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工创新工作室经验交流材料

职工创新工作室经验交流材料

职工创新工作室经验交流材料
职工创新工作室经验交流材料

搭平台建机制严管理重激励

持续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坚持走民族品牌创新路

----****“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情况汇报

浙江**控股集团是一家连续9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6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的民营集团公司,被评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2009年3月成功收购世界第二大汽车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公司,2010年3月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总结**的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集团创立伊始,即秉承了人才强企、职工为本的战略,坚持企业发展和职工发展并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业史就是一部全体职工立志技术创新、不断自我超越的发展史。

****作为**最早的制造基地之一,历来是集团职工技术创新的"领头羊"和"试验田",公司从2009开始,就积极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并在强搭平台、建机制、严管理、重激励上下功夫,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完善基础设施,搭建创新平台

1.投入专项资金,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在公司科技大楼内设立职工创新工作室,专供攻关组成员研讨攻关课题,进行零部件解剖和分析。工作室调整、新配备电脑、投影、会议桌、绿化植物等设备,为并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项目立项表、项目进度表等上墙公示,督促项目进度,接受群众监督。

2.建立组织机构,全面指导创建活动。成立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任组长,技术质量副总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各部门、分厂一把手和质量改善项目组、精益生产办公室人员为成员的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下设质量创新办公室和精益生产办公室,组长分别由质量部部长和精益生产办公室主任担任,组员分别由质量技术专职人员、工程师和一

线技师、高级工组成,分别负责年度质量经营体攻关项目和年度精益生产QCD项目的组织、策划、落实;同时,为了保证各项目落地,公司还在四大分厂和物流部成立分厂级的职工创新工作小组,分厂厂长任组长,分厂技质、设备主管和一线班组长、技能状元任组员。

二、纳入工作体系,建立运行机制

1.明确创建目标,科学规划创建工作。公司工会牵头制定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实施方案。公司工会及时在公司传达上级工会有关开展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的文件精神,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下发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从指导思想、方式方法、组织机构、实施计划、激励措施、活动要求等几个方面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组织动员公司广大职工积极参与。

同时,公司工会还通过公司宣传窗、办公网等宣传工具,对公司工会开展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宗旨、实施方案等进行强化性的宣传,使公司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意义和作用,增强公司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的主动性。

2.服务生产经营,确定总体工作思路。公司工会结合年度生产经营主要目标任务,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与公司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创建工作总体工作思路。

即:坚持一个原则---以贯彻“元动力”工程为原则;

实现两个目标---实现质量改善目标“双2050”:即单台索赔金额同比下降20%,千车故障率下降50%,安抛件在09年基础上同比下降50%;实现采购成本下降6%的目标;

围绕三个重点---创优质、保安全、降成本;

加强四项措施---统一思想,质量优先;开源节流,成本为重;夯实基础,管理先行;重拳出击,新品上市;

创建五个载体---创建一个公司级创新工作室和四个分厂级创新

工作组;

明确六项要求---技术归零,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

3.形成工作制度,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为了保证攻关项目按节点、要求完成,公司建立、健全质量整改项目管理规定、QCD改善项目管理办法,有效推进项目攻关工作。

定期开展攻关项目进度的检查,通过项目进程趋势图分析、3824法、过程控制节点图管控和阶段性成果发布等形式,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跟进和考核。

三、实施过程考核,严格项目管理。

1.年初分类立项,责任分解到小组成员。公司每年根据市场反馈的质量问题和现场精益生产实际,制订质量创新攻关项目和QCD攻关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了项目负责人、项目小组成员和项目时间节点要求。

2010年质量创新攻关项目立项17个,完成13个;精益生产攻关项目立项28个,完成38个。2011年质量创新攻关项目立项41个,精益生产攻关项目立项25个。

2.开展阶段评审,跟进项目进展情况。

质量创新攻关项目由项目经理承担项目的牵头组织工作,为每位成员进行分工,将项目完成情况分为问题识别、团队组建、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制定、改进实施、效果验证、防止再发8个大步骤开展,即**“3824法”,对每个步骤的计划完成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进行跟踪和记录,形成项目管理台账,确保项目不亮红灯。质量创新办公室是项目评审机构,定期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审并记录、督促和指导。

精益生产改善项目以每个项目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明确各自分工(如下表);通过每季度的成果评审和发布会的形式,四大分厂、

物流创新小组向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并对项目分季度评比考核,以改善组的方式,共开展四轮4155个改善项目,取

四、调动创新热情,激励措施到位

1. 投入专项资金,行政统筹拨付。目公司对职工创新工作室高度重视和支持,将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硬件投入、项目创新投入和项目表彰投入全部纳入公司行政资金,统筹拨付,不在工会经费内列支一分钱。

2. 定期总结发布,适时予以激励。公司将项目完成情况与模范班组评比结合起来,对在改善项目中表现优异的班组在评比中给予加分。定期召开QCD改善攻关成果发布会,2011年上半年就开展了四期,定期进行QCD成果的评比和表彰。

对质量创新攻关项目采用过程管控和年度表彰的形式进行。

以2010年为例,质量创新奖励就达12.2617万元,精益生产创新奖励达5.3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公司全年用于攻关改善的费用高达200多万元,这些都为职工创新工作室运行提供了坚强的资金支持。

年终,公司还进行全面的“职工创新工作室”总结评比工作,表彰优秀的项目及项目经理,调动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

3.领导专家挂帅,员工广泛参与。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持帅,公司技术质量副总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韩国专家、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部长任主要成员,确保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强有力的

组织领导。在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质量创新办公室、精益生产办公室和四大分厂、物流部的创新小组里,有高级技师--副组长周宗成(**从一线员工培养起来的高层领导干部),有技师--吕义聪,也有韩国汽车专家、总工程师崔雄,也有清华大学汽车系毕业、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高级工程师宋淑华副总工。

在2011年精益生产项目中,共涉及人员124人,其中一线员工105人,占85%;在2011年质量创新攻关项目中,共涉及人员262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36人,一线技能人才79人,占30%。

如:由一线员工--涂装分厂员工韩威风牵头组织开展的QCD攻关项目《前处理工艺水资源二次回收利用》一年可为公司节约用水70万元,被评为浙江省先进职工操作法。

五、领导关怀寄语,激发工作热情

****长期以来对职工创新工作的重视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07年4月10日下午,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乔传秀******视察指导劳动竞赛工作。乔传秀说:“**集团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搭建了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平台,为员工成长铺设了‘星光大道’!”

2008年11月18日,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姚炳甫率调研组到****就职工素质工程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姚炳甫认为,**集团工会形成了完善的职工素质工程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了典型经验。

2010年6月7日,全总经济处处长沙磊高度评价公司职工创新工作,他认为,路桥公司通过全员职工创新活动形成了企业自下而上的“元动力”,解决了别的企业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值得借鉴。

温家宝总理视察**湘潭基地的时候说:“**是一个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企业,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企业,**的工人是富有创造力的!”诚然,今天的**,今日的金刚,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未来将面临着更

大的挑战。我们将深入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扎实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营造更加强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汽车走遍全中国”的伟大理想,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民族品牌培养优秀技术人才,为中国汽车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