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课堂实录

经典课堂实录

经典课堂实录
经典课堂实录

青铜战士个人空间发短消息加为好友当前离线2#中小发表于 2009-3-2 12:54 只看该

06年江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

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 我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在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做了许多尝试:在古诗文教学中走进传统文化;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与作文教学中凸显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绽放美丽。 关键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雅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世界各国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究其根源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可见,传统文化和一方水土一样是民族的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盛开传统文化之花呢? 一、在语文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程教学。就学科而言,语文课是最有可能融合传统文化的学科,可以通过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可以设置“传统文化经典研读”之类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抑或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与语文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进

国学经典进课堂主持词

国学经典进课堂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如今,国学进课堂活动已经进行到第五阶段——课例展示分享。今天的活动分三项内容:由几位老师带来公开课,两个学校做经验交流。最后请教研室老师、主任做指导总结。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人生最好的交际,而学习《弟子规》则是学礼的开始。首先掌声有请老师执教一年级《弟子规》《房室清》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们读的最多、最熟的书就是《论语》,掌声有请老师带来的《论语》 四书之首的《大学》,有华夏先哲的智慧,有为人处事的蓝图,掌声有请老师执教四年级《大学》《正心》 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四时和万物自然不会开口,《笠翁对韵》则可以让学生认识天地、明辨四时、知晓万物。掌声有请老师执教三年级《笠翁对韵》之《十三覃》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铸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精神的伟大以及他的《史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已经积淀为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下来掌声有请老师执教六年级《史记》之《高祖论功》 四、教研室老师评课 五、教研室主任总结发言 主任的到来让我们倍感振奋,主任的总结发言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各位领导、老师们,今天我们听了几节国学经典课例,两个学校的经验报告,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国学经典教育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教研室对国学经典教育课堂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最后主任的总结发言让我们明白了:做好国学经典教育工作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莘莘学子人生最大的幸事! 今天的国学经典教学课例研讨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三篇】

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三篇】 导读:本文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诵读经典美文,中华经典犹如一座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 女: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炎黄子孙懵懂求知的咿呀学语;男: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是回荡在中华大地上空的经典的声音;女: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的来自灵魂的呐喊,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现在,就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我宣布,“杨木洲中学国学诵读活动”正式开始。首先为我们表演的是光华小学的小朋友们女:金色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经典金色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让我们在经典中寻求天地灵气让我们在经典中感受万物精华(学生:人之初,性本善,起….)学生朗读……男:刚刚小朋友们为我们朗诵的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绝句《三字经》,它不仅教我们怎样识文断字,也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受益终生。 女:今天,我们是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今天,我们诵读千

古美文,使承华夏文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规》伴我们同行,我们沐浴经典成长。下面请七八年级的同学为我们朗诵《*规》。 李如意:*规,圣人训,起….男:书声朗朗,朗朗书声,我们不仅要熟记《*规》,更要将书中的文字落实在自己的行动里,以此严格要求自己。 同学们,我们深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搏动的心跳动着上下五千年的脉搏,我们深爱我们的华夏,我们涌动的血液奔腾着滚滚黄河的波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下面,让我们走进《岳阳楼记》,感悟古人的爱国情怀,请九年级的同学朗诵《岳阳楼记》,戴佳玲: 起……男:最后让我们全体同学一起大声朗读本次表演的结束语,丝丝管弦,起….男:书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女:书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男: 读书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女:读书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男:本次国学诵读表演到此结束【篇二】 开场白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最新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主持词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女: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男: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 女: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 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男: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 女: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 男: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男:《弟子规》伴我们同行,我们沐浴经典成长, 女:诵读国学经典,我们的心灵被荡涤和滋养。践行《弟子规》,我们的言行找到了指南和方向。下面有请全体同学起立,跟着老师齐声诵读《弟子规》。 女:孩子们,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诲用到我们的生

活中,落实到大家的一言一行中。 男: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我们的家会更和谐。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我们的世界也会更和谐。 女:西环路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男: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介绍参加本次比赛的成员:这次比赛的评委有: 计分人员有: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即将为我们付出的辛苦工作! 女: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次比赛的规则:为了照顾孩子的年龄差异,本次比赛分为低、高两个阶段进行,低段是一、二、三年级,高段是四、五、六年级。每段分别取一、二、三等奖。今天的比赛按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将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风吹过我们的身上时,此时心中的感叹秋天的开头是多么的舒服啊。有请一年级的崔雨琪为大家朗诵《秋天》 2、男:春,生机盎然,杨柳依依 女:夏,生机勃勃,葵花朵朵

让经典诵读走进语文课堂

让经典诵读走进语文课堂 在饱受战火之乱而导致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大门上悬挂着一条 字幅: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 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位智者之口,然而,我知道它是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为什么那篇捍卫母语的《最后一课》能令所有读过它的人潸然泪下?为什么余光中的《哀中文之式微》会令炎黄的后代子孙伤痛? 因为文化和历史是以语言的形象活在我们心里的。 据文字学家之言,四大文明古国的古老文字,只有我们的汉字还幸存于世,成为当今唯一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只有我们的汉字所负载的古老的文明信息能为当今的世人读懂。 可是,时至今日,汉字的主要功能似乎也仅仅只是被当作一种寻常的书写符号而已,她那属于我们本民族所特有的灵魂内容似乎已经被遗忘了。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仅不读《论语》《老子》《庄子》,连唐诗宋词也没有读过几首。我们的孩子从会说话就开始接受外语熏陶,母语只是作为日常对话的口语交际而已,似乎只要识得几个汉字字形会说日常的中国话就完成了母语习得的课业了。现在,中高年级的英语跟母语的课时是一样多。到了中学,外语就更加成了强势学科而高居霸主之位。有些学校每天的早读都是以背诵英语单词为主,凡读书的时间都让位给了英语。再加上科目日渐增多,天质稍好的孩子还被各种课后的奥数班、奥英班,母语习得空间越来越小。小学毕业生没有背诵多少名家名篇没关系,而没有记下一两千个英文单词却不行。 因此,从保护我们的文化使命而言,经典诵读应该进入我们的课堂。 就一个人的终身发展之道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之道来看,小学阶段如果得不到本民族语言的源泉浸润,汲取的是他民族潺潺溪流中的几朵浪花,似乎绚烂,可终难开出今后人生的活水之渠。任何文化的特性都以语言为展示形式。我们要认识一种文化的途径只能从语言开始,而保护语言其实就是在保护文化,可见,语言是文化不可替代的基因。属于我们民族语言的基因无一例外都浓缩在历代的典籍里。诸子百家的哲思,史实典律的精明,诗词歌赋的飘逸,政论的严谨,人

让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课堂

让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课堂 ——赴长沙培训学习心得 黄泥塘中心小学汪峥嵘培训内容:第二届两岸中华文化特色观摩课研讨会 培训时间:2014年3月28日至3月29日 培训地点:长沙市一中 具体安排如下: 3月27日下午前往日晟大酒店报到。 3月28日上午至长沙市一中参加开幕式,之后开始由长沙市明德中学黄金萍老师、北京四中于鸿雁老师、武汉四中语邓少琴老师、长沙一中朱端顺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四堂精彩的教学观摩课。四堂精彩的示范课寓教于乐,生动有趣,颇具技巧,带领我们穿越岁月的烟尘与古往今来的灵魂对话,让我们领略了国学经典的艺术魅力。 3月29日听了来自台北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的两位国文老师的课。易理玉老师用她的亲和力以及贴近生活的讲述吸引了学生和会场上的老师。陈丽明老师用她的独特方式,娓娓讲述,古今相结合,用现代思想的理念接触古学却有另一番味道。 此次培训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观摩的教师可以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可以提升国学底蕴和文化素养。这对我校如何更进一步地推动“国学经典入校园”活动的创建工作,在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

从小就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经典浸润童年让智慧点亮人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觉得,国学不只存在于中学,小学起就该耳濡目染。所以,小学阶段提倡经典诵读是非常有意义的。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在识字、作文乃至于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这是没有疑问的。这也可以说是比较显见、比较实用的经典诵读所带来的好处。此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对人格的陶冶。虽然小学生可能对这些国学经典难以理解,但是经常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诵读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国学校本教材,了解国学,陶冶性情,并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国学走进小学课堂中,需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国学,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典文化精粹,既能滋养孩子品质,也可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小学就非常重视小学生的国学素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整个身心享受到了道德的沐浴和熏陶。不仅如此,学校的午间广播站播放国学的大雅之音,校园里弥漫着学国学、用国学的浓郁风气,学生自然深受其影响。 国学走进小学课堂,还需要展开一系列的国学活动。在小学生的眼中,有可能国学离自己很遥远,光听这两个字都觉得高深莫测、枯燥无味。为了能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国学,我们还应该适当给予学生轻松地活动,加强对国学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国学素养和道德素质,营造出纯洁的校园文化氛围 国学走进小学课堂,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对于小学生而言,国学

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

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 发表时间:2016-07-11T15:46:31.2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7期作者:韩淑梅[导读] 读国学经典,徜徉于经典的字里行间,仿佛在聆听先哲圣贤们的谆谆教导。 山东省烟台西城希望小学山东栖霞265309 摘要:诵读国学经典,贵在坚持。读国学经典,能助人修身怡心,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关键词:诵读经典坚持尊重谦让品德高尚 读国学经典,徜徉于经典的字里行间,仿佛在聆听先哲圣贤们的谆谆教导,他们的知识、文化乃至思想,历经千年而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对小学生而言,诵读国学经典,既是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之根、把握中华文化命脉的有效途径,也能使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人文素养,在文化冲击和碰撞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一、诵读经典的必要性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通过诵读这些流光溢彩的国学瑰宝,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小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小学生广泛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悟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厚实的语文功底。 二、诵读经典,贵在坚持 1.清晨自习前的诵读。农村的孩子上学都较早,在早自习前大约有二十分钟的空闲时间,在没有开展经典诵读前,孩子们大多处于一个混乱状态。现在我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让孩子们进行经典诵读,每天早晨走到教学楼听到的是孩子们抑扬顿挫的读书声。 2.课堂上的5分钟诵读。每节课的前五分钟是诵读时间,我会带领孩子们诵读一周的内容,并对难懂的做一些适当的解释,让孩子们在理解中背诵。 3.晚上10分钟的诵读。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我对课外的经典诵读以星期为单位来给学生布置内容,比如《论语》,一个星期我让学生背诵五句,每天一句,要求每天回家抽出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诵读。学生最终发现,一个星期下来,只要照着教师的要求去做,都能深深记在脑子里。 4.及时检查诵读。我知道,要让孩子们认真对待经典诵读,单纯让他们自己诵读是不行的,他们的兴趣不会持久。在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情况下,我尽量利用课堂时间去检查、落实。 (1)利用夕会课检查孩子的诵读。随着诵读的不断推进,渐渐地学生的诵读已转为背诵了。于是,我便采用多种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背诵,如:抽背,师生背,分组背等。拿抽背来说,就是随机点学号,学生上讲台背诵,我让台下的同学都当评委,背诵完毕,就让他们评出哪个同学背得最好。这样一来,所有的孩子都能认识到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2)利用阅读课,分享经典里面的精彩故事。我认为,语文学习单纯靠课本的那三十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在课文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去阅读,大量地阅读有益的书籍。于是,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便有了用武之地,这节阅读课我先让孩子们进行阅读,然后分享阅读体会与心得。当经典诵读进行到一定程度,便举行经典阅读的分享会。 5.举行硬笔书法比赛,书写经典。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我便会在写字课上,举行书写经典的硬笔书法比赛。把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在自己班走廊的展板上进行展示。让孩子们自己当评委,给写得好的作品打星,星星多的同学就能获奖,颁发奖状。这样一来,既能检查孩子们的背诵情况,又能检查他们的书写能力,让他们从读到写,得到质的提升。并且,通过这种评奖的方法,孩子们对经典的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6.举行多种形式的诵读比赛。我会经常联系其它班级,开展诵读比赛,看谁背诵内容多,谁背诵得有韵味……孩子们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了得到第一名,他们会互相监督、督促——背诵较慢的小组长会时刻提醒,同桌之间会互相检查。赛后,我会及时地公布比赛结果,颁发奖状,并把一个个精彩瞬间打印出来,在班级的展板展示。还把照片发到班级的微信群里,让家长们都看看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有了家长的督促与表扬,家校结合,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诵读热情就更高涨了。 三、经典诵读的教后收获 读经典,不一定要讲经典。如《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它浅显易懂,又涵盖了很多为人处世、尊贤敬老的道理,多读、多背,时间长了,学生们或多或少都能有所领悟,从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学生言行、举止的变化。经典诵读于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能规范学生言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能让他们的言谈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自从进行经典诵读这一活动,我班的学生与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之前相比,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课间打逗现象明显减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讲文明知礼仪的习惯。 2.学生成绩在不断提高。记得刚开始经典诵读时,我很担心会不会因此而影响考试成绩。校长肯定地说:“孩子们连文言文都背得那么好,课文的背诵算得了什么,学习自然就变得更好了。”经过我的验证,这话是正确的。不但不受影响,而且还有所提高,我班每次考试的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 参考文献 [1]严艳《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与研究》.2009,5,24。 [2]黄萍秀《经典诵读与学生养成教育模式实践研究》.2015,1,6。

国学经典进课堂教案设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国学经典》进课堂教案三年级

《弟子规》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内容】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 2. 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引领展示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 [建议] 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2. 答疑解惑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齐读“谨而信”部分) (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建议] 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课教学,不做“传道授业”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做照搬理解。 画面: 生1:这一段的大部分意思我都懂,就是那个“晨必盥”的“盥”我不理解。 师:你真是个善问的孩子,不过我要纠正你一下,“盥”这个字的读音是(guàn)。 生1:噢,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师:真有礼貌!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1:带着大家齐读。 生2:老师,“袜与履”中“袜”是指袜子,“履”是什么意思呢? 师:这个词平常我们做动词用,其实它的本义是名词。你看看袜子和什么呢?哪个同学

国学展示主持词

国学展示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马蹬镇初级中学!欢迎你们!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国学乃立人之本,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是维系中华文化之根基。 近年来,我校紧随县委政府、县教体局的航向指引,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学国学的滚滚浪潮。秉持“国学任务目标明、周周清、堂堂过”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了国学经典进课堂、国学小讲堂、经典诗词永流传、国学抽背大赛等各项国学活动,在马蹬镇初中的校园里,已有一种国韵墨香在飘扬,学国学已经蔚然成风。我们已经熟练背诵国学90余篇,古诗词150余篇,与古人对话,向经典致敬!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着我们的心田! 今天,我们将在这里为大家展示我们学国学的成果,让书香的芬芳尽情挥洒在我们的校园! ①首先,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白居易一起畅游西湖,领略如诗如画的美景。有请七八班同学为我们带来《钱塘湖春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②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战国时期,纵横

家苏秦更是深知此道理,下面有请七一班他们为大家展示的是《颜氏家训》勉学篇、《竹石》、《石灰吟》。 ③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人,要淳厚朴实。有请七七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卜算子咏梅》、《游山西村》。 1、同样的田园风光,却有着不一样的希望之心,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也有着不一样的心境。下面有请八二班!为大家带来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2、谢谢八二班的孩子们,带领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感受大的格局与胸怀。孔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谓大同。有请八八班!他们为大家展示的是《大道之行也》、《满江红》,有请! 3、“仰天长啸,怒发冲冠”,这是何等的壮志豪情,不由得令我们忆起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辛。下面我们共同感受他们的豪迈豁达,大气磅礴。由请八七班!他们为大家带来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请! 4、谢谢,保家卫国,早日平息边塞战事,经过战火洗礼,定会换来如画江山。有请八五班!为大家展示的是《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六盘山》、《如梦令》! 5、谢谢八五班的同学们。为国建功,为国立业,为国

12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融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实践 ———《诵读国学经典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案例【案例宗旨】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即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教育活动。简单地说是对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提升人文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5-6年级学习阶段目标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创设了《诵读国学经典提高语文素养》的新课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经典的博大精深,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学生综合性学习有效方式。因此,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学习国学经典的综合性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材料的能力和自我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的能力。 【案例背景】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能成为人,而不是动物。教育就是要使一个冥然无知的人明白事理和获得智慧,使人能泰然自若地进入复杂无比的社会,可以参与建设和改造社会的种种活动。教育不单教人以谋生的技能,还应启发人追寻生命的智慧,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明白生存的意义和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的理想是尽人之性,使人成为完全的人、圆满的人。更具体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有情有心、有灵性有仁爱之心的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其实我们不只要爱人,我们还要爱花草树木、河流山川;爱天地万物、宇宙自然;爱世界上任何一种高贵与微小的事物。 据此,本案例设计它分为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探索研究的兴趣。通过对以前的学习内容的回顾,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师生共同确定研究

浙江省优质课《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绍兴新昌城关中学赵晨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杭州之盛在于西子一湖,大多数人会选择什么季节出行? 生:冬季。 师:大多数人! 生:春季或者夏季。 师:在这样的季节可以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对于大多数人,会选择一天中什么时间去西湖呢? 生:早上。 师:我们的作者张岱在冬季去西湖。他究竟想要借助表达些什么呢?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会读了吗? 生:会。 师:把我们昨天预习的结果展示给我们的老师。 生: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不错啊,朗朗书声是我们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会翻译了吗?“上下一白”的“白”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你怎么知道解释为“全”? 生:根据全文的意思。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了解文言词的解释呢?课下注释,根据课下注释的标注来了解个别词的解释。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解释的方法。“一身是胆”的“一”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由此可以推断,“上下一白”的“一”解释为“全”,这就是推断法。我们再来看个成语“面面俱到”,“俱”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你能精确翻译这个句子吗?“拥毳衣炉火”。看到这个句子,你感觉到了天气怎样的状况呢? 生:十分寒冷。 师:从哪个词中能恨明确地感受到“十分”呢? 生:拥。 生:表达出来了,毛皮大衣本来就说明了寒冷,又说道火炉,更能体现了。 生:我觉得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如果十分寒冷,那应该是紧紧裹着。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刚才这位男生用了一个词语“紧紧裹”,我们再来翻译下。我们再来看一个句子“湖上影子,”人教版教参上是这样翻译的,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读翻译。 师:两个红字“道”、“叶”,写出了景物什么特征? 生:简洁。 生:孤独。 师:影子这个词语确实能够体现出“孤独”,但影子是淡淡的。痕、点、芥、粒又写出了什么呢? 师:你认为可以用什么两次来形容呢? 生:条。丝。抹。 师:我们来看看原文用了什么量词,芥。芥是什么意思? 生:小。 师:既然我们不能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那我们就直接按照原文来理解。会读了,我们就走进下一个环节,文言要会理解,海明威提出了“冰山理论”,浮在海边的只是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沉在海面之下。谁来跟我们说说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对雪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作者把雪当做了自己的象征,突出了自己对洁白的追求。 生: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师:你读不懂的有什么呢? 生:最后一句“莫说相公痴”“痴”在哪里? 师:不懂的还有吗? 生:前面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提到了“舟子”? 生:在亭上的两个人,作者问的是姓名,可是那两人回答的确实“金陵人”。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痴”字很重要。这个“痴”表现在哪里? 生:在晚上八点左右还独自一个人撑着小船去湖心亭看雪。 师:还有吗? 生:天气很冷,他还是坚持去看雪。 师:从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岱对于雪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行为在有一个人眼中可不是痴迷的意思啊,你知道是谁吗? 生:湖上的两个人。 师:他们是怎么认为的? 生:志同道合。 师:在谁的眼中不是痴迷的呢? 生:在船夫眼中。 师:船夫理解张岱吗? 生:不理解。 师:所以在舟子眼中,这是什么呢? 生:痴呆。 师:看起来舟子是不理解张岱的。“独”与后面的舟子的出现是不矛盾的。

国学经典进校园

国学经典进校园 容州镇中心学校叶小丽 国学,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似乎是一个距离遥远但又似乎无处不在的词汇。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绵延不绝的文化张力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旧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以出色的教学质量容州镇中心学校,率先敏锐地将国学引入小学校园,力图将中华文化的源头传播给孩子们。 第一,传统国学进入中小学教育有益于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二,国学经典中有很多值得青少年学习的文化精髓,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第三,这也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求,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对学生抵御不良思潮、培育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第四,此举还能弥补当前教育制度重分数而轻素质的不足,做到真正的“育人”,间接推动我国文化实力的提升。 当然,我们也要理智地看待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影响:第一,小学生了解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单靠死记硬背对吸取古典精华的实质作用不大;第二,当前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能够有较多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可操作性不强。 学校提倡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要取其精华,择优弃劣,不能一味强调死记硬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识水平,给予适当点拨,让其明白基本意思,这样才能记得牢,才能化为己用。只有注意到学生成长的适应性及学习效果,才能使“国学热”在学校教育中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国学,借教育之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传承传统文化贡献应有之力量。 一、学生:熟读并热爱《弟子规》 自从读完《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老师简单地解释几句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在“母亲节”那天,有的学生还给妈妈端上了一盆洗脚水,帮妈妈洗脚,学会感恩。孩子不仅读懂“国学”,还做到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关心集体、热爱国家……”在三年级的教室里,全班学生在齐声背诵《弟子规》全文后,再齐声响亮的回答说,他们懂得了学习国学经典的真正意义,并付诸到日常行为、行动中去。 很多家长对学校的做法也很赞同。一位家长说,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力、接受力的黄金阶段。孩子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其德行就能获得一定的熏陶。让孩子从小选择性接触些经典国学非常好,毕竟,国学经典《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结晶。

国学经典主持稿

国学经典主持稿 1: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 2: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1: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介绍本次活动目的 合:现在我们宣布保师附校“XXXXXXX”展演活动现在开始! 1: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2: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3:诗的语言,典藏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 4:对话圣贤,我们感受经典文学蕴含的力量。 1:今天,我们欢聚在保师附校,共诵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2:今天,我们欢聚在保师附校,共诵中华经典,聆听诗文书韵。 3: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品千古美文,感悟经典人生。 4: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亲近国学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国学经典第一篇------经典诵读(ppt) 1:诵读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2:诵读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的脊梁

3:诵读经典,彰显华夏文明,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4:让我们跟随这些同学们一起去追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请欣赏同学们诵读的《千字文》。 1:传承华夏文明,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下面让我们跟随三(5)班同学地诵读走进《弟子规》吧。 第二篇------铭记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3:它是中华传统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 4: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稍作停顿)接下来请欣赏诗歌朗诵表演《中华少年》 第三篇------亲仁“亲仁篇”让我们明白爱的深邃。 男: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金色年华里,我们亲近经典,传承华夏文明,灿烂时光中,我们诵读诗文,宫造书香校园,下面请欣赏二(2)班经典展示。女:二(2)班同学的表演真精彩,下面上场的是一(2)班的同学,一(2)班是个快乐的班集体,他们班表演的节目是:诵读《弟子规》今天让我们和这个快乐的班级共同倾听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男:听,那悠扬的古筝琴声,穿透了我们的心灵。带着孩子们稚嫩的朗朗读书

省优质课游课堂教学实录山西村

《游山西村》教学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能说说“山”和“柳”开头的成语吗? 生: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板书: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师:大家怎样理解这两个词语? 生:“山重水复”指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生:“柳暗花明”指柳荫深深,鲜花簇簇。 师:是啊,多么美丽的意境啊!你们知道吗?这两个耳熟能详、千古流传的成语都出于同一首诗的吗?在这首诗中,有一座座连绵的山,有一条条交错的河,有密密层层的柳,有明艳的花,在这之间,几间农舍若隐若现。(师边描述边板画) 师:这么美的地方在哪里呢? 生:山西村(板书:山西村) 师:是谁发现的? 师:陆游(板书:陆游) 师:谁来说说对陆游的认识? 生: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师:小结:这些信息挺重要的,可能对等下理解、学习、感悟诗歌有帮助,学习古诗特别需要借助资料。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这美丽的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指名读 师:(夸张地)清脆的女高音! 生读 师:这一遍读得很有诗意。 师:这一次我想听男中音来吟读这一首诗。 (一位学生吟读《游山西村》,) 师:好,浑厚的男中音。读得不错,但我怎么感觉金戈铁马,慷慨激昂呢?如果把最后一句读得再慢一些,再轻一些,重现出山村月下的宁静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体现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师(范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跟读 三、自主学诗,读懂诗意,品悟诗境 师:(过渡语):让我们跟着诗人一块看看那儿的农家是怎样待客的? 师:请大家借助注释,自读理解诗意。 生:自由说诗意。 师:想:农家是怎样待客的? 生:农家的热情地接待客人。 师:从哪里看出农家人热情待客?

让国学经典走进我们的课堂

让国学经典走进我们的课堂 国学,顾名思义指一个国家的学问,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学习国学经典,尊重古代人民的智慧,发扬我国优良传统,品悟中华之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那么,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陶冶情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基础浅,而大多国学经典年代久远,与当代小学生的生活差距甚远,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呢?我认为: 一、教师自身要加强经典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自身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加强经典阅读,领悟国学经典的含义与真谛,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经典。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并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补充,做到使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经典文化内涵,从而自觉地从内心接受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诵读前要让学生明确其学习意义 经典诗文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意义,但多数学生并不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诵读前先要为学生初步的讲解经典诗文,让学生感受到诗文的魅力所在。并理解其在当今时代对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深远的意义。 三、传授正确的诵读方法

吟诵、熟读,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情感、读出境界!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方式,激发他们吟诵经典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唱一唱的方法,配以与经典吻合的音乐,让课堂后气氛活跃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教师还可以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经典诵读中进行运用,丰富古诗词教学的资源,把枯燥无味的古板文字转变为集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字字详解的,也不可能完全明白所读的内容,只要大概领略就可以了,在他逐渐长大的岁月里,这些早先积累的东西,会慢慢反刍,慢慢沉淀,最后转变成语言的营养。 四、采用激励评价 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快乐发展,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中。评价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评价中进步、成长。我在引领学生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后,还对学生的积累情况、学生的成果进行及时总结评价,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不足,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我采用“经典诗文诵读擂台赛”等形式评选优秀人员,鼓励学生诵读经典;采用官衔命名“我是诵读王”“我是小小藏诗家”等学生自命的官衔鼓励学生诵读经典。除此之外,我还在每天的课外活动结束前让学生充分展示诵读积累经典的成果,让学生

“国学经典,周周诵读”主持词

“国学经典,周周诵读”主持词 “国学经典,周周诵读”主持词 时间:2018. 4. 20主持人:本期主题:山水春趣咏怀主要内容:一一开场白A:尊敬的老师,B:亲爱的同学们:齐:大家好!A: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B: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瑰宝。A:诗经楚辞汉赋,篇篇华彩!B:唐诗宋词元曲,字字生香!A: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B: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A:今天,让我们再次诵读吟唱,让中华经典的魅力,永远传扬! 齐: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xx第六小学周周诵读活动现在开始B:如果说唐诗宋词是文学宝库中灿烂明珠的话, 李白就是其中最耀眼一颗。李白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他的诗,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让我们和一年级的小同学一起去领略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下面请欣赏一年级三班为我们带来的古诗《赠汪伦》A: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 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泱泱中华,物华天宝,诗骚曲赋,古韵流长。让我们共同传承民族的智慧,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滋润我们的心田。下面请欣赏二年级三班为我们带来的古诗《凉州词》B:春天是一年中最具有诗情画意的季节。如同一首歌,如同一幅画。春天是冰雪消融时的潺潺流水,是柳树枝头的团团鹅黄,是姪紫嫣红的满庭芳,是烟雨蒙蒙的如梦令。是啊,这是生机盎然的季节,让我们在孩子们琅琅的诵读声中,感受这春日的美好

吧。下面请欣赏三年级三班为我们带来的《咏柳》A: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昨天的少年中国萌发新绿,今天的东方巨龙图腾昂扬,下面请欣赏四年级三班为我们带来的的《少年中国说》B:朗诵古诗词,我们就是在和诗人们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下面请欣赏五年级三班为我们带来的《清平乐?村居》A:不知不觉我们进入了春天,几场春雨悄悄滋润着万物。兰溪优雅的风光犹在眼前。下面请六年级三班为我们朗诵《浣溪沙游薪水清泉寺》。一一结束语:A:今天,畅游在经典诗文的海洋,我们的胸怀变得更加壮阔;B:今天,站立在经典诗文的山巅,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高远。A:同学们,学会诵读吧,让诵读的乐音在智者的情感世界中飞翔;B:爱上诵读吧,让诵读的乐音在先贤的智慧世界里物我两忘;A:珍惜诵读吧,让诵读的乐音在我们的黄金记忆里积淀学养;B:我们的心灵会因诵读的浸润而更加澄澈,A:我们的生命会因诵读的浸润而更加丰盈。B:让我们再次相约: 和:诵读经典,让经典伴随我们的学习时光,伴随我们茁壮成长!A:尊敬的老师,B:亲爱的同学们,合:xx第六小学周周经典诵读圆满结束,谢谢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

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延“中国人” 气质 我国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国学的诵读,培养了他们的人生信念以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但是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满足,不仅造成孩子自私的性格,更让孩子对现代化设备的依赖。曾经有很多人说读国学是历史的倒退,作为一名家长更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和孩子一起读国学、谈国学。让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延“中国人”气质。 一、为什么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与素质教育实验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关于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潜能开发”、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新世纪国学启蒙教育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中西文化经典导读实验科研课题”等系列关于经典教育的“十五”、“十一五”课题成果研究表明,儿童诵读经典能有效帮助孩子: 1、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如一个月可以学会《千字文》,即认识近1000个汉字,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 2、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奠定优美人格:小朋友通过系统地学习《弟子规》

《三字经》等国学经典,班风、校风明显好转;家长纷纷表示:孩子变得讲礼貌,讲卫生,更加懂事、孝顺了。 3、明显提高孩子专注力,开发智力:汉字具有促进左、右脑功能平衡发展的作用,通过汉字来开发儿童智力,儿童可较长时间(如2小时以上)集中注意力于阅读等学习活动,这能极大地开发儿童的学习能力。 4、显著提升记忆力、理解力:通过2~3年的经典诵读,几乎每个坚持诵读的儿童,都能够背诵《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30000字以上的经典著作,部分孩子甚至拥有过目不忘的阅读记忆能力。 二、国学经典诵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方面。 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安排下,全方位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国学经典诵读形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了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广大学生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经典诵读和德育教育密切结合、经典诵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密切结合为方法,通过经典诵读教育学生做有崇高理想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有诗意情愫的人;以知书识礼、知行合一为目标,从校长、教师到学生,通过诵读提高文明程度,用老师的识礼带动学生的识礼,使我们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举手投足都逐渐变得有修养,最终实现了学生知识的成长与精神的成长一致,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浩然正气”。 1.充分保证国学诵读的教学时间。 学科渗透国学经典内容,各科教师灵活运用,也可以利用课堂中场2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学或互动,以调节课堂。每天的晨读中必须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以亲子活动的方式在家灵活掌握。利用校园固定展板、班级板报、校园广播经典,营造诵读气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