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

2012年11月刊

改革与开放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之我见

文洁玉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康德的伦理学思想包括伦理的理论哲学(道德的形而上学)以及伦理的应用哲学(实践的人类学),忽视任何一部分都将造成对康德伦理学思想的误解。本文旨在立足于整体,重点剖析康德如何构建其伦理理论哲学部分,进而说明道德的形而上学很有必要,道德形而上学应用于人类学时就是康德所说的以德配福,这是寻找至善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思想形而上学至善

一、康德伦理学思想概述

康德非常赞同古希腊哲学将知识的区分为形式的知识和质料的知识,形式的知识即逻辑学,质料的知识包括经验的物理学和伦理学,前者研究现象界的自然规律,后者研究物自体界的自由规律。“就像纯粹数学区别于应用数学、纯粹逻辑区别于应用逻辑一样,如果人们愿意,也可把伦理的纯粹哲学(形而上学)与伦理的应用(即应用于人性)哲学区别开来”可见康德的伦理学思想(此处借鉴倪梁康教授说法,伦理学思想是用以区别日常生活的伦理思想,一个人的伦理思想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但伦理学研究则不可以自相矛盾,否则就无所谓一种“学”,而只能是某种“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伦理的理论哲学,一个是伦理的应用哲学。前者探求伦理的本源,找出道德的普遍必然性的先天综合判断,后者是将伦理原理应用于经验的人类,涉及道德规范的实践,良心和品德的形成。也就是说康德的伦理学不仅研究道德哲学,实际上又被他的伦理学所容纳。任何忽视其中某一部分,或者以某一部分覆盖整体的做法都势必导致对康德伦理学思想的误解。

二、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形成

休谟从彻底的经验论出发质疑了自然科学的因果律,惊醒了康德的理性主义独断论的迷梦,致使康德寻找到、并且严格划界了因果律的两个作用领域,即现象界的自然因果律和本体界的自由因果律。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自然(必然)的形而上学,同时也为伦理(自由)的形而上学预留了空地。人作为自然存在和自由存在的理性存在者,在单一的自然存在状态下符合自然必然律,不可能是道德的存在,而当人超越自然感性必然的束缚,在自由的存在状态下就可以是一个道德的存在。康德认为以往的伦理学,如笛卡尔、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机械的自然存在,完全服从自然必然律,这犯了让自然因果律侵入到伦理学领域企图取代自由因果律的错误,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论、边沁的功利主义就是让自由因果律跑进了自然界去寻找道德规律。这些学说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仍然无法回应休谟的质疑,也就是说既然经验无法为科学知识奠定基础,那么经验也不能为人类行为找到一个普遍的正当无误的根基。经验只能提供实然,而不能提供应然,所以康德认为伦理学的基础绝对不能是经验的,而必须是先验的,是本体界的自由因果律。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是康德挽救了形而上学,即伦理学以形而上学为基础,同时形而上学也必须在伦理学界才能成就。

三、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理性是建构的基点

康德认为人是理性(康德的理性概念具有努斯的超越性和逻各斯的规范性的双重特性)的存在者,人可以摆脱自然界感性、偏好的束缚、干扰获得抉择意志的自由,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由,这种自由给人带来了道德责任;同时自由的理性的人又可以自立法、自守法,获得积极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自律。此时人能够完全摆脱了感性世界的束缚,成为一个自由的存在,成为一个道德的存在。这个自由意志的自律就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给自己立法并命令自己遵守的定言命令(绝对命令)即道德律也就是自由因果律。理性成为康德伦理学思想的构建基点,理性的最高使命是产生善良意志。

2、善良意志是道德善的必要条件

善良意志是康德伦理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如何理解善良意志成为理解康德伦理学的关键。首先所谓意志,即欲求能力,是通过其表象而成为该表象的对象的现实性之原因的能力。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将意志分成两个层次:一方面是指受感性经验影响的一般理性的意志,另一个方面是指不受感性经验影响的、以纯粹理性为规定根据或行为动机的意志,也就是善良意志。同时康德认为“在世界之中,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良意志之外,根本不可能设想任何能够被认为是无条件而善的东西。”善良意志的善的无条件性体现在:它是先天的,是纯粹的,是理性意志本身的善,不因目的善而善,不因效果善而善,因其本身而善,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无条件的善。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康德采用对比论证和伦理学的合理性证明,论证一切善美之物包括幸福都是有条件的善,都必须以善良意志为基础,才能有善的价值。从而说明了虽然善良意志不是唯一的善,但是善良意志是一切行为、品质有无道德价值的必要条件,可见只有善良意志才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善,而且在享有幸福的同时必须拥有善良意志才能达到至善即完满的善。

3、义务的三个命题

善良意志在经验世界的体现为“义务”,这是一个与“偏好”相对应的范畴。康德说:“我们必须从理性的实践能力的规定性的一般规则到义务概念的来源循序渐进并且明确地加以表述。”因为义务包含善良意志的概念,而自身主观方面的限制更能凸显善良意志。由此,康德提出了义务的三个命题:1.义务是道德行为价值的根据和标准。2.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取决于所被规定的准则。3.义务就是由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然性。三个命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绝对的、普遍的、必然的规律,即绝对命令。

4、普遍道德法则的可能性

在康德的伦理学体系中,义务还只是普通的道德范畴,只有达到绝对的道德命令才进入纯粹理性范畴。道德命令是比义务更高的范畴。通过批判经验主义、幸福主义、功利主义,康德分析一切情欲、偏好、利益都不能作为道德的根据和原则,因为其都不具有普遍约束性。康德的伦理学致力于必须找到完全超脱经验的、纯粹理性的、具有普遍约束必然性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要找到表达规律的先天综合判断。可是这样的道德法则何以可能呢?

“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根据,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根据”康德的道德法则的可能性与理性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没有自由则不可能超越感性的束缚寻求到纯粹理性的道德律,而同样如果不是道德律在我们理性中早就被清楚地认识到了则我们是绝不会认为自己有理由去假定有像自由这样的一种东西的。道德律是每个有理性者所不能否认的事实,这个基本法则的意识被称为理性的一个事实,这一法则看作是被给予的,它不是任何经验性的事实,而是纯粹理性的唯一事实,纯粹理性也借此而宣布自己的原始立法地位。(在康德的这段论述中用理性自由来论证道德法则的可能性,又用道德法则的可能性反证了理性自由的实在性,即我们通过认识到道德法则而认识到我们自己的自由。自由的理念是一个悬设,但是道德法则是一个事实,自由只有从实践的眼光看才是一个事实。到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直接把自由称之为一个“事实”了。)

5、道德法则的三个公式

作为道德法则的基本法则的绝对命令只有一个:“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在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视为一种普遍的立法的原则”。通俗地说,就是做人人都应当做的事。

道德法则的第二个公式——

—人是目的:“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都不能只看作手段。”(其论证可以从理性开始,由理性中的努斯演绎出自由,由逻各斯演绎出自律,自由意志的自律,即理性存在者以自身为目的)

道德法则的第三个公式——

—意志自律:“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就像自然王国中一样。”即,每个理性存在物的意志的观念是普遍的立法意志。”罗尔斯提示说,这个观点是康德对卢梭《社会契约论》中:“人只有服从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变成自由。”这一命题的演绎。

康德认为这三个公式是统一的,其中任何一个都包含着另外两个的结合。但罗尔斯认为这些公式是从不同眼光来看绝对命令的。第一个公式,从代理人的眼光来看某个道德情景,我们将使我们的理性行为的准则接受绝对命令的检查;第二个公式,绝对命令指导我们把自己以及他人看作是被我们的受推崇行动所打动的人;到了第三个公式,我们又回到了代理人的观点,但是这一次,这个代理人不是屈从于道德要求的人,而是似乎是确立了普遍法则的人:在这里,绝对命令程序被看作这样的一个程序,遵从那个程序以及对其意义的充分掌握使我们能够把自身看作为一个可能的目的王国建立普遍法则的人。

那么康德认为怎样的行为才算道德的?康德伦理学思想中的善恶评价标准如何呢?

6、道德评价的标准——

—义务论

首先,承认自由是评判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前提。其次,符合道德法则的行为即是有道德价值的。第一步就是看这一“行为本身”是否客观上符合于道德法则,如果它符合道德法则,那它就是“合法的”,但这时我们还不能说它是道德的。第二步.即进一步考察了这一行为的“主观动机”是不是出自对道德律的敬重.即是否以道德自身为目的之后,我们才能说它是否是道德的。对此,康德自己是这样说的:“不管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只要行为符合法则,它就具有合法性;如果在行为具有合法性的同时.行为的动机又是由义务观念所激发的,那么,行为与法则间的这种一致就具有了合道德性”。

“绝对命令”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对待这个标准有两种方式:一种客观方式,即主观行为去符合客观标准;一种是主观方式,出于“应该”“义务”。前者是经验的,只能说“好”,后者是意志自律,出于对道德律的尊重,理智上自觉,意志上自愿遵循,这样的行为即使是没有达到预期的好的效果也是具有道德价值的。也就是说康德的善恶评价关注的是道德行为动机,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不是看行为的结果,而是看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只要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符合道德的。这正是义务论的重要特征。因此康德的伦理学被学术界界定为典型的义务论伦理学。

7、道德公设的必要性

康德在追求纯粹理性的过程中也看到了现实幸福和道德之间往往呈现的二律背反现象,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康德提出了三个道德公设: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意志与道德法则的完全融合就是神圣性。这是理性存在者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所达不到的境界,因此必须假设灵魂不朽的条件,而这种不朽的灵魂,只有在上帝的神圣世界里才能实现,只有在理性世界才能摆脱一切因果律的制约,达到绝对的自由。康德认为有德之人是配享幸福的,也是能享幸福的,德福一致的至善在彼岸世界势必完满。

四、康德伦理学思想的最高追求

康德认为“伦理的形而上学不能建立在人类学上,然而却必须被运用到人类学”。通过这种运用,康德形式化的道德原理与在各种具体境遇中的实际人性联系起来了,使得其所谓的“形式主义”伦理学获得了“质料性的内容”。所以康德伦理学思想也绝不是空洞的形式主义。

康德将伦理学提升到了形而上学的位置,这对于肃清道德源泉、还原伦理学本相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而精神道德文明日益滑坡的今天,康德的伦理形而上学思想,人是目的,为义务而义务,为道德而道德的提法非常有现实教育意义。其实我们应该看到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遥远的年代早早地为我们敲响了道德警钟,道德必须形而上(此处说的是康德伦理学思想中的理论部分),以德配福(将伦理的形而上学应用于人类学上也就是“以德配福”)才是追求至善的唯一出路。

康德在他的伦理学思想上为我们勾勒了一个伦理的公民社会共同体,它高于任何律法的公民社会共同体,是以人类社会整体的德性为联合,超越了政治共同体的律法强制性,应当成为人类美好社会的最高理想。

参考文献:

[1]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01

[2]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实践理性批判.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

[4]邓安庆.康德伦理学体系的构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国古典理性主义伦理学研究

[5]张传有.关于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的几点思考.学术月刊. 1999年第5期·

[6]任丑.康德的义务论辨正—兼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自由本质.哲学动态2007年第5期

社会

思政探讨

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

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 陈义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 230039) 摘 要:康德法哲学的两个维度分别是权利和法治。他通过权利的普遍原则论证了权利 与义务对于道德的至上性、权利对于道德(善)的优先性以及一个公民社会的私人权利原则是 如何可能的;通过法治的理想社会原则论证了人性的善恶两重性、法治的国家统治原则以及 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文章最后对康德法哲学的历史观、自由主义和自然 法思想等对后世的影响作了评价。 关键词:康德;权利;法治;法哲学 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4)05-0023-05 康德哲学思想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以三个批判为基石建立起来的批判哲学体系具有划时代意义,还在于他在晚年试图建构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法哲学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完成了三大批判并建立起一个知、行、意一体的批判哲学体系之后,晚年康德发现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在“行”的实践方面,除了主观心灵的道德法则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表现在人与人之间联结成的公民社会中的客观法则未及论述;且由于新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风云激荡,康德意识到这个公共法则所构建的社会共同体又处于一种历史的演变之中。因此,他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论永久和平》、《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等作品中突破了三大批判那样一个知、行、意的理论性的平面结构,增加了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内容,具有了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厚重感。有的研究者甚至把这些作品称作康德的“第四批判”。在这些著作中,有一块属于法哲学的领域,它依存于道德形而上学之中,并与政治哲学、历史哲学融合在一起,要解决的是“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沿着这样的理路,康德试图向后人表明:以三个批判为基石建立起来的哲学体系是为他后期的政治法律思想奠定理论上的坚固基础。康德是从“权利”和“法治”两条路径展开其法哲学的理论框架的,其中,权利原则构成了公民社会和宪政的先天理论基础,法治原则构成了公民社会和宪政的现实表现形式。 一、权利:构建内隐的作为其原则的法哲学 自由是贯穿康德整个哲学的一条红线。在理论哲学中,康德通过严格划分与物自体的界限,确立了先验自由的可能性;在道德哲学中,康德确立了自由概念的实在性,认为道德的存在是个客观事实,它的普遍必然性来源于实践理性本身。自由首先是人的心灵的一种性质,即意志自由。然而,当康德把人的自由放置到社会政治制度背景中审查时,意识到仅从意志自由来定义人的自由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实中的人更需要的是作为权利的自由。 收稿日期:2004-06-23 作者简介:陈义平(1967~),男,安徽全椒人,安徽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2004年9月 第28卷第5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September 2004V ol.28N o.5

康德的哲学思想

康德的哲学思想 思想与生命体现为一种高贵 康德的哲学思想 1770年是康德学术活动和哲学思想发展进程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由于这篇论文为他后来创立的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哲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学术界通常都以这一年为界限,把康德哲学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一)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康德的新自然观集中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说”中。

第一个假说是“潮汐假说”,即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的摩擦而逐渐减慢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4年发表的《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起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海洋的水位发生着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水位的涨落与地球表面不断发生摩擦的结果,势必导致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这种影响在短时期内固然微不足道,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补偿,最终必然会使地球自转停止而走向死亡。康德的这个假说已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确证。这一假说的哲学意义就在于,它表明了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是运动的,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过程。 第二个假说是“星云假说”,即关于宇宙中诸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假说。这一理论是康德在1755年匿名发表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即中文译本《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康德认为,宇宙间最初充满着分散的、云雾状的物质微粒,即“原始星云”,它们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由于这些微粒分布的密度不同,因此在引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质点便逐渐聚集到密度较大的质点上去,从而形成

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内容提要】:世人皆知康德是一位划时代的哲学家,但有多少人知道他同时也是一位对法律有着精深研究的法哲学家呢!康德的法哲学思想始终以三大批判为基础,其道德理论在里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法与道德的关系构成了论证法之为法的必经之地。本文试图简要的分析康德对法的定义、道德之理论根据、法与道德之关系,以便更深刻的理解这一古老而深邃的命题。 【关键词】:康德法律道德形而上学法哲学 康德对法的定义 康德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他认为法的产生是理性存在者“放弃他们野性的自由而到一部宪法里去寻求平静与安全。”[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第12页。] 他曾经对法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法律就是那些使任何人有意识的行为按照普遍自由原则确实能与别人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综合。”[ 《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09页。] 从上面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康德认为法律追究的是人的外部行为。这与现代法律只规定人的行为之通说是一致的,而且人的行为仅仅限于有意识的行为。对于无意识的行为是不予追究责任的,对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无意识能力之人也相应的减免义务。法的效果与道德间关系通过外部行为作为桥梁连接

予以表现出来。 、结合康德在《法的行为而上学原理》中对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区分,我们对该定义既可作法理学解读也可作法哲学解读。康德认为精通实在权利和实在法律体系的法学顾问或职业律师等人的知识属于法理学范围;而关于权利和法律原则理论知识则属于纯粹权利科学,是法哲学或法的形而上学。用法理学解释这个定义可以从立法理论、法的社会交往性质、法的主体(人)、客体(有条件的行为)、内容(权利义务)等去分析,笔者在此不予详述。康德对法的定义与今天对法的概念的理解可作如上所述的实体性分析。参阅卓泽渊教授所著《法学导论》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意义上的法是以国家意志为表现、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此处对法的定义与康德之定义相比,少去了许多哲学理论意味和抽象概念。所以,康德的法哲学被划分在哲理法学派。 、要分析康德对法所下的定义,必须注意到“以普遍自由原则”为基础这层含义。他认为法是调整个人意志与他人意志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综合条件,法的目的是使得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并非个人愿望、偏好的实现。康德对法律的定义是来自于他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既有认知理性的能力,同时又具有实践的理性。认知能够为自己立法的!他的行为选择必须被道德律所指引,不然每个人只为争取个人自由而侵犯他人自由必将导致混乱,也失去了真正的自由。法律是在普遍自由原则即道德律指引下构建起来的,是对意志行为外在形式上的规制,以便人们朝着善去行动。所以,法律具有强制

康德的法权论形而上学之大意

康德的法权论的形而上学之大意 侯健 一、康德之谜 康德(1724-1804)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偏远小城柯尼斯堡(今天俄罗斯境内)的一个工匠家庭。1740年,他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康德当了大约8年时间的家庭教师,1755年成为柯尼斯堡大学的讲师,1770年被任命为哲学教授。他写过很多著作,其中关于法律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1797年)一书的第一部分《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又译为“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康德的法哲学思想属于美国法理学家庞德所说的哲理法学。哲理法学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人的哲学体系中所包含的法律思想的通称。相比古典自然法学派,哲理法学派的法律思想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古典自然法学家一般使用清晰、明澈的概念和术语来表达法律思想,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但是这种思辨色彩并不浓厚。康德和黑格尔的法律思想是他们的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浓厚的思辨色彩。这种法律思想比较晦涩。康德与黑格尔有重要区别。康德将法归结为形式性的伦理概念、绝对命令的准则,他划分了正当与善,主张个人价值高于共同体价值。黑格尔将法解释为客观精神、自由意志的体现,主张个人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他的价值。他们虽然都将自由作为法的中心问题,但在国家、法与个人的关系上,康德的法学具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黑格尔的法学则具有国家主义、绝对主义特征。 康德的个人生活平淡无奇。他一生没有离开过柯尼斯堡,也没有领导或参与过什么重要的政治或社会运动。康德是思想史上一个著名的光棍,和一个男仆生活在一起。他的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4点半踱出家门,在一条小道上来回走8趟,邻居可以根据他的散步时间来对表。这就是一个谜:康德的生活范围如此狭隘,他何以创造出反映时代要求和进步趋向、意义深刻的思想体系的?他是如何超越柯尼斯堡这个小城的限制的? 第一,康德具有天才的思辨能力,而他又主要研究的是思辨哲学。借助已有文献资料,躬身自问、自我反思,就可以进行研究。 第二,康德并不是一个一心只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我们也许可以从以下线索来发现康德何以从社会实践中汲取他的思想灵感的。从库恩的《康德传》的人物列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康德交往范围非常广泛。他曾经或一直保持密切交往关系的就有25人。这些人三教九流,有学者、教授、书商、牧师、商人、官员、贵族,有男人也有女人。康德的社会活动比较多,他与社会人士的交往并不仅仅限于书信往来,有各种聚会、宴会、沙龙等。18世纪的柯尼斯堡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生活着许多民族和国籍的人们,例如荷兰人、英国人、立陶宛人、波兰人、法国人等,当然还有当地的普鲁士人。他们有自己的社区。康德不用走出这个小城,便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们和文化。康德非常注意了解外界的重要变化,了解在柯尼斯堡之外的世界中发生的重要事情。有一位船长从外地回来,康德专门请他吃饭,请教国外的事情。

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周冬平*:男,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2004年级本科;四川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2008级研究生。 【内容提要】:世人皆知康德是一位划时代的哲学家,但有多少人知道他同时也是一位对法律有着精深研究的法哲学家呢!康德的法哲学思想始终以三大批判为基础,其道德理论在里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法与道德的关系构成了论证法之为法的必经之地。本文试图简要的分析康德对法的定义、道德之理论根据、法与道德之关系,以便更深刻的理解这一古老而深邃的命题。 【关键词】:康德法律道德形而上学法哲学 康德对法的定义 康德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他认为法的产生是理性存在者“放弃他们野性的自由而到一部宪法里去寻求平静与安全。”[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第12页。] 他曾经对法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法律就是那些使任何人有意识的行为按照普遍自由原则确实能与别人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综合。”[ 《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09页。] 从上面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康德认为法律追究的是人的外部行为。这与现代法律只规定人的行为之通说是一致的,而且人的行为仅仅限于有意识的行为。对于无意识的行为是不予追究责任的,对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无意识能力之人也相应的减免义务。法的效果与道德间关系通过外部行为作为桥梁连接予以表现出来。 、结合康德在《法的行为而上学原理》中对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区分,我们对该定义既可作法理学解读也可作法哲学解读。康德认为精通实在权利和实在法律体系的法学顾问或职业律师等人的知识属于法理学范围;而关于权利和法律原则理论知识则属于纯粹权利科学,是法哲学或法的形而上学。用法理学解释这个定义可以从立法理论、法的社会交往性质、法的主体(人)、客体(有条件的行为)、内容(权利义务)等去分析,笔者在此不予详述。康德对法的定义与今天对法的概念的理解可作如上所述的实体性分析。参阅卓泽渊教授所著《法学导论》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意义上的法是以国家意志为表现、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此处对法的定义与康德之定义相比,少去了许多哲学理论意味和抽象概念。所以,康德的法哲学被划分在哲理法学派。 、要分析康德对法所下的定义,必须注意到“以普遍自由原则”为基础这层含义。他认为法是调整个人意志与他人意志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综合条件,法的目的是使得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并非个人愿望、偏好的实现。康德对法律的定义是来自于他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既有认知理性的能力,同时又具有实践的理性。认知能够为自己立法的!他的行为选择必须被道德律所指引,不然每个人只为争取个人自由而侵犯他人自由必将导致混乱,也失去了真正的自由。法律是在普遍自由原则即道德律指引下构建起来的,是对意志行为外在形式上的规制,以便人们朝着善去行动。所以,法律具有强制的功能,也具有教化的作用。 、另外,从康德对法的定义还可以看出,普遍自由原则是肯定的,推动人们行动;而法律作为协调、限制规则,是否定的、消极的。但法律自由相对于野蛮自然自由则处于积极肯定状态。康德将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个人心理不受任何限制,实则处处受限的自然状态;心理上感觉不自由,行为受法律限制,法律代表公意的伦理自然状态;人人把别人当作目的,自觉按照道德律行为,组成一个道德共同体——目的国的伦理自由状态。[【德】康德:《历

康德的法哲学 韩水法

康德的法哲学韩水法 人文与社会 人民大学法学院讲演报告 德国的政治哲学和英美国家的政治哲学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德国的政治哲学包含了法哲学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才能很好的理解康德的法哲学观点,他的法哲学观点其实是政治哲学观。要理解康德的法哲学,先要了解他的哲学观。 康德是一位对现代哲学、政治理论影响都非常大的一位思想家,尤其是对政治哲学的影响非常大,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罗尔斯,主要是以康德为他研究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当然还有卢梭、洛克。我早年也是主要研究康德理论的,所以我的学生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题目都是对康德理论进行研究讨论的,后来又过渡到康德的政治哲学。德国的法哲学是他哲学体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先看一下德国的法哲学对今天有什么意义,德国一位叫科殷的法学家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法哲学》,这本书大概是六十七年代写的,他在这本书的一开始就引用了康德的一段话,说:“问一问法学家什么是法学就像问一位逻辑学家什么是真理,会使他感到为难,他回答可能是这样,并且在回答中极力避免同一反复,而仅仅承认这样的事实,及指出某国家在某个事情的法律认为唯一正确的是什么,而不正面解答问者提出来的那个普遍性的问题。对于具体的实例指出什么是正确的这是很容易的,例如,指出在一定的地方,一定的时间的法律是怎么说的,或者可能是怎么说的,但是决定已经制定出来的法律本身是否正确,并规定出可以被接受的普遍标准以判断是非,弄清什么是法,什么是非法,这就非常困难了。科殷教授在引用这样一段话的时候就是说,康德这样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个法学和法哲学的区别在哪里,法学家是讲事实或者法律是怎么样的,法学家要讨论这些法律背后的原则是不是对的,或者是不是错的,这些原则是从哪来的。所以,法哲学关心的问题就是法是什么或者法应当是什么?我引用这样一段话就是要表明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说,康德的法哲学的思想对今天的德国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要不然像科殷这样比较有影响的现代法学哲学家不会把他的话放在他著作的前面作为一种经典的表述,说明康德指出了什么是法学,什么是法哲学这样一个问题。 整个德国思想文化兴起是比较晚的,在康德那个时候德国的学术才真正的成为一种自己的学术。什么意思呢?因为在这之前德国大学里面大部分老师授课是用拉丁语教的,是从康德或者是从康德前面沃尔夫开始用德语开始授课,康德开始德国的学科系统才开始形成。我们看到法哲学这个词实际上基本是从康德开始的,从此以后,我们开始看到后来有费希特写《法哲学》,黑格尔写《法哲学》,一直到今天像哈贝马斯、赫费,他们都还继承着德国法哲学的传统,这个传统就是从康德开始的。从康德思想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后来黑格尔的《法哲学》里面有很多思想也是来自于康德,包括一些重要的概念都是来自于康德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德国通常情况下,他们就讲法哲学和国家哲学,这就和我们通常熟悉的政治哲学区别开来,在英美都是讲政治哲学,在德国很少有著作讲到政治哲学,他们的政治哲学是在法哲学和国家哲学里面来讨论的。这样一种区别当然也是与德国大学教育的形式和英美大学教育的方式不同也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知道,在德国大学里面学习的话,一个人文或者社会学科的研究生不可能只是学习一个专业,通常情况下都是学习一个主专业和两个辅修专业,所以德国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者研究的领

康德的哲学思想内容介绍

康德的哲学思想内容介绍 哲学家康德全名伊曼努尔;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那么康德的哲学是怎样的?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康德的哲学是怎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他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是无法理解世界的。康德的这个理论是结合了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欧陆的理性主义的成果,对度过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康德哲学在框架上的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语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好扩谓语的命题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大多都是后验命题,但是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也就论证了数学的可能,康德认为这些事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的领域的,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是存在这样的调和性的概念的,所谓调和性的概念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就是实践理性,若是将它类推在审美中,就变为了批判力。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哲学体系,这三大批判分别是纯粹领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无解的。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而判断力批判主要回答的是我们可以抱有怎样

的希望。 康德的著作康德著作主要分为9卷,不同时期内容各不相同。第一卷康德写于1747-1956年间,这一时期的著作主要的方向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其中涉及了“活力测定”、“地球的自转”、“地震”、“火”等内容。第二卷主要是康德1957-1977年间的著作,这个时期的著作属于前批判时期,研究的方向比较杂,其中共收录了康德的17篇著作。第三卷名为《纯粹理性批判》,在其刚出版时,康德因其内容而被人们误解,称他的思想为“贝克莱主义”,使得他非常烦恼。 6年后,康德进行了修改,补增了对唯心论的偏斥,减缩了再生想象力的派生作用的章节。第四卷主要内容来自于第三卷第一版和其他的一些著作,主要包含了4篇著作。第五卷主要囊括了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和1790年发表《判断力批判》,后者的发表,代表着康德“批判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第六卷主要包含《纯天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和《道德形而上学》两部分,前者的出版颇为曲折,曾受到普鲁士政权与宗教政权的反对。第七卷包括了《学科之争》、《实用人类学》,通俗易懂,主要表达了康德对人生的思考。第八卷主要由部分论文和部分著作组成。第九卷主要囊括了《逻辑学》、《自然地理学》及《教育学》,而这一卷的这三部分内容主要是由两位学者依据康德发表的论文编辑而成的。 康德启蒙运动有什么作用在这次启蒙运动中,康德率先提出了给活动的核心的,也是最本质的就是人应当通过自我的独立思考,从而进行立项的判断,而不是受外界的影响,被外界干预。当然他还注重

哲理法学派(康德和新康德主义)

哲理法学派 第一节哲理法学派概述 一、哲理法学的特点及其在西方法学中的定位 哲理法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开创的一支法学流派。 哲理法学的特点是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去研究法学课题,在哲学体系之下对法学课题予以重新考察,从而得出了一些哲学化的法学观点,使其更接近“法”这一事物的本质。这是哲理法学的最大特色。此外,它在论述其法哲学思想时,又贯穿着人本主义和主体性哲学思想,提出“人是目的”的主张,体现了启蒙思想和古典自然法思想的精神。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西方的法学流派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研究对象侧重实然法、研究方法侧重经验主义的实证法学;一是研究对象侧重应然法、研究方法侧重理性主义的非实证法学。依此标准,哲理法学则归属于非实证法学,其在西方法学流派中的定位可见下图:实证主义法学 自然法学 非实证主义法学 哲理法学 哲理法学派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哲理法学和晚期哲理法学。二者在时间上间断了近一个世纪,但其哲学基础、研究方法是一脉相承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哲理法学生命力的强大。 二、早期哲理法学 早期哲理法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康德、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762-1814)、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1854)、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和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早期的哲理法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学流派。其代表人物都首先是哲学家,而后才是法学家。他们的哲学观自成体系,而其法学观点又是建立在各自的哲学体系之上的,故而有很大的差异性。如“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

浅谈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理论

浅谈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理论 化学系--潘西--10120540119 摘要:在康德完整的哲学体系中,其中以自由意志为主导的道德哲学占据着实质的核心地位。康德强调:人的理性是道德原则的基础,人是道德活动的目的,人的意志自由应体现在对客观道德原则的遵循,对绝对命令的服从。本文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指出道德立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的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此外康德对道德的阐释在今天仍在哲学界熠熠生辉,对我们当前各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较为深远的启发。 关键词:康德,道德哲学,自由意志,现代启示,通俗道德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学。 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大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道德哲学在近代西方思想界始终占据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到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就在于有道德上的自由意识,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康德的这些学说在当今社会上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对康德道德哲学的阐释 (一)通俗的道德哲学 善良意志、感性欲求、理性的使命。普通的人类理性都承认,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在于行为的善良意志,而不在于它的实用性。而“善良意志”也就是我们撇开一切感性的东西时单凭理性来设想的一种意志。然而理性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感康德还认为,如果理性被用来满足人的感性欲求,那么,它也就被用作它的正当使命之外的意图的手段了。理性不应成为手段,而应当成为其自身的目的,这是普通的人单凭其健全知性就能领会的。性的欲求,因为感性欲求单凭人的本能就能满足,而且这种本能比起理性来似乎更有效。 所以,一个普通人,“即使不教给他们任何新东西,只需使他们注意自己的固有的原则,因而不需要任何科学和哲学,人们就知道如何做才是诚实的和善良的,乃至于智慧的和有德的。 (二)道德形而上学 刚才上面所讲的是实践理性的先验论,这里讲到的是实践理论的辨证论,虽然通俗的道德哲学能够区分出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称得上是道德的,但它毕竟只是停留在朴素的状态,如果它没有更高的哲学指导,就容易在实践理性自然产生的辨证论面前迷失方向而走上歧途,从而使自已的本性变坏。就比如说,通俗的道德哲学是立足于行为的动机来考察行为的道德意义,即某个行为到底是“出于义务的”还是“合乎义务的”,实际的上是把一个行为的动机归结为一种经验的事实。对于这种经验的事实,我们要么可以再假定有一种隐藏得更深的不道德的动机,这样就可能会否定有真正道德行为的存在;要么假定一种虚构的高尚动机,从而为一种抽象的道德而沾沾自喜。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没有可靠的经验事实作最后的裁定,因此人们便陷入“有无真正的道德行为”的辨证论。在这里于是康德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不要靠举例子或树榜样来说明道德的原则,而是要从通俗的道德哲学上升到道德形而上学,然后再从道德形而上学下降到通俗的道德哲学,重新诠释那些行为,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 道德形而上学不是从经验的知识中抽出来的法则,而是直接由纯粹实践理性推演出来的法则,因而它是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一般有理性者和自然之物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意志。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思想的研究综述 院系:哲学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姓名:乔连军学号:H200902005 摘要: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及其思想来源有哪些?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发展 的方向及趋势是什么?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争论的焦点有哪些?本文旨在简明扼要的阐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研究的必要性,理论渊源,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就目前其争论的主要焦点问题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动态趋势 早期马克思先后受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影响,其法哲学思想获得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其后期法哲学思想的最终形成埋下伏笔。“马克思并没有建立有关法律的特殊著作体系,马克思对法律的认识,是他一生不同时期所坚守的一般社会智识进路的一部分”。①一般将马克思的思想分为两部分即“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和“后期的马克思主义”,以《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坚持法哲学是批判的,实践性的。 一马克思法哲学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是对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和德国哲理法学派的扬弃基础上形成的。究其本质,马克思的法哲学是批判的法哲学亦或是法的形而上学的批判。把握马克思法哲学的这一本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人权观,划清与空想社会主义人权观之间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下面分别对这两个学派加以简略概述。㈠在近代自然法学派时期,有两个需要回答的问题:一是在个人权利和国家法律之间谁占有优先地位;二是在国家和政府组成之前社会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对于前者的不同回答,区分了近代政治哲学与古典政治哲学。美国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讲:“近代政治哲学将‘权利’视为出发点,而古典政治哲学则尊崇‘法’”。②因此近代政治哲学不像传统学说那样,从自然“法则”出发,而是从自然“权利”出发。在近代政治哲学中,个人是优先于公民社会的,公民社会的一切权利都是由原本就属于个人的权利派生出来的。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构成了近代自然法学派关于自然状态的学说。施特劳斯说:“从霍布斯开始,关于自然法的哲学学说根本上成了一种关于自然状态的学说。自然状态的特征就是,其中有着绝对的权利,而没有什么绝对的义务。”③㈡德国近代哲理法学派在法哲学方法论、本体论方面深刻地渗透在马克思法哲学研究当中,是马克思法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康德是德国哲理法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卢梭法学观的影响下,康德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体的法哲学观。康德的实践理性在法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所谓“自由意志”。他把自由意志及其对人的行为的自由协调看做是法律的基本规定性。因此,法律可以运用强制力来控制那些不

康德哲学思想

第三讲: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及先验哲学 三、康德的哲学思想 1、产生的原因: 从培根开始的近代经验主义并不承认“知识”有两个不同的来源,而认为一切都来源于“感觉经验”,逻辑形式也来源于“感觉经验”的概括。然而,如何从只具有“感觉经验”之“偶然性”中概括出逻辑的“必然性”?于是,经验主义常导致怀疑主义。(注:经验主义并非不要理性,不过它理解的“理性”仍来源于感觉经验,是“感觉经验——感性”的概括与升华,是感性之“抽象”。这样的理性,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只是上些经验上约定俗成的规则,因而只有经验上的普遍性,而无逻辑上的必然性。即培根的“蜜蜂酿蜜”的道路。)休谟问题已使理性是否有能力从事形而上学成为巨大的疑问。康德认为人类最崇高的目的,仍是惟独理性才能揭示的,这是形而上学这个科学部门存在的根本理由。理性在现有的形而上学中当然无法执行自己这项使命,这一点休谟讲得对,但休谟取消一切形而上学的结论,却下得仓促、不正确,康德为“未来形而上学”奠基工作。为未来形而上学的做奠基工作,无疑就应对理性能力本身做彻底地考察,康德称之为“纯粹理性之批判”。休谟对经验中的理智(逻辑范畴)所做的无情拷问和消解工作无疑属于“理性之批判”,但他的批判产生的是否定性的结果,康的批判在休之后重新确定理智之根据,划定其范围,而这种指头要导向的是另一种确定的积极成果,达到纯粹理性之我阐明(先验哲学)。 2、思想内涵 (1)经验自身不能不能提供“知识”必然性的根据,“经验知识”的“根据”应在“经验”之外。先天分析判断:判断之谓项是从主项概念中“分析”得出,分析判断是无关经验的,是必然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它是逻辑的、“先天的”。综合判断:若一个判断的谓项并不包含在主项中,则发生了两个没有逻辑内涵关系的观念之间的真正连结,必须经过“经验”,才能得到知识。既然综合判断是“经验”的,必是后天的。(注:休谟只承认综合判断的经验性,不承认综合判断的逻辑必然性。)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同时,光靠“分析”,我们得不到“新”的知识,因此,知识的进步与积累,只有通过“经验”的不断“综合”,才有可能。 康德论证数学判断固然是先天的,都同时是综合的。 例:7+5=12;真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线。 例:5加到上不是凭助手指头或别的什么吗?直线是不是两点之间最短的线,不是要凭

康德法哲学思想析略

康德法哲学思想析略 康德法哲学思想析略 康德以三大批判为基石创建的批判哲学体系奠定了其在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实现了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哲学史上的一次巨大转变。实际上,出于对政治焦灼而密切的关注与深刻而沉着的革命热情,晚年的康德突破了三大批判关注的知、行、意的理性哲学范畴,把目光移向了以人的权利与自由如何可能为主干的政治法律哲学的范畴之中。故而,有学者将体现这些思想的主要著作,包括《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论永久和平》、《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称之为“第四批判”。①恩格斯曾赞誉康德哲学掀开了德国哲学的革命的新篇章。② 理性思想指导下建构的康德法哲学 康德法治思想的哲学史背景。康德登上哲学舞台之时,以洛克、巴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与以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在争鸣之后各自都陷入了理论困境而无法自救。经验论者无法解释建立在感觉经验之上的知识或然性与他们追求的普遍必然性在逻辑上的内在矛盾,而唯理论者试图从理性推演出全部知识的努力也陷入泥沼。早年属于唯理论学派的康德而后在休谟的“提示之下”打破了他“独断主义的迷梦”,走上了批判哲学的道路。康德一面指责独断论的“专制”,一面却又指责怀疑论者不断地对牢固的哲学根基进行破坏,“但幸好他们是少数人”③而康德自己的构想则与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

义一脉相承:为真正的科学清理出一个可靠的地基。在哲学被视为“科学之科学”的时代,法哲学甚至是法学本身都只能从属于哲学的一般特性。康德所推崇的理性即是保证这一切的根本所在,在唯一的理性指导下建构的法哲学自然不可能有可以并存的两个或者多个体系。 康德时代法学与哲学关系问题的关节在于何种哲学才能本文由收集整理取得“科学之科学”的合法席位。正如黑格尔所言:“在自然里,枝、叶、花、果的发展阶段,皆各自出现,而内在理念才是这种依次开展的过程之主导的决定的力量”。④ 正因如此,虽然康德承认有多种哲学,也承认这些纷繁哲学的历史贡献,但这不意味着他容忍这些哲学流派取得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的合法席位。“事实上,存在多种的哲学论证方式,以及通过论证方式去追溯最早的理性原则,随之或多或少成功建立一个体系的基础,这不仅仅存在过,而且必定有过许多这样的尝试,而每一种尝试都对当代哲学作过有益的贡献。不过,从客观的角度看,既然只有一种人类理性,就不会有多种的哲学。”⑤ 哲学家眼中的法学。专业法学家与“法学外的法学家”就法哲学问题的回答视角是不尽相同的。专业法学家着眼于法的稳定性继而努力在既构的体系之内以经年相续的术语经验性地解释法律问题。科殷的《法哲学》开宗明义就引用了康德的一段话来阐述这个思想:“什么是法?如果法学家不想陷入无谓的累赘

马克思早期的法哲学思想

改革与探讨 马克思早期的法哲学思想 张密丹1于海洋2 (1、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从1835年到1843年,即从学生时代到《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深受近代法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康德和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影响,融合两者形成了“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哲学观。这种法哲学观崇尚理性和启蒙精神,仍是唯心主义,具有法的形而上学色彩。当面对物质利益时,马克思开始对自己的法哲学思想产生了疑问,并开始动摇。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他对近代法哲学进行批判的开始。 1马克思早年的“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哲学观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最初是受康德法学影响。在康德哲学思想中,“现象界”与“自在之物界”是彼此分离的,“此岸”与“彼岸”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应有”与“现有”存在严重对立,这种对立的突出标志,就是远离现实、憧憬未来的理想主义。康德的整个思想体系渗透着对人的自由的描述。如果没有黑格尔那般深刻的辩证观念,康德的整个思想体系缺陷也很难被发现。因此,康德法学便自然而然成了刚从事法学研究的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基础。 1836年10月,他离开波恩到柏林大学,继续攻读法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法律文献,选读了许多法律课程,并且把《罗马法全书》的头两卷译成德文。马克思把法哲学体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马克思自己“慨然称为”“法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主要就是“脱离了任何实际的法和法的任何实际形式的原则、思维、定义”。第二部分是“法哲学”,也就是研究“成文罗马法中的思想发展”,而这一部分又分成关于形式法和实体法的学说,其中关于形式法的学说“应当叙述体系在连贯性和联系方面的纯粹形式,它的分类和范围;关于实体法的学说,相反地,则应当叙述体系的内容,说明形式怎样凝缩在自己内容中。”马克思按照这种体系,把“这部倒霉的作品写到了公法部分,约有三百印张。”[1]但在接下来的理论研究中,尤其是1837年夏秋同青年黑格尔派的接触,使马克思越来越认识到理想主义法学观的弊病。马克思因此重读黑格尔的著作,并为其中丰富而精辟的思想所吸引,开始认识到了黑格尔学说的重要性。因为与康德法哲学不同,黑格尔强调,哲学的态度“必须绝对避免把国家依其所应然来构成它”,“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2]马克思进一步看到了整个体系的虚假。 由康德主义转向黑格尔主义,并不是说马克思彻底抛弃了康德主义,“他所抛弃的只是康德主义从‘应有’出发去推演‘现有’的法学方法论;而康德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诉诸自由理性的启蒙思想,无疑被马克思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马克思既吸收了康德主义的积极因素,又吸收了黑格尔主义的合理内核,并在综合两者 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哲学观。”[3]这 种新理性批判精神充分反映在马克思的《博士论 文》和《莱茵报》前期发表的文章中。 2法是事物的本质之理性实现 从1839年起,马克思致力于古希腊思想史 的研究,撰写了他的博士论文,即著名的《德谟克 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差别》 一文。在论文中马克思主要想通过对伊壁鸠鲁学 说的推崇,来支持德国当时的政治民主激进派的 主张。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哲 学观虽然带有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色彩,但这无疑 是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学观的“哲学纲领”。这种自 由观的内在精神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从早年到暮 年对自由问题探索的活动中。 1841年12月,费?威廉四世颁布了名为自 由、实为专制的新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敏锐地觉 察到这个新法令的真正意图。于1842年1月至 2月写下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在马 克思看来,“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 为特权,有时表现普遍权利而已。”自由作为“合 乎理性的本质”,它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 也就是“出版的类的本质”,而精神自由就是要对 客观真理的自由探讨,只有当这种探讨合乎对象 本身的性质,并且能够引出合乎真理的结果时, 它才真正体现精神的自由。“精神的实质就是真 理的本身”,“精神的普遍谦逊就是理性,即思想 的普遍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按照事物本质的要求 去对待各种事物。”作为体现真理的出版物,其探 讨真理的方式应该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就是 说它应该是符合真理的。“不仅探讨的结果应当 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引向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 乎真理的。真理探讨本身应当是合乎真理的,合 乎真理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这种真理的各 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4] 既然真理是普遍的,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 决定的,那么精神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欢乐” “光明”,它不能只有如书报检查令所规定的一种 形式。马克思在此用文学的语言写道:“每一滴露 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 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 照耀着什么事物,都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即官方 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 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 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丧服,可是自然界却 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马克思认为,如果不管对 象本身的性质,给真理的探讨硬性指定一种方 式,一种风格,这就不仅“损害主体的权利,也损 害客体的权利。”[5] 3“苦恼的疑问”与近代法哲学的动摇 1842年初夏到1843年初是马克思参加《莱 茵报》工作的后期。在这一期间,马克思开始对新 理性批判主义法学观发生怀疑,并且试图从实证 的角度来考察法和法律这种社会现象。为此他写 下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马克思在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文章中,马克思认为 森林占有者的习惯权利,实际上是违背理性法的 “特权者的习惯”,是“和法相抵触的习惯”,与此 相反,穷人的“习惯权利”的客观基础却存在于穷 人的贫困境况之中,它符合事物的本性即理性。 因而对于任何立法来说,它是不可侵犯的。“我们 为穷人要求习惯权利,但并不是限于某个地方的 习惯权利,而是一切国家的穷人所固有的习惯权 利。我们还要进一步说明,习惯权利按其本质来 说只能是这一最低下的、备受压迫的、无组织的 群众的权利。”[6] 对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在马克思的内心深 处激起了强烈的震荡:为什么国家和法律全沦为 私人利益的御用工具?难道法律真是理性自由的 体现吗?为了揭开这一疑问,马克思写下了《摩塞 尔记者的辩论》一文,深刻地指出,“摩塞尔河岸 地区的贫困状况同时也就是治理的贫困状况”, 并且提出了理解“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的任务。 此时,马克思仍然认为只有“自由报刊”这种“理 性的力量”才能解决摩塞尔河沿岸地区的贫困问 题。[7] 由此可见,马克思运用先前的“新理性批判 主义”法哲学观无论如何也处理不了“物质利益” 问题了,这些问题像一道厚实的围墙堵在他的面 前。“物质利益”问题引发的“苦恼的疑问”,动摇 了马克思原有的法的形而上学观。正是在这种情 况下,马克思“非常乐意”地“从社会舞台退回书 房”,开始了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同时也是 对其自身的“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哲学的清算。在 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这样 说,“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 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 的导言曾发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 上。”[8]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82:10-11.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61:12. [3]龚廷泰.青年马克思新自由法思想探析[J].南京 社会科学,2000(9):5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56:63,101,67,8-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56: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56:139-14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56:216,228,229,23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摘要:马克思早年的法哲学思想深受近代法哲学,尤其是康德、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影响,融合两者形成了“新理性批判主义”法哲学观。这种法哲学观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的色彩,当面对物质利益时无法解决。马克思因此产生了“苦恼的疑问”,并开始对近代法哲学思想开始了动摇和批判。 关键词:马克思;早期;法哲学;近代法哲学 (下转24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