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模板】

XX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模板】

XX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模板】
XX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模板】

XX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

目录

1 总则 (4)

1.1 编制目的 (4)

1.2 编制依据 (4)

1.3 适用范围 (5)

1.4 预案体系 (5)

1.5 工作原则 (5)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5)

2.1 应急指挥机构 (5)

2.1.1 大气应急指挥部组成 (5)

2.1.2 大气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6)

2.1.3 大气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6)

2.2 办事机构 (9)

2.2.1 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成 (9)

2.2.2 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9)

2.3 专家咨询机构 (10)

3 监测预警 (11)

3.1 监测预报 (11)

3.2 预警分级 (11)

3.3 预警启动 (12)

3.4 预警发布 (12)

- 1 -

3.5 预警变更和解除 (13)

4 应急响应 (13)

4.1 预案启动 (13)

4.2 响应分级 (13)

4.3 响应措施 (13)

4.3.1 IV级响应 (14)

4.3.2 Ⅲ级响应 (14)

4.3.3 Ⅱ级响应 (15)

4.3.4 Ⅰ级响应 (17)

4.4 响应级别调整 (18)

4.5 信息公开 (19)

4.6 区域联防联控 (19)

4.7 响应终止 (19)

5 附则 (20)

5.1 以上、以下、之间的含义 (20)

5.2 督查考核与责任追究 (20)

5.3 预案管理与更新 (20)

5.4 预案制订与解释 (20)

- 1 -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应对XX市大气重污染,建立健全大气重污染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大气重污染预防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J622-2013);

《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函〔2010〕113号);

《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浙江省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

《XX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

《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等。

1.3 适用范围

- 1 -

本预案适用于XX市范围大气重污染的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1.4 预案体系

建立全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体系,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XX市实际,制订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XX市各(本)级相关部门根据职责,结合本预案制订具体应急行动方案,落实本领域污染减排措施。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工业企业根据要求,编制相应应急预案。

1.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3)属地管理,应急联动。

(4)加强监测,信息公开。

(5)分级预警,按级管控。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为有效处置大气重污染事件,XX市政府设立市大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大气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大气重污染的应急处置行动。

2.1.1 大气应急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必要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

- 1 -

副总指挥:市府办分管副主任、市环保局局长

成员:市政府应急办、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气象局、市供电公司、市行政执法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消防大队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

2.1.2 大气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大气重污染防治和应急处置的决策部署。

(2)指挥、协调大气重污染应急处置工作,督促检查应急措施的落实。

(3)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2.1.3 大气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1)市政府应急办:充分利用现有市应急指挥信息平台,负责接受和发布各级大气重污染预警信息,通知各部门启动预案,汇总整理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向大气应急指挥部汇报。

(2)市委宣传部:负责研究制定确保信息有效传递的应急行动方案。确保信息有效传递,加强对本预案的宣传,负责畅通发布渠道,加大大气污染健康防护信息、建议性减排措施等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污染防治的参与意识。配合做好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3)市经信局:研究制定工业企业强制性污染减排应急行

- 1 -

动方案,负责落实工业企业在大气重污染期间的停产、限产措施,督促指导镇乡、街道落实工业企业停产、限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负责协调电力能源调配,确定停产、限产企业用电负荷,减少或停用燃煤发电量。负责保障大气重污染时应急指挥通讯网络畅通,负责协调电信运营企业为重污染预警提供短信等通信保障。

(4)市公安局:督促指导下级相关部门落实大气重污染下车辆限行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配合环保部门依法加强对行驶中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渣土车、砂石车等车辆违反规定上路行驶的检查执法力度。落实烟花禁燃。

(5)市民政局:负责协调大气重污染应急处置中紧急撤离和临时避迁人员的接收、安置和配合紧急撤离、回迁等工作。

(6)市财政局:负责保障XX市大气重污染应急工作所需资金,并对应急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

(7)市建设局:负责研究制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应急行动方案,组织落实停止拆除作业、室外土方作业、室外油漆涂料施工、室外施工及增加洒水频次等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督促指导下级部门落实扬尘控制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8)市交通局:负责研究制定公共交通应急行动方案,落实市公共交通运力保障,督促指导下级相关部门做好公共交通

- 1 -

运力保障,保障公众出行;落实营运类车船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9)市卫生局:组织相关部门做好救治工作,负责对特殊人群的健康防范指导,组织开展防止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防病科普知识宣传工作,负责研究制定医疗救助应急行动方案。

(10)市环保局: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网络,开展空气质量监测评价与预报,负责制订大气重污染监测预警应急实施方案,动态掌握本地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污染排放强度;组织编制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针对不同污染级别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加强对工业废气污染源和工业烟粉尘产生源的监督管理,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11)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安全生产专家对本预案适用范围内的应急事故处置和抢险救援行动提出意见或建议,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2)市气象局:负责未来天气过程的趋势分析,协同市环保局完善大气重污染预测预报会商研判机制,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

(13)市供电公司:会同经信局,临时增加市外电的采购,并做好电力调配工作。配合开展落实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的限产、停产措施。

(14)市行政执法局:负责研究制定城市道路扬尘控制应急行动方案。加强对渣土、砂石等工程运输车辆的监管,加大对

- 1 -

抛洒滴漏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对违规焚烧生活垃圾的查处力度,负责对无证露天烧烤行为的查处。加大城市道路洒水频次措施。落实垃圾禁焚。

(15)市农业局:负责研究制定农业废气控制应急行动方案。禁止秸秆焚烧。

(16)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制订、实施公务车辆停驶应急行动方案。

(17)市消防大队:负责参与大气污染的清除、洗消;支援应急防护器材,配合市公安局维护社会治安。

(18)各有关乡镇(街道):全力配合上述各责任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外理和救援工作。

2.2 办事机构

2.2.1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成

大气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预警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环保局局长任主任、气象局分管副局长任副主任,作为大气重污染应急的日常工作机构,承担市大气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工作,负责大气重污染监测预警和应急协调工作。

2.2.2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贯彻落实市大气应急指挥部有关大气重污染防治、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的决策部署。

(2)承担市大气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值守工作。

(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形势- 1 -

分析会议,提出预警建议和应急措施。

(4)根据大气应急指挥部授权,发布XX市大气重污染预警信息。

(5)配合其他部门承担大气重污染应急新闻发布工作。

(6)根据大气应急指挥部指示,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大气重污染应对工作督查检查和考核。

(7)承办大气重污染应对工作中需要大气应急指挥部协调、支援的具体事项。

(8)组织开展大气重污染应急演练。

(9)组织开展应对大气重污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10)负责联系大气重污染应急专家咨询组。

(11)完成大气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3 专家咨询机构

大气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专家咨询组,为大气重污染应对工作提供政策、技术咨询与建议。专家咨询组由大气应急指挥部组建,由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联系。专家咨询组由气象、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等多领域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为:对大气重污染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预警等级的判定做出科学研判,为大气应急指挥部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3 监测预警

3.1 监测预报

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开展空

- 1 -

气质量监测和评价,每日由XX市环境监测站对空气质量进行日报;由XX市环境监测站会同市气象局综合运用环境监测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预测空气质量,进行预报。(视能力建设情况)

市环保局、市气象局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大气重污染监测体系,做好大气重污染趋势分析,完善会商研判机制,及时发布监测预报信息。

3.2 预警分级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并结合XX市实际,按照环境质量预测结果、空气污染程度、大气重污染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将大气重污染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

(1)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经监测预测,城市未来1天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即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

(2)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经监测预测,城市未来2天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即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

(3)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经监测预测,城市未来1天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即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1-450之间。

- 1 -

(4)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经监测预测,城市未来1天空气质量为极重污染,即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451以上。

3.3 预警启动

经监测或预测,XX市范围内出现预警条件,预警启动。

3.4 预警发布

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气象部门综合运用环境监测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预测空气质量。如预测可能持续出现重度污染以上天气,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或环保部门及时向大气应急指挥部提出发布预警信息建议。

预警由大气应急指挥部授权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四级预警(蓝色预警)、三级预警(黄色预警)、二级预警(橙色预警)由大气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市环保局局长)签发;一级预警(红色预警)由大气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签发。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大气应急指挥部批准后,通过XX市环保局门户网站、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微信等媒体,以及现有气象信息发布渠道、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向社会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公告。

3.5 预警变更和解除

在预警有效期内,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环境保护部门和气象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如有分析结论证明可以提前降低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的,立即向大气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提出预

- 1 -

警变更或解除的意见。

预警解除程序与发布程序一致。

4 应急响应

4.1 预案启动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XX市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工作。

4.2 响应分级

发布蓝色预警,启动IV级应急响应。

发布黄色预警,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发布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发布红色预警,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4.3 响应措施

采取大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旨在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

XX市应对大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主要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污染物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物减排措施三个方面。

4.3.1 IV级响应

(1)健康防护措施。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减少户外活动。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及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具体措施包括:

a.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

- 1 -

b.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

(3)排污单位根据市经信局制定的工业企业强制性污染减排应急行动方案,落实在大气重污染IV级预警期间的停产、限产等措施。

4.3.2 Ⅲ级响应

(1)健康防护措施。在主要媒体发布健康防护警示:

a.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晨练等户外运动。

b.建议停止中小学、幼儿园室外体育课(健康活动),停止组织学生、幼儿跑步等其他的各类室外活动。

c.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参与户外活动的人群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d.建议医院、学校、家庭少开窗。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倡导公众及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具体措施包括:

a.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b.提倡机动车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

c.视天气情况,对道路、煤堆场、砂石堆场和施工工地等在日常洒水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洒水作业1次。

(3)排污单位根据市经信局制定的工业企业强制性污染减排应急行动方案,落实在大气重污染Ⅲ级预警期间的停产、限

- 1 -

产等措施。

4.3. 3 Ⅱ级响应

(1)健康防护措施。在主要媒体发布健康防护警示:

a.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晨练等户外运动。

b.停止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室外体育课(健康活动)和其他各类室外活动。

c.建议停止组织老年人活动。

d.人群应避免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参与户外活动的人群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e.建议暂停举办露天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

f.建议医院、学校、家庭少开窗。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a.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夏季空调温度较平日调高2-4摄氏度,冬季较平日调低2-4摄氏度。

b.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c.提倡机动车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

d.公共交通运营部门加大公交运力保障。

e.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 1 -

在空气达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采取严格的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a.视天气情况,对道路、煤堆场、砂石堆场和施工工地等在日常洒水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洒水作业2次。

b.减少土石方施工工地的土方开挖规模。

c.停止室外土方作业和室外油漆涂料作业,因工程的特殊性,需不间断施工的,在确保饱和洒水降尘措施情况下,报辖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同意可按批准时间有条件施工。

d.严格执行黄标车限行措施,对上路行驶的冒黑烟、无环保标志和黄标车、运输车辆沿途撒漏等车辆强化执法检查。

e.加大对烟花爆竹燃放和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焚烧树叶、垃圾等废弃物的查处力度;禁止露天烧烤。

f.减少、停止燃煤燃油发电;临时增加采购市外电力;增加燃气发电。

(4)排污单位根据市经信局制定的工业企业强制性污染减排应急行动方案,落实在大气重污染Ⅱ级预警期间的停产、限产等措施。

4.3. 4 Ⅰ级响应

(1)健康防护措施。在主要媒体发布健康防护警示:

a.提醒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晨练等体力消耗。

b.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 1 -

c.暂停组织老年人活动。

d.一般人群避免户外运动,参与户外活动的人群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e.企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

f.暂停举办露天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

g.建议医院、学校、家庭不开窗。

(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a.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夏季空调温度较平日调高2-4摄氏度,冬季较平日调低2-4摄氏度。

b.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

c.机动车停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

d.停止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

e.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加大公交运力保障。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在空气达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采取严格的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a.视天气情况,对道路、煤堆场、砂石堆场和施工工地等在日常洒水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洒水作业3次。

b.市区建筑、市政及拆迁等建筑工地室外作业一律立即停工(工艺要求、应急抢险工程或不产生扬尘除外);各类施工现

- 1 -

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100%覆盖,裸露场地要保持湿化;拉运散装物料、煤、焦、渣、沙石和土方等运输车辆全部禁行(生活垃圾清运车除外)。

c.加大对烟花爆竹燃放和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焚烧树叶、垃圾等废弃物的查处力度;禁止露天烧烤。

d.严格执行黄标车限行区域限行,加强黄标车限行区域的现场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上路行驶的冒黑烟、无环保标志和黄标车等违法车辆。

e.减少燃煤燃油发电;临时增加采购市外电力;增加燃气发电。

(4)排污单位根据市经信局制定的工业企业强制性污染减排应急行动方案,落实在大气重污染Ⅰ级预警期间的停产、限产等措施。

4.4 响应级别调整

应急响应期间,根据实时监测的AQI指数值的变化,并考虑气象条件趋势分析,及时提升或降低应急响应的级别,提高应急处置的针对性。

4.5 信息公开

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背景吹风会、向新闻媒体发放新闻稿、组织集体采访、互联网访谈、在政务微博平台发布以及在网站登载新闻信息、向新闻媒体发表谈话和接受媒体专访等多种方式、途径,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社会发布大气

- 1 -

重污染和应急处置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注。公开主要内容包括:大气重污染首要污染物、污染范围、可能持续的时间、潜在的危险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及需采取的措施建议。

4.6 区域联防联控

建立行政区域间大气重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做好大气重污染应急处置工作。积极与周边县(市、区)加强应对大气重污染的区域协作。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密切与周边县(市、区)的信息交流和应急协调,提高对大气重污染的预测及趋势研判的及时性、准确度;当城市严重污染受外来影响明显时,及时向相关县(市、区)提出污染减排支持意见和建议,区域协作共同减缓大气重污染的影响。

4.7 响应终止

经预测或监测,空气质量降至预警条件以下时,经专家咨询组分析评估,由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或环保部门提出解除应急响应建议,大气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终止应急响应,并通知各成员单位。

5 附则

5.1 以上、以下、之间的含义

本预案所称“以上”、“以下”、“之间”均含本数。5.2 督查考核与责任追究

大气应急指挥部组织对全市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的监督检- 1 -

查,由市安监局、市环保局具体承担,对各成员单位和部门应急行动方案、应急预案制定、应急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大气重污染预警启动时,派出执行监督组对各部门应急措施的组织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建立大气重污染应对通报、约谈等制度,对未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的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通报、约谈。

5.3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大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适时开展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应对工作实际情况,适时组织评估和修订。5.4 预案制订与解释

本预案由XX市环保局会同市(本)级相关部门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自发布之日实施,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 1 -

空气重污染应急处置预案

2016年通州区环境提升工程-梨园三间房- 家洼区域(一标段) 空 气 重 污 染 应 急 预 案 编制单位:华阳市政建筑工程 编制人:朱传冬 审核人:继军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 (3) 四、应急响应措施 (4) 五、组织保障 (4) 六、空气重污染施工现场应急措施 (5)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016年通州区环境提升工程-梨园三间房、家洼区域(一标段)建设地点:通州区 质量标准:合格 建设单位:市通州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设计单位:正东国际建筑工程设计 监理单位:方正建设工程管理 施工单位:华阳市政建筑工程 本标段包括荞馨园、运河居、柳岸景园、美然百度城、梨花园小区。本次改造项目主要为拆除建设,清洗粉饰和改造建筑物立面,拆除及规广告牌匾,清理和完善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照明设施,绿化补植补种,整治架空线,新建和修复围墙,整修道路及步道,清运垃圾渣土,修缮改造自行车棚,停车设施建设,屋面防水。 二、编制依据 为积极响应《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的通知》,特制订本方案。 三、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HJ633-2012)分级方法,参照环境保护部关于京津冀统一空气重污染应急分级标准有关规定,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蓝色预警(四级)、黄色预警(三级)、橙色预警(二级)、红色预警(一级),红色预警(一级)为最高级别。 (一) 蓝色预警(四级):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 (二) 黄色预警(三级):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 染; (三) 橙色预警(二级):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 (四) 红色预警(一级):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 四、应急响应措施 (一)我项目部由专人负责通过网络、广播、电视以及相关主管部门下达的指示,关注环保部门发布的相关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1)信息并按要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二)迅速响应。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应急通知我项目部应急小组立即启动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五、组织保障 为响应市政府、通州区政府等的关于做好落实空气重污染及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工作的号召,我项目部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志来()

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2) 1.4预案体系及关系 (3) 1.5工作原则 (3)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4) 2.1应急组织机构 (4) 2.2职责分工 (5) 2.2.1总指挥职责 (5) 2.2.2副总指挥职责 (5) 2.2.3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5) 2.2.4综合组职责 (5) 2.2.5应急组职责 (5) 2.2.6宣传组职责 (6) 2.2.7督导组职责 (6) 2.3各相关部门职责 (6) 2.3.1生产部职责 (6) 2.3.2动力设备部职责 (6) 2.3.3安全环保部职责 (6) 2.3.4各生产车间职责 (6) 2.4 公司应急组织架构 (6) 2.5污染物排放情况 (7) 2.5.1总体概况 (7) 2.5.2原料场粉尘及治理情况 (7) 2.6污染物排放量 (7) 2.6.1 ×××生产线 (7) 2.6.2 ×××生产线 (7) 2.6.3 ×××复混肥料生产线 (7) 2.6.4 ×××硫磺制酸装置 (7) 第三章预防和预警机制 (9) 3.1信息报告制度 (9) 3.2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9) 3.3预警分级和响应 (9) 3.3.1预警 (9) 3.3.2分级 (9) 3.3.3响应 (10) 3.4应急响应程序 (11) 3.4.1接警和上报 (11)

3.4.2预案启动11 第四章应急措施 (13) 4.1Ⅳ级响应(蓝色)程序 (13) 4.2减排方案 (13) 4.3Ⅲ级响应(黄色)程序 (14) 4.4减排方案 (14) 4.4.1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4) 4.4.2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4) 4.4.3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5) 4.4.4×××应急实施方案 (16) 4.5Ⅱ级响应(橙色)程序 (17) 4.6减排方案 (17) 4.6.1×××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7) 4.6.2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7) 4.6.3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8) 4.6.4×××应急实施方案 (19) 4.6.5 ×××应急实施方案 (19) 4.7Ⅰ级响应(红色)程序 (20) 4.8减排方案 (20) 4.8.1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20) 4.8.2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20) 4.8.3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21) 4.8.4×××应急实施方案 (21) 4.8.5 ×××应急实施方案 (22) 第五章应急保障 (23) 5.1通信与信息保障 (23) 5.2监督与检查 (23) 第六章预案管理 (23) 6.1预案宣传 (23) 6.2预案培训 (23) 6.3预案演练 (23) 6.4责任与奖惩 (23) 6.4.1责任 (23) 6.4.2奖励 (23) 6.4.3惩罚 (23) 第七章总结评估 (24) 7.1总结评估 (24) 7.1.1应急响应评估 (24) 第八章附则 (24) 附件 (25) 附件1:指挥部成员及其联系方式 (26)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河南强盛陶瓷有限公司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我公司全体员工对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限度降低对大气的污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我市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订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环保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2013〕106号)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 《关于统一京津冀城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函》(环办应急函〔2016〕225号)《关于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函》(环办应急函〔2016〕1260号) 《河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豫政〔2016〕**号)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洛阳市关于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实施方案的通知》(洛气联办【2016】44号) 2.1定义 本预案所指的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HJ 633-2012)》,AQI≥201,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5级(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天气。 2.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区域内的重污染天气及区域外发生的可能波及到我公司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2.3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加强预警,及时响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2.4 预案体系 本预案是洛阳市突发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响应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3.1领导小组组成和职责 根据洛阳市环境保护局的要求,我公司成立了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统一组织、协调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组长:总经理吴晓健担任 副组长:由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总经理严仕钦担任。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项目部大气污染高效反应机制,保证我项目部负责施工区域在大气污染时减少污染物排放,缓解大气污染,保障市民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珠江三角洲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工程施工区域的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 1.4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空结合”的原则,在项目部领导班子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一旦发生大气污染事件,需启动本应急预案时,能够做到通信联络及时畅通,指挥调动灵活,运转高效。 二、组织机构及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设立项目部大气污染应急领导小组(简称项目部领导小组),主要工作是负责施工区域内大气污染应急响应的指挥、布置、协调、实施和监督。 组长:XX 常务副组长:XX 副组长:XX、XX、XX、XX 成员:XX、XX 2.2项目部应急办公室 项目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项目部应急办),主要职责是协调各有关部门实施应急响应,检查指导项目组应急影响,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宣传教育和落实人、财、物的保障工作。项目部应急办设在安环部。 办公室主任:XX 办公室副主任:XX

办公室成员:XXXXX 24小时值班电话:……….、……… 三、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将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具体分级为:III级预警: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101-2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轻度污染或重度污染时,启动III级预警。 I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数(AQI)在201-3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时,启动II预警与应急响应。 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当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气质(AQI)大于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时,启动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 四、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 4.1预案启动 在市应急指挥部发布应急响应通知后,项目部应急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项目部应急办落实本预案规定的各项应急措施。 4.2响应程序 预案启动后,项目部应急办首先要督促各工区积极组织落实大气污染应急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项目部应急办主任,项目部应急办主任同时上报项目部应急小组组长及工务署应急办。 4.3大气污染应急措施 根据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级别分3个级别采取相应的污染应急措施。 4.3.1大气污染III级预警措施 施工区域内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监管。 4.3.2大气污染I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措施 各工区停止土石方、房屋拆除、余泥渣土建筑垃圾清运等施工,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 4.3.3大气污染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措施 各工区停止土石方、房屋拆除、余泥渣土建筑垃圾清运。以及油漆喷涂和粉刷等施工作业,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 4.4应急响应解除 深圳市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响应解除通知后,项目部应急办应立即通知各工区应急解除。

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施工现场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编制单位:项目部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近一步改善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效防治施工场地空气重污染天气下施工扬尘加重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人居环境,确保完成我项目控制大气污染任务目标,贯彻落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切实抓好我施工区扬尘整治工作,建立及时高效的扬尘整治工作机制。现结合我项目部扬尘整治工作实际,特制订我项目部扬尘整治工作预案,并成立空气重污染控制领导小组,开展项目施工现场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

二、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三)、《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四)、《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五)、《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六)、《市环境保护条例》; (七)、《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 (八)、《市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规定》; 三、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二)、建设地点: (三)、责任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四、扬尘整治具体如下: (一)、工作任务、目标及原则 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规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改变建筑工地整体面貌,提升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健全并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应急反应机制与能力,确保完成控制大气污染任务目标。 坚持“层级管理、条款结合”,协同配合、预防为主、快速反应、

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 (二)、组织指挥机构 1、成立以为组长,副组长,、各工种班组长及门卫人员为组员的扬尘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公区安质环保部,万里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各部门进行扬尘治理工作。 2、组织机构负责人: (三)、预案等级及启动程序 1、预警及响应等级 1) 当预测未来我市将出现48小时以上中度污染天气(150 2) 当我市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达到中度污染(AQI>150)持续超过24小时,或监测数据达到重度污染(AQI>200)且未有下降趋势时,启动Ⅲ级响应。 3) 当我市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达到重度污染(AQI>200)持续超过6小时,或监测数据达到严重污染(AQI>300)且未有下降趋势时,启动Ⅱ级响应。 4) 当我市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达到严重污染(AQI>300)持续超过12小时,或监测数据AQI>500且未有下降趋势时,启动Ⅰ级响应。 2、预警行动 预警行动的展开依据减雾治霾办指挥部办公室下达的《市重污染

大气污染二级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二级应急预案 工程概况 xx市王贺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位于xx市新区东路以西,朝阳路以北。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3000平方米,建设项目包含1栋安置楼(4#楼)和1栋商住楼(5#楼),地下均为一层,地上分别为33层、25层,是一个以住宅为主项目。 编制依据 xx省《城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 监测预报 通过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电视、广播、手机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每日对工地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报。 预警分级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为重度污染;在301-500之间为严重污染。依据空气质量预报,同时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分为4个预警级别,其中预警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一)预警四级(蓝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 (二)预警三级(黄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 (三)预警二级(橙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 (四)预警一级(红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 相关措施 ㈠人员配置措施:项目部成立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其他项目部人员为组员,工地内施人员全员参与。 ㈡发布和解除措施:每次预警的发布和解除,除召开班前会议,口头传达到每一个工人,还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张贴到布告栏内。 ㈢响应措施: ①生活区域内 1. 做好工人的自身清洁工作,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 2. 做好宿舍和食堂的卫生工作,选择在空气相对较好的时段,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②施工区域内(施工区域进行全面围挡,减少场地内的裸露土表,对裸露土进行合理的绿化)

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稿)

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稿) 目录 1.总则 (5) 1.1编制目的 (5) 1.2编制依据 (5) 1.3适用范围 (6) 1.4预案体系 (6) 1.5工作原则 (6) 1.5.1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原则 (6) 1.5.2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工作原则 (7)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 责 (7) 2.1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职责 (8) 2.2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8) 2.3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 (9) 2.4专家咨询组职责 (14)

2.5预报预警组职责 (14) 2.6信息宣传组职责 (14) 2.7督导检查组职责 (14) 3.监测和预报 (15) 4.预警与响应 (15) 4.1预警分级 (15) 4.2预警启动、级别调整与解除 (16) 4.2.1预警启动 (16) 4.2.2预警的级别调整与解除 (17) 4.3应急响应 (18) 4.3.1应急响应分级、分类和启动 (18) 4.3.2应急减排措施基本要求 (18) 4.3.2.1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8) 4.3.2.2减排比例要求 (20) 4.3.2.3减排基数核算方法 (20) 4.3.2.4主要减排措施 (21)

4.3.3应急响应措施 (24) 4.3.3.1Ⅳ级应急响应措施 (24) 4.3.3.2Ⅲ级应急响应措施 (26) 4.3.3.3Ⅱ级应急响应措施 (27) 4.3.3.4I级应急响应措施 (29) 4.4应急响应的级别调整与终止 (30) 4.5后期评估 (30) 5.信息公开 (31) 5.1信息公开的内容 (31) 5.2信息公开的组织和形式 (31) 6.监督检查 (31) 6.1应急监督检查 (31) 6.2公众监督 (32) 7.应急保障 (32) 7.1组织保障 (32) 7.2制度保障 (33)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建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高效快速的应急反应机制,制订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减少大气污染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切实加强应急处置专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建立健全预防、预测和预警体系,对潜在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根据我市污染的特点,建立不同级别环境应急预案,环保局对全县存在隐患的企业建立台账,根据污染类别及危害程度,分级强化管理。 3. 信息共享、分工协作 建立健全以县政府为主线,环保局与相关部门互联共享的信息网络。保证信息传递快速、通畅,根据大气污染突发事故随机、易燃、易爆等特点,加强与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环境应急分工协作。

4.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 密切关注大气例行监测点源的污染动态,通过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布,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及参与意识,利用媒体加强大气污染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力度。5.依法监管、杜绝隐患 对于污染企业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要依法监管,发现不经处理、直接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的部门,要建立问责制。充分发挥企业环保部门作用,提高其对本企业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的防范及处置能力。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工业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印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的通知》(2006年3月31日环发〔2006〕50号)、《省(市)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山东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1年6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8号)。 1.4适用范围及现状 适用范围: 1.辖区可预见的具有隐患的大气污染源。 2.各类级别大气污染突发事件。

空气重度污染应急预案

XX市XXX改造项目一期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X分公司 X年X月X日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工程概况 渭南市王贺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位于渭南市新区东路以西,朝阳路以北。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3000平方米,建设项目包含1栋安置楼(4#楼)和1栋商住楼(5#楼),地下均为一层,地上分别为33层、25层,是一个以住宅为主项目。 ·编制依据 陕西省《城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 ·监测预报 通过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电视、广播、手机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每日对工地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报。 ·预警分级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为重度污染;在301-500之间为严重污染。依据空气质量预报,同时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分为4个预警级别,其中预警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一)预警四级(蓝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 (二)预警三级(黄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 (三)预警二级(橙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 (四)预警一级(红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 ·相关措施 ㈠人员配置措施:项目部成立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其他项目部人员为组员,工地内施人员全员参与。

㈡发布和解除措施: 每次预警的发布和解除,除召开班前会议,口头传达到每一个工人,还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张贴到布告栏内。 ㈢响应措施: ①生活区域内 1.做好工人的自身清洁工作,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 2.做好宿舍和食堂的卫生工作,选择在空气相对较好的时段,打开门窗通风透 气。 ②施工区域内(施工区域进行全面围挡,减少场地内的裸露土表,对裸露土进行合理的绿化) 根据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对应的预警级别,分级采取相应的重污染应急措施,旨在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主要措施包括:提醒措施、减排措施和强制性减排措施。对其他污染物导致的空气重污染,主要采取以下响应措施: 预警四级(蓝色)、预警三级(黄色) 1.提醒措施。提醒年龄较大的工人和呼吸道等易感工人减少户外作业。 2.减排措施。 (1)对空气污染严重的施工作业暂停作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2)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 (3)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减少交通扬尘污染。 (4)施工场地堆放的粉尘类建筑材料必须覆盖或密封存放,严禁露天放置。 预警二级(橙色) 、预警一级(红色)

重度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机制,做好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最大限度减缓大气重污染程度,降低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保护施工人员身体健康。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3、《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江苏省内发布重污染天气的预警时项目部对此种天气的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成立项目部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谢伟东 副组长:吴景平、李建华、王景华、王兴全 组员:高东岩、顾利华、晁凤秋、张凤和、刘义、何敏、张天宝、张航翔、夏春亮、袁军、李飞、李淑国、曹雨生 项目值班电话:公司值班电话:010— 五、职责分工 责任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 落实责任:负责协调本项目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的组织实施。向项目部提供气象监测预报信息,关注空气指数、预测和信息发布、张贴预警级别指示牌、出现空气重污染日时及时提醒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 责任部门:技术质量部 落实责任:泵车、土石方等大型燃油车辆及设备限制措施的实施,空气重污染天气停工和施工生产繁体安排。负责协调施工现场污染减排措施的实施。 责任部门:安全保卫部 落实责任:负责组织督促施工现场落实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出现极重污染日时责令建设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生活区采取设备废气控制措施、食堂油烟排放措施、生活垃圾运输扬尘的控制。 责任负责:物资部 落实责任:负责督促、检查项目部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检查严控道路运输撒漏。 责任负责:工程部 落实责任:负责组织医疗机构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组织开展防止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防病知识宣传。:配合现场大气控制措施的实施 责任负责:劳资员 落实责任:负责协调做好本方案的宣传工作,宣传健康防护及建议性污染控制措施,并配合做好公司信息发布工作。在出现空气重污染日时及时提醒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

重度污染天气应急预案85519

重度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提高对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和应急能力,控制、减少和消除重污染天气,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制此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2015)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新政(2015)2号) 其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通知时的预防、预警及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即空气环境质量达到重度(含)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 4.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4.1重度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指挥部职责: 负责组织指挥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协调解决本预案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指导环保参数的调整、机组燃煤掺配、采购等相关应急管理工作; 接受**市政府和上级公司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发布应急预案启动命令,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工作; 统一协调和调度企业内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根据大气污染事态发展情况,决定启动、终止应急响应; 统一指挥大气重污染处置工作,研究确定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向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协调解决处置中所需的人员、物资、器材装备。 4.2各部门职责 4.2.1生产技术部 负责公司环保管理和环保设施运维的监督指导; 具体负责生产系统重污染天气下应急措施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工作; 负责接收**市环境保护局的工作要求并按照要求组织公司内部实施; 负责有关环保信息的收集和上报; 负责本预案的修编、培训和组织演练工作。 负责本预案强制性应急措施的监督、检查、考核和指导工作。 负责环保部门现场执法检查和监测的迎检配合工作。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编制目的 (2) 四.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3) 五.应急预案机构组成 (3) 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网络图: (3) 2.应急人员职责划分 (4) 六.空气重度污染控制要点 (5) 七.空气污染应急措施 (5) 八.空气重度污染治理措施 (7) 1.巡视措施 (7) 2.日常管理措施 (8) 3.洗车池、沉淀池管理措施 (8) 4.水泥库管理措施 (9) 5.专用建筑垃圾临时储存间管理措施 (9) 6.木工棚管理措施 (10) 7.垃圾及材料运输管理措施 (10) 8.露天材料堆放管理措施 (11) 9.阶段性管理措施 (11) 九.宣传措施 (13) 十.重大不利环境因素控制公示牌” (13) 十一.附件1: (14)

一.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西咸新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18条》 二. 工程概况 三. 编制目的 为了保证工程能顺利施工,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

们将认真贯切执行国家及陕西省咸阳市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西咸新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18条、采用清洁工艺,坚持清洁生产,防止空气污染,防止人民受空气污染而影响身体健康。为治污减霾奉献微薄之力,特制定此预案。 四. 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1、当政府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当施工现场出现污染空气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五. 应急预案机构组成 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成管理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曹廷光 副组长:黄强 组员:敬华、王伟峰、解宏喜、贾文全、刘炮民、吴自然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样本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 案样本 1 2020年4月19日

唐山市万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二零一六年一月十二日 2 2020年4月19日

唐山市万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减缓重污染程度,建立主动预防、指挥有序、反应迅速、协调联动、防范有力的大气污染应急体系,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科学指导生产生活,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河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唐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唐山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路南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路南区- 大气污 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3 2020年4月19日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唐山市万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沙尘暴天气应对工作不适用于本预案。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出发点和首要任务,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基础上,采取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减缓空气重污染程度。 2.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公司统一领导本公司内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防控工作;铆焊、机加、组装、铸造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3.信息公开,全员参与。及时公布空气质量状况、预警信息、应急措施等,积极宣传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引导员工采取健康防护措施,积极参与应对工作。 4.依法防控,严格执行。严格执行预案制定的防控措施,对违反重污染天气防控的部门和个人,对各相关部门落实应急预案的情况进行考核。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机构 4 2020年4月19日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应急预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1、XXXXXX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市住建委日前发布《关于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悬挂“施工现场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公告牌”的通知》;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XXXXX工程 2、工程地址: XXXXXX 3、建设单位: XXXXXX 4、设计单位: XXXXXX 5、监理单位:XXXXXXX 6、施工单位 :XXXXXX 本工程位于项目位于XXXXXX地块,地块四周均与城市道路相接,地块位于XXXX产业园区西南角,西侧为XXX工业区大街,南侧为通马路,北侧为六号路,东侧为七号路。 该项目为厂房,整体由XX组团、XX组团5-6层的15栋厂房及一层地下车库和厂房构成,其中XX组团地上为7栋6层厂房,XX组团地上为8栋5层厂房,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厂房及设备用房。 总建筑面积XXm2,场地面积XX m2,筏板基础,主体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 三、施工部署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施工生产计划,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材料部门按照技术部门的应急材料计划,积极准备,确保应急物资的到位及物资的现场分配及管理;现场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及技术交底中相关措施进行落实,安排施工任务时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四、环保技术措施 1、环境管理目标 本工程施工期间对保护周边环境、美化周边环境尤为重要,本工程的环境管理目标为: 严格执行GB/T24001环境管理标准,遵规守法、保护环境,采取有效环境保护与控制扬尘污染措施;确保达到市级环保达标标准。 2、坏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是本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公司已经按照《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要求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并加以保持。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系统有效地控制所设定的环境因素,使环境绩效得到不断的改善。 1)、环境管理体系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目录 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1) 2、职责分工 (1) 3、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分级 (3) 4、应急响应流程 (3) 5、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 (5) 6、监督查处 (7) 7、应急预案演练 (7)

为进一步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保护施工人员及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空气重污染领导小组 组长:贺先奇 副组长:杨虎信 组员:田龙蔺亚辉何宗利宫红让 项目部应急24小时值班电话: 二、职责分工

三、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分级 重污染包括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的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在201-300之间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在300以上时为严重污染。依照空气质量预报,同时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按照持续污染提升一个响应级别,将空气重污染分为四个预警响应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预警四级、预警三级、预警二级、预警一级,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预警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四级(蓝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 预警三级(黄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或者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 预警二级(橙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者严重污染; 预警一级(红色):预测未来3天出现重度污染。 四、应急响应流程

项目部定期对项目管理人员、劳务队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进行对重污染天气的危害、预防措施及各种注意事项的教育。并对当空气重污染来临时,根据污染等级的不同,对项目部采取的不同应急措施进行交底。 (一)预警信息获取 项目部专人负责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等途径获取全市空气重度污染预警、应急信息。(二)预警信息的传递 安质部负责转发全市空气污染等级信息,各职能部室按分工负责空气重度污染应急预案实施。 (三)应急措施的启动 项目部安全负责人通过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等途径获得全市空气重度污染预警、应急的响应信息后,及时向项目 管理人员及各分包单位下发指令及通知,由各分包单位向下 属班组及工人下发通知。张贴预警警示牌、启动应急预案。 有关负责人根据各项限制性、强制性措施的分工组织应急措 施的实施。 (四)过程检查控制 项目部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施工现场空气污染排放的检查,检查工作按照分项、分区执行,发现缺陷及时督促落 实整改。预案落实情况报项目部空气重污染应急小组组长。(五)应急状态的结束

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XXXXX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年月日 目录

1 总则 (3) 1.1编制目的 (3) 1.2编制依据 (3) 1.3适用范围 (4) 1.4工作原则 (4) 2 组织指挥 (5) 2.1组织机构 (5) 3 监测与预警 (5) 3.1污染分级 (5) 4 应急响应措施 (7) 5 应急终止 (9) 6总结评估 (9) 7预案管理 (10)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我公司全体员工对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限度降低对大气的污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订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0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17号)(2011.05);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 (8)《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函

[2013]504号 1.2.2标准、技术规范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我公司区域内的重污染天气及区域外发生的可能波及到我公司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公司粉尘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重污染天气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重污染天气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公司统一领导指挥,各部门积极参与和具体负责”的原则,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充分发挥部门的专业优势,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坚持加强预警,提前响应。积极做好空气环境和气象条件的应对,及时准确把握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变化情况,做好重污染天气事件预测预报工作,做到及时、

xx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

xx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 为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依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修工作的函》〔环办函〔2018〕1461号〕和四川省环境保护厅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有关规定,按照《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成办发〔2017〕4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我市出现或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依照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公布的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及时启动我市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 【二】工作原那么 〔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作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动身点,强化污染减排措施,切实预防重污染天气的形成,最大程度降低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 〔二〕科学预警,及时响应。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监测监控,做好空气质量的日常管控,依照成都市公布的污染气象条件预测情况,及时准确把握我市空气质量和污染气象条件的变化趋势,健全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警、响应体系,科学预警并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三〕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崇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厘清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工作程序,奖惩并举。 〔四〕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加强市级各有关单位的协调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综合采纳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同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参与意识,倡导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空气质量。 【三】应急响应措施 依照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公布的空气重污染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健康防护引导、倡议性减排和强制性减排措施。 健康防护引导措施是指在空气重污染发生时,市民采取相应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项目部大气污染高效反应机制,保证我项目部负责施工区域在大气污染时减少污染物排放,缓解大气污染,保障市民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珠江三角洲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发生在工程施工区域的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 1.4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空结合”的原则,在项目部领导班子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一旦发生大气污染事件,需启动本应急预案时,能够做到通信联络及时畅通,指挥调动灵活,运转高效。 二、组织机构及及职责 2.1组织机构 设立项目部大气污染应急领导小组(简称项目部领导小组),主要工作是负责施工区域内大气污染应急响应的指挥、布置、协调、实施和监督。 组长:XX 常务副组长:XX 副组长:XX、XX、XX、XX 成员:XX、XX 2.2项目部应急办公室

项目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项目部应急办),主要职责是协调各有关部门实施应急响应,检查指导项目组应急影响,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宣传教育和落实人、财、物的保障工作。项目部应急办设在安环部。 办公室主任:XX 办公室副主任:XX 办公室成员:XXXXX 24小时值班电话:……….、……… 三、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预案》,将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具体分级为: III级预警: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量指数(AQ101-2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轻度污染或重度污染时,启动III级预警。 I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空气质数(AQI)在201-300范围,即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时,启动II预警与应急响应。 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当出现大气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一个或多个区域气质(AQI)大于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时,启动I级预警与应急响应。 四、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 4.1预案启动 在市应急指挥部发布应急响应通知后,项目部应急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项目部应急办落实本预案规定的各项应急措施。 4.2响应程序 预案启动后,项目部应急办首先要督促各工区积极组织落实大气污染应急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项目部应急办主任,项目部应急办主任同时上报项目部应急小组组长及工务署应急办。 4.3大气污染应急措施 根据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响应级别分3个级别采取相应的污染应急措施。

空气污染应急预案1745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空气污染应急预案 一、概况 做好“五个100%的要求”的具体内容为: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必须100%硬化,出工地车辆必须100%冲洗车轮,拆除房屋的工地必须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地方必须100%绿化。 二、编制依据 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特制定本预案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对一般的扬尘点采取每日二至三次进行撒水降尘,且撒水必须覆盖每个有尘土的地方。严禁施工现场施工、开挖土方、回填部位施工并重点对重点部位进行防尘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进行撒水作业,对施工现场全面进行清理工作,保证作到无扬尘,对施工现场进行百分百覆盖或者临时绿化的措施进行降尘。 四、重点部位、重点防范 对施工现场内垃圾厂、土方存放区进行重点防范。垃圾存放区内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必须分类堆放,且存放的量不能太大,应及时清运。土方存放区内应进行覆盖,在大风天气还应进行撒水处理。

五、成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领导小组 建筑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联系单 注;火警电话119、救援电话120 报警110 六、具体要求 1、施工现场主要通道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层夯实后,面层材料可用混凝土、煤渣或细石。 2、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拼争夯实,面层材料可用混 凝土、煤渣或细石。 3、现场排水畅通,保证施工现场无积水。 4、项目工地不得进行土方运输、土方回填等工作。 5、为防止施工扬尘,施工现场应每天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清扫撒水(雨天及地表结冰的天气除外);在干燥天气、风速四级以上的天气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撒水次数。 6、施工现场的垃圾站应为密闭式,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 7、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密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洒,安全网内垃圾应及时清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