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及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标准化指南

特种设备及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标准化指南

特种设备及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标准化指南

目录

特种设备及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标准化指南 (1)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2)

1.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3)

1.2架桥机安全管理 (14)

2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15)

2.1土石方机械安全管理 (17)

2.2路面机械安全管理 (25)

2.3桩工机械安全管理 (29)

2.4混凝土机械安全管理 (31)

2.5钢筋加工机械安全管理 (36)

2.6电焊机安全管理 (41)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1)特种设备进场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证件必须齐全、有效、技术性能应满足要求,安全防护设施应可靠。

(2)特种设备的安装调试、拆除等工作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承担。特种设备安装后经当地特种设备技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并予以记录。

(3)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4)特种设备进场后,应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台账,特种设备应按照“一机一档”原则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①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②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③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④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⑤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⑥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5)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7)特种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关键部位和运行环境安全性检查,必要时应进行试车。此项安全检查应经专职安全员签字认可。必要时要有专人负责安全旁站。

(8)特种设备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9)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悬挂于设备操作室或主要工作场所。

(10)特种设备检修现场的坑、沟、陡坡等应填平或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必要时设置围栏、警告标志及红色警示灯。

(11)高处检修作业,应设安全通道、梯子、支架、吊台或吊架。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有足够亮度的照明灯具。

(12)不得使用的特种设备:

①属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

②超过制造厂家规定使用年限的;

③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④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

⑤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

⑥其他不符合规定的。

1.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1)起重吊装必须编制吊装作业施工组织设计,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道路、架空电线等情况。作业前应进行技术交底;作业中,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更改。

(2)起重机械司机、起重信号司索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业机构培训,并应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

(3)施工现场安装、拆卸起重机械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安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起重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应按规定佩挂安全带,并应系挂可靠和严格遵守高挂低用。

(5)吊装作业应设警戒区,并有专人看管,警戒区不得小于起吊物坠落影响范围。

(6)吊装作业区四周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7)起重机启动前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各安全保护装置和指示仪表齐全、完好。

②钢丝绳及连接部位符合有关规定。

③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及冷却水添加充足。

④各连接件无松动。

(8)钢丝绳吊索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利用吊索上的吊钩、卡环钩挂重物上的起重吊环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

②当用吊索直接捆绑重物,且吊索与重物菱角间采取了妥善的保护措施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

(9)起重机与架空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满足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当需要在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范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表1.1-1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

(10)作业前,应检查起重吊装所使用的起重机滑轮、钢丝绳、吊索、卡环和地锚等,应确保其完好,符合安全要求。

(11)作业前,应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清除障碍物。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应在0.5m以上。

(12)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当被吊物的重量达到起重设备额定起重能力的90%时,应先将重物调离地面200-500mm 后,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已吊起的构件不得长久停滞在空中,对易晃动的重物应栓拉绳来维持平稳。

(13)起重作业时,应设置供作业人员安全上下的登高设施以及供作业人员悬挂安全带保险钩的安全设施。

(14)在吊装过程中,始终要有一名指挥人员在车旁,起重臂下严禁站人,严禁流动人员穿过,要保持司机的视线不受阻。

(15)在吊装作业过程中,指挥人员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按规定的指挥信号进行指挥;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但应及时与指挥人员联系,以澄清或辨明指挥信号。

(16)吊车司机要随时检查机车的运转状态,制动装置绳索牢固性、滑轮及各部螺旋是否完好可靠,一经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部件或整改安全状态。为防止运行中的机械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17)起重作业时,严禁超载、斜拉或起吊埋在地下等不明重量的物件。提升重物时严禁自由下降,严禁使用起重设备运输施工人员。

(18)起吊重物应绑扎平稳、牢固,吊起的构件上不得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易散落物件应使用吊笼、栅栏固定后方可起吊;标有绑扎(吊点)位置的物件,应按标记绑扎后起吊。

(19)起吊过程中,在起重机行走、回转、俯仰吊臂、起落吊钩等动作前,起重司机应鸣声示意。一次只宜进行一个动作,待前一个动作结束后,再进行下一动作。

(20)起吊时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回转时动作应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做反向动作。

(21)严禁将起吊的重物长时间悬吊在空中。作业过程中突然出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位置,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遇到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

(22)双机抬吊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载分配应合理,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两机应协调起吊和就位,起吊速度应平稳缓慢。

(23)起重机械需要设置避雷设施时,应按有关规定安装、检查及验收。

(24)钢结构吊装,构件应在地面组装,并搭设临时作业的脚手架和高空安全设施,随构件同时吊装就位;高空吊装其他大型预制构件前,也应搭设悬空作业所需的安全设施。

(25)钢梁杆件(梁段)吊装前应进行以下检查工作,确认安全:

①各种辅助设施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②各种吊装机具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

③吊点的位置、构造符合设计要求,吊装孔按规定进行结构补强。

(26)钢梁杆件(梁段)吊装就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现场划定作业区,设护栏或派人值守,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②杆件吊装全过程,设专人跟踪检查设施的稳定状况,确保安全。

(27)高空吊装梁等大型构件应在构件两端设溜绳。

(28)吊钩、卡环必须采用锻造,禁止使用铸造的吊钩、卡环。吊钩必须配备防脱装置,起重机的吊钩和吊环严禁补焊,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

①表面有裂纹、破口;

②危险断面及钩颈有永久变形;

③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高度10%。

(29)大雨天、雾天、大雪天及六级以上大风恶劣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事后应及时清理冰雪并应采取防滑和防漏电措施。雨雪过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1.1.1移动式起重机

(1)汽车式、轮胎式起重设备通行的道路、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吊装前支腿应全部打开,并应按要求铺设垫木。一般情况下纵向坡度不大于3‰,横向坡度不大于1‰,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

(2)汽车起重机起吊时,汽车驾驶室内不得有人,吊物不得超越驾驶室上方,且不得在车的前方起吊。

图1.1.1-1:流动式起重机

(3)起吊重物达到额定起重量的50%及以上时,应使用低速档。起吊重物

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严禁同时进行两种及以上的操作动作。

(4)作业过程中出现支腿沉陷、起重机倾斜等情况时,必须立即放下吊物,经调整并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可继续作业。

(5)轮胎式起重机短距离带荷行走时,道路应平坦坚实,荷载必须符合使用说明书规定,吊物离地高度不得超过0.5m,并应拴好拉绳,缓慢行驶。严禁长距离带荷行驶。

(6)采用自由(重力)下降时,载荷不得超过该工况下额定起重量的20%,并应使重物有控制地下降;下降停止前应逐渐减速,不得使用紧急制动。

(7)履带式起重机行走时,转弯不应过急;当转弯半径过小时,应分次转弯;当路面凹凸不平时,不得转弯。

(8)起重机通过桥梁、水坝、排水沟等构筑物时,必须先查明允许荷载后再通过;必要时应对结构物、构筑物采取加固措施;通过铁路、地下水管、电缆等设施时,应铺设木板保护,并不得在上面转弯。

(9)作业后,应将起重臂全部缩回放在支架上,再缩回支腿。吊钩应用专用钢丝绳挂牢;应将车架尾部两个撑杆分别撑在尾部下方的支座内,并用螺母固定;应将阻止机身旋转的销式制动器插入销孔,并将取力器操纵手柄放在脱开位置,最后应锁住起重操纵室门。

1.1.2塔式起重机

(1)墩身高度超过40M应设置施工塔式起重机(塔吊),塔吊安装完成后必须到相关管理部门进备案,备案合格取得铁牌后方可使用。塔式起重机司机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并安排专人进行班前安全隐患排查及机械保养,并保留相关记录。塔吊高度达到50m时必须安装风速仪。

图1.1.2-1:塔式起重机验收牌

(2)起重机的轨道基础或混凝土基础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安装工作。固定式塔吊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基础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1000。

(3)起重机的轨道基础两旁、混凝土基础周围应修筑边坡和排水设施,并应与基坑(槽)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4)起重机的金属结构、轨道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5)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除和检验应符合现行《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及使用说明书中有关规定。

(6)起重机拆、装前,应按照出厂有关规定,编制拆、装作业方案。其拆装方法、质量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作为拆、装作业技术方案,并应向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塔吊的拆、装作业应在白天进行,在拆、装作业过程中,当遇天气剧变、突然停电、机械故障等意外情况,可能短时间不能恢复作业时,必须使已拆、装的部分达到稳定状态并固定牢靠,经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停止作业。

(8)风力在四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塔身升降作业;在作业中风力突然达到四级时,应立即紧固上、下塔身各连接螺栓,然后停止作业。

(9)连续大雨后,应及时对轨道式塔吊的轨道基础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轨距偏差、钢轨顶面的倾斜度、轨道基础的弹性沉降、钢轨的不直度及轨道的通过性能等;对混凝土基础,应检查其是否有不均匀沉降。

(10)塔式起重机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检测塔身的垂直度(垂直度应控制在4/1000以内),根据塔吊施工需要的最大高度和该塔吊附墙间距等技术参数,及时安装附墙预埋件;安装附墙拉杆时,应尽量使用可调整长度的拉杆,当塔身达到一定高度后如发生偏斜时,可调整拉杆长度进行纠偏。拉杆与预埋件的连接宜采用销轴连接,如采用焊接的方式,因塔吊转臂式塔身会扭动极易造成焊接处脱焊。

(11)塔式起重机安装完毕后,应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和验收后,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备案。

(12)塔式起重机基础应能承受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载荷,并满足塔机倾翻稳定性的要求。

(13)塔式起重机附墙杆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固定连接应牢固可靠。

(1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塔式起重机严禁使用:

①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②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经评估不合格的产品;

③不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产品;

④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产品。

(15)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前和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安装和使用:

①结构件上有可见裂纹和严重锈蚀的;

②主要受力构件存在塑性变形的;

③连接件存在严重磨损和塑性变形的;

④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的;

⑤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失效的。

(16)塔吊在无线电台、电视台或其他强电磁波发射天线附近施工时,与吊钩接触的作业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应在吊钩上挂临时放电装置。

(17)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m以上。

(18)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塔吊时,应保持两机之间任意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空间距离不得小于2.0m。

(19)检修人员上下塔身、起重臂、平衡臂等高空部位检查或修理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20)塔式起重机底层要设置1800mm高防护栏杆,刷红白相间警示油漆,居中位置设防护门、上锁,门上悬挂“禁止攀登”安全警示标识。严禁在塔式起重机塔身上附加广告牌或其它标语。

图1.1-1塔式起重机安全防护示意图

图1.1-2塔式起重机底层防护示意图

(21)塔式起重机安全装置包括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塔式起重机起升限位、制动器等。

(22)设备使用前,应对安全装置进行试运转,并保留记录。

(23)施工作业前,应对主要安全装置进行安全检查,并保留检查记录。

发现安全装置存在缺陷,应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更换。

(24)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应在零位。接通电源确认无漏电后,作业人员方可上机。起吊前进行空载运转,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作业。

(25)塔吊在使用时,必须建立指挥通信联络系统,在各工作面配备指挥人员与对讲机。对于同一施工点有多台塔吊作业时,应对每台塔吊的指挥系统所使用的对讲机分别设置通信频道,防止误指挥造成的事故。

(26)起吊重物时,重物和吊具的总重量不得超过起重机(吊机)相应幅度下规定的吊重。

(27)动臂式起重机的起升、回转、行走可同时进行,变幅应单独进行;每次变幅应对变幅部位进行检查;允许带荷变幅的,当载荷达到额定起吊重量的90%及以上时,严禁变幅。

(28)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m以上。

(29)作业中,当停电或电压下降时,应立即将控制器扳到零位,并切断电源;如吊钩上挂有重物,应稍松、稍紧反复使用制动器,使重物缓慢地下降到安全地带。

(30)塔式起重机停机时,应将每个控制器拨回到零位,依次断开各开关,关闭操纵室门窗。行走式塔式起重机应断开电源总开关,打开高空指示灯。

(31)轨道式塔吊作业完毕后,塔吊应停放在轨道中间位置,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松开回转制动器,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吊钩宜升到离起重臂顶端2-3m处。

(32)在寒冷季节,对停用塔吊的电动机、电器柜、变阻器箱、制动器等,应严密遮盖。

1.1.3门式起重机

(1)门式起重机应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的要求进行安装、顶升及拆除。

(2)门式起重机安装前,应充分考虑工作现场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开在高边坡下方设置T梁预制场;已在高边坡下方设置T梁预制场时,应对可能垮塌的边坡进行防护处理,防止边坡垮塌。

(3)门式起重机与运输通道距离太近时,应采取设置护栏等措施,确保门式起重机与通道的安全距离。

(4)门式起重机轨道的铺设应符合设备安装规定,轨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5)门式起重机应设有电缆卷筒,配电箱应设置在轨道中部。

(6)轨道应平直,鱼尾板连接螺栓应无松动,轨道和起重机运行范围内应无障碍物;门式起重机行走前应松开夹轨器。

(7)操作室内应垫木板或绝缘板。上、下操纵室应使用专用扶梯。

(8)门式起重机作业前,应检查清理轨道上的障碍物,门式起重机与模板及周边物品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9)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确认运转正常、制动可靠、开关灵敏后,方可操作。

(10)门式起重机空车行走时,吊钩应离地面2.0m以上。两台同时作业时,相互间应保持3.0m-5.0m的距离。严禁用一台起重机顶推另一台起重机。

(11)门式起重机应加装声光报警装置,行走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12)重物提升和下降操作应平稳匀速,在提升大件时不得快速,同时防止拴拉绳摆动。

(13)门式起重机行走轨道端头应设置车挡及防撞缓冲装置。

(14)门式起重机小车、大车行走前,应检查行走限位器是否可靠有效。

(15)操作人员必须在确认走台或轨道上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当电源断路器上加锁或有告示牌时,应由原有关人员除掉后方可闭合主电源。

(16)门式起重机吊钩应设置灵敏有效的防脱钩装置。

(17)合理使用吊钩,严禁用小吨位的吊钩代替原装吊钩,严禁超载使用吊钩。门式起重机室应具有良好视线,设备完善,配备高间喇叭。

(18)拖地电缆宜设置在塑料管材或电缆槽中。

(19)应注重加强对电气安装质量的验收检查,对破损的电缆及时更换或包扎,每天应对电气元件的工作状态(如温度、声响、外观颜色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带电的裸露部位及时进行包扎、隔离等绝缘处理,对按钮标识重新标注防止误操作。

(20)起重机行走时,两侧驱动轮应同步,发现偏移应停止作业,调整好后方可恢复作业。

(21)露天作业的门式起重机,当遇到六级及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并紧锁夹轨器。

(22)吊装作业停止后,应将起重机停放在停机线上,用夹轨器锁紧,将吊钩升到上部位置,并将控制器拨到零位,切断电源,关闭门窗,临时停止时使用垫木固定。

图1.1.3-1:门式起重机安全操作示意图

1.1.4 施工电梯

(1)施工电梯每班首次运行时,必须空载及满载运行,梯笼升离地面1m 左右停车,检查制动器灵敏性,然后继续上行,检查安全防护门、上限位、前、后门限位,确认正常方可投入运行。

(2)梯笼乘人、载物时必须使载荷均匀分布,严禁超载作业。

(3)电梯运行至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仍应操纵按钮,严禁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碰撞的方法停机。

(4)施工电梯启动前必须先鸣笛示警,夜间操作应有足够照明。

(5)双笼电梯当一只梯笼在进行笼外保养或检修时,另一只梯笼不得运行。

(6)电梯运行中,司机不准做有妨碍电梯运行的动作,不得离开操作岗位,应随时观察电梯各部音响、温度、气味和外来障碍物等现象,发现反常应及时停机检查处理,故障未排除严禁运行。

(7)定期(最少每月)对电梯进行检修保养,并做好检修保养记录,电

梯结构易磨损零部件定期(不超三个月)进行更换。

(8)电梯未切断总电源开关前,司机不得离开操作岗位。

(9)凡遇到恶劣天气、灯光不明、信号不明、机械故障等条件下必须停止运行电梯。

1.2架桥机安全管理

(1)架桥机应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的要求进行安装、拆除。

(2)架桥机支腿处应铺设垫木并进行临时固结。

(3)架桥机作业面下方应设置警戒区域,严禁车辆、人员通行,河道上施工禁止船只通行。作业区域无障碍物满足架桥机工作要求。

(4)架桥机安装应由专业队伍承担,必须经过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预制梁的安装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起吊后经确认符合安全要求,方可继续作业。

(5)拼装后必须进行试吊,试吊时,先将梁板吊离支承面20.0mm-30.0mm 后暂停,对各主要受力部位进行检查,经确认受力良好后方可起吊。

图1.2-1:架桥机安全设置示意图

(6)架桥机应设置有效的限位器,架桥机轨道尽头应设置缓冲器。

(7)架桥机垫木应使用硬杂木,一般不多于三层或采用带有刚性的防滑专用垫块,且垫块不能超过1层,高度不足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钢板填充到指定标高(钢板标准600mm*600mm*10mm以上)。

(8)安装桥梁有上、下纵坡时,架桥机纵向移位要有防止滑行措施。

(9)架桥机应配备备用电源,防止架桥机过孔或吊装时突然停电使架桥机处于危险状态。

(10)架桥机工作前,应调整前、中和后支腿高度,使架桥机主梁纵向保持水平,各支腿横向运行轨道要求水平,并严格控制间距,三条轨道必须平行。

(11)架桥机过完孔后、作业前都必须进行空载运行,确保起重天车在主梁上纵向行走无卡阻、啃轨现象,行走顺畅。架桥机整体左右横移无卡阻、啃轨现象,行走顺畅。

(12)架桥机纵向就位须严格控制位置尺寸,纵向移动应一次到位,不允许中途停顿。过跨纵移时应注意平衡,防止倾覆。

(13)架桥机天车携带混凝土梁纵向运行时,前支腿部位要求用手拉葫芦(5t)与横移轨道拉紧固定。

(14)架桥机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听从指挥,确认梁(板)完全放稳固定后方可拆除吊具。

(15)斜交桥梁(板)安装时,应根据桥梁结构制订具体的安装方案。

(16)作业时应加强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停止工作,并及时处理后才能继续作业。每安装完一孔,须对架桥机进行全面检查。

(17)在架桥机纵移或横移轨道两端,必须设置挡铁,以保证架桥机的移位安全。

(18)当现场风力达到6级(含)以上或者雨雪中级(含)以上时,必须停止作业,并做好防护工作。

2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1)机械设备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等要求,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2)机械设备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缺失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3)采购、租赁及分包队伍自带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严禁淘汰产品或明令禁用机械设备进场,与租赁单位签订的租赁协议必须有安全管理要求。

(4)施工机械使用前必须进行现场验收。需现场安装、组装的应有相应资

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安装完毕后应经相关专业人员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5)机械设备进场前,应对现场和行进道路进行踏勘。不满足通行要求的地段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6)作业前应检查施工现场,查明危险源。机械作业不宜在有地下电缆或燃气管道等2m半径范围内进行。

(7)机械设备应经期进行维修保养,严禁带故障作业。

(8)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机械设备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疲劳和酒后作业。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机械设备连续作业时,应遵守交接班制度。

(9)机械设备不得带病运转。检修、故障排除、清理等作业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停机、切断电源、悬挂警示标志、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并设有专业监护。

(10)在机械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性射线、震动、噪声等场所,必须配置相应的安全保护设备和三废处理装置。

(11)配合机械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在机械设备的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在回转半径内作业时,必须有专人协调指挥。

(12)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①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坍塌可能;

②地面涌水冒浆,出现陷车或因下雨发生坡道打滑;

③发生大雨、雷电、浓雾、水位暴涨及山洪暴发等情况;

④施工标志及防护设施被损坏;

⑤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

⑥出现其他不能保证作业和运行安全的情况。

(13)夜间工作时,现场必须有足够照明;机械设备照明装置应完好无损。

(14)机械设备在冬期使用,应遵守有关规定。

(15)冬、雨期施工时,应及时清除场地和道路上的冰雪、积水,并应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16)作业结束后,应将机械设备停到安全地带。操作人员非作业时间不得停留在机械设备内。

2.1土石方机械安全管理

2.1.1挖掘机

(1)司机必须持证作业,不允许带病作业。操作时精力集中,服从指挥信号,不得随便离开机位,注意异常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2)发动机启动后,铲斗内、臂杆、履带和机棚上严禁站人,作业半径不得有人进入。

图2.1.1-1:挖掘机作业示意图

(3)开挖作业必须从上至下分层进行,严格控制开挖面坡度和分层厚度,防止边坡和挖掘机下的土体滑动,禁止超越该机规定的作业高度,禁止铲斗从运土车辆驾驶室顶上越过。

(4)挖掘机履带到工作面边缘,最少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离,挖掘机停置或下班后必须离开工作面,铲斗必须落地放置。

(5)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后进行,严禁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向运土车辆卸土时,应降低铲斗高度,防止偏载或砸坏车厢。

(6)工作位置必须平坦稳固。工作前履带应制动,轮胎式挖掘机应顶好支腿,车身方向应与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时进铲不应过深,提斗不得过猛。

(7)在高陡的工作面上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应将较大的石块和杂物除掉。如果土体挖成悬空状态下而不能自然塌落时,则需人工处理,严禁用铲斗将悬空土方砸下。

(8)对吊杆顶端的滑轮和钢丝绳进行保养、检修拆换时,应将铲斗和吊杆放落地面,然后再进行维修。

2.1.2推土机

(1)司机必须持证作业,不允许带病作业。

(2)除驾驶室以外,机上其他地方禁止乘人;行驶中任何人不得上下推土机。

(3)行驶时,铲刀应离地面40cm-50cm。

图2.1.2-1:推土机作业示意图

(4)严禁在运行中、在斜坡上进行紧固、保养润滑和修理推土机。

(5)推土机上坡坡度不得超过25°,下坡坡度不得大于35°,横坡坡度不得大于10°。

(6)上下斜坡时,选择最合适的斜坡运行速度,在斜坡上不得改变速度,应直接向上或向下行驶,不得横向或对角线行驶。下坡时,禁止空挡滑行或高速行驶;下坡时应放下推铲与地面接触倒退下坡;避免在斜坡上转弯掉头。

(7)工作中驾驶员需要离开机器时,必须将操纵杆置于空挡位置,将推铲放下将机器制动和关闭发动机后方可离开。

(8)在危险或视线受限的地方,一定要下机检视,确认能安全作业后方能继续工作,严禁推土机在倾斜的状态下爬过障碍物;爬过障碍物时不得拖开离合器。

(9)填沟或回填土时,禁止推铲超出沟槽边缘,可用一铲顶一铲的方法填土,换好倒车档后才能进行倒车;在深沟、陡坡作业时应由专人指挥,以确保安全。

(10)多台推土机联合作业时,前后距离应大于8m,左右距离应大于1.5m。两台或两台以上推土机并排推土时,两推土机刀片之间应保持20-30cm间距。

图2.1.2-2:多台推土机联合作业示意图

(11)清除高过机体的建筑物、树木和电线杆时,应根据电线杆的结构、埋入深度和土质情况,使其周围保持一定的土堆,电压超过380V的高压线,周围保留土堆的大小应征得电业部门的同意。

(12)履带推土机严禁在沥青路面上行驶。必须通过时应铺设道木、草袋等以免破坏路面。通过铁路时,应在轨道两边和中间铺设道木,垂直通过,禁止转向。通过交叉口时,应注意来往行人和车辆,确保安全通过。

(13)倒车时,应特别注意石块和其他障碍物,防止碰坏油底壳。

(14)在陡坡、高坎上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严禁铲刀超出边坡的边缘。

(15)在垂直边坡的沟槽作业,其沟槽深度,对大型推土机不得超过2m,对小型推土机不得超过 1.5m。推土机刀片不得推坡壁上高于机身的孤石或大土块。

(16)推土机在摘、卸推土刀片时,必须考虑下次挂装的方便。摘刀片时辅助人员应同驾驶员密切配合,抽、穿钢丝绳时应带帆布手套,严禁将眼睛靠近绳孔窥视。

(17)用推土机伐除大树或清除残墙断壁时,应提高着力点,防止其上部反向倒下。

2.1.3平地机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作业中应观察或巡视机械、周围人员及环境状况,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操作人员长发不得外露,女工应戴工作帽,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的防护用品。

(3)平地机作业一般需要专人现场指挥,驾驶员对作业环境要进行动态观察。

(4)平地机作业区域,应设警告标识并采取安全措施。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图2.1.3-1:平地机作业区域示意图

(5)作业前,要查明施工场地明、暗障碍物的准确位置,并进行标识。平地机作业距离障碍物应保持安全距离。

(6)配合平地机作业的人员,应在机械作业范围以外工作。如必须在设备工作范围以内工作时,设备应停止作业。

(7)平地机在正常行驶时,宜采用前轮转向,当场地特别狭小时,方可使用前、后轮同时转向。

(8)平地机不宜在横坡超过10°的地段作业。

(9)临边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匀速缓慢运行,距离边缘应保持安全距离。

(10)在纵坡上作业时,铲刀应始终朝向下坡方向。

(11)在坡道停放时,应使车头向下坡方向,并将刀片或松土器压入土中。

(12)启动后,各仪表指示值应符合有关规定,待内燃机运转正常后方可开动。

(13)起步前,检视机械周围应无障碍物,先鸣笛示意后,用低速挡起步,并测试确认制动器灵敏有效。

(14)齿耙下齿,容易因阻力太大而受损。对于石渣和混凝土路面的翻松,已经超出齿耙的结构强度,不能使用。遇到坚硬土质需用齿耙翻松时,应缓慢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