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读书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读书是学生们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重要途径……”这已是我们们的共识。作为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我们们,更希望读书能成为我们一批又一批学生的爱好。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我们提出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其塑造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

二、课题研究调查

课题开始,我们先对本班学生、家长做了一次学生课外阅读状况问卷调查,经过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从调查结果反映学生的阅读存在的三个方面主要弊端:一是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孩子缺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二是课外书太少、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窄;三是缺少有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当。

我们继而对小学生阅读心理研究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艾伟对儿童阅读兴趣进行了三次实验,结果表明对阅读兴趣起直接作用的是读物的特质形式,而对阅读兴趣有较大影响的外在因素是作家的名声威望,同学和朋友的影响,教师和家长的态度以及对书中人物的喜好态度等。

三、课题研究主要措施

进入课题实施也就是课题研究主要阶段,我们围绕以上问题紧紧抓住儿童心理特点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家校携手共创读书环境。我们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翻阅,书籍来源一方面来自学生个人书籍,经我们亲自筛选后分享阅读;另一方面是从学校阅览室借阅。并选出专人管理,每两个月更换一次。每天早读和每周一节校本课为阅读时间。其次建立家庭图书架,向家长下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后,我们又利用家长会倡议家长为孩子定期购买或借阅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并动员和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亲子阅读”氛围。为了进一步促动家长

参与,我们组织学生在家长会上作读书交流展示,让家长感受课外阅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从而带动家长督促和参与孩子的课外阅读。

(二)推荐书目,拓展阅读范围。1.依据年段推荐书目。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其阅读的倾向,阅读的兴趣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根据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差异性向学生推荐读物。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我们就推荐看图文并茂、情节动人、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的童话、寓言故事;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我们就推荐一些儿童文学、科普读物、奇闻趣事;等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就开始推荐中长篇文章、人物传记、青少版的名著了。并列出详细书目让孩子从中选择阅读。2.依托教材推荐书目。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间存在的联结点,向外辐射。记得学完课文《松鼠》后,我们根据课后资料向学生推荐《森林报》一书。学生被大自然中那无穷的奥秘所吸引,学生阅读积极性高涨,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同学也被书中有趣的现象吸引,纷纷购买借阅。我们还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连续森林播报,共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学完《触摸春天》后,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们三天光明》;还有学完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灰雀》《小摄影师》等四篇课文后,引导学生读《名人传》或其他名人的故事等等。3.榜样带动。同一个班的学生之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已经读完上百本,有的却只读寥寥几本。女生喜欢故事性的书籍,而男生喜欢科幻、体育等内容一些书籍。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意地将全班同学根据兴趣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人数可不固定,不定期地让一个小组发言推荐所读书籍。让读书多的学生经常交流介绍读书的收获,老师再极力表扬鼓励,以此带动。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还促进了学生读书心得的相互交流,促进了后进生的阅读兴趣。

(三)多种方法,调动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1.以“讲”诱发兴趣。我们经常地、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用生动、有说服力的例子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描述中外仁人志士读书的故事等,通过教师的讲述、介绍使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魅力所在,激起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2.使用推荐技巧,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悬念调动法,故事梗概法,讲故事、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也是一个很投机的办法。如在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三

国演义》的时候,就引导学生进行同步阅读。3.教给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必须教会孩子阅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年级的不同方法则侧重点不同。以低年级为例我们着重从几方面加以指导:(1)指导学生有序读文。①按顺序看懂文章。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弄明白怎样从头说到尾,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再让孩子读书时,我们教会孩子用一些符号在书上圈圈画画,如:碰到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好,对于一些好词好句,用小圆圈画出来等,以便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留下思考的痕迹。还鼓励孩子把在课外阅读中弄懂的新词语抄下来,低年级时每天两个词语,一个佳句,随着年级的升高扩展到词语、句子或段落,但不强求,量力而行,以免给孩子造成压力,厌倦读书。②分步阅读,边读边想边记。遇到一篇文章先通读全文,掌握主要内容,然后分步阅读,边看边想原文说了什么人和事,懂得了什么道理,最后做以标注。③图文并重。在课堂教学中,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审清题目,根据题目说出在学习本课前想知道什么。低年级课外读物大都是图文结合,可坚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如指导他们看封面和书名,讲讲书中可能写些什么事。图画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字意思。因此,要求学生当众讲出主要内容。这样把听、说、写紧密结合起来,融合为一体。(2)加强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我们们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读书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学习《回声》一文,就让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的声波文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此的课外阅读,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量,同时加深了他们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效果颇佳。

4.开展各种活动,巩固阅读兴趣。为了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我们定期组织了汇报展示活动。开展了读书专题活动,如好书推荐、同读一本书、故事会、读书交流、读书手抄报、读书演讲等活动学生都很感兴趣。对优胜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互相评比,互相学习,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并定期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享受进步、收获喜悦。

四、课题研究成果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实验,推动了教师的成长,影响着学生和家长。在课题实验结题时我们又做了一次同样的问卷调查。对比了学生和家长的变化。课题实验前后的对比可见其中的变化。

(一)课外阅读氛围得到改善,校内外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课题实验让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小课堂”,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并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中成为能学、乐学、好学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题实验也影响着家长,让他们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亲子阅读”活动中,亲子阅读带动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一个个家庭,它的辐射作用意义重大。学生的课外书拥有量逐年增加,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随之变宽。

(二)学生阅读的方法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指导,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不断增强。课题实验中,在老师和家长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和督促的外因条件下;带动了内因的改变。每天的阅读培养了学生善于利用时间的良好阅读习惯。读书时的多思善问,多种感官一齐积极活动,让学生养成了勤思考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阅读还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课题实验后的困惑与思考

追求完美总是我们们每个人做事的初衷,可事过后,我们们才发现总会有一些遗憾。自开展课题实验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一些遗憾和困惑。

(一)在成绩和减负双重压力面前,怎样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好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时间,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质与量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

(二)学生间差异大。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和家庭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如何使亲子阅读让每个家长和学生都重视和坚持,进一步缩短他们的差距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这一次的实验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一名教师光有实践经验是不够的,更为缺乏的是理论的提升。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才更科学更有效,这也将是我们今后主要努力的方向。

我们作为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会在这项繁杂而平凡的工作中,继续引领学生在书海中畅游。因为我们坚信“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倡导读书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我们国宋朝的大诗人苏轼曾说过 “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阅读的作用,人人皆知。古今中外 几乎所有的伟人, 他们都无一例外都热爱阅读 ,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少年儿童时代都经历过如饥似喝的阅读阶段。前不久,北京有个机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庭藏书成正比,家里一本书没有或者仅有很少几本书的家庭 ,孩子大多学习成绩不好。所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们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要与好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形成“人人爱读书 以读书育人”的读书氛围,使师生读书活动成为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孩子的黄金年龄段 ,如何让学生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校园课余时间。 读书, 成了我们们的追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我们们的小学生中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或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接触课外阅读还不多 ,所以他们需要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综上所述 在小学阶段中 特别是在小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必要。

二 研究意义

1、阅读习惯培养是学好其它学科 。形成全面发展素质和人格的基础良好阅读习惯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的要求 ,各科教学都要重视阅读 ,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 并养成习惯。学生如果要学得好 ,首先要学得

活。而要学得活 就要博览群书 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 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样是理解学习内容、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 我们国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康人格 。因此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 ,也就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2 阅读习惯培养使孩子终身受益。新课标明确提出学校要确立大教育观 从小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培养阅读方法 ,养成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好读书、读好书, 一生与好书相伴。生理学家发现 ,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的。 也就是说, 是通过阅读获取的。这就意味着 ,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与学习棋书画完全不一样, 后者是一种工具性的技能。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人注意捕捉周围的信息并处理信息。阅读可以大大地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指路明灯。综观古今中外 许多成功人士在早期都有很浓厚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因此, 如果我们们在孩子早期就注意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3 阅读习惯培养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密切。人格是一个人各种稳定的行为特征的总和。习惯是自动化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 ,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因此 习惯的培养和人格的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格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同时 重视修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 。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 ,塑造健全的人格。教材和其他书籍是学生形成人格、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依据和来源之一。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后, 就会自觉把书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自己的心田, 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领悟做人的道理 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研究的内容

一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读好书 ,好读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教师要拓宽阅读的范围 不光是学习哪篇课文就阅读与之相关的一些书籍 还要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

书籍。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 ,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 而且能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 ,提高写作能力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

1、总体目标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书香溢满校园 ,让好书陪伴孩子成长”。

2、建立组织机构 ,并制定相应的职责和保证措施 。组织保证——校长负责 带领语文教研组成员 共同制定具体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开展多渠道 多形式读书活动 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物质保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订阅学生喜闻乐见的刊物 充实图书馆藏书 图书馆全天候开放 班级设立图书角、阅读交流园地等。时间保证——设立每周一节阅读课 每周两次全校共同阅读时间。

3、研究方式 以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围绕总目标分设低、中、高年段三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低年段开展“大声读给孩子听——师生共读活动”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中年段结合听说训练 开展文学赏析启蒙教育 高年段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 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1、实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研究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课外拓展的机会 学习兴趣与潜能得到发展 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优等生原有的基础扎实 视野更开阔 发展速度愈快 从而加速了班级的两极分化。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 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 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受益 这将是我们们研究的重点 需要我们们在教学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小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独特性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受教师的直接影响更大 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明显 因此 语文教师的改革意识、阅读品位、兴趣爱好、自身的语文素养等诸多因素也影响着方案的实施效果。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指导中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外阅读”水平 也是一个研究的难点。

三 目标内容 过近一年时间的课题实验 我们们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分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情况 指

出普遍存在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探索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法。

3、探讨适合农村小学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途径、方法 为今后广泛深入的研究提供某些基本思路或策略。

1 分年段开展研究 一 三年级 “快乐阅读”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看课外书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主动阅读。四 六年级 “广泛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各类信息 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 巩固深化阅读习惯。

2 家校同步开展研究 师生共读 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培养阅读习惯 在学生身上得到启发 加强阅读 修养提高。亲子互读 创学习型家庭。家长引导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全程参与研究 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以身作则 向孩子学习 使家长与孩子、与课题、与学校一起进步成长。

3 快乐阅读 创新提高。学生乐读 主动与别人交流 不断积累 获得提升。

四 途径方法 运用行动研究法 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网络 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引导教育与潜移默化相结合 在学习中运用习惯和巩固矫正相结合。 A.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B.发挥学生自主参与作用。

C.发挥校园、班级氛围的熏陶作用。

D.发挥团体辅导训练作用。

E.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渗透作用。

F.发挥现代媒体网络通讯远程教育作用。

G.发挥家庭教育合力育人作用。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 开展多种读书活动 为主 辅之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谈话、家长反馈、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三、研究价值 1、探索阅读习惯与人格的关系 促进和提高学校、家庭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 2、探讨阅读习惯培养模式 形成可推广方案 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 3、补充和丰富教育心理学理论 为理论指导实践探索途径。

四、研究基础在校长的领导和老师的努力下 我们校的家长学校

开展得比较出色 为新课题研究打下深厚的基础。

1、用快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我们们把校本课题“快乐教育”中创造的方法、手段用于阅读习惯培养 把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 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创新、和谐发展”。

2、家长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请家长全程参与研究 使不少家长素质已得到很大的提高 为新课题研究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们成立了读书小组 创建学习型家庭 开展起“家长沙龙”活动 发挥学习型家庭的辐射作用 让更多的家庭行动起来 从而构建起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区 为塑造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和健康品格 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以及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成为可持续发展人才而奠基。

3、在课题研究中的广大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 为新课题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与措施课题研究过程是整个课题管理的重头戏。我们们高度重视课题过程管理 认真按照课题实验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活动

一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2010.8-----2010.9 该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为 对我们镇及周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及习惯等现状实施有效调查 在此基础上 科学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 进行课题申报 组织相关教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建立实验班学生阅读成长记录袋 开展工作研讨 提高研究人员理论水平 鼓足实验教师研究信心。

1、认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认真对本校高年级学生从课外阅读兴趣、范围、速度、方法 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量 图书室借书及写读书笔记情况 课外阅读能力及收获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寻找出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普遍问题

1 有关学生的信息。①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从调查问卷测试结果看 实验班只有23人喜欢课外阅读 仅占全班的32.6% 其中仅有16.2%的学生选择看课外书 68.9%的学生课外仅沉迷于看电视连续剧和动画片。②学生课外阅读范围狭窄。在学生心目中 课外书就是作文书、连环画之类的书籍 阅读范围单一而狭窄。③学生没有养成课

外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时间和量都无法达到 更谈不上摘抄 写心得体会。从调查结果得出 我们班只有很少的学生在坚持少量的课外阅读 且每次阅读量从未超过1000字 根本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④学校图书资源严重浪费 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借阅率仅有30% 。⑤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方法指导 导致阅读速度慢 阅读能力差。

2 有关家长的信息。①40%的家长认识上不到位 从来没有思考过学生的阅读情况。②50%的家长行动上不支持 都认为课外阅读会耽误学生“学习”时间。③85%的家长影响力不够 因为绝大多数家长从事经商或体力劳动 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 所以无法给学生以正确影响。

3 有关教师的信息。大部分教师疲 2、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 确保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我们们对实验班74名学生家长发放了《告家长书》 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原因、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 特别要求家长对学生自主选择的课外书籍的内容、思想等严格把关 确保阅读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书籍。通过征求各位家长意见 从反馈信息看 大家一致同意并表示积极配合。逐步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共同督促 促使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

3、为了提高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及课外阅读指导能力 我们们加强理论、实践及操作方法的学习。学习有关课题知识 怎样填写课题申报书 教育科研系列培训内容 学习有关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相关的各级各类文献资料 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了解课标对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等。

4、建好实验班学生阅读成长记录档案袋。

5、该阶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本期因节假日放假 各种活动的开展 加之期末考试提前 缩短了教学时间 所以大多数时间教师们都一直疲于赶进度 生怕进度没赶上而耽误总复习的时间 准备工作有些松懈。再加之课题研究刚起步 什么都要亲历亲为 任务繁重 所以主研教师觉得身心疲惫 实验班学生更是觉得疲劳和厌烦。家访的面不够宽 家访量有限 与家长沟通交流还不够深刻等。发现这些问题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通过对课题组成员及时召开思想动员会 鼓足研究信心 并根据需要积极支持 使准备阶段研究工作顺利完成。

二 课题研究实施和总结阶段 2010.10---2011.5 针对调查得出的结论 课题组认真研究解决方法 使实验班迅速进入了研究阶段 就解决“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和“培养课外阅读习惯”两大难题开展了如下工作 1、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分析 我们们发现多数学生不愿意读书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大家一致认为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需求的动力 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才会将学生的“要我们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们要读”。只有帮学生学会寻找课外阅读的机会 让其从中获得信息 产生阅读的于应试 布置学生读的几乎全是作文书 且多是要求多看多背 “题海战”仍处于“正在进行满足感和成就感 才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成了课题研究的重点。为此 我们们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①举行师生比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根据小学生不服输的心理特征 主研教师坚持举行了与实验班学生课外阅读比赛活动。通过师生共同阅读 然后开展比赛活动 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活动中 主研教师指导学生课外读书的方法 在要求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同时 教师也必须读 师生每读完一本书必须交流一次读书心得 谈自己阅读后的收获、感受 比谁能抓住故事主要内容 比谁的体会深刻 比谁的观点新颖 比谁读的课外书籍多。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充满了激情 特别是教师在“PK”中输给了学生 学生充满了无限的成就感 更加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此项活动开展后 学生们书包里的课外书籍日渐多了起来。《小学生学习报》《童话》《漫画》《故事大王》《少年百科知识》有之 关于习作的 科技的 军事方面的 经济方面的等各种书籍也有之 不少学生还把《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也带到学校来了。学生们相互交换阅读 一改往日课余追打无所事事的局面 学生坐得住了、静得下心来看书了。学生在家里与以前判若两人 变得爱读书了 不再那么痴迷电视连续剧、网络游戏了。因此 还有不少家长打来电话询问老师给他们的孩子施了什么魔法。一年多来 主研教师也不知不觉陪同学生阅读了十多本书。现在 自觉看课外书已成为实验班一道亮丽的风景。其次 师生比赛词句积累 教师每天必须带头说出至少三个以

上成语 而且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运用 学生只要每人每天能说出一个就不算输。一段时间过去了 “栩栩如生”等华丽的词句常常从学生平常的交流中脱口而出且用得恰如其分。最后 师生还比赛积累好句好段 教师每天必须带头积累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或一句名言警句达到背诵 学生每天积累一段好句 并抄写在笔记本上。这样检测学生阅读的“质”。几个学期下来 学生们一个个精美的笔记本上留下了自己阅读的足迹 当他们再次翻阅自己的劳动果实时 脸上写满了自豪 显得那么满足。学生习作中渐渐增加了许多好词佳句 写作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主研教师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很多是教师以前闻所未闻的。如今在实验班级里师生共读已形成制度。勤读书 爱读书 读好书 用书荡涤心灵 用书丰富人生 让书成为人的宝贵财富 让书成为自己的最知心朋友 师生都已达成共识。②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找不到合适的书”是影响他们课外阅读兴趣的原因之一。基于学校图书资源浪费现象 主研教师加大力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 定期带领学生选择书目 与学生共同学习。一年来共向图书室集体大量借阅图书几次,确保课外阅读总量的完成。通过多样化阅读活动形式 带动学生投入大量的课外书籍阅读之中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班级建立了学生拥有图书目录 可随时添加新书目录 让每位学生将自己家里拥有的图书带到教室来 学生间相互借阅 品种多样的儿童读物更是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同时也帮助有阅读兴趣却无书可读的学生解决了资源匮乏的难题。③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利用学生从众、向上的心理 有意识地为学生树立榜样。如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名人名家 杜甫、鲁迅、巴金、郭沫若、毛泽东等,还有如学生身边典型的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 通过大力宣传他们典型的读书故事激发了学生热爱阅读课外书籍的强烈兴趣 从而主动去课外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知识营养。④设置故事悬念借助“故事迁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偶尔间撷取故事中的精形片段抛给学生 或开头 或结尾 然后将故事情节进一步渲染 声情并茂 娓娓道来 把学生带入一个或有趣、或刺激、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文学世界里 正当他们情感交集 津津乐听之际 嘎然而止 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要想知晓其间精彩 请阅“某某”书籍。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便是迫不及待地找到相关读物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如 我

们经常给学生讲三国中他们喜欢的人物的故事 讲到一半突然停止 如讲《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时 还讲了其它的水浒传的故事 这样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去读故事的另一部分 从而阅读整本书。

⑤借助课本延伸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借助课本延伸 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课外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抓住课内指导 延伸课外阅读效果斐然。学完一篇课文后 根据本课特点和学习方法等帮助学生选择与本课相关的读物进行课外阅读。可以选择同一个作者的多篇文章来读 还可以寻找同一题材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比较对照读。⑥发扬自主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 在课外阅读中老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读物 当然所选择的书本要求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 自由阅读 自由笔记 自我们表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喜好 让学生成为了阅读活动的主人 既实践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理论 又有力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之兴趣。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动机 让学生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了课外阅读。通过学生多读书 以外促内 既培养创新能力 又提高其语文素养 既让这部分学生阅读兴趣倍增 也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⑦利用成果展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 既渴望有所得 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 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许 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 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又一重要举措。如 (1)剪贴展览。教指导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 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而自己又喜欢的材料 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 找一个专门的本子贴上 积累资料 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 让学生在同学们的赞许声中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 摘抄展览。教师指导学生把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 或精彩的片段 在不能剪贴的情况下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摘抄下来 每周在班上交流展评 比谁摘录的句段精彩 有价值。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 又激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 达到优生更好 后进生尽力赶上两全其美的效果。 (3)手抄报交流展示。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 学生根据需生共计自办手抄报四期 自发办黑板报三期。每次成果展示 都给学生平

添了无穷的兴趣。 ( ) 读书心得交流。每读完一本书 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 利用语文课进行读书心得交流评比 互相学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通过交流心得 阅读欲望与日俱增。 2、怎样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有人说过“好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命运的主宰 是成功的轨道 是终生的财富 是人生的格调。”“好习惯会使成功不期而至。”实验班通过以下措施 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①方法指导促课外阅读习惯养成“方法”犹如航标灯 会给学生找到成功的捷径。于是 主研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课内指导课外 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阅读 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阅读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相结合 教给阅读方法。然后督导学生养成查阅工具书 勤做笔记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等良好阅读习惯。运用迁移规律 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让学生学会阅读。通过广泛的阅读 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 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思想得到升华。②动手操作促课外阅读习惯养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 又可以让学生在操作后倍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 当学生看见自己的劳动果实越来越丰厚后 兴趣会大增 自然会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 主研教师通过教会学生做剪贴本和摘录本 既鼓励那些好读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 又勉励那些读书兴趣欠浓的学生加油努力 久而久之 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在不断“操作”中逐渐养成。③品尝成功促课外阅读习惯养成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我们们认为感受成功的喜悦也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研究过程中 通过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所得应用于实践 把自己求 独立命题、编辑材料 设计版面 并配以插图 一学期一次 课题实验研究以来学从课外书中学到的知识和写作技巧运用于作文 然后让优秀习作作者谈自己的经验 教师及时鼓励 做到了以读促说 以读促写。所有学生明白了是广泛课外阅读之法宝使自己作文水平得以提高 品尝到了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渐渐地开始主动找书读 自主阅读意识越来越强 不知不觉间广泛课外阅读的习惯就这样慢慢形成。④加强督导促课外阅读习惯养成任何人都有惰性 每一种较艰难的良好习惯都必须通过自己潜意识地培养 或在外力的监督作用下才能形成。为了让学生

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主研教师通过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小组检查、家访等形式检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 并督促学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阅读任务 形成了制度 坚持不懈 锻炼了学生的阅读意志 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 “每日阅读”。每天课外读书时间不得少于半个小时 很多学生睡觉前自觉阅读三十分钟以上已成习惯 通过告家长书和家访取得家长配合 并做好每日阅读记录 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展示。为了保证阅读时间 实验班还规定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专用 不得挪作他用 交流阅读情况 提醒学生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大量读课外书 “课前五分钟”。实验班坚持每日 5 分钟左右的听说训练 时间安排在新课学习前 让学生按座位轮流上台 交流课外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 让大家或说一新闻 或晓一趣事 或背一古诗 或得一好词佳句 或明一道理 既锻炼了学生胆量 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3、本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 初始阶段同学们感到新鲜、好奇 课外阅读的积极性高 但“三分钟的热情”后 不少学生就不能坚持了 出现“畏难”情绪 中等生、学困生表现尤为明显 “偷工减料”、“敷衍塞责”、索性干脆不读。具体表现在每日阅读记录、好词佳句的摘抄、写读书笔记、做剪贴本等的质和量上。这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去很好阅读课外书籍 阅读习惯养成何以得成 面对如此局面 一方面 主研教师继续树立榜样 发挥榜样无声的作用 同时主研教师自己也率先垂范 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 良好的阅读氛围感染了这部生又开始坚持阅读起来。第二 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教师、小组长、家长形成合力督促落实有“畏难”情绪学生的课外阅读。第三 与“畏难”学生沟通、交流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讲解一些青少年励志故事激励他们知难而进、持之以恒。第四 抓住“畏难”学生的点滴进步 找准闪光点 不吝啬鼓励、表扬的语言 让其获得成就感 从而喜欢课外阅读 逐步养成习惯。课外阅读还对课内阅读学习产生了辐射作用 实验班不完成作业的人数急剧下降 从十几人降到几人 目前只有极个别学生偶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其余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能坚持认真完成。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通过近一年来课题组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课题实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1、更新了教师的观念 丰富了教师知识储备 开阔了教师知识视野 提高了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的水平。在本次实验中 教师们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醒过 教师们都深刻意识到必须多读书 不读书就要落后 都觉得很难想象一个远离课外书的老师 根本不可能向学生推荐好书 也无法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已成大家共同探讨实践的话题。部分实验老师在报刊上也发表了论文,如《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发表于《运河报》 《借助“有形”的朗读提升“无形”的语感》发表于《运河报》 《让书香飘满校园——谈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发表于《七级天堂》

2、学生已经产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通过调查 实验班级100℅的学生都喜欢上了课外阅读 普遍认为课外阅读使自己受益匪浅 既增长了见识 开阔了眼界 陶冶了情操 又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积累 提高了各种能力 改善了人际关系 增强了自信心 爱上了学语文。书也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 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同时 各自对课外阅读的解读又是那么的个性鲜明此外 课外阅读还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速度 现在实验班人人的阅读速度都达到课标要求 每分钟均不少于300字 甚至不少学生已超过这个标准。

3、学生课外阅读面大大拓宽。现在实验班学生已不再是只看故事性极强的书籍 漫画、连环画、中外童话、科普读物、中外名著、古今诗词、优秀作文、名家名篇、中华散文……都已成为了学生的最爱。在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同分学时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 促进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丰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每个学生每期至少阅读 本课外书 部分学生达到两周一本 学生人人有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手抄报、剪贴本、好词佳句本、课前五分钟交流记录等

4、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学会了有目的地选择读物 学会了主动阅读相关课外书籍 学会了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 学会了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养成了阅读中查字典 或其它工具书 的习惯 养成了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习惯 养成了圈点勾划 记笔记的习惯 养成了每日阅读的习惯。

5、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真、善、美的启迪 净化了学生心灵 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较好养成。正如

一位同学在谈到课外阅读的收获时所说 “课外阅读已成了我们的习惯。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她使我们的心胸变得宽广 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让我们充满快乐 她就像一股清泉 畅饮泉水 我们的心也变得玲珑剔透。”

6、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落落大方、敢于质疑、回答精彩等表现赢得了听课领导、老师一阵阵的掌声。

7、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现在 学生一有空 就会手捧一本喜爱的书籍 在教室 在寝室 在家里 在阅览室 看得爱不释手。如今实验班已经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8、构建了新的班级文化氛围。实验班学生一改往日课余追打 无所事事的局面 坐得住、静得下心来看书。“孩子回家以后与以前判若两人 变得爱读书了 不再那么痴迷电视连续剧、网络游戏了。”家长们与教师碰面后首先反映的话题就是这个。

9、影响了其余班级的学生 书香校园正在形成。实验班学生的疯狂阅读影响了其他班级学生。从学校图书室的统计来看 其他班级办理借书证的学生已达到90℅ 图书借出率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

10、改变了家长观念 多数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实验班学生家长为孩子购买书籍、征订报刊比例由原来的9.4有二十余位家长还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 交流阅读感受 比赛阅读收获 互评阅读笔记。学生真正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对净化环境、和谐关系、构建书香校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1、基本找到了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兴趣、习惯培养的可行策略。即通过举行师生“PK”活动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 发挥榜样作用 设置故事悬念借助“故事迁移” 借助课本延伸 发扬自主阅读 利用成果展示等有效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之兴趣 通过阅读方法指导 动手操作 品尝成功 加强督导等有效措施促使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得以养成。

1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主研教师的知识面进一步扩大了 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连续两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并在市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同时 通过这一课题的开展 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 使广

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增强 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并为该校今后的课题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八、对本课题研究的一点讨论和分析。

1、课题的开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课外拓展的机会 学习兴趣与潜能得到发展 阅读习惯得以养成 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优等生原有的基础扎实 视野更开阔 发展速度更快 从而加速了班级学生阅读水平的两极分化 给部分学困生造成了压力。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 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 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受益 也是困扰我们们的一个难题 需要我们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研究。

2、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思想上十分支持子女阅读 但是在具体行动上不是很关注 比较依赖于学校老师 而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需要在校外在家中的阅读才能保证。家长如果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督促检查的方法 往往会造成有些学生在阅读时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达不到一定的阅读质量。再加上学生阅读习惯必须较长一段时间的坚持才能形成 对于部分意志不够坚定 刚刚养成的习惯仍需家长的督导。如何更好地争取每一位家长的配合还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为努力培养一个个书香少年、书香班

3、开展课题研究以来 我们们在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积累阅读经验等方面作出了一定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在如何处理好课内与课外、阅读与活动、家长与学生等方面的关系上 还有待于进一步深究。再者 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课题的结题不是阅读研究的终止。阅读习惯良性发展等是我们们即将研究的课题。实现“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生”的目标 我们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很多的事要做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村应该是我们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上升到83.3℅

艺术课题结题报告题报告修改稿

《小学艺术课兴趣激发与欣赏能力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艺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艺术类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艺术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艺术课程不仅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数量的相加,更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大熔炉。 我校是省级艺术教育示范校,在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如何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走科研兴校之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规模+特色”学校,显得尤为迫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国家教育部明确了艺术课在小学课程设置中要规范化、常规化。各校都能在课表中按规定开足课程与课时,但部分老师、学生对美术课只是满足画一幅画,音乐课学会唱一首歌曲等,艺术课大多数成了学生放松课、休闲课,老师也是简单苍白无力的说教。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艺术课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之资金、设备、师资原因艺术课程没有落到实处,有的学校只重视升学率,时间被其他学科挤占。其次是学生对学习艺术课的兴趣不浓。有的学校把完成“双基”作为艺术教学的重点,更有学校把艺术教育当成学校争脸面的工具,忽略对学生艺术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个体的爱好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学生产生了学习艺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再者学生对音乐、美术的鉴赏与欣赏能力还没有更好的挖掘出来,他们不能充分感知“艺术之美”存在的形式和价值。学生艺术欣赏实践活动,审美观、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2)

篇一: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 (800~1000字左右) 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 (500字左右) 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领导小组成员 实验校 起止时间 4、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 (500~800字左右)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理论依据 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目的与意义 5、课题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和探索 (5000~8000字左右) 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 (500~800字左右) 7、课题结题报告终结成果目录 8、参考文献 课题结题报告组成部分: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参考文献则附在后面。(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附后) 10、附录: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一篇:《中考作文升格途径的探索》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利用“一言堂”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非常薄弱,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在应试的范畴内得不到充分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的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新知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此在理、化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为重要。 面对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当前我们学校的设施和教师教学情况,发现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农村学校一般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准备量太大,或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常常在教室里纸上谈兵代替学生实验甚至取消实验,或用演示实验取代学生分组实验。 2、尽管开设实验,但由于农村学生自小学教育就缺乏实验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差强人意,部分学生对实验课无兴趣,或者存在畏惧心理,主动性差,或只看不动手,成为实验边缘人。 3、部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对实验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改变我校理化实验课教学的现状,优化理化实验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学校的理化教研组的几个老师研究讨论决定对《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做好记录,从而形成适合新课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 我们课题组理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熟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小学音乐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音乐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为大家分享了小学音乐小课题的开题报告,欢迎借鉴! 一、课题名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帮助引导学生从理论法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叫深层的感悟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此项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素养的需要也是新型社会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

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 1.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3.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书籍。 提供研究参考、借鉴。 具体时间为、201x年9月——201x年10月。 第二阶段、 1.抽查,了解围绕课题在所教班级实践操作。 2.分工明确及时展开研究工作。 3.同课头研讨、展示,兑现分析。 4.结合第二课题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展演。 具体时间为、201x年10月——201x年12月。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教育实验研究之后,对教育实验研究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由题目、引言、正文、结尾等几部分组成。至此可见,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附录和参考资料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正文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当然,选用的图、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确无误。 3.结论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 1

小课题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结题报告纳卜藏九年一贯制学校马洪福 一.课题基本情况 1.研究的背景 ①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有很多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成效显著。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组织,也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生活的集体。因此,班级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支点与抓手,班级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②学校高位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根本价值存在是文化存在。认识一所学校,一定要认识该学校的文化;研究一所学校,也一定要研究该学校的文化。学校文化是最值得研究的因素,也是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先进的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近几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育研究,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校根据“特色为根,质量为本,

文化为魂”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建设“美丽校园”,打造品牌学校涵。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体系还不完善,还未能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有的班主任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没要有在日常的教育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要使学校在更高层次上良性运转,必须借力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办学品位,确保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③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学生养成教育方面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不为班级着想,不关心班集体,缺乏集体思想,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与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的班级管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没有良好的班风,班貌,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就没有班级精神的形成。教育的本质,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文化人”。当前,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知道“做什么”,部分学生知道“怎么做”,而只有少部分学生才知道“为什么做”。我们的理想,就是让绝大多数学生知道“为什么做”,而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帮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文化一旦化为学生自觉主动追求的东西后,它就可以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撑点,价值判断的参照系。如此,学生就会用某种“特征”的文化选择生活,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选择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做正确的事情”,以至形成一种生活精神。 ④教师生命发展的需要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效率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对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有益的事。自2001年推行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的计算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的调整,删去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内容,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计算的要求。我校在试用了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第四个年头,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课改后学生的总体计算能力不如以前使用旧教材的学生,无论是计算的准确率还是计算的习惯上都有所下降,而且越到高年级计算问题越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提出此研究课题, 力图就使用新教材的中探索出更多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而促使教师关于计算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上都能有所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分析,寻求提高计算能力对策,并在实践中检验对策的可行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平台。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计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后期进行效果调查,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例和课例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实验研究法:在常态的教学情况下,每年级选取两个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形成研究成果过后,再大范围地推广。 5、经验总结法:通过实际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对象与时间。 研究的对象为二年级学生,研究时间为学期 五、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教研组访谈、交流的形式进行 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1)、教材编排的问题新教材关于计算的练习编排减少了,现在用2课时教学的知识点在旧教材种至少也用4课时,旧教材中的某一类型的一些例题在新教材中被删去,却以习题形式出现在练习中,老师还得拿出来讲,却也只是蜻蜓点水,致使学生没有训练形成一定技能, (2)、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课改之后的数学课,教师们几乎是使劲浑身解数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一节40分钟的课被这些填的满满的,甚至整堂课学生不动笔,课堂少了学生静静的写作业,少了老师耐心的指导作业、发现问题过程。其次,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有的老师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在课堂上一个劲地千呼万唤要把预设中的方法挖出

饮马池幼儿园利用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饮马池幼儿园利用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 园 本 课 题 研 究 饮马池幼儿园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一)准备阶段(2014.1,2014.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4—2014.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例文

“以读促写,有效提升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研 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在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分不开的,是相互促进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材料、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文教学,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的教师常把同是语文教学整体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分离开来。阅读教学就是单纯的阅读指导课,写作就是单纯的写作,二者互不相干。大多数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置

上都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却少见有明确指向作文教学的目标。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也只是在量上有所要求和行动,没有质的改变,没有从阅读向写作迁移的明确要求。由于课时的限制,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写日记、随笔、周记等。因为部分中学生自觉性不强,学生未必认真完成。同时也由于是课外的练笔,教师也未能从心理上、行动上把这些练笔纳入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计划。师生随意布置随意写,无计划可言。相当多的教师没有作文教学的长、中、短期计划目标,想写啥就写啥,没有系统的训练,大多数的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慢,作文技巧单一陈旧。作文成了师生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学生写作不能充分得到训练,看到作文题目口咬笔端,搜肠刮肚无话可说的现象很普遍。 2009年6月我校语文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成功申报了省级课题“以读促写,有效提升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研究”,及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及教学行为,这使得我们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了新的思考,于是结合实际,我们尝试了一些作法,提出了本课题。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讲,“以读促写”的实施策略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关系;注重全面发展、彰显个性的目标观;讲求探索质疑、双向互动的学习观;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可充分发挥其主体

小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

小课题结题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课题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单位:杨木川镇中心小学 主持人:沈明月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加强阅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课题总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法,指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优秀读本进行阅读和品鉴,提高对语言的赏析、感悟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读书的愿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 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 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达到自主阅读的目 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5、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 词句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一、二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实施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诵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低年级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不能单靠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但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义配合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时十分便捷地了解课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 美。? 1.读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在读中揣摩语音,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美和课文的内涵。如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我基本上都要经过以下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受。(2)、细读课文,感悟理解。这个理解包括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3)、美读课文,感悟情感。由此可见,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读书活动,因此,我总是在指导学生把书读顺、读得有感情上下功夫,摈弃了繁琐分析,在多读、熟读中体会词语含义,感悟思想感情。读是综合能力,它体现了语文的学习规律和特点。 2.渗透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技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阅读课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或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实效。因此在阅读课上我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点易转移,因此读书的形式尽量追求多样化。如初读课文时的听读、自读,理解课文时的指读、轻声读、范读、练读,巩固提高中的分角色读、配乐读、比赛读。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对读书保持着盎然的兴趣。 (2)、在课外,根据阅读的需要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诗歌类、散文类的文章适合于动情地反复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小说类、童话故事类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法结题报告

《英语自然拼读法》实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古鲁板蒿小学白榆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小学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在课堂上,教师通常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上,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超过了他们的读写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开始要求学生拼写单词和书写句子。学生没有独立辨音和拼读单词的能力,记忆单词非常困难,只能死记硬背英语单词,效果极差。拼写的困难使学生逐步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造成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直接拼音”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英语直拼”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学研究中心推广的教研项目。直接拼音是指按字、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拼出单词,逐步内化知识结构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从而防止传统教法先学字母名、按字母名称先后顺序背单词的弊端。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先元后辅,先闭后开,先简后繁”的原则,使学生能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直拼拼读出单词,学生易学易记,凡是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学生很快达到“见其形读其音,听其音知其形”。 二、实验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市教研员的引荐下,我们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章兼中教学法研究所进行了英语直拼教学的合作。实验的目的如下: 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以愉快的情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

担。使学生学会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直接拼读单词,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和提高辨音能力。扎实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及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方法:主要采取教育经验总结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步骤: 第一阶段:申请命题 1. 组织有关教师进行专题的教研活动,研讨本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制定研究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 和研讨。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2.定期组织课题组的教师到同类课题的试点学校进行观摩学习、研讨。 3.积累研究的数据和具体资料,包括有关计划、教师反思、总结以及体现研究成果和问题的一切书面、音像材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分工负责撰写实验经验,汇编教学案例,教案、论文。 2.全面撰写研究结题报告。

【优质】音乐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模板 (5页)

【优质】音乐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分析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来的”。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近期研究则注重强调两个半球功能上的互补。《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脑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常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音乐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文章正文: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报告”;“‘成功教育’实验报告”;“‘和谐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研究的结果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内容详实)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研究 崇文教育集团安居街校区杨建梅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发展性的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勇于探索,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终身学习是当今学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走出学校,担任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他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培养学生质疑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达到能终身学习的目的。 综上所述,经过我反复论证并结合班级实际,决定以“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研究”作为我班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目前课堂教学仍没有跳出教师“提问式”地传递知识,学生“答问式”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如目前提倡并风行的小组讨论学习,也往往是让学生讨论怎么回答,很少有要求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推广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及具体方法 1.创设氛围,激发质疑兴趣 为了能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我们常利用班会课进行讲述科学家小时候敢于质疑,长大后有成就的故事,如瓦特小时候的故事《壶盖为什么会动》,鲁班小时候的故事《锯是怎样发明的》,课外读物中牛顿、爱因斯坦小时候敢于质疑问难的故事,给学生树立勤动脑、敢质疑的榜样,慢慢在学生的心田中培养质疑的欲望。 2.教学中使学生敢于发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努力帮助了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就让这位学生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就让这些学生在课下单独问老师;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就让学生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 3.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质疑。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虽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带来教师角色的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者,但这一阶段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还是要给予他们切实的指导,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教师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课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并且对这三个阶段的指导策略都有所研究。但是,对具体主题的指导缺乏深度的探究,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还存在教师指导目标不明,各环节的指导缺乏策略,指导方式单一,指导力度不当等问题,学生也很难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这五个特征,它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综合性课程的开发者,学生活动的引导者,更是活动过程的分享者。通过教师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积极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包容,还学会信任并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 (四)概念的界定 教师指导策略——指教师指导中的思维策略及行为策略。思维策略体现指导内容的产生途径及着力点,行为策略体现指导方式。 二、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 高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方法。 (二)内容 1、制定相关调查问卷并对学生进行调查。 2、反思教学指导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并分析其原因。

音乐组小课题结题报告

浅谈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识谱教学 音乐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识谱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 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它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目标。显而易见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导致学生识谱难得原因,由于一年级孩子的注意还不稳定,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具体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任何新异的刺激,也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他们的注意还经常随情绪的变化而转移。他们注意的范围较狭小,注意的分配能力也较差,在注意一件事时,要他们同时注意另一件事是比较困难的。一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是没有明确的记忆目标,许多事物是通过无意识记而记住的。他们以机械记忆为主,背诵的本领很高,而意义记识还不大会运用。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记得牢,对抽象的事物就记得差。 二、课题研究对象 低年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迎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音乐游戏是儿童游戏世界中的一个充满欢笑、荡漾歌声、舒展舞姿、表演自我的快乐王国。趣味性教学可以成为音乐游戏的课堂,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奇、模仿力强、理解力弱、爱玩的特点,可以让学生

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时游戏。让他们在情趣盎然的音乐游戏中轻松掌握知识技能。 (二)改善“沉闷型”知识技能课的需要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要让学生能在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驱使下主动地学习、掌握识谱技能。并能真正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美。我们必须从趣味、新颖的教学形式入手,通过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愉快地与乐理知识交上朋友。 四、课题研究内容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充分营造一个趣味性强 在音乐学习中能充分体验到快乐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开发学生的自信心等内在气质方面的潜能及主动性,促进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1、在节奏教学中,运用情景表演联系、角色游戏感知 节奏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是音乐的生命,是识谱市场联系的基础,也是音乐教学最先进入、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由于节奏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解,更要在运动神经中去感觉,促使学生体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编号:FS-DY-20563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教育实验研究之后,对教育实验研究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由题目、引言、正文、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至此可见,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附录和参考资料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 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学技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改造力有多强。在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课中,我们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是带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这是每一个科学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也极为重要。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教育事业受“应试教育”影响,培养的学生表现出求同思维见长,求异思维见短,文化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的毛病。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核心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而实验操作更是能够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样让学生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内科一学课的需求,我们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比较长时间的探究。我们发现生活很多物品可以作为学生实验材料,于是,我们提出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科学启蒙教育内涵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前人研究的成果--科学知识,还要求他们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养成科学态度,认识科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经过的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3月) 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学习科学(新课标)理论知识,进行相关准备。我组学习了《科学课》、《探究性学习》、《实验教学与仪器》、《科学教学与实验》等杂志。 2、实施及发展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0月) 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验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教师的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会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及生活中的物品开展实验和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在指导学生实验中,科学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汽水瓶、可乐瓶、矿泉水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牛奶盒、塑料袋、气球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1)、很多学生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雨量器、会设计制作一个保温瓶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