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的作用:特殊含义”与“特定称谓”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394.69 KB
- 文档页数:6
引号有什么作用?和双引号有什么区别?引号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用法呢?和双引号的区别在哪里呢?不清楚的考生赶紧看过来,下面由小编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引号有什么作用?和双引号有什么区别?”,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引号的作用中,表示特定的称谓和表示特殊含义的区别:特定的称谓是表示给事物起的别名,特殊的含义是表示不一样的意思。
⒈表示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⒉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⒊表示讽刺和否定;(又称“反语讽刺”)⒋表示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⒌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你第一句用得不错,第二句错了,所谓“反复使用”说得是引文内还有引文,用单引号,单引号内如果还有引文,就得再用双引号,双引号里面如果还有引文就再用单引号,这才叫“反复使用”。
如:我对他说:“老师说:‘黑白相间中的“白”与“黑”是反义词.’”这句话中,你对他说的话用双引号,引述老师的话,用单引号,老师的话中还有着重指出的词,就必须再用双引号。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
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小学语文引号的作用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分为双引号和单引号这两种。
引号的用法在小学有以下几种。
1引号有什么作用1. 表示引用。
2. 表示特定称谓。
3. 表示特殊含义。
4.表示讽刺和嘲笑。
5.突出强调。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分别标志为“”『』和‘’「」。
其中『』和「」为曲尺形的引号,在“”‘’西式引号中不方便使用的时候使用,最早来自日本的钩括弧(日语的“钩括弧”在日语中不全是引号)。
但是港澳台地区已经习惯在横排时使用『』和「」。
2引号的作用有三种一、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如:“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草地夜行》)这里有两个“要记住革命”,第一个用了引号,是引用老红军说过的话;第二个没用引号,是表示“我”的决心.二、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如: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放风筝》)句中的引号,表示它不是真的大蜻蜓,而是形状像蜻蜓的风筝.又如:蚕儿要“上山”了.(《春蚕》)这儿的“上山”用引号,表明它是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特指蚕爬上稻草杆子上,准备吐丝结茧.三、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如: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革命烈士诗二首》)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一、表示直接引用。
某人说话的内容、或者引用名言、格言,就用引号。
这种方法在小学经常使用。
孩子也非常熟悉这种形式。
二年级语文课文《千人糕》中: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卖泥塘》中:“卖泥塘喽,卖泥塘。
”青蛙大声吆喝起来。
”在这里孩子说的话,青蛙说话内容就运用了引号。
到了二三年级孩子基本会使用这种形式的引号。
注意:如果不是照原样复述他人的话,而是大概的转述他人的话的时候,就不能用双引号。
引号的作用有什么作用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引号的作用有什么作用
1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1、表示引用。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
4、表示讽刺和嘲笑。
5、突出强调。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
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
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2引号的举例说明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表示特定称谓)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表示强调,特殊含义)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表示引用)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特殊含义,运用比喻)
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表示引用)。
引号作用特殊含义的例子
一、引号作用特殊含义的例子有:
爱情是一座"迷宫",我总是在里面迷失。
这本书被评论家们称为"经典之作"。
他经常说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
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二、引号有四种作用,分别是:
1、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
2、表示特定的称谓:给事物起一个别名,特殊的名称/专业术语/简称/纪念日等。
3、表示特殊含义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
4、表示讽刺或反语:区别特定称谓和特殊含义。
标点符号的有关知识一、双引号的作用:⒈表示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⒉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⒊表示讽刺和否定;(又称“反语讽刺”)⒋表示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⒌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表示特定称谓)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表示强调,特殊含义)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表示引用)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特殊含义,运用比喻)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表示引用)6、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特定称谓)7、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特殊含义,表示强调)8、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特殊含义,表示强调)9、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特殊含义,表示强调)10、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特定称谓)11、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特定称谓)12、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表示引用)13、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特殊含义,表示强调)引号的作用中,表示特定的称谓和表示特殊含义的区别:特定的称谓是表示给事物起的别名特殊的含义是表示不一样的意思比如:天牛是个"武士".(表示特定的称谓)你真是太“聪明”了!(表示特殊的含义)二、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
1、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表示声音的中断。
例如: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3、表示解释说明。
特殊含义”与“特定称谓”的区别(引用)2012-03-16 19:33:54|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特定称谓”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代指某一事物或人,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等。
比如:港澳台同胞都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
而“特殊含义”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另外的意思,或产生了新的意思。
比如: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
特定称谓与其表达的意思有相通之处;特殊含义与其表达词语的本义完全不一样,所以称为“特殊”含义。
举例: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时想起前两天学校举行了“芬达杯”红领巾唱红歌的比赛,巨型的海报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
他就借此引导孩子们发现。
于是在分辨书本上四句引号作用后,我又作了拓展:昨天我们看到海报上的“芬达杯”用了引号,这个引号有什么作用呀?学生说,这个引号表示特定称谓,因为是芬达饮料赞助的,所以用他们公司的名字冠名。
老师表扬了这个孩子,顺势总结:“是啊,像这样表示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就是引号特定称谓的用法,像我们昨天举行了主题班会:《走进“红十字”》。
其中‘红十字’用上了引号,这个引号就起到——”学生异口同声:“特定称谓”。
机智的老师又荡开一笔:“如果引号中的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那就是——”学生心领神会:“特殊含义”。
引号在表示特定的称谓和特殊含义时的区别是:1、引号在表示特定的称谓时,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2、引号在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时,该词语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3、即前者的词意并未改变,但后者的词意已经发生了改变,具有了不同于原意的新的含义。
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1、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海伦·凯勒》)说明:在这里,并不是说手指真的会说话了,而是指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他人交流。
2024届高考常考标点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冒号用法详解2024高考常考标点: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冒号用法详解双引号作用:⒈表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⒉表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
⒊表反语、讽刺或否定(又称“反语讽刺")。
⒋表特殊含义5.表强调省略号作用:1.表列举省略2.表引用省略3.表停顿4.表沉默,类似于“emm…”5.表声音中断或话未说完6.表声音断断续续7.表示语意未尽,欲言又止,言在意外8.表示语音延长破折号作用:1.表注释或补充说明2.表递进3.表转折4.表声音延长或停顿5.表转换话题6.表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7.表强调被引出的后文8.表总结前文冒号作用:1.表总说2.提示下文3.表注释或说明4.表总结上文5.表具体说明【省略号用法详解】一、表示引文的省略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二、表示列举的省略2.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表示钟声还在继续响)3.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三、表示说话断断续续4.“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5.“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四、表示话未说完6.听鸟叫的人说:“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五、表示沉默(或冷场尴尬,效果类似于“emm...")7.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六、表示思维的跳跃(或话题转换)8.“对呀对呀!……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七、表示语意未尽,欲言又止,言在意外9.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双引号的作用
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语、表示否定和讽刺等特殊含义、表示特定称谓、着重强调论述对象等。
表示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表示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表示着重强调,着重强调指一句话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对象。
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一般为名词。
表示讽刺和否定,否定和讽刺指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和讽刺。
举例:
表示直接引用:
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表示特殊含义:
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理解他。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表示特定称谓:
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大家采集“茅茅针”。
表示否定和讽刺(也属特殊含义一类):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引号作用6种及举例说明1、表示引用。
示例: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表示特定称谓。
示例: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3、表示特殊含义。
示例: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4、表示讽刺和嘲笑。
示例: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5、突出强调。
示例: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引号的用法例句:一、表示特殊含义:1、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先是龟群的“侦察兵”。
2、他在校园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样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4、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5、鬼子来“扫荡”了。
6、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7、黄河近两千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8、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指特殊含义。
本文并不是真正好处上的打扫,而是针对下文所说的“砍光”和“除尽”)二、表示直接引用的句子: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3、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4、我望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5、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6、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三、表示特定称谓:1、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2、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3、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5、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6、大家采集“茅茅针”。
四、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1、说他“个性”,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2、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3、说“认识”,其实我并不理解他。
4、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5、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高考语文:双引号的用法
双引号的用法:直接引用、引用某一特定事件、引用他人说过的话(包括名人名言)、引用特定名词、形容词语的反面意思,做讽刺用时,需要用引号标示。
引号的用法有三种:
一是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二是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三是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需要标示。
作用
1.表示引语。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也表示否定和讽刺)。
4.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5. 用于话语之中。
注意事项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
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
写作文时一行字的最后一格是冒号和左引号(用“表示)时,不可以拿到下一行开头。
双引号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双引号是行文时较常使用的标点符号,与不同的词结合以及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大家要注意区分。
双引号中文中用“”号表示,以前一般用『』「」但中国大陆地区后来使用了类似于西文的引号“ ” ‘ ’ ,竖排使用﹃﹄﹁﹂。
而我国香港、台湾繁体中文地区仍然使用『』表示双引号。
单引号也可以在双引号里使用。
⒈表示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⒉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⒊表示讽刺和否定;(又称“反语讽刺”)⒋表示特殊含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⒌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例句: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表示引用)2、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表示强调)3、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特定称谓)4、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 的美誉(特定称谓)5、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特定含义)6、那“鸟有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特定称谓)7、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
(直接引用)8、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直接引用)9、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直接引用)10、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表示特定称谓)11、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特定称谓 )12、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特定称谓)13、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特殊含义,表示强调)14、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特殊含义,表示强调)15、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特殊含义,表示强调)16、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特殊含义,运用比喻)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1)特定称谓(2)双引号是引用单引号是强调指出(3)特定称谓强调指出(4)特定称谓引用一、表示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独钓寒江雪”,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应了作者的清高孤傲.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4、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5、“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6、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二、表示特定名称;(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外号、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1、他长得很黑,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黑皮”.2、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3、今天是“儿童节”.4、她是一位“白衣天使”.5、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6、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三、表示特殊含义;(引号中的词语在句子中产生了新的意思)1、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2、杯子掉到地上,光荣“牺牲”了.3、调皮的学生得到了老师特殊的“照顾”.4、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那友谊的使者”.四、表示讽刺和否定;(又称“正话反说”,挖苦、讽刺)1、考了倒数第一,真让人“佩服”!2、除了睡眠,还知道吃饭,真“了不起”啊!3、他“荣获”了大懒虫的光荣称号.五、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词语的意思不变、只是突出了论述的对象)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2、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早》)3、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海洋——21世纪的希望》)4、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海伦·凯勒》)六、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1、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黄鹤楼送别》)引用常常是复述一个句子或一阶段话,或者是格言、诗词、歌词等,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特定的称谓是指给事物起的别名,多是名词.特殊的含义是句子中词语有了新的、不一样的意思,多是动词或形容词.。
引言:引号特殊含义和特定称谓举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引号的使用,无论是在书籍、网络文章、广告标语还是口头表达中。
引号的使用并不仅限于标示引用,它还有着特殊的含义和特定的称谓。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引号的特殊含义和特定称谓,并通过举例来进一步说明其重要性和灵活性。
一、引号的特殊含义1. 表示引用在写作中,引号最常见的用途就是表示引用。
当我们要引用他人的言论、观点、句子或词语时,可以使用引号来标示,以示尊重和区分。
例如:在学术论文中,引号常常用于标注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观点,以支持自己的论证。
2. 表示虚构引号还常用于表示虚构的事物或词语。
当我们要表达某个词语并非真实存在,而是一种概念、幻想或象征时,可以使用引号来包裹,以示区分。
例如:“幸福”并非一成不变的状态,而是因人而异的感受和体验。
3. 引号的特殊含义的灵活运用除了以上的常见用途,引号还可以表示讽刺、反讽或质疑的语气。
在这种情况下,引号的使用需要特别谨慎,以避免引起误解或歧义。
例如:这些所谓的“专家”口中的建议往往令人费解,缺乏实用性。
二、引号的特定称谓举例1. “引号”作为文章的主题,引号本身也是一个特定称谓,其出现在文中一定要有明确的语义标示。
在句子中多次提及“引号”这一词语,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重点。
2. “真实”在现代社会中,“真实”这一概念因为信息爆炸、虚假消息的泛滥而备受质疑。
通过引号的使用,可以凸显其复杂和多样的内涵,引起读者对真实性的深入思考。
3. “成功”“成功”是许多人都追逐的目标,然而其定义却因人而异。
通过引号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阐释“成功”这一概念的广度和深度,而非简单的功成名就。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引号不仅具有标示引用和虚构的作用,还是一种语言的变体和思维的表达。
通过引号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传达自己的语义和情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图。
引号的特定称谓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个主题,并且引发读者对于该主题的更多思考。
概括起来说,引号的作用有四种:
一、表示引用的部分。
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
二、表示特定的称谓
三、表示特殊含义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
四、表示讽刺或反语。
区别特定称谓和特殊含义:
“特定称谓”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代指某一事物或人,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等。
比如:港澳台同胞都积极为“希望工程”捐款。
而“特殊含义”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另外的意思,或产生了新的意思。
比如: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
特定称谓与其表达的意思有相通之处;特殊含义与其表达词语的本义完全不一样,所以称为“特殊”含义。
举例: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时想起前两天学校举行了“芬达杯”红领巾唱红歌的比赛,巨型的海报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
他就借此引导孩子们发现。
于是在分辨书本上四
句引号作用后,我又作了拓展:昨天我们看到海报上的“芬达杯”用了引号,这个引号有什么作用呀?学生说,这个引号表示特定称谓,因为是芬达饮料赞助的,所以用他们公司的名字冠名。
老师表扬了这个孩子,顺势总结:“是啊,像这样表示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就是引号特定称谓的用法,像我们昨天举行了主题班会:《走进“红十字”》。
其中‘红十字’用上了引号,这个引号就起到——”学生异口同声:“特定称谓”。
机智的老师又荡开一笔:“如果引号中的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那就是——”学生心领神会:“特殊含义”。
引号在表示特定的称谓和特殊含义时的区别是:
1、引号在表示特定的称谓时,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2、引号在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时,该词语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3、即前者的词意并未改变,但后者的词意已经发生了改变,具有了不同于原意的新的含义。
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1、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海伦•凯勒》)
说明:在这里,并不是说手指真的会说话了,而是指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他人交流。
2、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他心中“看”到的世界。
(《海伦•凯勒》)
说明:这里的“看”并不是指真的用眼睛看到了什么,而是指海伦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想象。
3、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夜晚的实验》)
说明:“瞎子”本来的意思是指双目失明的人,在这里是指被蒙上眼睛的蝙蝠。
4、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夜晚的实验》)
说明:耳朵怎么能“穿透”黑夜?怎么能“听”到物体呢?在这里是说蝙蝠的耳朵没有“视线”,却能像视线那样“穿透”黑暗,去发现黑暗中的物体;耳朵只会听声音,在这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感受到前方的物体,所以“穿透”“听”加上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5、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最大的麦穗》)
说明:这里的麦穗不再是田里长出来的麦穗,而是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6、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理想的风筝》)
说明:“瓦片儿”原来是指一片片的瓦或瓦的碎片,在这里则是指形状像瓦片的风筝。
7、中午15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
(《明天,我们毕业》)
说明:“必修课”原来是指按照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跟“选修课”相区别。
在这里是指我们每天都要上的15分钟的写字课。
8、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说明:“活菩萨”在这里并不是指活着的菩萨,而是指具有菩萨一样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的人。
“中日友谊的使者”显然也不是指奉命出使中日,缔结友谊的人,而是指聂荣臻将军像使者一样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所以说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了不同于原来意思的新的含义。
此外,课本中有几个例子特别容易引起混淆、争议,因此单独列出来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1、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说明:“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本义是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后来多指因力量、条件不够而达不到目的,感叹无可奈何。
“望洋”是表示抬头仰望的样子。
在这里我觉得“望洋而叹”用的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指望着海洋,因为海洋的喜怒无常而发出感叹。
所以加引号是表示特殊的含义。
2、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詹天佑》)
说明:这里的“人”字加引号实际上表示的是摩形格的比喻手法,即形象化地将铁路的形状比喻成为像个“人”字。
3、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
说明:这里的“金”字加引号实际上也是表示的是摩形格的比喻手法,形象化地将金字塔的轮廓比喻成像个“金”字。
4、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海
洋——21世纪的希望》)
说明:“水球”在这里并不是指真的水球,也是表示比喻,把地球比作一个蓝色水球,形象地写出了地球上海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