这就是所谓的供求定律,它反映着商品供求和价格相互作用、不断变动的现象。 6.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个是社会分工,这是必要条件。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决定性条件。上述两个条件对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缺一不可。在资本主义时期之前,虽然满足了独立利益体的要求,但社会分工则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时期这两个条件不仅具备,而且社会分工还高度发达,其商品经济也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即市场经济。 7.工资的本质 劳动不是商品,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只是自己的劳动力,工资只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一种转化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8.简述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相对剩余价值。但是两者有不能完全等同。原因在于: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形成的差额;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整个资本家借机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2,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部门资本家共同获得的。3,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的直接目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 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如何确定? 劳动力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实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石油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所必需的食物、衣服、住房等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体来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内容:1,为维持劳动者本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3,为使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总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 10.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异同点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四

政治经济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四)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 重商主义 B. 古典政治经济学 C. 庸俗政治经济学 D. 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3. 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C) A. 货币的出现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 C. 商品交换的实现 D. 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4. 执行价值尺度指职能的货币是(A) A. 观念上的货币 B. 现实的货币 C. 足值的金属货币 D. 纸币 5.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C) A. 社会劳动为尺度 B. 私人劳动为尺度 C. 简单劳动为尺度 D. 抽象劳动为尺度 6.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D)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C. 工人的劳动时间必须超过一定点 D. 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7.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 A. 创造劳动力的价值 B. 转移劳动力价值 C. 创造剩余价值 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8.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C) A. 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D. 降低劳动力价值 9.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B) A. 剩余价值 B. 资本积累 C. 资本集中 D.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10. 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C) A. 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 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C.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D.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 11. 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C)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12. 资本周转速度与(B) A. 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 绪论 一、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的基本含义 1.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2.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3.经济学的产生和演变 4.经济学与经济类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人类经济活动、经济关系与经济学(研究领域) “经济”一词含义的演变 古希腊:家庭管理 古汉语:国家管理(管理国家、拯救黎民) 现代含义(economy——经济): 1、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社会经济活动); 2、物资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社会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马克思:生产关系) 经济学(economics)是一门以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即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为研究领域的学科。

从社会活动中区分出经济活动,从社会关系中区分出经济关系。 (二)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欲望(需要)无限性与满足这些欲望所需经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1、人类欲望无限发展的特征 需要层次恩格斯: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 亚伯拉罕·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类需要无限性特征:人类需要,无论其属性及结构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向: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且永无止境。 ★需要从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看,是无限的。 2、需要的满足与物质资料生产 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分类: 自由物品(free goods):自然界存在的、人类不付任何代价就可以自由取用的物品。 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人类付出代价方可以得到的物品。人类必须耗费一定的经济资源,借助生产工具,耗费一定的劳动才可以得到的物品,即劳动产品。 3、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学 经济物品的生产需要耗费经济资源。 经济资源:一切可供人类做经济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五

政治经济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 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资料 B .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 交换价值 D .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D ) A. 简单劳动 B .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 绝对剩余价值 B .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B )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C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导论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 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1、劳动过程--生产力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的构成 2、社会过程--生产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它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对社会生产中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上所结成的关系的制度规定, 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四)横向生产关系系统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1.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 2.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 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2. 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3. 要求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规律(一)经济规律及其特点 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特点:1. 经济规律是不会长久不变的。 2. 经济规律是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存在并发生作用的。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 科学的抽象法3.数学和统计方法4.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思考题1、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 、什么是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