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大学生休闲方式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休闲方式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休闲方式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休闲方式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休闲方式调查报告大学生休闲方式调查报告

学院艺术与服装

专业广告学

班级广告093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

大学生休闲方式调查报告

一序言

二调研摘要

1 调研背景

2 调研目的

3 调研内容

4 调研方法

三具体流程

1 调研地区

2 调研时间

3 调研对象

四总体结果分析

五存在问题

六对待措施

七对调研主题结果的感受分析八结束语

九附录(调查问卷)

2

一序言

大学生涯是人生中的关键岁月,从步入大学这座学术殿堂到完成学业进入社会的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经受砺练,并不断成长着。

休闲活动是生活在节奏紧张、空间拥挤和竞争激烈的亚社会里的大学生们身心健康的需要。有益的休闲活动对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会起到的积极向上的作用不可取代。

学生在大学这个重要时期中休闲活动的需求类型不尽相同。较之以前,不管是休闲观念还是休闲方式都更加趋于多元化。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空闲时间,提高其有效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休闲关乎大学生的生存质量和学习质量,关乎其健康成长。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进行这样的调查分析,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加有利于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调研摘要

调研背景

当代大学生选择的休闲方试

调研目的

了解大学对休闲生活所持的态度、参与动机和阻碍因素等,并对大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进行探究。

调研内容

选择的休闲方式

休闲活动的目的

对休闲方式的满意程度

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

三具体流程

调研地区

天津工业大学

调研时间

2010年5月20日—6月14日

调研对象

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在校大学生

四结果分析

3

一)休闲理解

大学生对休闲的理解程度。有75,的人认为只要是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里可以从事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活动就是休闲,这说明对于休闲的主流定位是科学正确的,但也有25,的人对休闲没有科学的认识,甚至有14,人认为只有有钱才能从事休闲,休闲就是娱乐。另外还有7,的人认为“除了上课和为考试进行的复习,其他的活动都是休闲”,2,的人认为“休闲就是休息”。 (二)休闲时间,的人认为平时有比较多的空闲时在关于平时是否有空闲时间的问题上,47 间,这说明我们周围的同学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体现出休闲时间充裕这一特点。仅有15,的人认为休闲时间较少或者比较少,有37,的人认为休闲时间适中。这应该与专业有些许的关系。

(三)休闲方式

“多数情况下,选择何种方式的休闲活动,”对此,我们的调查结果是:60,的人更倾向于选择个人性的休闲方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休闲意识观念以及个人思想上的独立性。

我们可以看出:有81而且经过对多数情况下大学生的休闲能动性的考查,,的人自己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去自由选择休闲活动,并且能够在自己的闲暇时间自由控制休闲活动。

六)休闲满意度

自己的休闲方式满意状况:65,的人一般,22,的人满意,13%的人不满意。

(七)性别差异对休闲活动的影响

这次调研女生占60%,男生占40%。男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兴趣、爱好等不同,在休闲活动的取向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男女大学生在健身锻炼、棋牌娱乐、逛街购物、睡觉休息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在休闲时间里更多倾向于选择健身锻炼和棋牌娱乐、及网络游戏;而女生则更多倾向于逛街购物和睡觉休息、网上聊天等。在看电视、看书读报、访友聊天、看电影等休闲内容上,男女大学生的选择未见显著差异。

经过以上对大学生休闲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休闲状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休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它是个人利用基本生存活动、工作或学业以外的时间,从事的如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摄影、聊天等自己有兴趣的休闲活动以调节身心的生活方式与内容。休闲活动是完全个性化的,其本质是自由。在高校,紧张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常常使大学生陷入忙、盲、茫的困境中。一些自由自在的休闲活动,能使大学生松弛身心、拓宽视野、充实生活,起到调节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及自身发展的作用。结合上述我们所进行的数据分析,可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休闲的定位还是相对较为准确的,但是仍有

部分人的观念是错误的,这不仅使其没有看到休闲的本质,也会使他们即使有了钱也不能很好地去享受生活,低端意识的休闲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它仅是消磨时间的一个华丽的借口。另外,大部分人对课程和学习的重要性都没有忽视,没有因为休闲而放弃大学生的第一职责。

(二)休闲目的

1健康动机。大学生的休闲价值观是逐步趋向科学性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们更加注重休闲的健康性及其对日常工作学习的促进作用。2娱乐动机。大学生的休闲活动,大多是为了从课业学习之外寻找乐趣,娱乐身心。3交往动机。

4

大学生参加休闲活动,在活动中与他人交往,可以交流思想,获得理解,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的交往需要和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或团体的需要。同时可以提高自己沟通协调等人际交往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4成就动机。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更全面,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尽快融入社会,大学生都希望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挖掘自己的潜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做到博学多识。因此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把达到这个目的,作为自己休闲活动的动机。他们或从休闲阅读、休闲培训等活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艺术鉴赏力,或从休闲体育、娱乐、交往活动中,获得启发和灵感,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而这一切,都是大学生成就动机的休闲活动中的表现。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参加休闲活动的动机属于内在动机,大学生能通过休闲活动本身获得乐趣、满足各自的需要。

(三)休闲时间

41%的大学生每天都有充足的休闲时间,31%的大学生有足够的休闲时间,只有11%的大学生不太充足,还有17%的大学生有太多的休闲时间。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体现出休闲时间充裕这一特点。

(四)大学生的休闲取向多样化

大学生休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知识扩充、能力培养、素质锻炼活动;又有满足精神和生理需要的恢复性消遣、娱乐活动;也有无所事事的消磨时光。课外活动包括:?体育锻炼?校系活动和工作?聊天、社交?课业学习?阅读课外书刊、报纸?看电影、?勤工俭学?上网聊天和玩游戏?棋牌活动?休息和其他如去外出旅游散心逛超市或者商场等打扮和美容谈恋爱或陪恋人玩等,综上可以看出大学生休闲读书、休闲体育、休闲娱乐、休闲社交、休闲培训类型的多样性及格局的层次性。

五存在问题

(一)学校方面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

六对待措施

1、关于引导心理健康方面及开展关于休闲观的相关教育

提高大家的休闲认知能力和科学的自我休闲意识,培养休闲个性,因势而导从而使个人休闲多样化与重点性相搭配,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让学生意识到休闲是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自我休闲意识的意义以及正确理解劳动、学习及休闲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让其意识到低端休闲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2、关于提高休闲能力方面

休闲能力是保证休闲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休闲能力从广义上包括休闲评价能力、休闲选择能力、休闲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其中休闲技能主要包括演唱能力、健美能力、交际能力、家政能力、创作能力、旅游能力等等。 3、关于完善休闲环境方面

5

休闲环境是大学生从事休闲活动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休闲环境,即使休闲觉悟再高,大学生在休闲活动中也得不到任何收获,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场面。大学作为培养全面人才的平台,理应为大学生的休闲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七对调研主题结果的感受分析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休闲学术氛围。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的集体活动来打造一种健康、活泼、有序的校园休闲文化,体现校园休闲文化的时代特色。

1、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正确把握休闲的内涵。学会进行有“技术”内涵的休闲,而不是单纯地机械性的没有任何意义及目标的休闲。

2、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休闲活动原则。休闲必不可少,但又不能把休闲当成事业,过分迷恋。我们应积极参与休闲活动,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参加休息活动要有理,要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之外进行,要在自己的经济支付能力之内进行等等。在休闲中,坚持正确的文化及道德导向,从自身做起。休闲要以对自己有利为原则,即健身与养心并举,达到放松精神、陶冶身心、发展完善自我的目的。休闲活动要有节制。比如不能无节制地通宵上网及游戏等。任何东西过犹不及,休闲也是如此。

3、学会自娱。人不可能总是工作和学习,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做到积极的放松和休整,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身心健康,并使自己更有效地从事工作和学习。每个大学生都有必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条件,注意培养和发展一些兴趣和业余爱好,学会自娱,维护身心健康。

八结束语

大学生是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年轻知识群体,他们的休闲不应仅仅消磨时间和摆脱单调,而应该向积极参与型与创造型层次方面转变。首先作为大学生应该端正休闲动机,由摆脱单调和消磨时间的输出性的消极的休闲活动转变为积极参

与、有创造性的输入性的积极的休闲活动;其次,大学生自身以及学校要努力消除和减少大学生的休闲障碍,让他们做到学习时全身心投入,休闲时痛快淋漓;最后,开展休闲教育,以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休闲活动的目的是传播、普及休闲知识,培养科学的休闲理念,规范休闲行为,建立科学的休闲方式。通过人的休闲活动开发人的潜能,提升生活品质,实现生命价值,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