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审查要点

重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审查要点

重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审查要点
重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审查要点

重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

筑审查要点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O一六年八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2013―2020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237号)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渝建〔2016〕200号)等文件的工作部署,推动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的有效实施,指导重庆市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审查工作,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总结重庆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原《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部分)初步设计审查要点》和《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部分)施工图设计复核要点》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合并《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部分)初步设计审查要点》和《重庆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公共建筑部分)施工图设计复核要点》,更名为《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

2. 与2013年版比较,对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中更新、调整、新增内容补充审查要点;

3. 按专业明确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中各主要条文对应于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分析报告与计算书中的审查要求,重点细化了对特殊情况、易存在争议内容的审查要求。

本审查要点按照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对设计审查管理的要求,分别制定了对各专业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及设计条文的审查要求,为重庆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审查机构开展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审查提供了技术依据。考

虑到少量条文要求明确,易于准确判断,因此本审查要点对此类条文未编制具体审查要求,但开展设计审查时也应纳入审查范围。

本审查要点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目录

1 总则

1 为推动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以下简称“《标准》”)的有效实施,规范重庆市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对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编制本审查要点。

2 本审查要点适用于执行《标准》的公共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的技术审查。

3 设计文件的编制格式与设计深度应符合《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以下简称“《技术规定》”)的要求。

4 设计采用的技术措施、技术参数等内容的一致性应审查以下内容:1)审查同一专业不同类型设计文件之间的一致性。2)审查各专业设计文件之间的一致性。3)审查不在设计范围内各专项深化设计文件与建筑设计文件之间的一致性。

5 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审查应根据设计选择的达标条文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技术规定》判定。

6 《标准》的适用性应根据《技术规定》附录B的要求审查。

7 当《标准》相关规定的达标内容不在设计合同约定的设计范围内的(如园林景观、室内装饰、门窗与幕墙、建筑立面照明、厅堂声学、智能化等专项深化设计不在设计范围内的),应审查各专业设计文件中是否明确了其具体达标要求。在进行该工程项目专项深化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复核其是否满足《标准》相关规定的要求。

8 《标准》附录D中的执行项和可选项中被设计选择的条文,其用词出现“宜”的,审查时应按“应”对待。

9 各专业除按本审查要点内容审查外,尚需审查下列内容:1 )需要进行专项论证的,应当审查设计文件是否提供且执行了专项论证意见。2)是否使用了属于淘汰或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使用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时,是否符合相应的

限制条件。3)工程设计使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是否已审查且合格。4)是否执行了上阶段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

10 对采用评价评审方式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标识及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银级标识要求的项目,除应按照本审查要点审查外,审查前还应由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评审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审查时应当检查设计文件是否执行了评审意见,未执行评审意见的,审查不能通过。

11需要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的工程项目,审查设计是否在《标准》附录D的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类别中增加选择一条可选条文。

12 考虑到《标准》少量条文要求明确,易于准确判断,因此本审查要点对此类条文未编制具体审查要求,但开展设计审查时也应纳入审查范围。

13 除本要点内容外,设计审查尚应包括现行有关国家与重庆市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的内容。

2通用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 设计文件完整性:

应包括:1)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3)技术支撑文件;4)基本情况表;5)达标判断表;6)自审意见书;7)其它支撑文件。除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外,所有由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文件均须设计人员和设计单位签字盖章。

2 设计说明:

编制格式应符合《技术规定》的要求。

3 设计主要依据:

1)审查设计中主要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标准、规范是否齐全、正确,版本是否有效;

2)应有上阶段政府相关部门批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场地选址报告书》等其它支撑文件;

3)需要进行专项论证的或采用评价评审达标的,应有专项论证意见或评审意见。

1)概况表中可选项最少选择项数是否符合《标准》附录D和《技术规定》的要求;

2)概况表中不适用项、不达标项说明是否与设计内容相符;对达标条文调整的说明是否合理,分值计算是否准确;

3)其它内容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

5 设计图纸:

建筑专业图纸:1)总平面图及竖向布置图;2)绿化布置图;3)平面图;4)立面图、剖面图;5)典型节点构造图。

结构专业图纸:1)结构总平面图;2)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大样图;3)结构典型楼层平面布置图;4)节点图。

给排水专业图纸:1)给排水总平面图;2)给排水系统图;3)冷却水系统图;4)主要设备材料表;5)主要生活泵房平面图、水加热站房平面图、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平面布置图;6)非传统水源利用工艺流程图。

电气专业图纸:1)电气总平面图;2)高低压配电系统图;3)可再生能源系统图及平面图。

暖通专业图纸:1)主要设备材料表;2)各层通风平面图;3)各层空调平面图;4)冷热源机组机房平面图;5)空调系统原理图。

注:以上图纸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例:项目若无热水系统,可不提供热水系统图。

6 技术支撑文件:

应有 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书;2)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3)节能(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论证报告。所需的技术支撑文件及其格式和要求应符合《技术规定》附录H、附录E、附录F、附录G的要求。

7 基本情况表:

应按《技术规定》格式填写,并与设计采用的措施一致。

8 达标判断表:

应按《技术规定》附录的格式填写,并与设计采用的措施一致。

应按《技术规定》附录的格式填写。

10 其它支撑材料:

审查其它支撑材料是否齐全,设计文件是否与其它支撑材料内容一致。

施工图设计

1 设计文件内容完整性:

应包括:1)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3)技术支撑文件;4)基本情况表;5)达标判断表;6)自审意见书;7)其它支撑文件。除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外,所有由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文件均须设计人员和设计单位签字盖章。

2设计说明:

1)采用图纸形式,各专业各自成篇。建筑专业设计说明分为绿色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设计两部分。除建筑专业外其余专业设计说明也可作为一节与本专业设计总说明合并。

2)设计主要依据:审查设计中主要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标准、规范是否齐全、正确,版本是否有效;应有上阶段政府相关部门批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场地选址报告书》等其它支撑文件;需要进行专项论证的或采用评价评审达标的,应有专项论证意见或评审意见。

3)设计概况:概况表中可选项最少选择项数是否符合《标准》附录D的要求;概况表中不适用项、不达标项说明是否与设计内容相符;对达标条文调整的说明是否合理,分值计算是否准确;其它数据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

3 设计图纸:

建筑专业:1)总平面图及竖向布置图;2)绿化布置图;3)平面图;4)立面图、剖面图;5)门窗表、门窗立面分格图、装修材料表;6)节点构造图;7)保温范围及通风采光性能示意图。

结构专业:1)结构总平面图;2)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大样图;3)主要结构构件(如竖向构件)布置及大样图;4)结构平面布置图;5)节点图;6)

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材料强度等级图;7)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图;8 预制构配件平面布置图及大样图。

给排水专业:1)给水排水总平面图;2)给排水系统图;3)节水器具平面图(即卫生间给排水大样图);4)非传统水源利用图;5)游泳池系统工艺流程图;6)循环冷却水系统图及大样图;7)设备及机房布置图、大样图。

电气专业:1)主要设备材料表;2)电气总平面图;3)高低压配电系统图;4)配电(控制)箱系统图;5)照明平面图;6)电能监测与计量系统图;7)可再生能源系统图及平面图。

暖通专业:1)主要设备材料表;2)各层通风平面图;3)各层空调风管平面图;4)各层空调水管平面图;5)冷热源机组机房平、剖面图;6)空调系统原理图;7 地源热泵的系统埋管平面及水系统图(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时提供)。

4 技术支撑文件:

应有 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书;2)节能(绿色建筑)分析报告与计算书;3)节能(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论证报告。所需的技术支撑文件及其格式和要求应符合《技术规定》附录H、附录E、附录F、附录G的要求。

5 基本情况表:

应按《技术规定》附录的格式填写,并与设计采用的措施一致。

6 达标判断表:

应按《技术规定》式填写,并与设计采用的措施一致。

7 自审意见书:

应按《技术规定》附录的格式填写。

8 其它支撑材料:

审查其它支撑材料是否齐全,设计文件是否与其它支撑材料内容一致。

3 标准条文审查分专业列表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包括工业建设项目中具有民用建筑功能的公共建筑)的节能(绿色建筑)设计。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中建筑类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技术规定中》附

录B对《标准》不同内容执行适用性说明的规定。

2.设计图纸:建筑设计图纸中的建筑类型是否与设计说明一致。

3.技术支撑文件:无。

施工图设计:同初步设计。

【备注】

扩建是指保留原有建筑,在其基础上增加另外的功能、形式、规模,使得新

建部分成为与原有建筑相关的新建建筑;改建是指对原有建筑的功能或者形式进行改变,而建筑的规模和建筑的占地面积均不改变的新建建筑。改建不包括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改造。

《标准》的适用性应根据公共建筑所在地区、建筑类型、建筑功能、供暖空调环境、使用年限、建筑与住宅的关系、建筑层数、建筑面积、设备系统、实施条件等因素,结合《标准》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综合判断。适用性分整本标准、章节、条文三个层级,具体应按《技术规定》中附录B 执行。

当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大于200000㎡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外,还应组织专家对其节能(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专项论证。【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建筑高度是否超过150m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是否大于200000

㎡;专项论证主要结论是否说明。

2.设计图纸:各专业图纸中节能(绿色建筑)设计特别是能源系统、资源利用

和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各专业图纸是否与《超高超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论证报告》的相关内容一致。

3.技术支撑文件:当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大于200000㎡

时,《超高超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论证报告》中对外围护结构节能(绿色建筑)措施的安全性分析,天然采光设计分析,噪声控制与隔声设计,自然通风的节能潜力分析,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源选型与配置方案优化分析,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分析,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计算,建筑物全年能耗计算等的节能(绿色建筑)设计论证是否经济合理,节能措施是否安全有效,并符合建筑特点。论证材料中应提供建筑的业态比例、作息时间等基本参数信息。设计单位是否依据论证意见落实到节能(绿色建筑)设计中。

施工图设计:同初步设计。

【备注】

本条审查重点是复核项目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特别是相关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对于建筑因超高超大的建筑特点及合理的功能需求,导致部分条文实现有困难的情况(如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可调节外遮阳系统等),应结合项目特点采用替代的技术措施,并论证其合理性。

超高层建筑不宜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如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结合论证意见重点审查该系统的安全性能。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说明该工程项目采取的节能(绿色建筑)措施。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按重庆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规范》DBJ50/T-228的相关规定,针对该工程项目采取的节能(绿色建筑)措施提出相应的绿色施工要求,并宜说明其使用要求。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是否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2.设计图纸:是否符合《技术规定》要求,图纸中节能(绿色建筑)措施是否

与设计说明一致。

3.技术支撑文件:是否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施工图设计:

1.设计说明:是否符合《技术规定》要求。采用的节能(绿色建筑)措施是否

合理,是否按重庆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规范》DBJ50/T-228的相关规定,对节能(绿色建筑)措施从管理体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绿色施工要求。

2.设计图纸:同初步设计。

3.技术支撑文件:同初步设计。

【备注】

绿色施工要求是指设计单位根据重庆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DBJ50/T-228的相关规定,从管理体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绿色施工的原则要求,无需提出具体施工措施。

在设计文件中说明节能(绿色建筑)措施的使用要求,其目的是向运行管

理方提供一个合理的、符合设计思想的使用方法或管理要求。具体内容一是机电系统的使用方法、运行策略及维护要求,二是建筑设备及被动节能措施(如遮阳、自然通风等)的使用方法、建筑围护结构采取的节能(绿色建筑)措施及维护要求等。

除专项论证需要说明使用要求外,一般在设计文件中不要求必须提出具体的使用要求。目前的技术标准对运营维护阶段提出的要求(产品说明、安装说明、使用说明和维护保养说明等)主要针对施工承包商,如《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 214-2010、铝合金门窗GB/T8478-2008、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等,但设计文件中应明确节能(绿色建筑)措施的合理使用年限及有关安全、环保及必要的功能性指标,以便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和作为承包商编制维护手册的依据。以建筑外围护结构为例,设计文件应对门窗及幕墙、外墙与屋面保温系统等重要措施提出耐久、防火、隔声、防护、抗风压、保温、气密性、水密性等指标,相关标准亦有规定,如《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 214-2010规定“铝合金门窗的性能、等级应由建筑设计确定”,第“铝合金门窗应满足设计规定的耐久性要求”;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第5.2.1条规定“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宜低于25年”;《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第条规定“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外墙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不应少于 25 年”。

1 公共建筑中银级绿色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应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

2 公共建筑中金级、铂金级绿色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应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且至少使用一类二星级及以上的主要绿色建材。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是否说明绿色建材的等级与应用部位。

2.设计图纸:无。

3.技术支撑文件:无。

施工图设计:

1. 设计说明:各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是否明确绿色建材等级和材料与设备的

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

2. 设计图纸:无。

3. 技术支撑文件:无。

【备注】

1.本条文所指的绿色建材是指通过绿色建材评价并获得标识的建筑材料,公共建筑使用的绿色建材应选用纳入《重庆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目录》的建材产品。公共建筑中银级绿色建筑应全部使用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主要的绿色建材将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文件及《重庆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目录》中予以明确。

2.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注明绿色建材的等级、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3.如设计说明中绿色建筑的等级高于银级,对绿色建材的应用要求应按本条第2款规定提高。

宜在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项目是否采用BIM技术。

2.设计图纸:表达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技术支撑文件:无。

施工图设计:同初步设计。

【备注】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时,应用深度应符合本市BIM相关技术标准及文件的规定。

5 建筑专业条文

公共建筑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2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建筑群,应为甲类公共建筑;

2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 m2的建筑,应为乙类公共建筑。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单栋建筑或建筑群设计分类是否合规。

2.设计图纸:指标是否与说明分类一致。

3.技术支撑文件:相关支撑文件中单体建筑设计分类是否正确。

施工图设计:同初步设计。

【备注】

1.乙类公共建筑规定性节能指标应符合《标准》

2.《标准》中没有注明建筑分类的条文,甲类和乙类建筑应统一执行。

3.本条单栋建筑面积包括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

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考虑减轻热岛效应。

1 建筑的总体规划和总平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冬季日照,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2 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适宜朝向,且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建筑总体规划布局考虑的促进自然通风、减轻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否合理;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中小学校建筑普通教室,医院建筑普通病房,疗养院的疗养室等对日照有明确要求的功能空间审查其日照水平是否满足对应标准要求;建筑主要采光立面朝向是否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适宜朝向;受客观条件限制而通风、采光、朝向不佳的,是否有改善措施。

2.设计图纸:建筑总平面图中建筑规划布局、朝向、间距等是否与设计说明一

致。

3.技术支撑文件:对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建筑、医院建筑、疗养院等有

明确日照要求的建筑类型,《建筑日照分析报告》中建筑底层窗台日照时数是否满足对应标准规范规定的日照要求。

施工图设计:同初步设计。

【备注】

1.《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生

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 (小时)的要求。《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规定: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第规定:中小学校至少应有1间科学教室或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能在冬季获得直射阳光。《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规定:50%以上的病房日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的有关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标准;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仅以建筑间距满足《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不能证明上述功能房间完全满足日照标准,因此应进行日照计算。建筑日照计算按照《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GBT50947-2014的相关要求执行。其它类型的建筑满足规划要求时可不进行日照计算。

2.建筑布局时应尽量避免采用围合式、周边式布局。建筑主立面与过度季节和

夏季主导风向宜成30°~60°角,利于组织穿堂风。

3.建筑主要采光立面朝向,宜选择南偏东30°至南偏西30°范围。

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围护结构保温系统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保温系统防火构造是否满

足标准要求;有防火要求外门窗的防火性能指标是否合规。

2.设计图纸:是否与设计说明一致。

3.技术支撑文件:相关技术支撑文件中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保温系统防火

构造是否合规;有防火要求的外门窗防火性能指标是否合规。

施工图设计:

1.设计说明:同初步设计。

2.设计图纸:有防火要求的外门窗防火性能指标、保温节点详图防火措施做

法、建筑节能保温范围示意图防火措施范围、外墙保温系统材料燃烧性能等级是否满足要求。

3.技术支撑文件:同初步设计。

【备注】

建筑保温材料及系统防火设计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及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有设置防火隔离带要求的,设计模型、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中应准确表达外墙、屋顶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部位及构造措施。

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小于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等于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和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情

况是否满足要求。

2.设计图纸:无。

3.技术支撑文件:甲类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层高及外窗尺寸是否与设计图一

致、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相关技术支撑文件中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和可见光透射比是否满足要求。

施工图设计:同初步设计。

【备注】

1.除要求隐蔽性或单向透射的特殊建筑以外,都不应采用可见光透射比过低的

玻璃或其它透光材料。

2.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异型窗或叠加窗(同一外墙上下叠加设计的外窗)在节

能计算模型中可按外窗面积相等简化建立。

3.2.3未设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的建筑西向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时,

西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应设置活动外遮阳。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建筑西向外窗窗墙面积比大于时,建筑自遮阳或绿化遮阳的遮阳

系数是否不大于,或建筑活动外遮阳形式、应用范围是否满足标准要求。2.设计图纸:建筑西向设置活动外遮阳时,立面图是否正确表达遮阳设计范

围、形式及尺寸。

3.技术支撑文件:当建筑西向外窗(含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大于时,采用自

遮阳、绿化遮阳的项目应提供《西向立面外遮阳系数分析报告》,根据《标准》附录C计算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系数。遮阳系数分析报告中,西向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所形成的西向立面整体遮阳系数是否不大于。

施工图设计:同初步设计。

【备注】

1.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异型窗或叠加窗(同一外墙上下叠加设计的外窗)在节

能计算模型中可按外窗面积相等简化建立。

2.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所形成的遮阳效果按各部分面积比例加权平均计算,

西向整体遮阳系数应不大于。

3.西向窗墙面积比大于时,建筑中各单一立面(如塔楼与裙楼)可分开统计建

筑西向外窗(含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是否大于,不大于的立面可不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

4.本条中的建筑自遮阳措施是指通过建筑形体及建筑构件(如固定式建筑外遮

阳等)布局使建筑本身具备遮阳效果的方式。建筑自遮阳系数可按《标准》附录C规定的方法计算。高度不低于50m的建筑其西向立面外窗(含透光幕墙)太阳得热系数对比标准中太阳得热系数规定值提高了10%的遮阳性能,可等效于有建筑自遮阳效果。

5.本条中的绿化遮阳措施是指通过设置永久种植槽而形成植物及永久种植槽对

外窗具有遮阳效果的遮阳方式,遮阳系数按永久种植槽形式和尺寸计算。

6.中空玻璃内置可调百叶窗可认定为活动外遮阳系统,可不计算遮阳系数。

7.超高层建筑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时,应复核其结构安全性能。

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和风冷空调器时,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和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平面和立面设计应考虑空调器(机组)室外的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立面景观,并便于清洗和维护室外散热器;

2 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宜布置在南、北或东南、西南向的靠外墙处或屋面上;

3 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的安装应有利于通风换热,在建筑外立面的竖向凹槽内逐层布置室外机时,凹槽的宽度不应小于m,室外机置于凹槽的深度不应大于m;

4 空调器(机组)室外机间的排风口不应相对,相对时其水平间距应大于4m;

5 室外机位置处采用的遮挡或装饰,不应导致排风不畅或进排风短路,避免散热条件恶化;

6 应安装牢固,不应存在安全隐患。

【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

1.设计说明: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的位置、朝向、遮挡或装饰措施等情

况是否合规,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置于凹槽或排风口相对的,凹槽深度及宽度、相对的排风口水平间距是否合规。

2.设计图纸:建筑平面图及立面图中空调室外机排风口是否存在相对设置的情

况,竖向逐层布置室外机时,空调室外机设置是否存在处于凹槽中的情况,若存在,凹槽尺寸及室外机设置位置是否合规。

3.技术支撑文件:无。

施工图设计:同初步设计。

【备注】

1.本条中凹槽宽度应大于是针对凹槽中每层布置有2个空调室外机的情况,且室

外机排风口朝向凹槽开口方向。因此,若凹槽中每层仅布置有1个空调室外机时,凹槽宽度满足安装要求即可。

2015长沙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试行)

长沙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试行)

备注:本表适用长沙市新建居住建筑(含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中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以及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审查管理。

长沙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建筑专业)

1. 本表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含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中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以及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的施工图审查管理; 2. 设计单位应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和“项目实际情况”(对于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中的居住和公共功能区域,应分别填写对应建筑类型的相关内容); 3. 表中“设计规定”指《长沙市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规定》,“审查要点”指《长沙市绿色建筑基本技术审查要点》; 4. 设计单位在审查时除提交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外,还应提交以下资料: (1)建筑专业涉及资料:建筑节能计算书、装饰性构件功能说明书、纯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可重复使用隔断(墙)使用比例计算书、室内噪声分析报告、结露验算计算书、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专项计算分析报告、采光计算报告、建筑通风开口面积比例计算书、自然通风模拟报告、户外场地遮阴面积比例计算书; (2)景观专业涉及资料:建筑平面日照等时线模拟图、户外场地遮阴面积比例计算书、水量平衡计算表。

1. 本表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含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中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以及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的施工图审查管理; 2. 设计单位应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和“项目实际情况”(对于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中的居住和公共功能区域,应分别填写对应建筑类型的相关内容); 3. 表中“设计规定”指《长沙市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规定》,“审查要点”指《长沙市绿色建筑基本技术审查要点》; 4. 设计单位在审查时除提交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外,还应提交工程概预算材料清单、可再利用和可再循环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高强度 钢使用比例计算书等资料。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

北京市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 (2017年修订版) 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发布 二○一七年八月 目次 1总则1

2 建筑专业2 2.1节地与室外环境2 2.2节能与能源利用11 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2 2.4室内环境质量16 3 结构专业21 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21 4 给排水专业25 4.1节地与室外环境25 4.2节能与能源利用·26 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8 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33 4.5 室内环境质量34 5 暖通专业34 5.1节地与室外环境34 5.2节能与能源利用34 5.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40 5.4室内环境质量40 6 电气专业43 6.1节地与室外环境43 6.2节能与能源利用44 6.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47 6.4室内环境质量48 7 提高与创新49 7.1一般规定49 7.2加分项49 附录A施工图审查集成表55 A.1 节地与室外环境55 A.2 节能与能源利用57 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1 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63 A.5 室内环境质量64 A.6 提高与创新66 A.7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68 A.8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68 附录B 施工图审查对照表69 B.1节地与室外环境69

B.2节能与能源利用78 B.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86 B.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91 B.5室内环境质量96 B.6提高与创新101

1总则 1.1为落实北京市政府“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促进绿色建筑的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25号),制定本要点。 1.2本审查要点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民用建筑工程及类似的其他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类似的其他建筑工程是指工业厂区内的办公楼、宿舍等类似民用建筑的建筑工程);附建在工业厂房的办公用房等非工业部分,其面积占整个建筑面积的比例大于等于30%,或面积大于等于1000m2,非工业部分应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 1.3本审查要点的标准依据是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 825-2015。 1.4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与常规施工图审查同时进行,设计单位需提交《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见附录A。施工图除符合本审查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1.5本审查要点中涉及两个及以上专业的条文,应在相关专业分别审查后确定该条得分或是否满足要求。 1.6 本审查要点5类指标的评分项的“得分Q i”按照该类指标的“实际得分”除以“适用总分”(“适用总分”为100分减去不参评分)再乘以100分计算,“得分Q i”乘以各类指标的“权重wi”即为该类指标的“加权得分”,“总得分∑Q”为各类指标的“加权得分ωi Q i”和“加分项得分Q8”之总和,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本标准第11章的有关规定确定。即∑Q=w1Q1+ w2Q2+ w3Q3+ w4Q4+ w5Q5+ Q8。评分计算表如下: 表1.6.1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含住宅建筑、集体宿舍) 表1.6.2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

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 (2007年11月23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民用建筑的用能系统运行管理及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和材料,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工业建设项目中具有民用建筑功能的建筑)。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建筑节能宣传教育,普及建筑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能源发展规划。 第五条市、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经委、发展改革、科学技术、规划、土地、房产、质监、财政、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建筑节能管理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六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在民用建筑中的开发利用,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的作用。 第七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全市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地方建筑节能标准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按法定程序发布。 第九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建筑节能技术性能认定公告制度,及时制定、公布并更新推广使用目录和限制或者禁止使用目录。 第十条对具备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或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应当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

绿色建筑审查标准表格.doc

A-0.10 建筑初设 / 施工图绿色设计审查表(公共建筑- 建筑专业) 建设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 设计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设计人员(签字): xxx 设计时间: 2016.03 审查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 ] 审查人员(签字): _______________ 审查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基本信息: 工程名称xxxxxx 建设地址xxxx 子项名称xxx 建筑类型 公建(功能) 用地面积(㎡)xxx 总建筑面积(㎡) xx 建筑高度xxx 建筑密度3xx 容积率xx 绿地率xx 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带星号(※)内容,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所有内容。 编号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实施情况简述和证明材料自评结果审查结果 场地设计符合各类保护区、 文物古迹保护的控制要求。 场地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 满足√合格□1※含氡土壤的威胁。场地安全 不满足□不合格□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 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场地内无超标污染物排放。 场地利用和保护资源。大于 满足√合格□2※10 万平方米的的场地应进 不满足□不合格□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节能设计符合相关规定要 满足√合格□3※求。遮阳措施面积比例符合 不满足□不合格□ 要求。 4※外窗、幕墙气密性和可开启满足√合格□面积的要求。不满足□不合格□ 5※建筑无光污染,且不影响周满足√合格□围建筑的日照要求。不满足□不合格□ 6※ 室内卫生间应有良好的通满足√合格□风措施。不满足□不合格□办公、商场等建筑室内非固 满足√合格□ 7※定使用功能的房间如大办 不满足□不合格□公室、商场商铺等是否采用

西安市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西安市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居住) 备案编号:

填表说明 一、本表所填内容应与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文件一致。 二、表中项目名称、项目地址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致。 三、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保温材料名称、厚度、表观密度、燃烧性能按顺序分别依次填写。例如:K=0.50W/(m2·K);EPS板;60mm厚;20kg/m3;B2级。 四、当某一围护结构没有保温层时,填写传热系数、围护结构材料。例如:K=0.52W/(m2·K);混凝土地面。 五、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传热系数、玻璃名称、空气层厚度、窗框材料按顺序分别依次填写。例如:K=2.8W/(m2·K)中空玻璃;6+6+6;塑钢。 六、当按规定需要进行建筑耗热量计算时填写建筑耗热量计算值和建筑耗热量指标限值。 七、新型墙体材料名称包括非粘土烧结多孔砖、非粘土烧结空心砖、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等。填写该项目采用的新型墙体材料名称。 八、预拌商品混凝土及其强度等级填写采用了预拌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例如:采用了预拌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九、热源方式包括:城市热网、区域锅炉房、个体锅炉房、热泵机组、其他; 十、燃料种类包括:燃煤、燃油、燃气、直接电、间接电、其他; 十一、室内系统包括:散热器、地面辐射、顶板辐射、其他; 十二、公共部分(走廊、楼梯等)照明是选择的节能光源、照明方式、照明控制方式的描述。节能光源包括太阳能灯、普通荧光灯、三基色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低压钠灯、高频无极灯,其他节能光源;照明方式包括混合照明方式,一般照明方式、分区照明方式、其他节能照明方式;照明控制方式包括光控、时控、人体感应、其他节能照明控制方式。 十三、雨水利用设施包括有、无。有时填写雨水蓄水池容积。例如:有500m3的雨水蓄水池。中水利用设施包括有、无。有时填写中水原水量。例如:有500m3/d的中水处理系统。 十四、热水供应方式包括:集中式、分散式 十五、热水利用用能类型包括:电、燃气、太阳能、蒸汽、其它 十六、太阳能与浅层地能利用面积为利用该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建筑面积。 十七、本表不能有空项。工程不涉及某项时,在该项填写区划/。 十八、本表需打印在一张A4纸上,可调整字体。 十九、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邮寄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日期等必须填写完整。 二十、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包括该建筑节能设计符合要求,审查通过;该建筑节能设计不符合要求,审查不通过。审查人签字应为建筑、结构、水、暖、电各专业审查人、审核人签字。 二十一、节能设计审查备案一栏不填写。 二十二、节能相关图纸至少应包括:1.建筑专业全套图纸;2.水、暖、空调设备房的水、暖、电专业全套图纸;3.结构专业设计总说明;4.暖通专业设计总说明、表达热力入口装置、分户计量、分室调温控制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5、空调专业设计总说明、表达冷热源计量装置、分室温度控制与显示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6、电气照明专业设计总说明、表达用电分项计量、照度标准、照明方式和控制方式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7、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总说明、分户计量、给水分区的平面图、系统图;8、雨水利用设施、中水利用设施的各专业全套图纸;9、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各专业全套图纸。10、其他节能相关图纸。

节能审查意见书

节能审查意见书 节能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 节能审查意见书编号SC-WHXX-221 项目名称湖北长江镍业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8 万吨/年镍铁生产项目单位名称湖北长江镍业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胡幼华项目地点武汉市汉南区邓南街联系电话: 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扩建□投资管理类别审批□核准■备案□行业类别有色冶金占地面积1000亩投资规模亿元建设工期年用能情况项目能耗总量为 tce/a,其中电耗47520万kWh/a,天然气耗万m3/a,原煤145040万t,无烟煤50000万t,水耗万t/a。评估结论及建议:年产8万吨镍铁生产项目通过引进乌克兰氧化镍矿火法冶金技术,对进口红土镍矿进行冶炼提取20#镍铁。主要建设内容为:4座5*75m 回转窑、2座51000kVA矿热炉、2座酸性30t精炼转炉、2座碱性30t精炼转炉、1台铸铁机以及配套的制氧站、水泵房等辅助、附属生产设施。该项目虽然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也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但不宜在汉南区落地。一是项目能源消耗总量大。根据《武汉市十二五时期节能降耗与应对气候变化综合性工作方案》,武汉市“十

二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增幅控制在45%以内,总量为6900万吨标煤,增量为2115万吨标煤;汉南区十二五期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增幅控制在128%以内,总量为52万吨标煤,增量为万吨标煤,该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万吨标煤,占武汉市十二五期间能源增量的%,占汉南区十二五期间能源增量的%。二是影响市区节能目标完成。该项目单位产值能耗为吨标煤,虽低于全市水平,但远高于汉南区XX年的吨标煤水平;该项目建设直接影响汉南区的节能目标的完成,对武汉市的节能目标的完成也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三是对环境有潜在危害。该项目投产后,废弃物产生量大。年产生废渣万吨、粉尘万吨、废气和废水万吨。且废渣中含有铬元素,废渣再利用存在一定环境隐患。审查意见:该项目节能审查不予通过。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节能审查意见书编号SC-WHXX-010 项目名称 长青18号房地产建设项目 单位名称 武汉中民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武汉市硚口区长青村K2地块 联系人:王冬梅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

北京市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 (2017年修订版) 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发布 二○一七年八月

目次 1总则 ......................................................................................... 12 建筑专业. (3) 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 2.2节能与能源利用1?1 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3 2.4室内环境质量........................................................................................................................................................ 163 结构专业22? 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给排水专业27? 4.1节地与室外环境27? 4.2节能与能源利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9? 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4 4.5 室内环境质量35? 5暖通专业 (36) 5.1节地与室外环境3?6 5.2节能与能源利用36? 5.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1) 5.4室内环境质量 (42) 6电气专业 (46) 6.1节地与室外环境46? 6.2节能与能源利用47? 6.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0 6.4室内环境质量50? 7 提高与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一般规定 (52) 7.2加分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施工图审查集成表5?8 A.1节地与室外环境58? A.2节能与能源利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A.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5? A.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67 A.5室内环境质量6?9 A.6 提高与创新 (72) A.7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 (73)

2017重庆建筑节能材料发展报告

2017年度重庆市建筑节能材料发展报告 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 重庆市墙体材料工业行业协会 2018年1月

前言 为推动我市城乡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科〔2014〕7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等文件精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我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目标为指引,着力强化建筑节能材料应用管理,提升建筑材料绿色化水平,培育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产业化基地,促进传统建材行业转型升级。 自2008年《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实施以来,2010年我市开展建筑节能技术备案管理与性能认定,建立了市城乡建委监督管理、市建筑节能中心承担认定日常工作、建筑节能政策解释,行业协会协调指导三位一体的建筑节能材料管理工作模式。创新性地在全国率先建立墙体自保温应用技术体系,率先推动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板材化、工厂化和成品化。2015年率先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开展绿色建材评价。2016年底,我市公共建筑、主城区居住建筑已全面强制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截至2017年12月,已将新型墙材、节能门窗和保温材料等504家企业805项节能建材纳入了建筑节能技术备案管理,培育扶持45个产业化示范基地。 建筑节能技术的规范管理和示范基地引导,促进了我市建筑节能材料的快速发展,技术性能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下一步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打

绿色建筑审查表

A-0.10建筑初设/施工图绿色设计审查表(公共建筑-建筑专业)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 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设计人员(签字): xxx 设计时间:2016.03 审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 审查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审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基本信息: 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带星号(※)内容,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所有内容。

A-0.11建筑初设/施工图绿色设计审查表(公共建筑-结构专业) 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 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设计人员(签字): xx 设计时间:2016.03 审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 审查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审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带星号(※)内容,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所有内容。

A-0.12建筑初设/施工图绿色设计审查表(公共建筑-给水排水专业) 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 设计人员(签字): xx 设计时间:2016.03 审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设计审查□ 施工图设计审查□] 审查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审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带星号(※)内容,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须审核以下所有内容。

附录a 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附录A 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 A.1 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住宅建筑 注:1. 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相关设计人员须在相应的签字栏签字,并加盖设计单位报审章,报审时提交给审查机构。 2. 本审查标准依据是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和《北京市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 3. 依据DB11/T825-2011第3.2.2条规定,绿色建筑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除不参评项中所列条款)。 4. 依据DB11/T825-2011第3.2.4条规定,当某条款不适于该建筑时,此条款可不参与评价,一般项中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按计算结果舍尾取整,并按此规定,在表中填写 “参评项数”和“参评项折算后需满足项数”。 5. 自评达标项在“□”处填“√”,不达标项的“□”不填,不参评项在“□”处填“■”。 6. 一般项中,项目应选择无灰色背景的条款达标,灰色背景为本审查要点未选择的条款,详见附录B。

A.2 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集成表——公共建筑 注:1. 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相关设计人员须在相应的签字栏签字,并加盖设计单位报审章,报审时提交给审查机构。 2. 本审查标准依据是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和《北京市绿色建筑(一星级)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 3. 依据DB11/T825-2011第3.2.2条规定,绿色建筑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除不参评项中所列条款)。 4. 依据DB11/T825-2011第3.2.4条规定,当某条款不适于该建筑时,此条款可不参与评价,一般项中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并按此规定,在表中填写“参评项数”和“参评项折算 后需满足项数”。 5. 自评达标项在“满足项□”处填“√”,不达标项的“□”不填,不参评项在“□”处填“■” 6. 一般项中,项目应选择无灰色背景的条款达标,灰色背景为本审查要点未选择的条款,详见附录B。

海南省绿色建筑基本技术审查要点(试行)

附件2 海南省绿色建筑基本技术审查要点 (试行)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05

前言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建办〔2013〕18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在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建设中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建办科〔2014〕39号)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海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3〕96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海南省绿色建筑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绿色低碳岛”的目标,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共同组织国家和海南省的相关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完成了本要点。 本要点以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一星级要求和《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试行)》最低分要求为基础,本着“因地制宜”和“控制增量成本”的原则,规定了规划、园林和施工图审查等部门在规划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等阶段的审查要求。 本要点共分3章,主要内容是:总则、规划设计审查要点、施工图审查要点。 本要点由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负责技术内容解释。 本要点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参编单位:海南省建筑设计院 海南城建业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服务中心 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海南雅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南方建设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华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海南民生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节能审查意见告知单

告知单 贵单位办理建筑节能审查意见书时,应提供如下资料: 1、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变更(须经原图审部门同意并加盖公章) 2、外墙保温系统应提供有效的外墙保温系统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认定证书(复印件须加盖产品生产企业单位公章,并注明工程名称) 3、枣庄市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备案证明(枣庄市外企业) 4、节能认定申请表1-1,1-2,1-3 5、认证企业应提供建设工程项目供应材料证明

墙改1-1 滕州市节能建筑认定申请表 申请单位(盖章): 工程名称: 申请时间:

基本情况墙改1-2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建筑面积 开工时间竣工时间 建设(开发)单位 通讯地址邮编 项目负责人电话 项目联系人电话 设计单位 通讯地址邮编 项目负责人电话 施工单位 通讯地址邮编 项目负责人电话 监理单位 项目负责人电话 各朝向窗墙面积比体形系数供热采暖系统空调制冷系统

建筑节能构造做法确认表墙改1-3 工程名称 外围护墙外墙(包括非透明幕 墙) 屋面采暖、空调地下室外墙 热桥地 面周边地面 屋顶透明部分非周边地面 不采暖楼梯间隔墙飘 (凸) 窗顶板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底板 接触室外空气地板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面的隔 墙或楼板 窗户(包括透明幕墙)户门采暖系统制冷系统 建设单位(盖章) (签字): 年月日 设计单位(盖章) (签字): 年月日 监理单位(盖章) (签字): 年月日 施工单位(盖章) (签字): 年月日

证明 滕州市墙改办: 工程所用的,全部是我公司生产,认定证书编号为,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由我公司承担相应责任,特此证明。 生产单位(章) 年月日

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

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是指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节能标准,对民用建筑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对策和措施,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本办法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者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民用建筑项目节能审查,是指建设主管部门依法对民用建筑项目设计方案和节能评估文件或节能登记表进行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并监督实施的行为。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的监督管理和节能审查工作。 第五条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按照项目设计年综合

能源消费总量(理论计算值)折算的建筑规模实行分类管理(以年综合能源消耗一千吨标准煤折算成基准建筑规模):(一)总建筑面积在基准建筑规模三倍以上的民用建筑项目应当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二)总建筑面积在基准建筑规模以上、三倍以下的民用建筑项目,应当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三)总建筑面积在基准建筑规模以下的民用建筑项目,应当填写节能登记表。 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经省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的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进行节能评估。评估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编制节能评估文件。建设单位可以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 评估机构不得与所评估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未予备案或者超越备案业务范围承接业务的节能评估机构,其所编制的节能评估文件不能作为节能审查的依据。 第七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指定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机构,不得向建设单位收取节能审查费用。 第八条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文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和评估依据; (二)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项目对所在地能源供

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表

河南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表(电气专业) 审查编号: 项目名称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居住+公建□建筑面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 节地与室外环境 评分项 指标条文 编号 标准条文规定分值技术措施 自评审查 备注 不参 审分 参审 得分 本条 得分 不参 审分 参审 得分 本条 得分 Ⅱ室 外环境4.2.4 建筑外立面及室外景观照明设计应避免对 周围环境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4分,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 2 1、城市夜景照明规划时,应对限制光污染提出相应 的要求和措施。 2、设计城市夜景照明工程时,应按城市夜景照明规 划设计。 3、应将照明的光线严格控制在被照区域内,限制灯 具产生的干扰光,超出被照区域的溢散光不应超过 15%。 4、合理设置夜景照明运行时段。 2 本条第1款详见 B.0.1建筑专业 本章合计 2 ——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条文编号标准条文满足情况技术措施自评意见审查意见备注

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及我省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 须满足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及我省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中电气内容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 将变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以减少低压侧线路长 度,降低线路损耗。 2、照明系统节能 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满足现行规范、标准要求,普 通教室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大于8w/㎡.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的光源,在满足照 明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高效光源。住宅公共 照明选用节能自熄开关。 减少照明系统损耗。 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光及太阳光源。 3、建筑设备的节能 选择高效节能的电动机及节能电梯与节能控制, 消防设备控制柜不得选用变频控制系统。 4、电能计量 各部分能耗独立分项计量。 满足? 不满足□ 5.1.3★公共建筑的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暖通、电气) 须满足 满足□ 不满足□ 不参审? 5.1.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 定的现行值。 须满足 普通教室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8w/㎡,公建公共 部位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4.5w/㎡。 满足? 不满足□ 评分项 指标条文 编号 标准条文规定分值技术措施 自评审查 备注 不参 审分 参审 得分 本条 得分 不参 审分 参审 得分 本条 得分 Ⅲ 照明与电气5.2.9 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 等节能控制措施,评价分值为5分。 5 在公建公共照明选用节能自熄开关,做到人来灯开, 人走灯灭。 5 5.2.10 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中规定的目标值,评价总分值为8分。 主要功能房间满足要求;4 公建公共部位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4.5w/㎡. 8 所有区域均满足要求。8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 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 (试行) 2015-09-25发布 2015-09-25实施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前言 本技术要点是根据《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制定的,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会同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在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四川省建设工程绿色设计审查需求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要点共分3章,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本要点由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要点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要点参编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5年09月25日 目录 1 总则 ....................................................................... 2 居住建筑 ................................................................... 2.1建筑专业.............................................................. 2.2 结构专业 ............................................................. 2.3给水排水专业.......................................................... 2.4暖通专业..............................................................

海南省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试行)

附件3 海南省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试行) 备案号: 填表日期: 年月日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普通居住建筑 □保障性住房 □公共建筑(□政府投资办公建筑□其他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学校建筑□商场建筑)□综合性单体建筑 净用地面积(m2) 地下建筑面积(m2) 地上建筑面积(m2) 建设单位(章)设计单位(章)联系人联系人 联系电话(手机)联系电话(手机) 邮箱邮箱 条款编号 适用建筑类型项目实际情况 是否满足 要求 设计规定审查要点 2.1 2.1 居建 公建 保障房 本项目场地选址内(□不存在文物古迹、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 和其他保护区□存在文物古迹、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 保护区,但提出了合理的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建议),(□满足□不满足)地 城乡规划和建设控制要求 □是□否 2.2 2.2 居建 公建 保障房 本项目场地选址内(□存在□不存在)地质断裂带、易液化土等不利于建 筑抗震的地段,(□存在□不存在)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电磁辐射(如 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或火、爆、 有毒物质(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等威胁和危险源,具体为, (□进行□未进行)相关检测;土壤氡含量为Bq/m3(浓度)或Bq/ (m2·s)(析出率);(□采取□未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是□否 2.3 2.3 居建 保障房 本项目(□是□不是)旧城改造项目,住宅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为小 时;住区场地内(□有□没有)老年人住宅,其大寒日最低日照时数 为小时;本项目周边(□存在□不存在)相关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及 场地,项目的新建(□导致□未导致)周边建筑原本满足国家或行业日照 标准要求的门窗洞口在项目建成后其日照时数低于相关日照标准要求;本项 目建筑间距、建筑退后距离等规划布局(□满足□不满足)国家气候分区 Ⅳb地区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是□否公建 本项目的新建(□导致□未导致)周边建筑原本满足国家或行业日照标准 要求的门窗洞口在项目建成后其日照时数低于相关标准要求 □是□否 2.4 2.4 居建 保障房 本项目场地内存在幢居住建筑,住区总人口数N sum为人,住区的人 均用地指标限制p为m2/人,实际人均用地指标为m2/人,'p(□≤ □>)p □是□否公建本项目建筑容积率为,(□达到□未达到)0.8的最低要求□是□否 2.5 2.5 居建 本项目属于(□新区建设项目□旧城改建项目),绿地率为%,对于新 区建设项(□达到□未达到)30%的最低要求;对于旧城改建项目,(□达 到□未达到)25%的最低要求;住区公共绿地面积为m2,住区居住总 人数为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m2/人,对于新区建设项目(□达到 □未达到)1.5m2的最低要求,对于旧城改建项目(□达到□未达到)1.0m2 的最低要求 □是□否保障房 本项目属于(□新区建设项目□旧城改建项目),绿地率为%,对于新 区建设项(□达到□未达到)30%的最低要求;对于旧城改建项目,(□达 到□未达到)25%的最低要求;住区公共绿地面积为m2,住区居住总 人数为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m2/人,对于新区建设项目(□达到 □未达到)1.0m2的最低要求,对于旧城改建项目(□达到□未达到)0.7m2 的最低要求 □是□否

绿色建筑设计及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目录 1总则 (2) 2建筑专业 (3) 2.1节地与室外环境 (3) 2.2节能与能源利用 (11) 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4) 2.4室内环境质量 (17) 3结构专业 (23) 3.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3) 4给排水专业 (28)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28) 4.2节能与能源利用 (29) 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9) 5暖通专业 (34) 5.1节能与能源利用 (34) 5.2室内环境质量 (38) 6电气专业 (42) 6.1节地与室外环境 (42) 6.2节能与能源利用 (42) 6.3室内环境质量 (45) 附录A:绿色居住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 (48) 附录B:绿色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 (56)

1总则 1.1为贯彻执行××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37/T5043-2015,推进绿色建筑全面、健康发展,结合实际,编制本要点。 1.2 本要点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一星级绿色建筑的要求,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气候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对××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37/T5043-2015进行整合、优化而形成的,适用于新建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同时可指导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 1.3控制项应全部满足本要点的要求。“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5类评价项,每类最多允许有1项不达标,即可判定为总体达标。 1.4 设计单位应编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依据本要点进行自我评判,并填写施工图设计审查表(见附录)。当评价项不满足1.3要求时,设计单位应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进行评分判断,并提供自评报告。 1.5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依据本要点,分专业对设计单位的自评情况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查意见。 1.6 绿色建筑的设计及施工图审查,除执行本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省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

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民用建筑的用能系统运行管理及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和材料,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工业建设项目中具有民用建筑功能的建筑)。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建筑节能宣传教育,普及建筑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能源发展规划。 第五条市、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经委、发展改革、科学技术、规划、土地、房产、质监、财政、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建筑节能管理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六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在民用建筑中的开发利用,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的作用。 第七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全市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地方建筑节能标准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按法定程序发布。 第九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建筑节能技术性能认定公告制度,及时制定、公布并更新推广使用目录和限制或者禁止使用目录。 第十条对具备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或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应当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 第三章新建建筑节能 第十一条新建建筑工程项目,应当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在改建、扩建时涉及建筑围护结构和用能系统的,应当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要求采取建筑节能措施。 第十二条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方案设计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进行审查时,应当在建筑的布局、体形、朝向、采光、通风和绿化等方面综合考虑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的要求。 第十三条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均应当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要求。初步设计阶段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和项目热工计算书,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当落实初步设计审批意见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技术措施。 施工图审查机构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当审查节能设计的内容,在审查报告中单列节能审查章节。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应当定为不合格,市和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