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习第四章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习第四章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习第四章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习第四章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选修5期末第四章复习【本章重点】

1.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

2.掌握常见的有机物的检验和鉴别方法。

【考点归纳】

考点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1.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

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3. 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变蓝,能发生银镜反应。(1)实验步骤

(2)实验现象及结论

5. 盐析和变性的比较

【考点练习】

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2. 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禽类羽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

⑥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A.仅①④⑤⑥B.仅②③④⑥C.仅①②④⑤D.全部

解析: 紫外线照射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①正确;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②不正确;变质的油脂是由于被氧化而有难闻的气味,不是水解的原因,③不正确。答案:A

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水解液滴加碘水,若溶液变蓝,证明淀粉未发生水解

C.将蔗糖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无红色沉淀生成,证明蔗糖未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解析:若淀粉溶液部分发生了水解,剩余淀粉加入碘水时也会变蓝,B不正确;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前应加入NaOH中和H2SO4,C不正确;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后,蛋白质变性,加水后不能再溶解,D不正确。答案:A

4. 为了提纯表中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解析:向22Br2与己烯的加成产物,故不能提纯;D中的除杂试剂Na2CO3溶液既可与杂质SO2反应,又可吸收被提纯气体CO2,故用Na2CO3溶液试剂不可行,可改用饱和NaHCO3溶液。答案:C

5.核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O]和脱氧核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2CH2CHO]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氧化②还原③酯化④水解⑤加成⑥中和

A.①②③⑤B.①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6.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根里,能发生如下变化(A~F均代表一种物质,框图中的部分产物已略去,如B生成C的同时还有CO2生成)。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2)B、D均含有的官能团是,设计实验,用弱氧化剂检验B分子结构中存在该官能团(要求:简要描述检验过程;以下步骤可以不填满)。①;②;③。

(3)从A到F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A.氧化

B.酯化

C.加成

D.水解

(4)写出C到D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根里,故A是淀粉;其水解又得葡萄糖B,B可转化为乙醇C,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D,D又被氧化为乙酸E。|(2)醛基的检验可选银镜反应和选用新制Cu(OH)2悬浊液。

答案:(1)(2)醛基①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向其中加入B的溶液②滴入3滴硫酸铜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出现蓝色沉淀③加热煮沸,可以看到有红色沉淀出现(可以采用银镜反应,但银氨溶液的配制过程要正确,且必须保证所得溶液中和为碱性)(3)ABD(4)2C2H5OH+O22CH3CHO+2H2O

考点二有机实验

1.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蒸馏:适合于分离提纯能够相互溶解而各组分沸点有较大差距的液态混合物,如从乙醇的水溶液中提纯乙醇。分馏是蒸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适用于多种组分溶解在一起的混合物,分馏得到的是一定沸点范围的多种馏分,如石油分馏。

(2)萃取: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

种溶剂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如从溴水中提取溴,就可以加入苯或四氯化碳进行萃取。(3)重结晶:提纯固态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较大,采用冷却法将组分分离出来的方法。如分离KNO3和NaCl的混合物,就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重结晶的方法。

(4)分液:适用于互不可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NaCl溶液和溴的苯溶液。

(5)过滤: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6)渗析:用于精制胶体。如除去淀粉溶液中的葡萄糖和NaCl,可将其装入半透膜袋里悬挂在流动的水中,葡萄糖分子及Na+、Cl-等离子透过半透膜而进入水中。

(7)盐析:向油脂碱性水解后的产物中,加入食盐细粒,可使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性减小而析出。盐析是个可逆过程。

2. 有机物的检验和鉴别

(1)利用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验,观察其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等。

(2)利用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还是大。例如,用此法可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一氯乙烷。

(3)利用有机物燃烧情况:如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多数无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己烷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烧时的气味(如识别聚氯乙烯、蛋白质)。

(4)利用有机物的官能团:若有机物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在检验和鉴别时,注意官能团性质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注意选择试剂的滴加顺序。

【考点练习】

1.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与溴化钠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不互溶,分成上下两层,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乙醇和丁醇互溶,但二者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用有机溶剂可萃取出单质溴。答案:C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解析:金属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与乙醚不反应,A正确;3己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B正确;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C 正确;甲酸甲酯和乙醛都含有醛基,都能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D错误。答案:D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4.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6H12O6(葡萄糖)+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2C6H12O7+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物质名称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溴化钙氯化钙

水中的溶解性可溶于冷水

易溶于热水

可溶易溶易溶

乙醇中的溶解性微溶微溶可溶可溶

实验流程如下:C6H12O6溶液悬浊液抽滤洗涤干燥Ca(C6H11O7)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

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他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A.新制Cu(OH)2悬浊液B.酸性KMnO4溶液C.O2/葡萄糖氧化酶D.[Ag(NH3)2]OH溶液

(2)第②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__;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________。

(3)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

(4)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

(5)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冷水B.热水C.乙醇D.乙醇-水混合溶液

(5)根据表中相关物质溶解性知,第⑥步中最合适的洗涤剂是乙醇-水混合溶液。

答案:(1)B,C(2)提高葡萄糖的转化率,便于后续分离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得到葡萄糖酸钙(3)葡萄糖酸钙冷却后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4)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5)D

5.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2SO4,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解析:(1)由题图可知装置b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否则会使蒸馏烧瓶中的液体进入冷凝管,经接收器流入锥形瓶,导致装置炸裂,出现危险;

如果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冷却后补加。(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是由

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的。(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产物中环己烯难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小,用分液漏斗分离时在上层,无机水溶液在下层,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5)产物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后,含少量水和挥发出的环己醇,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干燥环己烯(或除水除醇)。(6)蒸馏过程需用圆底烧瓶、温度计、接收器和酒精灯,不可能用到吸滤瓶和球形冷凝管。

(7)据反应可知,20 g理论上制得的质量为=16.4 g。实际得纯净10 g,所以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10%≈61%。

答案:(1)直形冷凝管(2)防止暴沸 B(3)(4)检漏上口倒出(5)干燥(或除水除醇)(6)C、D(7)C

6.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是。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人冷水的目的是。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填标号)。

A.分液漏斗B.漏斗C.烧杯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4)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解析:(1)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所以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而沸腾造成液滴飞溅.故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即先加水,再加浓硫酸)。(2)烧瓶内盛放的是70%硫酸溶液,仪器b是分液漏斗,所以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向三口瓶中

滴加苯乙腈,以便反应得以进行;仪器c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的作用(即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因为苯乙酸微溶于冷水,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冷水的目的就是便于苯乙酸结晶析出,然后过滤即可得到苯乙酸的粗产品。(3)苯乙酸含有的杂质均可以溶于水,所以提纯苯乙酸的方法是:将苯乙酸粗产品加入

到热水中(温度高于76.5 ℃)进行溶解,然后急剧的降温(该方法称为重结晶),使苯乙酸结晶析出,然后过滤即可。由方程式可知,1mol

理论上可以得到1mol,参加反应的苯乙腈的质量是40 g,则n(苯乙腈)= ,即理论上生成苯乙

酸的物质的量也是,m(苯乙酸)= =46.50g,所以苯乙酸的产率等于=95%;(4)CuCl2?2H2O和NaOH溶液反应除了得到Cu(OH)2沉淀,还有可溶性的NaCl生成,所以杂质除去的标准是:取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无白色混浊出现;(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苯乙酸,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所以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的乙醇能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使反应能充分进行。

答案:(1)先加水,再加浓硫酸(1分)(2)滴加苯乙腈(1分)球形冷凝管(1分)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1分)便于苯乙酸析出(2分)BCE(全选对2分)(3)重结晶(1分)95%(1分)(4)取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无白色混浊出现(2分)(5)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2分)

考点三有机物的脱水反应

1.醇的脱水反应:当遇到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时要考虑醇的脱水反应。若产物为含不饱和碳碳键的化合物,则应考虑醇分子内脱水;若产物中不含不饱和碳碳键则应考虑醇分子间脱水。

(1)醇分子内的脱水规律:醇分子内羟基与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水分子形成不饱和键,属于消去反应。

(2)醇分子间的脱水规律:两个醇分子的羟基之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醚,属于取代反应。参加反应的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一元醇也可以是多元醇。

(3)酸与醇的酯化脱水规律:

①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脱水时,酸脱羟基即羧基中的C—O键断裂,醇脱氢即羟基中的O—H 键断裂,生成酯和水,属于取代反应。

②无机含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时,无机含氧酸脱去氢原子,醇脱去羟基,生成酯和水,属

于取代反应,如乙醇和硫酸通过分子间脱去1分子水,生成硫酸氢乙酯。

③多元酸和多元醇通过酯化反应可以生成环状化合物。

④在一定条件下多元酸和多元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2.羟基酸的脱水反应:当遇到羟基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时,要考虑羟基酸的脱水反应。若产物是高分子化合物,则一般为羟基酸分子间的缩聚反应;若产物是环状化合物则应考虑羟基酸分子内脱水或分子间脱水生成环状化合物。羟基酸的脱水规律:羟基酸自身分子内脱水生成环状化合物,羟基酸分子间脱水也可生成环状化合物。当脱水成环时,一般生成稳定的五元环、六元环;分子间反应可以生成小分子链状酯;一定条件下缩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羟基酸分子间也可以脱去n个水分子,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3.氨基酸的成环反应:当遇到氨基酸成环反应时应考虑氨基酸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当遇到由氨基酸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时应考虑氨基酸分子间缩聚脱水。氨基酸脱水的反应规律:氨基酸分子中羧基上C—O键断裂,氨基上N—H键断裂,从而脱去水分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几种情况:

(1)两分子氨基酸脱去一分子水生成二肽:

(2)氨基酸分子内脱水生成环状化合物:

(3)氨基酸分子间脱水生成环状化合物:

(4)多个α氨基酸分子脱去多个水分子生成多肽或蛋白质:氨基酸二肽或多肽蛋白质

4.乙二酸与乙二醇的反应:

(1)由n个乙二酸和n个乙二醇分子间脱去(2n-1)个水分子形成聚酯。

(2)由1分子乙二酸和2分子乙醇分子间脱去2分子水而生成乙二酸二乙酯。

(3)2分子乙酸和1分子乙二醇分子间脱去2分子水而生成二乙酸乙二酯。

【考点练习】

1.有机物A可发生如下转化(方框内物质均为有机物,部分无机产物已略去):

已知:,请回答:

(1)F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31倍,且分子中无甲基。已知1 mol F与足量钠作用产生22.4 L H2(标准状况),则F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G与F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G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可与银氨溶液反应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1 mol G可与2 mol新制Cu(OH)2发生反应

(3)D能与NaHCO3反应,且两分子D可以反应得到含有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E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一种不含甲基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5)A转化为B和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F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1倍,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2,1 mol F 与足量的Na作用产生1 mol H2,说明F中有2个—OH,应为乙二醇(即C2H6O2),其被催化氧化生成醛,根据G和F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G为乙二醛,A生成B和F的反应应为酯的水解,则B的分子式为C4H6O2,结合题给信息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则A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CH2CH2OH,C为CH3COCOOH,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为CH3CH(OH)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则E为CH2===CHCOOH。

2.醇酸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绝缘性。下面是一种醇酸树脂G的合成路线: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其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反应②、⑤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1 mol E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2 mol Ag

b.F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c.检验CH3CH2CH2Br中的溴原子时,所加试剂的顺序依次是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4)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________种。a.能发生消去反应b.能与过量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5)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CH3CH2CH2Br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A,A为CH3CH===CH2,CH3CH===CH2在NBS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为BrCH2CH===CH2,BrCH2CH===CH2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为BrCH2CHBrCH2Br,BrCH2CHBrCH2Br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D为HOCH2CH(OH)CH2OH,根据→E→F→G,结

合反应条件可知,E为,F为。(3)E为

,有两个醛基,所以1 mol E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4 mol Ag,故

a错误;F为,有两个羧基,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故b正确;检验CH3CH2CH2Br中的溴原子时,碱性水解后要把溶液调成酸性,再加硝酸银溶液,故c错误。(4)由能与过量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酚羟基,能发生消去反应,说明另一取代基为

—CH2CH2OH或,官能团有两种组合,均存在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共有

6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1)CH3CH===CH2碳碳双键(2)加成反应缩聚反应(3)b(4)6

(5)

3.盐酸普鲁卡因([CH2CH2NH+(C2H5)2]Cl-)是一种局部麻醉剂,麻醉作用较快、较强,毒性较低,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②。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峰,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C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合成路线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的某种同系物F,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28,则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_种。

①结构中含有一个“—NH2”与一个“—COOH”②苯环上有三个各不相同的取代基

(6)已知:当苯环上已有一个“—CH3”或“—Cl”时,新引入的取代基一般在原有取代基的邻位或对位;当苯环上已有一个“—NO2”或“—COOH”时,新引入的取代基一般在原有取代基

的间位。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甲苯和其他物质合成的最佳方案,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反应物…反应物。

解析: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峰,则A的结构简式为;D在Fe/HCl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产品E,D的结构简式为CH2CH2N(C2H5)2,根据反应⑤知,C的结构简式为,B被氧化生成C,结合题给信息知,B的结构简式为,甲苯发生反应生成对甲基硝基苯,则反应③为取代反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CH2+O2。(2)C的结构简式为,C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硝基、羧基。(3)合成路线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①④。(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HOCH2CH2N(C2H5)2

CH2N(C2H5)2+H2O。(5)B为,B的同系物F可能为

,F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①结构中含有一个“—NH2”与一个“—COOH”;②苯环上有三个各不相同的取代基,如果存在—NH2、—COOH、—CH2CH3,如果—NH2、—COOH相邻,则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如果—NH2、—COOH相间,则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如果—NH2、—COOH相对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共10种同分异构体;如果存在—NH2、—CH2COOH、—CH3,如果—NH2、—CH2COOH相邻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如果—NH2、—CH2COOH 相间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如果—NH2、—CH2COOH相对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共有10种;如果存在—CH2NH2、—COOH、—CH3,如果—CH2NH2、—COOH相邻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如果—CH2NH2、—COOH相间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如果—CH2NH2、—COOH相对有两种同分异构体,所以共有10种;则符合条件的共有30种同分异构体。

(6)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甲苯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在催化剂条件下,对硝基甲苯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氯4硝基甲苯,2氯4硝基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2氯4硝基苯甲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2氯4硝基苯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2氯4硝基苯甲酸乙酯。

答案:(1)2CH2===CH2+O2(2) 硝基、羧基(3)

①④(4) HOCH2CH2N(C2H5)2N(C2H5)2+H2O(5)30

(6) 浓硝酸Cl2

C2H5OH

4.扁桃酸衍生物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以A和B为原料合成扁桃酸衍生物F的路线如下:

(1)A的分子式为C2H2O3,可发生银镜反应,且具有酸性,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①、②、③三个—OH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E是由2分子C生成的含有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E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_____种。

(4)D―→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1 mol F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属于一元酸类化合物②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其中一个是羟基

(5)已知:R—CH2—COOH PCl3,A有多种合成方法,在方框中写出由乙酸合成A的路线流程图(其他原料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H2C===CH2H2O CH3CH2OH CH3COOH CH3COOC2H5

解析:(1)A的分子式为C2H2O3,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具有酸性,说明有羧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OHC—COOH,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羧基和醛基;再根据C的结构可推出B为苯酚,A、B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2)羧基酸性强于酚羟基,醇羟基无酸性,所以C中3个—OH 的酸性强弱顺序是③>①>②。(3)2分子C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一个新的六元环,E分子的

结构简式为,该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4种。(4)D―→F

是醇羟基转变成卤素原子,所以属于取代反应;1 mol F中含有1 mol酚羟基、1 mol酯基和1 mol卤素原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各消耗1 mol NaOH,共消耗3 mol NaOH;F的同分异构体属于一元酸类化合物,所以结构中含有羧基,又由于只有2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其中一个是羟基,所以另外一个取代基中应该含有2个碳原子、1个溴原子、1个羧基,根

据羧基和溴原子的位置不同,共有如下四种不同结构:、、

、。(5)合成的原料是CH3COOH,合成的目标产

物是OHC—COOH,所以考虑将—CH3转化为—CHO,根据逆合成分析法,—CHO可由—CH2OH催化氧化而来,—CH2OH可由—CH2Cl水解而来,—CH2Cl可由—CH3取代而来,因此得到合成路

线:。

答案:(1)醛基、羧基(2)③>①>②(3)4(4)

取代反应3(5)

高中化学选修4 第四章知识点分类总结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Pb+SO 4 2--2e-=PbSO4↓ 正极(氧化铅):PbO2+4H++SO 4 2-+2e-=PbSO4↓+2H2O 充电:阴极:PbSO4+2H2O-2e-=PbO2+4H++SO 4 2- 阳极:PbSO4+2e-=Pb+SO 4 2-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 2H2SO42PbSO4 ↓+2H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三、燃料电池

高中化学__必修一第三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金属 Na Al Fe 与O 2反应与H 2O 反应 与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与碱反应 与水反应 二、铝、铁与钠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4Na+O 2 = 2Na 2O 2Na + O 2 = Na 2O 2△2Na + 2H 2O =2NaOH + H 2 ↑2Na + 2H + = 2Na + + H 2↑常温下生成致密的 氧化膜,纯氧中可 燃烧生成Al 2O 3潮湿空气中易腐蚀,纯氧中燃烧生成Fe 3O 4 常温或加热都不反应3Fe(s) + 4H 2O(g) Fe 3O 4(s) + 4H 2(g)高温2Al+6H +=2Al 3++3H 2↑Fe+2 H += Fe 2++ H 2 ↑可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可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2Al+ 2NaOH + 2H 2O = 3H 2↑+ 2NaAlO 2 不反应 考点:1.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 2. 铝与酸碱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 3.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典型例题:1、将Na 、Mg 、Al 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1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C ) A.1:2:3 B.6:3:2 C.3:1:1 D.1:1:1 解析: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H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2.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什么物质?用图表示之。 提示: Na 2CO 3。 Na ――→O 2Na 2O ――→H 2O NaOH 溶液――→CO 2 Na 2CO 3·10H 2O ―→Na 2CO 3 3、在盛有5mL 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四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四总结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 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式中 ,如: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 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 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 ,Cu Zn2++2e-;Cu= 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 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 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2)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3)氢氧燃料电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知识点(附练习)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个别特殊除外(如乙醇、 乙酸) 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低,一般在400℃以 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较高可燃性多数可燃烧,个别除外(如CCl4)多数不可燃烧 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个别除外(如有机酸)多数是电解质(如酸、碱、盐、活泼金 属氧化物、水) 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多副反应,反应速率较 慢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 快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碳的骨架分类和按官能团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2、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的概念: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和根、基的区别:基是有机物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或原子团,呈电中性,不稳定且不能独立存在,显然官能团属于基的一种;根是电解质电离后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荷,稳定可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熔化状态。基和根可相互转化,如-OH和OH-。 具体分类情况见表. 脂肪烃

注意: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酚,羟基与非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醇! 练习: 1、迄今为止,以下各族元素中生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C ) A.II A 族 B.III A 族 C.IV A 族 D.V A 族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 ) A.Cl - B.-COOH C.-OH D.-CO- 3、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D ) A.CH 3CH 2CH 2OH B.CH 3CH(OH)CH 3 C. D.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糖类知识点

第二节糖类 一、糖的组成和分类 1、糖的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类的组成通常用通式Cm(H2O)n表示,因而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2、糖的分类 根据糖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 单糖:不能再水解成更简单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二糖:每摩尔二糖可水解成两摩尔单糖,如蔗糖、麦芽糖 多糖:每摩尔多糖可水解成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素 【习题一】 糖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均有甜味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不是糖类 C.糖类均不可水解 D.糖类都含有C、H和O元素 【分析】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 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 C.二糖和多糖能水解; D.糖类含有C、H、O三种元素. 【解答】解:A.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多糖,故A错误; 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属于糖类,故B错误; C.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能水解,故C错误; D.糖类含有C、H、O三种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二、葡萄糖与果糖 1、结构 (1)葡萄糖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 实验式:CH2O 官能团:醛基(—CHO)、羟基(—OH) 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属醛糖。 (2)果糖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CH2OH(CHOH)3COCH2OH 官能团:酮基(CO)、羟基(—OH) 果糖是一种多羟基酮,属酮糖。 总结: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2、化学性质 (1)葡萄糖与氢气反应 CH2OH(CHOH)4CHO+H2 → 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2)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H2O+ 3NH3。 (3)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CH2OH(CHOH)4CHO+2Cu(OH)2 → CH2OH(CHOH)4COOH+Cu2O↓+2H2O 【习题二】 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果糖的同系物 B.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C.葡萄糖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D.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分析】A.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注意同系物中的“结构相似”是指物质种类相同,若含有官能团,官能团的种类与数目相同; B.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

————————————————————————————————作者:————————————————————————————————日期:

备战高中:梳理选修五知识点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 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 化学守恒 守恒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会存在多种守恒关系,如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 1.电荷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电解质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用离子浓度代替电荷浓度可列等式。常用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或计算某离子的浓度等,例如: ①在NaHCO3溶液中:c(Na+)+c(H+)=c(OH-)+2c(CO32-)+c(HCO3-); ②在(NH4)2SO4溶液中:c(NH4+)+c(H+)=c(OH-)+c(SO42—)。 2.物料守恒关系: 物料守恒也就是元素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可从加入电解质的化学式角度分析,各元素的原子存在守恒关系,要同时考虑盐本身的电离、盐的水解及离子配比关系。例如: ①在NaHCO3溶液中:c(Na+)=c(CO32-)+c(HCO3-)+c(H2CO3);

②在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 3.质子守恒关系: 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含广义酸)失去质子(H+)的总数等于碱(或广义碱)得到的质子(H+)总数,这种得失质子(H+)数相等的关系就称为质子守恒。 在盐溶液中,溶剂水也发生电离:H2OH++OH-,从水分子角度分析:H2O电离出来的H+总数与H2O电离出来的OH—总数相等(这里包括已被其它离子结合的部分),可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推导,例如: ①在NaHCO3溶液中:c(OH-)=c(H+)+c(CO32-)+c(H2CO3); ②在NH4Cl溶液中:c(H+)=c(OH-)+c(NH3·H2O)。 综上所述,化学守恒的观念是分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关系的重要观念,也是解决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问题的重要依据。 高中化学选修4必背知识 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选修5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复习与测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果糖分子结构不含醛基,故其无法发生银镜反应 2.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含氧有机物是 ①硝基苯②甲苯③溴苯④植物油⑤蚁酸⑥乙酸乙酯⑦硬脂酸甘油酯 A.①②③ B.④⑥⑦ C.①②④⑤ D.②④⑥⑦ 3.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 A.蔗糖 B.麦芽糖 C.丙酸丙酯 D.丙酸乙酯 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纤维素和高级脂肪酸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油脂一般为多种混甘油酯的混合物,因此无固定的熔沸点 C.皂化反应完成后加入食盐可以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D.区别植物油和直馏汽油的正确方法是将它们分别滴入溴水当中,稍加振荡,观察溴水的颜色是否褪去 5.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分馏、分液 C.分液、分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6.苯甲酸和山梨酸(CH3—CH CH—CH 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A.金属钾B.溴水C.新制Cu(OH)2悬浊液D.甲醇 7.某种高级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22.25 g,皂化时需3.00 g NaOH,则这种脂肪酸中的碳原子数接近的数值是 A.15 B.16 C.17 D.18 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入(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B.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吞服“钡餐”会引起中毒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硅的化合物的转化 H2SiO3 Na2SiO3 SiO2 H2Si03+2NaOH==Na2SiO3+2H2O Na2SiO3+2HCl==2NaCl+H2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SiO2+Na2CO3高温 Na2SiO3+CO2↑ 2、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新制氯水变质的原理:H2O+Cl2==HCl+HClO 2HClO==2HCl+O2↑

3、氯气的性质

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 2 +2C a(O H)2==CaCl2+C a(C l O)2+2H2O 实验室制法MnO 2+4HCl(浓)△ MnCl2 +Cl2↑+2H2O 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 AgNO3溶液 Ag++Cl―==AgCl↓ Cl2的检验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Cl2+2KI==2KCl+I2 4、二氧化硫的性质 化学性质酸 性 与水反应方程式SO 2+H2O H2SO3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 Na2SO3+SO2+H2O==2NaHSO3 SO2+NaOH==NaHSO3 漂 白 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曾学过的具有漂白 性的物质 吸附漂白:活性炭 氧化漂白:HClO、O3、Na2O2 还 原 性 与氧气反应方程式2SO 2 + O2 2SO3 与卤素反应方程式 SO2 + Cl2 +2H2O == H2SO4+2HCl SO2 + Br2 +2H2O == H2SO4+2HBr SO2 + I2 +2H2O == H2SO4+2HI 氧 化 性 与硫化氢反应方程 式 SO2+2H2S == 3S↓+2H2O 5、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浓硫酸浓硝酸 相同点与Cu 反应 Cu+2H2SO4(浓) △ CuSO4+ SO2 ↑+2H2O Cu+4HNO3 (浓)==C u(N O3)2 +2NO2↑+2H2O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与木 炭反 应 C + 2H2SO4(浓) △ CO2↑ +2SO2↑+2H2O C+4HNO3(浓) △ CO2↑+4NO2↑+2H2O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基础 一、原电池 课标要求 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要点精讲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变化不能设计成电池的形式被人类利用,但可以以光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被人类应用。 (2)原电池装置的构成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简易记法:负失氧,正得还。 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依据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①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由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而电流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二者是相反的。

②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原电池的正极通常有气体生成,或质量增加;负极通常不断溶解,质量减少。 (2)原电池中离子移动的方向 ①构成原电池后,原电池溶液中的阳离子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原电池的负极移动; ②原电池的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注: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内电路: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流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根据电极质量增重或减少来判断。 工作后,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电极(正极)放电,电极活动性弱;反之,电极质量减小,说明电极金属溶解,电极为负极,活动性强。 (6)根据有无气泡冒出判断 电极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发生了析出H2的电极反应,说明电极为正极,活动性弱。 本节知识树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卤代烃知识点

第三节卤代烃 一、卤代烃的代表物质——溴乙烷 1、基本结构 化学式:C2H5Br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Br 官能团:—Br 2、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无味,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卤代烃的水解:强碱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 第一步:CH3CH2—Br + HO—H → CH3CH2—OH + H—Br 第二步:HBr + NaOH → NaBr + H2O 总反应:CH3CH2Br + NaOH → CH3CH2OH + NaBr 2)消去反应 从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H2O、HX等)而形成不饱和键 强碱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 CH3CH2Br + NaOH → CH2=CH2↑+NaBr+H2O 产物验证:因生成物中常混有乙醇蒸汽,需要出去杂质,试剂选用 水,除杂后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如溶液褪色可证明生成物 【习题一】 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1)写出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某同学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向

其中滴加AgNO3 溶液,加热,产生少量沉淀.该同学由此得出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生成了溴化钠,你认为是否合理,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可以用上图所示装置检验,现象是 ___________,水的作用是________.除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_____检验生成的气体,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______(填“有”或“没有”) 【分析】(1)CH3CH2Br和NaOH水溶液加热时,二者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检验卤素原子必须中和过量的碱; (2)加热条件下,溴乙烷和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根据乙烯的不饱和性,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和乙烯加成反应,溶液褪色,乙醇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溶液褪色,乙醇不能和乙烯反应; 【解答】解:(1)CH3CH2Br和NaOH水溶液加热时,二者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和NaBr,反应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卤代烃水解后,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硝酸酸化目的中和碱,否则生成氢氧化银沉淀,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取代反应;不合理,没有用硝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 (2)加热条件下,溴乙烷和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乙烯气体不溶于水,高锰酸钾能氧化乙烯,所以,它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烯也能使溴水褪色,因装置1中用水,目的是防止乙醇和高锰酸钾反应,而溴与乙醇不反应,所以,无须用水;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消去反应,溶液褪色,吸收乙醇,溴水,没有; 【习题二】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汇总-练习与答案

高中常见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练习 一、一次电池 1、伏打电池:(负极—Zn ,正极—Cu ,电解液—H 2SO 4) 负极: 正极: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 + 2H + == H 2↑+ Zn 2+ 2、铁碳电池(析氢腐蚀):(负极—Fe ,正极—C ,电解液——酸性) 负极: 正极: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Fe+2H +==H 2↑+Fe 2+ 3、铁碳电池(吸氧腐蚀):(负极—Fe ,正极—C ,电解液——中性或碱性) 负极: 正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Fe+O 2+2H 2O==2Fe(OH)2 ; (铁锈的生成过程) 4.铝镍电池:(负极—Al ,正极—Ni ,电解液——NaCl 溶液) 负极: 正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4Al+3O 2+6H 2O==4Al(OH)3 (海洋灯标电池) 5、普通锌锰干电池:(负极——Zn ,正极——碳棒,电解液——NH 4Cl 糊状物) 负极: 正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2NH 4Cl+2MnO 2=ZnCl 2+Mn 2O 3+2NH 3+H 2O 6、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Zn ,正极——碳棒,电解液KOH 糊状物) 负极: 正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 +2MnO 2 +2H 2O == Zn(OH)2 + MnO(OH) 7、银锌电池:(负极——Zn ,正极--Ag 2O ,电解液NaOH ) 负极: 正极 :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Zn + Ag 2O == ZnO + 2Ag 8、镁铝电池:(负极--Al ,正极--Mg ,电解液KOH ) 负极(Al): 正极(Mg ):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2Al + 2OH - + 2H 2O = 2AlO 2-+ 3H 2↑ 9、高铁电池 (负极--Zn ,正极--碳,电解液KOH 和K 2FeO 4) 正极: 负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3Zn + 2K 2FeO 4 + 8H 2O 3Zn(OH)2 + 2Fe(OH)3 + 4KOH 10、镁/H 2O 2酸性燃料电池 正极: 负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Mg+ H 2SO 4+H 2O 2=MgSO 4+2H 2O 二、充电电池 1、铅蓄电池:(负极—Pb 正极—PbO 2 电解液— 稀硫酸) 负极: 正极: 总化学方程式 Pb +PbO 2 + 2H 2SO 4==2PbSO 4+2H 2O 2、镍镉电池(负极--Cd 、正极—NiOOH 、电解液: KOH 溶液)放电时 负极: 正极: 总化学方程式 Cd + 2NiOOH + 2H 2O===Cd(OH)2 + 2Ni(OH)2 三、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2H 2 + O 2 === 2H 2O (1)电解质是KOH 溶液(碱性电解质) 负极: 正极: (2)电解质是H 2SO 4溶液(酸性电解质) 负极: 正极: 放电 充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化合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表l-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以英文缩写字母R表示。例如,甲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3”叫做甲基,乙烷(CH3CH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2CH3”叫做乙基。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例如,CH4叫甲烷,C5H12叫戊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例如,C17H36叫十七烷。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l,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例如: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例如,用系统命名法对异戊烷命名: 2—甲基丁烷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隔开。 下面以2,3—二甲基己烷为例,对一般烷烃的命名可图示如下: 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例如: 2—甲基—4—乙基庚烷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前面已经讲过,烷烃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在烷烃命名原则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根据氨基酸、蛋白质的官能团及官能团的转化,认识不同氨基酸、蛋白质及性质上的差异。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需要的必需营养物质,但是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要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搭配。 一、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1)从结构上看,氨基酸可以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产物。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 (2)天然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其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2.常见的氨基酸 俗名结构简式系统命名 甘氨酸H2N—CH2COOH 氨基乙酸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谷氨酸2-氨基-1,5-戊二酸 苯丙氨酸α-氨基苯丙酸

3.氨基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天然氨基酸均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大部分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 (2)化学性质 ①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酸性基团—COOH ,碱性基团—NH 2。 甘氨酸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甘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成肽反应 氨基酸分子间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如: ――→催化剂 △

(1)氨基酸的缩合机理 氨基酸的成肽反应原理是由氨基提供的氢原子与羧基提供的羟基结合生成水。即 ,脱去一分子水后形成肽键()。肽键可简写为“—CONH—”,不能写成“—CNHO—”,两者的连接方式不同。 (2)多肽分子中肽键个数的判断 由n个氨基酸分子发生成肽反应,生成一个肽链时,会生成(n-1)个水分子和(n-1)个肽键。 例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

高中化学选修五1-5章详细知识点整理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 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 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29.8℃ .....). .....CCl ...2.F.2.,沸点为 .....CH ..3.Cl..,.沸点为 ...-.24.2℃ .....)氟里昂( 氯乙烯( ....HCHO ....,沸点为 ....-.21℃ ...). .....)甲醛( ....-.13.9℃ ..2.==CHCl ....CH ......,沸点为 氯乙烷( ....12.3 ....℃.).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2.C.l.,沸点为 ..3.CH ....CH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 甲醇CH3OH甲酸HCOO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