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经济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经济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经济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导论

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渊源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是为现实服务的,它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现实发展的结果。

?西方经济学从它的产生到现在,主要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现代主流经济学等阶段。

1、重商主义

?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它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中期。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确立期。

?主要观点:

重商主义把金银即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一切经济活动和一切经济政策都是为了获取金银。要使一个国家财富增加,除了直接增加金银矿的开采外,就是通过对外贸易的顺差。 主张国家应当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出口,限制或禁止进口,以便尽量扩大外贸顺差,使外国的金银流入本国,增加本国的财富。

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即反映了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仅限于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即仅把流通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因而不可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实质,未形成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与重农主义观点的主要区别

?重农主义认为只有农业生产才会创造和产生财富,而其他部门都不会创造或形成财富,因此重农主义将研究对象放在生产过程,而重商注意将研究对象放在流通过程。

2、古典经济学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前为止,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时期。

?在英国由威廉?¤配弟开始,经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展为完整的体系。最后被大卫?¤李嘉图推向高峰;在法国则由布阿吉尔贝尔开始,经过魁奈和杜尔哥的进一步发展,到西斯蒙第而结束。

?最重要经济学家的是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在分析继承前人经济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被公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之父”。

?于1776年发表了其最主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国富论》中研究的主题是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提出了“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

?考察了市场价格因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的情况,认为市场价格机制就象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个人追求私利的活动,客观上又实现了社会利益,使社会资源能合理而有效率地分配到各种商品的生产上去。

?最基本的特征是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国家不应去干预国民经济活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因此自由放任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其它问题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

3、新古典学派

?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

?其中心仍然是自由放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是古典经济学的延续。

?它用新的?a?a?a?°边际效用分析法?±,从新的角度来论述自由放任思想,从而,引发了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对数理经济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阿弗里德·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他综合了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和边际效用主义的观点,形成一个新体系,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从此建立了微观经济学体系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新时期。

4、凯恩斯主义

?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之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社会失业现象严重,资本主义处于覆灭当中。以自由放任为核心的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危机的严酷现实面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给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以严重的打击。

?马歇尔的门徒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抛弃了传统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创立了以国家调节为主线的宏观经济学。

?他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一书,是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作和“凯恩斯革命”的标志。

?凯恩斯运用宏观总量的分析方法在《通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经济理论。提出了传统经济学倡导的自由放任政策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必然会因有效需求不足而发生经济危机,即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因而引起萧条和失业,并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由政府干预经济以保证充分就业、避免危机的一整套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方法,从而创立了宏观经济学体系。

?他的理论当时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应用,而且他被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

5、新古典综合派—新旧范式的联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

?以美国的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公私混合经济”,由“私营”和“公营”两部分所组成。

?混合经济的特征就是“综合”,既包括政府的作用,又包括竞争的作用。企图一方面弥补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内部的漏洞,另一方面企图通过经济理论体系维护资本主义是理想社会的说法。?他们认为传统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把凯恩斯的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把传统的新古典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以充分就业为前提,宏观经济研究不同就业水平的决定,因此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两种理论的政策主张只不过是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把马歇尔的新古典学派理论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并把这种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结合称为“新古典综合”。

6、现代主流经济学

?在20世纪70年代至今。

?西方世界出现的滞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存。此时出现了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无法解释滞胀存在的窘况,给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以很大的打击。在滞胀的现实面前,政策的选择只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这便是近年来,特别是1973——1975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主要西方国家面临的困境。

?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已经承认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由于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综合已经成为西方学者的共识,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摒弃“新古典综合”字样,除了维持原有的基本观点外,尽量吸收和容纳其他学派的观点。

?现代主流经济学已成为缺乏统一理论体系的各学派的混合物。

二、经济学的相关概念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用于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和劳务,以及在不同群体中进行分配。具体而言,经济学研究人类在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中的行为和相互关系。

经济学可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

?应用经济学主要有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

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人的经济理性和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人的经济理性:也可以称为“合乎理性的人”或者“理性人”。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或者说每一个经济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是指无论资源多么富有,其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的。

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即在一定时期里与需求相比较,供给总是相对不足的,正是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家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经济问题:怎样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求问题。

2、机会成本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必须对现有的资源使用做出选择:是用于生产x还是y;由于你的货币收入有限,你必须决定是用于购买A还是B。因此稀缺性隐含着选择,选择是稀缺性的必然结果。既然要选择,那么每一个经济人需不需要付出何种代价呢?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价值最高的东西,便称之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用所有选择中的次优选择的价值来度量的,或者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仅仅是明智的流行语,更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三、三大基本经济学问题

◆任何一个社会,无论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一个泱泱大国,还是鲁宾逊的个人漂流世界,都共同面临着以下经济组织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1) 生产什么

实质上包括了生产什么品种,生产数量,生产时间以及生产地点等四个问题。

何谓生产呢?生产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

投入又称生产要素,指的是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物品或劳务。产出是指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或劳务,它们可以用于消费或用于进一步生产。如鸡蛋、面粉等的投入,而可口的面包则是产出。

西方经济学家将生产要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2) 如何生产

包括以下四个问题:①由谁生产;②用什么资源生产;③用什么技术生产;④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

●谁生产枪炮,谁来生产黄油,是用柴油还是煤电?用手工生产还是机械化生产钟表呢?是国有企业来生产电脑还是私有企业呢?等等。

(3) 为谁生产

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 换句话说,这些商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呢?毫无疑问,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收入高的就比收入低的人可以消费多更好的商品。

国家是希望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还是希望财富平均分配呢?社会应该给穷人提供最低消费还是严酷地遵循不劳不得食的原则呢?

四、市场循环流

为了理解经济的运行,我们采用一个直观的经济模型来绘制经济组织的活动,该模型称之为市场的循环流。(与p19的图2-1类似)

具体来说,公众首先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或者资本等,获得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等),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如衣服、食品等,同时企业也通过商品的出售获得利润,为了继续生产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如雇佣一定的工人等,此时公众又获得了收入,进而再在产品市场上购买商品,如此循环下去,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

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个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

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

1、微观经济学

也称为“个量分析”,包括三个层次:

●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大致框架为:

需求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供给理论(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

也称为“总量分析”,研究宏观经济学总量的一门学科,并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如何决定,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改变这些变量并使之达到较为理想的目标。

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及其增长、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利率水平和国际收支

3、两者的联系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虽各有其研究的课题和相应的分析工具,它们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两者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整体与构成整体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两者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即科学的抽象、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过程分析的分析方法。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例如失业与通货膨胀必然涉及到劳动力的供求与工资决定的工资理论。

六、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阐述客观事物是怎样(What is ,was or will be)的经济理论。它会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将会是什么”的逻辑结构。

●实证命题可能正确,可能不正确。

规范经济学:考察事物之间不论是否有因果关系,而应该怎样(What ought to be )行动的问题。它会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应当如何”的逻辑结构。

从经济思想的发展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应是象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科学以外,基本上一致的看法是,经济学既是一门实证科学,也是一门规范科学,同样一个政策的效果会得到好坏不同的结论,是由于个人的价值判断不一样。

实证分析的逻辑结构

2、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研究的经济现象之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一般使用描述变量的函数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在大多数场合,一个经济模型还可以用几何图形的表现形式。

变量是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

●变量可以区分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经济模型所研究的每一个经济事物,往往要舍弃一些基本的因素,只就经济事物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换句话说,经济模型使用了大量的假设,来简化现实生活。

3、均衡分析

定义:当正反二种力量正好相等,相互抵消时,我们说此时处于均衡状态。

经济学中常区分为局部均衡和总体均衡。

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的方法,是马歇尔(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中所经常使用的分析方法。

这是分析一个产品、一个市场中的供需均衡问题,也可以扩展为对一些产品或一些市场中的均衡问题。为了进行这样的分析,就不能不排除其他产品或其他市场对正在进行的均衡分析的影响。

所以,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前提下的。

总体均衡

总体均衡是瓦尔拉斯(Walras)首先使用的分析方法。

这是以一个系统中所有的市场都能够同时实现均衡为前提的分析方法。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当所使用的变量,都是同一时期的,即这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时的经济分析方法,就是静态分析。

●“当价格是3,需求为5?±是一个静态分析的结果。

比较静态分析法是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比如,“价格上升,需求下降”,“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等,都是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

以上两种分析中,时间的因素被省略了,所分析的所有变量都在同一个时期。

动态分析法则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在不同时点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考察了经济活动的实际的发展变化过程。

?动态分析的中心在于经济状态随时间而变动的过程或变动的机制。而不是对变动前后状态的比较。

?动态分析在函数表达中的基本特点是变量具有时间特征。

4、经济学学习中要注意的一些谬误

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经济学分析中大量使用一个假设就是“其他条件不变”。

合成谬误

●对局部正确的对总体来说不一定正确。如果认为局部真则总体也真就犯了合成谬误。

后此谬误

●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就犯了后此谬误。

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人民出版社。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

本章是对市场体制的运作作一总的考察。

本章是以马歇尔建立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为依据的,他的代表作是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 学习目标:

●影响需求的因素

●需求曲线的平移

●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曲线的平移

●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供求定理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最高限价/最低限价

●弹性的一般原理及分类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弹性

2.1 需求与价格

需求的定义:

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既定时期和在一定市场上按某种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与劳务数量。

定义中的三个要点:

●需求量与价格密切相关。

●需求量是一个意愿购买量,它并不等于实际购买量。

●需求量总是和时间相关。

需求有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区别,所有消费者的个别需求之和即是市场需求。

需求与价格关系的三种表示方式

需求表

●表示商品各种价格水平下相应的该商品需求量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

●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隐含:(1)当价格既定时计划购买量;

(2)当需求量给定时,消费者愿意且能够为最后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状况

●把需求表与需求曲线描述的内容。

例子1

?需求表:P 6 5 4 3 2 1

Qd 2 3 4 5 6 8

例子2

参见课本p23面表2—1和图2—2。

注意微观经济学往往假定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即具有连续性。这是一个不实际又是不能没有的假设。因为,只是有了这样的假设之后,才能进行数学处理。如此假设后所画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光滑的连续的需求曲线。

经济学中往往反用需求曲线的轴线,需求数量因变量却在横轴,而价格是自变量却在纵轴。这是由马歇尔最早提出来,是一种惯例。

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在既定的时期内,在既定的市场中,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这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购买量和这种购买量的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商品购买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价格,因此需求函数往往表示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函数。

代数表达

简单的需求函数为Q

d =f(P),

需求函数可以表达为隐函数的形式,

即f=(P,Q d )=0

也可以表达为逆函数(inverse),

即P=f--1 (Q d )

如果是线性的,则Q

d

=a-bP (a,b)>0

其中,a为自发消费,即与P无关的消费;bP为引致消费,即由P下降或上升而引发的消费变化。

非线性(non-linear)的需求函数,如

Q d =a / P

需求定理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

三种表述方式

?文字表述: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反比关系称为需求定理。

?图像表述: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数学表述:需求曲线的导数小于0。

即dQ d / dP <0

原因分析

?商品价格的下降,使其他类似的商品显得相对昂贵了,因此会增加商品的购买,同时吸引新的需求者。这称为替代效应。

?商品的价格的下降,使原先的购买者感到比过去富裕些(相当于实际收入增加),因而增加购买。这称为收入效应。

?对一个消费者而言,价格下降既有收入效应,也有替代效应,两种效应共同作用增加消费。例子:棉布和化纤品

替代效应:假设棉布的价格下降而化纤产品的价格没有变化,那么人们在一定限度内会少买化纤产品,多买棉布,就是说棉布价格下降会促使人们用棉布代替化纤产品,因而引起对棉布需求量增加。

收入效应:假设其他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棉布价格下降,这意味着同量的货币收入在不减少其他商品消费量的情况下,可以买进更多的棉布,也就是说,棉布价格下降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称为商品需求的收入效应。同样,棉布涨价则会使实际收入下降,引起棉布需求量减少。

◆替代品:具有相似功能的商品。如大米与面粉鸡肉和牛肉,鸡蛋和鸭蛋等。

◆互补品:一起消费才具有某种功能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左鞋和右鞋等。

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定理对大多数商品是成立的,但现实中还是还有一些例外情况。

吉芬商品:英国统计学家吉芬在研究爱尔兰土豆时发现:当土豆价格下降时,消费者购买得少;当土豆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反而上升,这种情形称为“吉芬之谜”,具有这种性质的商品称为“吉芬商品”。

需求曲线的移动

前述讨论实际上隐含着除了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因此,只有价格变化时,需求量是沿着原来的需求曲线变动。

下面探讨除了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对需求的影响,此时是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的其他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平均收入(M):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越多,对商品的需求越多。因此一个市场上消费者的人数和国民收入分配情况,显然是影响需求的首要因素。

市场规模(P

0):一般用人口规模衡量,人口增加时商品的需求会有所增加。

相关商品的价格(P

R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价格会相互影响,如对棉布的需求量,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随化纤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减少,化纤产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又如汽油价格的提高

会引起人们对汽车需求量的减少;反之则相反。

需求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爱好或偏好:经济学论述的偏好及其变化更多地涉及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因而主要取决于当时当地的社会传统习惯,如流行的时尚,商业广告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信息影响人们的偏好,从而影响需求。

预期变量:主要是对自身商品价格的预期和对收入的预期。如果人们预期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或者预期收入增加,一般会增加购买量。

其他一些特殊因素:包括气候、政府政策等。譬如SARS时期对醋的其需求。

根据以上讨论,将需求变动情况列表如下:

如果把上述关系用数学的语言来说,称为函数关系:Q

=f ( P,M, P R, P e……)

d

其中Q d代表需求量。

●鉴于影响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的因素十分复杂,所以经济学在需求分析中采用抽象法,假定在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中,除该商品的价格以外,其它因素给定不变,因此上试可简化为

Q d=f ( P) 。

若Q d =20-2P 表明需求函数是线形函数,因而是一条直线,需求曲线的斜率d Q d /dP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小结

区分需求曲线移动和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仅仅由价格引起的是需求量的变化,也即是同一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移;

●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变动,是整个需求表的变化,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例见后图)

需求曲线上某种商品与给定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完全无关,仅仅反映了消费者需要,与生产者无关。

所有分析都是孤立地研究某一变量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隐含着其他因素不变——常用经济学思维方法。

?如图:

?保持价格不变,从A到B是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从A到C是由于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2.2 供给与价格

供给的定义: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数量的集合。 定义中的三个要点:

●供给量与价格密切相关。

●供给量与实际出售量不一定相同,有时供给量大于出售量。

●供给量需要时间限定。

供给有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区别,所有生产者的个别供给之和即是市场供给。

供给的几种表示

供给曲线:表现价格与供给数量之间的平滑连续的关系。

供给表:关于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一种表格形式。

例子见书P25表2—2和图2—3

注意供给曲线含义:

●在某一既定价格,生产者计划出售的产量;

●在某一既定产量,生产者愿意提供这种数量所接受的最低价格;

●纵轴是价格轴(P),横轴是供给量(Q

)。

s

供给函数

?个别供给用S表示,市场供给用AS表示:

Q s =f(P s)

?隐函数形式:f(Q

,P s)=0

s

?逆函数形式:P

=f--1(Q s)

s

?线性的供给函数:

Q s =-c+dP s, d>0

供给定理

?三种表述:

文字表述: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

几何表述: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数学表述:供给函数的导数为正,即:

dQ/dP>0

供给定理的例外

?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

一定范围内

如电、自来水等

公共设施的供给。

?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如高收入后的劳动

供给。这是由二种不

同质的需求对劳动供

给的影响。

供给曲线的移动

前述讨论实际上隐含着除了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因此,只有价格变化时,供给量是沿着原来的供给曲线变动。

下面探讨除了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对供给的影响,此时是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价格的变化(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引起供给量的变化,并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移,如从A到B。

?供给增加,S向右方移动;

供给减少,S向左方移动。

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

?投入品的价格

?技术进步

?以上是决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而决定供给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生产成本,当成本价格较低,增加供给会有利可图;当成本较高时生产者就会减少生产该商品,转向其他产品生产,甚至退出该行业。

?相关商品的价格

?供给者数量

?政府政策

?其他特殊因素

根据以上讨论,供给曲线变动如下

小结

区分供给曲线移动和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只有价格变动时曲线本身不移动,而是沿着供给曲线移动;当除价格以外的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动时,会引起供给曲线移动。

供给曲线上商品的供给量不依赖人们想要购买的数量,仅仅反映了供给方的意愿,与消费者无关。

与需求曲线一样,考虑某种因素对供给影响时,其他因素不变。

2.3 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市场出清: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的几何表述

?如图中的E点即为均

衡点,该点对应的价

格和产量分别就是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之外是市

场非均衡: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对

应过剩;

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对

应短缺。

市场均衡的形成

市场的均衡价格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来说,由于价格机制的作用,一旦市场失去均衡,就会产生一种自动恢复均衡的力量。因此均衡价格的形成就是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过程。 例子见p28的表2—3

均衡价格的变动

?前面只考虑了价格的变动,所以是静态分析法。除了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变动时,会引起供给

和需求的变动,使原有均衡遭到破坏,研究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变化称为比较静态法。需求的变动

?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右移,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需求右移→需求大于供给→短缺→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达到新的均衡

?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左移,价格下

降,均衡产量减少。

需求左移→需求小于供给→过剩→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达到新的均衡

供给的变动

?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

供给右移→需求小于供给→过剩→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达到新的均衡

?供给减少:

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供给左移→需求大于供给→短缺→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达到新的均衡。

供给与需求的同时变动

?供给与需求同时

增加:均衡产量增加,

但是均衡价格的变

化要视情况而定。

?供给与需求同时减少:均衡产量减少,但价格同样要视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移动幅度的大小。?供给增加而需求减

少:均衡价格下降,但是均衡产量的变动要视情况而定。

?供给减少而需求

增加:均衡价格

上升,但是均衡

产量的变动要视

情况而定。

供求法则

?即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将引起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怎样的变化。

–1、当价格上升时,均衡需求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2、当价格下降时,均衡供给量下降;反之则上升。

–3、当市场出现过度需求时,价格会上升,直至达到新的均衡为止。

–4、当市场出现过度供给时,价格会下降,直至达到新的均衡为止。

–5、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时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产量增加;供给减少时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但均衡产量减少。

–6、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和产量同时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和产量同减少。

–7、当供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产量增加(或减少),但均衡价格不定。

–8、当供求反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变化方向相同,而均衡产量不定。

2.4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的一般定义:弹性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敏感性的度量。

?弹性系数=因变量变动比例/自变量变动比例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以价格为自变量,需求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

?它表明了需求量对市场价格的变动作出反应的程度。

?计算公式:

?根据需求定理,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所以E

d

小于零。而经济学家不喜欢负数,所以在上公式前加负号。

Ed的五种情形

|Ed|=1,就是说价格每提高(或降低)1%,需求量相应减少(或增加)1%,称为单位弹性。 |Ed|>1,表示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大于1%,称为需求富于弹性。

|Ed|<1,表示价格每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小于1%,称为需求缺乏弹性。

|Ed|=0,即不管ΔP如何变动,ΔQ始终为零,Q=K,(K为常数),需求曲线为垂直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表示需求完全缺乏弹性。

|Ed|=∞,表示在既定的价格下,需求量可以任意变动,

P=K,(K为常数),需求曲线为平行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表示需求完全富于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若一种商品有很多相近的替代品,它的需求就是有弹性的。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用途越广,其需求就越有弹性。

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弹性较大。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某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愈大,价格的需求弹性愈大。

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地说,由于寻找和适应替代品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时间愈长,价格的需求弹性愈大。

弹性大小举例

?商品弹性估计值

?鞋0.4

?报纸与杂志0.1

?汽油、燃料油(短期)0.2

?(长期)0.5

?厨房用具0.6

?珠宝0.4

?医生服务0.6

?法律服务0.5

?出租汽车0.4

弹性的计算方法

点弹性:

●特别当时,

对A和B两点之间的弹性,选择A作为初始点和选择B作为初始点显然是有差异的。若要度量两点之间的弹性与初始点选择无关,选择弧弹性计算。

?弧弹性:也称为平均法计算的弧弹性。

?计算公式:

需求曲线为直线的情况下:

线性需求曲线PQ上任一点R的点弹性系数

E d=(R点以下线段的长度)/(R点以上线

段的长度)=RQ/RP 。

?在一条直线上导数

(或斜率)相等,不

同的点弹性取决于

所在的位置。

?若R位于PQ之中点,RP=RQ,则|Ed|=1

?若R位于PQ之中点下方,则|Ed|<1

?若R位于PQ之中点上方,则|Ed|>1

?若R位于Q点,则|Ed|=0,位于P点,则|Ed|=∞。

?思考:若有两条需求曲线相交于E点,如下图,比较在E点哪条线的弹性大些?

?需求曲线为曲线的情况下的点弹性系数,通过R点作切线,与纵轴交于A点,横轴交于B点,则R点的弹性系数可以由RB/RA来表示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

?供给者总收入=消费者总支出

?总收入TR=P×Q

?下面考察价格变化对总收入的影响,即看

dTR/dp的符号:dTR/dp=(1-Ed)Q

不同的需求曲线

?a)富有弹性b)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

E d>1 E d=1 E d<1

同一条需求曲线

随着需求量

的上升,总收

入先上升,

后下降。

需求的收入弹性

以收入为自变量,需求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即在商品价格和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购买者收入(Y )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Q 的变化 。

弹性值的计算:

商品的分类

E d >0 是正常商品

● E d >1 是奢侈商品

● E d <1 是必需商品

E d =0 是中性品

E d <0 是劣质品

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种商品的价格为自变量,另一种相关商品的需求为因变量的弹性,即在影响商品X 需求量的各个因素包括该商品的价格P x 都已给定的条件下,另一商品Y 的价格P y 的变动会引起X 的需求量Q x 的变动程度,以E xy 代表 。

计算式为:

意 义

当E x y >0 时,是替代品;

当E xy <0 时, 是互补品。

既不相互竞争,也不相互补充的物品,即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不影响需求,即当E xy =0时,被称为独立无关的商品。

供给的价格弹性

以价格为自变量,以供给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即测度价格变动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程度大小。一般情况下E s 为正。

计算:

●点弹性:

●弧弹性:

直线上点的弹性

?过原点:

?与P 轴相交:

?与Q 轴相交:

?与Q或P轴平行:

曲线上点的弹性

?任意曲线上不同点的点弹性,可以引伸上述结论,即:作过该点的切线。

?凡过原点:

?凡与Q相交:

?凡与P相交:

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

?供给决策的时间长短:

?对于一般商品而言,由于调整供给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时间区间越长,供给弹性越大。?在极短时期内,厂商将所产产品的供给量,限于已有的库存储备,价格无论怎样提高,供应量

无法增加,供给的价格弹性为零,为一垂线;在短期内,厂商能在固定厂房设备下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投入扩大产量;在长期内每个厂商都可以调整厂房设备的规模来扩大产量,供给弹性将大于短期弹性。下图分别对应瞬期、短期和长期的情形。

2.5 均衡理论与弹性理论的运用

应用例子一:易腐商品的买卖。见p56

应用例子二:情人节玫瑰花和巧克力价格

变化方面的差异。

应用例子三:移民在决定工资方面的作用。

应用例子四:谷贱伤农。见p59

应用例子五:价格控制

如果市场价格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干预)会发生什么?

一般政府实行的价格控制有两种:

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见p58

应用例子六:税收

?对商品征税,相当于

使供给曲线左移,并

由此使均衡价格上升。

如右图所示。

应用例子七:蛛网模型

?由(荷兰)Tinbergen(196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美国)Schulz(197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

?该模型引入时间因素而成为动态分析。

?该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如对农产品的价格与供给之间关系所作的动态分析。

?见p61

具体模型

?供给函数:Q S

=f1 (P t-1)

t

?含义是:本期的生产由上期的价格决定。

?需求函数:Q D

=f2 (P t)

t

?含义是:本期的需求由本期的价格决定。

?均衡状态条件:Q S

=Q D t

t

?三种类型: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

收敛型蛛网

供给曲线S

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D t 的斜率,即S t比D t较为陡峭,或者说与任一成交价格

t

相应的供给的价格弹性小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在这种场合,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大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因而任何超额需求只需较小的价格变动就得以消除;同时,价格变动引起的下一年供给量的变动较小,从而对当年价格会发生的变动作用较小。这意味着超额需求或超额供给偏离其均衡值的幅度,以及每年成交价格偏离其均衡值的幅度逐渐减少并趋向其均衡值。这种情况称为动态的稳定均衡。

发散型蛛网

与前种情况相反,供给曲线S

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D t的斜率,与任一成交价格相应的供给

t

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大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当出现供给过剩时,为使市场出清,要求售价大幅下降,以至下年供给量减少,导致该年价格大幅上升,由此下一年的供给量大幅上升,降价则大幅度下降,价格和产量与均衡值越来越背离。这种情况在时间序列上是发散的,称为不稳定均衡。

封闭型蛛网

供给曲线S

的斜率与需求曲线D t的斜率绝对值相等,供给的价格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完

t

全相同,价格与产量将无休止的波动,其幅度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至于波动幅度背离均衡值的程度,取决于均衡被破坏的初始状态与均衡值的偏离程度。

作业

?课本p67——69:1、3、5、8、9

?思考题p68:4、6、7

第三章效用论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结构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特定的关系?必须进一步探讨决定对商品需求的消费者行为。 本章的学习目标: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

?无差异曲线、商品边际替代率

?预算线及其变动

?消费者均衡及均衡条件

?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价格—收入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正常品、低档品和吉芬品各自的收入效用和替代效应

?个别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不确定性和风险、消费者的风险态度

3.1 效用论概述

效用的概念

?是指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一种主观上的享受、用处或满足,是商品有用性的主观量度。

?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商品A 的心情甚于要另一单位商品B ,原因在于商品A 比B 有更多的效用。

?效用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加总求和,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是马歇尔确定的,称为尤特尔(Util )。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现代微观经济学通常使用序数效用。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边际即marginal ,经济学关键术语,通常是指“新增”或“额外”的意思。

TU 和MU 的相互关系

参见书p73表3—1

根据定义TU 是所有MU 之和,而MU 是TU 的变动率。

数学表示:

?MU=TU(X n )-TU(X n-1)

?TU(X n )= ∑ MU(X i )

?或者MU=dTU(X)/dx

图形表示:

?从中可以看出MU

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得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原因:

?一是生理与心理上的原因: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生理上得到的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

激的反应就递减了。

?二是若一种物品有几种用途,当只有一个物品时,他一定会用来满足最重要的用途,再多一个再用于次要的用途,因此后一个单位的效用一定小于前一个单位的效用。

注 意

MU 可以大于0,小于0,或者等于0。

MU>0的经济含义:

?增加消费能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TU 呈上升趋势。

MU=0的经济含意:

?对于讨论的这种商品,你想要的已经全部有了,你不想要再多的了,失去一个,你也不在乎。 ?此时TU 达到最高点。

MU<0的经济含意:某种东西你已经有那么多单位了,你倒愿意少要一些。

?此时TU 呈下降趋势。

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消费者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实际上是用货币的效用去替代商品的效用。

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每增加一元钱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越来越小的。

但是一般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货币收入很小部分,所以当购买量发生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变化是非常小的,这种微小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假定是一个常数。

消费者均衡

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为了使得花费一定量货币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极大值,消费者将怎样把这些货币分配使用于各种商品?

消费者均衡,又被称为“最佳购买”、“最佳购买组合”、“效用最大化组合”和“最佳消费束”等,是指在既定价格和一定收入水平下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取得最大满足的状态。

下面研究假定:

? 消费者的嗜好与偏好是给定的,即各种消费品的效用与边际效用是已知和既定的; ? 决定买进的各种消费品的价格P 1、P 2……P n 已知;

?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 它的收入全部用来购买商品。

消费者均衡条件

?等边际法则:

?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

?即满足:

证 明 一

?假设有两种商品,即n=2。

?当MU 1/P 1< MU 2/P 2时,说明同样一元钱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品2所得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就会减少商品1的购买,增加商品2的购买,总效用增加,同时MU 1上升,而MU 2下降,直到MU 1/P 1= MU 2/P 2。

?当MU

/P1> MU2/P2时,同理可得。

1

?总之某种商品最后一元钱能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时,钱就会从其他商品花费中转移到该种商品上,该商品的MU会随Q上升而下降,直到花费在该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边际效用下降到与其他商品相等为止,从而增加了总效用。

?例见书p77表3—2

证明二

?最大化TU=U(X

,X2) ①

1

?且满足P

X1+P2Y2 =I ②

1

?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即是求

?Z=U(X

,X2)+ λ(I- P1X1-P2Y2 )的极值条件:MU1/ P1=MU2/ P2=λ为最优购买条件下每单位货1

币的效用。

需求曲线的推导

理论基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

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MU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MU越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低。

?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MU是越来越低的,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越来越低。

?也可由MU/P=λ知,随着Q上升,MU越来越小,而λ不变,则式子成立,必须P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并不等于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

消费者剩余(简称CS):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图形表示

CS如图,其中P

是市场价格,Q0是实际购买量。

计算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需求量

其中f(Q)是反需求函数。

例子

?需求函数为P=20-2Q d

?当P=10元,Q d=5

?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为10×5=50

?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之和为:

∫50(20-2Q d)dQ d=(20Q d-Q2d)|50=100-25=75

?消费者剩余为75-50=25

管理经济学习题

管理经济学 绪论 1.管理经济学的定义? 答:管理经济学:研究如何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 学科。 2.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联系:两者都是研究企业的行为,都需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 研究。 区别:①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所以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而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因尔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 ②微观经济学是一企业的唯一目标—追 求最大利润为假设,管理经济学把企业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短期看,有条件的牟取更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目标看,追求价格最大化。 济学是以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需要依靠多学

科知识对数据进行预测,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 具体决策。 3.假定某公司下属两家工厂A和B,生产同样的 产品,A厂的成本函数为TC A=Q A2+Q A+5,B厂的成本 函数为:TC B=2Q B2+Q B+10(TC A,TC B分别为A、B厂 的总成本,Q A,Q B分别为A、B厂的产量)。假如 该公司总任务为生产1000件产品。试问:为了 使整个公司的总成本最低,应如何在这两家工厂 之间分配任务? 解:MC A=2Q A+1 MC B=4Q B+1 ∵MC A=MC B ∴2Q A+1=4Q B+1 Q A=2Q B 又因为Q A+Q B=1000 Q B=333.3 Q A=666.6 4.大河电子公司有库存的电子芯片5000个,它们是以前按每个2.50元的价格买进的,但现在的市场价格为每个5元。这些芯片经过加工以后可按每个10元的价格出售,加工所需的人工和材料费用为每个6元。问该公司是否应加工这些芯片?请解释之。 解:单位不加工的机会成本=5 (元) 单位加工的机会成本=6+5=11(元)所以,应该选择不加工,因

管理经济学模拟试卷Aword精品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管理经济学》模拟考试试卷A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3分X 10= 30分) 1、B 2、A 3、B 4、C 5、D 6、D 7、A 8、C 9、A 10、D 1、某年投资于厂商X的平均资本为20000美元,同年厂商X形成的税后收入为3200美元。如果此厂商的资本成本为12%,那么经济利润是多少?B (A)0美元(E)800美元(C)1200美元(D)3200美元 2、一家沙发制造商能以2500美元生产10个沙发,以2760美元生产12个沙发。12 个沙发中每个沙发的平均成本与第12 个沙发的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是多少?A (A)100美元(E)130美元(C)230美元(D)260美元 3、一种产品价格的大幅度降价,导致另一种产品销售量的减少,这两种产品属于:B (A)低档品(E)替代品(C)互补品(D)正常品 4、大米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6,如果价格上升6%,那么需求量的变化将是:C (A)-1.0%(E)+3.6%(C)-3.6%(D)10% 5、可按下面哪种条件来划分顾客,作为实行差别定价的适当基础:D (A)年龄(E)居住地点(C)购买时间(D)以上都可以 6、在()市场结构中,降低成本是企业最主要的竞争策略。D (A)垄断(E)寡头垄断(C)垄断竞争(D)完全竞争 7、如果一家厂商成功地采取了一种产品差异化战略,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应该有何变化?A (A)减小(E)增大(C)变成单位弹性(D)不受影响 8、如果两个投资方案的相对风险相同,为了比较他们的收益大小,可用 ( C )来进行判断: (A)方差(E)标准差(C)期望值(D)变异系数

管理经济学作业

目录 一.课程论文:增强阿里巴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对策-------2 二.作业一:思考题----------------------------------------5 三.作业二:“以市场定位取胜的香港港丽酒店”的案例分析----9

增强阿里巴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对策电子商务有两个著名的企业,而分析以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们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强大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的能力,这就是核心竞争力。比较这两个企业可以发现,核心竞争力的构成离不开以下要素:技术创新,成本领先,发掘新市场,业务外包,营销创新。从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提高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对策。 1.技术创新,就是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人们依据一定的技术原理和社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应用研究和生产发展的技术开发活动。技术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核心竞争力反过来又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亚马逊抛开传统的商业模式,将自己的经营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创新。这种技术具备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给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和利润增长点。在日常运营中,亚马逊也不断创新,比如购物车技术、支付技术、订单查询技术、用户跟踪技术等,在改进顾客购物流程的同时极大方便了客户,吸引了广大客户群。阿里巴巴在技术上不仅做到了以上的技术,也做到了比如交易平台的创新,沟通工具的创新,赢利方式的创新等,这在构成阿里巴巴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阿里巴巴赢得了竞争优势。因此,技术创新对于阿里巴巴是不可少的,而今后也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才能保证它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2.成本领先,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内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利用电子商务降低成本,可以达到规模经济。传统经济中的企业,要想进入一个全新行业,将要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壁垒的制约,如资金壁垒、技术壁垒、信息壁垒、政策壁垒等。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开展网上贸易,轻松进入这个行业,传统意义上的进入壁垒变得不再明显。但是,网络企业想要赢利却要受到规模经济的限制。一般说来,规模经济越显著,行业中原有达到规模经济标准的企业具有的优势越大,新企业就越难赢利。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其成功都离不开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领先优势。2007年12月亚马逊的访问量达到5962.4万人次,2007年全年阿里巴巴的注册用户达到2760万个,如此大的规模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单位成本。淘宝网,天猫,支付宝等一系列方式的规模,使阿里巴巴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规模,成本降低,而利用电子商务协调并降低成本也是阿里巴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3.发掘新市场,传统营销中的“二八定律”认为,企业80%的销售额(或赢利)来自于20%的产品,因此将销售这些热门产品视为企业事半功倍的捷径。这种商业运作模式直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 2、经济模型: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6、正常利润:指企业主若果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7、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得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二、思考题 1、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管理经济学研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者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的行为。在研究对象上,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的假设上,微观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对企业的环境假设上,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自己知道,而管理经济学研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在研究目的上,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决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答:企业的短期目标有: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管理经济学MicrosoftWord文档1.doc

管理经济学Microsoft Word 文档1 计算题 1.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为:Q=100-10P ,试问当价格为6时的点弹性值是多少?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该商品的销售收入增加。 2.某企业某产品的价格弹性在1.5-2.0之间,如果明年把价格降低10%,问销售量预期会增加多少? 3.假定某印染厂进行来料加工,其产量随工人人数的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为:Q=98L-3L2,这里Q 指每天的产量,L 指每天雇佣的工人人数。又假定成品布不论生产多少,都能按每米20元的价格出售,工人每天的工资均为40元,而且工人是该厂唯一的可变投入要素。问该厂为谋求利润最大化,每天应雇用多少工人? 4.设厂商的生产函数为Y=24L K ,生产要素L (劳动)和K (资本)的价格分别为:r L =1,r K =2。①求L 与K 的最优组合比例;②如果K=27,求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 5. 假设某厂生产机床,每台销售价8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4万元,计划期固定成本为40万元。若该厂拟生产11台,试对企业经营安全率进行评价。 1/2 2/3 论述题

1. 有这样一些现象:上游的造纸厂污染下游的养渔场,炼钢厂污气的排放损害了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同寝室同学放录音机听歌影响其他人的休息,等等。请问经济学上是如何定义该类现象的?经济学上有什么解决该类问题的办法? 2. 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后,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后价格又可能回升。请问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为什么? 简答题 1. 简述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2.简述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途径。 3.简述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4.简述政府失灵的原因。 5.简述机遇的作用。 6.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各有哪些?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 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C.替代品价格上升

管理经济学作业及答案(2)

管理经济学网上作业答案 1.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如何理解资金的时间价值? 答: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同样一笔数额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里,其价值是不等的。必须明确的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必须体现在投资活动中,即资金处于运动中才会有时间价值。处于静止姿态的资金,不仅会有时间价值,甚至还会由于通货膨胀而贬值。 理解资金的时间价值要注意如下几点。 (1)资金在运动中才有时间价值。也就是说,资金只有投资出去,才可能有时间价值,闲置的资金是没有时间价值的。 (2)资金的时间价值不是真的由时间创造的,它仍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资金的时间价值要按复利计算。这是假设资金在不断地运动,也就是说资本积累(利息)在不断地资本化。 2.垄断产生的弊端有哪些? 答:垄断除带来分配不公平、容易产生腐败、缺乏追求技术进步动力等弊端外,对于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垄断企业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必然要限制产量,提高产品价格,从而使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 如何解决垄断问题主要是政府进行干预,制定反垄断政策。一是促进竞争,二是管制垄断。主要包括限制不正当竞争和不公正交易政策、反垄断政策及反兼并政策。 3.试述市场机制在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中失灵的主要原因? 答:①在所有的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均衡产量都低于完全竞争是的均衡产量水平。垄断企业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必然要限制产量,提高产品价格,从而使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

②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任何一个人消费的同时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当投资者不能独占其投资所带来的收益时,就可能导致这类产品的供给不足。 ③由于经济活动中外部效应的存在,当事人不会承担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本或占有全部收益,这将影响到均衡产量,从而使资源偏离最优配置状态。 ④市场有效运行要求生产者及消费者对市场信息的充分掌握。但实际决策中无法掌握到决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决策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决策,就会导致资源的非有效配置。4.肯德基向消费者发放折扣券的定价策略是:二级价格歧视 新产品定价方法有哪几种? 答:(1)取脂定价——取高价 它原意是指取牛奶上的那层奶油,含有捞取精华的意思。百货商场可对新上市的新产品实行高价,大规模上市后放弃经营或实行低价。这种策略要求新产品品质和价位相符,顾客愿意接受,竞争者短期内不易打入该产品市场。 (2)渗透定价——取低价 它与取脂定价策略相反。在新产品上市初期把价格定得低些,待产品渗入市场,销路打开后,再提高价格。 (3)满意定价——取中价 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定价策略,即价格适中,不高不低,给顾客良好印象,有利于招来消费者 5. 很多超级市场为了提高整体利润水平,都增加了如熟食、自制面包和鲜花等构成产品组合销售,利用多产品定价的知识分析这种做法的好处。 答:多产品组合可以分散风险,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多样化的要求。企业为了获得最大

管理经济学应用试题

《管理经济学》学习指导 教材:《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宝山张利庠主编参考教材:自选 课后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①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及其行为 ②管理者决策行为 ③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 ④社会微观组织的自利行为 2、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的条件是()。 ①MR=MC ②MR=0 ③P=MC ④P MAX 3、企业组织化规模经济性与合理性的临界点是企业组织规模扩大后()。 ①所节约的交易成本大于可能增加的管理成本 ②所节约的交易成本小于可能增加的管理成本 ③所节约的交易成本等于可能增加的管理成本 ④以上均不正确。 4、企业决策主要依赖于对()的分析。 ①会计利润②正常利润③贡献利润④经济利润 5、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①气候异常严寒; ②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③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④农肥价格上涨;

6、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 ① 需求增加; ② 需求量增加; ③ 需求减少; ④ 需求量减少; 7、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 和Y ,X 的价格为10,Y 的价格为2。若张某买 了7个单位X 和3个单位Y ,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和20个单位,则( )。 ① 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② 张某应当增加X 的购买,减少Y 的购买; ③ 张某应当增加Y 的购买,减少X 的购买; ④ 张某要想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8、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 动和资本),则( )。 ① 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② 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③ 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递减; ④ 企业处于内部经济阶段同时也处于外部经济阶段。 9、在生产的第一阶段,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是( ) ① 平均产量曲线位于边际产量曲线的上方; ② 平均产量曲线位于边际产量曲线的下方; ③ 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④ 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 10、多产品生产的产量组合的最优化条件是( ): ① MR=MC ② P=MC=AR=MR ③ MC 1=MC 2=···=MCn ④ P A /MC A = P B /MC B =···=P N /MC N 11、不受决策影响的成本是( )。 ① 增量成本 ② 沉没成本 ③ 机会成本 ④ 会计成本 12、如果成本弹性(E C )大于1,那么企业长期生产过程处于( )阶段。 K L Q 10

《管理经济学》整理笔记

《管理经济学》整理 绪 论 P3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 3~P4 识记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及重要意义:P 4~P6 识记 三、 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企业可以暂时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 1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领会 P6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即:企业价值=∑=+n t t t i 1)1(π=∑=+-n t t t t i TC TR 1)1( 式中πt 是第t 年的预期利润,i 是资金利息率,t 表示第几年(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 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 总销售收入(TR )减去总成本(TC ),式中TR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销售收入,TC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成本。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利润=销售收入-企业成本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 P7 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机会成本——定义: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①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P8 ②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③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④机器原来生产A ,可得利润X 元,现在改生产B ——生产A 可得到的利润X 元。

⑤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⑥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⑦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实际支出的部分,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不可用于决策)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企业利润-会计成本 P7 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识记+计算(外+内) 简单应用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 +计算 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正常利润的定义——是指企业主如果把投于企业的资金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识记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公式:全部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薪水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销售机会成本+经营费用机会成本 管理经济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P3 经济模型定义——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 P4 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 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P4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P5识记+计算 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会计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P5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P13 需求 需求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3 识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①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价格↑→需求量↓) P13识记②消费者的收入(指平均收入)—一般地,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向相同方向变化。(收入↑→需求量↑) ③相关产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价格↑→需求量↑;互补品价格↑→需求量↓ ④消费者的爱好 ⑤广告费用 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即:Q x=f(P x,P y,T,I,E,A,…) P14 识记 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或Q D=f(p)。P15 识记 它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P16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P16 识记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识记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P16 识记 需求量变动的规律:价格↑→需求量↓;价格↓→需求量↑。P16 需求的定义——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条需求曲线。P16 供给 供给量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钟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8 识记 则是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P20

管理经济学作业

管理经济学作业

————————————————————————————————作者:————————————————————————————————日期:

西安理工大学MBA案例分析作业 《管理经济学》 2016级第一组 姓名:曹艳华学号:2162526160 姓名:张志强学号:2162526138 姓名:吴非惠学号:2162526139 姓名:董诗博 2016年7月

案例一:石油价格 一、该案例中涉及到哪些经济学原理? 答:1、供求定理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可提供给消费者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总量。当需求和供给的一撇一那相遇,便形成了十字交叉,这就是市场。从供给曲线可以看出,当产量下降时,价格量上升,当产量上升时,价格下降。在各国对石油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伊朗和委内瑞拉强调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考虑提高石油生产数量,限制了石油供给,石油价格上升。 2、需求弹性原理 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纵观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石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化、规模化工业的建立,陆海空运输体系的支撑,全赖石化工业体系的支撑。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其他资源可以接替,因此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大部分国家对石油有刚性需求,而且过度依赖进口,产油国可以通过提价来增加收益。 3、市场均衡理论 市场交易行为中,当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所愿意出售

(完整word版)华师大管理经济学平时作业(含答案)

平时作业要求: 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 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价格歧视: 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3、产品差异化: 所谓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4、占优策略:在企业各自的策略集中,如果存在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 5、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中,一方只有公开信息,另一方既有公开信息又有私人信息,后者比前者拥有的信息。 二、简答题(6分×5=30分) 1、为什么进行管理决策时,必须考虑机会成本,而不是会计成本?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如把它用于甲用途,就不能再用于乙用途。决策就是进行这种选择,即在渚多用途中选择最优用途。这就需要比较资源用于不同用途可能带来的价值。机会成本就

代表资源用于其他次好用途可能带来的价值(收入)。在决策中使用机会成本,就能比较出资源用于本用途的相对优劣。会计成本是历史成本,而决策总是面对将来的。会计成本又只限于有形的货币支出,没有包括因资源用于本用途而付出的全部代价。因而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 2、联合制药公司已经花了5000万元用来开发和试验一种新药。市场营销部门的经理估计,为了使这种产品投入市场还需要花3000万元广告费,但将来全部销售收入估计只有6000万元,即支出将超过收入2000万元(=5000+3000-6000)。为此,他建议应当停止生产和销售这种药品。你认为他的建议是否正确?如果会计部门现在又提出,如果经营这种产品,它必须分摊公司的间接费用3500 万元。这一新的信息,是否影响你的决策?为什么? 答:1)营销经理建议不正确,因开发成本已经投入,如不经营销售,则净亏5000万,投入市场后,销售毛利6000-3000=3000万,可减少亏损。2)若增加间接费用3500万,经营销售创造的3000万元毛利低于新增的间接费用,经营该项目的亏损将更多,作为该项目负责人将选择放弃。但如站在全公司老板角度考虑,该项目分摊3500万元间接费用,使公司其他项目间接费用减少,从而增加其他项目的帐面利润,也可以考虑继续经营该产品 3、航空公司常常对学生或老人实行机票优惠,请解释航空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上述行为在经济学上就叫“价格歧视”。“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把同一产品按购买者的不同而规定的不同价格,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高于另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 “价格歧视”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价格歧视”中的歧视是经济学的术语,而不是一个贬义词。如果由于扩大市场,使生产者能够得到规模经济利益,在满足了付高价的消费者的消费之后,可以降价再满足一部分只能出低价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使整个平均成本进一步下降,这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因为通过这种策略,厂商可以依据客户的消费能力将其分为不同的消费群,分别定价,赚取更多的利润。“价格歧视”堪称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游戏规则之一。 4、行业的市场结构分为哪些类型?哪些主要因素决定了一个行业市场结构的类型? 答:市场结构可以按其不同的竞争程度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大类型。决定市场结构类型的因素主要有:(1)控制价格的能力;(2)卖者的数目;(3)产品的差异程度;(4)企业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 5、风险资本(VC)公司是私人资本的蓄水池,一般投资于小型的增长迅速的公司,这些公司无法通过其他手段筹集资金。作为这种筹资方式的交换,风险投资(VC)公司得到该公司的一定产权,而此公司的创办人一般保留并继续管理这个公司。风险资本(VC)投资有两个典型安排:I. 经理人员要保持公司一定的股权,如果公司绩效良好,常常获得额外的股权;II. 风险资本(VC)要求在公司董事会中有席位。 (1)说明风险资本公司(VC)和经理人员之间激励冲突的性质,谁是委托人?谁是代理人? 答:(1)VC公司是委托人,经理人员是代理人。 解释:委托人希望代理人为其最佳利益工作,但代理人常常具有与委托人不同的目标与偏好,这一现象被称为激励冲突。一般的讲,在整个管理层级的每一个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都存在激励冲突,激励冲突所产生的问题是司空见惯的。委托人必须要决定雇用哪个代理人;一旦雇用了一个代理人,她还要决定如何对他们进行激励。 (2)讨论这两个安排如何有助于说明激励冲突。 答:(2)委托人希望代理人为其最佳利益工作,但代理人常常具有与委托人不同的目标与

管理经济学作业

2 0 1 1 级研究生《管理经济学》作业1. 为什么管理者要注意管理创新(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举例说明)答: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持续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将呈递减趋势。管理创新是企业、政府等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政府等组织面对技术、市场、服务对象等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2)以企业为例,企业留住顾客办法就是使顾客价值最大化,提高顾客满意度。顾客在购后是否满意,取决于产品绩效与顾客期望的比较。产品绩效也就是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 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主观的;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不能进行比较;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对同一个消费者也是不同的,会随着消费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不同的商品效用对同一消费者可以进行比较。而且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持续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将呈递减趋势。所以同一个产品的效用对同一个顾客在不同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消费品必须向为顾客增加价值方向转变,而不能保持不变。这就要求我们要随时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需求变化,企业也应该相应变化,应对变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创新。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企业经营决策有什么启示答:(1)消费者行为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2)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 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的偏

好。所以,企业要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首先取决于消费时尚。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消费时尚,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的影响。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 (3)消费者行为理论还告诉我们,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一种产品仅仅是数量增加,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因此,企业的产品要多样化,即使是同类产品,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启示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并且注意产品的更新换代。 3. 举例说明,是否所有的物品在消费过程中都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答:不是。比如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是递减的,而是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意味着人们不会因为拥有更多货币而感到满足甚至痛苦。货币效用为什么不变呢这是因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交易媒介的物品,也就是说,拥有货币就等于拥有任何一切物品,这是其他物品办不到的。因此,你总是可以把货币调整到给你带来最大边际效用的物品上。 4. 政府对某些产品征税,目的是为了限制这些产品的生产,应当考虑哪些因素,这种征税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答:征税以后,这种产品的价格会升高,进而抑制消费,从而达到减少生产的目的,但这里还应考虑产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于1,当价格增长1%时,需求减少会小于

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经济学可以说是一种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其不仅可以为经营决策提供一种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也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应用。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在技术、政策等条件一定一致的情况下,Q=f(K,L),即产出主要由资金投入量和劳动力产出量决定,劳动力产出量是决定生产产出的重要要素。但是劳动力总量固定的情况下,劳动力产出量并不是个固定量,并会随着别的变量改变而改变。我们经常会发现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时两倍的薪酬,却导致了远超2倍的劳动力产出;而有时在同样的薪酬水平,拥有卓越的员工管理体制的企业的劳动力产出量领先与同业的竞争伙伴。因此,借用管理经济学的模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将其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中,将有利于企业做出适合自身和市场的人力资源决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一、企业人力资源函数模型 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企业可以购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但是劳动时间本身没有意义,劳动者对自身劳动付出的质与量具备调控能力。这意味着要实现产出,必须要对劳动力(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和有效使用(激励)进行管理,这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因此,可以用以下函数来表示劳动产出率对生产产量的影响: 其中,1代表每小时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提供的体力和脑力的总Q=f (K, L) =f(K,E ? l ? t) (1)

和量,E代表劳动付出水平,即劳动产出率,t代表劳动时间。由此函数可见,如果劳动付出水平为零,尽管劳动时间和劳动能力存在,但劳动力产出仍为零。 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强人力资源的投入,即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和有效使用是提高劳动力产出的有效途径。而人力资源的投入主要由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与企业员工管理水平决定。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是指员工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的总和。显性收入主要是指员工的工资收入、费用报销及奖金所得;隐性收入主要有员工的职位晋升、才能增长以及企业组织或赞助的培训学习等,也包括企业对员工职业发展、个人生活等影响。企业的员工管理水平主要是由企业的文化哲学、企业领导人的行事风格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与层级等因素相互影响所决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新函数: E=f(i,m)(2) 其中,i表示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m表示企业的员工管理水平。 函数(2)表明了这两种因素对劳动产出率的影响,也表示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两种主要方式。例如,对心怀不满的雇员,企业既可以薪水调整使得其劳动积极性提高或离开公司,重新回到劳动市场,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员工参与及争议解决的机制,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声音尽可能通过内部设立的程序和机制解决问题;再比如,在员工激励方面,

管理经济学(一)论文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专科) 2012-2013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3.3)《管理经济学(一)》 主讲教师:卿志琼 学习中心:河南安阳奥鹏学习中心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高建学号: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论边际分析法与管理决策 2、供求规律与价格预测研究 3 4 5 6 7 8 9 广 1 2、 3 3〕……。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 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论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摘要】生活中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是什么关系呢?在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中给出了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也举了例子证明,但是没有做出充分的研究,本文用数学知识严格论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从数学角度深层次的剖析了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解释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关系的经济问题,得出一般性关系结论,反过来我们又可以用这个结论来做出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获得最大利润。 【关键词】需求价格弹性;总收益;生活应用 一、 1 通常, 记为Ed 2 3 4 |Ed|<1 1 2 3、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弹性就大;比重小,弹性就小。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5、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长期看弹性大,短期看弹性小。因为时间越长,消费者越容易找到替代品或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 三、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由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以总结出以下的规律:

《管理经济学》(二)-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7)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3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如第20题,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战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管理经济学简答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 2.经济模型: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 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 才能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会 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6.正常利润:指企业主若果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 入。 二、思考题 1.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管理经济学研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者密切的

联系,他们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的行为。在研究对象上,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的假设上,微观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对企业的环境假设上,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自己知道,而管理经济学研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在研究目的上,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决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答:企业的短期目标有: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3.为什么说,经济利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源配置是否优化的指示器?答:企业利润可以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其中,只有经济利润才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是不能用于决策的。会计利润是在会计成本的基础上算出的,当然也就不能用于决策的目的。会计师计算会计利润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作为征税的根据等。但经济学家的目的则为了决策,为了说明企业的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的使用,就必须使用经济利润。由于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所以经济利润A-I-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较优。经济利润小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低于用于其他用途,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所以,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它指引人们把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地方。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完整word版)管理经济学简答题

管理经济选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规模收益递增: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会计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属于相关成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差别定价法:就是同一产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其种类有:以顾客为基础;以产品为基础;以空间为基础;以时间为基础。差别定价的条件:企业对价格有控制能力;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作用:差别定价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而且还有助于实现企业其他目标。如在市场需求有波动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采用差别价格,就有助于减少需求波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差别定价也是企业对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手段。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就制定较低的价格以对付对手。成本加成定价法:又称全部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全部成本加按目标成本利润率计算(是常用的定价法)的利润额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要求正确计算成本,根据决策期价格和工资的预期变动情况进行修正,还要求确定合适的利润率。增量分析定价法:是指以增量成本(变动成本)为基础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它主要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后有没有增量利润(贡献),若增量利润为正值,则定价可接受的;若为负值,则定价不可接受。最大利润定价法:根据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成本和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利润,总利润最大的那个价格水平就是我们要决定的价格。折扣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销售对象、销售的时间和地点、成交方式等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折扣,价目表、上的价格减去折扣之后才是实际成交价格的定价策略。促销定价策略:是指为了达到促销目的,对产品暂定低,或暂以不同的方式向顾客让利的策略。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商品和劳务的数量。纳什均衡:假设有n个居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种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称为纳什均衡。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反映的是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需求量对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相等的条件下资本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是研究生产要素之间替代关系的重要工具。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