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慈利九溪蛮安将军轶事

湖南慈利九溪蛮安将军轶事

湖南慈利九溪蛮安将军轶事
湖南慈利九溪蛮安将军轶事

湖南慈利九溪蛮安将军轶事

康熙元年(1662),湖南慈利九溪土人发乱,朝廷调湖北安陆府协总(副总兵:副将)军队来当地平叛,今慈利县江垭镇九溪湖北人氏繁多。吾支安姓祖籍湖北襄阳府襄阳县谭字庄人也,康熙元年先祖,应元公者(安应元),官职百户。奏上谕移驻九溪府,百有余年后裔,多绍箕裘,称世家为吾父。慈利县江垭镇九溪古城军家后裔,安姓乃清朝时期的四十八家之一也。(安将军碑文曰记载)

安长太字永吉,武进士,九溪蛮人也,原湘军将领。清朝时期朝廷赐有封号,皇清诰封“骠骑大将军”永州镇台(总兵)。长太公清乾隆庚戌年(1789)四月初十日生人,父母早丧,家赤贫,青少年时期,曾给九溪游击官员放过马。清嘉庆年间,长太16岁适逢九溪卫招兵而被录取,当卫士,年青时膂力过人,因作战有功,任湖南慈利九溪营千总。道光十三年(1833),领兵重修九溪明朝古迹“文昌阁”有功绩誉,追升为湖南九溪游击,后赏赐三品顶戴任参将。

道光十八年(1838),湖广总督林则徐任职期间,湖南、广东因鸦片的影响而知告急。清朝廷实行世袭制,以蛮制蛮安抚。便调征派遣湖南慈利九溪蛮进行围剿鸦片,路经永顺、湖南苗族自治区等地直达永州境地。安长太被调湖南永州镇压烟贩,屡建奇功,升副将二品武官服顶戴花翎,任湖南永州镇右营守备一职。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间,清廷任命钦差大臣的林则徐被革职查办。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时期后,清政府给英国支付巨额赔款,迫使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及在华的各种特权制度。此时,全国农民起义不断奋起反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农民发乱。湘南永州、道州(今道县)一带农民起义不断奋起。湖南在清朝廷的压力下,实行强制镇压制,永州镇局势平息稳定,积功有赏赐予。安长太被钦赐顶戴花翎身,提升为湖南永州镇台(总兵),坐镇湖南重镇永州城池。

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全国,军称“太平军”。此时太平军从广西出发至湖南境地,欲取永州再攻长沙,时闻太平军要攻打永州,富者纷纷逃离。当时的永州是湖南的重镇,清廷放有督军守卫。安长太曾在湖南水陆提督鲍起豹和翼长和春之调奏下,加强严防永州城池。后因“太平军”改变行军路线,在湘南永州河西南折回,造成道州城池失守,湖南严防永州城池易保。清咸丰二年(1852)7月后期,安长太在朝廷的调奏下,曾在郴州、永兴、安仁、茶陵等地多次围剿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清咸丰五年(1855),因湖口战役中,曾国藩湘军水陆两师大捷失陷。咸丰六年,曾国藩在朝廷的支持下,再办团练时,实行大量的裁军制度。此时,九溪蛮安将军,因年事已高,后上书辞去职衔,告老还乡,回籍慈利九溪古城安府宅第居住(今九溪磨子巷旁)。安长太卒于清同治元年(1862),享年73岁,葬慈利江垭九溪古城,紫驼峰山下,官北山之阳,碑石存。

附加:墓碑门联书为:“山环水绕流芳远,麟趾凤毛积德长。”,碑帽下刻有麒麟。

安家后裔四代孙九溪口述人:安吉银

安家后裔六代孙收集整理人:安绥献

2006年10月《慈利文史》十一辑有文章刊登:《骠骑大将军安长太》

2012年元月撰写

将军柱(高四米)安将军墓将军柱(高四米)湖南湘西北人,将军柱又叫“桅子”,分品级竖立桅子!

清代官衔:镇台(总兵),武官正二品!

湖南九溪古城安家大夫第

在湘西北清清溇水河畔,在巍巍群山中的北山脚下有座三面环水的独立山城,它——就是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名城,我的家乡——九溪古城(故曰:九溪卫;今曰:江垭九溪)。九溪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繁多,地理人文条件突出,文武人才涌现,人杰地灵。居住在古城的安姓人氏后裔,早在清末时期,同治年间九溪古城安姓有“安大夫”一人,文官进士,宏鸾公也(安宏鸾)。

据清史记载:清朝科举分为三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二甲进士授予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座华丽的府第,由一位被清朝皇帝赐封为“大夫”(即“进士”)的书生所兴建。“大夫第”,文职官员的私宅,气派豪华的建筑群。清朝文职封赠之阶,五品以上封“大夫”,朝廷加封的文官进士第,朝廷分品级的地方官员府第(宅第)。

湖南张家界九溪古城安家“大夫第”来自于清末时期,原湘军将领骠骑将军(又名:武显将军,武显大夫)永州镇台安长太(总兵)之长子:安宏鸾的府第。宅第建于咸丰年间,九溪人安宏鸾的故居(文官进士,封大夫),为官清廉。宅第坐落九溪古城东街磨子巷旁,江南建筑,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五柱四骑,大门高丈有余,阔面14 .5米,进深5.6米左右,天井16个,

水井、厨房、伙房、左右风道纳凉亭等组成,占地面积近十余多亩。“大夫第”三字苍劲有力,匾额横挂“安府”大门“月亮枋”之上,府内满布灰塑壁画和寓意吉祥的木刻,富丽堂皇,气派雍容,令人惊叹。“大夫第”樟木材料,板面为黑色,金字、金边花纹构造而成。清朝末期,安氏后裔安宏鸾中科第后,朝庭赐封,皇上笔赐“大夫第”牌匾一方。据老人说:九溪古城安家“大夫第”门前百米处竖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大石碑刻一面(石碑已废)。安宏鸾清同治元年前任江西瑞州府铜鼓营指挥同知,文官三品。同治八年后期,升任江西赣州观音阁府京官(相当现在的文职省级官员)。也曾奉朝廷之命在江西瑞州、赣州等地,协助曾国藩湘军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安宏鸾文官大夫乃清末安姓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之一。

文革的影响,六十年代后期“大夫第”匾不知去向,宅第现改民房居住,遗迹不符存矣!(今遗址存,九溪古城磨子巷旁)。此历史之来历,九溪古城安家后裔口述回忆及宏鸾公父母碑文记载考核而来。安宏鸾病故后葬赵家岗王家坪,坟墓已毁,石碑作筑坝之用。

安家大夫第遗址九溪今磨子巷旁安家龙凤碗(今存)安母邢夫人墓(二品夫人)

安家后裔口述回忆提供人:安戈平安万里

安家后裔收集整理九溪人:安绥献撰

2011年6月22日

湖南九溪古城安家昭忠祠

据清史记载,雍正二年(1724),朝廷为表彰建国卫国牺牲之将帅,在北京建京祠,取名为“昭忠祠”。昭忠祠与雍正六年建成,凡文官三品、武将二品死难之忠勋,又符合入祠规定的,皆入昭忠祠受享。祠内,合五十人一龛位,位祀正中。并附死难士卒,数十人或百人为一龛位,分列两旁。举行春、秋二祭(清明、月半祭祀),此后遂成定例。嘉庆七年(1802),复令各省建昭忠祠,除二品以上有功勋之官员入京祠外,其余阵亡文武官员及兵士乡勇,皆入各省祠供奉受享。咸丰时,建祠范围有所扩大。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上奏朝廷,请求在江宁建湘军昭忠祠,祭祀湖南水陆阵亡官员。于是各省皆效仿。

湖南张家界九溪古城(明清九溪卫)安家昭忠祠建于清同治年间,与曾国藩湘军昭忠祠同时期修建。安家昭忠祠位于九溪古城东街磨子巷东斜对面,坐北朝南的子午向,祠由门厅、正殿、两厢组成,房屋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全部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围以土墙,上覆盖有茅草。昭忠祠为砖木结构,五柱四骑,地铺方形青石板,十分庄严,祠内柱头全是倒立于石墩

之上,小头朝下,大头朝上(清朝风水学,示:国家之栋梁;意:顶天立柱。),房屋四角石墩之下,各放青釉水缸一口,以作藏风聚水之用。昭忠祠又叫槽门,原有园塘及水井两口,作于防火施水之用,现存水井一口,附近群众饮用。安家昭忠祠内,数十人一龛位,位祀正中,每年春、秋二祭(清明、月半祭祀)。原昭忠祠供有骠骑大将军永州镇台(总兵,总镇、武官正二品)安长太的牌位,安长太乃清朝时期湘军将领,曾参加过林则徐倡导的禁烟运动,在永州大力稽查鸦片,打击烟贩。也奉朝廷之命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长太公乃安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之一。

昭忠祠后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土改分流,作农户住房后被拆建修为民宅住房,现遗迹不复存矣(今遗址存)。

骠骑大将军安长太墓(将军柱)

安家清末人物:

安长太,九溪人,清末武进士,皇清诰封永州镇台(总兵,武官正二品),原湘军将领,曾参加过林则徐倡导的禁烟运动,在永州大力稽查鸦片,打击烟贩。也奉朝廷之命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长太公乃安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之一。

安宏鸾,九溪人,清末大夫(文进士),湘军将领长太公之长子,官职江西赣州观音阁府指挥官(文官三品),“太平天国”时期,奉朝廷之命曾协助曾国藩湘军在江西瑞州、赣州等地镇压过“太平军”。后清廷加封为大夫。

安宏禧,九溪人,官职湖南辰州城门领(武官从四品)

安家后裔口述人:安吉银安世元

安戈平安万里

安家后裔整理人:安绥献撰

2011年6月17日

湖南慈利江垭九溪古城安家大院的变迁来源

闻名湘西北的溇水,湖南慈利县江垭九溪古城的安家大院是一座具有江南风格的砖木结构座西朝东的四合院天井的晚清建筑群(安家月塔)。

九溪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繁多。早在清末有安家的相公、杨家的老板、杜家的嗲子号、李家的少爷之名谣,安、杨、杜、李四大家族之说。安家也有一祠一府之说,北有“昭忠祠”,南有“大夫第”。要弄清这一问题,还得从安氏家族的启祖应元公说起。康熙元年,先祖应元公者:湖北襄阳府襄阳县谭字庄人氏,奉上谕移驻九溪府(今江垭九溪村)。应元公(安应元,官职百户)生子汉文公,百余年后裔,六世孙皇清诰封骠骑大将军(又名:武显将军,武显大夫)永州镇台(即,总兵)安长太字永吉,武进士,武官正二品。家族兴旺发达,尔后成家立业,繁衍生息,后代子孙繁多,居住九溪古城“安府”宅第(今磨子巷旁)。长太公生两子:“长子宏鸾公;次子宏禧公,两子为官。宏鸾公任江西赣州观音阁府指挥官,文官正三品,朝廷封大夫;宏禧任湖南辰州城门领官职,武官从四品,两子留守“安府”老屋,清同治年间,封有“大夫第”三个字。”兄弟二人繁衍生息,长生一子:名子英;次子生男丁四子:迪典、迪谟、迪训、迪诰。安氏家族走向极盛时期,安氏家族置田产万余亩,九溪、美世、莲坪、王家坪、羊喊峪等地都有安家田地。以千总安宏禧之子为代表四兄弟,安氏家庭开始分家,在九溪古城东北面依次建了安姓三座大院。典、谟两兄弟建一院(今二中遗址存),训、诰各建一院(今老饭店对面和九溪原分司衙门旁(已毁))。今天的安家大院为典、谟兄弟大院,别具一格,称“安家大院”。

清光绪丙戌十二年(1886),安迪典之子安百一字吉志(又名:安宝恕),出生于安家大富人家。百一公年少聪明过人,习武出身,是杜心五的徒弟。百一公青帮之人,青少年时期在常德私塾读书和林伯渠是同桌,又是打的老庚,十八岁与杜心五、刘孟顾东渡日本留过学,懂日语。孙中山辛亥革命时期,他们加入了“同盟会”成员。安百一给孙中山当过警卫员(永定姓氏考可考证),杜心五和安百一是姑侄关系,叫杜心五姑爷,百一公幺幺是杜心五的前妻,百一公和刘孟顾是老俵关系,都是江垭家乡人氏。(原前慈利文史有记载)

宣统时期,辛亥革命,杜心五和安百一姑侄俩及刘孟顾曾在广州刺杀过袁世凯失败。中华民国成立后,湖南省政府省长程潜推荐安百一为浏阳、华容、南县、澧县等地当过县长,今澧县有“多安桥”石拱桥,多大人和安百一为官时,重修建过。安百一为人善良,救过杜汉忠的家人,为官期间集资创办国民溇江中学(今慈利二中遗址)。1948年五月中旬,安百一六十岁生子,杜心五曾送灯给安百一致庆,开饭场面有乞丐席面。

安百一的事迹我们安家上辈一直往下传于后人,今天的安家大院面貌依然存在。

国民党县长安百一故居

口述人:安吉银安用甫

唐汇银安戈平

收集整理人:安绥献

2011年3月27日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东北,任中国共产党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

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7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杨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钢铁战士,是用特殊材料铸成的共产党员。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树皮或棉絮。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当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日军也被他感动了。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故事 一个姓丁的叛徒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可耻地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这个可恶的叛徒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

将军故事演讲稿

将军故事演讲稿 篇一:人物故事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记得妈妈上学期给我买了一本《英雄人物故事书》,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爱国精神让我为之震撼,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刘胡兰是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农民的孩子,十四岁的时候就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候补党员。 1947年的1月12日,敌人突袭云周西村,封锁了村子所有的路口,将村民们集中在大庙前。因为叛徒的出卖,刘胡兰不幸被捕了。敌人在抓捕过程中,残忍地殴打想要保护她的村民,刘胡兰见状,大声说道“走开!我自己走!” 闫军军官从叛徒口中得知刘胡兰是共产党员,就想让她供出更多的情报,而刘胡兰却不屈服,痛斥敌人道:“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投降,共产党员是杀不尽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说完,刘胡兰就昂首挺胸地走向铡刀,面不改色地从容就义了。那时,她还不满十五岁。 毛主席曾经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她短暂一生的

精辟概括。历史不会忘记她,人民不会忘记她,她将名垂千古。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做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强大,以告慰先烈的英灵。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二:“祭英烈_讲故事”演讲稿 “祭英烈,讲故事”演讲稿 六年级二班高沐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从小到大我们听了很多抗日英雄的故事,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爱国革命家----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2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

说真话的大将黄克诚

说真话的大将黄克诚 在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他是因讲真话被罢官次数最多的一位。他一生以敢于直言著称,从不察言观色、人云亦云,也从不患得患失、违心屈服。 有人讲,黄克诚天生后脑勺上长“反骨”。他一生都勇于扮演“反派”角色,在关键时刻始终以唱“反调”出名,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0次。 第一次 1927年12月反对“暴动” 黄克诚第一次唱“反调”,是1927年12月反对“暴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黄克诚回到湖南省永兴县,开始秘密组织农民武装起义。蒋介石的大屠杀早就使一些革命者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在一次特别支部大会上,黄克诚传达了湘南特委提出的暴动口号,与会人员一听要求立即行动。黄克诚说:“暴动的事,我赞成,但时机还不成熟,缺乏群众基础,等组建起工农武装队伍后暴动也不迟。”他的同窗好友马上指责他:“胆小鬼,就你怕死,我看你是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他人也纷纷加入群起而攻之的行列,这是黄克诚第一次作为右倾机会主义者遭到批判。 第二次 1928年1月反对“烧房子” 黄克诚第二次唱“反调”,是1928年1月反对“烧房子”。湘南暴动后,湘南特委提出所谓“焦土战略”,命令各县大烧大杀,以此阻止敌人的进攻,老百姓为此不得安生。 黄克诚在讨论湘南特委的指示时,坚决反对这种错误政策:“烧房子的做法不得人心,我不赞成。”县委书记严厉地对他说:“就由你负责烧县城,看你烧不烧,否则我就给你处分。”黄克诚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指挥部队只烧了衙门、祠堂和个别商店,而把县城的大部分房屋和商店保留了下来,但是他被撤销了县委委员职务。 第三次 1930年7月反对“攻打武汉”黄克诚第三次唱“反调”,是1930年7月反对“攻打武汉”。当时,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把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看成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负的关键,提出了“攻打武汉、饮马长江”的口号。1930年7月中旬,红三军团、湖南省委、湘鄂赣特委在平江县举行联席会议,作为支队政委的黄克诚提出:“现在提出夺取武汉的主张是不现实的,因为目前根本不具备夺取武汉的条件。”他的发言立即受到与会者的严厉批评。军团政委贺昌试图说服他承认错误,他拒不认错,大声表示:“现在不服,将来也不服,准备再和你争论20年。”据此,红三军团撤销了准备任命他为纵队政委的决定。彭德怀对他说:“提了没用不如不说,下一次你少放炮。”他说:

李广射虎的故事

李广射虎的故事 李广射虎 汉武帝一即位,就下了一道诏书,叫各郡县推举品行端正、稍有才学、能够直话直说的人,这叫做“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谏jiān,用宣言规劝在上的人的错误]。当时推荐到京师来的有一百多人。汉武帝亲自考试,挑选了十多个人,其中最出名的要算广川人[广川,在河北省]董仲舒了。他主张拿孔子的学说来统一思想,排斥百家,设立学校,培养人才。这种维持君权的主张正适合汉武帝的想头,他重用董仲舒和他一派儒家的人。可是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不赞成改变文帝、景帝的法度。汉武帝刚即位,年纪又轻,不敢得罪窦太后,只好让董仲舒去做江都相[汉武帝有个弟弟封在江都;相是辅助诸侯王的大臣]。 汉武帝的雄心大志设法发挥,只好跟一班伺候他的臣下喝酒、做诗、打猎玩儿。他十九岁那年(公元前138 年),要大兴土木建造一

座很大的花园,叫“上林园”。那一年碰上大水灾,黄河开了口子,平原的庄稼全都淹了。可是皇家十分富足,库房里的钱不知道有多少万万,串钱的绳子都烂了,钱多得数都没法数;粮仓的粮食一年年地堆上去,都露到外面来,多得吃不完,有的已经霉烂,不能吃了。 老百姓遭到了灾荒,皇家可有的是钱和粮食。汉武帝要大规模地起造上林园,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上书反对大兴土木的一个大臣叫东方朔。他说话好像说笑话闹着玩儿似的,可是说的都是正经话,人家就称他为滑稽派。有一回,汉武帝的奶妈因为儿子犯了罪,汉武帝要处罚她。她向东方朔哭诉,请他帮助。东方朔告诉她再去向汉武帝求饶,可不要多说话,只要临走的时候,回过头去多看皇上几回就是了。第二天,奶妈向汉武帝央告,求他开开恩,汉武帝不答应,叫她走,她还不走。东方朔执着长戟正伺候着汉武帝,他吆喝一声,说:“滚出去!”奶妈只好走了,一步一回头地看着汉武帝。东方朔责备她说:“滚,老婆子!你该放明白点儿,现在的皇上不是吃奶时候的婴孩,你还回头看什么?”汉武帝听了,心头很难受,想起自己是她

叶挺将军的故事

叶挺将军的故事 冀州市北漳淮乡第一小学六(1)班闫明玮辅导教师王会芹 走过金秋的岁月,我们即将迎来的将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这90年来的沧桑,使中国有了一个奇迹般的转变。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时我很困惑,不懂所谓的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含义。直到有一天,我看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知道了叶挺、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的故事。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反动派囚禁在上饶集中营。关他的那间囚室既黑暗,又潮湿,冰凉的地上,铺着几把发霉的稻草,上面尽是臭虫和跳蚤,叶军长受尽了折磨。为了诱骗叶挺投降,反动派挖空了心思,耍进了手段。一天,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把叶军长接到司令部参加宴会。顾祝同假惺惺的向叶挺敬酒,叶挺板着面孔,坐在那里毫无表情。顾祝同虽讨了个没趣,还是迫不及待的倒出了心里话:“叶军长,我劝你发表个宣言,声明你们新四军违犯了军令,这样,你就可以出狱,甚至可以做官。”叶挺一拍桌子,勃然大怒,:“无耻,你们制造皖南事变,陷害新四军,破坏抗日,该是你们向人们认罪才对。”叶挺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句句话如同利剑。顾祝同见机不妙,便用威胁的口吻说:“叶将军不听劝告,后果不堪设想呀?”叶挺仰面大笑,斩钉截铁的说:“我叶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蒋介石又亲自出马,劝叶挺投降。面对老蒋的威逼利诱,叶挺理直气壮的回答:“委员长,依我看当务之急是释放新四军,一致抗日,至于做官,国难当头,我压根还没有考虑呢!”叶挺一席话顶的蒋介石无言以对。蒋介石气急败坏的把叶挺关进重庆渣

滓洞监狱。在那里,叶军长受尽非人的折磨和迫害,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在牢房中写下了着名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看了叶挺将军的故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叶挺将军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每每遇到困难,他就给了我无穷的勇气,给了我无尽的力量,使我有信心、能力去战胜困难!其实,像叶挺这样英雄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将军们的故事

《将军们的故事》读后感 在共和国的缔造过程中,我们的民族经历了硝烟战火,在枪林弹雨的阻挡下,一批出色的将军战胜了万难。 陈波,便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将军,他以身试弹,不惧危险,让我敬佩万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战士们在一块空地上听陈波将军讲滚雷的使用方法。讲到最后,他说:“纸上谈兵始终不行!”于是他拿起一个滚雷给大家示范。为了安全,他让大家后退150米,然后抱起一个滚雷向山丘走去。几个战友劝他:“这批是新进的弹药,危险!”陈波何尝不知道危险,但他像往日一样,从容地走上山丘。看到其他同志都退于安全距离之外,他定了定神,小心地放好这个看似安全的“西瓜”,拉出引线,慢慢地退到了几米外,我想:陈波将军,你真是勇敢,真是胆量过人啊,这也许就是将相之才应具备的一种素质吧!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嘣——”的一声巨响,刺鼻的臭味布满整个树林。烟雾还没来得及散开,大家像触电似的奔向陈波,可陈将军已倒在了血泊当中了。看到这,我的心在绞动,我默默地祈祷着,希望他能奇迹般站起来,希望刚才只是虚惊一场。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继续往下读: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在陈波那钢铁般的意志的支撑下,他终于与死神擦肩而过了。不过令人伤心的是他只剩下一条胳膊、一只右手和两条残腿。一个堂堂的大将军,为了把战士教好,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陈将军以后该怎么办呢?他会不会后悔莫及呀……我心中充满了酸楚,眼睛里布满了雾水。擦去满眼的泪花再往下读,我知道手术后不久,麻药的效果逐渐消失,陈将军浑身疼痛万分,但他没有屈服,他把时间抓得更紧了,因为他每天都要学习…… 一位身体严重残疾的军人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坚持学习!他的行为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将军;这就是将军们不屈不挠的品质;这就是所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因为我们国家有千千万万这么伟大的将军,我们的革命才能开展得轰轰烈烈! 手捧《将军们的故事》,凝视着一幅幅生动的将军照,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1 0机电1班郁洋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篇一: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 篇二:杨靖宇的英雄故事 抗日洒热血,双枪铸英魂 ——杨靖宇的故事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金!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伟大的、英雄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的、富强的新中国!1921年的那艘红船,载着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理想,迎着历史的波涛,乘着时代的风帆,正在向我们一路走来。从1921年到2011年,穿越历史波涛,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党旗上的这把金色的斧头,砸碎了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又有多少共产党员,举起了那把金色镰刀,为祖国聚拢了一切收获。 七月,记载着太多的血泪,树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怎能忘却战争岁月屹立于枪林弹雨中的英雄。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民族英雄。原名马尚德,又名马顺清,字骥生,河南确山人。杨靖宇早年接受革命影响,在开封读书期间,爆发了“五卅”爱国运动,他曾组织反帝爱国罢课游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领导游击战争,不久,在河南、上海、东北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曾五次被敌人拘捕,受尽折磨,都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党营救出狱,他不顾病痛缠身,立即投入抗日救国斗争。他先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代理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南满

适合小学生名人故事

适合小学生名人故事 引导语:你们知道有哪些适合小学生读的名人故事吗?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适合小学生名人故事大全,欢迎阅读! 适合小学生名人故事1:徐悲鸿三请齐白石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藤扶梦访徐熙。 这是齐白石为赠与徐悲鸿的《月下寻归图》的题诗,由衷感激徐悲鸿"草庐三顾"的识拔之恩。 久慕其名 一九二九年秋,近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他深信只有优秀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此用心物色遴选教授,意向聘请的第一人,便是齐白石。 齐白石少年习画,经半个世纪刻苦精勤不懈努力,终于跻身画坛大家之列,于一九二零年定居北京,专业卖画刻印。徐悲鸿一向十分

赞赏他的人品画技,称他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两顾草庐不果 九月初的一天,徐悲鸿来到西单跨车胡同齐白石的寓所。问候过后,道明来意:"先生是扬名遐迩的画坛大师,想请您来艺术学院任教。"齐白石婉言辞谢:"承蒙徐院长看重,只是老朽年逾花甲,耳欠聪,目欠明,恕难应命,但只心领了。" 1 "高等院校的教授中,古稀之年还不少呢,齐先生老马识途,点拨指导,谁能及得上?正是大有用武之时。"徐悲鸿挽请说。 齐白石还是不答应:"教授责任重大,还是另请高明的为好,以免误人子弟。" 两天以后,徐悲鸿再次登门拜访,又是盛情邀请,齐白石又以年老为由推辞。冒雨三顾金石开 求贤若渴的徐悲鸿不愿就此放弃。百忙中三顾齐宅,而且是顶风冒雨而来,再次表敬爱之心,诚恳迫切相邀。齐白石感动之余,解释了"恕难应命"的真实原因:"年老体衰而外,是因为老朽木工出身,

并未进过学堂,登台教授缺少经验,恐引教师非议,又恐顽皮学生捣蛋,连课都上不成。" "齐先生的顾虑不无道理,但似可不必。"徐悲鸿情真意切道:"教授的资格,在于真才实学,不计出身如何。有些留过洋的不也是徒有虚名?齐先生融合传统写意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巧,艺术风格独特。不但能教学生,也可教我徐悲鸿。" "不敢,不敢,徐院长太谦逊了。"齐白石摇手不迭。 "事实正是这样,并非过谦。"徐悲鸿继而保证道:"齐先生上课时,不必做长篇的理论,只要作画示范稍加要领提示即可。开学之初,我陪着您上课,为您护驾。以防真有个别学生不守纪律。" 齐白石发自内心的感动,终于点头了:"那就试一试吧。" 开学那天,徐悲鸿亲自乘着马车把齐白石接到学校,向全校师生恭敬有加介绍了齐白石的高超造诣。又言出行随,为齐白石"护驾"。考虑到齐百石的确年事已高,徐悲鸿还给予多方照顾:入冬以后天气寒冷,给他在讲台边生个火炉;到了夏天,又给他装个电扇;刮风下雨,

黄克诚生平简介

黄克诚生平简介 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湖南永兴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55年0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基本信息 姓名 黄克诚 职业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宗教信仰 共产主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 出生日期 1902年10月1日(壬寅年) 逝世日期 1986年12月28日 目录 人物简介 生平经历 个人荣誉 敢说真话 大事年表 传奇历险 婚姻家庭 人物评价 展开 编辑本段 人物简介 黄克诚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任职,参与北伐。之后参与领导湘南起义,之后陆续担任中央红军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红五军、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等,随后跟随主力进行战略转移,并到达陕北,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部长。八年抗战期间,陆续担任八路军115师第344旅、第二、四、五纵队政委,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等职位,并参与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其历任天津市委书记、湖南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位。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

因直言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被诬陷为“反党集团”而被撤职受迫害。文革后复出,任中纪委书记等。1986年,黄克诚在北京去世。 编辑本段 生平经历 1902年10月1日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下青村。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起在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等职。 1928年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起义,任永兴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率部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不久改任第2路游击司令,返湘南活动。1930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的团、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第3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先后率部参加了巩固和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在“左”倾冒险主义领导时期,曾因反对进攻中心城市和抵制,“肃反”扩大化等数次被指责为“右倾”,并受到撤职处分,但他仍坚持原则,刚直敢言。1932年春反对冒险打赣州,在久攻不克,国民党军突然出击,部队损失严重的情况下,果断地指挥所部抗击和转移,使部队脱离了险境。长征中参加了3军团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到陕北后曾任第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政治委员,与徐海东率部转战晋冀豫边地区,曾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参与指挥町店等战斗。1940年春任八路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率主力一部南下豫皖苏和皖东北地区,先后任八路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初,率部驰援黄桥作战,进至淮海盐阜地区,与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1941年后,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和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区党委书记。领导军民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斗争,发展壮大部队,解放了苏北大片地区。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1950年递补为中央委员)。

杨靖宇人物事迹

杨靖宇人物事迹 杨靖宇将军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19年的“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领导农民运动,曾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进攻和地方顽固势力的骚扰。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将军阵亡后,日寇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将军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生平简介: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 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事迹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 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 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 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 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 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 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 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 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 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 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 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 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 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 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

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 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 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 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 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 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 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 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 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 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 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 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 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 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 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鬼子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 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着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 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 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 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 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 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 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 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 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 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 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 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 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 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赞美李广的作文

赞美李广的作文 篇一:《李将军列传》写作素材整理 《李将军列传》素材整理 作者简介: 《李将军列传》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父司马谈,汉武帝建元、元封之间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作品简介:

《李将军列传》,传记名篇。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生平: 李广的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将门世家出身。汉文帝十四年(前165年)从军,死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一生与匈奴交战四十余年,大小七十余战,匈奴人畏其英勇,称之为“飞将军”。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身高过人,猿臂善射,爱惜士卒,深得士兵的爱戴。李广为人廉洁,《史记》记载“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李广关外狩猎时射石虎的故事家喻户晓,使得李广成了后世神射手的代名词之一,但李广一生都没有被封过侯。汉 文帝曾说李广:“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意思是说他的胆略才能出众,如果是在汉高祖战事频繁的时期,当上万户侯又算什么。 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李广随周亚夫平乱建有军功,但因私自接受梁王所给的将军印和赏赐,朝廷因而撤销封赏,同时不予承认此将军头衔。后被指派为上谷太守,与匈奴作战,随后被调遣为上郡太守。 汉武帝时期,武帝因赏识李广名气,遣其为未央宫卫尉。前133年,汉武帝听从王恢之言,在马邑伏重兵意图围歼匈奴,但因单

飞将军李广

飞将军李广 来源:《文史天地》2010年第2期作者:李德生时间:2010-11-16 汉代李广,可谓中国史上被人议论最多的名将之一,君主希望有这样的将军为自己守卫边陲,士卒希望在这样的将军率领下出生入死,失意士人则借他一生遭际来舒解不得志的愤懑。这样的人物,他究竟有哪些动人心弦的故事呢? 万户侯何足道哉 李广是陇西成纪人,先祖李信是战国七雄之秦国的大将。战国末年,燕国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秦王嬴政盛怒之下发兵攻燕,发誓要取回太子丹的首级,李信就是最终抓获太子丹的领兵将军。李家子弟世世代代都勤奋习武,尤其精于骑射之术,李广尤为其中的佼佼者。他身材高大,蜂腰猿臂,天生就是练习射箭的材料。李广不善言辞,也没有多余的爱好,即使是平时闲居游戏,也“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经过刻苦的训练,李广的箭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箭无虚发,目标不进入射程之内绝不轻易发箭,“发即应弦而倒”。后世诗人卢纶有一首《塞下曲》咏叹李广的箭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讲的是有一次李广出猎,见到风吹草动,以为有猛兽攻击,仓促之下发箭,居然把整个箭簇射进了一块巨石之中。这首诗是根据李广的亲身经历而作,等李广发现自己射中的目标是石头时,也十分惊异自己的臂力,他再次瞄准石头发箭,却再也不能将箭射入石头里面。即使如此,李广惊人的爆发力和射技还是留给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谈资,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的作者就把他创作的一个神箭手人物起名叫“小李广花荣”。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兵进入汉边境劫掠,李广报名参军,在战场上射杀了不少匈奴士官,因功被封为中郎官,并被选为皇帝随身侍卫,多次跟随文帝射猎,亲手格杀了不少猛兽。汉文帝对李广的勇武印象深刻,他对李广说:可惜你生不逢时,如果你身处我高祖刘邦的时代,那么获取万户侯这样的功名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发动叛乱,李广以骁骑都尉的身份跟随太尉周亚夫参与平叛。周亚夫避敌锋芒,听任吴兵进攻梁国,自带重兵屯扎在昌邑,出奇兵去断绝吴军的粮饷道路。吴兵久攻不下梁国,多次挑战汉军,但汉军坚守不出。进退两难的吴军孤注一掷,冒险攻打汉军的营寨,周亚夫早有准备,一举将其击溃。李广在这次战役中表现突出,于万军之中夺取了叛军的帅旗,梁王对他特别欣赏,亲自授予他将军的印绶,政治上十分不成熟的李广居然接受了。等到大军班师,论功行赏的时候,李广没有得到朝廷任何的褒奖。(身为汉将,私自接受藩王的封赏,尤其

吉鸿昌将军的故事

吉鸿昌将军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三年级学生储林峻,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吉鸿昌将军的故事。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共产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

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死,死的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浑身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面前,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俩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300字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300字 铁血将军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 皑皑白雪覆盖着的东北疆域,本该是宁静祥和的,炊烟袅袅升起,人们在屋子里烧着柴火,驱除冬季的寒冷。但是自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到来后,一切就变了。人民身处水深火热当中,中华民族已到了存亡的关键时刻。 1927年,杨靖宇组织了确山刘店秋收起义,起义胜利后,正式成立确山农民革命军,并以刘店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从而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1929年,杨靖宇被调往东北,任中一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从此,他便开始了比以往更加艰苦的抗战生活。 由于建立了不少功勋,杨靖宇于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1939年冬,日军加强了对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围剿。此时,敌人已经确定杨靖宇为他们的主要围剿对象。敌人组织了三省联合大“讨伐”,采取以下对策:遇到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部队,则打压东北抗日联军,放走其他部队;遇到杨靖宇带领的东北抗日联军部队和其他东北抗日联军部队,则消灭杨靖宇部队,放走其他部队。敌人来势凶猛,这不足以让人畏惧,真正让人畏惧的是自己人的背叛。1940年2月1日,特卫排长张秀峰携带四支手槍、弹药、 9960元东北抗日联军经费和重要文件投敌,告明敌人杨靖宇计划突围的路线和联络点。之后,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陷入了窘境。 寒冷和饥饿一直困扰着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衣服紧缺,而且敌人来势凶猛,战士们的衣服在仓促的转移中都破了,棉衣里的棉花露在外面,渐渐失去了保暖的效果。战士们又是在雪地里行走,所以裤腿总是湿的,风一吹就结了冰,全身都是冰冷的。若是平常,如果没有足够的衣服,可以生火取暖,但是生火势必有光和烟,而光和烟会暴露自己的位置。而且,战士们早就没有食物了,连动物吃的

杨靖宇事迹

杨靖宇事迹 篇一: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确山人。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

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找村落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经日军解剖,发现他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凶手迄今仍苟活人世;特工队的领队叛徒、原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于抗战胜利后混入山西省的八路军队伍,并于1950年代初被发现镇压。 篇二: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抗日英雄杨靖宇事迹读后感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

《李广将军列传》原文译文对照 文档

《李广将军列传》原文译文对照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通授,传授,这里是学习)射。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李广家世代学习射箭。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从。。。成为),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击破打败)广军,生得(抓到,俘获。活捉)广。单于素(一向,)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送来)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表修饰)盛(放,装)卧广。行十余里,广详(通?佯?。假装)死,睨(斜视)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骤然)腾而上胡儿马,因(趁势)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副词,于是,就)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实际是?百骑数?数,用于数词前表约数。)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所以)得脱。 过了四年,李广从王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攻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贤能,下令说;?抓到李广一定要活着带回来!?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几里,李广装死,瞥见旁边有一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跃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推下匈奴少年,夺下他的弓,鞭马向南奔驰几十里,又遇到他残余的部队,就领着(他)进入关塞。匈奴派了几百骑兵追捕他,李广一边跑一边拿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所以得以逃脱。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复合词,再一次)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不敢侵犯右北平。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认为)是老 却再不能再次射进石头里了。(故事诗化: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辄:总是,就。麾下:部下)饮食与士共之(代词指上面的那些赏赐,饮食)。广之带领,率领)兵,乏绝(指缺水 断粮)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复合词,宽厚)不苛,士以(因为)此/爱乐为(被)用(任用,调用)。其射(名词,射箭的方法,办法),见敌急(逼近),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吃喝都和士卒(士兵)在一起。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都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都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他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