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制剂的现状与发展

药物制剂的现状与发展

药物制剂的现状与发展
药物制剂的现状与发展

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提纲)中国药科大学平其能教授

一、新制剂品种的开发

除片剂和胶囊等常用剂型外,从多种剂型、多种用药新途径和新方法考虑开发制剂以提高药效,减低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是开发新制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将雌二醇、黄体酮、甲地孕酮等开发成软胶囊,将硫酸沙丁胺醇等药物开发成鼻腔给药制剂、雾化吸入剂等,将阿昔洛韦和环孢素分别制备成缓释制剂和微乳制剂等。

儿童及老人用制剂如滴剂和栓剂,五官科用制剂如牙线、毫微粒、口胶剂、眼胶剂以及速溶、速效制剂等都是具有治疗或技术特色的制剂。除分散片外,还有多种剂型可达到速溶和速效。如含水溶性药物的软胶囊和滴剂,可溶性包合物制剂,固体分散物制剂,可溶性片等。

研究复方制剂也是国外制剂行业的重要方向。大量的OTC药物是复方制剂。与普通制剂开发相比较,国内的复方制剂较少,对开发复方制剂应有充分的临床用药依据和药效学依据,对开发治疗危重疾病的复方制剂应充分调研。开发原则是应有协同作用,减少副作用。

二、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的发展

缓控释制剂不断增加,对其技术及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外对这类制剂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从仅要求平稳血药浓度发展到以提高病人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为目标。开发这类产品应解决三个关键的问题:①该制剂能否提高治疗值?即该制剂能否有治疗需要的释药速度、释药时间及部位或靶位?②该制剂如何达到以上要求?即对上述释药特征是否优化?是否经药效学和药理学实验取

得了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关,特别是在疾病状态下的相关?③该制剂选择的剂型和技术是否对以上特征最适合?是否包括了对经济学、方便用药和制定剂量方案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按此标准,仅有很少缓控释制剂符合要求。

但从现有开发角度,缓控释品种大大增加。许多作用强的药物、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抗生素药物、成瘾性药物均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应用。发展1天1次给药的缓释及控释品种、复方缓释及控释制剂、液体缓释及控释制剂是今后的重要趋势。

三、注射给药剂型

1、注射用微球发展注射用微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缓释、长效。1986年法

国Ipsen上市肌注曲普瑞林-聚丙交酯-乙交酯微球;此后又陆续生产了醋酸亮丙瑞林、布舍端林和米特瑞林肌注微球。正在研究的其它微球制剂有皮下注射的生

长激素释放因子(GRF)毫微球、羧基喜树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睾丸酮微球等。

2、静脉注射用脂质体各种抗癌药物等的脂质体均有研究,上市的有阿霉素、两性霉素、柔红霉素等。采用挤出冻干设备生产以及采用空白脂质体包合是发展脂质体的重要工艺改进。有报道将各种细胞因子如IFN-γ、IL-1、TNF-α等包埋于脂质体中,静脉注射达缓释效果,改变体内的分布特性,更易进入细胞发挥作用、提高受体敏感性,提高细胞毒活性。值得一提的则是脂质体用作基因治疗的载体。脂质体可携带各种基因片段,保护基因不被核酸酶降解,并且脂质与细胞膜融合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被美国癌症协会批准为应用于临床基因治疗的第一方案。

3、疫苗控释制剂一次接种疫苗以达到完全免疫、提高接种类、减低接种费用是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进行的研究的疫苗控释制剂主要是微球或其它微粒制剂,通过材料的选择和包埋程度。可控制疫苗释放速度,如速释及恒释,脉冲释放等。研究的疫苗包括类毒素疫苗、病毒疫苗、核酸疫苗及人工合成疫苗等。

4、脂肪乳剂近年来已臻成熟的乳剂生产工艺和乳剂辅料为含药脂肪乳的开发生产创造了条件。如依托米酯、异丙酚、棕榈酸地塞米松脂质乳剂、氟比洛芬乙氧

脂质乳等。

基α-乙酯脂质乳剂、前列腺素E

1

四、鼻腔与肺部吸入给药系统

研究的剂型包括溶液和粉末或微球;一般均采用喷雾给药以深入鼻腔;粉末或微球的滞留时间长,吸收好,药物含量高,给药体积小,有利于药物稳定;采用吸收促进剂和酶抑制剂等可提高药物鼻腔吸收延长滞留时间。一种鼻腔给药的流感疫苗FluMist由活疫苗组成,较灭活病毒制品产生的作用强,保护作用持久,已在美国进行3期临床研究,研究的其它品种如维生素B12,神经生长因子、沙丁胺醇等。

肺部吸入系统一般首选为小剂量的粉雾剂系统,干粉吸入避免了溶液剂中药物的降解,微粉化技术保证了药物不在气管或支气管滞留,顺利进入肺部组织。胰岛素吸入治疗是多家制药公司开发的热点。吸入治疗公司和辉瑞公司合作开发的胰岛素的肺部吸入剂已完成Ⅱ期临床,结果表明吸入本品与口服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合用可改善仅口服后者对Ⅱ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五、口服多肽与蛋白质给药系统

1、肠溶衣制剂对胰岛素胶囊或微丸采用肠材料丙烯酸树脂包衣可减少胃酸和部分酶的破坏,达到定位释放,在pH7.5-8.0释放药物。

2、微球和毫微球将胰岛素制备成小于2um的生物降解或不降解材料的微球,既能减少药物的破坏,也可能通过空肠绒毛尖端细胞脱落后形成的间隙或

Payer’s结吸收,也可以缓慢释放药物,降低血糖以及肝糖原的积累。大小在

250-300nm的聚异丁基腈基丙烯酸微球可在30-60min内穿透肠粘膜,其途径包括细胞间隙途径和Payer’s结的M细胞。

3、微乳、复乳和脂质体狗十二指肠给予15IU/kg的W/O型胰岛素微乳,测定其上腔静脉及下腔静脉的血药浓度,表明微乳口服吸收的主要途径为淋巴途径。胰岛素口服复乳给予糖尿病模型小鼠灌胃给药后具有肯定的降血糖作用。用脂质体作为口服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的载体至今仍在研究,包括胰岛素、葡萄糖氧化酶、凝血因子VⅢ、各种细胞因子类药物等。有报道糖尿病大鼠口服胰岛素脂质体后的显著降糖作用。

4、利用口腔粘膜吸收胰岛素、干扰素等,吸收迅速进入口腔粘膜下颌静脉而不是入血循环,避免了肝脏代谢。据认为,这类粘膜吸收制剂的吸收程度与制剂因素有很大关系。

5、促渗剂和酶抑剂的应用如表面活性剂、脂肪酸或胆盐,增加粘液层和上皮细胞层的通透性,扩大细胞间隙。最常用的口服吸收促进剂是胆盐和脂肪酸,一种颇有前途的促渗剂是由特殊细菌产生的蛋白毒素,Zonula occludens toxin (ZOT),ZOT仅对小肠和十二指肠的受体有效而不作用于直肠和结肠。因此其细胞内通道作用安全、可逆、具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限定于某些部位。应用蛋白酶抑制剂可阴止胃肠消化酶对胰岛素等的破坏。常用的酶抑制剂有甘胆酸钠、抑肽酶、杆菌肽、大豆胰酶抑制剂等。

六、21世纪药物制剂的发展趋势

1、药物化学对药剂学的挑战构效关系、组合化学、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使化学药物设计更合理、目的性更明确、成功率更高。过去存在的、大量的需要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如吸收、溶解度、靶向等在药物形成阶段即已完成。

2、制剂处方及工艺设计程序化、标准化随着辅料的标准化和制药设备的计算机化,制剂处方及工艺实现人工智能系统控制,大部分剂型和制剂实现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员即可完成原来需由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

3、药物传输系统设计理论和技术新型口服缓释及控释系统的设计、靶向给药系统的靶点寻找和定位、无损伤性的其它途径给药系统的设计及方法学研究。

4、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药剂学的挑战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品种迅速增加,对非注射给药剂型的要求增加,尤其是安全的、无损伤性的口服给药途径和经皮给药途径剂型的研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5、基因治疗载体系统基因治疗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重组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靶细胞内,以纠正基因缺陷或其表达异常。灭活病毒、脂质体和其它微粒是常用载体系统,该传输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基因有效转移并顺利发达的重要一环。

6、生物芯片成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件生物芯片(biological chip)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生物芯片的规范化、精确化和实用化已成现实并将广泛应

用于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生物芯片的出现将加速基因疗法的发展,大大提高人类基因的破译速度。生物芯片、电脑芯片和微传输系统的完美结合,将实现生物传感、信息控制和反馈、药物传输的一体化。

7、中药剂型现代化的问题中药剂型现代化取决于中药复方的体内外物质基础和药效学基础与中药理论的有机结合。

聚氨酯涂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MDI型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聚醚型、聚酯型或聚醚一聚酯共混型多元醇反应制备的水性聚氨酯(WPU)涂料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MDI型WPU 涂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对MDI型WPU涂料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MDI;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进展 聚氨酯(PU)涂料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档耐用的合成树脂涂料,具有优良的附着力、耐化学品、装饰性和耐磨性能,广泛用于木器家具漆、地板漆、汽车修补漆、防腐涂料和特种涂料。国内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中南沿海省市,其中江浙沪产量增长最快,华东地区PU涂料产量约占全国PU涂料产量的8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开发具有环保性能的PU产品,水性聚氨酯(WPU)就是近年来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WPU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二元胶体体系,与溶剂型PU相比,具有无毒、不易燃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2]。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制备WPU涂料的一种常用二异氰酸酯,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是继TDI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二异氰酸酯,其相对分子质量大、饱和蒸汽压低、毒性也低,且MDI 对称的分子结构使MDI型涂料的漆膜强度、耐磨性及弹性更优越,干燥更迅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 1 聚酯型WPU涂料 聚酯型WPU涂料具有流动性好、对颜料润湿性强、涂膜光泽度及强度高、粘结性好等优点。国外的PU乳液胶粘剂及涂料都属聚酯类型,但此类分散体配制的涂膜最大缺陷是耐水解性差。这是因为聚酯多元醇的酯键容易水解,将会导致聚合物链断裂,进而影响涂膜性能。故采用一般原料制得的聚酯型WPU,其贮存稳定期较短[4]。 Du H,等[5]以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和BDO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制备了一系列WPU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MDI型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药物制剂专业发展方向: 1、药物化学对药剂学的挑战构效关系、组合化学、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使化学药物设计更合理、目的性更明确、成功率更高。过去存在的、大量的需要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如吸收、溶解度、靶向等在药物形成阶段即已完成。 2、制剂处方及工艺设计程序化、标准化随着辅料的标准化和制药设备的计算机化,制剂处方及工艺实现人工智能系统控制,大部分剂型和制剂实现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员即可完成原来需由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 3、药物传输系统设计理论和技术新型口服缓释及控释系统的设计、靶向给药系统的靶点寻找和定位、无损伤性的其它途径给药系统的设计及方法学研究。 4、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药剂学的挑战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品种迅速增加,对非注射给药剂型的要求增加,尤其是安全的、无损伤性的口服给药途径和经皮给药途径剂型的研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5、基因治疗载体系统基因治疗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重组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靶细胞内,以纠正基因缺陷或其表达异常。灭活病毒、脂质体和其它微粒是常用载体系统,该传输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基因有效转移并顺利发达的重要一环。 6、生物芯片成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件生物芯片(biologicalchip)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生物芯片的规范化、精确化和实用化已成现实并将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生物芯片的出现将加速基因疗法的发展,大大提高人类基因的破译速度。生物芯片、电脑芯片和微传输系统的完美结合,将实现生物传感、信息控制和反馈、药物传输的一体化。 7、中药剂型现代化的问题中药剂型现代化取决于中药复方的体内外物质基础和药效学基础与中药理论的有机结合。 二: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 药物制剂作为一门学科,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生病的时候都离不开它.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物制剂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技术改造及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编号: 【H】G P H4-1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稿) 二ΟΟ四年三月十八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3) 三、剂型的选择 (5) 四、处方研究 (7) (一)、原料药 (7) (二)、辅料 (7) (三)、处方设计 (10) (四)、处方筛选和优化 (11) (五)、处方的确定 (13) 五、制备工艺研究 (14) (一)、工艺设计 (14) (二)、工艺研究 (14) (三)、工艺放大 (16) 六、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 (17) 七、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19) 【附录】 (20) 【参考文献】 (22) 【起草说明】 (23) 【著者】 (28)

一、概述 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制剂研发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药物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临床使用的顺应性。如果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产品疗效及安全性。因此,制剂研究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品研究开发的自身规律,结合国内药物研发实际状况,并考虑到目前制剂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制剂质量、有效性、安全性的重点问题进行制订的。 由于制剂的剂型及生产工艺纷繁复杂,且各种新剂型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制剂研究中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制剂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关于各种剂型研究的详细技术要求,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物研发者可参照本指导原则阐述的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制剂的剂型种类繁多,生产工艺也有着各自的特点,研究中会面临许多具体情况和特殊问题。但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证制剂剂型选择依据充分,处方合理,工艺稳定,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图文稿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 与发展方向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药物制剂专业发展方向: 1、药物化学对药剂学的挑战构效关系、组合化学、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使化学药物设计更合理、目的性更明确、成功率更高。过去存在的、大量的需要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如吸收、溶解度、靶向等在药物形成阶段即已完成。 2、制剂处方及工艺设计程序化、标准化随着辅料的标准化和制药设备的计算机化,制剂处方及工艺实现人工智能系统控制,大部分剂型和制剂实现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员即可完成原来需由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 3、药物传输系统设计理论和技术新型口服缓释及控释系统的设计、靶向给药系统的靶点寻找和定位、无损伤性的其它途径给药系统的设计及方法学研究。 4、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药剂学的挑战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品种迅速增加,对非注射给药剂型的要求增加,尤其是安全的、无损伤性的口服给药途径和经皮给药途径剂型的研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5、基因治疗载体系统基因治疗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重组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靶细胞内,以纠正基因缺陷或其表达异常。灭活病毒、脂

质体和其它微粒是常用载体系统,该传输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基因有效转移并顺利发达的重要一环。 6、生物芯片成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件生物芯片(biologicalchip)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生物芯片的规范化、精确化和实用化已成现实并将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生物芯片的出现将加速基因疗法的发展,大大提高人类基因的破译速度。生物芯片、电脑芯片和微传输系统的完美结合,将实现生物传感、信息控制和反馈、药物传输的一体化。 7、中药剂型现代化的问题中药剂型现代化取决于中药复方的体内外物质基础和药效学基础与中药理论的有机结合。 二: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 药物制剂作为一门学科,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生病的时候都离不开它.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物制剂研究和

浅谈对药物制剂的认识

浅谈对药物制剂的认识 姓名:魏艾学号:1124310027 所谓药物制剂,从狭义上来讲,选择某种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如阿托品散、板蓝根颗粒、硝苯地平片、胰岛素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气雾剂等,药物制剂解决了药品的用法和用量的问题;从广义上来讲,是药物制剂学,是一门学科,现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药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药物是指具有生物活性、有可能制备成医药品的物质,但不能直接用于患者,必须要制成适当剂型才能应用于临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论断药品等。药物剂型(dosage form)是把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简称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气雾剂、栓剂等。 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要,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从事药品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修养 1、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较强的法律意识。 3、具有积极创新、用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4、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5、坚决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廉洁执业。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药物制剂相关的数学、医用物理学、电工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等学科的基础知 识。 2、掌握制剂工程、药学辅料、工业制剂、生物制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学科 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操作技能;具有药物制剂设备、车间工艺设计、生产 管理和质量监测的基本知识;药物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药物评价的 基本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能力。 4、了解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动态 (三)职业素养与能力

水性多彩涂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上海涂料38 第 49 卷 [收稿日期] 2011-08-05 水性多彩涂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慧成 (上海韩坤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701) 摘 要:水性多彩涂料的环保性、仿真性已显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水性多彩涂料大多用于建筑物的外墙装饰上。归纳了水性多彩涂料产品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性多彩涂料;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Q 6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696(2011)09-0038-02 上海涂料 SHANGHAI COATINGS 第 49 卷第 9 期2011 年 9 月Vol. 49 No. 9 Sep. 20110 引言 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多彩涂料产品出售;60年代在日本多彩涂料产品更加完善,当时的多彩涂料成膜物质一般选用聚苯乙烯树脂、聚酰亚胺等;70年代,日本的生产厂家开发了不含溶剂的水性多彩涂料,而且水性多彩涂料的制作工艺、材料也出现了多样化的态势。 90年代初期,我国一些企业从欧美及日本等国引进了多彩涂料的生产技术,因产品的新颖性和施工的便捷性,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传统的油包油、油包水、水包油型多彩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对施工人员的影响较大,而水包水型多彩涂料的开发较好地解决了诸多负面影响。水包水多彩涂料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是在本世纪的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是上海涂料有限公司,他们在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应用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促进了我国水性多彩涂料的发展。 1 水性多彩涂料的应用现状 虽然水性多彩涂料产品的应用面已经较为广泛,但是从产品的成熟度来评价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 国水性多彩涂料生产厂采用的生产方法和原材料各异,再加上技术推广应用不久,不少生产厂对水性多彩涂料的认识不够充分,且在产品的质量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多彩涂料产品的每一个批次间存在有色颗粒颜色偏差较大,造粒均匀度、一致性较差;喷涂均匀度差等诸多不稳定的现象。 我国水性多彩涂料最初用于小规模的样板房装饰,原因在于业主方、设计师对多彩涂料的各项性能存在疑虑。通过生产厂家的不断示范,水性多彩涂料的应用范围得以不断扩大,由最初单栋建筑外墙的装饰,延伸到了大型建筑外墙,乃至国家级重点建筑外墙、成片的住宅小区的外墙装饰,水性多彩涂料已逐步得到广泛的认可。 目前水性多彩涂料主要用于建筑物外墙装饰上,产品的应用面较窄。在尚未形成足够大的水性多彩涂料市场需求时,有太多的生产厂家过早进入了这个领域,给新型产品的发展和成熟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生产厂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不顾自身的生产能力粗制滥造,引发客户对水性多彩涂料的不良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行业行政监管的不得力。实际上,水性多彩涂料的环保性和仿真性是具有很大发展应用潜力的,这也需要我们业界人士能够负责任地、很好地呵护它健康成长,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得到应有的回报。

(仅供参考)药物制剂开发研究流程

药物制剂开发研究流程 By 二师兄 (1)前期准备工作(处方前研究): a:文献检索,如果是三类or六类,通过文献检索查询国外处方构成,有那些成分如稀释剂是什么,润湿剂,黏合剂是什么等等,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有各国家药典,Merck索引,FDA,EMEA, Drugfuture,百度,Google(千万不要小看百度和google,这两个异常强大)等网络工具。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能对原料药和其制剂的专利家族信息,原料药测试方法,药物杂质,溶出方法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后续的工作有指导意义。 b:参比制剂的购买,必须是原研厂家可做参比药物的规格,本品种为300mg,最好能每个规格选择至少3批不同批号的产品用于对照制剂研究。评价的项目有片形,颜色,刻字,包装规格,包装材质,密封系统,棉花和干燥剂,片重,厚度,硬度,水分含量,脆碎度,崩解时限,含量,杂质等。 c:辅料采购,对原研药处方组成进行分析后确定使用了的辅料,同时采购可能需要用到的辅料。 d:包装材料的采购,参照原研厂家的包装,并结合目前国内及公司本身情况,拟定包材种类,进行采购。 e:API的采购,同时进一步了解原料药理化性质,如结构式,分子量,晶型,结晶习惯,溶解度,稳定性,LogP, PKa,熔点,粒径分布,堆/实密度,可压缩性,流动性,吸湿性,比表面积等一列的数据。评价原料药稳定性数据,残留溶剂,原料药的质量标准,原料药的含量,杂质等。注意化学纯度和光学纯度,可以以先采购小样,然后检测择优选择。 f:API原料采购回后:测定其物理化学性质后,重点考察其稳定性及与辅料的配伍研究。 I:根据文献资料所述,选择合适的辅料同原料药按照一定的比列,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目的在于在较短时间内寻找到同原料药搭配相对比较稳定的辅料。 II:(差示扫描热分析DSC)测量药物热焓和温度随程序温控的变化。具体研究药物纯度,多晶形及亚稳态,无定形态。快速检测原料药同辅料之间是否

水性环氧涂料的现状与应用研究分析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性能与应用 摘要本文综述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分类和性能,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研究现状及与应用,并展望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性能;合成;应用;前景 第七届“中国深圳水性涂料与涂装技术高峰论坛” 指导单位: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深圳市涂料技术学会 水性环氧涂料的现状与应用研究 讲师:聂朝阳技术总监 单位:深圳市彩田化工有限公司 引言 近些年来,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迫切和严格,许多国家因此相继颁发了有关控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的法令。由于环保法规不断强化促使涂料工业加速发展,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其中由于溶剂价格的上涨以及环境保护法规的限制,使得以水作为溶剂成为涂料发展的一个热点。开发既不含VOC或不含HAP (有害空气污染物,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的系统成为新的研究方向,[1]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具有无污染、安全无毒、施工工具易于清洗等优点,可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溶剂型涂料,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1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概述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被称作“绿色涂料”。绿色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具有有意的金属附着性和防腐蚀性,同时还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粘结性能,故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是目前各国研究的重点。 1.1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定义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是由水性环氧树脂改性聚酰胺树脂及其它辅助材料配置而成的,对基材的附着力强,耐化学药品性及电绝缘性能优异。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由双组分构成:(1)疏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乳液);(2)亲水性的胺类固化剂。 1.2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分类 目前水性涂料品种繁多,大致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水分散型、胶体分散型、和水溶性。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主要是疏水性环氧树脂和亲水性胺类固化剂2个组分,根据2个组分的物理形态可分为5种类型。 水性环氧树脂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经典的分类方法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分成Ⅰ型、II 型、Ⅲ型、Ⅳ型等4类:Ⅰ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由低分子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和水性固化剂组成。采用各种活性稀释剂来调节环氧树脂的粘度和固化后涂膜的交联密度。II型采用高分子量固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亲油性分子,其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小于Ⅲ型。Ⅲ型由低分子量的液体环氧树脂乳液和水性环氧固化剂组成,低分子量液体环氧树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的任务:1.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3.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5.中药新剂的研究与开发6.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7.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等渗溶液:系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等张溶液:系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 热原: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 溶胶剂:批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除去热原的方法1、活性炭吸附法:2、离子交换法:3、凝胶过滤法:4、超滤法:5、酸碱法:6、高温法7、蒸馏法:8、反渗透法: 热原污染途径 1 注射用水2原辅料 3 容器,用具,管道和设备 4 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 5 输液器具 热原组成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等所组成,其中脂多糖有具特别强的致热性和耐热性 性质1、耐热性2、水溶性:热原能溶于水,似真溶液3、不挥发性:4、滤过性:5、不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热原能被盐酸、硫酸、氢氧化钠、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所破坏。6、其它:超声波或阴树脂也能一定程度上破坏或吸附热原 注射剂概念药物与适宜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床应用配置成稀释或液体的无菌粉末或者浓溶液的制剂。 注射剂分类按注射剂1溶液型 2 混悬型 3 乳剂型 4 注射用无菌粉末

高分子水性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分子水性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水性环氧树脂的原理和特点,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研究 第一章前言 近些年来,涂料有向绿色环保方向迈进的趋势。其中水性环氧树脂具有其突出的性能优势,使制备得到的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同样具有优异的性能,从而在水性产品大家族里地位越来越重要,专家认为水性环氧树脂在环保化的今天,前景十分开阔[1]。水性环氧树脂(waterborneepoxyresin,WER)是指以水为连续相,以环氧树脂微粒或液滴为分散相的稳定分散体系[2],其重要用途是用于水性环氧树脂涂料。 第二章水性树脂 2.1 定义 水性树脂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树脂体系。与水融合,形成溶液,待水挥发后,形成树脂模材料。水性树脂不是用水性树脂本身,而是需要水挥发后获得的膜材料。 2.2 分类 水性树脂包括三大类:水溶性高分子、高吸水树脂和水性涂料,是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分子学科新领域。由于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功能,随着科研生产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工业化,现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属精细化工的范畴。由于水性树脂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以极高附加值,多年来一直被列为化工行业发展的重点[3]。 2.3用途 取代溶剂型产品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水性聚氨酯为代表,可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织物涂层与整理剂、皮革涂饰剂、纸张表面处理剂和纤维表面处理

剂。 2.3.1水性涂料 (1)建筑装修包括地坪漆、弹性漆、建筑物外墙漆、家具木器漆,水性内墙涂料,产品的同质化情况严重,产品型号及性能类似,同类企业众多。未来这种低技术型产品会竞相压价。 (2)工业涂料包括工业漆、车辆漆、防腐漆、水性金属漆、金属表面处理(抛光);水性塑胶漆(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等。目前水性工业涂料技术难度高,国内拥有技术的企业少,多被国际树脂巨头垄断,为巩固垄断地位巨头与国内个别企业联合研发创新。 2.3.2水溶性高分子 主要应用:石油勘探开发、水处理、造纸、纺织、涂料、食品、日用化工等领域。 (1)粘合剂:广泛的应用在高档家具、人造板(瓦楞纸板的生产)、木材加工、皮革加工、工艺品加工,装饰装修及非金属等材料粘接等行业。 (2)密封剂:广泛应用到传统密封剂当中,包括汽车、建筑装修等行业。如:水性混凝土密封剂是一种可以渗透到混凝土当中增强混凝土密封、防尘、耐磨硬化作用,具有无色、无臭、无毒、不燃。 (3)纺织工业:水性树脂用于合成革的生产,生态型半PU箱包革、沙发革;生态型水性发泡沙发革、服装革;生态型水性汽车内饰革、家具内饰革;仿真皮水性超纤革等。 (4)油墨:水性油墨应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 (5)石油开采:固井水泥外加剂和强化采油驱油剂等。 2.3.3高吸水树脂 主要应用:工农业、日常生活、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用做干燥剂、脱氧保鲜剂、膨胀橡胶、医用材料、建筑材料、化妆品、日化用品等。 (1)日用生活:婴儿尿不湿及妇女卫生中是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特点应用。 (2)电器保护:高吸水性树脂还应用中电缆包覆防潮。

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

问题:请简述化学药物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注意事项。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剂型的选择。药品申请人通过对原料药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的考察,根据临宋治疗和应用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剂型。 (二)处方研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稳定性试验结果和药物吸收等情况,结合所选剂型的特点,确定适当的指标,选择适宜的辅料,进行处方筛选和优化,初步确定处方。 (三)制剂工艺研究。根据剂型的特点,结合药物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等情况,考虑生产条件和设备,进行工艺研究,初步确定实验室样品的制备工艺,并建立相应的过程控制指标。 (四)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主要侧重于药品内包装材料(容器)的考察。可通过文献调研,或制剂与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等实验,初步选择内包装材料(容器),并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继续进行考察。 注意事项: 一.剂型的选择。剂型的选择和设计至少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是剂型选择的首要依据。例如,对于在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一般不宜开发为胃溶制剂。对一些稳定性差宜在固态下贮藏的药物(如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尤其那些在溶液状态下易降解或产生聚合物,临床使用会引发安全性方面问题的药物,不适宜开发注射液、输液等。 (二)临床治疗的需要。剂型的选择要考虑临床治疗的需要。例如用于出血、休克、中毒等急救治疗的药物,通常应选择注射剂型;心律失常抢救用药宜选择静脉推注的注射剂。 (三)临床用药的顺应性。开发缓释、控释制剂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减小波动系数,平稳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对于老年人、儿童及吞咽困难的患者,选择口服溶液、泡腾片、分散片等剂型有一定优势。 (四)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生产线建设的投资成本,以及药物原料的耗用成本。对于一些价格昂贵的原料药,采用注射剂、气雾剂和吸人剂等可以大幅降低药物原料成本,进而降低药品价格,提升药品的市场竞争力。

药物制剂的现状与发展

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提纲)中国药科大学平其能教授 一、新制剂品种的开发 除片剂和胶囊等常用剂型外,从多种剂型、多种用药新途径和新方法考虑开发制剂以提高药效,减低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是开发新制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将雌二醇、黄体酮、甲地孕酮等开发成软胶囊,将硫酸沙丁胺醇等药物开发成鼻腔给药制剂、雾化吸入剂等,将阿昔洛韦和环孢素分别制备成缓释制剂和微乳制剂等。 儿童及老人用制剂如滴剂和栓剂,五官科用制剂如牙线、毫微粒、口胶剂、眼胶剂以及速溶、速效制剂等都是具有治疗或技术特色的制剂。除分散片外,还有多种剂型可达到速溶和速效。如含水溶性药物的软胶囊和滴剂,可溶性包合物制剂,固体分散物制剂,可溶性片等。 研究复方制剂也是国外制剂行业的重要方向。大量的OTC药物是复方制剂。与普通制剂开发相比较,国内的复方制剂较少,对开发复方制剂应有充分的临床用药依据和药效学依据,对开发治疗危重疾病的复方制剂应充分调研。开发原则是应有协同作用,减少副作用。 二、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的发展 缓控释制剂不断增加,对其技术及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外对这类制剂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从仅要求平稳血药浓度发展到以提高病人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为目标。开发这类产品应解决三个关键的问题:①该制剂能否提高治疗值?即该制剂能否有治疗需要的释药速度、释药时间及部位或靶位?②该制剂如何达到以上要求?即对上述释药特征是否优化?是否经药效学和药理学实验取 得了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关,特别是在疾病状态下的相关?③该制剂选择的剂型和技术是否对以上特征最适合?是否包括了对经济学、方便用药和制定剂量方案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按此标准,仅有很少缓控释制剂符合要求。 但从现有开发角度,缓控释品种大大增加。许多作用强的药物、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抗生素药物、成瘾性药物均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应用。发展1天1次给药的缓释及控释品种、复方缓释及控释制剂、液体缓释及控释制剂是今后的重要趋势。 三、注射给药剂型 1、注射用微球发展注射用微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缓释、长效。1986年法 国Ipsen上市肌注曲普瑞林-聚丙交酯-乙交酯微球;此后又陆续生产了醋酸亮丙瑞林、布舍端林和米特瑞林肌注微球。正在研究的其它微球制剂有皮下注射的生

水性涂料用助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水性涂料用助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上海申得欧有限公司林宣益 助剂是水性涂料不可缺少的组分。助剂的产品质量和发展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涂料产品质量和水平。因此,客观评估我国水性涂料助剂工业之现状,深入了解世界涂料助剂工业之发展,对于加速我国涂料助剂工业的发展是必需的和有益的。 1.水性涂料助剂工业概况 我国水性涂料助剂工业起步较晚,但用量大,增量更大。虽未见有产量、用量、产值和增速的报导,若按吨涂料用助剂约30公斤计,又假定我国涂料中55%是水性涂料,则2004年水性涂料助剂用量约49500吨。据称,2002年,仅深圳海川化工有限公司助剂销售就达2亿元人民币。这几年,我国水性涂料年均增速约为15%,所以水性涂料用助剂的用量和销售额年均增速估计也在15%左右。由于原料大涨价,助剂销售额年均增速可能更高些。因此,水性涂料助剂市场大而高速发展,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市场。 有需求,有市场,就有市场的供方,以满足市场的现在需求和不断增加的需求。需方是近万家涂料生产企业,而供方分如下三大类。 我国涂料助剂生产企业,如广州市华夏助剂化工有限公司、上海长风化工厂、浙江临安福盛涂料助剂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立达树脂有限公司等,这几年虽有一定发展,但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有限,产品模仿多,创新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助剂市场竞争中,国内助剂生产企业较多地靠价格竞争。 跨国助剂公司在中国的办事处和企业,如德国毕克化学公司(BYK Chemie)、美国罗门哈斯公司(Rohm & Haas)、科宁公司(Cognis)、汽巴精化特殊化学品公司(Ciba Specialty Chemicals,2001年并购埃夫卡公司)、迪高沙公司(Degussa AG,Tego)、日本诺普科助剂有限公司(NOPCO)、德国BORCHERS有限公司(BORCHERS GmbH)、气体产品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二○○四年十一月

目录 一、概述 (1)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1) 三、剂型的选择 (3) 四、处方研究 (4) 五、制剂工艺研究 (9) 六、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 (12) 七、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13) 八、附录 (13) 九、参考文献 (15) 十、著者 (16)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起草说明 (17)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制剂研发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如果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产品的药效及安全性。因此,制剂研究在药物研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指导原则是根据国内药物研发实际状况,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到目前制剂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关键问题进行制订的。 由于药物剂型及生产工艺众多,且各种新剂型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制剂研究中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制剂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关于各种剂型研究的详细技术要求,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品申请人可参照本指导原则阐述的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药物剂型种类很多,制剂工艺也各有特点,研究中会面临许多具体情况和特殊问题。但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证剂型选择的依据充分,处方合理,工艺稳定,生产过程能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一)剂型的选择 药品申请人通过对原料药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的考察,根据临床治疗和

单组份水性工业轻防腐涂料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单组份水性工业轻防腐涂料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8-13T14:48:55.277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李游 [导读] 水性漆的推广和普及目前主要有两个制约:(1)环保政策和居民环保意识推动涂料的水性化。 江门市邦德涂料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水性漆的推广和普及目前主要有两个制约:(1)环保政策和居民环保意识推动涂料的水性化。已出台的一些列环保政策法规给水性工业漆带来了难得的外部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水性涂料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46%,预计到2020年水性涂料市场份额占比将达到54%。(2)水性工业涂料的综合性能能否满足工业领域对防腐和装饰性要求。如施涂性、干燥性,以及抗腐蚀性能等。对于防腐要求高的领域,水性工业涂料的总体性能仍然达不到同类溶剂型涂料的水平。而工业轻防腐领域,尤其是单组份水性涂料,其性能已经逐步达到同类溶剂型涂料的技术水平,兼具施工方便的特点,正进入快速增长期。这都得益于国内外研究者对乳液聚合研究的深入,新的乳液聚合技术不断涌现和成熟,能应用于金属领域的产品层出不穷。 关键词:单组份水性工业漆;水性醇酸树脂分散体;轻防腐涂料 引言 国大气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得愈加严峻,而物质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群众对环保问题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在涂料使用方面更加追求健康环保的水性防腐涂料。水性环氧涂料具有用途广泛、含污量少、强附着力和强防腐性等特征。 1单组份水性工业轻防腐涂料技术现状 1.1水性丙烯酸涂料 水性丙烯酸系树脂涂料是水性涂料中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环保型涂料。水性丙烯酸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乳液、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丙烯酸树脂水溶液三大类,其中乳液是最重要的品种,丙烯酸乳液是由油性烯类单体借助乳化剂作用乳化在水中,由水溶性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聚合而成。水分散体可以采用乳液聚合或溶液聚合再经转相合成。丙烯酸乳液的合成充分体现了乳液聚合对涂料工业的重要贡献,近年来,新的乳液聚合技术不断涌现和成熟,如核-壳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聚氨酯改性技术、氟硅单体改性技术、自交联技术、互穿网络聚合技术、有机无机杂化技术等。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在金属表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极大的带动了水性单组份自干涂料的快速发展。尽管水性丙烯酸涂料与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在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目前水性丙烯酸涂料漆膜的综合性能已经基本达到金属表面涂装的要求。从当前国内单组份水性工业轻防腐涂料品种来看,环氧树脂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应用的比较多,环氧树脂的引入克服了单纯的丙烯酸乳液在金属上存在热粘冷脆的问题,提升了涂料的整体耐腐蚀性能,性价比高。另外在在水性丙烯酸涂料中,通过与水性醇酸树脂、水性环氧酯、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或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等冷拼,既能克服丙烯酸树脂单用的不足,也可以提高漆膜的整体性能。 1.2水性醇酸涂料 水性醇酸树脂的开发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外乳化法和内乳化法阶段,外乳化法即利用外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对常规醇酸树脂进行乳化,得到醇酸树脂乳液,这样虽然可以保证醇酸树脂的流动性、附着力和光泽度以及自交联等优势。但是乳化剂带来的稳定性不好,耐溶剂性差,对pH敏感,储存稳定性差等缺陷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目前主要使用内乳化法合成水性醇酸树脂,加碱中和成盐来实现醇酸树脂的水性化,在售的产品主要有高固含的水溶性醇酸树脂和低固含的水性醇酸树脂分散体两种。水溶性醇酸树脂是依靠自身大量的羧基首先溶解在醚类溶剂中,再中和溶解在水中。树脂本身含大量助溶剂,水溶性醇酸树脂对粉料的承载能力强,减少了助剂的使用,在涂料配方成本控制上更有优势,但这类水性醇酸树脂仍存在酯键易水解,干燥性能差等特点。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在水性醇酸树脂的干燥和稳定性上进行深入研究,加大水性醇酸树脂结构中酯键周围的位阻,将酯键包裹在内部,形成具有类似核壳的结构可以提高水性醇酸树脂的耐水解性能。通过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对醇酸树脂改性可以提高水性醇酸树脂的干燥性能。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一般使用两种方法———酯化法和共聚法。酯化法是先合成丙烯酸树脂,然后用其所含的羧基、羟基或环氧基与醇酸树脂的羧基或羟基进行酯化反应。醇酸与丙烯酸树脂共聚接枝杂化的水性树脂,既拥有醇酸树脂的丰满度和柔韧性,也兼具丙烯酸乳液的快干和耐候性优的优势。同时提高了醇酸树脂耐水性和耐碱性。将豆油和三羟甲基丙烷醇解得到甘油酸酯,再加入高固含量羟基丙烯酸树脂,与苯酐、偏苯三酸酐酯化,反应制备得到改性水溶性醇酸树脂。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用量为醇酸树脂质量的50%~60%时涂层性能最佳。与未改性的醇酸涂料相比,改性后的醇酸树脂涂料20min即可实现表干,涂料的耐水性和耐盐水老化性均得到明显改善。 1.3水性环氧酯涂料 环氧酯树脂是环氧树脂与植物油酸通过酯化反应而制成的。在制备环氧酯树脂的过程中,环氧树脂部分被酯化,环氧酯具备了环氧树脂与干性油的许多优良特性。水性环氧酯涂料具有如下特点:(1)施工方式多样化,可淋涂、喷涂、刷涂或浸涂;(2)可自干也可烘干,涂装效率高;(3)性能优异,尤其是在耐机油性、防腐性及附着力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水性自干型单组份涂料。水性环氧酯防腐涂料已逐步在汽车底盘、车桥、大型钢结构、机械设备等多个涂装领域推广使用。未改性的环氧酯防腐底漆虽然性能较好,但自身偏软,硬度和干性较差,不适合大规模的线下涂装设备要求。经过丙烯酸改性的的水性环氧酯漆,初期干性好、硬度高、耐腐蚀性能优异,贴合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水溶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有效的解决了底漆中防锈颜料亲水性较差、浆料不易研磨的难点,性价比更高。也可以将水性环氧酯和丙烯酸乳液物理混拼的方法制备水性环氧酯涂料。 2功能填料的制备与应用 涂料防腐性能的提升可以通过添加原矿蛭石和有机改性蛭石实现,两者相比而言,有机改性蛭石的防腐性能提升功能更为显著,而主要是因为有机改性蛭石的有机集团可以通过插层操作在蛭石层间进行修饰,进而提升其在树脂中的分散性,插层操作能有效的增加层间距,让“迷宫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膨胀蛭石却表现出了相反的效果,随着膨胀蛭石的加入涂料防腐性能反而降低了,这主要是因为膨胀后的蛭石吸油性提升,对涂料成膜的性能造成了影响,还有可能是因为膨胀蛭石本身的密度小,难以在树脂中被均匀的分散。改性蛭石的添加量对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是一个多变的过程,涂料防腐性能会随着蛭石添加量的增加先升后降,细心观察记录后发现添加8%改性蛭石

水性涂料发展现状

水性涂料发展现状 摘要:讲述了涂料水性化,趋在必行,介绍了水性涂料,以及水性涂料的成膜机理,重点介绍了水性涂料在钢结构建筑,塑料,高速公路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了水性涂料的发展发展还具有较大的挑战及展望。 关键词:水性涂料,成膜机理,环保,防腐,节能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向大气释放碳氢化合物为2000万吨,其中有机溶剂为100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涂料业所为。涂料制造时排放到大气中的有机溶剂为涂料产量的20%。涂料装过程中挥发到大气中的有机溶剂为涂料量的50%—80%。这些排放到大气中的有机挥发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威胁。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对有机溶剂挥发量(VOC)进行限制,如美国的66法规、442法令以及其后的HAP限制,日本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德国的TA—luft法规、英国的ECDierctive法令等。我国也于2008年建立了“中国涂料低污染化发展安全国家体系标准”。VOC的限制排放大大促进了粉末涂料、高固体涂料和水性涂料等绿色涂料的发展。水性涂料又称为水基涂料、水分散涂料,是以水作主要溶剂或分散介质,树脂作为分散相,水作为连续相的环保涂料,具有VOC含量低,无异味、不燃烧且毒性低等优点。随着绿色涂料的发展,水性涂料日益成为未来涂料市场的主力军。 1.水性涂料的介绍 1.1水性涂料的概念 水性涂料是以水作为介质的涂料。水性涂料主要包括水溶性涂料、水分散性涂料(乳胶涂料)两类。水溶性涂料是以水溶性树脂为成膜物,以水溶性醇酸树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树脂、电泳涂料及无机高分子水性树脂等为代表;水分散涂料主要是指以乳液为成膜物配制的涂料。乳液是指在乳化剂存在下,在机械搅拌的过程中,单体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小粒子团分散在水中组成的分散乳液。主要有乳化乳胶涂料、聚合乳胶涂料、水溶胶涂料等。 1.2水性涂料的特点 水性涂料属于环保型涂料,相对于溶剂型涂料,具有以下特点:①水性涂料以水作溶剂,节省大量资源;水性涂料消除了施工时的火灾危险性;降低了对大气污染;水性涂料仅含有少量低毒性醇醚类有机溶剂,改善了作业环境条件。一般水性涂料有机溶剂占涂料总量的10%~15%之间,而现在的阴极电泳涂料已降至1.2%以下,对降低污染、节省资源效果显著。②水性涂料在湿表面和潮湿环境中可以直接涂覆施工;水性涂料对材质表面适应性好,涂层附着力强;水性涂料涂装工具可用水清洗,大大减少清洗溶剂的消耗。③水性涂料电泳涂膜均匀、平整12t。电泳涂膜有最好的耐腐蚀性,厚膜阴极电泳涂层的耐盐雾性最高也可达l200h。 1.3水性涂料的成膜机理 涂料被涂覆在被涂物上.由液态变成无定形的固态薄膜的过程,称为涂料的成膜过程或涂料的固化。一般称为涂料的干燥。涂料主要靠溶剂蒸发、熔融、缩合、聚合等物理或化学作用而成膜,其成膜机理随涂料的组分和结构的不同而异。常用涂料的成膜方式主要有物理机理干燥和化学机理干燥等几种。水溶性涂料主要依靠化学反应发生成膜。这种成膜就是涂料中的成膜物质在施工后聚合,称为高聚物的涂膜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高聚物合成方式,它完全遵循高分子合成反应机理。例如:醇酸涂料、环氧涂料、聚氨酯涂料、酚醛涂料等。但是涂料大多不是以一种单一的方式成膜,而是依靠多种方式最终成膜的。 2.水性涂料的应用领域 2.1水性防腐涂料在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 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塑性韧性好,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可

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

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 发表时间:2019-05-07T10:50:09.98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1月作者:曾艳玲贺绍杰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医药和医疗方面的需求不断在提高。 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曾艳玲贺绍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医药和医疗方面的需求不断在提高。尤其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有了显著地提高,在广泛的需求下,药物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也有了较好的提升。不管是口服药、注射制剂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研究也得到了充分的进展和提高。医药技术积极提高和创新意义非凡,可以较好地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实际性。本文就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药物制剂;创新;研究开发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CR 引言: 医药的发展在本世纪有了一个飞跃的提高,这样的提高在科研界来说是新的发现、新的领域、新的技术和新的未来。然而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说,医药的发展就是救命,医药发展到什么程度,患者的康复和疾病的进展就会到什么程度。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体制下,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患者的影响十分重要,更是造福人类的重要路径。相关创新研究开发也因药物种类等方面的不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差异。 一、口服药物制剂的创新研究开发 口服药物制剂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药物制剂,同时其应用范围广泛、应用频率较高,是医药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中的主力军[1]。对于该类药物进行创新研究开发十分重要,意义非凡。从实际角度来说,该类药物制剂的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临床药学特征与要求方面的拘束,让其整体的创新研究开发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和限制。在其自身创新方面,一般都是围绕着吸收率高、起效快、稳定时间长、发挥药效较强等方面开展研究开发工作的。 (一)口内速释药物制剂 这样的药物制剂在临床的使用较为广泛,同时其创新的研究开发特点也十分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为了进一步方便人们服用药物,加速药物的作用发挥和有效吸收,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开发,研制出了可以不用水进行吞服的药物。同时,这样的药物吸收较好,在口内进行溶解和吸收,与人口中的唾液产生生化反应,从而进行溶解吸收,发挥药效。一般来说,该类药物制剂大多数以糖类、生物制剂为外包装。这样的设计和开发,其自身具备着无毒害等副作用的特点,同时溶解效果好,溶解要求和条件也不会过于苛刻。这样的药物制剂具备着较好的吸收优势的同时,其便捷性等方面的内容也是十分可观的。除此之外,一些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也可以积极应用这一类技术进行实际生产,相应的药物吸收、药效发挥等相关效果也十分优良。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药物、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等慢性疾病类药物,都可以利用该类技术进行实际生产,取得更好的实际用药效果和实际用药成效。 (二)纳米结晶技术 传统的药物水溶性不佳,这样的情况导致实际生产和患者用药情况等方面都会面临诸多实际性的问题,同时还会让很多的潜在药品没办法进一步的创新和生产研发[2]。在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后,极大程度地创新了药物制剂发展和研究中的空缺部分,让相关的药品生产和有关药品投入临床使用的范围渐渐广泛了起来。将相关的药品通过纳米结晶技术处理之后,其自身的稳定性较强,不会在常温环境下结成块,进一步促进了其加工处理后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加工处理,其自身的药效和药性较为稳定,颗粒较小,吸收和使用也渐渐便捷了起来。这样的技术不断研发、创新和投入生产使用,也进一步促使了纳米悬混剂的研发和投入生产使用。该类技术的作用和意义非同小可,以常见的孕酮缺少的情况来举例,传统的孕酮缺少的情况下都会采取进行肌肉注射,由于该类激素自身的分子较大,通过肌肉注射时吸收较差,同时还要挑选粗针头进行注射。通过该类技术之后,可以制作成口服混悬液,其自身的药物成分量有所提升之后,整体的药物比重也有显著的提高。通过口服之后,也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吸收,药物反应迅速,起效快并且明显。由此可见,该类技术的自身发展对于临床用药十分关键,也是医药技术领域中的一大创新,为临床用药带来很大程度的便利。 二、注射药物制剂的创新研究开发 注射药物与口服药物相同,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应用价值十分之高。临床医药需求方面,注射药物制剂一直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内容,然而该类药物的制作工艺、分门别类等一系列内容,与口服药物制剂都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分类界限也非常的宽泛[3]。这一系列的临床医药方面的需求,让该类药品的创新研究开发的问题渐渐变得重要起来。从实际角度来说,临床医药的需求、医疗的发展与药物的研制开发和创新等方面都是呈一定联系的,临床在哪一方面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相应的医药开发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和提高。由此可见,在临床医药需求方面,二者是呈现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的,临床的需求促进医药研发的发展,医药研发的发展促进临床的用药提高。在进行药物创新研究开发中,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患者用药后的吸收等方面的情况。脂质体可以较好的进行吸收溶解,临床的应用价值较高,就是因为其自身的相溶性较好。在不断的创新研究开发中,这样的配伍原料被实际的广泛应用,同时所生产出来的药品,实际应用价值和范围十分广泛,整体的药性、药效等方面也较为稳定。一些抗生素例如柔红霉素脂质体等,其自身在研究开发的过程中发现,药物药效等方面没有任何的差异,药效不改变,其自身走入医药市场,推动临床实际应用的价值和意义也十分之明显[4]。 三、结束语 如上所述,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十分重要,关乎到临床医药的应用和临床实际应用的有效性。从实际角度来说,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体制下,医药方面的进一步提高和创新,可以较好地改变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对于患者和科研双方面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 参考文献: [1]王峰,王浩,陈秀瑷.高职药物制剂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6):00082-00084. [2]吕春晖,龙尾,高芦宝.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江西化工,2016(5):00169-0017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