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演变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演变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演变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演变

二十世纪国际关系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在相互争夺和相互勾结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格

局;

基本特征②从战后初期的剧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

③主要矛盾从英美矛盾转为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州、中东和远东、太平洋地

区的统治秩序;

②战后初期,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等方面展开激烈争夺,美国主宰世界的计

划落空,但暂时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取得了与英国相等

的制海权,确立并加强了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主要史实③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④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

年德国进军莱茵不设防区,严重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⑤30年代,由于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反法西斯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的矛

盾成为这一时期国际社会的最主要矛盾,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

这一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2、雅尔塔体系

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

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基本特征: ②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世界格局。

③改变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④深深打打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①联合国的成立;

②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和德国分裂;

③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实施“马歇尔计划”;

主要史实④北约和华约组织成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⑤美苏争霸;

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结束。

注意:

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与美苏争霸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世界大国(主要是美苏)按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原则划分政治

版图与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冷战是美国二战后在欧洲

..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是美国全球霸权主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主要是针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是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矛盾的产物。在美国冷战政策下,造成了德国的分裂,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北约与华约)的形成,造成了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两极格局是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矛

盾斗争的结果,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产物。冷战一直延续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才结束。

美苏争霸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当时一方面美国在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同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开始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由此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

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与美苏争霸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种格局最终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结束。雅尔塔体系下的美苏矛盾,实质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①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

并存的局面;

基本特征:②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③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

面;

④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①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政策,企图独霸世界;

主要史实: ②欧、日、俄、中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③地区冲突加剧,在一些地区爆发了局部战争。

二、近现代国际关系中主要的双边、多边关系

1、美国与西欧

基本特征:在合作中竞争,在斗争中妥协。

①“一战”后初期,美国企图通过国联成立控制世界,英法反对美国操纵

国联;英国与美国争夺制海权;

②英、法与美共同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③“二战”爆发后,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法国解放后加入法

国)等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反对德意日法西斯;

主要史实④“二战”后初期,由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西欧国家在政治上唯美国马首是瞻;

⑤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西欧

国家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政策;

⑥冷战结束后,随着欧洲地位和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增强,欧洲成为制约

美国建立单极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2、“一战”前后的同盟国与协约国

①相互间矛盾重重,勾心斗角;

基本特征

②既相互争夺,又相互勾结。

①根源于普法战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

盾;

②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断加剧;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殖民地的争夺,德国成为英国的

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④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两大军

事集团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⑤“一战”爆发后,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关系,

主要内容

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

⑥“一战”后,美国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⑦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

⑧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操纵国联,美国主宰世界的计划落空;

⑨美、日在中国和远东展开激烈争夺;

⑩美、英、日、法、意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

3、“二战”中的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

①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国际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基本特征②随着法西斯同盟国家不断扩大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逐渐

形成;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不断加强联合, 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国家。

①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

策源地;

②罗斯福、邱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美英对苏联提供援助;

主要史实③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④各战场相互配合: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西西里

岛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柏林战役等;

⑤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

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

4、美苏争霸

①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的时刻;侵

略优势在美方。

战基本特征②从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③80年代初开始,美国对苏采取强硬态度。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

夫上台后,事实上放弃了与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政策。

①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

奥地利和约;苏联承认联邦德国政府;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1961

年“柏林墙”的修筑;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主要史实②从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苏联在亚、非进行一系列扩张;1979

年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从越南撤军,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③80年代初起: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

面收缩。

④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争夺最终终结。

国际关系的阶段特征:

1.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关系格局的中心是欧洲,焦点是争夺殖民霸权与欧洲霸权。

主要矛盾: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新航路开辟后的一个时期内,西、葡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角。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主地位。后经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使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18世纪中期,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此时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

2.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与争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从英法矛盾到法德矛盾。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4年颠覆了拿破仑帝国,法国丧失了欧洲大陆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大陆称霸,法俄矛盾尖锐。18653-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丧失了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英国虽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但欧洲也出现了多个强国(英法俄奥普)角逐的均势局面。

3.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一战时期: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性加剧,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斗争激烈,最终爆发一战。

主要矛盾: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为主。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新的矛盾。根源于普法战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最的矛盾。但随着德国统一后经济发展,德国由“大陆霸权政策”世界变为“世界霸权政策”,德国与英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展开激烈的矛盾争夺,英德成为此时主要的竞争对手,英德矛盾也成为此时帝国主义国家最主要的矛盾。此时欧洲列强在矛盾争夺中形成了三对矛盾。

4.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动摇。这是因为:主观上,经济因一战而出现衰退,恩泽因战后无产阶级革命或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而出现危机。客观上,美日因经济增长而推行扩张政策,从而使国际关系中心开始从欧洲向两翼转移。

主要矛盾:从英美矛盾到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一战后,美英围绕国联、制海

权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矛盾斗争,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英美矛盾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反法西斯斗争,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成为此时最主要的矛盾。

一战后,由于美国了世界经济霸权,日本也成为东亚强国,冲击了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由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20年代的相对稳定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又打破了这一“相对稳定”,使世界再次走向战争。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彻底崩溃,为美苏格局所取代。

促使国际关系转移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始于新航路开辟后。动摇于一战后,削弱于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崩溃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主要矛盾: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呈现多样化趋势,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大国与大国集团之间既有合作,又充满尖锐的矛盾争夺。

此时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经历了从两极格局对峙到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年-50年代末)两大阵营形成,对峙与抗争时期;第二阶段(60-80年代)两大阵营渐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的形成时期。第三阶段(80年代末至今),两极格局解体和向多极化发展。

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苏关系及特征:

十月革命后:敌视、干涉、封锁

20世纪30年代:对德日法西斯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

二战间,特别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结成反法西斯联盟,互相合作,互相支援,共同为打败德日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战后:由盟友走向对抗对峙。

美苏关系特点:美苏两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因此敌对关系成为两国的主流。从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整个国际关系都是围绕美苏关系而展开,美苏争霸是战后美苏关系的核心内容。

美日关系的演变与特征:

1.1853年美国舰队打开了日本的大门,面临危机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甲午战争后,美日在侵华问题上保持一致,日本支持美国门户开放,共同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支持日本日俄战争;

3.一战期间至战后初期:美日中国与远东矛盾加剧:一战间府院之争,日本利用二十一条独裁中国,一战后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及海军军备竞争矛盾尖锐。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压制日本,成为日后美日矛盾根子。

4.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美国在华利益受损,美国支持国民政府抗战。

5.1940年日本在东南亚企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直接威胁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

利益,美国对日实行制裁。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从此美日成为交战国,1945年最终打败日本。

6.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以盟军名义单独军事占领。出于美国战略利益,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力,保留了日本天皇制,对许多战犯免于起诉。并在占领期间按美国意志改造日本。

6.5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对日政策,由惩处转向扶植日本。1951年签订了偏袒于日本的和约,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使日本成为其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战略据点。并在经济上大力扶植日本,使日本经济迅速腾飞,日本主要在政治与外交上追随美国。

7.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日本与美国处于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美日还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美日关系的特点:

在美日关系中,美国居主导地位;

美日矛盾冲突主要是远东和太平洋地位的利益冲突,一战至二战期间是冲突的主要时期;

支持

扶植。日本则利用机会与美国争夺,不惜运用战争,一旦条件成熟,就尽力摆脱其

控制与其竞争。

二战前,日本利用反共手法,蒙蔽美国建立法西斯轴心联盟,战后美国又利用日本反共,反共是美日两国的共同要求。

英法关系的阶段特征(或演变)及规律认识:

(一)关系演变:

1.工业革命前,敌对关系占主导

表现:①七年战争;②英多次参加反法联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③法国支持北美独立战争反英。

原因:双方争夺殖民地与欧洲欧洲霸权。

2.工业革命后,联合关系占主导。

表现:①克里米亚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英法协约;⑤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维护自身利益。

3.一战前后:勾结与斗争并存。

表现:①处置战败国德国;②瓜分殖民地;③对苏俄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干涉与镇压;④操纵国联;⑤德国赔款与法国安全保障问题。

原因: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决定。

4.20世纪30年代起:合作为主。

表现:①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②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及联盟;③加入北约;④欧共体(欧盟)成员国。

原因:综合国力下降与对付共同敌人需要。

(二)规律与认识:

以欧洲为中心的时代,英法矛盾曾经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双方间的矛盾主要在于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利益,双方间联合是为了对付德国。③工业革命

是分水岭,前以敌对为主,后以联合为主。

法德关系的演变及特点:以矛盾斗争为主

(1)矛盾形成:18 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普奥积极参加反法联盟,多次武装干涉法国革命;拿破仑。对外战争中曾多次打击普奥参加的反法联盟,并一度迫使它们依附拿破仑帝国;最终反法联盟颠覆了拿破仑帝国,法德矛盾开始形成;

19世纪中期普法战争爆发,普军打败法军,迫使法割地赔款,从此种下法德矛盾的根子。

(2)矛盾尖锐: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复仇与德国遏制法国,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列强三大矛盾之一,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引发一战。法国在一战中击败德国;一战后矛盾继续: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尽力削弱德国;(会后成为《凡尔赛和约》的维护者,与德周边国家结盟,寻求安全保证等。)

(3)矛盾缓和:20世纪30年代:纵德反苏。

原因:进入30年代后苏德实力大大加强,德国法西斯上台后,对外推行强行政策,法国力量相对下降,同时出于反共产主义目的。法为使自己避免卷入战争,并企图祸水东引,与英一起推行绥靖政策。法德矛盾表面上趋于缓和。

矛盾激化:二战期间。二战爆发,法对德宣战双方成为交战国;德国于1940年6 月迫使法国投降,直接占领法国北部,并在南部扶植维希政府。诺曼底登陆战后法国获得解放,加入美英盟军一起反法西斯,直至打败德国。

矛盾和解:同为北约成员国和欧区体成员国。

特点:法德两国关系长期处于一种敌对状态,因双方称霸欧洲。本20世纪中期以来,得到改善,一是双方国际地位都有下降;二是都为欧共体成员国。有较多共同利益。

中日关系:

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为主,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表现:

1.两汉时期:西汉汉武帝时:日本30多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赐以印绶。中国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物质生活。

2. 唐朝时:日本10多次派遣唐使来唐,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学成回国,还发动了大化必改新,使日本由此进入封建社会。日本积极学校以教授儒学。中日交流促进了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的鉴真和日本的吉备真备为中日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

3.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戚继光抗倭。也成为对外实施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近代史上:日本以侵略中国为主。

①明治维新期间(19世纪70年代),日本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略)。

②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制定了侵华为核心的大陆政策;1894-95年发动甲午战争侵略中国,迫签订《马关条约》;

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1905年日俄战争后,在美国支持下,把我国东北南部作为势力范围;

⑤一战期间,1914年出兵占领山东;1915年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造成独霸中国局面。

⑥1927年,田中内阁东方会议确定“分割中国东北内蒙”的侵略方针。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并在1932年建立伪滿洲国,对东三省进行殖民统治。1932年又在上

海制造一·二八事变;35年制造华北,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⑦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中国人民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1945年8月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

⑧1972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⑨当今,中日关系有友好合作的方面,也有矛盾斗争的表现。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是①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态度;②领土争端以及台湾问题。③贸易摩擦

中美关系:

近代美国主要对中国侵略为主:

史实:

①鸦片战争前,伙同英国对中国走私鸦片,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②1844年迫使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取得英《南京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的一切侵略权益;并获取外国军舰自由出入中国通商口岸,在中国通商口岸建立教学与医院的侵略权益。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名为调停,实为英法联军帮凶,伙同英法联军侵华,签订中美《天津条约》。

④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由此在侵略中国问题上不再追随欧洲列强,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

⑤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⑥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与日本加紧侵略和争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压制了日本;

⑦1927年起支持亲英美派蒋介石反共,并加紧侵略中国。

⑧华北事变后日本侵略损害美国在华利益,支持国民政府抑制日本侵略;抗战时期,动摇中国抗战,并同为反法西斯同盟成员。一起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最后一起打败了日本法西斯。

⑨解放战争时期,采取扶蒋反共政策,并乘机大肆侵略中国

现代代中美关系:矛盾对抗(敌对)到关系正常化;合作与矛盾斗争并存

①新中国成立后至72年:美国采取敌视中国政策,对中国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

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将战火烧至中朝边境,威胁我国安全;并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53年夏中国抗美援朝打败了美军。

③1972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④当今:中美有合作,有矛盾对抗。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台湾问题、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矛盾及贸易摩擦等。

国联与联合国:

国联: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结束前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中倡导建立。

1920年在日内瓦正式成立。由英法操纵。性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宗旨:标榜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职能:一战后初期:主持分赃,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了战败国殖民地;30年代,纵容法西斯侵略(史实: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由雅尔塔会议确定建立。1945年10月在美国纽约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间平等合作。职能:成立之初曾为大国控制,成为称霸工具。(史实: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发动了侵朝战争)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第三世界崛起并纷纷加入联合国,逐渐成为谴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伸

张正义的政治舞台。(史实:1971年冲破美国阻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成立后,虽未完全实现其宗旨,但在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国际经济、文教、卫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推行单边主义政策,极力削弱联合国的作用。曾绕过联合国采取单独行动,干涉别国内政如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共和国进行了78天的轰炸;2003年美军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两者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都曾为世界大国所控制,成为其称霸工具。都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为标榜。

4.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政治格局的演变 Ⅰ.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2-1939) 1.形成: 凡 尔 赛 体 系 华 盛 顿 体 系 巴 黎 和 会 华 盛 顿 会 议 《凡尔赛和约》 奥、匈、保、土 一系列条约 西 亚 非 洲 欧 洲 九国公约 东 亚 太 平 洋 1929—1933 经济危机 打击 1、德国、日本法西 斯化,意大利强化 法西斯。 2、1935年希特勒 撕毁《凡尔赛和 约》,凡尔赛体系瓦 解。 3、1931年九一八 事变爆发华盛顿体 系瓦解。 4、美国新政,经 济复苏。 开始形成 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 1949年北约成立 1955年华约成立 50、60年代开始对峙 70年代高潮 80年代缓和 一超多 强局面 多极化趋势 1、超级 大国美 国 2、俄罗斯、 中国、西欧、 日本等国的 发展

①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②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与会各国签署《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③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评价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②但这一体系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3、结束:1939年二战爆发 Ⅱ.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又称雅尔塔体系1955-1991) 1.形成 ①为协调盟国行动,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达成许多重要协议,基本勾画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 ③1949年5月,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成立建立。 ④1955年5月,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Ⅲ.当前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1991年后至今) 1.形成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维持“一超多强”局面。 2.一超多强 ①一超--美国 ②多强--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Ⅳ.当前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化 1.原因 ①美国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而其建立单极世界的企业遭到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 ②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中国应对多极化趋势的对策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②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建立和谐世界。 (二)、经济格局的演变 Ⅰ.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 (一)美国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席卷美国,罗斯福采取新政,成效显著,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简明国际关系史》框架

第一编战后国际体系的建立 第一章战后国际形势与国际力量对比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 第二节对战败国的处理 1、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2、五国和约的签署 3、四强分区占领德国 4、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第二章冷战的形成 第一节美国的全球战略 1、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1)联合国家宣言 (2)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2、杜鲁门主义 (1)乔治凯南的八千字电报和遏制思想(2)丘吉尔富尔顿“铁幕“说 (3)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3、马歇尔计划

第二节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战后初期的苏联外交政策 2、中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3、情报局和经互会的建立 第三节德国的分裂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布鲁塞尔条约的缔结 2、柏林危机和德国的分裂 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1)《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的签订 (2)北约的诞生 (3)从普利文计划到巴黎协定 (4)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第三章战后初期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三大外交方针的提出与确立 2、中苏结盟 (1)中苏结盟的背景和原因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协议的主要内容(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3、新中国外交的开展 (1)与友好国家建交并发展关系 (2)清理在华帝国主义势力

(3)中美关系 第二节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和日内瓦会议 1、朝鲜战争 (1)朝鲜半岛光复与南北独立 (2)美军介入并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3)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4)朝鲜停战谈判 2、印度支那战争 (1)八月革命 (2)法国殖民统治卷土重来 (3)中国的国际主义援助 3、1954年日内瓦会议 (1)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 (2)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讨论 第三节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及其在亚太的同盟体系1、美国单独对日媾和 (1)旧金山对日单独和约 (2)《日美安全条约》和《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2、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 (1)《澳新美安全条约》的缔结 (2)《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缔结 第四节亚洲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 1、尼西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读书报告 时殷弘教授的这本《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教材在国内同类教材当中是很有特点的,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还是一本学术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除了可以解国际关系史的知识,还能够学到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还授之以渔,这是我阅读本书后感到最大的收益之处。 作为一部面向专业研究者的教材,作者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针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内存在的只重理论堆彻和轻视历史阐释的问题,作者指出国际关系研究是以对历史的理解为依托的,国际关系思想源自对历史的考察和理解。但是必须把对史实考察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次。本书就是认真贯彻了这一方法的史学实践,作者运用了路德维希.德约的国际关系学说对始自16世纪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进行了深入分析。 德约的国际关系理论系统地展现了欧洲列强与侧翼大国和外部优势 (特别是海外优势) 的并存与互动:每当体系中的某个大国妄图称霸 , 欧洲均势面临破坏时,其他国家就会自动形成反霸联盟对其进行共同遏制。当反霸联盟陷入困境时,周边的侧翼大国或海外优势就会主动介入。从16世纪哈布斯堡帝国两代君主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称霸图谋的功亏一篑,到法国路易十四谋求霸主地位的夭折和拿破仑政府欧洲梦想的粉碎,再到20世纪德国两次谋求世界大国地位野心的破灭,历史展现出欧洲均势历经打击而仍然存在的内在机理:“援引欧洲外缘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是现代史上欧洲均势得以维存的外部源泉或外部动因”。这就是德约强调的“大均势机理”。正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演进过程中,侧翼大国逐渐积累起越来越大的权势,传统的欧洲中心逐渐丧失其优势地位。 此外,作者从基本模式和构成要素两方面厘清国际规范体系的演变脉络和变化原因。首先,作者提出分析国际规范体系演变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国际规范体系包括国际共同价值观念、国家规范和国际社会成员资格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促成了国际规范体系的嬗变。时至今日,国际规范体系经历了三次变迁:一是16-17世纪基督教国际社会规范。这一时期的国际共同价值观念主要有两大思想模式: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的现实

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形势与政策 印度对中国保持高度警惕 _____中印关系的背后

首先,中印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实力,两国交往带有巨人对话的特点。按通行的观点,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印两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都具有国土广阔、资源总量巨大、人口众多等优势,近年来又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就以最能反映国家总体国力的几项指标为例:国土面积,中国列世界第三,印度第七;人口,中国列世界第一,印度第二;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列世界第六,印度列第十一;军事力量,中印两国在常规武器数量、技术装备以及军队规模等方面居亚洲前列,而且都拥有核武器;国际影响力,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则在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印还在某些科技领域领先的同时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力争迈进科技大国的行列。这一切表明,中印已经在迅速改变长期以来的“大而弱”形象。 其次,两国都将对方看作与本国战略利益关系重大的国家,从而将其放置在大国的位置上。1998年,时任印度国务部长的昆瓦·辛格就认为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领土边界的问题,与处理印度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在印度主要政党的执政纲领中,也将与中国的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5]。这与中国对印度的态度完全相同,中国政府首脑在许多场合都高度评价对印关系的重要性,在2003年和2005年两国政府首脑互访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都把这种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的高度。 再次,中印关系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影响,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部分观察家相信,中国和印度能够成为合作伙伴以抗衡美国的霸权。”[6]日本学者则认为随着中印两国在2050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将难以避免出现“小国化”的趋势,因此“现在日本应该改变只追随美国的思路,建立包括亚洲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共存关系”[7]。在更多研究者的观点中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信息,即人们愈中印发展历程与因素 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中印关系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印在地理边境问题上有历史遗留的争议,这一争议曾引起1962年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这一仗打完之后,印度的大国梦被打碎了。自1967年以来,中印边界没有发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大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国际政治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政治 课程简介:《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外部关系,阐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课程总学时:54 授课教材: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3] Hans Mou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 1978. [14]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aglewood Cliffs, 1978. 二、课程教育目标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高等学校中国际政治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以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为标志,由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严重政治危机,日、德为摆脱危机对外扩张,形成欧、亚两洲战争策源地。 2.胡佛延债宣言 经济危机之下,为解决战债问题、稳定欧洲经济、使美国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美国采取措施帮助德国度过危机。 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延债宣言》,声称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政府间b 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息,德国赔款与协约国所欠美国战债之间没有关系,反对取消对美国的债务。 3.伦敦海军会议 为缓解帝国主义列强之间造舰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在英国倡议下,1930年1月21日伦敦海军会议开幕。 会议于1930年4月最终签署《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的主力舰比例仍是5:5:3,航空母舰比例美英13.5日8.1万吨,维持华盛顿会议规定,但确定了三国非主力舰的比例,驱逐舰10:10:7,潜水艇10:10:10.美国在非主力舰方面取得与英相等合法权力,英国海军地位进一步削弱,日本突破从前获得有利地位,但制定“补充舰队”计划,法意最终未达成协议。帝国主义军备竞赛有增无减。 4.日内瓦裁军会议 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裁军会议。各国目的希望削弱别国的军力,以建立对自己有利的新的实力对比关系,会议上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重重,特别法德矛盾异常尖锐突出。由于与会国对裁军基本任务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7月23日暂时休会,英美策划折衷决议,对全世界陆海空军进行有实质性的裁减作为将来正是裁军协议的基础。 12月11日英美法德意达成协议,承认德国“在各国同样的安全体系范围内享有平等权力”,表面上承认了法国关于“安全”的原则和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实际德国获益。1933年英国“麦克唐纳计划”规定德国在5年之内获得与法国意大利柏林相同的兵额,遭法国以8年期限和重新武装在8年后4年进行的反对,使德寻找到契机退出裁军会议,裁军会议实际破裂,1934年6月11日结束。 5.“不承认主义”/ 史汀生主义 19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直指关内,威胁美在中的利益。1932年1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相同照会,声明美国不承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不承认中日政府所缔的、有损美国条约权利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承认违反巴黎公约内容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被称为“不承认主义”。 6.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1932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李顿调查团”,负责调查中日关系问题,经实地考察,调查团于1932年9月发表的《李顿报告书》。报告对中日冲突起因的描述多有不实;但承认东三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谴责日本侵略;否认伪满洲国;主张在东北建立“特别制度”,实行“高度自治”。 7.斯特莱沙阵线 针对德国重整军备的问题,英、法、意三国于1935年4月召开斯特莱沙会议,发表联合公报。声明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维护集体和平;采取行动反对单方废约、危害和平的行为。公报被媒体夸大为:英、法、意三国建立的一条保障欧洲和平的“斯特莱沙阵线” 实际上,这一阵线不可能抑制德国的重新武装,三国未实现真正联合。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及特点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演变及特点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并呈现以欧洲为中心的关系格局。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以及其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的格局已经脱离了中世纪的影响,向着更复杂多样的时代迈进。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而这一体系则是在疾风骤雨般的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帝国之后确立的新型国际格局。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具有明显倒退性质并且矛盾重重的维也纳体系使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均势外交的思想也由此体现。继承和发展维也纳体系的则是俾斯麦以及其代表的大陆体系,这一体系瓦解了维也纳同盟并且确立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多边均势外交格局,这一体系也是均势外交思想最明显的体现,而均势一旦被打破,旧的国际格局就势必要面临瓦解的危险。很快,随着法俄结盟,大陆体系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国家实力格局重新洗牌,并以此建立起战胜过主宰战败国命运以及波及全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次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格局,欧洲以外的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这一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的势力格局,多级均势下的和平暂时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了凡尔赛体系,这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最终彻底终结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体系。美苏两级对抗下的冷战格局确立,直到苏联解体。多极化成为如今的国际关系主流。 总的说来,国际关系作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中世纪以前的封建经济不足以支撑全球性质的国际关系,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西欧的迅速发展以及西欧各国全球性质的扩张与贸易往来,近代的国际关系由此产生。西欧理所当然的成为主导近代国际关系的核心。纵向比较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演变,可以看出,国际关系总体呈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近代国际关系是以国家综合实力为主导的。实力强劲的国家或者联盟拥有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主导权。实力至上的原则在不同时期的国际关系里都有体现,无论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的法国和瑞典,还是维也纳体系中的神圣同盟,亦或是凡尔赛体系中的英法美,以及冷战中的超级强国美国和苏联,都拥有压倒其他国家的实力,所以它们围绕自身利益建立起相应的国际关系,以此来维护自身安全与稳定。 第二,近代国际关系体现出均势的外交思想,并成为维系国际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英国长期奉行的孤立主义和分化欧洲大陆的政策是均势外交的典型代表。均势外交要求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一种暂时的静止的均衡状态。为此欧洲各大国之间通过各种手段壮大自身,削弱他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松散,脆弱,成为近代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 第三,近代国际关系与战争的关系非常紧密。往往一次剧烈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确立都伴随着战争对交战双方实力的重新洗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的破坏以及和平的重构是国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步骤。 第四,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趋势,并且正在向着多极化的趋势前进。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格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土崩瓦解,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在冷战格局下完成,进入多极化世界之后,国际关系的广泛程度和复杂性都将超过之前的国际格局形态。如今的多极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通过综合国力,尤其是通过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而非战争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将会成为今后国际关系演变的基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关系更加复杂,官方和民间的对外态度逐渐分化,都代表了国际关系的新的发展方向。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回车一中胡留成 重点知识::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的国际会议 四、重要的国际条约 五、重要的国际组织 复习本专题应注意:促使国际格局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 第一课时 重点识记::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过程: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 1、19世纪晚期-一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2、一战摧跨了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美国和日本崛起,诞生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3、一战后-二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并逐步瓦解。从英美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到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此时期还增加了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经过二战,法西斯国家被消灭,英法遭到进一步削弱,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4、二战后从冷战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趋势发展美苏矛盾、南北矛盾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兴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两次世界大战 1、一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③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导火线) 二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④英法美的纵容侵略。(加快了战争爆发) 2、一战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2)、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 (3)、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4)、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二战经过: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 1、《乌德勒支和约》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 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1810年,《凤丹白露敕令》又以立法手段完成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起初有效打击英国,但后来并未真正阻止英货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大陆各国进出口限制,引起欧大陆反对。因而大陆政策最终失败。 4、神圣同盟: 为维护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为维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1815-9-20,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9月26日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三国根据基督教义,结成真正的、不可破灭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但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地利、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这一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神圣同盟解体。 5、东方问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班-《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pdf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班-《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二、“三十年战争“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 一、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 二、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第三节法国争夺大陆霸权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条约》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 三、奥土战争 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 第四节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一、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 二、普鲁士的崛起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三、七年战争 四、两次俄土战争 第二章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独立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各国的态度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胜利后的外交 第二节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震动与遭致的干涉 二、俄、普、奥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 三、督政府时期法国对外关系 第三节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拿破仑的霸权图谋与欧洲的失衡 二、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三、拿破仑对外政策评价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神圣同盟条约》 三、《四国同盟条约》 四、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梅特湦时代) 第三节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与门罗宣言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三、东方问题的凸现 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 二、克里米亚战争 第四章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意大利的统— 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二、普隆比埃协定和法、撒、奥战争 三、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四、对南意的归并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五、意大利的最终统一 第二节德意志的统— 一、19世纪中叶的普鲁士 二、丹麦战争 三、普奥战争 四、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专项六世界格局风云变幻——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专项六世界格局风云变幻——近现代国际关系 的演变 关系的演变 【一】选择题 1.〝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一方以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俄国 2.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国际秩序的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 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以下国家与上述状况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希特勒欣喜地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丘吉尔那么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判断:〝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那么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重大事件〞应该是() A.?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苏德战争爆发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4.以下图是位于联合国参观中心入口处的一座雕塑,它是一支枪管打结的枪。它说明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

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B.协调国际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5.遏制战略是基于美国政府对其二战后世界地位的认识提出的。美国当局者认为,由于苏联追求对世界的〝绝对权威〞,暴力的或非暴力的冲突随时可能发生。由于原子武器的发展,如果发生全面战争,人类〝将面临全面毁灭的危险〞。这说明二战后美国() A.致力于复兴欧洲经济 B.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C.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 D.不断干涉别国内政 6.下表所示内容为〝1980年和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国际因素是() 时间1980年1993年 日本9 20139 066 美国 4 81327 660 苏联492— A.中国多边外交政策 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并进一步发展 C.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7.下面漫画反映了2019年3月美国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 A.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霸权 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欧建立起反伊拉克同盟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这一过程,以1648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标志。此后,国际关系在不断的演变,调整。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形成了四大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而每一个体系建立后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之中,都在不断的调整,演变。以期尽量适应现实国际关系的需要,但矛盾是在不断积累中,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时,就引发了前一个体系的崩溃,从而促进了下一个体系的形成。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调整了一些国家的疆界;肯定了西欧各国王权的正统性和德意志几百个诸侯国的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它还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到18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活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在世界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欧洲列强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但是欧洲内部并不平静。资本主义的发展强化了各国对现实国家利益的追求,人权的理念和民主共和的思想猛烈地冲击着专制主义的旧体制。这一切最终

国际关系体系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结课论文 课题名称:“国际关系体系”和“国际关系格局”概 念辨析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10-环境 学号:1003090102 姓名:方江燕 完成时间: 13 年 5 月 30 日

“国际关系体系”和“国际关系格局”概念辨析班级:10-环境姓名:方江燕学号:1003090102摘要:在对国际关系体系这一概念作界定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体系。“体系”一词在英文中是system,中文常常翻译为系统、体系、体制或制度。这个词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中广泛使用,基本含义是:若干同类事物互相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人们常说的宇宙体系、工业体系、货币体系、思想体系等等。 关键词世界体系国际体系格局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中,体系一词常常用来描述和概括不断发展的国际关系现实。西方学者一般使用“世界体系”、“国际体系”概念,前苏联学者则使用“国际关系体系”概念。 “世界体系”是美国社会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首先提出的。他创立了世界体系理论,他的广为流行且颇有争议的历史性巨著《现代世界体系》详细地阐述了世界体系理论的重要观点,其中最关键的是“世界体系”这一概念。他指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这一体系有不同界线、结构体、群体、法律条例以及相互依存性。其机体包括相互矛盾的各种力量,有时通过压力在这一体系中结成一体,有时却由于不同力量之间的竞争使这一体系四分五裂。这一体系具有生物体的特征,在其生命周期内,有些特质不断变化,而另一些特质则保持平稳的发展。因此,这一体系的结构根据其功能内部的逻辑变化,在不同时期表现的强弱度不等。由此可见,一个社会体系的特征实质上是生命的自我控制调节,发展动力由机体内部因素所促成。”1他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产生于15世纪末期欧洲所谓“新君主制”形成时期,经过400多年的发展,到19世纪末期,当美国和日本进入这个体系后,这一体系才真正成为全球性政治体系。而且,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全球性体系,只要资本主义体系存在,就只有这一体系运转,任何其他形式的政治体制的存在都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不能构成另外独立的体系。以此推论,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世界体系来说也同样属于资本主义体系,并非与之对立的独立体系。很显然,沃勒斯坦的理论过分强调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性质,把资本主义体系等同于世界体系。因此,他的“世界体系”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国际关系发展的现实。西方学者最常用的是“国际体系”概念。许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国际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 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在战后不久,美苏两国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瓦解:50年代后期,苏联采取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争霸,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二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了。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结课作业— 读《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孙洁琬著 政治与历史学院 吕振纲 12071003

在选择究竟读哪本书来作为结课作业之前,我曾犹豫,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比较微观的,具体详细地论述一国或几国国际关系史方面的书籍,还是选择一本,相对宏观的,但是却能从整体上介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大概情况的书籍。思来想去,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觉得国际关系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个专门的史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也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所以,想要在这方面已经成型的著作中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或者自己取得一些成果,必须如其他史学一样,首先要有着相关的国际关系史基本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基本研究方法作为手段。然而,如今的我们初涉这门学科,对于以上内容虽不是一概不知但也说得上是知之甚少,或许连入门都算不上。作为这样的初涉者,我还是认为读一本能够从宏观整体上介绍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的,能过充当教材的书较为适宜,而孙洁琬的这本《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正满足这一需要。这本书本是政治学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作为一本教材虽然有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也有着其学界的权威性和知识的准确性。对于此书,我虽泛泛而读,却也略有所获。 我想,再说我读这本书的收获之前,有必要对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具体的介绍。本书主要讲授从17世纪中叶的三十年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演变历程,梳理期间发生的重大国际性事件,介绍、评价与之有关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活动,剖析主要大国争夺欧洲霸权乃至争夺世界霸权的外交政策,包括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活动的历史,等等。具

体如下:17世纪上半叶至18世纪末期的国际关系,包括30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英法普奥俄五强争雄及欧洲均势的形成,欧洲列强的领土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后期的国际关系,包括拿破仑战争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欧洲列强对美洲的争夺与美国的门罗主义,1848年的欧洲革命运动与神圣同盟的瓦解,沙皇俄国的扩张活动与东方问题,意大利统一与德意志统一时期的外交活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国际关系,包括普法战争后的德法俄奥关系与欧洲局势,英国在19世纪的“光辉孤立”政策,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活动和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时国际关系,包括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战争危机的出现与外交控制,战争期间两大集团的外交斗争,战争的结束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苏联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包括热亚那会议与拉巴诺条约,联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德国赔偿问题,欧洲安全保障问题,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德日意集团的侵略扩张活动与英法美苏的对策,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大战前夕的大国间关系;战时国际关系及二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德国进攻波兰、西线战争与法国沦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展开及大国间的外交活动,德意日集团的崩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以上便是整本书的大致脉络体系,通读此书之后,我最大的收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