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14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题04121

全国2014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题04121

全国2014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题04121
全国2014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题04121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是

A.秦汉时代B.魏晋时代

C.隋唐时代D.宋代

2.先秦典籍《老子》、《庄子》、《列子》属于

A.阴阳家B.道家

C.道教D.法家

3.以“梗概多气”为基本风格的诗歌时代是

A.建安诗歌B.太康诗歌

C.正始诗歌D.东晋玄言诗

4.春秋时期,实行“案田而税”财政制度的是

A.鲁国B.秦国

C.齐国D.赵国

5.人与人之间分别开来的力量中最正确的是

A.不同的风俗和习惯B.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C.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D.文化

6.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白马非马”、“坚白论”的公孙龙属于

A.儒家B.墨家

C.名家D.法家

7.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金瓶梅》D.《红楼梦》

8.乡举里选制始于

A.夏代B.商代

C.周代D.秦代

9.甲骨文中有关武丁二十九年十二月望日的记录是

A.日食B.月食

C.哈雷慧星D.太阳黑子

1O.与中国明朝的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西方传教士是A.利马窦B.汤若望

C.马可·波罗D.南怀仁

11.中国绘画史上被尊为“画圣”的画家是

A.顾恺之B.吴道子

C.阎立本D.张择端

12.由私学承担的初级启蒙教育被称为

A.私学B.蒙学

C.家学D.国学

13.古代我国用于测量日影的仪器是

A.仪象B.仰仪

C.漏壶D.圭表

14.《三国志》、《后汉书》、《宋书》、《南齐书》、《魏书》等出现的时期是A.三国B.魏晋南北朝

C.隋朝D.唐朝

15.中国书法史上“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时代是

A.秦汉B.汉代

C.魏晋D.唐代

16.唐代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称为

A.进士B.贡士

C.举人D.解元

17.《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宋代大儒

A.周敦颐B.程颢

C.程颐D.朱熹

18.按照汉字六书的理论,“月”字属于

A.象形字B.会意字

C.形声字D.指事字

19.书院起源于

全国2018年4月自考考试国际私法试卷(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考试国际私法试卷 (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24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哪一位学者把有关公共秩序的强行法分为“国内公共秩序法”和“国际公共秩序法”?( C ) A.萨维尼 B.斯托雷 C.布鲁歇 D.巴托鲁斯 2.率先采用国籍作为确定属人法的连接点的是( C ) A.1971年《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 B.1978年《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法规》 C.1804年法国民法典 D.1896年《德国民法施行法》 3.下列关于识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识别是解决援用哪一冲突规范的前提 B.识别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外国法的适用 C.识别的依据有法院地说、准据法说、分析法学及比较法学说等 D.识别还包括对冲突规范的解释 4.《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2条规定:“本联盟任何国家的国民,在保护工业产权方面,在本联盟所有其他国家内应享有各该法律现在授予或今后可能授予各该国国民的各种利益。”是一条( C ) A.最惠国待遇制度的规定 B.互惠待遇制度的规定

C.国民待遇制度的规定 D.非歧视待遇制度的规定 5.在中国历史上,下列哪一期间外国人在中国的民事法律地位处于特权时期? ( C ) A.从西汉到明末 B.从明末倭寇及葡萄牙、荷兰的入侵至鸦片战争 C.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D.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6.巴托鲁斯是以下哪种学说的代表人物? ( D ) A.国际礼让说 B.关系本座说 C.既得权说 D.法则区别说 7.关于婚姻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C ) A.适用婚姻举行地法 B.适用当事人本国法 C.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D.选择适用属人法和行为地法 8.当事人具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均为外国国籍时,在确定其本国法时,各国可能的做法不包括( C ) A.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优先 B.以当事人住所或惯常居所所在地国国籍优先 C.以当事人最先取得的国籍优先 D.以与当事人有密切联系的国籍优先 9.就国际私法的立法名称来说,l3本称之为( C ) A.民法施行法 B.冲突法 C.法例 D.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 10.属于属人连接点的是( A ) A.住所 B.动产所在地 C.婚姻举行地 D.合同履行地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2014年6月) 是非题 1. 为侠文化开启先导的是道家的任侠风气。(×) 2. 对于魏晋时代,鲁迅先生评价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一、单选题 A 1.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 1.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史记》 C 1.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人本思想 3.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外儒内法 4.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神仙家)。 5.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蜕变时代 6.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南方亚文化圈 7.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宋元时期 8.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洪秀全 D 1.《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2.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人的作为 3.“道生一”语出()。老子 4.“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在()。宋代 5.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6.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7.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董仲舒 F 1.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两汉之际 2.佛教传入中国,最初是流传于社会上层,佛教开始深入下层是在(东汉末年) 3.佛学中国化的过程中,相应地产生了士大夫僧侣化和僧侣的士大夫化,其中,士大夫的僧侣化被称为()居士 4.翻译《天演论》,介绍进化论思想的人物是()。严复 5.凤在皇室和民间有着广泛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凤是()。凤是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G 1.根据考古材料,中华大地出现活跃的先民的身影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 2.根据著名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可以划分为()六大区系 3.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最为准确的是()。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4.关于我国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观风”的意思是指()。收集各地民歌,并从中找出民怨 H 1.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是()。龙 2.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林逋 3.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是在()。明代 4.“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百家争鸣 J 1.酒文化在殷代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以制造酒器出名的氏族,如()。长勺氏 2.将情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从而使“情”与“欲”合而为一的是()。宋儒 3.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则天将灾异以示警,甚至使之败亡,投命于新君王()王权天授 K

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导读: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以18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 【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

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 【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 【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课程代码03708)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5.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 B.王韬 C.龚自珍 D.魏源 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新民丛报》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儒学神秘化,把儒家“仁、义、礼、智、信”与“金、木、水、火、土”相比附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 C.宋代儒学D.明代儒学 2.汉乐府民歌《上邪》是() A.讽刺诗B.爱情诗 C.颂诗D.游仙诗 3.使人与人之间分别开来的力量中最正确的是() A.不同的风俗和习惯B.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C.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D.文化 4.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是() A.尹B.太师 C.相D.卿 5.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白马非马”、“坚白论”的公孙龙属于() A.儒家B.墨家 C.名家D.法家 6.白居易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他的() A.讽喻诗B.闲适诗 C.感伤诗D.杂律诗 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创造,立秋后紧接着的一个节气是()A.处暑B.秋分 C.寒露D.霜降 8.唐代省试考试中及第者中的第一名被称为() A.状元B.探花 C.举人D.贡士 9.与中国明朝的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西方传教士是() A.马可·波罗B.汤若望 C.利马窦D.南怀仁 10.下列先秦散文中创作寓言的数量最多的是() A.《韩非子》B.《庄子》 C.《孟子》D.《荀子》 11.由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创制的历法是() A.《授时历》B.《统天历》

C.《太初历》D.《大明历》 12.明清时期会试中的第一名叫() A.秀才B.举人 C.会元D.亚元 13.记载了虞、夏、商、周四朝政治活动和史事追述的政治史书是()A.《国语》B.《尚书》 C.《春秋》D.《战国策》 14.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属于() A.风俗画B.院体画 C.文人画D.市井画 15.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之交叫() A.“莫逆之交”B.“忘年交” C.“忘形交”D.“神交” 16.创立“开元通宝”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高祖 17.摘取《资治通鉴》中的重要史实,分类编辑成《通鉴纪事本末》的南宋史学家是()A.朱熹B.郑樵 C.袁枢D.陈邦瞻 18.著名的《洛神赋图卷》的作者是() A.张僧繇B.吴道子 C.陆探微D.顾恺之 19.周武王、周幽王的称号是() A.谥号B.年号 C.庙号D.尊号 20.真正意义上的纸钞——交子出现在() 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 21.春秋以来儒家与墨家并称为“显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公输般B.墨翟 C.墨瞿D.惠施 22.在古代职业称谓中,“疱丁”是指() A.屠夫B.厨师 C.艺人D.铁匠 23.中国第一次统一度量衡的皇帝是() A.周文王B.秦始皇

中国文化导论考点整理

绪言一文化的定义简单应用文化的定义文化即人话其 中“文”即纹路“化”即从人心到人体由物质到精神在到物质的 过程。西方学术认为文化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 的那些方面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国内通常把文化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 部财富的总和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仅指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综合运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八 个阶段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八个阶段如下第一个阶 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或者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 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史中的传说时代。旧石器时代人类主 要用打击、刮削的方法制造粗糙的石器工具新石器时代主要使用磨制方法工艺较为精细。就物质文化来看中国在新时期时代已经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制陶业和丝织业的出现 导致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旧制度文化而言中国文化的史前期经历了从血亲杂交、血缘群婚到族外婚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从公有制到私有制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就精神文化而言中国的史前文化遗迹呈现出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形态。具有记事或象征特征的刻绘符号一杯较为普遍的的发现。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原始艺术遗迹也在各地被普遍发现。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 或者“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三代。这个时代主要有

文字的发明。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出现、阶级与国家的建立、宗教性礼仪中心的建筑等此外大型的宫殿、祭坛和文字的发现无不确切标志着中国文明时代的初现。周代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无所不包而又文质彬彬的礼乐文明。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的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社会制度方面封建制度开始萎缩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已在酝酿之中。文化思想方面以儒、墨、道、法、名。阴阳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开始崛起。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国家大力推行思想文化的统一“焚书坑儒”事件也严重破坏可古代经典的传承终因秦政暴虐被汉王朝取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汉王朝均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国力最强的国家。修筑万里长城创立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开辟丝绸之路建立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此外还有汉赋、汉文以及纪传体通史《史记》、断代体《汉书》和指南针和造纸术的发明。此阶段对于中国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还有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的创立。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转折时期。在社会政治方

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00398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9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被后世誉为 儿童的发现者”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皮亚杰 D.卢梭 2.提倡平民化幼儿教育二创办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和第一所劳工幼儿团并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学门 3.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爱弥儿“ 4.提倡中国化的活教育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学门 5.把教育看作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自身生产的需要的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学前教育作用于政治的主要途径是 A.普及教育 B.培养人才 C.制造舆论 D.教育立法 7.我国学前教育充分吸收外国的教育理论如皮亚杰的建构理论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二瑞吉欧的课程理论等,体现了学前教育对文化的 A.传承功能 B.交流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浙00398#学前教育原理试题第1页(共5页)

【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4月自考写作(一)考试真题

全国2018年4月自考写作(一)考试真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写作(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0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成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每一篇作品都熔铸广作者独特的经验、思维、才情、品格、见解和语言风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活动具有鲜明的 A.综合性 B.实践性 C.自然性 D.主体性 2、古人所谓“袖手于前”、“成竹在胸”是指在写作前对文章进行整体设计,包括了设计文章的主题、表现方式、主要论据以及论证方式等,这种常常在头脑中完成的设计是文章构思阶段中的 A.聚思 B.立意 C.运思 D.谋篇

3、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纳入形式规范的轨道加以熔铸,要求作者在写作中相应地建立文体意识、结构意识和语言意识,这是写作活动中经常运用到的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式思维 D.目的思维 4、“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是指为了给作品的感染力打下基础,写作者在观察时应 A.选取理想的观察视点和方法 B.抓往观察对象的特点 C.做好观察记录 D.选取理想的观察方法 5、写作中把客观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特征、组成部分,根据需要在头脑中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比如孙悟空、美人鱼等,这是采用了想象方式中的 A.黏合 B.联想 C.夸张 D.典型化 6、确定作品的语调包括语体和风格,是写作谋篇过程中的 A.定体 B.定纲 C.定调 D.立意 7、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安排层次,这属于文章结构模式中的 A.串珠式结构 B.横向结构式 C.复迭式结构 D.纵向结构式 8、《怀念萧珊》中巴金把夫妻之间的深情和萧珊对他的关照全融注于叙事之中,这种抒情方法是 A.寓情于事 B.寓情于景 C.寓情于物 D.寓情于理

中国文化导论 复习题

1.文化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进一步则有简有繁,其简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两类,其繁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类,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和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或“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 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轴心时代”的说法借自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 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 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时期。 第六阶段:是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隋,唐两代。 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年代,以北宋,南宋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中国文化在此阶段中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折。 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明,清两代。 3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第二、伦理本位。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是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 第三、天人合一。天,在此指自然。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第五、尚中贵和。中者,中庸;和者,和谐。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4中国文化的现代化: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人只是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如西方,这一阶段是文化变革主要是物质层面上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主张不仅要学西方的科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制度层面上的。 1911年辛亥革命是一场制度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文化变革已远远超出了物质和制度的范畴,而深及文化的核心——观念的层面。a 5近现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争论: 1、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引起激烈的争论,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 2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3东西文化之争; 4科学与玄学之争; 5中国社会性质之争。 6.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以及当代有关“人文精神”“复兴儒学”“回归传统”和“学术与思想”的种种争论。 第一章 第一节儒家 一、儒家思想简史

2017年4月全国自考00157管理会计(一)试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管理会计(一)试卷 (课程代码00157)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所谓成本无差别点是指使两个备选方案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计算公式为 A.两方案完全成本之差/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 B.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完全成本之差 C.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 D.两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 2.下列不属于不确定性决策常用的方法的是 A.小中取大法B.大中取大法C.大中取小法D.折衷决策法 3.在一个控制期内,当实际产销量已经确定时,不会根据实际产销量进行相应调整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A.固定预算B.弹性预算C.滚动预算D.零基预算 4.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引起营业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A.变动生产成本B.固定性制造费用C.变动销售费用D.销售收入 5.在管理会计中运用最广泛、能反映最基本的本量利关系的是 A.边际贡献式本量利图B.标准本量利图 C.利量图D.散布图 6.下列不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A.广告和促销费B.研究开发费C.财产税D.职工培训费 7.在评价长期投资方案的常用方法中,下列属于非折现现金流量法的是 A.现值指数法B.内部报酬率法C.净现值法D.平均报酬率法 8.下列属于外部故障成本的是 A.产品售后服务维修费B.员工技术培训费 C.产品检验测试费D.产品瑕疵修复费 9.一般应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承担主要责任的部门是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全国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词语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试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关注人和人的生活的集体主义的人文精神;(1分) 2、重视人类群体伦理秩序的伦理本位立场;(1分) 3、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境界(2分) 4、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基础上的尊君重民的思想(2分) 5、尚中贵和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2分)42.简述唐代的官学体制 三省六部制(2分)

中书省(拟定全国最高政令等)(1分) 门下省(参与军国大事讨论,审阅上行文书)(1分) 尚书省(最高执行机关)(1分) 六部,属尚书省,分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3分) 43.简述汉代乐府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内容 汉乐府诗内容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 1、深刻的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愤情绪,如《东门行》、《孤儿行》、《病妇行》。(2分) 2、反映当时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揭露骄奢淫逸的豪贵生活,如《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鸡鸣》。(2分) 3、反应兵役频繁,人民苦于久役的时代特点,表示出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宁静生活的愿望,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2分) 4、表现出两性之间爱与恨的心声,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1分) 5、表现人世险恶、祸福无常,表示乐生恶死的愿望,如《薤露》、《蒿里》。(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

全国2017年4月自考法学概论(00040)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4月自考法学概论(00040)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4月自考法学概论(00040)试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法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0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法制的中心环节是(B) A. 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依法办事 D.违法必究 2.我国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是(D) A. 1988年宪法修正案 B. 1993年宪法修正案 C. 1999年宪法修正案 D. 2004年宪法修正案 3.我国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章不得称为(C) A. 办法 B.规定 C.条例 D.命令 4.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是(D) A. 行政机关的职工 B.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 C. 行政人员 D.公务员 5.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B) A.国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B.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C.国家行政机关与法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6. 西方学者对行政的含义各说不一,比较普遍的是把行政理解为(C) A. 社会事务的管理 B.经济事务的管理 C. 国家事务的管理 D.文化事务的管理 7.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应当首先清偿的费用是(B) A.拖欠的税款 B.拖欠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 C.拖欠的银行贷款 D.拖欠的合同贷款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047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唐人语句中,用以抨击“套板反应”的是 A.蓝田日暖玉生烟 B.僧推月下门 C.烟光凝而暮山紫 D.惟陈言之务去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 C.对偶 D.借代 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 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 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 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 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 4.下列《垓下之围》的人物语言中,表现项羽对自己失败原因至死不悟的是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我何面目见之 C.时不利兮骓不逝 D.是何楚人之多也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人物形象特点中,属于许远的是

2020年7月浙江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汉散文的巨大成就主要是() A.《吴越春秋》 B.《汉书》 C.《汉纪》 D.《史记》 2.以演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而传世的歌唱家是() A.公孙大娘 B.李延年 C.姜夔 D.李清照 3.______在宫廷禁苑里选择“梨园”作为教习乐舞的场所,后世就称戏班为梨园。() A.清世祖 B.汉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4.东晋王羲之的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A.《兰亭集序》 B.《张迁碑》 C.《泰山刻石》 D.《松风阁诗帖》 5.现存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行的() A.《周礼》 B.《十三经注疏》 C.《论语》 D.《金刚经》 6.把散见于群书中的资料摘录出来,分门别类,汇编成书,这样的书被称为() A.类书 B.经书 1

C.丛书 D.史书 7.战国时期石申编制的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它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赤道坐标体系。 () A.《石氏星纪》 B.《石氏星表》 C.《大业历》 D.《太初历》 8.徐光启的农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农桑》 9.我国南朝数学家______准确地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A.刘徽 B.祖冲之 C.贾宪 D.沈括 10.______提出了“文以载道”散文创作主张。() A.韩愈 B.苏轼 C.王安石 D.李东阳 11.“望闻问切”四诊法是______发明的。()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2.在古代称谓中,“细君”是用来称呼______的。() A.妻子 B.小姨子 C.同学 D.弟弟 13.秦汉时的官制是______制。()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寺五监制 D.三省制 14.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人情小说是() 2

2017年4月全国自考

2017年4月全国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考前试题和答案000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分,共3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下列设备中,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是() A. USP B. 条形码阅读器 C. 绘图仪 D. 鼠标器 【正确答案】 C 第2题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中,PROM是() A. 可读写存储器 B.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C. 只读存储器 D.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正确答案】 D 第3题在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中,字长是() A. 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够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 B. 8位二进制长度 C. 计算机的总线数 D. 存储系统的容量 【正确答案】 A 第4题在Word中,下拉出Word控制菜单的快捷键是() A. Shift+空格键 B. Ctrl+空格键 C. Alt+空格键 D. Ctrl+Tab 【正确答案】 C 第5题下列关于“Word”文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次只能打开一个文档 B. 只能打开Word格式的文档 C. 文档只能以Word格式保存 D. 可以一次保存多个文档 【正确答案】 D 第6题在Word中,关于页码叙述错误的是() A. 对文档设置页码时,可以对第一页不设置页码 B. 文档的不同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码 C. 删除某页的页码,将自动删除整篇文档的页码 D. 只有该文档为一节或节与节之间的连接没有断开,C才正确 【正确答案】 C 第7题 Excel 2000工作表最底行为状态行,准备接收数据时,状态行显示()A. 就绪

《中国文化导论》笔记(自考04121)

04121中国文化导论笔记1 序言 (1)简述文化的定义。 文化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其进一步的分类则有简有繁。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试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八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或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时期 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中的传说时代。 2.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形时代或“青铜时代” 3.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 4.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统一”的时代。 5.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 6.第六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公元581年~618 年)、唐(公元618年~907年)两代。 7.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时代,以北宋(公元960 年~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 8.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16年~1911年)两代。 (3)论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人文精神。其关注的中心,是人和人的生活。 2、伦理本位。与集体主义的人文精神相关联,中国文化特重人类群体的伦理秩序。 3、天人合一。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4、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 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5、尚中贵和。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 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第一章 (1)试论儒家思想嬗变的四个阶段。 1.先秦儒家。周灭商后,以周公为代表的政治领袖定了一系列维护 嫡长子继承权的宗法制度,并提出相应的伦理道德观念。 2.两汉经学。儒家正式跃居于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式的主导地位, 先秦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被列为经典。 3.南宋理学。汉代经学内部的今古文之争经过此消彼长的长期斗争, 今文经亡失于两晋之际,古文经独传,成为唐代官学。 4.清代朴学。清代儒士将明王朝的衰亡归咎于名儒学风的空疏浮泛, 清初儒学掀起了以扬弃宋明理学为前提的复兴汉学的运动,以期经世致 用。 (2)试论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提出“循天下之公”,“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主张选贤使能,“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 在哲学思想上,驳斥程朱“理在气先”、“道在器先”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陆王“心学良知”之说,提出“天下唯器”、“理不先而气不后”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 1、游牧文化 2、农耕文化 3、商业文化(海滨) 其中,1和3属于一类。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 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 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 (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 (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2、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比较: 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但希腊虽有共同文化,却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因此后来希腊被罗马取代,而中国是内部政治交替,文化改进。 希腊、罗马、基督教会是近代西方文化三大主源。 西方人看历史,是变动;中国人看历史,是转化、绵延。西方人看历史,是空间与权力的向外伸展;中国人看历史,是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是我与非我,中国

2018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A) A.两期 B.三期 C.四期 D.五期 2.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C) A.“尚公正” B.“尚公德” C.“尚公义” D.“尚公益” 3.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D) A.栽培小麦 B.井渠双灌 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车 4.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C) A.栈车 B.轿车 C.路 D.轩 5.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D) A.春秋 B.战国 C.秦代 D.汉代 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C) A.鲁班 B.蔡伦 C.毕昇 D.伏羲 7.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B) A.母系家长制 B.父系家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8.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D) A.吏部 B.户部 C.丞相 D.皇帝 9.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C)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君主专制制度 10.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C)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B)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 D.汉《九章律》 12.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C) A.“上下与天地同流”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13.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C) A.周公 B.孟子 C.孔子 D.朱熹 14.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D) A.元始天尊 B.灵宝天尊 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 15.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B) A.五礼 B.六艺 C.五射 D.六书 16.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C) A.在明明德 B.在亲民 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 17.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B) A.假名 B.谚文 C.字喃 D.汉字 18.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A) A.老子 B.陆机 C.曹丕 D.葛洪 19.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B) A.东汉魏晋阶段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20.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B) A.欧洲 B.泰西 C.远西 D.西洋 二、多项选择题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谢尔曼反垄断法>是美国也是世界第-部反垄断法规,其颁布的时间是( ) A.1890年 B.1914年 C.1933年 D.1936年 2.下列不属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内设机构的是( ) A.公平交易司 B.市场规范管理司 C.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D.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 3.广告与其他宣传(如新闻)的本质区别是( ) A.必须付费 B.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C.必须有明确的广告主体 D.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 4.将市场竞争行为分为完全竞争行为和不完全竞争行为的划分标准是( ) A.根据市场竞争行为的范围大小 B.根据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竞争行为中的侧重点不同 C.根据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竞争行为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D.根据生产经营者的市场竞争行为是否采用价格手段 5.下列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的手段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与国民经济管理工作相同,以适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和其它手段为辅 B.根据工商行政管理的性质,工商行政管理的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C根据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决定了工商行政管理的手段是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经济手段为辅 D.由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所以政府管理经济的手段同样适用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包 括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6.关于注册商标的转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注册商标转让就是指商标使用权的转移 B.注册商标转让,必须将商标权整个转让 C.合同转让是注册商标转让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D.注册商标转让,必须依法办理转让手续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7.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在采取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时,最高奖的金超过人民币( ) A.1000元 B.3000元 C.5000元 D.10000元 8.工商行政管理在解诀市场失灵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限制垄断、促进竞争、促进市场信息完善 B.扶持垄断、促进竞争、促进市场信息完善 C.提供适应水平的公共产品 D.解诀外部影响问题 9.POP广告,即( ) A.邮寄广告 B.广播广告 C.销售现场广告 D.户外广告 10.在一般情况下,合同争议行政调解的时限是() A.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调解终结 B.自受理之日起3个月调解终结. C.自调解之日起2个月调解终结. D.自调解之日起3个月调解终结. 11.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纵向结构组织系统分为() A.三个层次 B.四个层次 C.五个层次 D.六个层次. 12.国外消费者运动最早兴起于(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1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使市场经营主体知悉某一事件或要求所采取的行政措施,称为( ) A.通知 B.确认 C.许可 D.赋予 14.企业法人有效设立的标志是( ) A.提出登记申请 B.通过前置审批 C.取得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 D.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5关于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官方的群众性社会团体 B.它是一一个半官方的群众性社会团体 C.它是一一个纯民间的群众性社会团体 D.它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群众性社会团体 16.行政复议的程序是( A.申请、审理、受理、决定 B.起诉、受理、审判、执行 C.申请、受理、审理、决定 D.起诉、审理、审判、执行 17.把少数几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的供给的市场结构称为( ) B.垄断竞争市场 A.寡头垄断市场 D.完全垄断市场 c.完全竞争市场 18.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司的职责是执行( ) A.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和<克顿法》 B.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和《谢尔曼法》 c <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D《克茉顿法>和《鲁宾逊一帕特曼法》 19有效的承诺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