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狗包弟教案(巴金《家》导入)

小狗包弟教案(巴金《家》导入)

《小狗包弟》教案

一、导入

听老师读名著中的两段话:

1、人们躺下来,取下他们白天戴的面具,结算这一天的总帐。他们打开了自己的内心,打开了自己“灵魂的一隅”——那个隐秘的角落。他们悔恨,悲泣,为了这一天的浪费,为了这一天的损失,为了这一天的痛苦生活。

2、她爱生活,她爱一切,可是生活的门面面都关住了她。……世界是这样静,人们都睡了,然而他们都还活着。……人的身体可以被囚禁,人的心却不可以……

以上是巴金作品《家》中的片段,其实在著名作家巴金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块灵魂的角落,在那里曾经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那么,这只小狗的命运如何,为什么它在巴金的心灵深处无法磨灭?今天,我们就到他的作品《小狗包弟》中,共同寻找答案。

二、了解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968年8月巴金被监禁,9月被抄家,并经受各种形式的批判斗争;1970年上海郊区改造;1972年8月妻子病逝;1973年回上海,在四平方米的小屋翻译大量的作品,直至文革结束;1978——1986年带病写“随时随地的感想”共四十万多字,这些作品写感受,无情解剖自己,也剖析社会。

巴金也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

三、速读课文,思考问题(标注段落)

1、全文讲述了几条狗的故事?主体故事是什么?全文结构怎么划分?

两条狗:1)文革中把艺术家当朋友的狗;2)作者的小狗包弟。

巴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

序幕:引出包弟(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眼前)

开端:介绍包弟(2)--------------包弟来历

发展:友爱包弟(3-5)--------- 七年相处回忆

结局:送别包弟(6-10)---------一朝离别

尾声:想念包弟(11-13)--------真心忏悔(眼前)

2、“开端”和“发展”部分突出了包弟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1)可爱,聪明,通人性,有情义。

(2)见到陌生人口吠一阵就跑开了(正面)

在客厅里和客人作揖聊天(正面)

拍摄包弟的镜头(侧面)

日本女士过问包弟的情况(侧面)

爱人外出食饭讨骨头喂包弟(侧面)

(3)包弟愈是可爱,愈是聪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让它离开。

3、包弟是一条什么样的小狗,试完成扩展材料上的“包弟名片夹”。

4、包弟的命运怎么样?阅读结局部分。

答:被主人遗弃,送医院解剖实验。

5、小狗包弟成了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答:(1)社会原因:文化大革命

①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疑);

②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四旧”嫌疑);

(2)个人原因:巴金为了自保。

6、小狗作为礼物无法送出,为什么?小狗的命运见证怎样的一个时代?

答: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人们划清界限自保)。

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见证了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罪恶现实的时代。

7、文化大革命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8、当时受迫害的情况是个例吗?请看序幕部分。(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9、题目是“小狗包弟”,写的是作者的小狗包弟的故事,为什么却从艺术家和狗的故

事写起呢?

明确:(1)引出作者与小狗包弟的故事,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文革时期

(3)由艺术家的悲惨遭遇及小狗的死,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悲伤,暗示小狗包弟的悲剧结局。

(4)说明故事的普遍性

10、作家与狗的故事和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异同?

同:文革背景相同、小狗对人都很忠诚、都是悲剧,小狗、人的命运都很悲惨

——反映了文革给社会带来的灾难

异:小狗对艺术家很忠诚,因艺术家而死;作者为了不受连累,放弃了包弟

——两种不同的态度让作者更加自责、愧疚

11、全文以什么为线索?试分析

答:(1)时间、小狗的故事发展为明线,巴金的情感起伏为暗线

(2)亲密接触——欢快

如何安排——忧虑

送走包弟——轻松

送走之后——沉重

不能释怀——歉意

12、我们说时间可以抚平一切,可时间能抚平作者心灵上的创伤吗?配乐诵读最后三段,

同时思考作者写庭院的巨大变化,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所住的庭院也变得面目全非,但作者内心对小狗包弟的愧疚和自责任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熬煎不会终结”除非“给自

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任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

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13、如何看待巴金的过错和反思?

答: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错误,而在于如何去面对和处理错误。让我们学会反思学会忏悔,向那些被我们伤害过的人真诚地道一声歉吧!

14、总结:

全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主旨:揭露罪恶、反省自己、呼唤理性、呼唤人性

15、作业:“反思”话题作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