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四大专业市场建设产业经济名镇_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发展纪实

建设四大专业市场建设产业经济名镇_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发展纪实

Industrial Towns产业名镇

在浙江西部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被誉

为“华东地区最大原木交易市场”的浙江省中心镇、浙

江省文明镇、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衢州市

四个经济强镇之一——江山市贺村镇。全镇镇域总面

积82.6平方公里,下辖42个行政村、l个居民区,常

住人口5.1万,暂驻人口2.5万。2004年在全省乡(镇)

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排名第268位,2005年全镇GDP达

9.9亿元,财政总收入1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35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875元。

贺村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位于浙、闽、赣

三省五县(市)交界处,素有“入闽咽喉”之称,浙赣电气化铁路、205国道穿镇而过,46省道贺兰线在此起端,108、201、205三路公交车直达市区,距黄衢南高速公路出口仅10公里,距江山市区20分钟,距神州丹霞第一奇峰的旅游胜地江郎山25分钟,形成南通福建、北达苏沪、西连江西的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贺村镇工业发达,以竹木加工、建材、机电、羽毛球等四大产业为主的企业1000多家。建有浙江贺村木材市场、江山白鹅市场、农贸市场、牛市场等四大专业市场,其中:浙江贺村木材市场年交易原木150万立方米,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原木交易市场,2005年在全国木业市场排名中,跃居第三位。三家大型水泥厂,年产水泥600万吨。其中:全国建材20强的浙江红火集团已成为一家以水泥制造为主,集食品、运输、工贸、科研为一体的省级企业集团,集团现有员工15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5人,总资产8.5亿元,下辖全资、控股、参股企业7家。羽毛球销量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规模企业浙江西本木业、浙江伦宝钢管、浙江赢牌体育用品,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海外。白鹅市场名扬江南、享誉全国,被农业部命

建设四大专业市场 建设产业经济名镇

朱水光 周 艳

红顶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竹木工业专业区

——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发展纪实

39

小城镇建设2006/8

Industrial Towns产业名镇

名为“中国白鹅之乡”。

贺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放手发展百姓经济,逐步走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工业化路子。特别是在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贺村的竹木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实现了集群效应。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的省级工业园区“浙江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已建成,分木材深加工园、木材粗加工区和木材交易市场三大功能区,专业区内有各类竹木加工企业1000多家,从事原木交易的企业100多家,吸纳从业人员20000余人。2005年总产值达20亿。竹木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目前,全镇已形成细木工板、胶合建筑模板、指接板、工艺品、家具、竹胶板、竹炭等一条龙生产服务体系。同时,镇政府大力营造投资创业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环境,提出土地、税收、人才等多项优惠政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民间投资和招商引资,使块状特色经济不断壮大。

贺村的农业也极具特色,以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工作的切入点,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举办农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养殖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养殖户已扩大到3000户,其中养猪规模户有556户,生猪饲养量达30万头。养禽规模户达182户,家禽饲养量250万羽。

贺村工业经济的兴盛有力地带动了城镇建设,“工业兴镇”使贺村镇容镇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党委政府着眼未来发展趋势,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在研究讨论贺村镇今后20年城镇发展规划时,镇党委政府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制订出符合生产发展的专业规划和各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不同产业对用地不同的需求,在镇的北面规划出以机电、建材为主的工业小区,在镇的南面规划出以木材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在镇的西面规划出以木材粗加工为主的工业小区,在镇的东面实施跨江发展,重点作为商住、文化、行政中心等功能区开发。对大型重点项目如自来水引水工程、城防工程、消防工程等进行专项规划。大手笔拉开道路框架,努力在以地生财上做文章,并通过土地的有偿使用,最大限度地进行土地的集约利用。一方面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来人员进镇,另一方面以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城镇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贺村镇城镇面积由原来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相当于又增加了5个贺村镇。

贺村镇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随着贺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服务型政府,贺村镇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上级政府、部门投入,实现公共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2003年5月开通了电信小灵通,覆盖面达10平方公里;同年9月开通了市区至贺村的公交车。镇区有11万千伏的变电所2个,1.5万千瓦和1.2万千瓦的热电厂各1个;拥有程控电话2.5万门,因特网用户上千户,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网络覆盖全镇;投资1211万元的市区二水厂引水工程已于2005年建成,受益人口达3万多人。规模16382米、投资2.3亿元的贺村镇城防工程建设项目已列为浙江省2006年度重点项目,其中一期工程1.05公里已进入实施阶段,建成后将大大提高贺村镇的防洪抗洪能力,并将成为贺村的一大亮丽景观。

贺村镇党委政府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城镇建设,集镇建设舍得花钱,强调基础设施先行。注册成立了镇城镇发展有限公司,从2003年起至今投入600多万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硬化了贺康路、贺滨路等5条主要街道;投资30万元架设了江贺公路贺村镇区段路灯,镇区亮化率达95%,极大美化了贺村镇区的夜景;投资30多万元投资建成了贺康广场、贺坛广场,镇区绿化率30%,昔日的荒凉滩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通过一系列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贺村长大了,长高了,变亮了,也变得更美了。

由于基础设施完备,环境条件优化,镇区人口集聚明显,呈现人气旺、商气浓、财气重的发展氛围,极大地带动了房产开发商的投资热情,社会参与城镇开发形势喜人。集镇建设用地规划从2002年每平方米

浙江赢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小城镇建设2006/840

Industrial Towns产业名镇

500元上升到现在的平均价1500元,最高达到6200元。 从2003年开始,贺村镇每年初向全镇人民承诺办十件实事,投资近200万元的敬老院,实现了老人的集中供养;占地30多亩的贺村停车场建成,实现了集镇停车修理的集中管理;镇中心小学新教学楼的建成,标志着小学生们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通过每年办十件基础建设的实事,大大改变了集镇面貌,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贺村镇城镇管理措施得力,镇容镇貌大有改观。贺村镇党委政府以创建省级文明城镇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不断提高镇民素质和城镇品位,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镇区主要街道的卫生保洁一年投入就达30万多元,专门聘用15名卫生保洁员,实行分片划段,定岗定责,主干道实行全天18小时二班制保洁,其余路段实行一天两次清扫。同时,投资50万元新建了垃圾中转站,新添置了一批卫生设施,新设垃圾箱(桶)80只、改建公厕5个。为加强城镇管理力度,明确由一名副镇长主抓,成立城管中队,完善规章制度,持证上岗,对交通秩序加强了整治力度;在城镇范围内划定了车辆停靠线,并对营运

三轮车进行了集中管理,确保镇区主要街道保持畅通;联合公安、工商、运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加强巡查,严格执法,发现有违章建筑行为及时制止,对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严格按规划和城镇管理条例拆除,狠刹乱建乱搭之风;把精神文明建设与集镇管理相结合,通过向居民发放“贺村是我家,环卫靠大家”的倡议书,加强宣传,加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意识。经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贺村镇的镇容镇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五好乡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先锋工程示范点”、“浙江省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贺村镇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入手,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改造,并结合“千里清水河道”、“千里绿色林带”、“村庄亮化”工程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清运,整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使农村面貌和居住环境有明显改善。进一步强化镇区发展的核心地位,将周围紧密相连的村逐步纳入镇区建设范围,做大、做强、做美镇区,增强贺村强镇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贺村镇区有派出所、工商所、财税分局、邮电局、电信、移动公司、铁通、网通、供电所、工行、农行分理处、信用社等职能部门设置齐全,设有江山林业服务办证中心、衢州市方圆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浙江林学院的科研中心,方便了企业办理林产品出口和木材检疫手续,为产品提供质量检测服务,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贺村——这个充满生机和潜力的活力小城镇,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贺村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以崭新的姿态,以跻身“全国千强镇、全省百强镇”为目标迎接美好明天的到来。摄影:杨清泉

羽毛球生产

41

小城镇建设200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