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礼貌原则差异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14
礼貌原则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
礼貌原则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
商务沟通是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双方在商务活动中达成最佳的合作关系。
礼貌原则是商务沟通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以下就礼貌原则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
一、重视时间。
在商务沟通中,遵守时间是一种礼貌。
双方都应该及时回复,如发出邀请时,可以提供一个宽松的时间范围,让双方有充足的考虑时间。
这也有助于双方之间的信任建立。
二、尊重另一方的想法和意见。
在商务沟通中,双方都应该表示尊重对方的想法和意见,保持尊重应该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双方应该在遵守语言礼仪的基础上,进行商务沟通,否则将损害双方的客户关系。
三、沟通时保持客观性、友善性和主观性。
在商务沟通中,应保持客观性、友善性和主观性,避免过度的责备或者激烈的争辩。
在商务沟通中应坦诚相待,如果遇到冲突,应友好的解决,千万不要存在大声、憋气、疑问等不文明行为。
四、善待与您沟通的人。
在商务沟通中,应尊重和尊重你的他方,避免说一些不合适的言论,不要因一时不服而不断的争吵,不要诋毁对方的信誉,言辞要克制和有礼貌,以保持双方的友好沟通。
五、礼貌使用沟通工具。
在商务沟通中,要礼貌使用电子邮件、电话和礼仪。
在电子邮件中,要用正确的文体表达,要使用正确的语气,避免发出负面信息,不要有恶意的意图。
在打电话时,要说明自
己的身份,不要打扰对方的时间,且要礼貌友善。
综上所述,礼貌原则是商务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双方在商务活动中应该树立礼貌的行为准则,保持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才能实现双赢。
礼貌原则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应用研究在商务交流中,礼貌原则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一封礼貌的商务信函不仅仅可以表达出对方的尊重和善意,还可以增进双方的信任和友好关系,从而促进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
研究礼貌原则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礼貌原则的理论基础、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常见应用和实际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使用语言时所应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以此来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
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
礼貌原则的理论基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尊重他人是礼貌原则的基础。
在商务交流中,尊重对方的地位、身份和权利是维护双方关系的关键。
在英文商务信函中,表达尊重可以通过使用尊敬的称呼、礼貌的语气和客气的措辞来体现。
友好待人是礼貌原则的宗旨。
商务合作需要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而友好待人则是促进人际关系的关键。
在英文商务信函中,可以通过诚恳的祝福、友好的问候和真诚的感谢来体现友好待人的宗旨。
正面沟通是礼貌原则的前提。
在商务交流中,积极的沟通态度和积极的语言表达是维护双方关系的前提条件。
在英文商务信函中,应避免使用负面语言和否定措辞,以免伤害对方的感情和情绪。
以上三点是礼貌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英文商务信函中应用礼貌原则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从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常见应用来具体探讨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信函的开头、正文和结尾部分。
在信函的开头部分,应使用礼貌的称呼和问候语句来表达对方的尊重和友好。
“Dear Mr. Smith,”、“Dear Madam,”等称呼,以及“Hope this letter finds you in good health.”、“I hope this letter finds you well.”等问候语句都是常见的礼貌用语。
在信函的应使用礼貌的语气和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2 埃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哥特式特征分析3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 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学习的启示6 浅论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及其女性主义意识7 爱米丽与曹七巧悲剧性的弗洛伊德解读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9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Racism and Black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Bluest Eye10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11 Jane Austen’s Opinion towards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12 英汉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分析13 中英禁忌语的异同性分析14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5 A Study of English Class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16 中式菜名的英译17 《夏日鸟笼》的女性主义解读18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19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分析20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21 写作中学生语言的石化现象分析22 Charlotte Bronte’s Concept of Marriage--Comment on Jane Eyre from angle of true love23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奶妈与《西厢记》中红娘的人物形象对比24 《麦琪的礼物》和《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对比研究25 广告翻译策略初探26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诗词翻译对比赏析27 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28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2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30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31 《简爱》和《吕贝卡》中女权意识的对比32 论例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33 (英语系经贸英语解读国际知名度假村产业创新模式—以地中海俱乐部为例34 托尼•莫里森《柏油孩子》的后殖民生态批评解读35 试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36 On Chinese-English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kopos Theory37 浅谈象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38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39 试论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效果40 从《马拉喀什》和《射象》看乔治•奥威尔散文的艺术风格41 英语科技文献的句子特点与翻译42 论《呼啸山庄》中的意象43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三个男性形象分析44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45 从《祝福》的英译本谈文化空缺词的翻译46 美国黑人英语的句法特征4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4849 论肢体语言在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50 《宠儿》女主人公赛斯人物形象分析51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美国价值观52 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53 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教育语言学重估54 从贫穷到堕落——解读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奋斗历程5556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性格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关系57 论“韩流”在中国58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59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60 适者生存—对《飘》中生存意识的探究61 中西方聚会文化差异比较研究62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63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64 探讨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以安利雅姿产品为例65 中英数字词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6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67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精神荒原主题分析68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69 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70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71 Chinese Auto Companies’ Cr oss-border Acquisi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ces on the Chinese Auto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Geely’s Acquisition of Volvo72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73 An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74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75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76 Reflections—Emily Dickinson’s Life in Her Poems77 论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中救赎的意义78 《红字》中的基督教因素初探79 《辛德勒名单》主人公性格分析80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81 《鲁宾逊漂流记》中殖民主义思想浅析82 对《呼啸山庄》中女主角的女性哥特情结分析83 Study on Net Lexicon and Its Future Trend84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85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86 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模式和应用87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88 从《悲悼三部曲》看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性超越89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90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91 瓦尔登湖畔的隐士:反抗与变革92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93 “到十九号房间”的悲剧成因94 Analysis on Moon Image in Lawrence’s Novels------Industrialism and Chauvinism95 论交际法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96 Improv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by Applying En glish Songs97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98 中外大学校训翻译分析99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100 “生活大爆炸”中美式幽默的翻译方法研究101 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102 论中美送礼文化差异103 中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差异研究——以电影《推手》为例104 霍桑清教观的矛盾性在《红字》中的体现105 《等待戈多》的荒诞色彩106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107 爱伦坡短篇哥特式小说体与干宝《搜神记》108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109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110 浅谈商务英语于商务信函中的运用111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分析112 从“礼貌原则”看中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please”为例113 英语混成新词建构新解:多元理论视域114 《洛丽塔》男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分析115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116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117 你是爱丽丝吗?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人物看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写作意图118 说谎的语用顺应性分析119 英语运用中的歧义分析120 从谚语看中英文化的差异121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122 An Analysis of Middlem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12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24 个人主义在美国社会中的嬗变历程分析125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126 方言电视节目收视群体特点及社会影响分析127 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28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129 对中英组织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研究130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131 《紫色》的妇女主义解读132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133 从《嘉莉妹妹》看现代女性的自我实现134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的尝试性研究135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136 《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13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e Languages138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139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悲剧140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141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142 运用“第三空间”解析《女勇士》中的文化现象143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144 会计文本语言特色分析——以《国际收支手册》为例14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46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147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148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谚语的英汉互译:动态对等149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150 对抗还是和谐——论《白鲸》人与自然的关系151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152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飘》的中译本153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154 A Feminist Narrat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55 语境与商务英语信函写作156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157 从文学作品中透析东西方女性异化现象158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159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160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161 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162 论美国总统新词163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Business Letters164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165 威廉•麦克佩斯•萨克雷《名利场》的道德研究166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167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168 从《狼图腾》和《野性的呼唤》中狼的意象比较中西方生态意识169 Growing Pains: An Analysis of the Hero in Catcher in the Rye170 《警察与赞美诗》和《重新做人》中主人公的不同命运171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172 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173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174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175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176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177 从语境角度谈文学作品翻译中人物描写的语用对等问题178 汉英语言中的借词现象179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180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81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精神力量分析182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183 从《红楼梦》和《简爱》看中西方女性主义184 双关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85 论石黑一雄《别让我走》中新与旧的世界186 浅析《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的写作风格187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188 简析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189 思维对汉英句子结构的影响---以《飞蛾之死》及其译文为例190 从两个H男孩的出走看美国历史的变迁191 《基督山伯爵》与《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人公的形象比较192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193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命运分析194 伍尔夫的悲剧—电影《时时刻刻》观后195 中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196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97 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与威廉•福克纳《干旱的九月》中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198 The Seven-Eighth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 analysis of “Iceberg Theory”。
英汉文化差异在合作原则中的具体体现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文化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英汉两种文化在合作原则上有诸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体现在表达方式、决策方式、沟通方式等方面。
本文将对英汉文化差异在合作原则中的具体体现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
英汉文化在合作原则中体现的差异之一就是在表达方式上。
在英国文化中,人们普遍注重直率和坦诚,他们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而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往往更注重委婉和曲折的表达方式,不直接表明立场,以免伤害到他人的面子。
这种差异在商业合作中尤为明显,因为英国人对待合作伙伴更注重直接交流,而中国人更注重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英国和中国的商业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时,就需要在表达方式上有意识地进行沟通和协调。
英汉文化在合作原则中的差异还体现在决策方式上。
英国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民主决策,大家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会尊重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观点。
而在中国文化中,领导者往往会采取更为集中的决策方式,员工会更多地遵循领导的决策。
这种差异会在跨国合作中产生分歧,尤其是在决策过程中。
英国和中国的合作伙伴需要对彼此的决策方式有所了解,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共识。
英汉文化在合作原则中的差异还体现在沟通方式上。
英国人在沟通中更注重直接和公开的交流,他们通常会直接提出问题、建议和意见。
而中国人在沟通中更注重含蓄和间接的方式,他们会通过一些暗示和隐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商业合作中,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沟通不畅。
英国和中国的合作伙伴需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来打破文化障碍,增进相互理解。
在面对英汉文化差异在合作原则中的具体体现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双方合作伙伴可以进行文化交流和培训,以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
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双方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在合作中的行为和决策方式,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
合作伙伴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会议、沟通渠道、信息共享等,以确保双方能够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在进行中英商务馈赠时,礼仪的差异和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仪的认知和做法可能大相径庭。
在进行商务馈赠时,了解并尊重另一方的文化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中英商务馈赠礼仪的差异和应对策略。
让我们从表面层面来看中英商务馈赠礼仪的差异。
在我国文化中,馈赠礼物是一种表达尊重和情谊的方式。
礼物的包装和礼轻情意重的概念在我国十分重要。
而在英国,商务馈赠礼物一般更注重礼物本身的实用性和精致程度,而不是包装的华丽和礼物的价值。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商务馈赠。
在深度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在商务场合中,如何更好地应对中英商务馈赠礼仪的差异。
我们需要研究双方的文化背景,了解对方对于礼仪的认知和做法。
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不要因为自己的文化背景而对对方的做法进行指责或不理解。
我们需要在馈赠礼物时,尽量选择符合对方文化习惯的礼物,并在馈赠前交流专业人士或双方的了解情况。
总结回顾,中英商务馈赠礼仪的差异是不可忽视的,而应对策略需要根据双方的文化背景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我国人来说,在馈赠礼物时需要注重礼轻情意重的概念,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
而对于英国人来说,礼物本身的实用性和精致程度更受重视。
我们在进行中英商务馈赠时,需要深入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尊重差异,在馈赠礼物时尽量选择符合对方文化习惯的礼物。
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在进行中英商务馈赠时,文化差异是难免的,但通过相互尊重和理解,可以化解不同。
作为馈赠者,我们需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建议,尽量选择符合对方文化背景的礼物,在不触犯对方文化礼仪的前提下表达我们的诚意和尊重。
在本次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中英商务馈赠礼仪的差异和应对策略,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我也共享了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中英商务馈赠礼仪的差异和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以礼尚往来的方式进行交流和交流。
礼貌原则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
在商务沟通中,礼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礼貌原则是指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对方,遵守社会规范,以礼待人的原则。
在商务沟通中,礼貌原则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信任感,提高合作效率。
礼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商务沟通中,我们经常需要与客户、合作伙伴、同事等人进行交流。
如果我们能够以礼待人,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就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样,我们在工作中就能够更加顺畅地与他人合作,达成共识,提高工作效率。
礼貌原则可以增强信任感。
在商务沟通中,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能够以礼待人,表现出诚信和尊重,就能够增强对方的信任感。
这样,我们在商务合作中就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达成共同的目标。
礼貌原则可以提高合作效率。
在商务沟通中,如果我们能够以礼待人,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要求。
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意图,更好地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
在商务沟通中,礼貌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我们能够以礼待人,尊重对方,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信任感,提高合作效
率。
因此,我们在商务沟通中一定要注意礼貌原则的应用,做到言行一致,以礼待人,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合作效果。
礼貌原则的谦逊准则在中英称谓语中应用的比较
礼貌原则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的谦逊准则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英称谓语中,谦逊准则的应用有所不同。
在中文中,人们通常会使用一些敬称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尊重,比如“先生”、“女士”、“阁下”等。
这些敬称是表达礼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注重尊重他人的传统文化。
此外,中国人还倾向于使用“您”这样的尊称来称呼长辈和上级,以示对他们的敬重。
相比之下,在英文中,人们使用的敬称相对较少。
比如,在称呼对方时,常用的是“Mr.”、“Mrs.”、“Miss”等,这些敬称通常只用
于非正式场合。
在正式场合,人们会使用更为正式的敬称,如“Sir”、“Madam”、“Your Excellency”等。
此外,在英语中,“you”也被广泛使用,无论对方的地位和年龄如何,都可以使用该称呼。
总的来说,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礼貌原则的谦逊准则都非常重要。
但是,在中文中,尊重他人、注重尊称更是文化传统,而在英文中,则更加注重语言的简洁和直接性。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决定了两种语言中对礼貌原则的应用有所不同。
- 1 -。
浅析中西方礼貌用语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一、概括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西方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
在这个过程中,礼貌用语作为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日常交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礼貌用语差异的分析,探讨这些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以期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本文将从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两者在表达方式、功能和内涵上的异同。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关注中西方礼貌用语在日常交际中的运用,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言行举止。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礼貌用语差异对中西方人际关系、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全面了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A. 礼貌用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和意义首先礼貌用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定位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貌用语被视为一种道德规范,强调尊重长辈、师长和上级。
而在西方文化中,礼貌用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交礼仪,强调平等、尊重和友善。
这种文化差异使得中西方人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礼貌用语的方式和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人在称呼长辈时通常会加上“尊敬的”、“敬爱的”等词语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直呼对方的名字或者姓氏,以示平等和尊重。
其次礼貌用语在中西方交际场合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在中国文化中,礼貌用语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和与陌生人交往时,如商务洽谈、宴请客人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礼貌用语则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包括家庭聚会、朋友聚餐等。
这种差异使得中西方人在日常交际中在使用礼貌用语时需要根据具体场合进行调整,以免引起误会或冒犯他人。
此外礼貌用语在中西方交际中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中国人在表达礼貌时通常会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如使用“请您”、“麻烦您”等词语;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Can you help me?”(你能帮我吗?)。
这种差异使得中西方人在日常交际中在使用礼貌用语时需要更加注意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以免因表达不当而引起他人的不悦。
语用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摘要礼貌原则是人们在商务交际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礼貌的社会功能在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与和谐,消除抵触并促成合作。
礼貌原则被视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英国学者Brown 和Levinson 于1978 年首次就礼貌、面子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此后该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大量研究,英国语言学家Geof2frey Leech1981 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
笔者试图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来阐述商务英语活动中的交际策略,着重探讨礼貌原则在商务交际中的具体运用和认知轨迹。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的工具。
为了在听话者和说话者之间建立起一座更顺畅的交流的桥梁,为了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为了避免交流中尴尬或冲突的出现,人们要使用礼貌用语。
英语中一些常见的单词,如:thanks,hello,hi,sorry等,均属于最简单的礼貌用语。
交谈时对方因感冒而打喷嚏,对方会说:"Excuse me",而你会说:"God bles s you!"。
来到商店,售货员会礼貌地问一句:"Can I help you, please?"。
这些都是语言礼貌原则的体现。
人们表达礼貌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1. I thought you were needing me, Mr Singer.(用过去时表示礼貌); 2. May I come in, please?(用情态动词表示礼貌);3. Every piece of luggage has to be examined through.(用被动式表示礼貌);等等【关键词】礼貌原则商务交际礼貌用语目录前言 (1)一、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1)二、词汇层面 (2)2.1 动词名词化 (2)2.2 复数人称代词的选用 (3)2.3 使用模糊限制词 (4)三、句法层面 (5)3.1 使用条件句 (5)3.2 被动语态 (6)3.3 过去式的使用 (6)3.4 进行体的使用 (7)四、礼貌的运用准则 (7)五、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前言本文主要谈的内容是关于商务英语中选择合适的语言来表达礼貌的问题。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规范等。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这些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商务交流的方式和效果。
一、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人际交往方式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的是“人情”,强调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希望通过亲情和面子交际来达到合作的目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的是理性和效率,注意个人隐私和独立性,追求实际的商业利益。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商业谈判和合作中的信任和沟通。
二、商务礼仪与文化差异采用适当的商务礼仪对于国际商务交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也千差万别。
在中国文化中,商务礼仪注重的是尊重和谦和,需要避免直接表达意见,更注重面子和礼节。
而在西方文化中,商务礼仪注重的是直接和精简,注重切入点和实际效果。
如果没有理解并遵守适当的商务礼仪,就可能在商务交际中产生不必要的纷争和误会。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在商务交际中时间观念也可以影响到交流的方式和效果。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长期的关系和合作,不会非常强调时间,即使迟到也可能不认为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而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观念非常强烈,人们注重快速有效的执行,准时出席会议和完成任务。
如果不能理解并遵守当地的时间观念,可能会给商务合作带来麻烦。
四、沟通方式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影响到人们的语言和沟通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委婉和间接表达,善于使用比喻和典故来表示意思。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文字和语言的精准和简洁,不善于使用隐喻和比喻。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商务交流的准确性和特定性。
以上就是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在商务交际中尊重当地文化的方式和影响非常重要,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
只有理解并遵守当地文化,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商务合作。
礼貌原则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应用研究礼貌原则是商务信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原则。
在商务信函中使用礼貌原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发信人的尊重和诚意,使信函的内容更加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礼貌原则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1. 问候语在商务信函中,问候语通常是信函的开头。
使用恰当的问候语能够体现出发信人的尊重和好意,让读者感到亲切和受欢迎。
常用的问候语有:Dear + 姓名Dear Sir/MadamTo whom it may concern在选择问候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对方的姓名:如果你知道对方的姓名,最好使用Dear + 姓名或Dear Mr./Ms. + 姓名这种个性化的问候语,这样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你对对方的尊重和关注。
(2)不知对方姓名:如果你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可以使用Dear Sir/Madam或To whom it may concern这两种比较通用的问候语。
(3)考虑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商务信函中,需要考虑到对方所处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问候语。
比如,在美国,使用“Dear”加上对方的名字是非常普遍的,但在中国,使用“尊敬的”加上对方的职务或称呼是比较常见的。
2. 表达诚挚的态度在商务信函中,表达诚挚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1)使用感谢语:在商务信函中,用“Thank you”或“Appreciate”等词语来表达感激之情是非常常见的。
如果你想要表达更加深刻的感激之情,可以使用“Thank you very much”或“Greatly appreciate”等词语。
(2)使用礼貌的措辞:在商务信函中,使用礼貌而恰当的词语可以表现出你的诚挚和尊重。
比如,使用“Please”来表示请求或邀请,使用“Could you”来表达征求帮助或建议的意思,使用“May I”来表示请求许可或批准等等。
(3)注意语气和态度:在商务信函中,语气和态度也非常重要。
语用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In the realm of business English, the principle of politeness is paramount. It serves as a lubricant to smooth business interactions, ensuring that communication is respectful and conducive to building trust.The application of politeness is multifaceted. It involves using formal language, addressing individuals with appropriate titles, and choosing words that are considerate of the other party's feelings and cultural norms.Moreover, the principle of politeness extends to the negotiation table, where it can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deals. A polite approach can open doors to compromise and foster a collaborative atmosphere.In written communication, the use of polite language is equally important. Emails and memos should be clear, concise, and courteous, reflect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der's time and perspective.Non-verbal cues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monstrating politeness. A firm handshake, eye contact, and a genuine smile can convey respect and professionalism in face-to-face encounters.Lastly, the principle of politeness is not static; it evolves with cultural shifts and business practices. Stayinginformed about these changes is essential to maintai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中的应用正如英国作家雷蒙德拉塞尔所说:“礼貌是那些最简单的相互尊重。
”礼貌原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从表达口头道歉和表扬到自律的情绪,从对对方视角的尊重到尊重自己的需求,从给予有益的反馈到倾听他人的见解,礼貌弥漫着每一个为他人着想的行为。
礼貌的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商务英语函电是企业和客户之间进行商务沟通的一种重要工具,它以文字形式展示了企业的专业性和细致入微的态度,以达到在商务沟通中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的目的。
礼貌的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中的应用,一方面要求内容的简明扼要,消息应该表达明确而有力,但另一方面,却不应该有过于强硬的口气。
函电在语言上要表达恭敬、客气、抑制自己独特的观点,让客户感受到在双方沟通中充满尊重和信任。
在函电的开头,最好使用“Dear Sir/Madam”,也可以使用对方的名字或姓氏,以及恭维语句。
一封商务函电应以一种礼貌的语调开头,将写信的目的清楚地表达出来,有助于拉近双方的距离。
另外,把重点放在沟通的实用性,避免不必要的繁琐的表达。
文字篇幅不要太长,只有实用的信息才有必要写入,保持语言的简洁性,使双方沟通更具有效率。
在函电的末尾,也要使用恭维语句,体现出对客户的尊重,同时表明你的意图,比如“我期待您的回复”。
此外,在函电中,还要使用恰当的称呼。
若称呼准确,多表达你对对方的尊重;另外,函电还应使用正式的语法和句式,并且避免添加任何明显的拼写错误或语言错误,从而避免给对方留下不良的印象。
总之,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也可以表达企业精致入微、把客户放在重要位置的态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因此,从礼貌的角度出发,企业在写作商务英语函电时要给予应有的重视,以保持良好的企业与客户关系。
英汉文化差异在合作原则中的具体体现跨文化的合作需要关注文化差异,不仅是语言和交流习惯,也包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差异。
尤其是在英汉文化之间,由于历史、社会背景、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
在这些差异中,合作原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英汉文化差异在合作原则中的具体体现。
1. 社交礼仪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我们在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礼仪。
在交谈中,中国人重视以礼待人,第一次见面时,我们通常称呼先生/女士,表示自己的尊重。
在此之后,我们通常会送一些小礼物表达我们对朋友的关心和重视,对于自己的客人更是如此。
英国人也认为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和中国人不同的是,他们更加注重间接表达,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直接给予赞扬或批评。
在英国,这些说话方式可能被视为明确或冒犯了别人。
2. 服从与独立在中国文化中,家族和社会集体的重要性远大于个人;而在英国文化中,个人主义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在合作时,中国人通常讲究服从,按照公司或者团队的要求去实施任务,并尊重更高级别的领导。
另一方面,在英国,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意识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会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利益和目标,但在特定的团队环境中也需要服从更高级别的领导。
3. 时间意识在中国文化中,“时间是一种印记”,所以,时间的价值比在英国更重要。
常常会有“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提前做好计划,并遵守约定的时间。
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可能会让别人感到我们缺乏诚信。
在英国文化中,时间往往不被认为是一种印记,而是一种随机的资源。
英国人更注重效率和准确性,通常会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任务,但如果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可能会把时间看得不是那么重要。
4. 反馈和交流在中国文化中,我们通常采取更为委婉的方式,通过启示、示意和谦逊的语言表达意见和建议。
我们避免直言不讳和公开批评,因为这可能会被视为失礼或不交际。
在英国,人们更加直言不讳,往往通过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来表达建议和反馈。
英语商务信函中礼貌策略的使用比较一、对收信人的称呼在英语商务信函中,对收信人的称呼显得尤为重要。
在西方国家,通常会使用收信人的姓氏加上先生(Mr.)或者女士(Ms.)作为称呼,比如“Dear Mr. Smith”或者“Dear Ms. Johnson”。
这种称呼方式显得正式而礼貌,能够表达出对收信人的尊重。
而在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等国家,称呼更加注重对方的身份和地位。
在商务信函中,有时会使用收信人的职称或者官衔来称呼对方,比如“亲爱的张总”或者“尊敬的李主任”。
这些称呼方式更加强调对方的地位和身份,以示尊重。
二、表达感谢和歉意在英语商务信函中,表达感谢和歉意是非常重要的礼貌策略。
当收到他人的帮助或者支持时,及时表达感谢是必不可少的。
在西方国家的商务信函中,通常会用“Thank you for your help”或者“I am grateful for your support”等表达感谢的句子来展现诚挚的感激之情。
这种方式能够在商务关系中增加互信和友好。
而在东方国家,表达感谢更多的会使用含蓄的方式,比如“承蒙您的帮助,我深感感激”或者“您的支持对我们非常重要,我衷心感谢”。
这种方式更加注重礼仪和传统,能够取得对方的认同和尊重。
而在东方国家,表达歉意更多的会使用更加谦和的方式,比如“因为我们的疏忽,给您带来了不便,我们深感抱歉”或者“由于一些误会,给您造成了困扰,我们深表歉意”。
这种方式更加注重面子和关系,能够化解矛盾,维护良好的合作氛围。
三、请求和答复而在东方国家,提出请求时通常会更加注重对方的感受和面子,比如“麻烦您…”或者“如果可以的话,麻烦您…”,以示谦逊和尊重。
在答复时,通常会使用更加谦和的措辞,比如“好的,我会尽力帮助您”或者“没问题,我会马上给您答复”。
英语商务信函中礼貌策略的使用在西方和东方国家有着一些共同之处,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西方国家,礼貌策略更加注重直接和委婉的表达,强调诚实和真诚;而在东方国家,更加注重逢迎和谦逊的表达,强调尊重和面子。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运用第一篇: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运用[摘要]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商业信函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商业信函中必须注重礼貌策略的表现。
本文对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其原则表现为使用委婉的语气、突出对方本位及避免不和。
[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礼貌原则;委婉语气;突出对方本位;避免不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商业信函逐渐成为人们在经济领域内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通过它人们可以交流信息、联系业务、商谈贸易、磋商、处理问题、传递友谊等,其撰写的成功与否对企业的业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般地,商务信函有以下几方面的写作原则,也被称为”7Cs”原则,即礼貌原则(courtesy)、体谅原则(consideration)、完整原则(completeness)、清楚原则(clarity)、简洁原则(conciseness)、具体原则(concreteness)、正确原则(correctness)。
“礼貌原则”[1]是首先必须注意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你写的信是否有正面效应。
“一封彬彬有礼的书信,得体脱俗的谈吐,能使我方在对方的心目中树立起一种正直、热情、有良好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形象,从而乐意与我方合作,带来无限的商机。
”[2]反之,一封礼貌欠佳、用语不当的信函则会给一个公司带来负面的评价,使之弄砸了生意不说,还有可能毁了公司苦心经营的形象。
因此,在日常的商务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商务信函中礼貌用语的使用。
笔者将礼貌准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应用归纳为以下三点:1 使用委婉的语气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和表情达意的工具,为了在听话者和说话者之间建立起一座更顺畅的交流的桥梁,人们要使用礼貌用语。
商务英语信函也是如此。
热情友好的礼遇、委婉客气的话语、措辞得当的函电或谨慎严密的条款形成了商贸英语的一个鲜明特色,例如:(1)We are pleased to make the following offer subject to your reply reaching US by May 20.我方十分乐意报盘如下,此报盘以5月20 日前收到对方复函为准。
中英礼貌原则差异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期课程论文是本人自己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承诺,在创作本论文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避免学术不端的行为。本人了解,如果论文被认定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本论文提交者将有可能面临以下某项之处理: (1) 重新写作,并在规定日期重新提交。 (2) 判定为不及格。 (3) 判定为零分。
作者签名: Chyrie 签字日期: 2010年12月30日 i
摘 要 中英礼貌原则差异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 本论文首先强调了礼貌原则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性,然后系统地对礼貌原则进行解释,并分析其在中英方面的差异性,接着陈述商务沟通的定义及组成部分。分析完礼貌原则与商务沟通之后,本文再理论且现实地把二者联系起来,展现了中英礼貌原则差异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以期尽量避免在跨文化商务沟通由礼貌原则差异带来的误解,进而为公司达成最佳交易。
关键词:礼貌原则差异,商务沟通,英语,汉语,应用ii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Diverse Politeness Principl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By Ou Minzhen
This thesis first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s i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second it systematically gives a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politeness principles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nd finds out the factors about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hen following it presents the link between the two by sh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verse politeness principl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each part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heoretically and realistically, in the hope of helping avoid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communicaton and make the best for the companies.
Keywords: diverse politeness principle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hinese, English, application iii
CONTENTS 摘要 ………..………………………………………………………………………. i ABSTRACT ………………………………………………………………………… ii CONTENTS ………………………………………………………………………. iii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 CHAPTER TWO OVERVIEW OF POLITENESS PRICIPLES AND BUSINESS COMMUNICATON..………………………………………………………………… 2 2.1 Politeness Principles……………………………………………………….2 2.1.1 The Definition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2
2.1.2 The Existent Diversit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2 2.1.3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versity…………………………………………..3 2.2 Business Communication …………... ……………………………………….3 2.2.1 The Definition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3 2.2.2 Or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4 2.2.3 Written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4 2.2.4 Noverb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5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 of DIVERSE POLITENESS PRINCIPL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5 3.1 Application in Oral Communication in Busniess………………………….. ...5 3.1.1 Public Oral Communication……………………………….………....…5 3.1.1 Interpersonal Oral Communication ……………………...…………... 6 3.2 Application in Written Communication in Busniess………………..……….. 6 3.2.1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 6 3.3 Application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Busniess……..….…….. …7 3.3.1 Facial Expression ……………………………………………...……... 7 iv
3.3.3 Space and Promexic…………………………………………………... 7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8 REFERENCES …………………………………………………………..…………... 9 1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When it comes to business activities, things may be whether important or trivial. Successful and effective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are crucial to business activities. Before you communicating overseas in business enviroment, you should have been acquainted with sufficient business knowledge to know hnow how to hold sense of property more and be well-behaved and graceful. Being an essential quality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politeness principles hav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However,those principles vary greatly because different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stoms of each nation. With the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world economy integrat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tendency strengthening increasingly,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 spoken countires around the world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entering to WTO, the global cooperation in economy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trading issues are frequent and blossoming, which lead to a great number of needs of good-qualified geniu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becomes much more popular and important in modern society. In business communicaton, both sides have the relationship of not only cooperation but also competition.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as well as getting the best profit for each other by using an intimate knowledge of business and good eloquence , to insure the relationgship goes well, proper and polite language functions a great. To my way of thinking, Chinese is high-context culture, while many English spoken countries are low-context ones. Thus,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s vary with persons, their beliefs and skills, apart from the general contexts in which communications occue. It can also vary dramatically due to culture differences in areas like communication styles and decesion-making patterns. That’s to say, in terms of politeness principles, there exist many differences, or rather, barriers to overcome. For instance, in Chinese, public display of emotion is a sign of immaturity and a potential cause of shame to the group, whereas in American, a deliberate concealment of emo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insincere or poker-face. If a Chinese firm is negotiating with an American firm, it ha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so that it won’t feel humiliating by others’ behaviors, or it can do something to cator to the cooperative partner. In doing so, more chances are that both sides can reach the best deal, maintaining ont only contact but also relationship. That’s win-win, isn’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