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探讨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探讨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探讨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探讨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探讨

我国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呈现一种逆向分布的特征,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部分分布在西北方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的水资源都相对比较匮乏。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的研究。本文将主要围绕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展开论述。

标签: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概述

1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煤矿水文地质问题繁杂,为了对各种不同水文地质特征的矿井,有针对性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具有相适应的工作深度和标准,并为制定有关的经济、技术政策,进行分类指导界定一个量化标准,同时对煤矿矿井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区域和类型划分。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是矿井防治水的基础工作,是其它任何工作不可取代的,防治水工作的质量及经济效果,在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好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准确地把握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的脉络,才能合理地、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势必陷入盲目性。因此,对矿井水文地质勘探工作重视与否,关系到防治水工作的成败。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是在地质学、钻探学、地球物理勘探学以及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必将不断完善。加强对煤田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煤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方法

2.1综合物探技术方法

综合物探技术方法是将地震以及电法勘探方法结合在一起,主要是解决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构造与矿井水的问题,这种方法比较快捷方便,并且具有较大的经济性。在进行煤矿采区物探时,一方面是充分地利用采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体,再结合已有的钻孔资料,对采区的目的层构造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说明,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的立体构造图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电法勘探对测区的砂岩水、岩溶裂隙程度以及水储存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根据地震勘察的具体结果,分析构造成果,从而有效地解释构造的导水性以及压盖隔水层的实际厚度。

2.2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研究

地下水化学在属于水文地质学的一门基本学科,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同位素研究和应用在水文地质学中得到了广泛地推广,渐渐成为水文地质化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加强对同位素方法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地下水的起源、形成、储存以及质量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同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一)〔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含凿井)工程测量、工程物探〕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一)〔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含凿井)工程测量、工程物探〕]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一)(示范文本) 〔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含凿井)工程测量、工程物探〕 工程名称:__________ 工程地点:_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由勘察人编填) 勘察证书等级:__________ 发包人:__________ 勘察人: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监制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年三月 发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勘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包人委托勘察人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勘察质量,经发包人、勘察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工程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工程规模、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工程勘察任务委托文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1.5工程勘察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________________ 1.6承接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预计勘察工作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发包人应及时向勘察人提供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2.1提供本工程批准文件(复印件),以及用地(附红线范围)、施工、勘察许可等批件(复印件)。 2.2提供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技术要求和工作范围的地形图、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2.3提供勘察工作范围已有的技术资料及工程所需的坐标与标高资料。 2.4提供勘察工作范围地下已有埋藏物的资料(如电力、电讯电缆、各种管道、人防设施、洞室等)及具体位置分布图。 2.5发包人不能提供上述资料,由勘察人收集的,发包人需向勘察人支付相应费用。 第三条勘察人向发包人提交勘察成果资料并对其质量负责。 勘察人负责向发包人提交勘察成果资料四份,发包人要求增加的份数另行收费。 第四条开工及提交勘察成果资料的时间和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4.1开工及提交勘察成果资料的时间 4.1.1本工程的勘察工作定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工,____年____月____日提交勘察成果资料,由于发包人或勘察人的原因未能按期开工或提交成果资料时,按本合同第六条规定办理。 4.1.2勘察工作有效期限以发包人下达的开工通知书或合同规定的时间为准,如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工作量变化、不可抗力影响以及非勘察人原因造成的停、窝工等)时,工期顺延。 4.2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4.2.1本工程勘察按国家规定的现行收费标准__________计取费用;或以“预算包干”、“中标价加签证”、“实际完成工作量结算”等方式计取收费。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收费项目,由发包人、勘察人另行议定。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水文地质勘察

一、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开发利用和保护 的科学。其学科包括:普通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 二、水文地质勘察概念:通过各种现代手段、方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地下水水量、水质水量、水质的评价,并结合社会经济环境需求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报的工作过程。三、水文地质勘察基本任务:(1)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状况,包括地下水污染情况;(2)对地下水储藏量(包括可供开采量)、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与风险预测;(3)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利用和安全管理与保护提出具体建议。以上工作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说是全部完成任务。四、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内容:根据地下水动态特征发生的变化,可将勘察区分为一般地区与开采地区。(1)一般地区:指地下水动态基本受自然因素控制,包括未开采区和少量开采区,其工作内容包括: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有步骤分阶段的内容。(2)开采地区:指地下水动态主要受人为因素(开采)控制,并出现了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开采状态调查、补给条件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勘探与试验,地下水动态与均衡观测。(3)在对一般地区和开采地区进行针对性的上述工作后,还应该进一步进行参数计算、水量、水质等评价、预测工作,最后编写勘察报告,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建议。 五、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程序:是指从接受任务、确定工作方案、编制勘察纲要、野外作业、资料整理、提出报告到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等各个阶段及其先后次序。勘察工作程序可分四个步骤: (1)勘察前组织工作:接受任务-指令性任务、用户委托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划分阶段-普查阶段、初勘阶段、详勘阶段、开采阶段-确定工作量;明确管理范围-院管、队管-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负责人-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指挥 (2)编写勘察纲要:准备工作-研究任务委托书、熟悉工程有关资料、搜集资料、现场踏勘;编写勘察纲要-文字说明、勘察工作布置图、经费预算;签订勘察合同 (3)外业作业 (4)内业作业 六、在下述情况下勘察阶段可简化或合并: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作量不大,或条件较复杂,但仅有一个水源地可选;2)需水量不大;3)根据已有资料,就可以作出水文地质结论和确定水源方案的地区;4)当拟建水源与已建水源有类似的水文地质条件,可据此确定水源方案的地区。 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按照水文地质特征-构造、岩性、地貌、埋藏、补径排、水质、第四纪沉积物分为简单、中等与复杂三个等级。其中(1)简单等级特征为:基岩岩层水平或倾角很缓;构造简单,岩性稳定均一;第四纪沉积物均匀分布;含水层埋藏浅,地下水这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清楚;水质类型单一。(2)中等等级特征为:基岩褶皱和断裂变动明显,岩性岩相不稳定,地貌形态多样;第四纪沉积物分布不均匀;含水层埋藏深浅不一,地下水形成条件复杂,补给和边界不易查清;水质类型复杂。(3)复杂等级特征为:基岩褶皱和断裂变动强烈,构造复杂,地貌形态多且难鉴别;第四纪沉积物分布错综复杂;含水层不稳定,其规模、补给和边界难以判定;水质类型复杂。 八、水文地质勘察工程规模的划分(按需水量大小):1)特大型需水量≥15万方/d;2)大型 5万方≤需水量<15万方/d;3)中型 1万方/d≤需水量<5万方/d;4)小型需水量<1万方/d。 九、水文地质勘察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1)水文资料:河流、湖泊、水库位置;水位、流量、径流量;水质及悬浮物;(2)气象资料:气温、降水量、蒸发量;(3)地形地貌:航、

煤矿水文地质勘测现状与应用技术

煤矿水文地质勘测现状与应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少气的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于能源的需求。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一次化石能源及工业原料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加,积极做好煤炭的勘探与开采保障煤炭的供应对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煤矿井下开采的安全性受制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地下水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做好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是消除煤矿井下地下水渗漏、透水等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做好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能够对煤矿井下地质状况的分布以及可能遭遇的地下水等的情况进行预测,从而针对性地开展防水、排水等的措施来保障煤矿的安全开采。文章在分析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对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阐述。 标签:煤矿井下;水文地质勘测工作;问题;处理措施 Abstract:China is rich in coal,less oil,less ga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has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energy. As an important primary fossil energy and industrial raw material,coal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 demand,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o do well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coal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coal. The safety of underground mining is affected by many complicated factors,among which groundwater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eliminate underground water leakage,water permeability and other safety accidents in coal mine. By doing well the hydrogeological survey of coal mine,it can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underground geological condi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groundwater,so as to carry out the measures of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to ensure the safe mining of coal min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ine hydrogeology surve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oal mine hydrogeology survey. Keywords:underground coal mine;hydrogeological survey;problems;treatment measures 早期的煤礦井下开采中受制于开采技术、开采理论等的不足致使透水、渗漏等事故频发,严重危害着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开采的效率。经过长期的发展通过煤矿水文地质勘测工作来了解煤矿井下水文地质情况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开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煤矿井下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煤矿井下水文地质勘探主要通过对煤矿矿产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勘测实现对于煤矿矿区水量以及水质进行了解、掌控用以保障煤矿矿井的安全开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区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三、试验井的布置及施工 四、水文地质试验 五、结论与建议 附录: 1、井(孔)标高明细表 2、勘探试验生产井竣工图 3、勘探试验生产井大样图 4、抽水试验综合图 5、回灌试验综合图 6、水质分析成果表 7、取、回水井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本文勘测主要目的是: 1、解和掌握厂区地层、颗粒特性,含水层分布特点及地下水流向; 2、测试地下水温度; 3、分析场区内地下水质; 4、评价该场区能否满足该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所需的地下水取、回水 能力; 5、确立取、回水地段和地下水温度场间控距离; 6、推荐取、回水构筑物型式; 7、确定取、回水井的最佳布设方案(取、回水井数量和各水井间距离、位置等)。为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 本次勘察功罪执行的技术规范为: 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2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21/1643-200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本次勘测工作于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5月25日完成外部工作。 二、自然地理、地址、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自然地理 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润凉爽。据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最高为35.7℃,最低为-30.5℃;降水量多年平均为

675mm,集中在6-9月份。 (二)场区地质、地貌 场区地形起伏较小,地貌上属于浑河冲积阶地。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较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砂类土及碎石土等地层组成。 (三)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及周边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 该场地内拟建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勘察期间,在2#井的东侧80米处有1眼施工临时取水井,最大取水量为10m3/h。 据勘察规范要求(距项目500M以内)进行调查得知,距离本场地东侧边线约400米左右,最大取水量约为100m3/h。 2、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资料,场区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1耕土:杂色,主要由碎砖,石块及各种残土等组成,结构松散,厚度1.0m。○2粉质粘土:黄褐或灰黑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呈星点状分布,局部混有粉细沙颗粒。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厚度7.0m。 ○3粉土:灰色,灰黑色,灰褐色,含沙粒及少量有机质,刀切面略见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可见摇振反应,多与粉质粘土互层分布,湿,一般为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厚层1.5~3.0米。 ○4中粗砂:黄褐色、浅灰色、石英、长石质,含较多粘性土及少量砾石,局部相变为粗砂,稍湿,中密状态,该层厚度较薄,变化较大,分布不连续。层厚0.0~2.0米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01458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规范是固体矿产(金属、非金属、煤下同)矿区(或井田、矿段下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工程量、勘探技术要求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1.2 本规范适用于固体矿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是制订勘探设计、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报告编写、审查批准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3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J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3 总则 3.1 勘探工作的基本任务 3.1.1 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3.1.2 查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质量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3 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3.2 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行,对于已进行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用或只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大致查明工作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及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3.3 勘查范围宜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当水文地质单元面积过大时,应包括疏干排水可能影响的范围。 3.4 已确定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床,通过详查工作满足矿山总体建设规划需要,但矿区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矿山建设开发总体设计时,应超前进行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勘探。 3.5 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条件极复杂的矿区,如确需立项建设的矿山,而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又难于满足设计要求,应根据矿山建设设计的实际需要,针对主要问题进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勘探。 3.6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是在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质环境作出评价。 3.7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应从社会的综合效益出发,既要研究保障矿山安全,连续生产,又要研究矿山排水的综合利用以及对附近水源地和地质环境的可能影响。

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样本

第六章水文地质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xx区块位于山西断隆以西,鄂尔多斯台坳的东部,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煤田东部边缘广泛出露寒武-奥陶系灰岩,构成了灰岩地下水的补给边界。由东至西从地表第四系至煤系基盘沉积了巨厚的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地层,均为泥质岩和砂岩相间成层,岩石胶结致密、裂隙少,纵横方向连通性差,影响了含水层的发育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加之降水量少,上部又发育有巨厚的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红土,因此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极为贫乏,致使岩石的含水性从上至下逐渐减弱。中深部、深部山西组、太原组地层含水性极弱,仅在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相适宜的河谷阶地区、基岩风化壳与冲积层潜水及地表水有水力联系地带,岩石富水性较好。区内主要含水层有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层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径流条件较好,地下水矿化度较低。 区域地层根据含水介质的特性,可划分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夹碳酸岩类裂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及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四大类,分述如下: 一、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寒武-奥陶系灰岩广泛出露于煤田东部的山区,地表灰岩裂隙发育,易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煤田内部深埋地下,构成了煤系的基盘。寒武系底部页岩普遍发育,具有区域隔水作用,中、上寒武系和奥陶系以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不仅裂隙发育,而且还具有岩

溶孔洞和洞穴,空间上岩溶发育具有不均一性,为不均一富水含水层。 奥陶系特别是中奥陶质纯灰岩是区内主要富水岩层。一般泉水流量1.8m3/h以上,如河曲县暗子沟泉,流量为421.2m3/h。在补给区单位涌水量一般为1.00m3/h m,在泻水迳流区钻孔单位涌水量大,如位于黄河河谷中的xx县天桥电站,钻孔单位涌水量达25.2m3/h m,水位标高808.07m,岩溶地下水类型一般为重碳酸或重碳酸、硫酸盐水,矿化度小于1.00g/L。 本区属天桥泉域水文地质单元。裸露区直接接受降水入渗补给。被黄土或石炭~二叠系地层覆盖区,受孔隙水、裂隙水补给,奥陶系灰岩水沿北东部、东部、东南部方向向天桥泉排泄。天桥泉出露于xx县黄河天桥峡谷中,沿黄河在10km范围内排入黄河,总流量8m3/s。 二、碎屑岩夹碳酸岩裂隙含水岩组 由山西组、太原组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太原组夹2~3层石灰岩。砂岩裂隙含水层一般地区单位涌水量小于1m3/h·m,泉水流量小于5m3/h,属弱含水层。太原组灰岩富水性强弱取决于裂隙及岩溶发育程度,它不仅受构造条件限制,而且与埋藏条件密切相关,单位涌水量0.003~3.85m3/h·m。 三、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由三叠系、二叠系一套粒级不同的粗、中、细、粉砂岩及泥岩组成。砂岩之间发育的厚层泥质岩类具有隔水作用,不利于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泉水流量一般小于5m3/h,钻孔单位涌水量多小于1m3/h·m,富水性弱。但在基岩覆盖较薄的河谷区,大气降水入渗条件好,厚层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水文地质说明书

一、工作目的及任务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系北诗镇南村村办煤矿,该矿始建于1991年,1992年正式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0千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为60千吨/年,主采3号煤。为进一步查明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二OO四年十二月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委托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为其编制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甲方要求,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井田内及周边的井、泉等进行详细调查,对煤矿矿坑涌水量进行调查访问,查明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最终编制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及其煤矿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二、井田位置及交通 高平市北诗镇南村煤矿位于高平市北诗镇南村西南,属高平市北诗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13°04′26″~113°04′10″;北纬35°48′09″~35°47′24″。据1989年山西省煤炭资源管理委员会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号11—20042,证字【1989】N41178,批准开采3号煤层,井田面积为0.44km2,井田范围由以下来4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6°带): 点号X坐标Y坐标 1 3965400.00 19687500.00 2 3964300.00 19687500.00 3 3964300.00 19687120.00 4 3965400.00 19687120.00 该煤矿主井及风井均为立井,其井口坐标分别为: X坐标Y坐标 主井3965189.00 19687414.00 风井3965146.20 19687428.00 井田北距沁(水)——辉(县)公路仅4km,西距云泉乡4km,东距礼义镇2km,其间均有乡村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三、工作概况 本次工作自2004年12月11~15日开始进行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随后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0033-2002D) 代替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a12794865.html, 邱集煤矿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作者:张良义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2期 摘要:研究了邱集煤矿勘探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各含水层覆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证,通过施工钻孔水文水质情况,查明了勘察区边界的隔水、导水情况。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邱集煤矿 中图分类号: [P3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研究区地理及地质概况 邱集煤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其东部及中部属德州地区齐河县,西部属聊城地区东阿县,为全隐蔽的华北型石炭系、二叠系煤田。煤系以中、下奥陶统地层为基底,沉积了中石炭世本溪组,其上覆盖新近系和第四系=井田为走向近东西,倾向北,被断层切割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j。-8。,次一级褶曲不甚发育。东北部有岩浆岩侵入构造复杂程鏖中等。 2.井田水文边界条件分析 井田东部边界为F8所层,是一东升西降的正断层,据精补勘探资料,落差20-50 m.造成井田外徐灰、奥灰与井田内四、五灰对口相接。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存在井田外徐灰、奥灰含水层对口补给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的可能性。井田北部边界为F11断层,该断层落差110 m,位于井田深部,南升北降,使井田内四、五灰含水层与井田外煤系地层对接,可按阻水边界考虑。井田西界F3断层等断层组阶梯式向西断下,经ws5、wx3证实,为水边界;井田南部边界以F2断层和13煤层露头为界,为补给边界。F2断层落差25-160 m.井田内下降,井田外上升,可看作补给边界。井田上部为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上第三系中部一套200余m 的地层基本为粘土.构成上部隔水边界.从而使第四系含水层与下伏各含水层不存在水力联系。但上第三系局部底砾岩与下伏各灰岩含水层的露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井田底部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厚度大,据勘探资料,其补给范围达320 km-以上,因此具有一定的动储量和静储量。该含水层应是井田内各灰岩含水层的补给源,是下部补给边界。 3主要含水层及其水文特征 邱集煤矿为全隐蔽煤田,石炭系地层被新生界地层覆盖,开采煤层时间接、直接充水含水层有底砾岩,风氧化带,太原组一灰,二灰、三灰、四、五灰,本溪组徐灰,奥陶系灰岩。 3.1底砾岩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除外)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引用文件最新版本,以及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002) 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MH/T1010-2000航空物探飞行技术规范 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5972-19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3787-198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16424-199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地质勘探exploration 是指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质灾害、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勘察、调查研究的活动。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艰险地区areas with hard ships and dangers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或者其他无人居住,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的地质工作区。 3.3野外作业open country work 是指在非城镇地区户外进行的地质勘探活动。 4总则 4.1地质勘探单位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逐步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4.2地质勘探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等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c)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d)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e)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f)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制度; g)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h)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 4.3地质勘探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安全生

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现状及新勘探技术的分析

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现状及新勘探技术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1T16:20:37.0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陈富春 [导读] 摘要: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在矿山开采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意义,本篇文章主要对当前我国煤炭生产面临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给现代采矿企业提供高效率、高产量的服务。 铁力市胜达建设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 152500 摘要: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在矿山开采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意义,本篇文章主要对当前我国煤炭生产面临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给现代采矿企业提供高效率、高产量的服务。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现状及新勘探技术,以供参阅。 关键词: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现状;技术 引言 煤矿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煤矿开采和挖掘的前提,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影响着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如今我国的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仍需不断改进,发展应用新的勘探技术,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 1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的意义 所谓水文地质勘探即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地下水的研究。通过勘探可以了解地下水走向、分布及化学物理成分。许多大型施工工程都要进行水文地质勘探。在煤矿采集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它贯穿整个煤矿生产的全过程。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意义。第一。通过水文地质勘测可以了解到地下水的流向,涌水量。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勘探结果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矿井的保护。防止涌出的地下水使矿井崩塌。造成安全事故。第二,通过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可以掌握勘探地点附近的土质情况。并对落石、裂缝等突发情况进行预测,针对容易发生意外的地点进行重点防护,确保了开采工作的稳定进行。第三。通过煤炭水文地质勘探可以掌握许多地下数据,这有利于有关人员制定正确的地下排水方案.快捷有效解决难题。从而保障煤矿开采的正常进行。 2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现状 (1)相较欧美发达国家,中国水文地质勘探技术研究起步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同煤炭生产的高速化发展已严重不协调。在经济计划时期,中国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均由国家专业部门进行。但改革开放后,随煤炭产业快速发展,专业勘探人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许多矿井为尽快实现生产直接省略了前期的地质勘探工作,使得出现勘探工作的断档期,制约勘探技术发展;(2)没有足够重视煤矿水文勘探工作。由于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这些投入又是在煤矿开采的前期,这就使得很多业主在心理上根本接受不了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许多业主为了节约成本,把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勘探内容最大限度地压缩,有的甚至根本就不进行煤矿水文地质勘探工作,这种现象在一些小煤矿中表现最为明显,没有足够重视煤矿水文勘探工作。(3)采深的加大使水文地质勘探困难加大。近年来随中国煤炭产业高速发展,煤炭开采呈现采深不断增加的趋势。而随着采深增加,井下水文地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中国原有勘探技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煤矿排水设计与正常生产受到极大限制。 3煤矿水文地质勘探新技术 3.1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是目前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中较为常见的勘探技术。煤矿勘探人员在进行水文勘查时,先在地表铺设线框,然后在线框中输入一定强度的阶跃电流。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切断电流,就会在线框下部产生一个感应场并逐渐向下方扩散,感应场的能量会逐渐降低,同时感应场在面对地下不同岩层、水层时,都会产生一定的能量变化。因此,勘探人员只需要记录感应场的能量变化,就能够从侧面得到煤矿所处区域的地下水文地质状况。需要注意的是,煤矿所处区域地层结构的电阻值主要是受该地层湿度的影响,地层湿度水平越高,地层的电阻值也就越低。而煤矿所处区域的断层结构的电阻值水平主要是由该断层结构的岩石破碎程度以及断层的富水性所决定的,如果富水性越高,该煤矿断层的电阻值也就越高。因此,利用这些特征,煤矿水文勘探人员在利用瞬变电磁法进行煤矿水文地质的勘查时,能够以较高的效率与准确性判断煤矿所处区域的水文地质特点。目前,瞬变电磁法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表现出了以下优点:①瞬变电磁法所产生的感应场在穿透性方面表现突出,不会受到地形影响;②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从而提高煤矿水文勘探的准确性; ③在应用中没有一次场,因此测量更加真实,精度较高。 3.2对比抽水试验 在矿区含水层较多的情况下,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不可能对每个含水层都进行抽水和观测。所以,把全部含水层划分成四个含水层组,分别对四个含水层组进行抽水和观测。抽水试验可分为试验抽水和实验抽水两种,前者为一般通称的简单的抽水试验,后者为较为复杂的抽水试验。抽水试验的特点在于:①抽水主孔和观测孔分别位于已知未封闭钻孔两侧,能直接验证原钻孔中各含水层组之间水位变化和水力联系;②在不存在未封闭钻孔的原始地层状态下布置一组孔抽水孔,查明原始地层状态下各含水层组之间水位变化和水力联系;③共布置四组抽水孔进行对比抽水观测,更全面、客观、具有代表性地反映实际情况。 3.3γ射线技术 因为不同的岩石与地质构造在遇到γ射线时,产生的反应有着显著不同,勘探人员可充分利用这点不同对地下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掌握地层地下结构构造,准确地找到水源。利用γ射线方法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较小,且具有花费的成本资金不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很受勘探工作人员青睐,所以这种方法普遍应用在对裂隙带、断层破碎带等地进行寻找地下水源的工作中。 3.4钻孔透视技术 钻孔透视技术可以较好地判断煤层中地下水分布情况和岩层中的溶洞与通道的位置,其工作原理是在煤矿开采层的上方钻孔,在孔内安放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因为无线电波在岩石与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并且波动频率也不一样,因此无线电波发射装置发射出无线电以后,在煤矿开采层传播和反射,无线电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通过分析无线电波传回的速度和波动频率,较为准确的判断煤矿周围地下水分布情况,并且还能够判断溶洞和通道的位置。通过该技术收集到的数据能够为煤矿开采计划提供很大的帮助,也能够使开采者提前做好风险预估和设计好危险消除措施。 结束语 总之,做好煤炭行业水文地质工程研究,提升煤矿企业生产效益,是确保煤矿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我国社会实现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来源:发布时间:2004-5-23 16:53:1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8年10月1日 关于发布《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8]43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通知,由冶金工业部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J27—78,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订后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GBJ27—88为国家标准,自1988年10月1日起施行。原《供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J27—7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冶金工部武汉勘察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8年1月9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冶金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冶金工业部武汉勘察研究院会同有关勘察、科研和高等院校等10个单位组成修订组,对原《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J27—78进行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针对原规范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生产中提出的新的要求,结合近年来有关科研所取得的新成果,列专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召开了3次全国性技术会议和多次书面征求意见。最后,由冶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卓和5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勘察阶段的划分和要求;有关影像判释与填图的要求;有关填粒过滤器填粒规格的要求;关于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精度要求。并增补了报告书编写提纲,地层符号和图例符号3个附录的规定等。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冶金工业部武汉勘察研究院《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武汉市青山区),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冶金工业部 1988年1月 主要符号 B——计算断面的宽度(m)、越流系数; E——地下水的蒸发量 F——含水层的面积、降水入渗面积(㎡); H——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h——承压水含水层自顶板算起的压力水头高度,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时的厚度、潜水含水层在降水前观测孔中的水位高度、水位恢复时的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h——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平均值(m); ——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的厚度H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h的平方差(㎡); I——地下水的水力坡度; K——渗透系数(m/d); 1——过滤器的长度(m); M——承压水含水层的厚度(m); mi——曲线拐点处的斜率;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标准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GB12719—1991) 1 主题容与适用围 1.1本规是固体矿产(金属、非金属、煤下同)矿区(或井田、矿段下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工程量、勘探技术要求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1.2 本规适用于固体矿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是制订勘探设计、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报告编写、审查批准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3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GBJ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 3 总则 3.1 勘探工作的基本任务 3.1.1 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3.1.2 查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质量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3 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3.2 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行,对于已进行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用或只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大致查明工作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及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3.3 勘查围宜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当水文地质单元面积过大时,应包括疏干排水可能影响的围。

石河子开发区垃圾场水文地质勘察分析报告

1前言 新疆石河子拓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拟在147团22连以北沙漠地带建设石河子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为评价废弃物处理中心对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新疆石河子拓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新疆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该项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并针对这种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告编写阶段。受新疆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委托, 1.1项目区概况 20.3km2,产业规划重点 为收集处理园区 拟兴建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即固体废弃 147 团 22 连以北 1.5km处,地理坐标E86°01′10.3″,N44°44′15.7″(详见图1交通位置图)。该区域及周边均为荒漠,内有自然形成的低洼地,距工业园区运输距离约30km。填埋场总占地面积 15 万m2,计划分两期施工,其中一期为本次工作主要研究对象,用地面积 57500m2,容积 345000m3,年填埋固废约为 33333m3,服务年限为10.35 年。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相关规定,拟建项目属于固体废物填埋场工程,项目建成运行后固体废物可能对土壤造成影响,固体废物渗滤液可能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建设项目分类属Ⅱ类,依据Ⅱ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标准,本项目供水(或注水、排水)规模小,引起的地下水

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小,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级别为中等,综合确定本次工作等级为Ⅱ类建设项目一级,勘察区调查评价范围为以固体垃圾堆放场为中心方圆30km2。 1.2工作目的与任务 1.2.1工作目的 对项目区及其影响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评价,为地下水环境评价及地下水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数据(不包括数值模拟中的地下水动态长观及弥散试验等)提供依据。 1.2.2工作任务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作, 基本查明场地 3)基本查明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及渗透系数; 4)基本查明勘查区30km2范围内的潜水、承压水水位埋深情况;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和承压水等水压线图; 5)调查了解勘察区200m深度内地层结构、岩性(收集勘察区内现有机井柱状图了解),承压水混合开采时含水层的富水性、单井涌水量、降深、影响半径、渗透系数、水质; 6)收集本区域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定性分析勘察区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 7)调查了解地下水背景值; 8)调查了解勘察区内现状污染源的位置、排放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