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 外 大 学 部 分 现 用 教 材 及 教 学 参 考 书--生命科学

国 外 大 学 部 分 现 用 教 材 及 教 学 参 考 书--生命科学

国 外 大 学 部 分 现 用 教 材 及 教 学 参 考 书--生命科学
国 外 大 学 部 分 现 用 教 材 及 教 学 参 考 书--生命科学

国外大学部分现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04.07.02.

《中国电影史》课程学习大纲(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doc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95002 课程类型:任意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0 实验(上机)学时:无学分:2.0 适用对象:无限制 先修课程:无要求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电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产业。学习《中国电影史》是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中国电影史上许许多多优秀的影片有着极高的文化艺术含量,如《神女》、《春蚕》、《马路天使》、《小城之春》、《我这一辈子》、《农奴》、《林家铺子》、《祝福》、《巴山夜雨》、《骆驼祥子》、《黄土地》等,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对这些优秀的影片知之甚少,学习《中国电影史》可以弥补这样一个缺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中国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历史的极其生动形象的教材,这类影片有很多,如《渔光曲》、《三个摩登女性》、《壮志凌云》、《松花江上》、《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征北战》、《红旗谱》、《于无声处》、《芙蓉镇》、《西安事变》、《开国大典》等等。学习《中国电影史》也可以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电影事业走过的百余年艰辛曲折的历程以及中国电影人的执着追求,从而对发展现在的电影产业乃至于整个文化产业有所借鉴。 概括地说,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经典影片,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中国电影史》在教学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

上篇为早期中国电影,又分为四个部分:早期中国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创作、30年代以后兴起的左翼电影运动、抗日战争这一非常时期的中国电影和战后中国民营电影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中国电影产业草创时期的发展经历、早期电影人的杰出贡献和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影片。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条件、发展过程及其对以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侧重于讲述战争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破坏,以及具有正义感的中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第四部分着重介绍战后中国民营电影业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重新崛起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下篇为新中国电影,又分为三个部分:“文革”前的“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独特的电影现象、“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电影。第一部分既重点介绍“十七年”电影的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政治因素对电影事业的巨大影响,也充分展示“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的成就和电影人的风采。第二部分重点说明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摧残以及应如何正确看待“文革”时期的电影创作。第三部分重点介绍新时期中国电影人的新的探索以及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本门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并适当安排观看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由于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可以结合教学对象的要求灵活调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将给学生提供各个时期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的名录,以便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选择观看。本门课的考核方式为课堂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行政管理学》主要参考书目

基础参考书目: 1. 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娄成武主编:《行政管理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郭济主编:《中国公共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竺乾威主编:《公共行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张成福等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 [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 [美]理查德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竺乾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美]R. J. 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李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日]西尾胜:《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张成福王学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文献综述/读书笔记书目: 1.[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洲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日]西尾胜:《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美]詹姆斯·W·费斯勒:《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陈振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周敦仁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8.[美] 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谭功荣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美] 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谭功荣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美]丹尼尔·耶金、约瑟夫·斯坦尼斯罗:《制高点—重建现代世界的政府与市场之争》,(段宏等),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11.[美]劳伦斯·巴顿:《组织危机管理》,(符彩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13.[美]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陈宪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4.[美]查尔斯·汉普登、特纳等:《国家竞争力》,(徐联恩),海口:海南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参考教材及基本参考书

世界古代史参考教材及基本参考书 1. 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修订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2.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3. 崔连仲主编:《世界史·古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4. 朱龙华著:《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5. 周启迪著:《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6. 刘家和、王敦书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7.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8. 顾銮斋、夏继果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9. 晏绍祥:《世界古代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 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1981年。 12、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上册),重庆出版社,1986年。 13、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上册),重庆出版社,1982年。 14、北师大历史系世古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编》,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 世界中古史参考教材及基本参考书 1.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3. 黄洋、赵力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郭守田:《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5.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两卷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附件四: 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规范、标准及主要参考书目 1.建筑总平面设计(高等院校教材)………………………………用于第1科目 2.住宅设计原理(高等院校教材)…………………………………用于第1科目 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高等院校教材)……………………………用于第1科目 4.建筑构造(高等院校教材)………………………………………用于第2科目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用于第1、2科目 6.建筑结构上下册郭继武、龚伟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6月)…………………………用于第3科目 7.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复习参考资料(全国注管委,浙江省注管委编,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用于第3科目 8.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手册(有关费用组成及建筑面积部分) (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写)………………………用于第4科目 9.建筑师技术经济与管理读本 (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写)………………………用于第4科目 10.概、预算定额(土建部分)………………………………………用于第4科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用于第4科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用于第4科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用于第4科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9号)………………………………用于第4科目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总则第一~四章及 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用于第4科目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国务院第184号令)………用于第4科目 17.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用于第4科目 1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用于第4科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 (建设部第52号令)………………………………………………用于第4科目 20.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第81号令)……用于第4科目 21.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办法 (建设部、监察部第68号令)……………………………………用于第4科目 22.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第82号令)………用于第4科目 2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用于第1、2科目 24.总图制图标准GB/T60103—2001 ……………………………用于第1、2科目 25.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用于第1、2科目 26.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用于第1、4科目 2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用于第1、4科目 2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用于第1、2、4科目 29.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用于第1、4科目 3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用于第1、2、4科目 31.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用于第1、2、3、4科目 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用于第1、2、3、4科目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苏达根主编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土木工程材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彭小芹主编土木工程材料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年 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编建筑材料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5、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组编建筑材料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年 6、符芳主编,建筑材料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 2003年 7、刘正武主编土木工程材料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8、柯国军主编土木工程材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9、王春阳主编建筑材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0、迟宗立主编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年 主要参考期刊 1、新型建筑材料 2、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3、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材料保护 4、塑性工程学报 5、无损检测 6、功能材料 7、塑料工业 8、硅酸盐学报 ※<参考书目>

[1] 《土木工程材料》翟红侠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土木工程材料》,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Concrete:Microstrcuture, Properties, and Materials. P.K.Mehta. 2005 [4] 《土木工程材料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张德思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 社,2000年 [5] 《胶凝材料学》,袁润章,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6]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 《建筑装饰材料》,向才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5※<参考网站> [1]中国知网https://www.doczj.com/doc/aa12893575.html, [2]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211.70.57.9:85/ [3]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202.38.74.5/index.asp [4]中国混凝土网https://www.doczj.com/doc/aa12893575.html,/ [5]中国水泥制品网https://www.doczj.com/doc/aa12893575.html, [6]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https://www.doczj.com/doc/aa12893575.html,/ [7]相关高校《土木工程材料》精品课程网站,不再详细列举

中国古代文学3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中国古代文学3 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一、教材、参考书目 1.教材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下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高等教育出版社 (3)鲁洪生、赵敏俐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下册,中华书局 (4)傅璇琮、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辽金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 二、必背篇目 欧阳修《踏莎行》 梅尧臣《鲁山山行》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及其雅号 林逋《山园小梅》 晏殊《浣溪沙》

柳永《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 王安石《明妃曲》、《泊船瓜州》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老夫聊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及其雅号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黄庭坚《寄黄几复》、《登快阁》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陆游《钗头凤》、《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叶绍翁《游园不值》

漆艺教材及参考书

漆艺教材及参考书: ●乔十光主编:《漆艺》(美术卷/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年版; ●乔十光主编:《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乔十光著:《谈漆论画:乔十光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乔十光:《漆画技法与艺术表现》,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乔十光:《漆画》,浙江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何豪亮、陶世智:《漆艺髹饰学》,福建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何豪亮:《中华髹漆学》,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王琥:《漆艺概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王琥:《漆艺·中国漆艺简史/外国漆艺简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王琥:《漆艺术的传延》,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王琥著:《崇尚经典—画者文札》,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琥编著:《装饰与器物造型》,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王琥:《漆艺·漆艺髹饰学、漆艺材料学》,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埃姆勃朗(美):《漆艺术的世界历史》,纽约比利时兄弟出版公司,1987年版。 ●(英)卢西-史密斯著,朱淳译:《世界工艺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大西长利(日):《漆的源流》,NEC出版公司,1990年版; ●(明)黄成著、杨明注,王世襄编:《髹饰录》(坤集),合印日本蒹葭堂藏本,朱氏丁卯年刊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世襄:《髹饰录解说——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明)黄成著,(明)扬明注,长北译注:《髹饰录图说》(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 ●尹文编著:《漆水寻梦》,书海出版社,2004年版; ●皮道坚主编:《中日韩现代漆艺研究》,福建,福建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祝重华编著:《漆与艺术》,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陈恩深著:《当代漆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Mandarin Chinese著:《中国漆艺二千年》(中英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当代漆艺文集》,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年版; ●诸葛铠著:《墨朱流韵:中国古代漆器艺术》(中华文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 ●朱小禾、何艳编著:《漆器工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朱仲岳:《漆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余乐孝、吴可人等主编:《工艺制作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局编:《漆器制造技术》,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58年版; ●沈福文、李大树:《漆器制作工艺拮要》,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周怀松:《福州脱胎漆器髹饰集要》,福州漆器研究所,1983年; ●吉田光邦監修:《漆器入门》,京都,株式会社淡交社,昭和56年版; ●沈福文主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卷),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王世襄、朱家缙:《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漆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漆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陈晶主编:《中国漆器全集》,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 年版;

408考试教材以及参考书

一、数据结构 1.教材:《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严蔚敏的这本数据结构的教材是国内数据结构教材的权威。也是国内使用最广,其广度远远超越其他同类教材,计算机考研专业课命题必定以它为蓝本。这一本数据结构是2007年的最新版本,完全适合任何学校的考研数据结构的复习之用,是数据结构学习最权威的教材。 2.辅导书:《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网上广为流传的数据结构1800题相信只要是计算机考研的同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1800题是2001年推出来的,当时编者把电子版免费分享给大家,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也有纸质版本就是《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第二版是2007年最新出版的,对里面的题目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去掉了一些比较过时和重复的题,加上了很多名校最近几年的考研真题,总共大约1650题左右。真题就是训练的最好武器,相信当你复习完这本数据结构辅导书后,任何关于数据结构的考题都是小菜一碟。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 1.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出版社 这两本教材都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其权威性不言而喻,在国内是使用最广的两本教材,而前者应该略胜一筹。而且两位老师说教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都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网上甚至还有他们的讲课视频可以下载,再配合教材的使用,这样可以更加增强学习的效率。 2.辅导书:《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指导》徐爱萍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的这套辅导教材在广大的考生中有着极为优秀的口碑,特别是系列中的李春葆《数据结构考研辅导》在数据结构考研辅导资料中占据着数一数二的地位。这本辅导书通俗易懂,重点突出,特别适合于考研复习,特别是武汉大学以前的专业试题就完全以这本书为蓝本,甚至直接考上面的原题。唐朔飞的题集上面的题型也比较适合于考研,和它的配套教材一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三、操作系统 1.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毫无疑问这本教材是国内操作系统教材的权威,使用度很广,以往一般考操作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3] 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 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月。 [5] 《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7月。 [6]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年2月。 [7] [美] B.S.布卢姆。《教育评价》(中译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3月。 [8] 郑金洲。《教学碎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9] 李希贵。《学生第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10] 李镇西。《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5月。 [11]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年5月。 [1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5月。 [13]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1月。 [14]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3月。 [15] 黄希庭等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6月。 [16] 郝德元。《教育与心理统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1月。 [17]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 [18] 沧浪谢琳玉。《中国女孩心理成长枕边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年9月。 [19] 章士嵘。《认知科学导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 [20] 张祥斌。《逻辑思维训练》[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年7月。 [21] 宿春礼刘清海。《怎样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12年2月。

考研数学(数学三)公认教材及参考书

考研数学(数学三)公认教材及参考书 高等数学:同济五版 线性代数:同济六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三版 推荐资料: 1、李永乐考研数学3--数学复习全书+习题全解(经济类) 2、李永乐《经典400题》 3、《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数学三)真题》 考研数学规划: 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KO 复习资料来说:李永乐的不错,注重基础;陈文灯的要难一些。 经济类一般都用李永乐的(经济类数学重基础不重难度),基础好的话可以考虑下陈文灯的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很不错陈文灯的高等数学很不错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内容结构:高等教学约56%线性代数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22% (三)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 完形填空:10分(20道选择题每题0.5分)[可以抛弃的题型] 阅读:60分 其中阅读A部分(阅读理解):40分(20道选择题每题2分)(这个是重中之重) 阅读B部分(新题型):10分(5道题每题2分一共有四种题型) 阅读C部分(翻译):10分(5道题每题2分) 作文:30分(除了阅读A之外最重要的部分) 小作文(书信作文):10分 大作文(图画作文):20分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考试大纲考点归纳(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随机事件和概率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完备事件组概率的概念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几何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三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 考试内容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常见的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切比雪夫不等式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考试内容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力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 列维-林德伯格定理 六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总体个体简单的随机样本统计量经验分布函数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X2的分布t分布F分布分位数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七参数估计 考试内容 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和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配套教材和主要国外参考书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配套教材和主要国外参考书

清华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配套教材 及主要的国外参考书 1 配套教材 (5) 1.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 (5) 1.1.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封面 (5) 1.1.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序6 1.1.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目录 (8) 1.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 (24) 2.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封面 (24) 2.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封底 (25) 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师手册》 (27) 1.3.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师 手册》封面 (27) 1.3.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教师 手册》前言 (28) 1.4《帮你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9)

1.4.1 《帮你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封面29 1.4.2 《帮你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前言30 1.4.3 《帮你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目录31 2 主要的国外参考书 (43) 2.1 Fundamentals of Analog Circuits (43) 2.1.1Fundamentals of Analog Circuits封面 (43) 2.1.2 Fundamentals of Analog Circuits版权 页 (44) 2.1.3 Fundamentals of Analog Circuits前言 (45) 2.2 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49 2.2.1 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封面 (49) 2.2.2 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版权页 (50) 2.2.3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 出版说明 (51) 2.2.4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 序53 2.3 Electronics for Electricians (54)

北京大学中系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整理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 “最低限度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大、清华出版社都有。 一口气可以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 选录作品比较多,或许不太好找。 ◆作品: 《古文观止》没事背几篇吧。 《天下才子必读书》常森老师经常推荐的,是金圣叹的评点本,可以翻翻。 这两本书读完,古代散文一关勉强可以算过了。这里面诸子文、骈文比较少,可以自己找来补充。《论语》《孟子》《庄子》等等,看不完全部,找个选本看。后者可以看《文选》《六朝文絜》等。汉赋就看《文选》中选的吧。大赋太难,不想看的拉倒,《登楼赋》《洛神赋》这样的总该能看。《诗经》《楚辞》还是那句话,看不完的看选本。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汉唐之间的诗歌,看看也就够了。 《唐诗别裁集》读这本书让人有勇气不考六级。两千左右首诗,有点多。 关于唐诗,我最想说的是,可以先熟读《唐诗三百首》。 马茂元《唐诗选》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我很喜欢的一个注释本。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大约有六七百首,比较全面的反映唐宋词的面貌。 钱钟书《宋诗选注》不用我说了。 张鸣《宋诗选》 张老师的书,长长的一个序言,加上很精彩的作家小传、诗歌分析,了解宋代诗歌基本够用了。汪辟疆《唐人小说》程毅中《宋元小说话本集》 宋元之后,大家可以把以前作为最常识性的知识知道却没有读过的书读一下,比如《西厢记》《牡丹亭》还有传说中的四大名著等等。可以不喜欢,可以尝试读一下读不下去再扔掉,但不能不读,总不能从中文系毕业后连四大名著都没有尝试读过吧。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教材: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郭绍虞《历代文论选》有一卷本和四卷本,各取所需。 像毛诗序、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沧浪诗话等经典文献,不怕熟读成诵。 中国现代文学 ◆课本: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史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我们现代文学的祖师爷。 其实他的《中古文学史论》也非常值得一看,虽然与现代文学专业不直接相关,其方法直承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经典之作,现在还出了一个简编本。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上述几则书目都是陈平原老师开列的。一个总括的现代文学史,以下是各类别的文学史,如小说史、诗歌史、批评史,都是各领域的专家撰写的。 ◆研究著作: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说它政治色彩、僵化偏颇,但我认为这种开山之作还是应该看一看。会很有意思,很多与我们接收的主流文学史判然相悖的论述与视角,我当时还小,读完以后感觉像看了秘籍乱练功的小孩,两道内力在体内打架。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心灵的探寻》《1948天地玄黄》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学史书写

需要的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1]Kress G &V an L T.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 Routledge,1996. [2]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 5) .[3]Van L T.Speech,Music,Sound[M].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9.[4]李妙晴.《言语声音音响》评介[J].人民音乐,2010,( 3) . [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综合框架[J].中国外语,2009,( 1) . [6]桑尼.解读影像[M].台北: 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1990. [7]张德禄,袁艳艳.动态多模态话语的模态协同研究———以电视天气预报多模态语篇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1,( 5) . [1] O’Halloran, Kay L.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 [C]. London: Continuum, 2004. [2] Kress, G. Literacy in the New Media Age [M].London: Routledge, 2003. [3] Kress, G. and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C]. London: Routledge, 1996. [4] K ress, G. & 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C]. London: Arnold, 2001. [5] O’Toole, M. 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 [M].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6] R o y c e , T. M u l t i m o d a l i t y i n t h e T E S O Lclassroom: Exploring visual-verbal synergy [J].TESOL QUARTERL Y, 2002, 36(2). 191-205. [7] Halliday, M.A.K.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3. [8] Halliday, M.A.K. & Ha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M].Geelong, Vic.: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9] Halliday, M.A.K . & Matthiessen, C.M.I.M.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 Edward Arnold, 2004. [10] Halliday, M.A.K. & Matthiessen, C.M.I.M.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M]. London: Cassell, 1999. [11] Lim Fei, V. Developing an integrative multi-semiotic model [A]. In O’Halloran, Kay L.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C]. London: Continuum, 2004: 220-246. [12] Martin, J.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2. [13] 胡壮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1). [14] 李战子.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 外语研究, 2003(5). [15] 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 2007(5).

MBA课程教材及参考书

MBA课程教材及参考书 1.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第1 学期 任课教师:殷群 先修课程:无 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教材: 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书:

哈罗德?孔茨著:《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约翰?斯通纳等,管理学教程,华夏出版社出版。 2. 课程名称(中文):管理经济学 课程名称(英文):Managerial Economics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学期:第1 学期 任课教师:陈伟民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教材:《管理经济学》[美]H克雷格·彼得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1、《管理经济学》袁志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管理经济学》吴德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课程名称:数据、模型与决策 课程英文名称:Data, Modeling and Decision-making 学时:48 学分: 3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张相斌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教材:Barry Render Ralph M. Stair, Jr. Michael E. Hanna. “面向管理的数量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主要参考文献:David R. Anderson Dennis J. Sweeney et al. “数据、模型与决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课程名称:战略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Strategy Management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第1 学期 任课教师:刘立 先修课程: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等 教材 [1] 刘冀生.企业战略管理(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2] H.明茨伯格等. 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 M.E.波特. 竞争战略.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4] M.E.波特. 竞争优势.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5] 格里·约翰逊、凯万·斯科尔斯:《战略管理》(双语教学版,第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1、《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应用》,吴文英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现代自然地理学》,马建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指导》吴文英等(自编) (二)主要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伍光和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 2、《自然地理学》,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 3、《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陈自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综合自然地理学》,刘南威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5、《自然地理基础》,丁登山等,高教出版社,1992。 6、《自然地理基础》,武吉华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普通水文学》,邓缓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8、《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9、《气候学》,罗汉民,气象出版社。 10、《综合自然地理学》,陈传康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1、《地质学基础》(第三版),宋春青,张振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 00。 12、《科学探索者·地球内部》,Padilla, M. J.主编, 吉云松、王张华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3、《科学探索者·地表的演变》,Padilla, M. J.主编,李绿芊、王张华、王莹、夏至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4、《This Dynamic Earth: the story of Plate Tectonics》, Jacquel yne Kious, W. and Robert, I. Tilling, U. 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 r / U. S. Geological Survey, 1996. 15、《四大起源之迷·地球》,金性春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6、《自然地理学原理》,蒙克豪斯,F.J.编著,丁登山、金永春、石高俊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7、《自然地理学基础》,丁登山主编,汪安详、黎勇奇、张月娥、叶玲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8、《植物地理学》,武吉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19、《土壤地理学》,李天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0、《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龚子同等,科学出版社,199 9。 21、《土壤地理与生物地理》,陈炳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第一版),1996(第四次印刷)。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柴诚敬,张国亮.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黄璐,王保国.化工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徐健,齐玉来,韩群生.机械制图.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5】谭蔚,聂清德.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6】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7】王静康,伍宏业.化工过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8】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化工工艺手册(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9】方书起,魏新利.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指导.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0】马沛生,李永红.化工热力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11】陈国恒.化工机械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2】古风才,张文勤,崔建中,余莉萍,朱莉娜.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3】刁玉玮,王立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4】李功祥,陈兰英,霍英德.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5】化学工业公司化工设计院编.钢制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设计手册.兰州: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设计院 【16】陆英.化工制图习题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7】周瑞芬,曹喜承.化工制图.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2 【18】谢端授,琢定一,苏元复.化学工艺算图第一册(常用物料物性数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19】CAD/CAM/CAE技术联盟编著.AutoCAD2012中文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0】GB151—2012《换热器》征求意见稿 【21】管壳式换热器标准GB151—1999 【22】JB/T 4715-9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形式与基本参数 【23】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