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虫害控制知识

(推荐)虫害控制知识

(推荐)虫害控制知识
(推荐)虫害控制知识

虫害控制知识

一.虫害控制的目的

预防和消除有害生物,控制产生食品安全危害的污染源。

二.基本术语

虫害:是指所有对食品安全有危害的生物,如:各种啮齿类动物、昆虫、鸟类、家养宠物。

虫害控制:(pest control operation简称PCO)即虫害控制操作,指预防和消除有害生物。三.有害生物的危害

1.传播疾病:

虫害最大危害是传播疾病给人类

2.污染食物:

虫害会给食品带来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苍蝇和蟑螂可传播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志贺氏菌、链球菌等;啮齿类动物是沙门氏菌和寄生虫的来源;鸟类是多种病源菌寄主,如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并在食品上留下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粪便、毛发、尸体等等。

3.财物损失:

虫害会直接消耗、破坏食品;会破坏设施和设备甚至咬坏电线令电流短路造成火灾。

四.虫害控制的三个阶段

1.除去虫害的藏匿地及食物。

2.将区间内的虫害驱逐出去。

3.消除那些进入区间内的虫害。

五.制订预防措施和消杀计划并实施(可委托专业消杀公司来做)

1.检查整个区域内是否有吸引虫害的地方(重点是厕所、下水道、垃圾区、厨房、库房等。

频率:每月一次,可在消杀作业进行时检查,见《消杀记录表》。

2.统计针对不同虫害进行防治的地点。

3.制订预防措施和消杀计划;。

4.按计划定期(通常为1个月)进行检查和消杀;。

5.需由专人负责对消杀工作的追踪和反馈;。

六.虫害的预防返

(一)虫害控制措施

1.虫害存在的原因:

(1)设备不正确存放,靠墙堆放,妨碍了地面清扫和垃圾清除;

(2)食物贮存不当,食品残渣处理不当,有食物碎屑存在,可能成为虫害的吸引物和藏匿处;

(3)垃圾区不清洁:垃圾箱的门未关或垃圾外溢,积存的垃圾废物可成为虫害的吸引物和它们的藏匿处;

(4)外环境、建筑物附近的草丛、灌木丛、杂草可成为虫害的吸引物和它们的藏匿处;;

(5)捕捉虫害的工具数量不足,或保养、维修不好;;

(6)外环境、建设物附近的草丛、灌木丛、杂草可成为虫害的吸引物和它们的藏匿处;;

2.虫害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周边环境,移走或整理闲置的设备、机器、材料等以杜绝或减少对虫害的吸引,清除聚集的垃圾和废料。垃圾箱、垃圾房密闭,垃圾无溢出。频率:1次/周;

(2)检查库房所贮存的物资是否贮存良好,避免虫害进入,及时移走多余的贮存物资。如有损坏的地方,及时处理。频率:1次/天

(3)清除杂草和清理草丛、灌木丛,以杜绝或减少虫害的侵入和藏匿。频率:1次/周

(4)检查防鼠设施,保证它们放置位置合适、数量充足,状态良好、有效。频率:1次/天

(5)清理地面并保持良好,防止形成积水。频率:1次/天

(6)检查设备、门、窗、下水管道盖,确保关闭时密封状况良好,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应小于

0.6cm。频率:1次/周

(7)检查建筑物上有无可让啮齿类动物进入的孔、裂缝(不超过0.6cm)。频率:1次/天

(8)检查确认有无家养或野生动物存在而留下的痕迹。频率:1次/天

(7)对下水管道清洁和维护,下水管道盖干净、维护良好、安装合适。频率:下水管道:1次/月;下水管道盖:1次/天

(8)检查库房确保所有物资都离地面20cm以上。频率:1次/周

(二)老鼠的预防

1.老鼠侵袭的途径:

(1)由各建筑的门口进入

(2)由下水口进入

(3)由建筑物的孔洞进入

2.鼠害的预防:

(1)库房、厨房使用粘鼠板,沿着入口和进门的两边放置,间距在5米左右放置1个(发现老鼠较多时,可减少至2米,并酌情增加放置数量;负责人应定期对粘鼠板进行检查,对捕捉到

的老鼠妥善处理并更换新的粘鼠板,记录并每月汇总填写《消杀记录表》。频率:1次/天(2)在所有门口加设挡鼠板(高度70cm,宽度与门口宽度一致),工作期间进出不频繁时,及时将挡鼠板装上;非工作期间,不能拆下挡鼠板,挡鼠板损坏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挡鼠板材

质为光滑硬质瓜熟蒂落同腐蚀材料。

(3)车间、厨房的下水口(地漏)加设篦子,篦子漏水间隙不得超过4mm;做完卫生后及时将篦子放好;对于意外造成篦子损坏的,及时更换。

(4)建筑物如发现有洞口、裂缝时,应及时用钢丝网、砖块、水泥及其它堵塞材料进行修补。

3.在工作范围(生产经营区域)内:严禁使用任何类型的灭鼠药。

4.建立粘鼠板分布图。

(三)鸟类的预防

1.车间密封防止鸟类进入

2.对外环境进行打扫,除去所有引诱鸟类的食物

3.屋檐或树上有鸟巢,及时清除:

(四)蚊蝇等害虫的预防

1.安装灭蝇灯

(1)车间、库房、厨房、前厅使用足够数量的灭蝇灯(在冬季无蚊蝇期间可关闭、拆除或用罩封存灭蝇灯),定期对灭蝇灯进行清理。频率:每周至少一次

(2)灭蝇灯沿昆虫的必经路线(如入口)安装,且距离入口≥3.6米(适用于服务中心车间),边锁店车间安装在缓冲间或车间入口处。

(3)灭蝇灯之间的距离≤12-15米,且分布均匀。

(4)灭蝇灯安放高度应为苍蝇通常出现的高度,不宜过高(距离地面2-3米)。

(5)灭蝇灯应尽量安装在四面可见其灯光的位置,但应避免靠近门、窗,以名招引室外的苍蝇。

(6)不要将灭蝇灯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光线的强弱对灭蝇灯也有影响。

(7)不要在食物处理范围内使用垂吊式灭蝇灯,只可在车间入口处安装灭蝇灯,灭蝇灯必须离开有盖/保护的产品或包装材料至少50厘米,。离开暴露在外的产品、包装材料或设备至少1.5

米(最好是4.5-6米),应使用低位挂墙式灭蝇灯。

(8)灭蝇灯应每天24小时长期工作,以增强效果。

(9)灭蝇灯管损坏时应及时更换,至少每年更换一次,最好是在春季来临前更换。

2.如安装粘蝇纸,应在顾客视线之外,并定期检查,发现失效及时更换。频率:1次/天

3.车间所有门、窗、通风口、排风口必须安装纱网,网眼不超过0.5cm,以防止蚊蝇的进入。不能直接打开门、窗进行空气流通,随时保持门窗紧闭,定期对所有门窗纱网的完整性进行检查。

频率:1次/周

4.所有的门随时保持关闭,若需开门作业,必须开启风幕机,风幕机的风速应该达到≥8米/秒,定期对风幕机进行彻底清洁。频率:1次/周

5.如使用塑料门帘,必须保持自然下垂不得卷起(如有破损立即修复或更换),定期擦拭。频率:1次/天

6.建立灭蝇灯分布图

7.备有适量的苍蝇拍,以消灭飞入的苍蝇

(1)不要将苍蝇拍死在食品接触面上和食品上,以免造成污染。

(2)拍打苍蝇后注意苍蝇尸体的收拾和区域的清洁。

(3)拍打苍蝇后一定要及时洗手消毒。

(五)蟑螂的预防

1.清除其食物来源:

(1)用容器储存食物并用盖盖好。

(2)清除积水。

(3)车间和厨房不应有食物碎屑。

(4)垃圾桶干净、加盖、无溢出。

2.清除其藏匿地,定期清洁环境

3.定期进行捕杀(自己消杀或请专业消杀公司)。频率:1次/月

第二部分虫害的消除

七.虫害的消除

(一)消杀流程

1.消杀服务供应商评定流程:

(1)消杀服务供应商资料提供:

消杀服务供应商将自己所有资料提供给连锁店,包括经营许可证、备案证明、资质证明、体系论证证书、从业人员上岗证、所使用的药品器械的批准文号和使用方法、虫害控制方案等。

(2)连锁店初步筛选:

连锁店根据消杀服务供应商提供的资料,了解其服务的范围和服务对象的反馈,再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初步筛选。

(3)连锁店试用:

消杀服务供应商通过连锁店的初步筛选后,进入试用阶段;小规模试用:选择3—5家店进行试验(3家店以下的全部试验),试用期3个月至6个月,在试用期内若发现其不合格,可以随时停止试用。

(4)连锁店评定:

连锁店在消杀服务供应商试用期满后对其进行评定,若符合要求,报总部品管部审核备案;

若不符合要求,重新寻找新消杀服务供应商或根据《公司消杀服务供应商合格名录》向品管部申请。

(5)品管部审核:

A.品管部收到连锁店审核申请后对消杀服务供应商进行审核。

B.品管部审核通过后,将其消杀服务供应商列入当年的《城市消杀服务供应商合格名录》中,并通知连锁店开始与其合作。

C.若品管部审核没有通过,通知连锁店重新选择或根据《公司消杀服务供应商合格名录》给连锁店推荐消杀服务供应商。

(6)签定消杀合同:

连锁店与消杀服务供应商签定双方合作的合同或协议。

(7)制定消杀计划:

连锁店协助消杀服务供应商制定全年详细的消杀计划。

(8)按计划进行消杀:

消杀服务供应商按计划进行实施,连锁店必须有专人进行陪同,负责监督和确认。

(9)消杀记录:

在消杀结束后连锁店值班经理与操作人员共同确认,由值班经理填写《消杀记录表A》。(10)连锁店回访:

消杀服务供应商根据各连锁店的《消杀记录表A》和反馈回来的信息,一个月以内进行回访,了解上次消杀的效果。

(11)必须时进行补杀:

在回访过程中若发现效果不好,则需进行补杀作业,作业后也需填写《消杀记录表A》。(12)消杀统计:

中心店每月收集各连锁店的《消杀记录表A》,汇总后填写《消杀统计表》,并将统计出来的信息及时通知消杀服务供应商,消杀服务供应商根据《消杀统计表》制订或调整下个月的消杀计划。

(13)连锁店年度评定:

每年底各市场需对服务供应商进行年度评定,根据每月《消杀统计表》填写《消杀服务供应商评定表》报品管部。

(14)品管部年度评定:

A.品管部根据各连锁店的《消杀服务供应商评定表》进行年度综合评定。

B.若评定合格,将为一个城市服务的消杀服务供应商列入下一年的《城市消杀服务供应商合格名录》中;将为两个以上城市服务的消杀服务供应商列入下一年的《公司消杀服务

供应商合格名录》。

C.若评定不合格,将其淘汰。

2.自行消杀流程:

流程图见虫害控制篇附录2

(1)制定本市场的消杀计划。

(2)按计划实施消杀。

(3)消杀结束后由连锁店值班经理根据消杀作业情况及时填写《消杀记录表B》并上报中心店。

(4)连锁经理或消杀负责人追踪消杀情况,确定是否进行补杀,补杀后也需填写《消杀记录表B》(5)中心店每月收集各连锁店的《消杀记录表B》汇总后填写《消杀统计表》。

(6)消杀负责人根据《消杀统计表》制订或调整下个月的消杀计划。

(7)每年底各市场消杀负责人需对本市场全年的自行消杀工作进行年度综合评定,并作为制订下一年消杀计划的直接依据。

消杀服务供应商将自己所有资料提供给连锁店,包括经营许可证、备案证明、资质证明、体系论证证书、从业人员上岗证、所使用的药品器械的批准文号和使用方法、虫害控制方案等。

(二)消杀控制标准和要求

1.基本要求:

(1)若自行消杀,必须制订消杀计划和消杀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提供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并有参加培训者的的培训记录。

(2)若有消杀服务供应商提供服务,应提供此服务供应商的经营许可证,虫害控制人员上岗证或合格证书(专门的机构提供),虫害控制服务机构登记备案证明(爱委会),虫害控制服

务机构资质等级评价书(如A级)。

2.消杀计划、消杀记录和虫害活动分析报告的要求:

(1)制订消杀计划,包括:

1)指定操作人员

2)有捕鼠器放置的平面图

3)所有控制虫害的设备,如灭蝇灯、灭鼠器等的清洁维护时间表

4)使用杀虫剂的使用说明

5)虫害控制的频率

(2)消杀后的记录,包括:

1)所进行的消杀项目

2)所使用的药品名称

3)对各种灭蝇、灭鼠等设施的检查情况

4)记录中应有针对出现虫害的纠正措施

(3)完成虫害活动趋势分析报告,并有纠正措施

3.消杀所使用的药品、器械的要求:

(1)杀虫剂的要求:

1)是经当地管理机构批准,或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有使用方法、配制方法、批准文号(许可证号等。

2)杀虫剂都有标签,并妥善保存,杀虫剂需加锁储存。

(2)灭蝇灯的要求:

1)只可在车间入口处安装灭蝇灯,灭蝇灯必须离开有盖/保护的产品或包装材料至少50cm,离开暴露在外的产品、包装材料或设备至少1.5米(最好是4.5—6米)

2)灭蝇灯应保持清洁。

(3)捕鼠器、粘鼠板的要求:

1)粘鼠板、捕鼠器数量及位置均有记录。

2)不得使用毒饵(鼠药)。

3)厂区内车间外,每隔2—5米设置捕鼠器,应放在离出入口30厘米的地方。

4)库房每隔2—5米设置捕鼠器。

5)捕鼠器、粘鼠板必须和墙平行,并紧靠墙壁旋转。

6)如果使用粘鼠板必须经常更换,粘胶上面应有光泽而没有积累的灰尘或垃圾。

7)如果使用捕鼠器,确保是有效的。

8)每天需要检查全部的捕鼠和粘鼠板。

4.现场要求:

(1)没有虫害活动迹象(活体、尸体、粪便、脚印、咬痕等),不能看见蟑螂、老鼠、蚂蚁等害虫的活体,捕鼠器、粘鼠板上如有死鼠、死蟑螂、死昆虫等,连锁店应及时去。

(2)冬季(11月—4月)生产区、服务区不得有蚊蝇及飞虫;夏季(5—10月)生产车间不得有蚊蝇及飞虫,前厅服务区域一旦发现蚊蝇及飞虫,立即消灭。

5.数据统计要求:

(1)有老鼠迹象的连锁店不超过所消杀连锁店的10%,并要求尽可能的少,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统计分析,制订改进计划和措施;如超过10%,需要特别关注,务必调整消杀计划和消

杀方法,制订有效的改进计划、实施并进行追踪。

(2)有蟑螂迹象的连锁店不超过所消杀连锁店的10%,并要求尽可能的少,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统计分析,制订改进计划和措施;如超过10%,需要特别关注,务必调整消杀计划和消

杀方法,制订有效的改进计划、实施并进行追踪。。

(3)其它虫害的统计数量尽可能的少,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统计分析,制订改进计划和措施。

6.对消杀公司的要求:

(1)必须是《公司消杀服务供应商合格名录》、《城市消杀服务供应商合格名录》中的消杀公司或在试用期内试用消杀公司。

(2)消杀公司在进行消杀时,必须在不影响营运、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旦发现有产生影响,连锁店必须给予制止。

(三)注意事项

1.消杀时,如需喷雾,应将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放入冷柜或包装封存起来,再罩上垃圾袋,且必须在下班后进行。

2.消杀前倒掉所有的垃圾,对要消杀的范围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

3.消杀所产生的蟑螂尸体不能直接倒入垃圾桶,应用火焚烧,以免其体内虫卵继续孵化繁殖。

4.第二天上班前,扔掉消杀时所覆盖的垃圾袋或包装物,对工作台面、设备表面、原材料外包装进行第二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四)虫害控制标准和要求

1.虫害控制机构资质要求:

(1)人员的要求:虫害控制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持有上岗证或合格证书。

(2)提供其经营许可证,虫害控制服务机构登记备案证明(爱委会)、虫害控制服务机构资质等级评价书或相关资料。

2.虫害控制机构消杀计划、消杀记录和虫害活动分析报告的要求

(1)虫害控制机构应根据好利来连锁店的情况制订消杀计划(消杀方案),包括:。

1)指定操作人员;

2)有捕鼠器放置的平面图;

3)所有控制虫害的设备,如灭蝇灯、灭鼠器等的平面图;

4)使用杀虫剂的文号、产地及使用说明;

5)虫害控制的频率;

(2)消杀后进行记录,包括:

1)所进行的消杀项目;

2)所使用的药品名称;

3)对各种灭蝇、灭鼠等设施的检查情况;

4)记录中应有针对偏差的纠正措施;

(3)每次消杀结束后需完成虫害活动趋势分析报告,并有纠正措施。

(4)每年年底需提供各连锁店的年度总结报告。

3.虫害控制机构消杀所使用的药品、器械的要求:

(1)杀虫剂的要求:

1)经当地管理机构批准,或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有使用方法、配制方法、批准文号(许可证号等。

2)虫剂都有标签,并妥善保存,杀虫剂需加锁储存。

(2)捕鼠器、粘鼠板的要求:

1)鼠板、捕鼠器数量及位置均有记录。

2)得使用毒饵(鼠药)。

3)厂区内车间外,每隔2—5米设置捕鼠器,应放在离出入口30厘米的地方。

4)库房每隔2—5米设置捕鼠器。

5)捕鼠器、粘鼠板必须和墙平行,并紧靠墙壁旋转。

6)如果使用粘鼠板必须经常更换,粘胶上面应有光泽而没有积累的灰尘或垃圾。

7)如果使用捕鼠器,确保是有效的。

8)每天需要检查全部的捕鼠器和粘鼠板。

4.消杀标准和现场要求:

(1)生产中心无老鼠、蟑螂活动迹象,包括其活体、尸体、粪便、脚印、咬痕等),不能看见蟑螂、老鼠、蚂蚁等害虫的活体,捕鼠器、粘鼠板上如有死鼠、死蟑螂、死昆虫等,连锁店

应及时去。

(2)冬季(11月—4月)生产区、服务区不得有蚊蝇及飞虫;夏季(5—10月)生产车间不得有蚊蝇及飞虫,前厅服务区域一旦发现蚊蝇及飞虫,立即消灭。

(3)蚂蚁等其它虫害一旦发现,立即杀灭。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园林植物病虫害知识点归纳

昆虫成虫的基本特征: 1)体躯分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头部有1对触角和1个口器,通常还具有一对复眼和0~3个单眼,这是昆虫的感觉 和取食中心 3)胸:胸部有3个体节组成,一般着生3对足和2对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六足虫纲)4)腹:腹部由9~12体节组成,含大部分脏和生殖系统,多数昆虫腹部末端具有外生殖器,是昆虫的营养和生殖中心 5)变态:在昆虫的生长发育中,其部构造及其外部形态上需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 昆虫的头部 1、昆虫的头式:前口式(食植性)、下口式(肉食性)、后口式(刺吸式) 触角的类型:刚毛状(蜻蜓)、羽毛状(大多数雄蛾)、膝装(蜂)、丝状(蟋蟀,叶甲)、念珠装(蚊子)、锯齿状(扣头虫)、栉齿状、具芒装(苍蝇)、环毛状(蚊子)、棒状(蝶类)、鳃片状(金龟甲) 2、昆虫的眼类型:单眼(侧单眼、背单眼)、复眼 复眼功能:分辨近距离的物体,特别是移动物体;成像;辨别光的颜色和方向。由若干单眼组成,单眼数量越多,视觉能力越强。 3、昆虫口器的类型: 咀嚼式:最原始的口器:组成(上颚(最坚硬)、下颚、上唇、下唇、舌),主要特点有坚硬而发达的上颚以咬碎植物并吞咽下去。(叶蛾、叶峰、叶甲、瓢虫) 刺吸式:口针(上颚和下颚延长)、喙(上唇、下唇)、咽喉唧筒。主要集中在同翅目。嚼吸式:咀嚼式+刺吸式(为高等蜂类所特有) 虹吸式:有一条可以弯曲和伸展的喙,不取食时想发条一样反卷,为鳞翅目所特有。 舔吸式:有大型唇瓣。为双翅目蝇类所具有。 锉吸式:为蓟马目昆虫所特有。 4、昆虫的胸部=前胸+中胸+后胸+4块骨板(背板、腹板、侧板X2) 前足+中足+后足 前翅+后翅 胸足组成: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胸足类型:步行足、跳跃足(蝗虫、螽斯)、开掘足(蝼蛄、金龟甲)、捕捉足(螳螂)、携粉足(蜜蜂)、游泳足(龙虱)(并举例) 翅的类型: 膜翅(膜翅目),复翅(蝗虫、蟋蟀),鞘翅(甲虫),半鞘翅(蝽),鳞翅,缨翅(蓟马目),平衡棒(苍蝇、蚊子)(举例) 翅的连锁器:前翅发达后翅不发达的昆虫,在飞行的时候后翅必须以某种构造挂在前翅上,用前翅来带动后翅的飞行,二者协同动作,将昆虫的前后翅连锁成一体,以增进飞行效率的各种特殊构造。 6、昆虫的腹部(9~12节):尾须,外生殖器(外交配器、产卵器) 7、昆虫的变态类型: 1)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过程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期。其特点是成虫和幼虫的形 态和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幼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翅未发育完全。 渐变态:成虫和幼虫在形态、习性上均相似,幼体称为若虫。如蝗虫、蟋蟀、蝽、蝉。

防蚊虫管理程序

XX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防蚊虫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QEP-21 版本 A/0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2020-05-06发布 2020-05-07实施 A/0 QEP-21总共页次:1/9

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

XX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防蚊虫管理程序 A/0 QEP-21总共页次:2/9 1.目的 为工厂能充分控制虫害提供导向。保证产品品质,特制定此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厂区所有虫害控制行为。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制定与监督实施情况,评估实施效果,在每周的周考评报告中报告本周防虫结果,并建议改进措施;同时制订和更新虫害控制设施分布图。 3.2 厂区虫害控制员负责检查全厂的灭鼠设施;厂内昆虫、鼠害活动踪迹以及根据情况进行局部喷药处理。 3.3 协调员监督本政策中所提到的所有要求的执行情况;监督并指导虫害控制员的工作;监督检查所有虫害控制和杀虫剂使用记录。 3.4 厂检部检查来料和运输车辆的害虫痕迹,拒收任何可能被污染的原料。 3.5仓库负责仓库灭蝇灯、粘鼠板、鼠笼的检查维护工作。 3.6全体员工必须保证所有的门在不使用时保持关闭状态,当发现有任何虫害活动频繁迹象时,及时向品管部或管理人员反映。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 4.1工厂和环境

4.1.1厂房周围的地面应被很好地维护,包括定期修剪草地、杂草及清理树叶。 4.1.2 地面不残留污水,以防止害虫繁殖。 4.1.3 车间周围的石子防鼠带经常保持清洁,疏松,捕鼠笼每天检查,以确保工作正常。 4.1.4 垃圾每天清除,以避免害虫繁殖。垃圾桶必须保持干净并盖好。将所有废物和垃圾装入带盖的垃圾桶中。 4.1.5墙壁、门窗等建筑结构不能有裂缝、洞、开口及其他能够允许害虫繁殖或进入的区域。 4.1.6 门应密封并且要关上。6mm或更大的缝隙出现时,必须修堵好。任何时候门都不能是敞开的。 4.1.7 窗户等应配有纱窗,出口、风扇应被密封好。所有的纱窗的状况是完好的。 4.1.8结构上连接的裂缝或开口应被封好,墙壁上的管道、管子或沟槽应被装上套桶或被封好。 4.1.9所有原、辅料和产品储存区域,墙壁及产品储存应有不小于30cm 的距离,以便进行虫害监控。 4.1.10任何时候车间内部管理都要保持良好。闲置的设备应被清洁干净并盖防尘罩,以避免死角成为虫害滋生地。 4.1.11落地的产品应立即清理干净。 4.1.12地面卫生必须保持清洁干燥。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公司《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和《林木病虫害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林地情况,特制定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如下: 一、验收内容 1、防治的效果,检测防治是否到位,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二、验收指标 根据防治方法的技术要点,在验收之前确定具体的验收指标。 三、验收标准 根据防治方法,验收一般分为事中监督验收和事后验收。事中监督验收是指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对相关环节实施监督验收;事后验收是指实施防治完毕后,对防治效果及范围实施验收。其标准具体如下: 1、事中监督验收不合格者,不予事后验收,不予结算; 2、事中监督验收由所在的林场林管员完成,事后验收由生产技术部完成。林场(林管员)要在事后验收开始之前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递交到事后验收人员手中。 3、事中监督验收只作为事后验收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事后验收结果是施工结算的唯一依据。 四、验收方法 1、事中监督验收方法,根据防治方法技术要点和要求,林管员必须详细记录在实施防治过程的每个细节,如物理防治方法操作是否到位、药物使用浓度、天气状况等。 2、事后验收方法,验收人员借助GPS等工具测定防治范围,采用样圆法,其半径为7m,调查验收防治效果,如虫眼、危害控制程

度、防治方法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如涂蓝的高度)等等。 3、实施验收时,原则上必须有2个以上人员参与外业调查。 五、验收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收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第二步:外业调查 1、全面踏查每小班; 2、做相关调查。 第三步:内业整理 1、样点数据及图纸整理; 2、编写验收报告 第四步:递交成果 六、成果组成 1、文字性验收报告(以林场为单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 2)规划的简要说明; 3)验收情况; 4)分析评价。 2、附件 1)、规划明细 表1 林场林木病虫害调查明细表 2)、验收明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程,是在学习了《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及《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等课程的学习及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资格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数:90学时,学分: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推行课程内容项目化,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高度融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突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园林植保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以园林植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具体需求为主线,遵循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规律,年龄特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教学任务。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养护、栽培、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识素养。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概念、性质、任务;掌握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基本知识;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能解释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 2.能力素养。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病原的病害,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有害草的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

虫害控制程序

精心整理建议收文部门: 件(因素),本规范的标准是关于害虫防制(管理)的。把害虫从企业(工厂)中清除出去很 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让害虫在一个食品生产环境中有大量繁衍的机会。综合虫害管理 的规范提供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来保证害虫不会污染食品。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企业(工厂)生产、制作过程的虫害预防及控制。 3、职责 3.1、品质管理(使用、监督部门):监督整个企业(工厂),负责管理虫害控制公司, 管理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a、选择虫害控制服务商;

b、签订合同; c、协同虫害控制服务商制定《年度虫害控制目标》; d、监督部门《年度虫害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e、监督虫害控制服务商的日常服务并做好《虫害监督检查记录》; f、监督各部门执行虫害管理情况; g、监督各区域虫害管理整改情况; h、配合虫害控制服务商完成相关协助事宜; i、对接国标、企标虫害控制审核情况。 c、合同约定的虫害种类和例行到访频率; d、所用的器材; e、操作方法; f、防患措施; g、技术资料(包括MSDS); h、经认可用于指定区域的药品清单; i、培训要求(必要的话); j、有虫害爆发时,虫害控制员应及时到场并采取根除措施;

k、有监督检查,确保虫害控制承包方购买了第三方责任险,以免其因自己的活动而遭到损害,应留存一份保险单副本; l、虫害控制服务商应为虫害控制服务人员购买相关商业保险; m、《化学杀虫剂使用记录表》记录所使用的杀虫剂:用药种类、数量和浓度、地点、时间、方法、目标虫害物; 5.2虫害控制设备要求: 5.2.1鼠类外围控制物理防线(捕鼠器安装) 关键要求: 度角;有效风力>7.62m/s; b、室内对外出入口安装胶帘:安装黄色防虫门帘:胶片与门框重叠2cm;胶帘底部离地 0.5cm;两片胶帘相互重叠5cm;成品字型安装,避免风吹挪开的现象。 c、室内气压设计:建筑内相对室外为正压。 5.3虫害控制图 5.3.1关键要求: 虫害控制设施示意图需清楚的示意定置、编号的虫害控制设施,统计、显示设施分类数量。设施位置因现场而进行的调整等情况,需及时更新虫害控制设施示意图。 5.3.2非关键要求:

消杀标准

防治标准 服务区除“四害”工作达到省、市规定标准主要有: ①灭鼠标准:鼠密度不超过3%(粉迹法)。 ②灭蚊标准:积水中三龄蚊幼虫或肾阳性率不超过5%。 ③灭蝇标准:蝇类北孳生地三龄蚊幼虫和蛹的检查率不超过3%。 ④灭蟑标准:蟑螂侵害率不超过6%。 2、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贵公司防治服务区,我司计划进场施工后,一周内对服务区域做全面检查, 二、服务区域及频率 服务区域: : 外围绿化\ \ 客房\ \ 各餐厅厨房\ \ 行政办公室区域\ \ 客用公共区域\ \ 各洗手间\ \ 消防 通道\ \ 排水沟\ \ 污水井\ \ 大堂\ \ 大堂等等区域 服务频率: : 每月全面消杀防治 4 次 每月对所有服务区域内蚊、蝇、蟑、鼠进行常规4 次全面消杀,如有投诉或局部虫害,我司将随叫随到进行处理(不另收费)) 1. 在客户方的建筑外围,服务方将设置鼠控诱饵站40 台,并在常规服务中定期更 换诱饵并作记录;室内设置防鼠粘板,并在常规服务中定期检查及更换粘板, 以控制及监测老鼠的侵害; 2. 在常规服务中,服务方将通过检查,对于容易造成鼠害侵害的建筑上的结构隐 患,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以便客户方能及时加以修正;针对某些建筑的缺陷 (包括建筑的局部密闭性),客户方可以要求服务方提供力所能及的修补; 3. 在服务区域的建筑的外墙墙基处、出入口的外部等地方,服务方使用滞留处理 方式提供预防措施;对于内部的虫害情况,服务方在客户方允许的前提下,使 用定点处理、或缝隙处理的方式,消除已发现的害虫,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或措施; 4. 服务方将在客户方的相关部门设立除虫日志程序,以便于服务人员能及时有效 地解决虫害问题; 7. 有宴会时要提前做好宴会区域周边的虫害防控消杀工作,虫害多有必要时应有 专人定点消杀防控 8. 各办公共区域,餐饮区,工作间,厨房,仓库,均要布放虫害检测点,如粘鼠 板,蟑螂板等 9. 虫害高峰期时,应增加各区域虫害的消杀防控次数 四、服务保证条款 在客户方正常的清洁及食品安全的流程下,为显示虫害预防的重要性,服务方承诺 所提供的服务有以下的保证: 1. 服务方保证,在服务区域内的建筑的内部没有老鼠筑巢或蟑螂大量繁殖的情况。

过程控制工程知识点复习

过程控制工程知识点复习 一.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分类 1.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 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2.过程控制有三种图表示分别是系统框图控制流程图工艺流程图我们应当学会识 别。 控制流程图 系统框图

工艺流程图 3.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结构特点分为反馈控制系统(闭环)前馈控制系统(开环)前馈-反馈控制系 统(复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 按信号特点分定值控制系统(给出给定值)程序控制系统(按一定规律变化如空调温度随时间变化定值变化11:00给25°c 12:00给28°c)随动控制系统(如比值控制) 二.过程建模 被控过程是指正在运行的多种被控制的生产工艺设备,如锅炉,精馏塔,化学反应器等等,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动态特性)是指过程在各输入量(控制量与扰动)作用下相应输出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过程的数学模型有两种 1.非参数模型,如阶跃响应曲线脉冲响应曲线频率特性曲线是用曲线表示的 2.参数模型,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脉冲响应函数状态方程差分方程是用数学 方程式表示的。 机理法建模 机理法建模又称为数学分析法建模或理论建模。

自平衡能力:即过程在输入量的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无需人或仪器的干 预,依靠过程自身能力逐渐恢复达到另一新的平衡状态 试验法建模 试验法建模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根据过程输入,输出实验数据,通过过程辨 识与参数估计的方法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特点是不需要深入了解过程机理 但必须设计合理实验。 三.过程测量及变送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测量误差反应了测量结果的可靠度。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指仪表指示值与被测变量的真值之差,在工程上,通常把高一等级精度的标准仪器测得的值作为真值(实际值)此时的绝对误差是指用标准仪表(高精度)与测量仪表(低精度)同时测量同一值是,所得两个结果之差。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的百分数,它比绝对误差更具有说明测量结果的精度。相对误差分为实际相对误差和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相对误差 引用相对误差δ=((绝对误差)/(仪表量程))*100%=((x-x0)/(a-b))*100% x仪表测量值x0仪表测量真值a仪表上限b仪表下限 实际相对误差为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的百分数标称相对误差为绝对误差与仪表指示值之比的百分数 四.简单过程控制系统 对过程控制设计的一般要求1.安全性2.稳定性3.经济性 (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1.根据工艺参数合理选择性能指标 2.选择合理的控制参数和被控参数 3.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控制器 4.兼顾被控参数的测量与变送器执行器的选择 控制方案设计 1.合理选择被控参数Y(s) 2.合理选择被控参数Q(s) 3.合理设计(选择)控制(调节)规律Wc(s) 4.被控过程参数的测量与变送Wm(s) 5.控制执行器的选择Wv(s) 过程控制系统在运行中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稳态,一种是动态 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1.余差(静态偏差)C 过渡过程后给定值与被控参数稳态值之差 2.衰减率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 ψ=(B1-B2)/B1=1-B2/B1 为保持系统足够的稳定度,一般取ψ=0.75-0.9 3.最大偏差A(超调量σ) 最大偏差是指被控参数第一个波的峰值与给定值的差 σ=(y(tp)-y(∞))/ y(∞)*100% 这个值表示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程度,衡量性能的重要指标 4.过渡时间ts 从受扰动开始到进入新的稳态值+-5%范围内的时间,衡量快速性的指标,该值约小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受不良环境重要条件和病源的不断刺激,其新陈代谢受到持续的干扰,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因而在组织解剖上和外部形态上表现“反常”的状态(即是病态),并在经济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重要特点就是植物和病源相互作用的持续性,即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伤害是特发的,没有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不能称之为病害。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不能传染的,其发生主要是二方面的因素:即不利的环境因素和植物本身对这些因素的反映。 侵染性病害:是可以传染的,主要是由其他生物寄主引起的,也可称之为寄主性病害,引起该病害的的生物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寄生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引致的病害约点整个植物病害的80%以上,而真菌中,半知菌这类的高等真菌又占整个真菌病害的80%以上。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一)、症状 变色:植物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常见的有:褪绿和黄化、红叶、花叶和斑驳。 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感病死亡,形成各样的病斑,是局部的。 常见的有:叶斑和叶枯、疮痂和溃疡、立枯和猝倒。

腐烂:植物组织细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而成。植物任何部分都可发生。常见的有:软腐和干腐、流胶和流汁。 (腐烂和坏死区别是:腐烂是整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轮廓) 萎蔫植物的叶片因缺水而下垂的现象。 畸形常见的有:簇生和丛生、矮缩和皱缩、卷叶和缩叶、瘤肿和徒长、叶变。 (叶变是指植物花器各部分转化为绿色叶状结构的症状)(二)类型 1、植物病原真菌 在真菌分类中,很多学者认为真菌是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五个亚门。较通俗的说法可以认为鞭毛菌亚门属低等真菌,半知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属高等真菌。 原核类—原核界(细菌等)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有性孢子为卵孢子,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主要以水传播。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主要是以气流传播。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孢子是子囊孢子,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主要以气流传播。

“过程控制流程”(“4MIE”基本要素控制要求)

附件三:“过程控制流程”(“4MIE”基本要素控制要求) 1.人员(Man) a) 安排足够和合适的人员(符合知识、技能、经验和状态等要求)执行工作任务; b)培训、教育合适人员具备适当的知识(包括工艺技术知识和流程知识)和技能以便执行 工作任务; c)培养和发展人员为目前和未来工作发展需要作准备; d)鼓励、激励和发挥人员工作创造能力; e)激发人员团队协作和负责任的精神; 2.生产机械设备设施(Machine) a)确保符合产能需要(数量及功能状态)和加工工艺要求的生产机械设备设施得到准备妥 当,尤其是在生产前作评估以及在生产中保证; b)确保维持生产机械设备设施具有良好的、安全的操作性; c)执行系统的、完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规范; 3.物料,包括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部件等(Material) a)确保有足够和合适正确的物料供应生产使用; b)物料在生产线上必须作好防护、储存、识别、标识以防止被误用及损坏; c)作好预案准备,一旦出现物料短缺、质量异常或误用时所采取相应的措施; 4.加工工艺方法、操作规范(Method) 确保有明确、清晰、完备的操作指引和要求标准(书面化),包括: a)生产设备设施的操作指引和标准; b)加工工艺流程和工艺操作指引和标准; c) 检测(质量判断)的操作指引和标准; d)物料使用的操作指引和标准; e)物料储存、进出和搬运的操作指引和标准; 5.作业环境(Environment) a)确保维持符合的、整洁的、安全的、合理的作业环境和作业布局设置; b)防止及避免环境因素损害和影响作业稳定性、安全性和质量符合性; 第 1 页共1 页

害虫控制管理程序 Pest control

诺兰特移动通信配件(北京)有限公司害虫防治管理制度 Nolato Mobile Communication Polymers (Beijing) Co Ltd pest control management. 1、目的:为使诺兰特移动通信配件(北京)有限公司医疗用品生产环境保持洁净,避免因为害虫孳生,造成产品携带细菌,引起产品品质问题。 1. Purpose: Protect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for medical product, control pest breed. 2、范围:诺兰特移动通信配件(北京)有限公司医疗产品生产车间以及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储存地点。 2. Scope: Nolato Mobile Communication Polymers (Beijing) Co Ltd medical production room and store area of raw materials, raw products and finished products. 3、名词定义: 害虫:指代一切携带细菌和病毒的昆虫和小生物。如:老鼠、苍蝇、蚊子、蚂蚁等等。 3. Definition: Pest: All hexapod, animal and rodent. Such as mouse, fly, mosquito and ants. 4、相关单位职责: 4. Responsibility: 4.1EHS工程师 制定诺兰特移动通信配件(北京)有限公司的害虫防治管理制度 4.1 EHS engineer Establish pest control management for Nolato (BJ). 4.2保洁主管 负责组织实施害虫防治与灭杀计划的具体实行,如投药、清理死亡害虫等。 4.2 Cleaner Implement pest control procedure, such as clean death pest. 4.3医疗产品生产部门 生产场所的监查。当发现有害虫出现的情况时,及时与保洁部门联络采取措施。 4.3 Medical production dept. Inspect work place. When find pest in workplace, contact cleaner to take action of pest control. 5、主题内容: 5. Subject 5.1害虫防治手段的选择原则: 5.1 Principal of Pest Control 5.1.1当同样的手段都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以物理防治方式、低毒灭杀方式优先。其 优先权如下所示: 5.1.1 When all methods can meet requirement of pest control, the priority as below: 物理方式〉低毒药品〉高毒药品 Physics > Low poison > High poison A. 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灯、蚊虫引诱器、捕鼠器、蟑螂粘纸等 5.2灭虫器具的管理 5.2 Pest killing apparatus management 5.2.1所有灭虫器具的摆放点都必须有明显的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触或移动。 5.2.1 All place where have pest killing apparatus should have obvious mark. 5.2.2建立并执行灭虫器具管理制度。 5.2.2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pest control procedure.

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鼠害与虫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 第1部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鼠害防制的器械、药物、防鼠灭鼠操作程序、检查技术及控制标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从事鼠害预防和控制的行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83 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一)~ (五)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SN/T1123 溴甲烷、硫酰氟帐幕熏蒸处理规程灭鼠、蚊、蝇、蟑螂控制标准(全国爱卫办 【1997】 第5号文)3术语解释 3、1 鼠害防制采取环境治理、物理器械和药物灭鼠、设置防鼠设施等措施控制鼠密度与鼠害的发生。 3、2 鼠迹指鼠觅食、啃咬、排泄、行走等活动时留下的各种鼠咬迹、足迹、鼠粪、尿迹、鼠道、鼠洞及鼠道油迹等痕迹。

3、3 慢性鼠药是指毒性作用缓慢的灭鼠剂,主要是指抗凝血类灭鼠剂。 3、4 急性鼠药指毒性作用快,潜伏期短的灭鼠剂。 3、5抗凝血灭鼠剂指通过抑制维生素K1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止肝脏生产凝血酶原,破坏血液的凝固功能,造成鼠类出血死亡的一类灭鼠剂。 3、6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为香豆素类和茚满二酮类衍生物,其特点是鼠类需要连续几次取食后累积中毒死亡。 3、7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均为香豆素类衍生物,一次取食即能达到毒杀的目的。 3、8 熏蒸剂指用于密闭环境杀灭鼠类和鼠体外寄生虫的毒气。 3、9 摄食系数指在有选择的条件下,鼠类对毒饵与无毒的基饵(和毒饵的基饵相同)的摄食量之比,摄食系数≥0、3表明毒饵适口性好,≤0、1表明毒饵适口性差。 3、10 前饵在使用急性灭鼠剂时,投毒饵前,投放与毒饵的基饵相同而无灭鼠剂的饵料,让鼠自由取食,提高鼠类对所投放毒饵的取食率。 3、11 新物反应指鼠类对环境中新出现的物质具有警觉反应,表现为对新出现的物质多次反复探索的过程。 3、12 回合式投毒指在投放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时,首次投毒后隔1周再补投1次。

过程控制基础知识[精.选]

绪论 生产过程自动化,一般是指石油、化工、冶金、炼焦、造纸、建材、陶瓷及电力发电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程序周期进行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凡是采用模拟或数字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通称为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自动控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过程控制的定义和任务 1.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1)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下,利用控制装置操纵生产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使表征其工作状态的物理参数(状态变量)尽可能接近人们的期望值(即设定值)的过程,称为自动控制。 (2)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所进行的自动控制,称为过程控制。或者说凡是采用模拟或数字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通称为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为了实现过程控制,以控制理论和生产要求为依据,采用模拟仪表、数字仪表或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控制总体,称为过程控制系统。 2.过程控制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过程控制是自动化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综合。综合是指方案设计。 3.过程控制的目的 生产过程中,对各个工艺过程的物理量或称工艺变量有着一定的控制要求。有些工艺变量直接表征生产过程,对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精馏塔的塔顶或塔釜温度,一般在操作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保持一定,才能得到合格的产品:加热炉出口温度的波动不能超出允许范围,否则将影响后一工段的效果:化学反应器的反应温度必须保持平稳,才能使效率达到指标。有些工艺变量虽不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然而保持其平稳却是使生产获得良好控制的前提。例如,用蒸汽加热反应器或再沸器,如果在蒸汽总压波动剧烈的情况下,要把反应温度或塔釜温度控制好将极为困难:中间储槽的液位高度与气柜压力,必须维持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才能使物料平衡,保持连续的均衡生产。有些工艺变量是决定安全生产的因素。例如,锅炉汽包的水位、受压容器的压力等,不允许超出规定的限度,否则将威胁生产安全。还有一些工艺变量直接鉴定产品的质量。例如,某些混合气体的组成、溶液的酸碱度等。近二十几年来,工业生产规模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因此,减小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己纳入了过程控制的目标范围。综上所述,过程控制的主要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平稳; ②达到预期的产量和质量; ③尽可能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损耗: ④把生产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由此可见,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保持生产稳定、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保证生产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20世纪科学与技术进步的特征,是工业现代化的标记之一。 4.过程控制的特点 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一般是要求保持过程进行中的有关参数为一定值或按一定规律

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知识

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知识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是森防工作的基础,是制定各项防治决策的科学依据,没有准确的监测预报就达不到科学防治的目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对森林病虫情的连续观测、调查,并将其调查的现时资料,历史资料与森林病虫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影响其种群变动的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如林分生长发育状况、经营水平、天敌状况及气象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对森林病虫害种群未来发生趋势作出监测,并将结果及时的报告和发布出去。在这分析、判断过程中应用的信息又被称作测报因子,它们的一些数据都是可以通过遥感集市云服务平台监测而获得的。 调查监测是森防工作基础的基础。由于森林大多分布在地理条件复杂,人烟稀少的地域,其树种繁多,发育阶段各异,且作为生态系的主要成分,往往在大的森林生态系下形成多种独特的生态环境。森林有害生物在长期进化适应的过程中,有些种类适应大环境,可能形成大范围暴发的局面,有些种类更适合小环境,易在小范围内成灾。目前,一些地区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数据都能在遥感集市云服务平台中查询到,标志着我国卫星遥感应用大众化、普及化的开端。遥感集市是遥感行业首个一站式遥感云服务平台,由中科遥感集团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联合发布。为了普及遥感应用和产业协同发展,其构建“数据、软件、设施、开发一体化协同服务”遥感产业生态圈,其通过自营和第三方平台,以及搭建遥感行业的生态体系,进行大数据积累和挖掘分析,整合遥感上、中、下游全行业产业链.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是林业部门行政管理内容之一,是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而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监督、决策和制定工作制度等的总称。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设置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即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或相应的站、点。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必须依法对森林病虫害防治事物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是说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是受法律指导和制约的,又是依法运用权力对森林病虫害防治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管理机构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确定。主要包括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确定,管理人员的配备,各机构、人员、职责的划分,重大法规和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等。 (2)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管理。主要包括森林病虫害监测和监测预报网络的组建与管理。森林病虫鼠情的调查、监测、预报的技术、方法的确定与管理等。 (3)防治管理。主要包括防治生产过程中的组织、防治计划和生产作业设计计划的编制、执行及其质量与效果的检查评定。防治作业和防治成本管理及劳动组织形式、日常生产管理等。 (4)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主要包括检疫对象的确定、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分与管理,森林植物检疫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管理,无检疫对象林木种苗繁育基地的建立与管理等。 (5)资金管理。主要包括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资金预算的编制、申报和审批,预防、防治资金的使用管理,森林植物检疫费的使用管理等。 (6)计划管理。主要包括各种计划的编制、执行、调控和检查分析等。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病虫害的)短期预报:以天为单位,预测3 ~ 10天病害或虫害的情况。 如依据田间菌量积累情况、短期天气预报及病原物的侵染特点等预测病害情况B从害虫前一个虫期预测后一个虫期的发生期和发生量。 病程:病原物侵染植物的过程叫病程。一般将病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及发病期。 病症: 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初侵染和再侵染: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对植物最初的侵染,称为初侵染。再侵染则是由初侵染植物上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再侵染植物的健康部位或健康植株。传染性病害:由真菌、病毒、细菌、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叫传染性病害。 垂直抗性:垂直抗性的植物品种仅对病原物的某些小种具有较高水平的抗性,而对其它小种不具抗性。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个侵染过程的为单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病原物对寄主有多个侵染过程,为多循环病害 单主寄生和转主寄生: 在同一寄主上完成真菌的生活史,为单主寄生。需要在不同科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多胚生殖:在一个卵内发生两个或数百个、甚至多达上千个胚胎,进而发育成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非传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叫非传染性病害。 非传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叫非传染性病害。 寄生性:病原物寄生在活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的能力。 兼性寄生物:以腐生为主,兼能寄生的生物。 交叉保护: 是指病毒的弱毒株系可以保护植株免受同一病毒强毒株系的严重为害的现象。利用交叉保护,可以通过给植物接种病毒的弱毒株系的办法,从而达到防止强毒株危害的目的。 颉颃作用:是指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现象。 经济阂值:是接近但未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时的害虫种群密度或植物受害的程度。 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的那个关键性种群密度或作物受损害的程度。 抗病性:寄主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及侵染后所造成损失的能力称为抗病性。 年生活史:昆虫以当年越冬虫期开始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成为年生活史。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耕作栽培制度,选用抗(耐)性品种,加强保健栽培管理以及改造自然环境等来抑制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侵染循环:侵染性病害从上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趋性: 是昆虫以反射作用为基础的进一步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昆虫对外部刺激产生的反应行为,或趋或避,其趋性有趋光性、趋化性及趋温性。 全部种群治理: 是采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彻底灭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群集性: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现象称群集性。 生理年龄抗性:寄主植物不同生理年龄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力有差异。 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一定空间内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综合体,系统凭借其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生物防治: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达到控制虫害或病害的目的。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环节,称为食物链,但一个单纯的食物链是不存在的,通常是许多彼此交错联系的食物链结合在一起,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世代: 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开始,经过幼虫、踊到成虫性器官成熟并能繁殖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一代o 世代重叠: 是指同一时期内,出现前代和后代混合发生,代界不明显的现象。 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色、温度、湿度及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法。 休眠与滞育:昆虫的体眠是由环境因素不适宜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不良环境消除后,可立即停止休眠恢复生长发育。 滞育是由外界环境条件和昆虫的遗传稳定性支配,造成昆虫的生长发育暂时中止的现象。在滞育期,给予良好条件,也不能解除。症状: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组成。病状是植物本身表现的异常状态,病症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干扰和破坏,在植物的内部和外部,生理和组织上均表现出不正常的现象。 植物检疫: 是由国家颁布法规,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的植保措施。 致病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能力。 种群与群落:种群,农田生态中的种群是在特定空间与时间内彼此密切关联的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群落:在特定环境中彼此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结构、功能及与环境有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组合。 专性寄生物:只能寄生不能腐生的生物,或者说只能从寄生的活细胞获取营养的寄生物。 填空题1 1993 年,一种危险性检疫害虫由境外传人我国,在海南三亚市反季节瓜菜作物上首次被发现,现已扩大到全国20多个省市,它是一种多食性的潜叶害虫,对瓜类、豆类危害尤其严重,这种害虫是美洲斑潜蝇 病原物的浸染过程分为侵人前期、侵入期、潜伏期和发病期四个时期。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能力称为(致病性)。 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垂直抗性由(主基因)基因控制,水平抗性又称(寡非专化性)抗性,由(一般性多) 基因控制。 蝽象属于半翅目。 当今治理有害生物的策略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大面积种群治理、全部种群治理三种。 海棠锈病又名苹栓锈病,主要危害海棠及仁果类观赏植物和栓柏。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雨水和昆虫传播 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雨水和昆虫传播 黄瓜幼嫩叶片抗霜霉病,而成熟叶片易感病,说明寄主植物(不同生理年龄)对病原物侵染的抵抗力有差异。 蝗虫、蟋蟀、蝼蛄属于(直翅)目。 蝗螂目昆虫的头部呈三角形,触角丝状,口器为咀嚼式,前胸极长,前足为捕捉足 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有免疫、抗病、耐病和感病等几种。昆虫的变态方式有不全变态和全变态。 昆虫的腹部是(代谢与生殖)的中心,腹腔内有(消化、排泄、呼吸、神经、循环和生殖)等器官。 昆虫的呼吸器官是由(外胚层内陷)而成的管状器官系统,分为( 气门)、(气管)。和( 微气管)。 昆虫的口器有多种类型,最主要的是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 昆虫的头部附器有口器、触角和眼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有关的(消化腺)。 昆虫的主要特点是种类和数量繁多分布广泛和适应能力强 昆虫分类的阶元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卵在母体内孵化后,由母体直接产出幼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卵胎生 美人蕉锈病病原属于(担子菌亚门的锈菌)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孢子体在活的寄主上)越夏和越冬。 苗木猝倒病的典型特征为苗木猝倒 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变化。 蔬菜霜霉病主要危害十字花科、高宦、葱蒜、瓜类、菠菜类蔬菜,,主要的为害部位是叶片 我国危害茄科蔬菜的瓢虫主要有(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两种。 我国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蜘虫主要有挑蜘( 烟蜘〉、萝卡螃( 菜缝管蜘)和甘蓝蜻〈菜蜘)三种。 舞毒峨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 仙人掌的(黄色球)类品种易感炭疽病。 引起月季白粉病的病原菌是蔷薇单囊壳菌,该病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芽鳞中越冬。 影响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 有些真菌侵入寄主后形成的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叫(吸器 在气温25—30℃条件下,雨量与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植物病害病症的类型包括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和脓状物 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畸形和萎焉。 植物病害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致病性强繁殖数量大的病原物) 、二是(连续连片种植面积大的感病品种) 三是(有利于病原物侵染繁殖及传播的环境条件)。 植物病原细菌的形状为杆状、田间诊断细菌病害的方法之一是观察植物组织切口是否有菌版溢出。 植物病原细菌均为杆状,繁殖方式为裂殖 子囊菌无性繁殖一般形成分生抱子,有性繁殖形成子囊抱子。 选择题1 白菜抗霜霉病的品种为(青帮品种)。 步行甲的胸足为(步行足)。

虫害控制程序 (1)

建议收文部门:

评估、监控、管理害虫的活动,以确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进或维持害虫种群的条件(因素), 本规范的标准是关于害虫防制(管理)的。把害虫从企业(工厂)中清除出去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让害虫在一个食品生产环境中有大量繁衍的机会。综合虫害管理的规范提供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来保证害虫不会污染食品。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企业(工厂)生产、制作过程的虫害预防及控制。 3、职责 、品质管理(使用、监督部门):监督整个企业(工厂),负责管理虫害控制公司,管理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a、选择虫害控制服务商; b、签订合同; c、协同虫害控制服务商制定《年度虫害控制目标》; d、监督部门《年度虫害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e、监督虫害控制服务商的日常服务并做好《虫害监督检查记录》; f、监督各部门执行虫害管理情况; g、监督各区域虫害管理整改情况; h、配合虫害控制服务商完成相关协助事宜; i、对接国标、企标虫害控制审核情况。

、各企业(工厂)职能部门:配合完成企业(工厂)《年度虫害控制目标》;管理部门内虫害控制情况;完成虫害控制整改目标;完善虫害控制管理职能。 、虫害控制公司:配合企业(工厂)制定、实施《有害生物管理解决方案》;配合企业(工厂)制定、完成《年度虫害控制目标》(虫害控制目标见附件1);建立、健全《虫害服务综合管理文档》;完成《虫害服务报告》;完善《趋势分析报告》;协助企业(工厂)留存记录两年。 4、定义 MSDS:,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是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的理化特性(如PH值,,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 5、工作程序 虫害控制服务商 关键要求: 、虫害控制服务商负责实施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国家资质; 、虫害控制服务商应具有执照及相关资质,企业(工厂)与虫害控制服务商签订服务规范和服务合同,服务合同要存档,需索取虫害公司及服务人员的资质证明,药品的MSDS;合同条款应涵盖以下内容: a、服务类型及范围; b、应急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