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B11T-1585-2018 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

DB11T-1585-2018 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

DB11T-1585-2018 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
DB11T-1585-2018 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

ICS 91.120.25

P 1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T 1585—2018

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s of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2018-12-17发布2019-04-0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设计要求 (2)

4.1 基本要求 (2)

4.2 观测点要求 (2)

4.3 观测设备要求 (3)

4.4 观测设备工作环境要求 (3)

5 建设要求 (3)

5.1 设备安装要求 (3)

5.2 试运行要求 (4)

5.3 设备验收要求 (4)

6 观测要求 (5)

6.1 观测方法及分类 (5)

6.2 观测系统维护要求 (5)

6.3 观测数据处理要求 (5)

6.4 观测成果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组成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观测点布设示例 (8)

附录C(规范性附录)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采集器主要技术指标 (12)

附录E(规范性附录)远程检查表 (14)

附录F(规范性附录)现场检查表 (15)

附录G(规范性附录)观测记录报告单 (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地震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北京筑福建筑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飞、阎婷、刘影、康现栋、马洁美、尤红兵、温瑞智、马强、谭庆全、王晓美、范晓勇、周宝锋、董有、杨涛、鞠树森。

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的适用范围、设计要求、建设要求、观测要求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法律、法规规定的需建设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的建筑、对经济社会有重大价值或重要影响的建筑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要建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02.1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DB/T 1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测震台站

DB/T 17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

DB/T 10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

DB/T 64 强震动观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强震动 strong motion

地震和爆破等引起的场地或工程结构的强烈震动。

[GB/T 18207.1—2008,定义3.2.24]

3.2

强震动观测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

利用专门仪器记录场地和工程结构加速度反应的观测。

3.3

台阵 array

专门设计布设的多个观测点组合构成的观测系统。

注:改写DLT 5416—2009,定义4.0.6

3.4

观测点 observation point

DB11/T 1585—2018

设置观测设备进行强震动观测的位置。

3.5

专用台阵 special array

根据特定目的,按专门设计布设的强震动观测台阵。

3.6

自由场地 free field

不受周围工程结构振动影响且覆盖层可近似认为水平成层的空旷场地。

3.7

正常运行率 normal operation rate

设备正常运行时间和全部运行时间的比值。

4 设计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应由观测设备、传输线路和辅助设施等组成(见附录A)。

4.1.2 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观测点应由结构观测点和自由场地观测点组成。

4.1.3 建设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应收集完整的基础资料,包括结构所在场址的位置信息、场地土描述、柱状图、波速测量数据和结构设计图纸、结构计算书。

4.1.4 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方案设计,应确定台阵的类型、观测设备部署、规模、观测方案和设备技术指标等要求。

4.1.5 宜设置专用台阵开展特定目的的强震动观测,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土-结构相互作用、结构层间位移和基础(层间)隔震效果等。

4.2 观测点要求

4.2.1 通用台阵结构观测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a)在结构的底层或地面层、中间层和顶层应各设置不少于1处结构观测点,中间层应每间隔5-10

层至少布置1处观测点。可参考附录B图B.1通用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示例图。

b)在结构刚度突变处设置至少1处观测点。

c)能获取完整的结构响应。可根据结构的对称特性确定观测点的位置。

d)将水平向加速度传感器沿靠近结构平面形心的竖直轴大致等间隔布设,观测结构平动;将正交

的水平向加速度传感器布设于结构的翼端,观测结构扭转。

4.2.2 通用台阵自由场地观测点满足以下要求:

a)应至少设置1处观测点。

b) 观测点应设置三分向传感器。

c) 宜设在工程场址所在的自由场地或基岩上,到主体结构的距离宜不小于被观测结构高度的2

倍;不满足距离要求时,通常将传感器布设于深度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500m/s的强震动观测井中,观测井的建设要求按DB/T 16—2006 5.2规定执行。

4.2.3 专用台阵结构观测点除了满足通用台阵观测点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DB11/T 1585—2018

a)土-结构相互作用观测台阵,应由结构观测点和至少3处不同深度的强震动观测井中观测点组

成。可参考附录B图B.2土-结构相互作用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示例图。

b)层间位移观测台阵,结构观测点应布设于结构的相邻楼层上。可参考附录B图B.3层间位移专

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示例图。

c)基础(层间)隔震观测台阵,应在结构隔震层上、下相邻楼层上设置专门结构观测点,传感器

为三分向传感器。可参考图B.4基础(层间)隔震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示例图。

4.2.4 观测点设备部署满足以下要求:

a)应设置加速度传感器。

b)可在各观测点只设置传感器,所有观测点传感器均通过传输线路连接到采集器。

c)可在各观测点同时设置加速度传感器和采集器,不同观测点通过传输线路连接成观测网。

d)可设置位移、沉降、形变、风力、温度和湿度等其他类型传感器进行辅助观测。

e)观测设备宜具备冗余度,便于后期替换和维护。

4.3 观测设备要求

4.3.1 加速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C表C.1的要求,井下加速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C表C.2的要求。

4.3.2 采集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

4.3.3 传输线路满足以下要求:

a)应采用屏蔽电缆连接加速度传感器与采集器。

b)采用有线或无线网络通讯方式连接采集器与管理中心。

4.3.4 辅助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供电设备具备维持观测台阵持续、稳定运行的供电能力。

b)备用电源具备满足观测设备连续、稳定工作至少3天的能力。

4.4 观测设备工作环境要求

4.4.1 传感器工作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备传感器安装、调试、更换、运行条件和正常工作的温度与湿度条件。

b)外加防水、防尘保护罩,结构观测点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GB 4208—2008表2和表3规定的

IP65要求,场地观测点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IP67要求。

4.4.2 采集器工作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具备采集器安装、调试、更换、运行条件和正常工作的温度与湿度条件。

b)保障采集器正常工作的数据传输网络环境。

c)采用卫星定位系统校时,保证持续接收到卫星信号;采用网络校时,保证网络持续连通。

4.4.3 加速度传感器与采集器间的传输介质应避开强电磁干扰。

5 建设要求

5.1 设备安装要求

5.1.1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按照传感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DB11/T 1585—2018

b)结构观测点传感器的两个水平测量方向分别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或单分向传感器沿结构的

某一主轴方向。一般情况下,X轴沿结构短轴或横向方向,Y轴沿结构长轴或纵向方向,Z轴沿竖直方向。

c)将自由场地观测点传感器固定安装在仪器墩上,仪器墩的规格和建造要求按照DB/T 60—2015

规定执行。

d)按DB/T 17—2006中8.4井下地震计的安装技术要求安装井下传感器,使用直接卡壁安装或定

位底座安装。直接卡壁安装须有卡壁机构和遥控功能,以实现井下传感器与井壁刚性耦合和在地表对井下传感器的卡壁操作。使用定位底座安装方式,密封筒底部应具有方位标志线及连接导向装置结构,即密封筒的顶部应具有自动扶正装置,使得传感器落到定位底座上时能够实现与井壁的刚性耦合。

5.1.2 采集器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按照采集器使用说明书进行。

b) 稳固放置在仪器箱或者仪器柜内。

5.1.3 传输线路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a)所有连接牢固可靠。

b)线缆接头处绝缘屏蔽。

c)室外部分宜采用套管保护。

5.1.4 设备调试应满足以下要求:

a)对传感器极性、零位进行检查、调试和确定,进行人工触发、功能测试。

b)对采集器采样率、通道定义等参数进行设置,进行卫星授时同步、双向通信等设置、检查、调

试和确认。

5.1.5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应编写观测台阵建设报告。报告内容参照DB/T 64—2016附录A的规定撰写。

5.2 试运行要求

5.2.1 观测台阵建设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

5.2.2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试运行应中断:

a)更换主要观测设备。

b)出现严重技术故障,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48小时以上。

5.2.3 试运行中断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详细记录在案。系统恢复正常后,应从恢复之日起重新计算试运行时间。

5.2.4 设备正常运行率高于95%且远程连接通信正常运行率高于90%,试运行合格。

5.2.5 试运行结束后,应编写观测台阵试运行报告。

5.3 设备验收要求

5.3.1 试运行完成后,方可申请观测台阵验收。验收应包括资料验收和现场验收。

5.3.2 资料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a)设备、软件的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b)观测台阵建设报告。

c)观测台阵试运行报告。

5.3.3 现场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a)进行触发功能、控制功能和通讯功能现场测试。

DB11/T 1585—2018

b)进行系统功能测试、仪器状态、参数设置、人工触发试验、事件文件下载及存储空间管理、校

时状态、加速度传感器零位检测、数据传输检测等测试。

6 观测要求

6.1 观测方法及分类

6.1.1 利用强震动观测台阵对建筑结构振动进行直接观测。

6.1.2 根据观测记录形式,分为连续观测和事件观测。

a)连续观测记录采用在线观测方式,主要包括连续波形数据。

b)事件观测记录采用阈值触发方式,主要包括事件信息表和事件波形数据。

6.2 观测系统维护要求

6.2.1 观测系统正常运行,应满足以下基本维护要求:

a)每月远程通讯检查至少一次,内容包括:仪器功能测试、仪器参数设置、触发事件数、传感器

零位电压、卫星授时状态、电池电压。检查完成后应填写远程通讯检查记录表,内容和格式见附录E。

b)每年现场检查至少一次,内容包括:观测环境、传输线路、保护装置等,并可根据需要对传感

器灵敏度进行标定。检查完成后应填写现场检查记录表,内容和格式见附录F。

c)发生地震、爆破、撞击事件后,应进行远程通讯检查和现场检查,必要时进行结构检查。

6.2.2 连续观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a)每1小时形成一个独立的波形数据文件。

b)波形数据文件应存储一份原始记录,存储时间不少于一个月。

6.2.3 事件观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a)当场地观测点记录到超过0.010g n的触发阈值时,自动触发形成事件文件。

b)保存完整事件数据,事件前后预存时间不应小于30s,并形成强震动观测记录报告单,内容和

格式见附录G。

c)事件观测记录应存储一份原始记录,提交地震部门存档。

6.3 观测数据处理要求

6.3.1 观测记录基本处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a)对原始记录波形数据进行零基线和仪器频率响应校正,得到校正加速度记录。

b)对校正加速度记录进行一次、二次积分计算,得到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

b)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的峰值进行分析,得到峰值记录。

c)对校正加速度记录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谱。

d)计算校正加速度记录的功率谱密度,得到自功率谱。

6.3.2 地震事件观测记录处理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进行反应谱、动力放大系数计算。

b)分别计算5个阻尼比(0,0.02,0.05,0.1,0.2)的反应谱,包括相对速度反应谱、相对位

移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拟速度反应谱、拟加速度反应谱等。

6.4 观测成果

6.4.1 观测成果应包括数据文件、检查记录表、观测记录报告单和观测报告。

DB11/T 1585—2018

6.4.2 观测成果应提交地震部门归档。

DB11/T 1585—201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组成

A.1 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组成

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组成见图A.1。

图A.1 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组成

DB11/T 1585—201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观测点布设示例

B.1 结构强震动通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示例图

结构强震动通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见图B.1。

图B.1 结构强震动通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B.2 土-结构相互作用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示例图

土-结构相互作用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见图B.2。

图B.2 土-结构相互作用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

DB11/T 1585—2018 B.3 层间位移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示例图

层间位移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见图B.3。

图B.3 层间位移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

B.4 基础(层间)隔震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示例图

基础(层间)隔震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见图B.4。

图B.4 基础(层间)隔震专用观测台阵观测点布设

DB11/T 1585—2018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C.1 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见表C.1。

表C.1 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技术指标

1 传感器类型

差分输出(输出“正”与输出“负”双端差分输出浮地方式,并带有信号地线)

2 测量范围不小于±2.0g n

3 灵敏度不小于±1.25V/g n

4 灵敏度误差<3%

5 动态范围≥108dB

6 线性度误差≤1%

7 频率响应

幅频特性误差

0Hz~80Hz

<±0.3dB(0Hz~50Hz),-3dB~+0.5dB(50Hz~80Hz)

8 横向灵敏度比≤1%

9 静态耗电电流(三分向)<30 mA(±12V DC)

10 噪声<10-6g n(均方根值)

11 零点漂移(-20℃~70℃)<500μgn/℃

12 输出阻抗<10 Ω

13 最大负载电容0.01 μF

14 功能要求

应具有标定回路,宜采用自振频率和阻尼检测电路并提供自振频率和阻尼输出信号线

常规加速度传感器应具有摆体零位调整机构、仪器水平调整机构以及用于指示水平的水准泡

C.2 井下加速度传感器的补充技术指标

井下加速度传感器的补充技术指标见表C.2。

DB11/T 1585—2018

表C.2 井下加速度传感器的补充技术指标

序号项目技术指标

1 物理尺寸外腔体直径小于φ100mm,高度小于800mm

2 定位装置定位杆、磁偏角仪、专用陀螺仪可选

3 封装

采用防酸、防碱、防油和防腐蚀的材料,全密封防水;外壳防护等级符合GB 4208—2008规定的IP68

4 抗倾斜能力抗倾斜能力±3°;水平向灵敏度变化<3%,垂向灵敏度变化<0.5%

5 耐压≥10 MPa

6 配套电缆防酸、防碱、防油和防腐蚀,线缆无应力或配备电缆应力解除装置

DB11/T 1585—2018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采集器主要技术指标

D.1 采集器主要技术指标

采集器主要技术指标见表D.1。

表D.1 采集器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指标

1 通道数≥ 3通道

2 满量程输入不小于±2.5 V

3 分辨力≥20位(二进制)

4 采样率

每秒样本数50、100、200、500,可程控选择;实时传输采样率与采集器存储事件采样率应分别设定

5 低通滤波器

用户可选用线性相移或最小相移的FIR数字滤波器;下降3 dB的频率点应不小于采样率的40%:在大于采样率50%的频段,应至少衰减90dB

6 噪声小于噪声均方根值上限的计算值

7 动态范围≥ 108dB

8 频率响应0Hz~80Hz,平坦,线性相移或最小相移用户可选

9 道间延迟无

10 零点漂移<100μV/℃

11 输入阻抗6通道及以上采集器:≥10M Ω

12 计时功能

应具有内部时钟,时钟漂移率<0.000 1%

应采用协调世界时(UTC),并可设置时区

应具有标准时间信号输入接口和内置授时信号接收单元;与授时源标准时间的同步误差<0.1 ms

内置授时信号单元宜采用卫星定位接收机

13 记录功能

应采用连续记录方式,具备触发记录功能

用于触发判别的数据应经过带通滤波器,宜采用IIR数字滤波器,频带为0.1 Hz~15 Hz,倍频程衰减为20dB

通道触发应采用阈值触发、短项平均对长项平均的差值或比值触发

外触发应采用人工控制触发或定时触发

事件触发应采用票决触发算法,当触发通道加权票数之和大于给定总票数时,即满足触发条件,记录器触发记录;各通道的加权票数和触发总票数可设置

DB11/T 1585—2018

表D.1 采集器主要技术指标(续)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指标

14 通讯功能

应有本地通信和远程通信的能力

应具有以太网接口,支持无线通信

通信速率应不小于19 200 bps

应采用标准的数据通信协议,如TCP/IP、FTP等协议

观测数据传输应数据传输包括实时波形数据传输和事件文件传输;实时波形传输的数据包时间长度≤1 s(用于地震预警时应≤0.5 s),事件文件传输的数据包时间长度按照利于传输与接收原则合理选择;数据包长度参数可远程设定

15 存储功能

宜支持移动介质存储

记录器采取触发后启动存储的方式,在观测数据实时传输情况下也应触发存储事件文件

应具备连续存储至少30天全通道、最高采样率观测数据的能力,存储介质应采用固态存储介质

事件前存贮时间应能设置,存贮时间应有不少于30 s的预存能力;事件后保持时间应能设置,保持时间应有不少于30 s的继续记录能力

当存储空间小于总容量的5%时,应具有自动停止记录新事件或自动删除记录事件恢复存储空间功能,两种功能可程控选择;记录事件删除应采用滚动时间删除和小峰值记录删除方式,方式可程控选择

DB11/T 1585—2018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远程检查表

E.1 远程检查表

远程检查表见表E.1。

表E.1 远程检查表

台阵名称台阵代码数采型号数采编号电池电压事件数存储卡剩余容量

参数设置

预存时间延续时间触发阈值触发比STA 采样率原设置

修改值

通道零位电压(mv)

通道 1 2 3 4 5 6 检查电压

调整后电压

通道7 8 9 10 11 12 检查电压

调整后电压

功能测试手动触发

连续记录实时波形显示波形数据存储

记录回收文件名文件名

通讯状态授时状态

故障及处理重要记事

检查人员

日期

DB11/T 1585—2018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

现场检查表

F.1 现场检查表

现场检查表见表F.1。

表F.1 现场检查表

台阵名称台阵代码

充电电压供电状态

功能测试

传感器状态通道序号 1 2 3 4 5 6 型号

编号

零位电压

(调整前)

零位电压

(调整后)

人工触发

参数设置

预存时间延续时间触发阈值触发比STA 采样率原设置

修改值

记录回收文件名文件名

观测室内外环境内外

传感器运行环境

干燥锈蚀松动仪器罩传输线缆

破损短路断路接头辅助设备

故障及处理

重要记事

检查人员

日期

注:传感器状态表格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增减。

DB11/T 1585—2018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观测记录报告单G.1 观测记录报告单

观测记录报告单见表G.1。

表G.1 观测记录报告单

台阵名称台阵代码

地震时间年月日时分

震级

震中地点震中经纬度

震源深度震中距

记录编号仪器

型号

仪器

序列

传感

型号

传感器

序列号

观测

方向

灵敏度

(mV/g)

最大加速

(cm/s2)

主频

(Hz)

记录

长度

(s)

安全状态

评估

安全警惕危险重要记事

检查人员日期

注:记录编号相关表格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增减。

DB11/T 1585—20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发展更趋向于结构形式丰富化,建筑造型不同和结构的多样性不断得到提升,这使得结构检测技术在应用上的难度也就提高了,所以,建筑企业要在建筑进行设计时和具体施工过程中都要更注重这方面的内容。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越发展越不断优化,就更利于更高效的了解建筑结构的实际发展状况,也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更高、更快、形式各样的建筑拔地而起,同时也加大了检测形体各异、复杂建筑结构的难度,这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企业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优化与改进了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新型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其可以对建筑结构的实际状态进行有效甄别,为我国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要点 1.1整体结构检测 现代化建设的检测方法只有整体结构检测可以满足,包括裂缝观测、震动观测、沉降观测、位移观测等。每一个建筑的所有参数都需要在整体结构检测时考虑进去,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在综合检测法中考虑这些实际因素。无损检测和现代发展先进测量仪器要求息息相关,同时,还应结合健康监测理念。如在大型工程质量控制及监控过程中,应用GPS定位检测技术。目前在现代化建设领域中,自动反应、实时反馈等技术越来越受重视,其可以对现代化建设检测技术进行有效的满足。频域法、模态域法、时域法、空间域法等就是整体检测技术的四种监测方法。通过结合其中的两到三种方法在实际监测中使用,例如,在诊断时,可结合静载测试数据和模态测试数据,对建筑进行更加精确有效的评估与检测工作,比较适应复杂的损伤检测,能够对检测法中的不足与缺陷进行互相克服。 1.2结构性能检测 在建筑整体结构检测中,结构性能检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项检测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检测的方面不仅包括构件结构,还有结构性能,检测结构等方面,对于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 (1)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在建筑结构检测过程中,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已经得到了大力地应用。目前,混凝土结构检测有两种:局部破损结构检测、非破损结构检测。其中非破损结构检测的特点主要是适用性比较强,同时不会给结构带来破坏性,可以大面积的检测以及连续性,和传统的破坏实验进行对比,建筑构件不会遭到破坏的同时针对内部孔洞的均匀性和松动采取了检测,为此,在检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会采用非破损结构检测技术。现阶段,混凝土结构非破损结构检测技术中有两种方式,超声法和回弹法。一般都是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应用。针对混凝土强度、性能和结构采取全面地检测,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质量。另外,混凝土结构非破损结构检测中还有超声法、雷达法,这些往往对于设备的要求很高。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样本

日本钢结构建筑介绍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日本钢结构建筑的比例分析 日本森林覆盖率高, 日本民族自古就有喜爱木建筑的传统。日本总务省每5年对全国的住宅情况进行统计, 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 从建筑构造方面来统计, 木造结构为3011万户, 占整体住宅57.8%; 独户住宅达到2860万户, 占整体住宅的54.9%。住宅木结构统计中, 能够计算出平均每栋住宅的面积为121平方米左右, 基本属于独户住宅的范畴。日本人之因此喜欢木结构独户式住宅, 除传统习惯外, 木结构房屋使用寿命长、建设周期短、节能、生态、环保、抗震等特点也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但为什么会认为日本是钢建筑先进国家呢? 在日本大中城市中, 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是另一道风景线, 这些建筑以钢结构为主。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设备、部品、材料有机结合体的集成产品, 是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必然产物。由于日本特殊的地质条件, 日本建筑钢结构及相关钢材的研发与生产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 日本非木造为2199万户, 占比为42.2%, 其中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为1766万户, 占比为33.9%。现代日本住宅, 从结构上讲, 木结构的占多数, 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等住宅占到非木结构的80.3%。

图一不同建筑结构施工面积 为了分析包括住宅在内所有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所占比例, 引用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数字, 日本新施工房屋总面积为14845.6万平方米, 其中, 钢结构(S)为5234.3万平方米, 约占35.3%, 钢筋混凝土结构( RC) 为2967.5万平方米, 约占20%: 钢管混凝土结构(SRC)为346.5万平方米, 约占2.3%: 从图一能够分析得出1970后钢结构始终高于钢筋混凝土面积比例的结论。 表1 日本施工的不同用途及结构建筑物统计数量( 面积) 如表1所示, 的统计中, 钢结构建筑为12.8万栋, 占总数的21.7%, 面积4922万平方米, 占总面积的36.7%。根据与的统计,

鉴定检测依据的标准

结构工程鉴定检测依据的标准、规、规程目录 一、各结构工程鉴定检测依据的标准、规、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2.《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 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5.《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 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GB50069-2002 9.《住宅设计规》GB50096-2011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11.《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134-2004 1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7 13.《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14.《地铁设计规》GB50157-2003 15.《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2010 16.《构筑物抗震设计规》GB50191-2012 17.《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99 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9.《老年人居住设计建筑规》GB50340-2003 2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 /T50344-2004

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2.《住宅建筑规》GB50368-2005 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50375-2006 24.《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550-2010 25.《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GB50574-2010 26.《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GB50618-2011 27.《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GB50860-2013 28.《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 29.《02G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DBJT29-45-2002 30.《人工砂应用技术规程》DB29-72-2010 31.《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7-88 32.《住宅建设通用规程》DB29-120-2005 33.《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DB29-138-2005 34.《天津市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9-139-2005 35.《结构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规程》DB29-148-2005 36.《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DBJT29-18-2005 37.《建筑变形缝构造(金属成品系列)》DBJT29-169-2007 38.《镇(乡)村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规》JGJ156-2008 39.《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 4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41.《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 42.《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

木结构建筑规范汇总

中国木结构建筑相关规范和标准汇总 中国木结构建筑相关规范和标准汇总 1) 已颁布的木结构建筑规范、标准及配套技术资料: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005年版 《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72-201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 2006)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2012) 《轻型木桁架技术规范》(JGJ/T265-2012)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 50361-2005) 《木材防腐剂》(LY/T 1635-2005) 《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和要求》(LY/T 1636-2005) 《防腐木材标准》(GB/T 22102-2008)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329-2002) 《木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木结构住宅》(07SJ924建筑标准图集) 《轻型木结构建筑技术规程》(上海)(DG/TJ08-2059-2009) 《木桁架坡屋面改造标准图集》(2009沪J/T-223) 2) 正在编制的木结构建筑规范和标准: 《结构用集成材》(GB/T 26899-2011) 《机械分级锯材》(GB/T XXXX) 《结构用规格材特征值的测试方法》(GB/T XXXX) 3) 与木结构建筑相关的其它主要规范、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工程试验中心 二○一○年四月

目录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试验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及接桥试验三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的测定 试验四简支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试验

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及防潮技术 姓名:学号:星期第讲第组 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2.学习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及过程; 3.学会防潮层的制作; 4.认识并理解粘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及要求对应变测试工作的影响。 二、实验仪表和器材: 1.模拟试件(小钢板); 2.常温用电阻应变片; 3.数字万用表; 4.兆欧表; 5.粘合剂:T-1型502胶,CH31双管胶(环氧树脂)或硅橡胶; 6.丙酮浸泡的棉球; 7.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 8.接线柱、短引线 三、简述整个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1.分选应变片。在应变片灵敏数K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剔除电阻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将电阻值在120±2Ω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 2.试件表面处理。去除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迹、电镀层,用丙酮棉球将贴片处擦洗干净,至棉球洁白为止,以保证应变片能够牢固的粘贴在试件表面。 3.测点定位。应变片必须准确地粘贴在结构或试件的应变测点上,而且粘贴方向必须是要测量的应变方向。 4.应变片粘贴。注意分清应变片的正、反面,保证电阻栅的中心与十字交叉点对准。应变片贴好后,先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再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查应变片有无短路、断路和阻值发生突变(因应变片粘贴不平整导致)的现象。 5.导线固定。接线柱粘帖不要离应变片太远,接线柱挂锡不可太多,导线挂锡一端的裸露线芯不能过长,以31mm为宜。引出线不要拉得太紧,以免试件受到拉力作用后,接线柱与应变片之间距离增加,使引出线先被拉断,造成断路;也不能过松,以避免两引出线互碰

浅谈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模板)》-大工论文(通过)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建筑结构检测技术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内容摘要 结构检测是指实体结构现状的检测,检测得出的数据和结论是对抗震鉴定结果的重要支撑。建筑结构的检验测试通常为事后的检验与测试,这与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送样和质量检查有明显的区别,因而其工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为此,本文针对各种常见建筑结构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分别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检测技术,并对相关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评述。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结构检测内容趋于系统和深入,结构检测方法日益先进和丰富。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技术;结构性能

目录 内容摘要 (1) 引言 (3) 1 绪论 (4) 1.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的提出 (4) 1.2 常见建筑结构的种类及相应检测内容 (4) 2 砌体结构检测技术 (7) 2.1 砌体结构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7) 2.1.1 砌体强度检测 (7) 2.1.2 砂浆强度检测 (7) 2.2 砌体结构检测技术实施现状分析 (8) 3 钢结构检测技术 (10) 3.1 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0) 3.1.1 磁粉检测技术 (10) 3.1.2 射线检测技术 (10) 3.1.3 超声波检测技术 (11) 3.1.4 渗透检测技术 (11) 3.1.5 涡流检测技术 (11) 3.2 钢结构检测技术实施现状分析 (12) 4 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 (13) 4.1 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3) 4.1.1 强度检测 (13) 4.1.2 钢筋配置情况检测 (14) 4.1.3 混凝土耐久性检测 (14) 4.1.4 钢筋锈蚀情况检测 (15) 4.1.5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 (16) 4.2 混凝土检测技术实施现状分析 (16) 5 结论与建议 (18) 参考文献 (19)

建筑结构的检测现状与趋势

建筑结构的检测现状与趋势 【摘要】安全性与稳定性是建筑结构的基本性能,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各种建筑结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繁荣景象下,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做好工程交付使用前的 结构检测工作,检测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本文从建筑结构检测原则出发,分析建筑结构的 几种基本检测方法,并对建筑结构检测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检测;现状;发展 1.建筑结构检测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结构检测时,应遵循的四大原则:科学性原则。被测构件的抽取、测试手段的确定、测试数据的处理必须具有科学性,而不应头脑里先有结论,然后再把检测作为证明结论 的手段来对待;“必须、够用”原则。也就是说,建筑结构检测的范围、内容和数量应根据鉴 定评级的需要来确定,既不能随意省略检测内容,也不要盲目扩大检测内容,应按照规定确 定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规范性原则。在建筑结构检测过程中所采用测试方法必须符合 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要求,检测仪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检测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检测 人员必须取得上岗证书;针对性原则。因为建筑结构的种类很多,结构现状千差万别,必须 在建筑结构检测时应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工程制定检测方案。 2.结构检测方法 2.1砌体结构检测 砌体结构检测可分为砌筑块材、砌筑砂浆、砌体强度、砌筑质量与构造以及损伤与变形等项 工作。以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为例,对砂浆要求为自然养护、自然风干、龄期28 天以上强度0.4-16.0MPa。流程:将测钉插入贯入杆测钉座,测钉尖端向外固定——摇柄旋紧 螺母至挂钩挂上,将螺母退至贯入杆顶端——贯入仪的扁头对准灰缝中间部位,垂直贴在被 测砌体灰缝砂浆表面,握紧贯入仪把手扳动扳机,将测钉贯入砂浆——将测钉拔出,用吹风 器将测孔中的粉尘吹干净——将贯入深度测量表的扁头对准灰缝,测孔插入测头,保持测量 表与被测砌体灰缝砂浆表面垂直,表盘读取测量显示值并做记录——剔除16个贯入深度检测 数值中3个较大和较小值,剩余10个贯入深度值取平均数值。 2.2混凝土结构检测 混凝土结构检测常采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结构性能实荷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拉拨法和射钉法等。 2.2.1以结构强度回弹检测技术为例:回弹测区选取应避开构件接缝处和钢筋密集区,回弹 测区一般情况下应布置在构件两个相对上。测区数量根据目的而定。通过回弹法检测混凝土 强度应确保回弹仪与测试面垂直,不得打在气孔和外露石子上。回弹宜在侧面范围内均匀分布,每个测区回弹16次,点间距不小于20mm,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距离不小于30mm。一点弹击一次,测点回弹读数精确到1mm。回弹仪使用方法:轻压弹击杆使按钮松开,让弹击杆伸出,挂钩挂上弹击锤;对混凝土表面均匀缓慢施加压力,等弹击锤脱钩,冲击弹击杆后,弹击锤即带动指针向后移动直到一定位置,指针块刻度线即在刻度尺上指示某一回弹值。 2.2.2抗压强度钻芯检测法:钻芯开始,推进刀杆使钻头缓慢匀速接触混凝土表面,轻压进 刀杆钻入混凝土 5mm 左右,持续轻微用力,期间水冷钻头,控制水流量为每分钟3-5升,冷却用水流量不足要适当减慢钻入速度,进退刀杆,避免碎屑变稠,造成卡机,损坏。取出芯 样用一字的螺丝刀沿钻缝插入,螺丝刀的直径比钻头嘴壁厚稍大即可,沿同一轴线用锤子敲 击螺丝刀尾部,使螺丝刀缓慢进入,尽可能深入,到达芯样尾部断裂。 2.3钢结构检测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住宅产业化综合效益:钢结构体系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一、钢结构住宅体系概念及特点 1.1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各国对住宅体系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是指住宅的主体工程,由于选用不同的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而形成的不同住宅产品,并构成相应的若干从设计到建造的成套技术。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其采用的钢结构形式作为建筑体系分类的依据,成为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通常所说的钢结构住宅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即是以钢结构住宅为最终产品,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将钢结构住宅的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过程集中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趋势。 1.2 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重量轻、强度高。由于应用钢材作承重结构,用新型建筑材料作围护结构,一般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减小了房屋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工程造价。由于竖向受力构件所占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钢结构住宅采用了大开间、大进深的柱网,为住户提供了可以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工业化程度高,符合产业化要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构件大多在工厂(

制作,安装方便,适宜大批量生产,这改变了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实现了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促进了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施工周期短。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建一层,快的只需一两天。钢结构住宅体系大多在工厂制作,在现场安装,现场作业量大为减少,因此施工周期可以大大缩短,施工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以及现场资源消耗和各项现场费用都相应减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一般可缩短工期二分之一,提前发挥投资效益,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建设成本3%-5%。 (4)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是弹性变形材料,因此能大大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钢结构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从国内外震后情况来看,钢结构住宅建筑倒塌数量很少。 (5)符合建筑节能发展方向。用钢材作框架,保温墙板作围护结构,可替代粘土砖,减少了水泥、砂、石、石灰的用量,减轻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现场湿法施工减少,施工环境较好。同时,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小,其节能指标可达50%以上,属于绿色环保建筑体系。 (6)钢结构在住宅中的应用,为我国钢铁工业打开了新的应用市场。还可以带动相关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1 2013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 二、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史 2.1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在国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规模迅速扩大,钢结构住宅得到初步发展。时至今日,钢结构住宅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己

鉴定检测依据的标准(标准资料)

结构工程鉴定检测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目录 一、各结构工程鉴定检测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1.《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1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7 13.《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1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15.《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2010 16.《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 17.《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99 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9.《老年人居住设计建筑规范》GB50340-2003

2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 /T50344-2004 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50375-2006 24.《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25.《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 26.《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GB50618-2011 27.《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60-2013 28.《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 29.《02G系列结构标准设计图集》DBJT29-45-2002 30.《人工砂应用技术规程》DB29-72-2010 31.《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7-88 32.《住宅建设通用规程》DB29-120-2005 33.《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DB29-138-2005 34.《天津市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9-139-2005 35.《结构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规程》DB29-148-2005 36.《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DBJT29-18-2005 37.《建筑变形缝构造(金属成品系列)》DBJT29-169-2007 38.《镇(乡)村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规范》JGJ156-2008 3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摘要】木结构古建筑由于技术和年代等原因,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作为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消防安全设计仍然是薄弱环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是空白。近年来,我国就曾多次发生古木建筑火灾,因此必须加强对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设计 一、木结构古建筑的火灾特点 1、燃烧强度大 木结构古建筑的建筑构件大多采用松、杉柏香樟等含油木质材料制作,木材用量多,火灾荷载大,而且年代久远,特别是寺庙建筑常年香火缭绕,木构件极为干燥,加之表面涂刷油漆,火灾时,燃烧猛烈,火场中心温度可达1200 度以上。 2、火势发展快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热烟气在室内向上升腾,首先沿着殿堂垂直布置的木构件,以及悬挂的垂幔、幔帐、柱棉、飘带、天帐等装饰品迅速向上蔓延。火灾蔓延至屋顶部位后,又会迅速沿屋顶向水平方向发展蔓延,再加上室内空气对流条件好,极易造成全面燃烧。同时,大多数木结构古建筑相互毗邻,通廊相连,火势一旦突破着火建筑门窗会引起延烧,强烈的热辐射也能导致毗邻建筑着火。 3、屋顶易倒塌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后,其倒塌的规律一般是屋顶首先倒塌,墙柱后塌。这是由于古木建筑火灾首先是垂直向上蔓延,且其屋顶的屋架、桁、檩等构件截面积较小,而柱、梁截面积较大。火灾时,古木建筑整体倒塌的时限持续时间较长。 4、文物易受损 木结构古建筑不仅自身价值无法估量,而且其室内通常还珍藏有大量经典、书画、匾额等各类古代艺术珍品。火灾时,木结构古建筑本身及室内文物极易受到破坏,甚至直接被大火烧毁,而且用水扑救还会使木构件加速腐朽,忌水的文献史料、泥塑、唐卡、壁画等也会遭受损坏。 二、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完整)

建筑结构试验09级实验指导书

说明 一、试验报告必须用墨水笔工整书写,原始记录不得涂改,每个学生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试验报告,(包括预习思考题及试验作业题)。 二、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1.做好试验课前的预习。 2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3试验完毕,清理整理所用仪器设备及环境卫生,填好实验使用登记本,并交给任课老师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如有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三、实验指导书所列试验方法均以现行国标和规范为依据。 编者:陈高 2012年5月

目录 实验一等强度梁实验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步骤 (2) 四、实验记录 (3) 实验二纯弯梁实验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原理 (4) 三、实验步骤 (5) 四、实验结果 (6) 五、实验记录表格 (7) 实验三同心拉杆实验 (8) 一、实验目的 (8) 二、实验原理 (8) 三、实验步骤 (9) 四、实验记录表格 (9) 实验四:偏心拉杆实验 (10) 一、实验目的 (10) 二、实验原理 (10) 三、实验步骤 (12) 四、实验结果处理 (12) 实验五典型桁架结构静载实验 (14) 一、实验目的 (14) 二、实验原理 (14) 三、实验操作步骤简介 (15) 四、实验记录 (16) 实验六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 (18) 一、实验目的 (18) 二、实验仪器 (18)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18) 四、实验报告 (18) 五、思考题 (18)

实验一 等强度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应用应变片组桥,检测应力的方法 2、验证变截面等强度实验 3、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方法 4、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测试方法是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即电阻-应变效应)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以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此应变值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2、测量电路原理 通过在试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可以将试件的应变转换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但是通常这种电阻变化是很小的。为了便于测量,需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再通过电子放大器将信号放大,然后由指示仪或记录仪指示出应变值。这一任务是由电阻应变仪来完成的。而电阻应变仪中电桥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 3、电桥电路的基本特性 a )在一定的应变范围内,电桥的输出电压U ?与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 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轴向)应变) (n ε成线性关系; b )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应变)(n ε对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U ?的影响是线形叠加的,其叠加方式为: 相邻桥臂异号, 相对桥臂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复习整理

2建筑结构加固的原则与程序; 原则有:结构总体效应原则;材料的选用和取值原则;先鉴定后加固原则;加固方案的优化原则;尽量利用的原则;与抗震设防结合的原则; 程序:结构检测---可靠性鉴定---加固方案选择---加固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验收 3、建筑结构检测的内容; 检测内容按属性分类:几何特征:结构尺寸、保护层厚度、裂缝宽度、地基沉降、结构变形、钢筋位置和数量等;物理特性:结构自振周期、材料强度、构件的承载力等;化学特性:钢筋锈蚀情况、混凝土碳化; 检测类别按方法不同分类:非破损检测法:回弹法、超声波法、综合法;半破损检测法:取芯法、拉拔法;破损检测法(荷载试验):选取有代表性构件进行破坏性试验。 4、建筑结构裂缝种类、危害、检测内容与检测方法; 裂缝的检测包括:裂缝出现的部位(分布)、裂缝的走向、裂缝的长度和宽度。 对建筑结构有危害的裂缝主要有:受力裂缝、温度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这些裂缝属于观测的对象,对于粉刷层的龟裂引起的裂缝则不属观测对象,以免鱼目混珠。 观察裂缝分布和走向,并绘制裂缝分布图。为便于研究分析,裂缝图应根据构件逐一绘制展开图,即将梁的侧面、底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来绘制,柱子则将四个面展开,并在图上标明方位。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可在构件有裂缝的表面画上方格,方格尺寸依据构件的大小以200~500mm为宜,在裂缝的一侧用毛笔或粉笔沿裂缝画线,然后依据同样的位置翻样到记录纸上,必要时可以拍照和摄像。 裂缝宽度用10~20倍裂缝读数放大镜读取。裂缝长度可用钢尺测量。 裂缝深度可以用极薄的钢片插入裂缝,粗略地量测;也可以用超声波检测。 判断裂缝是否发展可以用粘贴石膏法,将厚10mm左右、宽约50~80mm的石膏饼牢固地粘贴在裂缝处,观察石膏是否裂开;也可以在裂缝的两侧粘贴纸条,并在纸条上注明粘贴时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纸条是否撕裂。 5、建筑结构变形检测的内容; 梁板屋架等的挠度测量;屋架的倾斜变位测量;基础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倾斜量测量; 6、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由于混凝土内的弱碱性使得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从而钢筋在混凝土中不会锈蚀。 如果钢筋表面钝化膜被破坏,则钢筋就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锈蚀破坏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引起体积膨胀2~7倍,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破坏 混凝土中钢材的钝化会由于下列原因被破坏: 混凝土中的Ca(OH)2被空气里的SO2、NO2、CO2等酸性氧化物中和而失去碱性; 道路除冰盐或海水带进来的氯离子的作用。 混凝土碳化机理:混凝土是多孔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先渗透到内部孔隙和毛细管中,溶解于毛细管中的液相,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氢氧化钙和硅酸二钙、硅酸三钙等水化物相互作用,形成碳酸钙。 混凝土碳化过程中部分碳化区的存在是钢筋锈蚀速度随碳化深度加深而增大的根本原因。 7、混凝土结构损坏机理; 既包含了混凝土的风化和侵蚀,又包含了钢筋的锈蚀。钢筋锈蚀: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引起体积膨胀2~7倍,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破坏;混凝土碳化;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混凝土冻融混凝土微孔隙中的水,在温度正负交替作用下,形成冰涨压力和渗透压力联合作用的疲劳应力。从而使混凝土产生由表及里的剥蚀破坏;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裂缝使钢筋锈蚀发生。 8、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操作方法与工艺; 回弹法是通过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来推算抗压强度的一种结构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步骤(1)测区的布置(2)回弹值的测定(3)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测定(4)数据处理及回弹值的修正

中国著名钢结构工程简介

1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停车楼及交通中心简介 工程地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东侧 承建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建设单位: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工程造价: 建筑面积:132.6万m2 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45.5m 幕墙类型: 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开工日期:2004年3月28日 竣工日期:2007年12月25日 工程简介: 1、工程基本情况 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工程位于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东侧,采用了“国际征集、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国家批准”的优选设计方案。建筑造型新颖独特,金顶红柱,庄重大气,体现北京的文化特色,展现了国门的崭新形象。同时服务于第29届北京奥运会。 3号航站楼由T3A、T3B、T3C和一座停车楼及交通中心等四个独立单元组成,主航站楼T3A建筑面积51.5万m2,地下两层,地上五层, T3A主航站楼为3号航站楼的核心,包括了所有国内和国际旅客使用的值机、候机、迎客空间、行李分检设施、中转设施,以及供国内旅客出发、到达使用的空侧设施。工程于04年3月28日开工,07年12月25日竣工。 2、工程的特点、难点和科技创新点 本工程建筑规模宏大,为国内目前最大的单体建筑,功能复杂、先进,施工工期紧。T3A 航站楼建筑面积达到51.5万平方米,绑扎钢筋21万吨、浇筑混凝土75万方、安装玻璃幕墙14.6万平米、钢结构安装4.2万吨,工程量巨大。三号航站楼功能定位为东北亚地区的枢纽机场,设计功能先进、完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涵盖了常规的机电和弱电系统、高速行李输送分拣系统、国内首次采用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机场航站楼特有的航班显示、引导表示、引航导航、安检监控等40余项。同时为满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需求,施工工期与国外同类机场相比,施工工期缩短近2年时间。为确保工期,总承包采用总进度计划、季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的4级网络计划管理,确保计划具有操作性和指令性;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大平行、小流水”施工原则,保证工序合理搭接,有效保证了施工工期要求,仅用3年9个月完成了国外同类机场需要6年的施工任务。 专业分包单位多,施工协作单位多,加强总包协调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点。本工程功能先进,特别是行李系统、捷运系统现代化程度高,由国际专业承包人施工,再加之金属屋面、幕墙、精装修、弱电等分部分项工程,专业分包单位多达170余家。在航站楼施工同时,站坪、跑道、室外市政管线等配套设施同步施工,施工协作单位多达40余家。保证整个航站楼工程按照总进度计划有机、协调施工,总承包采取区域化负责制、建立现场巡视例行制、

木结构古建筑设计构件详解.doc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建筑结构实验报告-2011

±2001/024 建筑结构实验报告(一二三) 题目: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组别:________ 实验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实验一量测仪器的参观与操作练习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所列量测应变的机械式仪表、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仪器、装置都是量测试样的某一预先选定的原始长度的__________变化值,然后计算其应变值的,该原始长度称为__________。该项指标在上述仪器、装置中分别为__________mm、__________mm、__________mm、__________mm。 三、杠杆应变仪的刻度值为______mm,量程为______mm。 四、量测位移的机械式仪器、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五、百分表、千分表的区别有:(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用它测挠度应配__________、测应变应配__________、测转角应配__________、测力应配__________。 六、所列的非破损检测仪器有(1)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2)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3)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4)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 七、中型回弹仪在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时除了用回弹仪测定回弹值外,还需要另外测定混凝土的__________,也就是在测定回弹值后在测区内钻出直径大约______mm,深度稍大于__________的圆孔,然后滴入2%__________溶液,量得不变色部分的深度。 八、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每个测区应测回弹 ________点,超声_______点,请在测区图上分别画出,并标出 测区尺寸和测点的间距(mm)。测试的顺序应先测__________后 测__________。 九、所列的测震仪器有:

结构检测与加固

结构检测与加固 摘要:结构的检测与加固技术可细分为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评估技术和加固改造技术。检验测试技术的基础,为鉴定与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基本数据。鉴定与评估技术是该项技术的关键,是连接检验测试技术与加固改造技术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分析、比较和论证,确定影响结构性能的因素、各因素影响的程度、存在问题的性质,确定问题的处理方案。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是针对结构存在问题的处理,包括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操作,是对全套技术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验证阶段。 关键词:结构检测结构加固 一、概述 50年来,我国的结构验测与加固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项到全面、从局部构件到整体结构的发展过程。非凡是最近20多年,结构的检测与加固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应用对象已从开始阶段的单层的破旧民居扩展到建设工程中的各类结构。 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节省国家与企业的资金、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检验与测试技术 结构的检验测试与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送样和质量检查有明显的区别,它通常为事后的检验与测试,如:在浇注好混凝土后,测定钢筋的配置情况等。因此其工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检验与测试技术一般为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技术。 我国的结构检验测试技术走的是“引进—消化—提高”和“借鉴—独创”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1、混凝土结构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没有什么现代的检测手段。直到六十年代中期才开始进行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方法的研究。七十年代中期,原国家建委把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列入了建筑科学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到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本全国性检测规程《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问世。此后,关于混凝土强度及缺陷的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持续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关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已有回弹法、超声法、钻芯法、拔出法和灌入法等,以及由上述基本方法组合而成的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回弹综合法等。较为成熟的混凝土强度和缺陷检测方法已经有了全国性的检测技术规程,如:

钢结构介绍

钢结构介绍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 钢结构分类 重钢结构 1.厂房桁车起吊重量:≥25吨。 2.每平米用钢量:≥50KG/M2。如:石化厂房设施、电厂厂房、大跨度的体育场馆、展览中心,高层或超高层钢结构。 轻钢结构 轻钢也是一个比较含糊的名词,一般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88)中第十一章“圆钢、小角钢的轻型钢结构”,是指用圆钢和小于L45×4和L56×36×4的角钢制作的轻型钢结构,主要在钢材缺乏年代时用于不宜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制造的小型结构,现已基本上不大采用,所以这次钢结构设计规范修订中已基本上倾向去掉。另一种是《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所规定的具有轻型屋盖和轻型外墙(也可以有条件地采用砌体外墙)的单层实腹门式刚架结构,这里的轻型主要是指围护是用轻质材料。既然前一种已经快取消,所以现在的轻钢含义主要是指后一种。 设备钢结构 设备钢结构是指大型设备中的钢结构部分,根据青冶工程(QYETC)技术人员的经验,以下结构应可划入设备钢结构范畴:架桥机的塔架钢结构、起重机的起重大梁、起重机车身、大型设备支架等,属于对精密性、材质、连接等要求较高的精密钢结构之一。对于成套设备来说,是最主要的受力部分,在功能上起到结构性作用。 钢结构特点 抗震性抗风性耐久性保温性隔音性舒适性快捷环保节能等特点 钢结构优劣 优、钢结构住宅比传统建筑能更好的满足建筑上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并可通过减少柱的截面面积和使用轻质墙板,提高面积使用率,户内有效使用面积提高约6%。 二、节能效果好,墙体采用轻型节能标准化的C型钢、方钢、夹芯板,保温性能好,抗震度好。节能50%, 三、将钢结构体系用于住宅建筑可充分发挥钢结构的延伸性、塑性变形能力强,具有优良的抗震抗风性能,大大提高了住宅的安全可靠性。尤其在遭遇地震、台风灾害的情况下,钢结构能够避免建筑物的倒塌性破坏。 四、建筑总重轻,钢结构住宅体系自重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可以大大减少基础造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