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_5_二取代吡唑基_1_4_戊二烯_3_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1_5_二取代吡唑基_1_4_戊二烯_3_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1_5_二取代吡唑基_1_4_戊二烯_3_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1_5_二取代吡唑基_1_4_戊二烯_3_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009年第29卷有机化学V ol. 29, 2009第9期, 1412~1418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9, 1412~1418

* E-mail: songbaoan22@https://www.doczj.com/doc/a311773384.html,

Received July 27, 2008; revised January 13, 2009; accepted April 30, 2009. 比林具有镇痛消炎及退热作用和日本武田公司开发出具有杀虫活性的吡唑磷以来, 相继有专利和文献报道吡唑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农药医药活性, 国外的一些药物公司相继成功地开发了数十个含吡唑环的除草剂、

剂和杀菌剂等吡唑类新品种, 如作为杀菌剂的绿叶宁、安种宁、茂叶宁、唑菌胺酯. 正由于吡唑化合物具有低毒、高效等优良的生物活性, 因此吡唑类化合物的分子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仍然是当今绿色农药及医药创制的一个热点[6~8]. 2006年Potapov等[9]报道以二甲基吡唑为原料, 通过Vilsmeier反应生成吡

No. 9 王振宁等:1,5-二取代吡唑基-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1413

唑醛, 此中间体然后与丙酮反应, 生成含1,4-戊二烯-3-酮结构的化合物, 但是没有报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006年周中振等[10]首次采用微波辅助组合平行法合成技术, 合成2-(取代)苯基-1-苯并吡喃基[4,3-c]吡唑- 3(2H)-酮. 该法不但缩短了时间, 且产率明显提高. 生测结果表明: 该系列化合物在施药浓度为250 mg?L-1或更低时, 显示极好的杀虫性质.

本文以1,4-戊二烯-3-酮为先导化合物, 在1,4-戊二烯-3-酮的结构中引入吡唑基团, 设计合成了1,5-二取代吡唑基-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 并对所有化合物进行杀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测试, 以期得到活性较高的化合物. 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原料, 经Vilsmeier反应生成5-氯-3-甲基-1-苯基-4-吡唑甲醛, 再通过醇钠、酚钠亲核取代吡唑环5-位氯原子, 得到系列中间体, 然后中间体再分别与丙酮、环戊酮、环己酮反应[11], 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取代吡唑基1,4-戊二烯-3-酮结构的新化合物. 所得新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 部分化合物有一定的抗TMV活性.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见Scheme1.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用Elementar Vario-III型元素分析仪进行元素分析; 核磁共振谱采用JOEL-ECX500型核磁共振仪, 化合物

以DMSO-d6和CDCl3为溶剂, TMS为内标; 红外光谱采

用VECTOR22型红外光谱仪(溴化钾压片法); X-4型数

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 所用试剂均为

国产化学纯或分析纯. 中间体2和3参考文献[12]合成.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以化合物4a为例, 化合物5, 6合成方法同4a.

在50 mL三口瓶中加入1-苯基-3-甲基-5-氯-4-吡唑

甲醛5.00 g (23 mmol), 0.66 g (11 mmol)丙酮, 20 mL乙醇, 搅拌数分钟使固体溶解, 控制反应温度在0~5 ,

然后向其中滴加10% NaOH (11 mmol)溶液4.00 mL, 滴

加速度要慢, 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 控制在室温下(25

)

℃反应24 h后, 溶液中有淡黄色固体析出, TLC跟踪反

应至完全. 停止反应后抽滤分离固体, 用少量乙醇进行

洗涤, 得到黄色粉末状固体. 用无水乙醇和二氯甲烷进

行重结晶, 类似方法得到化合物4b~4d, 5a~5e和6a~

6d.

(1E,4E)-1,5-二(5,5'-二氯-3,3'-甲基-1,1'-苯基-1H-4,4'-

吡唑基)-1,4-戊二烯-3-酮(4a): 淡黄色粉末固体, 收率70.0%, m.p. 214~215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70 (d, J=16.00 Hz, 2H, Pyrazol-CH=), 7.55 (d, J=7.45 Hz, 4H, H2 of Ar), 7.51 (t, J=7.73 Hz, 4H, H3 of Ar), 7.44 (t, J=7.18 Hz, 2H, H4 of Ar), 7.04 (d, J=16.05 Hz, 2H, =CH—C=O), 2.52 (s, 6H, 2×CH3); 13C NMR (CDCl3

, Scheme 1

1414有机化学V ol. 29, 2009

125 MHz) δ: 188.5, 150.0, 137.7, 132.0, 129.2, 128.7, 125.0, 124.6, 114.2, 14.3; IR (KBr) ν: 3062.9~2983.8 (Ar—H, CH=CH, CH3, CH2), 1622.1 (C=O), 1593.2~1406.1 (Ar 骨架振动), 759.9, 696.3 cm-1. Anal. calcd for C25H20- Cl2N4O: C 64.80, H 4.35, N 12.09; found C 64.53, H 4.04, N 11.92.

(1E,4E)-1,5-二(5,5'-二乙氧基-3,3'-甲基-1,1'-苯基- 1H-4,4'-吡唑基)-1,4-戊二烯-3-酮(4b): 黄色针状晶体, 收率75.3%, m.p. 160~161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70 (d, J=8.00 Hz, 4H, H2 of Ar), 7.66 (d, J=16.05 Hz, 2H, Pyrazol-CH=), 7.46 (t, J=8.03 Hz, 4H, H3 of Ar), 7.33 (t, J=7.42 Hz, 2H, H4 of Ar), 6.87 (d, J=16.00 Hz, 2H, CH=CO), 4.04~3.87 (m, 4H, CH2), 2.45 (s, 6H, 2×CH3), 1.32~1.16 (m, 6H, 2×CH2CH3);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88.8, 153.0, 149.1, 137.9, 132.3, 129.2, 127.2, 123.2, 122.4, 104.8, 71.2, 15.4, 14.4; IR (KBr) ν: 3062.9~2945.0 (Ar—H, CH=CH, CH3, CH2), 1614.4 (C=O), 1506.4~1390.7 (Ar骨架振动), 1340.5, 1093.6 (C—O—C), 761.9, 694.4, 632.6 cm-1. Anal. calcd for C29H30N4O3: C 72.18, H 6.27, N 11.61; found C 72.47, H 6.37, N 11.75.

(1E,4E)-1,5-二(5,5'-对氯苯氧基-3,3'-甲基-1,1'-苯基-1H-4,4'-吡唑基)-1,4-戊二烯-3-酮(4c): 黄色晶体, 收率50.2%, m.p. 175~178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55 (d, J=8.05 Hz, 4H, H2 of ArN), 7.35~7.39 (m, 4H, H3 of ArN), 7.35 (d, J=3.40 Hz, 2H, Pyrazol-CH=), 7.28 (t, J=8.30 Hz, 2H, H4 of ArN), 7.21 (d, J=9.15 Hz, 4H, H2 of ArO), 6.80 (d, J=9.15 Hz, 4H, H3 of ArO), 6.47 (d, J=16.05 Hz, 2H, =CH—C=O), 2.45 (s, 6H, CH3); 13C NMR (CDCl

3

, 125 MHz) δ: 188.2, 154.2, 149.7, 146.9, 137.1, 130.8, 130.1, 129.2, 129.0, 127.7, 124.3, 122.3, 116.5, 105.9, 14.2; IR (KBr) ν: 3057.2~2924.1(Ar—H, CH=CH, CH3, CH2), 1620.2 (C=O), 1504.5~1483.3 (Ar 骨架振动), 1193.9 (C—CO—C), 1091.7 (C—O), 825.5, 756.1, 692.4 cm-1. Anal. calcd for C37H28Cl2N4O3: C 68.63, H 4.36, N 8.65; found C 68.87, H 4.47, N 8.70.

(1E,4E)-1,5-二(5,5'-对甲氧基苯氧基-3,3'-甲基-1,1'-苯基-1H-4,4'-吡唑基)-1,4-戊二烯-3-酮(4d): 黄色针状晶体, 收率29.0%, m.p. 156~158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58 (d, J=8.05 Hz, 4H, H2 of ArN), 7.38~7.35 (m, 4H, H3 of ArN), 7.34 (d, J=7.15 Hz, 2H, Pyrazol- CH=), 7.25 (t, J=7.45 Hz, 2H, H4 of ArN), 6.79 (d, J=9.15 Hz, 4H, H2 of ArO), 6.74 (d, J=9.70 Hz, 4H, H3 of ArO), 6.51 (d, J=16.05 Hz, 2H, CH=CO), 3.72 (s, 6H, OCH3), 2.41 (s, 6H, CH3);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88.6, 155.8, 149.8, 149.6, 148.1, 137.5, 131.0, 129.2, 127.5, 124.3, 122.4, 116.2, 115.1, 105.7, 55.6, 14.3; IR (KBr) ν: 3059.1~2927.9 (Ar—H, CH=CH, CH3, CH2), 1616.3 (C=O), 1558.5~1498.7 (Ar骨架振动), 1247.9~1184.3 (C—CO—C), 825.5, 758.0, 576.7 cm-1. Anal. calcd for C39H34N4O5: C 73.34, H 5.37, N 8.77; found C 73.11, H 5.38, N 8.41.

(2E,5E)-2,5-二(5,5'-二氯-3,3'-甲基-1,1'-苯基-1H- 4,4'-吡唑基)亚甲基环戊酮(5a): 红黄色晶体, 收率75.1%, m.p. 146~149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57 (d, J=8.05 Hz, 4H, H2 of Ar), 7.50 [t, J=7.73 Hz, 4H, H3 of Ar], 7.44~7.40 (m, 2H, H4 of Ar), 7.39 (s, 2H, CH=), 2.86 (s, 4H, H3 of Cyclopentanone), 2.37 (s, 6H, CH3);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95.1, 149.9, 139.4, 138.0, 129.2, 128.6, 127.0, 125.1, 122.7, 115.3, 27.6, 14.0; IR (KBr) ν: 3061.0~2922.2 (Ar—H, CH=CH, CH3, CH2), 1635.6 (C=O), 1595.1~1411.9 (Ar骨架振动), 1219.0 (C—CO—C), 761.9, 692.4 cm-1. Anal. calcd for C27H22Cl2N4O: C 66.26, H 4.53, N 11.45; found C 66.34, H 4.34, N 11.38.

(2E,5E)-2,5-二(5,5'-二甲氧基-3,3'-甲基-1,1'-苯基-1H-4,4'-吡唑基)亚甲基环戊酮(5b): 黄色针状晶体, 收率81.5%, m.p. 185~186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70 (d, J=7.45 Hz, 4H, H2 of Ar), 7.46 (t, J=8.00 Hz, 4H, H3 of Ar), 7.40 (s, 2H, CH=), 7.30 (t, J=7.12 Hz, 2H, H4 of Ar), 3.69 (s, 6H, OCH3), 2.83 (s, 4H, H3 of Cyclopentanone), 2.35 (s, 6H, CH3);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95.5, 152.6, 149.9, 138.1, 137.9, 129.2, 127.1, 123.0, 122.3, 104.0, 62.0, 26.6, 13.6; IR (KBr) ν: 3061.0~2904.8 (Ar—H, CH=CH, CH3, CH2), 1635.6 (C=O), 1566.2~1390.6 (Ar骨架振动), 1224.8 (C—CO—C), 769.6, 553.5 cm-1. Anal. calcd for C29H28N4O3: C 72.48, H 5.87, N 11.66; found C 72.12, H 6.06, N 11.85.

(2E,5E)-2,5-二(5,5'-二苯氧基-3,3'-甲基-1,1'-苯基-1H-4,4'-吡唑基)亚甲基环戊酮(5c): 黄色晶体, 收率67.7%, m.p. 192~195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56 [d, J=7.45 Hz, 4H, H2(ArN)], 7.34 (t, J=8.02 Hz, 4H, H3 of ArO), 7.26~7.21 (m, 4H, H3 of ArN), 7.21 (s, 2H, CH=), 7.16 (d, J=8.60 Hz, 2H, H4 of ArN), 6.96 (t, J=7.45 Hz, 2H, H4 of ArO), 6.75 (d, J=8.05 Hz, 4H, H2 of ArO), 2.69 (s, 4H, H3 of Cyclopentanone), 2.40 (s, 6H, CH3);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95.2, 156.5, 150.2, 145.6, 138.0, 137.5, 129.9, 129.0, 127.2, 123.5, 122.4, 121.7, 114.9, 106.3, 26.4, 13.5; IR (KBr) ν: 3057.2~2924.1 (Ar—H, CH=CH, CH3, CH2), 1620.2 (C=O),

No. 9 王振宁等:1,5-二取代吡唑基-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1415

1558.5~1394.5 (Ar骨架振动), 1224.8 (C—CO—C), 754.2, 688.6, 567.1 cm-1. Anal. calcd for C39H32N4O3: C 77.46, H 5.33, N 9.27; found C 77.05, H 5.51, N 9.04.

(2E,5E)-2,5-二(5,5'-二对氯苯氧基-3,3'-甲基-1,1'-苯基-1H-4,4'-吡唑基)亚甲基环戊酮(5d): 淡黄色针状晶体, 收率64.6%, m.p. 196~197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54 (d, J=7.45 Hz, 4H, H2 of ArN), 7.35 (t, J=7.73 Hz, 4H, H3 of ArN), 7.27~7.24 (m, 2H, H4 of ArN), 7.22 (s, 2H, CH=), 7.14 (d, J=6.90 Hz, 4H, H3 of ArO), 6.68 (d, J=6.85 Hz, 4H, H2 of ArO), 2.67 (s, 4H, H3 of Cyclopentanone), 2.40 (s, 6H, CH3);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95.1, 155.1, 150.3, 145.3, 138.0, 137.4, 130.0, 129.2, 128.7, 127.5, 122.5, 121.6, 116.3, 106.3, 26.5, 13.6; IR (KBr) ν: 3053.2~2920.2 (Ar—H, CH=CH, CH3, CH2), 1627.9 (C=O), 1562.3~1502.5 (Ar骨架振动), 1224.8 (C—CO—C), 872.4, 756.1, 688.6, 567.1 cm-1. Anal. calcd for C39H30Cl2N4O3: C 69.54, H 4.49, N 8.32; found C 69.45, H 4.72, N 8.12.

(2E,5E)-2,5-二(5,5'-二乙氧基-3,3'-甲基-1,1'-苯基-1H-4,4'-吡唑基)亚甲基环戊酮(5e): 红黄晶体, 收率80.6%, m.p. 145~147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71 (d, J=7.45Hz, 4H, H2 of Ar), 7.45 (t, J=8.03 Hz, 4H, H3 of Ar), 7.38 (s, 2H, CH=), 7.31 (t, J=7.42 Hz, 2H, H4 of Ar), 3.90~3.87 (m, 4H, CH2), 2.84 (s, 4H, H3 of Cyclopentanone), 2.35 (s, 6H, CH3), 1.17 (m, 6H, CH2- CH3);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95.5, 151.5, 149.7, 138.2, 137.8, 129.0, 126.9, 122.9, 122.3, 104.5, 71.0, 26.8, 14.8, 13.5; IR (KBr) ν: 3062.9~2920.2 (Ar—H, CH=CH, CH3, CH2), 1629.8 (C=O), 1564.3~1390.7 (Ar骨架振动), 1224.8 (C—CO—C), 756.1, 692.4, 563.2 cm-1. Anal. calcd for C31H32N4O3: C 73.21, H 6.34, N 11.02; found C 73.32, H 6.15, N 11.15.

(2E,6E)-2,6-二(5,5'-二氯-3,3'-甲基-1,1'-苯基-1H- 4,4'-吡唑基)亚甲基环己酮(6a): 黄色粉末固体, 收率70.0%, m.p. 160~161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57 (d, J=7.45 Hz, 4H, H2 of Ar), 7.53~7.48 (m, 4H, H3 of Ar), 7.49 (s, 2H, CH=), 7.41 (t, J=7.45 Hz, 2H, H4 of Ar), 2.71 (t, J=5.45 Hz, 4H, H3 of Cyclohexanone), 2.32 (s, 6H, CH3), 1.83~1.81 (m, 2H, H4 of Cyclopentanone);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88.9, 149.5, 138.4, 138.0, 129.1, 128.3, 126.5, 126.1, 124.9, 115.2, 29.7, 23.7, 13.8; IR (KBr) ν: 3053.3~2864.3 (Ar—H, CH=CH, CH3, CH2), 1622.1 (C=O), 1498.7 (Ar骨架振动), 1273.0~1163.1 (C—CO—C), 765.7, 692.4, 603.7 cm-1. Anal. calcd for C28H24Cl2N4O: C 66.80, H 4.81, N 11.13; found C 66.63, H 4.95, N 11.17.

(2E,6E)-2,6-二(5,5'-二乙氧基-3,3'-甲基-1,1'-苯基-1H-4,4'-吡唑基)亚甲基环己酮(6b): 黄色晶体, 收率57.9%, m.p. 130~132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71 (d, J=8.00 Hz, 4H, H2 of Ar), 7.59 (s, 2H, CH=), 7.44 (t, J=8.03 Hz, 4H, H3 of Ar), 7.29 (m, 2H, H4 of Ar), 3.95 (m, 4H, CH2), 2.73~2.71 (m, 4H, H3 of Cyclohexanone), 2.30 (s, 6H, CH3), 1.83~1.80 (m, 2H, H4 of Cyclohexanone), 1.22~1.19 (m, 6H, CH2CH3);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89.3, 151.1, 149.5, 138.3, 136.4, 129.0, 127.1, 126.7, 122.4, 103.8, 70.6, 29.3, 23.5, 15.1, 13.7; IR (KBr) ν: 3043.6~2831.5 (Ar—H, CH=CH, CH3, CH2), 1608.6 (C=O), 1504.5~1388.7 (Ar骨架振动), 1263.3~1166.9 (C—CO—C), 759.9, 684.7, 576.7 cm-1. Anal. calcd for C32H34N4O3: C 73.54, H 6.56, N 10.72; found C 73.67, H 6.43, N 10.74.

(2E,6E)-2,6-二(5,5'-二苯氧基-3,3'-甲基-1,1'-苯基-1H-4,4'-吡唑基)亚甲基环己酮(6c): 黄色晶体, 收率29.2%, m.p. 191~193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58 (d, J=8.05 Hz, 4H, H2 of ArN), 7.34 (s, 2H, CH=), 7.33 (t, J=5.30 Hz, 4H, H3 of ArN), 7.25~7.19 (m, 2H, H4 of ArN), 7.17 (t, J=8.00 Hz, 4H, H3 of ArO), 6.96 (t, J=7.45 Hz, 2H, H4 of ArO), 6.77 (d, J=8.00 Hz, 4H, H2 of ArO), 2.63~2.59 (m, 4H, H3 of Cyclohexanone), 2.34 (s, 6H, CH3), 1.69~1.65 (m, 2H, H4 of Cyclohexanone);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88.8, 156.3, 149.7, 145.5, 137.8, 136.8, 129.9, 129.1, 127.1, 125.5, 123.5, 122.4, 115.2, 105.9, 28.9, 23.3, 13.8; IR (KBr) ν: 3041.7~2837.3 (Ar—H, CH=CH, CH3, CH2), 1595.1~1489.0 (Ar骨架振动), 1166.9 (C—CO—C), 752.2, 688.6, 578.6 cm-1. Anal. calcd for C40H34N4O3: C 77.65, H 5.54, N 9.06; found C 77.47, H 5.73, N 9.40.

(2E,6E)-2,6-二(5,5'-二邻氯苯氧基-3,3'-甲基-1,1'-苯基-1H-4,4'-吡唑基)亚甲基环己酮(6d): 黄色晶体, 收率30.9%, m.p. 154~156 ℃; 1H NMR (CDCl3, 500 MHz) δ: 7.64 (d, J=8.00 Hz, 4H, H2 of ArN), 7.37~7.34 (m, 4H, H3 of ArN), 7.33~7.30 (m, 2H, H4 of ArN), 7.30 (s, 2H, CH=), 7.24 (d, J=7.45 Hz, 2H, H3 of ArO), 7.00~6.95 (m, 2H, H4 of ArO), 6.88 (t, J=7.72 Hz, 2H, H5 of ArO), 6.49 (d, J=8.60 Hz, 2H, H6 of ArO), 2.66~2.63 (m, 4H, H3 of Cyclohexanone), 2.34 (s, 6H, CH3), 1.63~1.58 (m, 2H, H4 of Cyclohexanone); 13C NMR (CDCl3, 125 MHz) δ: 188.9, 151.2, 149.6, 144.4, 137.5, 130.7, 129.0, 127.8, 127.1, 124.9, 124.1, 122.3, 122.1, 115.1, 114.7, 105.8, 28.8, 23.2, 13.7; IR (KBr) ν: 3061.0~2835.3 (Ar—H, CH=CH, CH3,

1416有机化学V ol. 29, 2009

CH2), 1606.7 (C=O), 1595.1~1568.1 (Ar骨架振动), 1259.5~1159.2 (C—CO—C), 750.3, 688.6, 580.5 cm-1. Anal. calcd for C40H32Cl2N4O3: C 69.87, H 4.69, N 8.15; found C 69.92, H 4.53, N 8.37.

1.3 抗TMV的活性测定

1.3.1 活体钝化作用

采用文献[13]方法, 选长势一致的心叶烟, 用磷酸缓冲液将TMV 稀释至6×10-3 mg/mL, 将化合物与等体积的病毒汁液混合钝化30 min, 用毛笔人工摩擦接种于撒有金刚砂的适龄心叶烟左半叶(每叶片人工轻轻涂抹病毒一次, 左右半叶涂抹力度尽量做到均匀), 对应剂量的溶剂与病毒汁液混合接种于撒有金刚砂的适龄心叶烟右半叶; 接种后均用清水冲洗. 随后在光照培养箱中保湿培养, 控制温度(23±1) ℃, 光照10000 Lux, 3~4 d后观察并记录产生枯斑的数目. 每药剂处理设3株, 每株3~4片叶. 按上述方法每药剂进行3次重复.

1.3.2 活体治疗作用

选长势一致的心叶烟, 用磷酸缓冲液将TMV 粗提液稀释至适宜的浓度, 用毛笔人工摩擦接种于撒有金刚砂的适龄叶片上(全叶接种病毒, 每叶片人工轻轻涂抹病毒一次, 左右半叶涂抹力度尽量做到均匀), 接种后用清水冲洗. 待叶片干后(1, 3, 5, 7, 9, 11 h后), 在左半叶涂施化合物溶液, 右半叶涂施对应剂量的溶剂作对照. 随后在光照培养箱中保湿培养, 控制温度(23±1) ℃, 光照10000 Lux, 3~4 d后观察并记录产生枯斑的数目. 每药剂处理设3株, 每株3~4片叶. 按上述方法每药剂进行3次重复.

1.3.3 活体保护作用

选长势一致的心叶烟, 在左半叶涂施化合物溶液, 右半叶涂施对应剂量的溶剂作对照. 并在光照培养箱中保湿培养, 控制温度(23±1) ℃, 光照10000 Lux, 12 h 后用磷酸缓冲液将TMV病毒粗提液稀释至适宜的浓度, 用毛笔人工摩擦接种于撒有金刚砂的适龄叶片上(全叶接种病毒, 每叶片人工轻轻涂抹病毒一次, 左右半叶涂抹力度尽量做到均匀), 接种后用清水冲洗.随后在光照培养箱中保湿培养, 控制温度(23±1) ℃, 光照10000 Lux, 3~4 d后观察并记录产生枯斑的数目. 每药剂处理设3株, 每株3~4片叶. 按上述方法每药剂进行3次重复. 1.3.4实验结果的调查与统计

当空白对照的半叶上呈现明显枯斑, 约在试验3~4 d后就可调查, 分别记录每片叶的左右半叶的枯斑数, 按下式计算出供试化合物对植物病毒的抑制率, 即相对效果.

Y=(C-A)/C×100% Y为化合物对植物病毒的抑制率, C为对照组(右半叶)枯斑数, (单位: 个), A为化合物处理组(左半叶)枯斑数(单位: 个).

其中对照组(右半叶)枯斑数和化合物处理组(左半叶)枯斑数都可以参用各组重复的平均数或各组重复的枯斑总数. 每个处理都是用自己的另一半作为对照, 再设置一组商品宁南霉素的处理作为对比.

1.4 目标化合物抑菌活性测试方法

采用生长速率法[14]用含毒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小麦赤霉病菌(G. zeae)、辣椒枯萎病菌(F. oxysporum)、苹果腐烂病菌(C. mandshurica)抑菌活性的测定, 普筛浓度为50 mg/L; 采用PDA培养基, 分别量取90 mL培养基分装在200 mL三角瓶中灭菌后备用. 分别称取各种化合物50和5 mg于10 mL容量瓶中, 并用一定量的溶剂溶解, 然后用含0.5% Tween 20的灭菌水补足10 mL, 加入90 mL PDA培养基(40~50 ℃)中, 充分摇匀, 终浓度为50 mg/L, 将其倒入直径9 cm的灭菌后的培养皿中, 每个浓度设3次重复, 以加入等量的溶剂为空白对照. 沿培养的新鲜病原菌菌落边缘3~4 mm处打取直径为0.4 cm的菌饼, 反向移接到平板中央, 置于27 ℃培养箱中培养, 待对照长到约培养皿直径的三分之二时,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以其平均数代表菌落的大小, 抑菌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I=[(C-T)/(C-0.4)]×100%

I为抑制率, C为空白直径, T为处理直径.

2 结果与讨论

2.1 合成方法的讨论

以化合物4a为例, 我们选用不同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选用二氯甲烷作溶剂, 由于产物在二氯甲烷中溶解性较低, 容易析出固体, 它们与反应体系形成非均相体系, 使得原料不能充分作用, 反应不完全; 以乙醇为溶剂, 控制反应温度在0~5 ℃, 用TLC 跟踪反应[GF254硅胶板, V(乙酸乙酯)∶V(石油醚, 60~90 ℃)=1∶4], 反应时间24 h, 反应原料已经完全消失, 收率达67.5%; 大于24 h, 收率没有明显的提高. 与反应温度在0~5 ℃相比, 反应温度控制在室温下(25 ),

℃收率下降10%~20%.

从上述三类化合物合成结果知, R1为含苯环取代的化合物, 因基团位阻大, 产物收率下降; R1为Cl, OMe, OEt取代的化合物, 反应较完全, 收率较高; 但是相同醛与不同酮的反应速率大致为: 环戊酮>丙酮>环己酮, 化合物5合成反应时间为5 h, 化合物4需要24 h,

No. 9

王振宁等:1,5-二取代吡唑基-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1417

化合物6则更长,高达48 h, 用TLC 跟踪反应[GF 254硅胶板, V (乙酸乙酯)∶V (石油醚, 60~90 ℃)=1∶4]发现, 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 2.2 波谱解析

IR 谱中, 产物的C =O 的强伸缩振动峰应该出现在1675~1665 cm -1之间, 受共轭影响, 在1635.6~1595.1 cm -1附近有较强的吸收. 在1600~1400 cm -1之间有苯环及吡唑环吸收谱, 归因于环骨架振动, 在1550 cm -1附近的C =N 振动也很明显. 在1H NMR 谱中吡唑环3-位上的CH 3在2.30~2.40左右为明显单峰, 在7.70~6.45为苯环和共轭烯氢的核磁共振氢谱. 同时从烯氢的偶合常数值(J ≥16.00 Hz)可以判断出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呈反式结构. 这些特征说明此系列化合物的波谱数据与分子结构相吻合. 2.3 生物活性 2.3.1 抗TMV 活性

选取2%宁南霉素(药剂浓度为500 mg/L)作为对照药剂, 按上述测试方法对各化合物(药剂浓度为500 mg/L)进行活体治疗、保护、钝化试验, 其结果见表1.

表1 化合物对TMV 侵染的活体治疗、保护、钝化作用 Table 1 Curative effect, protective effect and inactivation of compounds against TMV in vivo 化合物 治疗作用/%

保护作用/%

钝化作用/%

4a 35.54 36.54 9.66 4b 24.14 32.63 15.71 4c 19.50 26.19 25.00 4d 29.11 44.86 14.84 5a 32.25 30.96 16.73 5b 30.28 29.75 9.76 5c 20.63 25.77 2.69 5d 26.17 46.75 9.10

5e 19.27 49.45 14.13 6a 47.57 17.37 16.34 6b 7.14 32.53 4.86 6c 27.42 46.90 17.65

6d

31.42 41.30 13.89 宁南霉素

55.56 55.00 95.36

从表1可以看出, 在药剂浓度为500 mg/L 时, 各化

合物与对照药宁南霉素比较, 在治疗作用方面, 除化合物6a 的抑制率为47.57%, 有一定活性外, 其它所有化合物的活性比对照药(55.56%)低一半, 抑制率为7.1%~

35.54%; 在钝化作用方面, 所有化合物几乎都没有活性,

抑制率低于18%; 在保护作用方面, 化合物4d , 5d , 5e ,

6c , 6d 抑制率为41.30%~49.45%有一定保护活性, 其中化合物5e 抑制率为49.45%, 保护活性稍低于对照药宁南霉素.

2.3.2 抗菌活性

按上述生测方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G. zeae )、辣椒枯萎病菌(F. oxysporum )、苹果腐烂病菌(C. mandshurica )抑菌活性. 其结果见表2.

表2 化合物对植物病菌的抑制效果(50 μg/mL)

Table 2 Inhibition effect of compounds on phytopathogenic fungi (50 μg/mL) 化合物 小麦赤霉/%辣椒枯萎/%

苹果腐烂/%

4a 14.3±2.39-0.29±0.65 8.05±1.044b 18.4±0.51-1.16±0.80 13.1±2.424c 17.1±1.51 2.03±0.96 7.72±1.514d 4.32±2.34 5.23±2.95 3.99±3.155a 15.3±1.35-0.58±0.64 4.70±1.145b 11.4±2.348.50±1.87 10.6±3.345c 21.9±1.40-3.49±0.63 6.38±1.155d 2.78±2.01 5.23±2.68 4.65±2.695e 8.37±0.84-0.28±0.84 8.98±1.056a 7.22±0.54 3.20±0.90

-5.03±1.34

6b 19.1±0.6815.4±1.98 16.3±1.456c 12.3±1.32 6.54±2.01 8.31±2.646d

8.02±1.07

10.1±2.04 14.9±2.54恶霉灵 66.9±3.95

54.5±1.35 59.6±1.78

从表2可以看出, 在药剂浓度为50 mg/L 时, 与对

照药恶霉灵相比, 所有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都比较低. 仅化合物5c 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相对较高, 为(21.9±1.40)%; 化合物6b 对辣椒枯萎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相对较高, 分别为(15.4±1.98)%, (16.3±1.45)%. 与对照药活性相比活性低, 因此, 这几类化合物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References

1 Weber, W. M.; Hunsaker, L. A.; Roybal, C. N.; Bobrovnik-ova-Marjon, E. V.; Abcouwer, S. F.; Royer, R. E.; Deck, L. M.; Jagt D. L. V. Bioorg . Med . Chem . 2006, 14(7), 2450.

2 Sardjiman, S. S.; Reksohadiprodjo, M. S.; Hakim, L.;

Vander Goot, H.; Timmerman, H. Eur . J . Med . Chem . 1997,

32, 625. 3 Selvam, C.; Jachak, S. M.; Thilagavathi, R.; Chakraborti, A.

K. Bioorg . Med . Chem . Lett . 2005, 15(7), 1793. 4 Costi, R.; Santo, R. D.; Artico, M.; Massa, S.; Ragno, R.; Loddo, R.; Colla, M. L.; Tramontano, E.; Colla, P. L.; Pani,

A. Bioorg . Med . Chem . 2004, 12, 199.

1418有机化学V ol. 29, 2009

5 Li, S.-B.; Hu, D.-Y.; Song, B.-A.; Yang, S.; Jin, L.-H.; Xue,

W.; Zeng, S.; Wang, J.; Chen, Z.; Lu, P.; Zhou, X.; Fan, L.-E. J. Org. Chem. 2008, 28(2), 311 (in Chinese).

(李少博, 胡德禹, 宋宝安, 杨松, 金林红, 薛伟, 曾松, 王俊, 陈卓, 卢平, 周霞, 樊玲娥, 有机化学, 2008, 28(2), 311.)

6 (a) Xing, Y.-H.; Zhou, G.-H.; An, Y.; Zeng, X.-Q.; Ge,

M.-F. Synth. React. Inorg. Met.-Org. Chem.2008, 38, 514.

(b) Tu, M.-L.; Xia, B.; Zheng, M.; Shen, D.-L. J.Zhejiang

Univ. (Sci. Ed.) 2008, 35, 641 (in Chinese).

(屠美玲, 夏波, 郑敏, 沈德隆,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 35, 641.)

(c) Shim, J. S.; Lee, J. Y.; Park, H. J.; Park, S. J.; Kwon, H.

J. Chem. Biol.2004, 11(10), 1455.

7 Akbas, E.; Berber, I. Eur. J. Med. Chem. 2005, 40, 401.

8 Ishida, J.; Ohtsu, H.; Tachibana, Y.; Nakanishi, Y.; Bastow,

K. F.; Nagai, M.; Wang, H. K.; Itokawa, H.; Lee, K. H.

Bioorg. Med. Chem. 2002, 10(11), 3481.

9 Potapov, A. S.; Khlebnokov, A. I.; Ogorodnikov, V. D.

Russ. J. Org. Chem.2006, 42(4), 550.

10 Zhou, Z.-Z.; Yang, G.-F.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6,

14, 8666.

11 Robinson, T. P.; Ehlers, T.; Hubbard, R. B.; Bai, X. H.; Ar-

biser, J. L.; Goldsmith, D. J.; Bowen, J. P.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3, 13(1), 115.

12 Li, Z.-G. Preparation of Organic Intermediaters, Chemistry

Industry Press, Beijing, 2001, p. 150 (in Chinese).

(李在国, 有机中间体制备,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1, p. 150.)

13 Li, S.-Z.; Wang D.-M.; Jiao S.-M. Pesticide Experiment

Methods-Fungicide Sector, Agricuture Press of China, Beijing, 1991, p. 93 (in Chinese).

(李树正, 王笃祜, 焦书梅, 农药实验法: 杀菌剂篇, 农

业出版社, 北京, 1991, p. 93.)

14 Kong, F.-B.; Gao, Y.-F.; Chen, X.-L.; Li, G.-L.; Chen, J.

Guangxi Agric. Sci. 2006, 37(2), 148 (in Chinese).

(孔凡彬, 高扬帆, 陈锡岭, 李广领, 陈军, 广西农业科

学, 2006, 37(2), 148.)

(Y0807271 Lu, Y.; Zheng, G.)

吡唑并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 I 1. 前言…………………………………………………………………………………………… 1 1.1 吡唑类化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1) 1.2 吡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2) 1.3 吡唑并嘧啶的合成与研究进展 (3) 2. 实验部分 (4) 2.1 试剂和仪器 (4)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 2.1.2 实验仪器 (5) 2.2 实验原理 (5) 2.3 实验操作 (6) 2.3.1 N-芳基-4-氰基-5-氨基吡唑的全合成 (6) 2.3.2 4-氨基吡唑并[3,4-d]嘧啶的合成 (7) 3. 结果与讨论 (8) 4.谱图与结构特征 (9) 5. 参考文献 (11) 6. 致谢 (13)

一前言 1.1吡唑类化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当今世界,杂环类农药以其灵活多变的结构和高活性、高选择性、低毒而与未来农药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成为化学农药发展的主要趋势。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的研究开发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而吡唑类化合物因其作用谱广、药效强烈等特点更是受到大家的关注。它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许多吡唑基团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除草,杀菌,抗肿瘤和抗真菌活性等,而且因其高效,低毒以及吡唑环上取代基可以多方向的变换[2],在各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医药方面,吡唑类衍生物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上具有抗肿瘤,消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功能。相关文献报道了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预计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氰基-5-氨基吡唑也可以发生同类的反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药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合成药效高、针对性好、副作用小并且使用方便的药物,成了众多制药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而自从含吡唑环的退热药安替吡林发现后,化学家纷纷投入对吡唑类化合物的研究,从而开发出了一系列含吡唑环的药物。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类: (1)作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的抑制剂 Kobin等人的研究表明,一些吡唑衍生物作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 性激酶(CDKs)的抑制剂[3],如1-1. 治疗肿瘤、严重炎症、风湿性 关节炎等;Palol[4]等人的研究表明一些吡唑衍生物对CDK2/A具 有显著的活性,可以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2)作为脂氧化酶抑制剂[5-6],用于消炎药、止痛药等 Huang报道,5-芳基吡唑啉酮及1-芳基吡唑类化合物可以作为脂 氧化酶抑制剂(oxygenase enzymes inhibitors),例如1-2,可用作 消炎药、止痛药和退热剂。 (3)心肌撕裂素活化酶蛋白激酶抑制剂[7]。 心肌撕裂素活化酶蛋白激酶(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传导系统之一,参与传导生长、发育、分裂、分化、死亡等多种细胞过程。这些MAPK能被多种炎症刺激所激活,并对炎症的发生、发展起重要控作用。Nobuyoshi报道了几种可以用来作为MAPK抑制剂的含吡唑环的化合物,可应用于治疗炎症、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等疾病中有疗效;(4)环氧合酶抑制剂,是一些炎症的有效疗物[8-9]。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 具有环氧合酶和过氧化物合成酶双 重酶的功能目前发现该酶有两种亚型,即COX-1和COX-2。近年来, 欧美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对COX-2作了大量研究,特别是对COX-2

多芳基脒类化合物的合成

多芳基脒类化合物骨架的合成 郭小玲,王继涛,孟凡超,蒋继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 [摘要]【目的】合成多芳基脒类化合物无骨架;【方法】三头脒骨架:由均苯三酚在氮气保护下以及碳酸钾存在的条件下与对氰基苄溴进行偶联得到;四头脒骨架:由季戊四醇四对甲苯磺酸酯与对氰基苯酚偶联得到;【结果】合成了以苯环为核的三头芳基脒骨架以及以季戊四基为核的四头芳基脒骨架,并且利用重结晶方法纯化了产物,数据表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产率高、纯度好,为下一步的成脒反应以及活性测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季戊四醇四对甲苯磺酸酯,1,3,5-三(4-氰基苯甲氧基)苯,季戊四醇四对氰基苯基醚,合成 近年来,人们在活性寡糖的研究中发现,将母体活性寡糖小分子(α-Gal monomer)制成寡聚物(α-Gal polymers)后,其活性有时可大大增加[10,11],但活性提高程度会有所不同。聚合结构中母体寡糖小分子数目的比例越高,其活性提高程度越大。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受体)与配体(ligand,内源性活性物质或者外源性小分子药物)[12]由于几何互补性而靠近,并主要在几何互补作用下,蛋白质构象受到诱导,以匹配性更好的亚稳态构象进行初步结合。继而在调整结合期,氢键、疏水作用等短程精细作用开始表现并最终使二者微扰调整到合适的构象结合,这就是所谓的“诱导契合”[13]。根据多效价效应原理,多效价能够引起一些蛋白受体的聚合,受体聚合后与配体也将产生诱导契合的效果,从而使它们之间结合力增强,表现出多效价效应。多效价配体可和受体上的主要结合点作用,也可和结合亚点作用结合靶标酶的结构信息,利用多效价效应来发现高效、安全的新型农药分子,可看作是一种基于结构的合理设计。 在生物体系中,多位点结合比单位点结合更具优势。首先,多位点结合更牢固,高亲和性的多效价化合物作为一些防治对象靶标部位的抑制剂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其次,多效价作用能提高受体的选择性。 农药活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靶标结合程度的增强。有的防治对象可能存在多个作用位点,如一些杀虫剂既有第一作用位点乙酰胆碱酯酶,也有第二作用位点腺苷酸三磷酸酶(A TPase)。在设计聚合物时也可充分考虑这些靶标的特点,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开发出能与多靶标结合的化合物,以提高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14]。近几年,日本Kagabu Shinzo等报道了以不同链长的亚甲基、烯基、炔基等连接体合成对称的烟碱类化合物的二聚体,并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15]。 Pang等针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结构设计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二效价他克林聚合物,旨在目标化合物能同时结合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位点和外周位点。结果发现当聚合物的链长为7个亚甲基时活性最好,是其母体的1475倍。 芳基二脒类化合物能够实现与DNA小沟的紧密结合而芳基单脒化合物则不能,这也可以利用多效价效应来解释。这容易使我们想到,更多头的芳基脒类是不是同样具有多效价作用而有可能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于是本文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决定设计并合成以不同化学结构为核的具有多个芳基脒头的化合物,并研究其生物活性,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见图1。

1_2_4-三唑的制备

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 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实验类型:设计 实验题目:1,2,4-三唑的制备 班级:轻化1101班学号:11140131 姓名:徐得欢实验日期:

1,2,4,-三唑的制备 目的与要求 了解无取代三唑环的合成和应用 了解无取代三唑环的合成和应用; 了解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一,前言 1.2.4一三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lll、消炎l 2l、抗癌_3j等。Catheyl4j指出,含有C—C—N—N骨架的有机分子对植物有促进生长的作用。Pathok等指出1.2.4一三唑硫醚类的抗菌性比硫醇类高[5I。考虑到羟基等基团能增加分子水溶性及负电性、有可能提高药物活性。 二、实验原理 1,2,4-三唑环中有两个相邻的氮原子,在合成上可以由NH2NH2来提供,通过和其他带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如甲酰胺缩合而成。甲酰胺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1,2,4-三唑常有的方法。另一类方法是通过1mol的甲酰胺和1mol甲酰胺环和而成。但用这种方法,甲酰肼尚有需要由甲酸甲酯肼来制备,路线较长,成本较前类方法为高。用肼的衍生物(如酰肼)代替肼,可用类似的方法合成取代的三唑化合物,。3HCONH2 + NH2NH2 .H2O + 2H2O + HCOOH + 2NH3 N N HN 180℃(甲酰胺沸点:210℃水合肼的沸点118.5℃)。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带机械搅拌回流装置(尾气吸收),蒸馏装置等。 2.试剂 水合肼(C.P.80%或工业品),甲酰胺(C.P.99.5%或工业品),无水乙醇。 四、实验步骤 1、1,2,4_三唑制备 将86g(1.9mol)甲酰胺和5.22g(0.1mol)甲酸加入四颈瓶,加热至180℃,保持温度170-185℃边搅拌边滴入63g(1.0mol)85%的水合肼(当温度低于170℃

1,2,3-三氮唑的制备

三种1,2,3-三氮唑的制备 目录 三氮唑的制备 (1) 第一章 1-苄基-4-苯基-1-H-1,2,3-三氮唑的合成研究 (2) 1.1 前言 (2) 1.2 1-苄基-4-苯基-1-H-1,2,3-三氮唑的制备 (2) 1.2.1 反应原理 (2) 1.2.2 实验步骤: (3) 1.2.2.1 氯苄为原料制备1-苄基-4-苯基-1-H-1,2,3-三氮唑 (3) 1.2.3 1-苄基-4-苯基-1-H-1,2,3-三氮唑结构表征: (4) 1.2.4 结论 (4) 第二章 2-(4-苯基-1,2,3-三氮唑-1-亚甲基)-1-H-苯并咪唑的合成研究 (5) 2.1 引言 (5) 2.2 反应原理 (5) 2.3 实验部分 (6) 2.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6) 2.3.2 实验步骤 (6) 2.3.2.1 合成路线: (6) 2.3.2.1.1 2-氯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9] (6) 2.3.2.1.2 2-(4-苯基-1,2,3-三氮唑-1-亚甲基)-1-H苯并咪唑的合成 (6) 2.4 结果与讨论 (7) 2.4.1 结果 (7) 2.4.2 讨论 (9) 2.5 结论 (9) 第三章 9-[2-(4-苯基-1,2,3-三氮唑)-1-乙基]-9H-咔唑的合成研究 (10) 3.1 引言 (10) 3.2 反应原理: (11) 3.3 实验部分 (11) 3.3.1 主要仪器及试剂 (11) 3.3.2 实验步骤 (12) 3.3.2.1 9-(2-氯乙基)-9-H-咔唑的制备 (12) 3.3.2.2 9-[2-(4-苯基-1,2,3-三氮唑)-1-乙基]-9-H-咔唑的制备 (12) 3.4 结果与讨论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现有的众多杂环化合物中,三唑类衍生物对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配位性能,因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三唑类衍生物由于其广谱的生物活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直颇受人们青睐。本文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在农业、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三唑类化合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三唑化合物农业医药材料 前言:含氮杂环化合物有着独特的生物活性,毒性低,内吸性高,常被用作医药和农药的结构组成单元,在医药和农药合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三唑类化合物作为含氮杂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在农业、医药、材料三方面的应用,对新型三唑化合物的研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在农用化学品中,三唑类化合物己经被开发成为一类引人注目的超高效农药,其中已有几十个商业化的品种。目前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仍很活跃,其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目标是通过保留三唑环的分子结构而对其他部分进行适当的改造和修饰,以求达到进一步扩大杀菌谱和应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减少用药量。 1.杀菌活性 危害动植物而使动植物致病的有害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和病毒。对植物而言,植物的主要病害是真菌病害。近30年来,三唑类杀菌剂以其高效、低毒、广谱而备受青睐。 三唑类化合物的高效杀菌活性引起国际农药界的高度重视,各大公司先后

科杂草,但对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防效较差;胺草唑是一种有丝分裂抑制剂,它在植株内不移动,主要通过触杀分生组织而起作用,芽前使用可使阔叶杂草不发芽,芽后使用使植株逐渐停止生长,直至生长点死亡,幼株枯死。 三唑磺 王振军、刘斌、李永红[3]等以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为模板, 应用“生物等排原理”设计了 1,2,3-三唑甲酰胺类具有等排结构的化合物, 从丙炔酸出发合成丙炔酰胺后, 利用 Cu(I)催化的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使其与叠氮化合物反应, 快速合成了 17 个结构新颖的1-取代-1H-1,2,3-三唑-4-甲酰胺类化合物. 当使用 Cu/C 催化时, 中间体 N-(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丙炔酰胺(4a)与2,2,2-三氟乙基叠氮(14)在三乙胺作添加剂的条件下, 可以获得中等收率的偶联的 1,2,3-三唑化合物 17. 所有目标化合物都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的确认, 并测试了其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虽无明显的杀菌活性,但在 100 μg/mL 测试浓度下, 化合物 6a, 6e, 6k 和 6l 均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抗癌作用 含 1, 2, 3 三唑基的化合物、三氮唑糖苷衍生物, 都已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类固醇类C17苯并三唑能够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4, 5, 6,7 tbro mo 1H benzot riazole 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能够抑制蛋白激酶 CK2, 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由此说明, 苯并三唑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性。 孙婕、谭珍一、瞿斌[4]等将合成的3( 1H 1, 2,3 苯并三唑) -1 -( 4 氯苯基)- 1- 氧丙酮- 2 ,2, 4- 二氯苯甲酸酯( Bz) 作用于小鼠乳腺癌细胞系,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药理活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发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的吡唑类化合物,并探讨其药理活性价值。方法:将2,6—二氯吡啶作为起始的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水解、合成和取代反应等最终合成吡唑类的新型的具有特殊生物学活性的目标化合物。结果:经过初步的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新合成的吡唑类化合物在浓度为 500mg/L时,对黄瓜霜霉病菌以及黄瓜霜白病菌等的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有的抑制效果甚至可以达到85%以上,是比较高效的新型化合物。结论:这种新 合成的吡唑类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有很好的抑制真菌的药理效果,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吡啶类化合物药理活性新型合成 近些年来,吡唑类的化合物以及衍生物由于其具有的活性高、毒性小和配位 能力较高等优点是这类的化合物使用越来越广泛,被更多的应用到药物的研发和 生产中,其中,吡唑环上的取代位点可以连接不同的取代物从而开发出更多的具 有特殊效果的新型化合物。吡唑酰胺类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抑制细菌活性的药理 效果,尤其是含有氟基团的,借用氟基团的特殊电子效应和阻碍效应使得吡唑类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更加的强。另外,含有吡啶环的化合物也由于其具有的高效低 毒等优点成为了开发新农药品种的热点。本研究中将已开发的含氟吡唑类的化合 物与吡啶类结合,合成新型的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并进行专业的活 性测试以探究其实际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药品准备 2,6-二氯吡啶,1-乙氧基-2-二氟乙酰基丙烯酸乙酯,水合肼,无水乙醇,嘧菌酯等化学药品和化学制剂,核磁共振仪器和质谱仪等用于检 验生物活性的检验设备。 1.2 合成方法和步骤 1.2.1 以2,6-二氯吡啶100g为原料,室温情况下加入水合肼并加热回流,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析出白色固体物质70g,即合成的6-氯-2-肼基吡啶。 1.2.2 合成反应制得1-乙氧基-2-二氟乙酰基-丙烯酸乙酯。 1.2.3 取合成的6-氯-2-肼基吡啶70g放于烧瓶中,在加乙酸进行溶解,按1:1.3的比例再加入1-乙氧基-2-二氟乙酰基-丙烯酸乙酯,完成反应后将所得的液体 静置、抽滤、烘干,最后得到红色的固体物质50g,即1-(6-氯吡啶-2-基)-5-二氟 甲基-1H -4-吡唑羧酸乙酯。 1.2.4 将1.2.3中所得到的中间产物50g放于烧瓶内,加入四氢呋喃进行溶解 后加入加入氢氧化钠并混匀,将反应液倒入水中,调节PH,静止、过滤、烘干析出物,得到黄色的固体物质39g。 1.2.5 用1.2.4中所得的39g黄色固体物质与氯化亚砜220ml进行反应,并常 压析出过量的氯化亚砜,最后可以得到1-(6-氯吡啶-2-基)-5二氟甲基-1H -4-吡唑 酰氯38g左右,此时的产物为粗产物,没有经过提纯。 1.2.6 制备目标产物含氟吡啶联吡唑-4-酰胺类化合物将粗提取的1-(6-氯吡啶- 2-基)-5二氟甲基-1H -4-吡唑酰氯溶解到四氢呋喃中,加入取代芳胺和胺一定比例 加入三乙胺,完全反应,静置,得到结晶物质后过滤并烘干结晶物质,最后得到 淡黄色的结晶产物,即为实验的目标化合物,此化合物为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质。 1.3 药物活性检测使用核磁共振仪和质谱仪等检测仪器对合成的几种化学物 质进行检测,评定其杀菌效果和活性,得出不同药物浓度对不同细菌的杀伤抑制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现有的众多杂环化合物中,三唑类衍生物对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配位性能,因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三唑类衍生物由于其广谱的生物活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直颇受人们青睐。本文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在农业、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三唑类化合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三唑化合物农业医药材料 前言:含氮杂环化合物有着独特的生物活性,毒性低,内吸性高,常被用作医药和农药的结构组成单元,在医药和农药合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三唑类化合物作为含氮杂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在农业、医药、材料三方面的应用,对新型三唑化合物的研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在农用化学品中,三唑类化合物己经被开发成为一类引人注目的超高效农药,其中已有几十个商业化的品种。目前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仍很活跃,其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目标是通过保留三唑环的分子结构而对其他部分进行适当的改造和修饰,以求达到进一步扩大杀菌谱和应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减少用药量。

1.杀菌活性 危害动植物而使动植物致病的有害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和病毒。对植物而言,植物的主要病害是真菌病害。近30年来,三唑类杀菌剂以其高效、低毒、广谱而备受青睐。 三唑类化合物的高效杀菌活性引起国际农药界的高度重视,各大公司先后开发出一系列商品化的杀菌剂,如羟菌唑主要用于谷类作物防治矮形诱病、叶诱病、以及壳针孢、镰刀菌等病害;丙环唑主要对担子纲和子囊纲和半知纲中许多真菌有活;粉唑醇主要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的真菌有活性,如白粉病、诱病,对谷物白粉病有特效;酰胺唑具有保护、治疗作用,防治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半知菌纲引起的谷、水果、蔬菜和观赏植物的真菌病害;糠菌唑能防治谷类作物、葡萄、水稻、果树和蔬菜上的由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半知菌类病原菌引起的病害。 近几年来新研制的三唑类杀菌剂的结构出现以下几个特点:以多取代的三唑为母核,并对其它结构进行修饰,如以多个卤原子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分子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形成稠杂环等多个方法来达到提高活性或专一性的目的。 三唑苄胺类化合物具有高效、广谱抗真菌活性, 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三唑类化合物的 R1为 2, 4-二氯或 2, 4-二氟取代基时抗真菌活性较好。冯志祥、张万年、周有骏[1]等人改进了 1-[2-(N -甲基)氨基-2-(2, 4-二氯苯基) 乙基] -1H-1, 2, 4-三唑的合成方法, 降

吡唑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第23卷第3期宿州学院学报Vol .23,No .3 2008年6月Journa l of Suzhou Un i ver sity J un .2008 吡唑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赵雪英1, 陈志兵2 (1.枣庄学院化学化工系,山东枣庄 277160;2.安徽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吡唑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列举了几种吡唑类化合物的结构,并介绍了他们的合成方法。关键词:吡唑;合成;方法中图分类号:O 6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08)03-0097-05 收稿日期226 作者简介赵雪英(),女,汉,山东荷泽人,助教,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有机电化学合成。 许多天然化合物中含有吡唑杂环结构单元[7]。吡唑类杂环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痉挛、消炎、调节植物生长和抗血小板凝聚的等强烈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在医药和农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广泛用于除草、杀虫、杀菌、杀螨等植物保护剂以及热和光敏性记录材料。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此外,具有异口恶唑、氨基硫脲、苯并噻唑结构的化合物也表现出消炎、杀菌、抗艾滋病毒和抗惊厥等多种生理活性,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 吡唑腙类 腙类化合物是一类合成杂环的重要中间体,同 时也是可能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研究发现,腙类化合物可以表现出抗病毒、抗肿瘤和杀菌活性,可以抑制体内的诸多生理生化过程等。邹小毛等人合成含有不同取代记得吡唑化合物,并研究其结构变化 的影响时,试图将吡唑环上引入腙基,设计并合成了两类含有吡唑基的新型腙类化合物,用它们作为合成子,可以进一步合成与吡唑基相连的其他杂环化合物,这也是近来研究吡唑类衍生物中值得关注的一类化合物。这些腙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图1[1] 。 图1 吡唑腙类的合成路线 2 5-氨基-1-羟乙基吡唑 4,5-二氨基-1-羟乙基吡唑硫酸盐在染发剂 方面有重要作用,其制成染发剂后具有安全可靠,无刺激性等优点,染发后头发色泽纯正,平滑二柔顺:同时也是第四代注射用氨噻肟型头孢菌素-硫酸头 :2007101:1979-:7 9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本科毕业论文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化 学 年 级 2009 级 姓 名 罗红辰 论文(设计)题目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指导教师 张玉霞 职称 教授 2013 年 5月 16日 学号:

信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信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3) 1试验部分 (3) 1.1 主要仪器和实验试剂 (3) 1.2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3) 1.3 产物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4) 2结果和讨论 (4) 2.1溶解性及熔点 (4) 2.2红外光谱 (5) 2.3 紫外光谱 (7) 2.4荧光光谱 (9) 3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学生姓名:罗红辰学号:20095051109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 指导教师:张玉霞职称:教授 摘要:乙酸在浓盐酸的催化下与氨基硫脲反应生成脂肪族类2,5-二取代-1,3,4-噻二唑,取代苯甲醛与氨基硫脲在六水合氯化铁的催化下关环生成芳香族类2,5-二取代-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荧光分析。 关键词:噻二唑;取代苯甲醛;氨基硫脲;合成 Abstract:Under the catalysis of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etic acid react with thiosemicarbazide and generate an aliphatic 2,5 - disubstituted -1,3,4 – thiadiazole.under the catalysis of ferric chloride hexahydrate,the product of substituted benzaldehyde reacting with thiosemicarbazide synthesize Aromatic 2,5- disubstituted-1,3,4- thiadiazole compounds.And,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fluorescence analysis were done after synthesis. Keywords:thiadiazole;substituted benzaldehyde;thiosemicarbazide;synthesize 前言 20世纪末以来,化学工作者发现l,3,4-噻二唑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工业方面,1,3,4-噻二唑类化合物主要被用作润滑油脂抗磨极压剂,也用作钼、石墨等矿石的浮选剂[2]。在农业方面,1,3,4-噻二唑类化合物主要用作除莠剂、灭草剂、杀菌、抑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用来防治水稻百叶枯病、柑橘溃疡病、蕃茄青枯病等[3]。在医药方面,l,3,4-噻二唑是一类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常作为药物中间体主要用来合成具有抗菌,抗焦虑,抗癌活性的药物[4-12]。噻二唑化合物的“碳氮硫”结构作为活性中心已引起广泛关[13-17],含有3个杂原子的1,3,4-噻二唑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因该类化合物具N-C-S毒性基而具有广谱生物活性,其应用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以下是脂肪族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和芳香族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化合物(Ⅰ)的合成路线:

【CN109776436A】一种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95020.1 (22)申请日 2019.03.14 (71)申请人 帕潘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生命 园路4号院9号楼4层401 (72)发明人 焦体 李星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陈征 (51)Int.Cl. C07D 249/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 法,合成路线如下;其采用式III所示化合物为主 要原料与式IV所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取 代反应,合成式V所示的三唑类化合物。本方法具 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收率高, 绿色安全环保, 适合现代工业化生产。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CN 109776436 A 2019.05.21 C N 109776436 A

1.下式V所示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路线如下, 其中: R 1选自F,Cl,Br,I,R a -S(=O)-O -,R b SO 3-,-N +≡N,-NR c R d R e 或-OR f ;R a 、R b 各自独立地选自-CH 3,-CF 3,-CF 2H或苯基;R a 、R b 相同或不同;R c 、R d 、R e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C 6烷基、酰基、酯基、二烷基或酰胺基,R f 选自C 1-C 6烷基; R 2选自-OH,-OR g ,-NR h R i ,或-SR j ;R g 选自C 1-C 6烷基;R h 、R i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C 6烷基、酰基、酯基、二烷基或酰胺基,R j 选自氢、烷基、酯基或苯基; R 3选自H,-COR k ,-CN,-SO 2R l ,-SOR m ,-POR n R °R p ,-NO,或-NO 2;R k 、R l 、R m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C 6烷基、苯基或杂基;R n 、R °、R p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C 6烷基、酰基、酯基或二烷基; R 4、R 5各自独立地选自H,-COOH,-COOR q ,-CN,-OH,-SH,-SR s ,-NH 2,-N +≡N,-S -S -R t ,或-COR u ;R q 、R s 、R t 各自独立地选自C 1-C 6烷基;R 4、R 5相同或不同; R 6、R 7、R 8、R 9、R 10各自独立地选自H,Cl,Br,F,I,-NO 2,-OR v ,-NH 2,-N +≡N,杂环取代基或-NH -NH 2;R v 选自C 1-C 6烷基、C 2-C 6烯基、C 2-C 6炔基或不饱和单环烃基、芳香烃基或者芳香烃取代基; X选自H,Cl,Br,I,F,-OR w ,-NR x ,-SR y ,-OCOR z ,咪唑基,含N杂环,或含硫杂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 1-C 6烷基为直链烷基、直链烷基或环烷基;优选地,所述C 1-C 6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 1、R 2各自独立地选自H、F、Cl、Br、I、-CN、-OCH 3或-OCH 2CH 3;R 3选自-OH、-OCH 3或-OCH 2CH 3; 或者,式I所示化合物选自卤代乙酸甲酯、卤代乙酸乙酯、2-卤代乙酰乙酸甲酯、2-卤代乙酰乙酸乙酯、卤代丙二酸二甲酯、卤代丙二酸乙酯、氰基乙酸甲酯或氰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 4、R 5各自独立地选自H,-COOH,-CN,-OH,-SH,-NH 2,或-N +≡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 6、R 7、R 8、R 9、R 10各自独立地选自H,Cl,Br,F,I,-NO 2,-NH 2,-N +≡N,或-NH -NH 2;X选自H、Cl,Br,I或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 1、X、R 8、R 10各自独立地为Cl或F;R 2为-OR g ,R g 选自C 1-C 6烷基;R 3、R 4、R 5、R 6、R 7、R 9各自独立地为H;优选地,R g 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I所示化合物与式IV所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制得式V所示的三唑类化合物;所述碱优选为钠氢、三乙胺、N ,N -二甲基苯胺、DBU、二异丙基乙胺、甲醇钠、乙醇钠、甲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09776436 A

1H_1_2_3_三氮唑合成新工艺

2011年第1期广东化工 第38卷总第213期https://www.doczj.com/doc/a311773384.html, · 65 · 1H-1,2,3-三氮唑合成新工艺 成兰兴,师传兴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以水合肼,盐酸羟胺,乙二醛为原料,经肟化、腙化、脱乙酰基三步反应制备医药中间体1H-1,2,3-三氮唑,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0~40 ℃,反应时间4~6 h,催化剂加入量CHL-A5 %,CHL-B10 %,全部采用工业原料,价格低,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总收率达69 %以上。1H-1,2,3-三氮唑含量99.6 %(色谱法)。 [关键词] 1H-1,2,3-三氮唑;合成;水合肼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1)01-0065-01 Preparation of 1H-1,2,3-triazole Cheng Lanxing, Shi Chuanxing (Henan Province Chemicai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ngzhou 450052, China) Abstract: High-purity 1H-1,2,3-triazole was obtained by resction of hydrazinehydrate, hydroxylamine with glycoxal follow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intermediate for three steps to give 69 % yield 1H-1,2,3-triazole. Keywords: 1H-1,2,3-triazole;synthsis;hydrazinehydrate 1H-1,2,3-三氮唑,分子式C2H3N3,分子量69.09,1H-1,2,3-三氮唑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是β-内酰胺抗生素泰唑巴坦的关键中间体,泰唑巴坦属青霉烷砜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最早是由日本大鹏公司开发,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它具有毒性低、稳定性好、抑酶活性强的特点,在国内国外被广泛使用。1H-1,2,3-三氮唑作为制备泰唑巴坦的关键中间体使用量在不断增大,市场供不应求,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 1H-1,2,3-三氮唑的制备方法文献报道很多,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以对甲基苯磺酰肼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搅拌下与40 %乙二醛反应,然后通入NH3,放热使温度自然升温至55 ℃,待温度开始下降后,停止通NH3,继续搅拌18 h,过滤,蒸发回收溶剂,减压精馏的产品1H-1,2,3-三氮唑,收率63 %[1]。(2)在丙酸溶剂中,对甲基苯磺酰肼与乙二醛15 ℃反应1 h得到的中间体用NH3-甲醇溶液在22±5 ℃反应2 h得产品1H-1,2,3-三氮唑,收率50.50 %[2],(3)以对甲基苯磺酰氯为原料,经缩合、闭环反应制备1H-1,2,3-三氮唑,总收率53.80 %[3]。国内还有报道以苯并三氮唑为原料,经高锰酸钾氧化,采用微波法脱羧制备1H-1,2,3-三氮唑,总收率可达64.7 %,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制备方法有创新[4]。 文章以水合肼、盐酸羟胺和乙二醛为原料,经肟化、腙化反应、闭环、脱乙酰基等步骤制备1H-1,2,3-三氮唑,总收率达69 %以上,且原料易得,制备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较其它的制备方法有更强的竞争力。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各步的反应方程式为。 1.1.1肟化腙化反应 NH2NH2+HONH2+CHOCHO→HO-N=CH-CH=NNH2 1.1.2闭环 cat HC-N HO-N=CH-CH=NNH2+(CH3CO)2O →‖‖ + HC N \/ NCOCH3 CH3COOH 1.1.3脱乙酰基 HC-N cat HC-N ‖‖ + CH3OH →‖‖ + CH3COOCH3 HC N HC N \/\/ NCOCH3 NH (1H-1,2,3-三氮唑) 严格控制各步的反应条件和物料配比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2 实验 1.2.1 仪器与原料 反应瓶,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精馏塔(成套装置),密度计,气相色谱仪GC900B上海天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水合肼(80 %工业进口),盐酸羟胺(工业一级,99 %昆山),乙二醛(40 %,新乡),甲醇(工业99 %),乙酸酐(CP),催化剂CHL-A(自制),催化剂CHL-B(自制)。 1.2.2 实验步骤 1.2.2.1 乙二醛单腙肟的制备 在1000 mL反应瓶中,加入220 g水合肼,搅拌下加入111.2 g盐酸羟胺,完全溶解后,在严格控制规定温度下,缓慢滴加232 g乙二醛,滴加速度以温度可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宜,加完后,继续搅拌15 min,反应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收集有机相干燥,蒸出溶剂,过滤得到结晶132.1 g,收率87.3 %。 1.2.2.2 1-乙酰基-1,2,3-三氮唑的制备 取乙酸乙酯200 mL,加入94.4 g 1.2.2.1中得到的产品搅拌溶解,加入5 g自制催化剂CHL-A,搅拌下滴加乙酸酐15.3 g,滴加速度控制在使反应温度不超过30 ℃为宜。加完后升温至规定温度,继续搅拌3 h,析出结晶,过滤干燥得产物108.2 g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收率92.8 %。 1.2.2.3 1H-1,2,3-三氮唑的制备 取1.2.2.2中产物50.5 g加入反应瓶,加入240 mL甲苯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加入7.5 g个自制催化剂CHL-B,冷却至规定温度,滴入甲醇95 mL,滴入速度使温度不超过40 ℃为宜,滴完后继续搅拌4 h时,蒸馏回收溶剂,减压精馏收集42~44 ℃馏分(0.25 mmHg)得到1H-1,2,3-三氮唑26.5 g,收率85.8 %,密度 1.182 g/mL,含量99.61 %(气相色谱,面积法)。总收率69.5 %。 2 结果与讨论 (1)由水合肼、盐酸羟胺、乙二醛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可以制备医药中间体1H-1,2,3-三氮唑,而且所使用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制备成本低。 (2)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后处理简单,易于工业化,反应温度20~40 ℃,反应时间4~6 h,反应温度过高,会使肟化和腙化的位置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产品收率,在本实验条件下反应收率可达69.5 %。 (3)产品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含量可达99.6 %,完全可以替代进口用于抗生素泰唑巴坦的生产。 (4)该实验中两步采用的催化剂均为自制,催化剂的活性高低对反应的选择性影响明显,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收率。 (下转第71页) [收稿日期] 2010-10-16 [作者简介] 成兰兴(1965-),男,郑州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研究和开发。

Pinner脒合成的反应机理及应用进展

Pinner脒合成的反应机理及应用进展 王阳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脒类化合物在农药、医药以及其他领域上都具有很广泛的用途。合成脒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为:Pinner脒合成法。本文重点介绍了Pinner脒合成方法的机理和副反应机理,并对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Pinner脒合成;机理;改进;应用 The reac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Pinner amidine synthesis Wang Yangyang (College of scienc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The amidine compounds have a very wide range of functions in the pesticide, medicine and other fields. The primary method of synthesis of amidine compounds is Pinner amidine synthesi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Pinner amidine synthesis and the side reactions mechanism Its application in organic synthesis i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Pinner amidine synthesis; mechanism; improvement; application 1.前言 脒类化合物在农药和医药上具有很广泛的用途。早年发现某些脒盐可以治疗血吸虫病,但毒性较大,一些长链烷氧基取代的苯甲脒盐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被称为杀虫脒[1]。现在,脒类化合物的主要用途是合成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如:咪唑、噻唑、嘧啶环等,在含氮杂环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脒盐还可以作为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在水溶液聚合与乳液聚合中得到广泛应用[2]。 脒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般采用酸催化法即Pinner 脒合成法。反应式如scheme 1: Pinner脒合成: cheme 1

脒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和催化反应研究

脒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和催化反应研究 【摘要】:金属有机化学是现代合成化学的基石之一,如今已经成为跨于无机和有机之间并与结构、催化、环境、生命和材料等方面研究密切相关的一门化学重点学科,理论和应用研究十分活跃,成果卓著。现代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见证了脒基配体作为均相催化剂支撑配体的脱颖而出,脒基配体由于其自身的灵活可变性、易于合成、能提供丰富的配位模式等优点从而成为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脒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研究,本论文就是基于此展开的。本论文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章导论,分三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1)脒基锂、铝、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2)反冠醚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及其合成方法;(3)Tishchenko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脒基锂化合物的亲氧性,将脒基锂化合物与O2/H2O反应,得到了一系列脒基锂反冠醚化合物,并通过NMR、X-Ray 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其中两个反冠醚化合物中心为不常见的O22-,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帮助理解活泼有机金属化合物和O2/H2O反应过程的有用信息。第三章将脒基锂(铝、锌)化合物应用于催化脂肪醛和芳香醛的Tishchenko反应,通过优化反应条件,高产率得到相应的羧酸酯。脒基锂化合物适合催化无α-H的芳香醛,产率高、适应性广;脒基铝、锌化合物适合催化脂肪醛,产率高、反应速度快。【关键词】:催化脒基金属化合物Tishchenko反应反冠醚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621.3;O643.32 【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1第一章导论11-251.1脒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概况11-161.1.1脒基锂化合物的研究进展12-141.1.2脒基铝化合物的研究进展14-161.1.3脒基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161.2反冠醚化合物的研究概况16-201.2.1反冠醚化合物简介16-191.2.2反冠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9-201.3Tishchenko反应的研究进展20-25第二章脒基锂化合物参与的小分子活化反应研究25-452.1引言25-262.1.1研究背景25-262.1.2本章设计思路262.2结果与讨论26-302.2.1脒基配体的合成26-272.2.2含O_2~(2-)反冠醚化合物的合成27-302.2.3含O~(2-)反冠醚化合物的合成302.3化合物的光谱表征及结构特征30-412.3.1主要化合物的NMR数据分析30-322.3.2主要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32-412.4实验部分41-432.5本章小结43-45第三章脒基金属化合物催化Tishchenko反应的研究45-593.1引言45-473.1.1研究背景45-473.1.2本章设计思路473.2结果与讨论47-533.2.1脒基配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47-483.2.2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48-493.2.3时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493.2.4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49-503.2.5溶剂对催化反应的影响503.2.6催化剂对各种芳香醛的适应性503.2.7脒基金属化合物对脂肪醛的适应性50-533.3实

1,2,4,三唑的制备

实验项目:1,2,4,-三唑的制备 一,前言 1.2.4一三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lll、消炎l 2l、抗癌_3j等。Catheyl4j指出,含有C—C—N—N骨架的有机分子对植物有促进生长的作用。Pathok等指出1.2.4一三唑硫醚类的抗菌性比硫醇类高[5I。考虑到羟基等基团能增加分子水溶性及负电性、有可能提高药物活性。 二.目的与要求 了解无取代三唑环的合成与应用 三、实验原理 1,2,4-三唑环中有两个相邻的氮原子,在合成上可以由NH2NH2来提供,通过和其他带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如甲酰胺缩合而成。甲酰胺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1,2,4-三唑常有的方法。另一类方法是通过1mol的甲酰胺和1mol 甲酰胺环和而成。但用这种方法,甲酰肼尚有需要由甲酸甲酯肼来制备,路线较长,成本较前类方法为高。用肼的衍生物(如酰肼)代替肼,可用类似的方法合成取代的三唑化合物。 [应用与发展] 三唑是含有三个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其药效团呈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真菌、抗菌、抗结核、抗病毒等。含三唑的化合物已成为近几年来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和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已有众多的含三唑的抗微生物药物用于临床,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近年已有文献综述了含三唑的化合物抗真菌研究的情况[1~3],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专门报道含三唑的药物在整个微生物领域的研发概况。 4 含三唑的抗病毒剂 传统的核苷类衍生物具有强的抗病毒活性,主要通过与病毒细胞DNA或RNA的5′-三磷酸根相互作用,改变DNA或RNA聚合酶的活性,发挥抗病毒作用。病毒唑(ribavirin,24a)是目前用于抗病毒的含三唑的药物,是1970年合成的嘌呤核苷类衍生物。病毒唑对靶点酶的选择性较低,且容易被水解,将病毒唑磷酸化后,可以使其不易水解,增加了其抗病毒活性。如病毒唑的二磷酸酯衍生物(24b,IC50=180μmol/L)和三磷酸酯衍生物(24c, IC50=40mmol/L),其活性强于病毒唑(IC50>500mmol/L)[25]。目前对病毒唑的其它衍生物也有研究,但均无显著抗病毒活性,如其己糖醇衍生物。 病毒唑的类似物25也具有强的抗病毒活性,能够显著抑制牛痘苗病毒,其EC50为 0.4μmol/L,选择性指数SI>750,中等强度的抑制牛痘病毒(EC50=39μmol/L,SI>7.7)和剧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