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价值、研究价值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1)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2)分组原则为主体能动性的激发提供制度保障。

2、有利于学生互助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发展人的社会性。

3、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为每个成员创造了平等参与的机会。

4、有利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5、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使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

6、将班级授课制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统一。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被人们誉为当代“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近年来我国教育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我国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的教学实验点已不下数十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杭州大学教育系“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山东省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湖南师大教育系的“协同教学实验”、以及北京师大教育系“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等。不仅引进、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特点和环节作了初步的阐释,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对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强调这样一个共同的观念:学生在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的任务不是以一个小组的形式去做某些事情,而是去学会某些事情。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对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要素、特征研究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得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关系、要素、功能及教学基础环节缺乏明晰的认识;②对各国小组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国内外教育教学条件差异以及实施条件研究不足;③对

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涵的现代教学理论特质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因而带来实践中的盲目性。

(三)、合作学习的创新程度

1、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涉及教学工艺学、社会心理学、控制理论、动机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等诸多领域,吸收了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2、合作学习的意识将会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

3、合作学习将成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合作学习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

3、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4、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各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

5、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模式。

6、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二)研究的目标

1、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明确各要素的关系。

2、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持续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

3、建立日常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模式。

(三)研究方法

1、教育实验研究法。适当调节合作学习的各要素,以自然实验法为主,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现有的教育环境为条件,探索在自然教育环境下,改变某种教育因素所产生的效果。

2、教育调查研究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定期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3、教育比较法。在借鉴合作学习策略时和本地教育实际相结合对比考察其优势,避其局限,补其不足。

三、合作学习研究的思路

1、课题研究小组与学生学习小组的建立。

(1)学区研训员与课题实验班教师按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分别建立三个课题研究小组,各小组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2)深入班级,在充分分析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之后,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按四至六人组合。设立六个实验班级,设立六个非实验班级,开展对照研究。

(3)课题小组研究人员实行每周记录制度。为不干扰各校的教学计划和避免非实验班产生负面情绪,确保实验情境的真实、自然,本实验尽可能地不改变实验班原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2、将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定为学区中心校校本教研课题。

学区校本教研的形式以课前集体备课——上课——课后研讨、反思相结合的教研模式,进行课堂研究。学区中心校每个学期集中开展四次大型校本教研活动。

学区校本教研组成员按课题研究各阶段安排的内容,每阶段必须上交至少一份关于各阶段相关内容的学习笔记、经验体会、研究论文、案例反思等材料,上交材料的形式、内容自定;学区对所交相关材料进行审定、汇总,纳入小组合作学习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再次实践。

学区校本教研研究目的:第一,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与合作比例是否有显著增多、在合作中是否高效。第二、研讨、反思的实质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是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提高。

3、学区研训室引领,各校建立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小组。

各中心学校成立《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校本教研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

研究小组,做出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活动。各校定期进行交流研讨。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

4、建立评价机制。学区中心校每阶段征集“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资料,数量不定。如: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教学经验、体会;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对所征集资料,学区将组成评审小组对所交材料进行审核,并设立一、二等奖,在教师年度考核中予以加分。所交论文、教学反思、案例、读书笔记、业务学习资料记入两评四考中应完成的任务。

四、研究基础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已具备

1、六个实验班级各班人数在25人左右。

2、六个实验班教师有5人为县级骨干教师、1人为乡级骨干教师。

3、学区领导高度重示,直接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二)已有相关成果:“小组合作学习”特征、要素、基本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基本要素是每一种合作学习都有的。目前有“三因素论”(小组目标、个体责任、成功的均等机会),“四因素论”(小组的形成与管理、任务设计、社会因素、探索性谈话),“五因素论”(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互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

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有:1、学生小组学习法。到目前为止有四种小组学习法分别是,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小组辅助个人法、合作性读写法。2、切块拼接法。3、共学法。4、小组调查。

五、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一)、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可和时间保证。

学区研训室用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时间和定期教学视导时间来研究课题,并结合课题组成员每周的记录总结,用两年时间研究此课题。

(二)经费保障:

学区中心校决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全部经费由学区中心校从教学经费中提

供。

(三)、资料设备

以网络资料和理论书籍为主,并且充分利用各校的图书室。

(四)、科研手段

在研究阶段对师生使用观察研究记录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题组人员使用教育实验研究法进行研究。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2、《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3《当代教育学》。

4、《推进新课程》。

5、《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

6、张向葵、关文信:《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

7、周宏:《学习方式选择》。

8、周宏、《学生学习新策略》。

9、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0、裴娣娜:《论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11、宋乃庆等:《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12吕世虎、肖鸿居:《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1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评价改革》。1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14、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15、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共同生活,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合作意识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之间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不善于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那么,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有雄厚的竞争实力,也千万不可忽视合作精神。学生只有有了合作的动机,才会想到合作,才会设法合作,才会真正合作。如教学《早操》一文,如何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法自编儿歌?我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入手,鼓励学生说:“小作者丁丁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写儿歌的,同学们愿意试一试吗?”一席话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表现欲,开始窃窃私语。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已经编好了,急于向他人展示;而有的学生难以用确切的语言来表

达,就想寻求帮助。学生有了合作的愿望,这时我请学生去找小伙伴说一说、改一改。就连平时想说又不敢说的学生,在同学面前也显得不那么拘束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发言,课堂气氛融洽又热烈。一首首健康且充满童趣的儿歌很快在孩子们的口中诞生。 二、分派合作角色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在编组时注意合理搭配,每小组4~6人。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适当的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不同和兴趣爱好的差异。 在具体的分组中,我给每个小组成员一个职务:如“组织者”负责分配讨论的任务,“记录员”负责记载问题讨论的成果,“汇报员”负责汇报合作成果或决定汇报形式(个人汇报或小组汇报),“检查员”负责在讨论过程中督促同学认真进行。这样每个成员在该小组中都有明确的分工,不会再无所事事。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共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指导他们如何在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逐步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为小组讨论顺利高效地进行奠定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是指小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多边互动,采用恰当的 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共同去掌握知识和技能。合作学习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 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也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在不同的学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既体现了对小学生学习规律的尊重,也进一步体现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我认为:要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就要 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和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采用恰当的合作学习形式,下面就有关小学生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肤浅的做法: 一、编排最优合作学习的小组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 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学习小组也应该灵活组合,这 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其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 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 的水平上。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 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 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还常常会发现,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或要 解决的问题兴趣不同,再加上学生的稳定性较差,对固定的合作伙伴或合作形式也会产生厌 怠之感,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有时应灵活改变合作小组的形式。 二、培养小组长,提高合作学习时效 小组讨论前,先选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 小组的组长,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 作意识;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 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 协调。 三、鼓励小组合作,树立榜样 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合作学习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可使学生相 互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能培养学生作为主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使学生形成很 强的凝聚力和互帮互学的合作风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这一学期在教学语文天地 里面的古诗时,先让学生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自己再根据以前积累的学故事的方法,不看资料,不查字典,多读、多想,联系上下文猜诗意,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合作解决自学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再在班上解决小组合作仍然解决不了的 问题。这样每个同学都能够动起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 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 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并有选择地重点参与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 生的学习进程,在过程中给予学生帮助,并可以在过程中给学生起示范作用,教给学生一些 合作技巧。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五、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

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个自主合作的机会,改变了传统的以接受型为主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大多仅仅是浮于形式,缺乏其内在的实效性,主要问题有: 1、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不管什么问题,不管合适与否,不管难易程度,一律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要合作了,问题就解决了,只要合作了,学生就是自主学习了。 2、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合作技能。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的同学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讨论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说话,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老师一喊“停”,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汇报讨论结果时,出来的意见还只是个人的想法,没有形成小组意见,也没有因为小组讨论而对个体的思维产生新的碰撞,小组成员之间也没有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 3、每个学习小组里都有学优生和相对的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学优生扛主角,他们的意见就主宰了整个小组的意见。久而久之,学困生就习惯于在热闹的环境中做一个旁观者。这样,也就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没有真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4、小组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形式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而这种评价又大多指向单一的个体,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不够科学和客观;教师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机会,更缺少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技能训练。 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呢?主要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1、确定组长

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李春莲10月19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帮学生养成高效预习的习惯,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奠定基础。 学生在自学预习过程中,不仅要自主解决课文生字、新词、重点句子,而且要对课文有一个客观的整体把握和主观的主题感悟。可现状是,学生只满足于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其他的就不做深入思考和探究,离我们的要求差之甚远。我认为应从两方面加以指导: 1、指导学生感悟文段意思。学生在解决了基本的阅读障碍后(字的读音、词的理解,有的词要放在文段中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应思索课文整体上讲了什么,也就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但这一点不容易做到。学生现在的做法是,普遍借助工具书,这样就缺少了概括能力的训练过程。要把握文章整体意思,必须逐段理解各自然段意思。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本不是太难的事,但问题在于学生层次不一,有的学生读完一段后能迅速抓住主要意思,而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这一能力。细究原因,一是读书不细心,不会边读边想;二是读书能力欠缺,读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三是不愿意静下心来思考各自然意思。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逐段弄清意思,再整体把握全文意思。连自然段意思都不能把握的,只有静下心来,逐句弄清意思。把握每句意思时,可以采用缩句的方法,把每句话缩写为“什么是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再把各句意思综合起来,弄清每个自然段意思,进而把握全文内容。 2、指导学生联系单元主题、课文主题感悟写作目的。学生弄清了课文内容后,引导其从单元、课文主题上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赞扬、批评、喜欢、厌恶、鞭挞……只有从主题上从思考,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为什么这样用词、为什么这样修辞、为什么这样安排内容等。学生如能在自学阶段就感悟到这个程度,小组合作交流时,就有内容可谈了。 二、合理编排学习小组,明确组内分工,交给学生必备的合作技能。 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以便促进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顺利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成员之间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各自承担起分配到的任务,在分工中合作,在合作中分工。一般小组成员以6人左右为宜,在小组中,可以设一个小组长,一个记录员。小组长要协调本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发动成员畅所欲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邢学慧 一直在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潍坊一行中通过实观昌乐二中颇具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深切感受到高效学习研究小组让学生在合作中快乐成长的状态。学习方式的转变确实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管理方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促进学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昌乐二中在学习和管理上高效的学习小组制,提倡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荣辱与共,不断的锻炼合作、交往等经验。在学习上他们互相借鉴,讨论探究,真正体会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生活上,他们互帮互助,真情相待,真正感悟学科高效学习研究小组使学生在合作中快乐成长。昌乐二中在学习和管理上从2007年尝试高效的学习小组制,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取得了理想成绩。他们提倡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荣辱与共,要不断的锻炼合作、交往等经验。在学习上他们互相借鉴,讨论探究,真正体会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生活上,他们互帮互助,真情相待,真正感悟到了朋友的含义;在常规上,他们学会了承担责任,真正体会到了“小组荣辱,我的责任!”,通过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小组综合评比,他们真正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到了朋友的含义;在常规上,他们学会了承担责任,真正体会到了“小组荣辱,我的责任!”,通过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小组综合评比,他们真正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我们教育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合作学习作为学生追求共同学习任务和个人责任的最佳组合,对这一目标的形成起一种促进作用。在应试教育背景中,我们过多强调学生个体的努力奋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发展.而研究表明,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学习状态中,久而久之,学生交流变得很少,他们就有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这极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及价值观的形成,也有悖于教改的初衷。而在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得方法研究随着社会得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得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得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学习得作用呢?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得功能,分好小组就是前提。合理得构建学习小组,既就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得基础与前提,也就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得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得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得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如果就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得差异性与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得个别差异瞧成一种积极得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根据学生得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得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得凝聚力。 二、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得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得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得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她人进步得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她同学得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得小组带头人得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

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就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得组织者,就是教师得得力助手,就是联系教师与 全班学生得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得效率与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得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得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与展示得机会。在4人以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得组织与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得掌握情况;记录 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得 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得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 强得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得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得同 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得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得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得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得责任感与学习得积极性。 三、做好各个小组得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得目得就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得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得喜悦。因此培训学生得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就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得探索、发现,清楚得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就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得习惯,从别人得发言中得 到启发,收获更多得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她成员认真倾听得好习惯;三就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得相同点、不同点,能

二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二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全体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校本较研的课题来进行研究,从而推动我校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 首先,全组老师要学习新课标的理念,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观看新课程的优秀个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实践、探索小组合作学习规律和特点,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具体安排如下: 一、合理分工,布置研究方向。 通过向洋思学习的活动,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还要进一步深入下去以达到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实施过程 (一)学生动员、分组:每个小组4—6人,其中每个小组好、中、差搭配,有正、副组长,并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继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师生合作,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尤其是要确定好预习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确具体的预习任务。 2.认真检查预习结果,精心设计预习检测试题。对于预习效果好的学习合作小组要及时表扬,树立学习样板,介绍预习经验,在班级推广。 3.精心设计研究讨论的内容。内容要尽量具备可操作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掌握新知识。 (1)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师生共同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沿着目标方向有理有序的进展,提高同伴间合作作用效率。思考题、讨论题力求富有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也就是说内容要尽量具备可操作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掌握新知识。 (2)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学具,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辅助学习,尤其要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整合,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造学习的科学氖围,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创新意识。 (3)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①让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想自己要想的问题。 ②让每个学生有发表意见、表达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说自己想说的话。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呢?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如果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别差异看成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二、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

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在4人以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和总结 翟家镇实验小学刘垒明教育家魏书生认为,班主任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公仆,是船工,是为学生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思考,班主任才不至于做凌驾与学生至上的蠢事,才不至于脱离学生实际,充当学生“警察”、“保姆”。班主任应该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一切为学生服务,当好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学习上的合作伙伴,生活上的关怀者,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班级自治,指导学生自我管理。 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视学生为班级主人,与学生共谋班级发展大计,有成绩大家分享,有问题大家分忧,共同克服。树立“班兴我荣,班差我耻”,“我为班级添光彩”的强烈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主任的合作者,好帮手,愿意为班级利益付出代价,做出自我牺牲。下面我就把前一阶段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得失总结一下:主要经验: (一)、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是合作的前提。我们认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是最有效的,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小组在构成上体现班级的缩影,由4~6人根据性别、个性特点、学业成绩、家庭背景、守纪状况、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保证组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相当,保证各小组间的公平性 (二)、小组评价。 首先是过程评价。根据各组记录,每周评出最佳小组和优秀个人,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使各小组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 其次是学习结果评价。在评价学习结果时,根据班级的目标,分化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身上。达标则组内每个成员都加分,否则都减分。要让学生个人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又要让小组成员分享到集体成功的喜悦。 最后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不能只是教师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生生互评,组间互评,力求全面,科学而又具有激励性。 (三)、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 教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在教学中我一直以一种快乐的心态去教学生,用我的快乐学习来感染学生。在保证课堂实效性的基础上,我把学校提倡的三段五环节和四四四小组合作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模式,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课前四备,准备充分 1、备导学案。备课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组实施导学案,并进行三级备课:首先是主备人提前备课,在写学案前先将课本、教参、同步训练等材料认真阅读、认真钻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合理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其他人也要研究教材,在集体教研时讨论修改,进行二次备课;主备人再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打印出定稿,发到每个人手中,每个教师再根据个人风格、班级特色进行三级备课。 2、熟悉学生,了解学生。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备课,既要照顾到全面,又要培优。 3、备教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4、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每个练习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课中:学案导学,问题引领 1、任务驱动,自主预习。让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看书、自学学案导学,自主解决学案上的问题,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并标注出来。 2、预习展示,合作探究。保护、激励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展示的积极性,要充分地调动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展示自己,并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暴露出的问题,变“学会”为“会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然后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和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教”。 3、问题引领,点拨升华。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暴露的问题,抓住问题拓宽、挖掘,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在“导”字上下功夫,把握“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课堂中反馈出来的学生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4、课堂小结,消化吸收。每节课利用三五分钟,让学生总结、消化本节知识,整理导学案,整理课堂笔记,进行知识建构,整理经典题目。 5、当堂训练,反馈提高。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充分了解学情,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三、课后:学生巩固,教师反思 1、学生作业巩固。家庭作业是课堂的延伸,让学生学画知识结构图,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公平学校朱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一小组为单位,通过互助交流与倾听,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培养了团队意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充分发挥优生对差生的帮扶作用,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但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合作意识不够强,有的是学习意识不够强,别人在学他在玩。经过近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有以下的心得感悟: 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要提出目的明确的合作问题,并且,问题要具有合作学习的必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鉴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四人一组合作的办法。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确定一名小组长,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的合作方法。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实际学习中,小组成员全部完成任务的,每个成员都奖励一面小红旗,使学生增强团队意识,体会团体荣誉感。没有全部完成任务的,则不奖励。慢慢的学生越来越体会到小组每个成员都学会的重要性,小组互助学习渐渐有成效。 但这样的合作还刚刚开始不久,特别是一年级小学生还刚入学不久,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

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所以造成了这种现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需老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研究的亮点。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一、前期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20XX年12月 对现阶段我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确立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研究方向,使问题课题化。并制定研究方案。 (二)20XX年1月 搜集现有的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研究经验成果和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取舍。 (三)20XX年2月 对各层次学生群类进行分类研究,从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因素等各个角度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状况及成因,提出对策。 (四)20XX年3月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公开课、交流课,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认真做好课堂观察,总结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

我在实验的全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话了解各种反馈信息。把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到一起,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得到我们实验的真实情况和效果。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的进行调整,例如一些有难度,特别抽象的理论性新授课程不再进行小组合作形式的实验。通过不断的更正,调整,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越来越得心应手,也逐渐地摸索出里面的一些规律。 (五)20XX年4月 1.对文献资料的典型案例的研究。这是课题实施方案中“研究方法”提到的“本课题采用案例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优秀的探究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描述、归纳与提炼,关注这些精彩探究教学案例中的“教学创意”,研究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2.对校本化实践进行研究。研究别人的,最终还要回归自我的轨迹。在课题研究充分准备和对文献资料典型案例研究的的基础上,我进行了课题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并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指导“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开展教学实践。 (六)20XX年5月 整理研究资料,并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了教学设计。写出“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低效的现状及成因”研究报告。并提出“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具体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分析 (一)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信息技术课)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呢?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如果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别差异看成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二、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在4人以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主要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主要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主要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一、建立有序的规则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闹的场面。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是“忙而无序”。有的小组几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那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只是心不在焉地听着;有的小组成员相互推辞,谁也不愿先发言;有的小组干脆借机闲聊、说笑。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活动的规则。 针对上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总结出以下较为有效的做法: (1)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做到积极动脑思考,努力发表自己的见解;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听清别人说话的意思,学会尊重别人;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2)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除了组长,还要有记录员和汇报员。各班的小组长都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主要职责是对本组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认真有序地开展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

来;汇报员则进行归纳总结后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二、选择恰当的时机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或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都是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所以做了以下尝试: (1)在课题导入时开展合作学习 由于各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有差异,因此对物质的特性认识就有不同,所采取的分辨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大家在一起讨论后就可以集思广益、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2)在出现疑难问题时进行合作 在教学过程遇到一些是而非是的问题,这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统一答案。虽然这样可能是多花了点时间,但会突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经过辩论得出的答案学生记忆会更深刻。 (3)答案不唯一或开放时要组织合作学习。 对一些开放性问题,各小组成员各抒已见,目的是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认识更清楚、更全面。 三、要有足够的小组活动时间 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如果出示问题后未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就

《小组合作实践研究》个人实验计划

为了使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我的计划如下: 随着“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的课改趋势,“小组合作学习型”在我校全面的实施,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初见成效,教师们基本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技艺、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同时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儿童间的合作互动之所以能促进认知成长,是因为年龄相当的儿童较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互动、增进成长。 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特别如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好的推广,尤其是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随处可见。课堂教学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教师权威淡化,学生主体性增强,“自主探索”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

小组和作目前的现状: 1、为合作而合作。 许多老师把合作学习当形式,走过场,似乎一节课里没有合作交流就不是一节好课。由于这种片面理解,课堂上热闹的合作多了,静静思考的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有些该合作的问题教师未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研究,由于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由于没有充裕的合作时间,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2、合作学习并不合作。 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或事先没有对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在小组活动中出现放任自流,往往出现合作学习并不合作的情况:组内成员不友好,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结果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但参与度却不高,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着“主宰者”的角色,困难学生却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3、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一种表达和倾听的双向互动,然而现今大多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不仅不会倾听,甚至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步骤与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量化实施细则与方案 一、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教学,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与竞争观,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同时减轻学生负担,实现我要学,我愿学,进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操作体系 1.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 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长期顺利进行的基础,小组的划分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业成绩、认知基础、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个性特点、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别搭配、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等,重点按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进行合理分组。可以老师指定也可以自荐自选或民主决定,总之要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并能有助于小组内部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每个小组6人,按综合能力推选出组长一名,负责作业和学习;副组长一名,负责纪律和卫生。6名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分别编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这种组合保证了各小组力量均衡竞争激烈。 2.充分组长管理带动作用 建立学习小组后,组长要为每一位小组成员明确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组长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组长是小组的第一责任人,他要根据学习任务和内

容以及不同的学科特点定期对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提出要求,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给予明确的定位。 3.学习小组合作的评价: 公平公正的评价奖励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奖励运用恰当,能充分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产生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奖励的方式很多,在此主要讲一下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教师有效地评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碰撞、对接进而升华的较高境界。 三、课堂评价的原则与评价细则 1.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要把握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①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②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③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2.课堂学习小组量化评分细则 ①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准备充分,坐姿端正,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状态良好。教师每节课前候课时就要关注学生的课前准备状况,既要关注物品的准备又要关注状态的准备,然后根据各组课前准备情况为小组加1—3分,起初可以告诉学生为什么加分,时间长了就成为手到擒来的一个动作,不会浪费多长时间,却有助于学生朗好习惯的养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