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应釜研究综述

反应釜研究综述

反应釜研究综述
反应釜研究综述

反应釜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高分子聚合物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对聚合物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聚合物生产中的聚合反应主要是在间歇式反应釜中进行,约占总聚合装置的90。在生产中影响聚合反应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最重要的是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其控制品质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反应釜高分子聚合物温度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the molecular polymer is of great use for every field. At the same time, high need for to fulfil higher produc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automatization of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t present, the polymerization of polymer is largely by batch chemical reactor, account for 90%.Of all the parameters(such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flux, speed) of to have influence on the polymerization in production run,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deciding on the quality and output rate.

Key wards: dissertation the molecular polymer temperature

引言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间歇式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通常是用于生产低产量、高价值的产品的重要生产方式之一。间歇反应器在操作上具备灵活性。譬如产品的移出、原料的加入,及反应物料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等均随意变化,这些都是连续反应所无法比拟的。间歇反应器对于生产价值高的产品风险小,如果一旦某一步骤加工失败,只损失少量的原料或半成品。另外,易于工程放大是间歇反应器的突出优点之一,不需要逐级放大就可迅速将实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反应物料一次性由进料口,按一定配比加入,物料的体积一般为反应器几何容积的1/2^-2/3。然后开动搅拌器,使整个釜内浓度和温度保持均匀。夹套通过加热或冷却载体,控制料液温度使之在指定的范围之内。当反应达到预定的转化率后,将物料放出。并将反应器清洗干净,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准备下批物料的生产。这种反应器的生产是分批进行。

一、反应釜的用途: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二、反应釜的材料:

反应釜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可采用SUS304、SUS316L等不锈钢材料制造。搅拌器有锚式、框式、桨式、涡轮式,刮板式,组合式,转动机构可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无级变速减速机或变频调速等,可满足各种物料的特殊反应要求。密封装置可采用机械密封、填料密封等密封结构。加热、冷却可采用夹套、半管、盘管、米勒板等结构,加热方式有蒸汽、电加热、导热油,以满足耐酸、耐高温、耐磨损、抗腐蚀等不同工作环境的工艺需要。可根据用户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制造。

三、反应釜的结构:

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搅拌形式一般有锚式、桨式、涡轮式、推进式或框式等,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并在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加热方式有电加热、热水加热、导热油循环加热、远红外加热、外(内)盘管加热等,冷却方式为夹套冷却和釜内盘管冷却,搅拌桨叶的形式等。支承座有支承式或耳式支座等。转速超过160转以上宜使用齿轮减速机.开孔数量、规格或其它要求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作。

四、间歇式反应釜的研究

刘学君研究的主要是间歇式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她比较全面的分析了间歇式反应釜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控制难点,总结当前温度控制系统精度差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方法和广义预测控制原理,在北京亚控公司的组太王软件平台上,设计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在升温阶段采用PID 控制;在60--70℃时的制冷加热切换阶段,采用预测控制,以解决严重非线性带来的振荡。

张博研究的是根据辽宁省工业装备先进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间歇反应釜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设计了一套由工控机、PLC、工业控制网络等硬件构成的间歇反应过程分散控制系统,利用S7-300PLC实现数据采集处理、控制算法应用;利用工控机上运行的WinCC实现过程监控和操作管理,参数优化等,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适于本套设备的双输入单输出的潜遗传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并对反

应釜温度进行控制。实验选取了收缩因子的形式和参数,通过对反应釜温度控制的实际运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周晓燕是对反应釜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冷剂流量对反应釜内温度的传递函数,设计了按偏差分档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在控制方法上,采用了基于规则修改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和不完全微分PID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和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器,采用了目前流行的串行总线—I2C总线和单线总线,构成了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并设计了相应的单片机接口电路和软件程序。通过控制执行器及反应釜状态参数达到了对反应釜内温度及其梯度的控制。

刘学君主要是研究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反应釜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控制难点,总结当前温度控制系统精度差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Smith预估算法一积分分离分段式抗饱和PID位置控制算法,降低了超调量,大幅减小了静态误差,较好的解决了反应釜温度控制的难题。

乔杰全面的分析了反应釜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控制难点,在对反应釜夹套加热系统的传热原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和反应釜的热量传递关系,采用机理建模和阶跃响应曲线方法建立了釜内温度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陈碧凤提出剖分式机械密封设计方案以反应釜旋转轴密封为对象,运用机械密封相关理论分析密封机理及性能,并针对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氯化反应釜用剖分式机械密封进行研究设计,建模分析。

李柱作在对间歇反应釜夹套加热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确定其过程特性测试方案,按照此方案做了相关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后,得到对象模型基本参数,从而为下一步使用实验室间歇反应釜装置模拟某些化学反应过程的控制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针对间歇反应釜夹套加热系统大滞后、大惯性、非线性的特点,结合实际控制要求,将Fuzzy-PID复合控制策略应用于间歇式反应釜夹套加热系统的温度控制回路,在上位机WinCC监控平台的全局脚本VBScrip。编辑器中,编程实现了此控制策略,通过间歇反应釜夹套加热系统温度控制的实际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有效。

滕少龙同样针对辽宁省工业装备先进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间歇反应釜对象的卜艺特点,设计了一套由工控机、PLC、工业控制网络等硬件构成的间歇反应过程先进拧制系统,实现了非自衡动态矩阵控制方法在反应釜实验装置上的成功应用。在系统结构卜采用分层控制的思想:基本控制级由S7-300PLC实现,操作管理级由运行在上位工控机中的RSView32实现。通过对上位机软件RSView32二次开发,实现了针对间歇反应釜的先进控制理论应用的可视化仿真;开发了动态矩阵先进控制软件包,并将其嵌入到RSView32的Visual Basic编辑器中,通过对反应釜温度控制的实际运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开发了集先进控制理论仿真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集成管理和实验研究平台,可以实现仿真,控制,算法验证,数据库管理,远程监控等功能,并11丁将反应釜与实验室中其它分散的四套综合自动化装置构成一个分布式监控系统。

尚启英从研究间歇式反应釜釜内温度控制出发,对于采用串级控制方式控制反应釜的釜内温度在主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的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1)进行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反应釜控制回路的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采用了复合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反应釜的故障诊断系统。

2)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模型的最小二乘算法,对反应釜进行数学建模研究。

3)利用所得的数学模型采用信号重构的方式设计了对象反应釜在控制系统主传感器失效时控制重构的容错控制方案。

彭桂芳从研究间歇式反应釜釜内温度控制出发,对于采用串级控制方式控制反应釜的釜内温度在主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容错控制的研究。

首先,论文系统的介绍了模型辨识的方法,并提出了利用单变量影响关系的线性叠加确定数学模型结构,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模型参数的建立复杂系统数学模型方法。论文根据对象反应釜的特点,选取了反应釜的夹套温度,冷却水温度和冷却水流量作为输入,釜内温度作为输出,结合曲线拟合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开环状态下反应釜釜内温度系统的三输入单输出代数模型。并且为了对比仿真的需要,利用两阶段随机梯度算法在闭环系统辨识过程中根据实验室提取数据辨识了被控对象(反应釜)的特性。

其次,论文中讨论了容错控制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原理,利用所得的数学模型采用信号重构的方式设计了对象反应釜在控制系统主传感器失效时控制重构的容错控制方案。在故障检测单元激励下,利用数学模型估算的输出值取代主传感器的输出反馈回控制器,保证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最后,利用Matlab对设计的容错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容错控制系统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也证明了当系统中某些测量元件出现故障导致控制信号丢失时,用系统模型的计算结果实现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的设想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刘学君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2】王胜利反应釜内化学过程控制系统开发研究

【3】周晓燕反应釜智能控制器研究与开发

【4】陈碧凤反应釜用分式机械密封机理分析及设计

【5】张博间歇式反应釜论域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6】李柱作间歇式反应釜加热系统特性研究与控制

【7】滕少龙间歇式反应釜先进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尚启英间歇式反应釜的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设计

【9】彭桂芳间歇式反应釜的容错控制设计及仿真

【10】崔紫薇间歇式反应釜的温度预测控制

【11】贾慧峰间歇式反应釜传递模型建立及预热过程

【12】乔杰间歇式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13】Zeru Teki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in cyclohexane oxidation process using gas-including and surface-aeration agitated reactors

认知风格分类研究

认知风格分类研究 摘要: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其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是组织和表征信息的一种偏好性和习惯性的方式。本文简述了认知风格的分类及其理论整合。 关键词:认知风格分类理论整合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1],又被称为认知模式或认知方式,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并具有个性特点的态度与风格。对认知风格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 盛行于60、7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该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且在教育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认知风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思路出发,形成了很多关于认知风格的理论模型。 1 认知风格类型 1.1场独立——场依存型(Field Independence / Field Dependence) 场独立——场依存型研究归功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 A. Witkin 1916-1979)。该研究起因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飞行员们驾驶的飞机常在云雾中翻滚,导致他们丧失方位感而造成飞机失事。威特金等人采用棒框测验(Rod-Frame Test)、斜屋椅测验(Tilting room-Tilting chair Test)和转屋测验(Rotating room Test),用于对飞行员调整身体位置的线索(垂直知觉)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人们在判断垂直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主要依据自身平衡感来判断,有些则主要参照来自仪表的视觉线索,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或使身体在座舱倾斜时仍保持身体垂直。基于这样的事实, 威特金提出了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理论构想。场独立者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而场依存者在信息加工时倾向于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这里的―场‖指的是周围环境,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体的感知。 1.2齐平——尖锐型(Leveling / Sharpening) 齐平——尖锐型是海奥兹曼等(Holzman & Klein)于1954年提出的[2]。是指迅速同化并忽略细节差异或者强调新信息的细节与变化,即个体将信息―吸收‖到个人的记忆中时表现出的差异。齐平性个体关注的是相同之处,下意识地排除了差异;而尖锐型个体喜欢寻找差异。齐平性个体倾向于将相似的记忆内容混淆起来,被记忆对象中的差异往往被丢失,或被弄得模糊不清。而尖锐性个体倾向于不将记忆中的事件相混淆,甚至夸大相似记忆内容之间的较小差异。 1.3 聚合——发散型(Convergent / Divergent)

岩体稳定性研究方向文献综述

岩体稳定性研究方向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隧洞围岩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工程地质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围岩稳定性评价是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维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稳定性评价结果的正确是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作为岩体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围岩稳定性评价经历了“经验判断—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的发展过程[1],,有关方法已在地下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尤其是围岩破坏的判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新的、实用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是生产实践中提出的永恒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学习,首先介绍目前国内外对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接着对影响地下隧洞围岩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工程案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隧洞开挖围岩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 1 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 隧洞围岩的稳定性分析主要包括隧洞的整体稳定性分析和局部块体的稳定性分析,分析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工程地质类比法、解析法、和模拟试验法等。 1.1围岩整体稳定性评价 (1)解析法 解析法是指采用数学力学的计算取得闭合解的方法[28],计算围岩中的应力分布状态及位移从而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4]。对于规则的圆形断面和均质、各向同性的隧道围岩,解析解较为精确,参数也容易确定;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给出了均质、含有单一(或一组)软弱结构面围岩及顶拱围岩中简单结构块体稳定性的解析分析方法;蔡美峰等得出了特定形状巷道(如轴对称圆形巷道、一般圆巷道、椭圆巷道等)围岩应力状态的解析解。其他形状的洞室可通过复变函数法求取近似解。于学馥、刘怀恒应用复变函数对围岩应力状态及变形进行求解,得出了解析解。运用复变函数进行非圆形洞室分析的前提是获取洞室的映射函数,因此如何求取简单合理的映射函数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钱伯勤推导出单孔无限域应力函数的通式,王润富提出了一种保角映射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微机程序,范广勤等应用三个绝对收敛级数相乘法求解非圆形洞室的外域映射函数,吕爱钟,提出了应用最优化技术求解任意截面形状巷道映射函数的新方法,朱大勇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以求解任意形状洞室映射函数的计算方法,并将其用于复杂形状洞室围岩应力的弹性解析分析[22]。解析方法可以解决的实际工程问题十分有限。但是,通过对解析方法及其结果的分析,往往可以获得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 (2)工程地质类比法(围岩分类法) 经验类比法是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在勘测资料较少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更能发挥其作用[8]。其中,围岩分类法简单、明了,从而成为被广泛使用的工程地质类比方法。国外的地下洞室围岩质量评价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出现了普氏岩石分级法,随后,Terzaghi 根据阿尔卑斯山公路隧道支护施工的经验,从描述各种岩层的特征入手最早提出隧道围岩分级;随后,Lauffer 提出了隧道有效跨度的稳定时间这一概念,主要以毛洞稳定时间为指标进行分级;1969 年,Deer提出了RQD分类法,随后RQD 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的RMR 分类法、Q 分类法等综合分类法的基本元素之一,因此得到广泛应用。1973年,Bieniawski 基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不连续面间距、RQD、不连续面条件、地下水条件等基本参数对岩体进行分类,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岩体分类方法RMR 法。1974 年,Barton 等学者在分析研究大量的地下工程开挖实例的基础上,把工程要素与岩石质量指标统一起来,以节理组数、节理粗糙度系数、节理蚀变影响系数等为基本参数,提出了隧道指标方法Q 分类法[12]。1979年,国内学者谷德振等提出Z 系统分类法;1980 年王思敬等人

语料库话语分析综述

近十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en - year Research on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摘要:文章从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发表在国内八种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及到话语各个方向,对于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Abstract: From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thesis finds this fiel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lates to many directions of discour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ractice,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worthy our attention. All of these are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sises published in 8 kinds of core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1 in China. 关键词: 语料库话语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 0. 引言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在20 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语言学界, Chomsky的观点大行其道,秉承该学说的语言研究者唯直觉语料独尊。他们躲在书斋,满足于依靠自己的直觉语料从事语言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光靠直觉语料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借助语料库语料以及其他各种语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克服直觉语料的局限与不足。这样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越发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仍然颇丰。 1. 研究样本 由于近几年运用语料库来做话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检索主题与关键词,将文献定在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期间,研究样本来源为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22篇文章。这是因为这8种外语类期刊有一定的权

浅析教师语言中的体态语

浅析教师语言中的体态语 【摘要】: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但是语言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以外,人类还有其他辅助性交际工具,例如文字、体态等等。体态语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一起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信息媒体。本文将从体态语的定义、特点、功能等方面进行浅显的分析,以便深层次了解体态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态语定义特点功能 【正文】:体态语定义 体态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具体来说,体态语又叫势态语、人体语言、行为语言、无声语言等,是指通过人的表情、手势、动作等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辅助性语言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头语、脸语、眼语、手语、身姿动作等几个方面。例如,愉快时的微笑、羞愧时的脸红、欢乐时的手舞足蹈,愤怒时的捶胸顿足等都属于体态语,再如,用力挥手表示肯定、坚决,点头微笑表示赞赏,眉头紧皱表示问题严重等都是体态语的一种表现形式。体态语与与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如在印度,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体态语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中具有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功能。 体态语言的特点 1.体态语言具有差异性和约定俗成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行为习惯等的原因,存在许多明显差别,具有不同的表现意义。比如外国人喜欢用摊开两手,耸耸双肩来表示一种意思,而中国人就不会习惯这个动作,如果执意模仿也会显得很滑稽。1957年,伏罗希洛夫访华,临别时,他向到机场送行的宋庆龄夫人施以俄罗斯与欧美通行的对尊贵妇女的吻手礼。在场的记者纷纷拍下这个镜头,送走贵宾后,宋庆龄的秘书和记者们纷纷商量,照片不能登报,消息中也不要提及此事。宋庆龄同志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中国人不习惯吻手礼,考虑到自己的特殊身份,考虑到体态语的民族性,她明智的做出了决定。体态语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所以,离开特定的对象和社会文化环境,就很难理解体态语言的含义。而这恰恰又体现了体态语言约定俗成的一方面。它是某些特定群体共同认可、形成习惯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能领会、接受、掌握并运用的,同时也必须是符合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的特定非言语行为。

中小学教育研究及其方法文献综述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文学院王茹珍 2013120257 通过阅读和浏览数百种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可 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 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便于传授大量知识,。正因为 如此,才会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占据学校教学的主流。但同时,能够大量传授知识的 同时它也存在着问题,照顾到了大多数的学生因而少数的,极个别的学生就被自然而然的“淘汰出局”。都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可这种模式明显是违背了这 一初衷的。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 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以学生为 中心,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缺陷是学 生素质存在高下差异,同时,学生的三观也还没建立,看待和分析问题缺乏客观性,认识 比较片面。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 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 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课外扩展——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 今较为先进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 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 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教学而教学,没有把语 文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语文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皮亚杰的“建构论”告诉我们,学生头脑里的认知结构不是外界客体结构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的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客体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所以,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太复杂太抽象的东西一股

近30年来周作人研究综述

近30年来周作人研究综述 何亦聪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周作人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一个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周 作人在学术界的视野中销声匿迹了3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迅速焕发了光彩。以10年为界,讨论周作人研究的成果和特色,并指出其不足,以期能对将来的周作人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周作人;思想;散文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 (2010)02-0152-03 收稿日期:2010-01-20 作者简介:何亦聪(1985—),男,河南濮阳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Mar.,2010 Vol.18No.2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 SOCIAL SCIENCES 2010年3月 第18卷第2期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周作人自身的政治问题,无论是在文学史还是在思想史上,他的存在都被有意忽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内地政治气氛的改变,周作人也重新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短短30年间,周作人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小心翼翼到逐步放开直至神采焕发的过程。如果按照时间大致划分,80年代以来的周作人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80年代是一个时期,90年代是一个时期,新世纪以来是又一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各有其特点。当然,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 一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在文学研究、思想研究方面步入解冻期。在20世纪80年代,周作人的一些文集和选集陆续得到了整理出版,如上海书店出版的5本影印文集,钟叔河主持、岳麓书社出版的一部分自编文集,以及《知堂序跋》、《知堂书话》等。张菊香、张铁荣合著的《周作人年谱》及其合编的《周作人研究资料》是此一时期最重要的成果。80年代发表的有关周作人的各类文章超过了100篇,接近1949年以前所有关于周作人之单篇文章的总和;研究专著则有李景彬的《周作人评析》、赵京华的《寻找精神家园——周作人文化思想与审美追求》等。 80年代的周作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主题:文艺思 想研究、附逆的思想根源与动机之研究、散文研究、周氏兄弟对比研究。1980年,李景彬在《新文学论丛》上发表了《评周 作人在文学革命中的主张》一文,从人道主义思想的角度探讨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念,堪称周作人文艺思想研究的开风气之作。但或许由于尚处在80年代的初期,研究者在研 究过程中多少显得有点放不开手脚,就理论、观点而言,这篇 文章并不新颖。相比较而言,罗钢在1987年发表的《周作人的文艺观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一文在理论素养方面就显得更为成熟。作者将周作人30年代以前的文艺思想划分为留日时期、“五四”前后和20年代3个时期,并指出:“在不同的阶段,周作人与西方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联系显示出不同的 特征,但其间又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思想线索。”[1] 钱理群的《历 史的毁誉之间——简论周作人的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是一篇比较全面地论述周作人在文学批评方面的理论主张与成绩的文章,在文中他明确地指出周作人的文艺批评旗帜上写 着两行大字,“自由—宽容”和“个性—表现自己”[2],这个见解 比较简练地概括出了周作人文艺批评理论及其实践的主要特色。 关于周作人,最容易引起争议与关注的话题似乎始终是他的附逆。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说法和解释,比如“家累”或者“亲日”等,但在80年代,也有一些研究者试图寻找出周作人附逆的思想与性格根源,如黄裳在《关于周作人》中即指出周作人的附逆与其复杂的心态有关。赵京华的《寻找精神家园——周作人文化思想与审美追求》一书是较早从对周作人自身个性和思想的理解出发来探讨其人生轨迹的一本学术著作。此书值得肯定之处在于其宏阔的视野,作者所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周作人一人,而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书中常采取比较的研究方法,如对比鲁迅和周作人的人生道路等。 80年代最早对周作人的散文进行研究的是许志英,他在 《论周作人早期散文的艺术成就》一文中从知识、趣味、诗意三个方面探讨了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但是这种把握和理解一方面限于表层,另一方面限于“早期”,作者对周作人的 · ·152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体态语国内外研究现状

体态语国内外研究现状 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类也曾关注过教师体态语,但真正开展是在50年代以后。 首先在美国,受体态语研究专家R.Birdwhistell等人的影响,教师体态语研究逐渐受到注重。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教师体态语进行了零散的研究;60年代,人们对教师体态语的地位、作用等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如语言学家W.Rivers从外语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外语教师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教师对所教语言国家人们的举止、手势和面部表情等的了解,从而引起教育界对外语中体态语研究的高度重视,使体态语研究成为外语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Allen & Ryan在微格教学的设计中也就运用体态语来配合言语行为进行了说明。 20世纪70、80年代是教师体态语研究的发展时期。人们不仅进行了理论探讨,还做了一定的实证研究。如Keith把教师体态语纳入教师行为研究的范围;由Weinstein & Smith开展了以学校为基础的非言语交际的调查;D.Child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体态语同教学的关系;Woolfolk等人就教师在教学和课堂管理中如何使用体态语进行了探讨。一些美国学者还积极地为中小学教师开设有关体态语方面的指导课程,举办培训班来推广他们的研究成果。 在我国,受语言学研究氛围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很少考虑体态语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倒是毛泽东的“把‘以姿势助讲话’作为讲授法之一”的提法较常引用。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逐渐认识到体态语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重点介绍引进国外著述的基础上,开展教师体态语研究,并逐步使研究走向特色化。80年代在《外国教育资料》和《外国中小学教育》等刊物上发表的一系列译文,引发了我国学者对教师体态语研究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从引进体态语研究著述开始转向专门研究。90年代初,《教育评论》和《教育科学》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一些学者对教师体态语初步探讨的文章,代表了此后人们研究的趋向。此后,学者们要么在著作中辟专章论述教师体态语,如《教学艺术论》(李如密,1995),要么系统的以专著形式论述教师体态语,如《教师体态语言艺术》(李振村等,1993)。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China’s Tourism Education QIU Y un-mei (Lishui Teacher’s College, Zhejiang Lishui32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flourishing of Chinese tourism education, tourism education has become vital sub-s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education, establishment of tourist disciplines, structural system of tourism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setting up of courses. The paper offers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about tourism education to which special research should be paid in the days to come. Key words: tourism education; research of tourism education; higher tourism education 旅游教育是培养旅游人才的活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旅游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旅游教育的发展,有关旅游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对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依笔者目力所及,我国有关旅游教育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1996年以后,即从《旅游学刊》出刊《旅游教育增刊》开始。1999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也推出了教育专刊。增刊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教育研究的发展。研究内容涉及旅游教育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旅游教材、教法的探索等。 一、旅游教育发展研究 我国的旅游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正规学校的旅游教育始于1978年,而零星的职业培训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存在[1]。陶汉军对我国的旅游教育发展阶段从50年代起进行回顾,并将之分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规范化、标准化三个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的旅游教育已形成了比较齐全的结构体系,并且已经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董观志在对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成就进行总结时,认为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经历了探索性发展时期、规模化发展时期和内涵式发展时期三次跳跃式发展阶段,并认为自1995年以后进入了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时期,现已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3]。刘志江从旅游教育的现状、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两个方面对我国的旅游教育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旅游教育有继续稳定发展、体制改革更趋深入、进一步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水平接轨的趋势[4]。喻学才通过对上海高等旅游教育现状的剖析,指出规范化是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提出了规范化的保证措施[5]。丁力等针对全国范围旅游需求已趋饱和,而旅游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指出我国旅游教育应该从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为对旅游教育质量的追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6]。张立明在分析了旅游业全球化特征、世界旅游业发展态势及中国高等旅游教育现状之后,总结出中外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教育的国际接轨是我国高等旅游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由之路[7]。刘文江[8]、黄松山[9]等通过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旅游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以应对入世的挑战和满足21世纪旅游人才的需求。 二、关于旅游学科建设的研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教育和旅游学科体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旅游学的学科地位尚不稳定,旅游学学科地位偏低,和旅游业对国家所作的巨大贡献形成很大的反差,阻碍了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学科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申葆嘉[10]、郝索[11]、明庆忠[12]等人从发展时间短、方法论尚无重大突破、研究力量薄弱、观念意识不强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学科尚不成熟的原因。同时他们指出,从旅游学科的跨学科、

翻译家林语堂研究述评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大陆对林语堂的全面研究和介绍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滥觞期,到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沉寂期,一直到七十年代后才进入一个复兴发展期[1]。期间,林语堂的文艺思想、文化观念等都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挖掘。但这只是对林语堂作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文化人的研究。林语堂作为一位将中华文化介绍到国外的翻译家,近些年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从林语堂的翻译思想研究、林译《浮生六记》的研究、其他译作的研究等角度,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综述。 一、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研究 林语堂著作等身,对于翻译理论的论述却相对较少。最能反映其翻译思想的当属林语堂1933年写的《论翻译》一文。这是他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1937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所作的序论,后又收入林语堂的《语言学论丛》一书中。陈荣东在《一篇不该忽视的译论》一文中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不仅提出了翻译的三条标准—— —忠实、通顺和美,也在阐释这三条标准的说理过程中对于翻译美学涉及的几个重要方面,如翻译审美客体(原作)、审美主体(译者)、审美过程(翻译思维和程序)、审美产物(译作)及审美评判原则(翻译批评标准)等,阐发了精辟的见解[2]。郎江涛和王静指出,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从语言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译学思想。在继承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指出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其归化的译法不利于译语语言的丰富,对文化交流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3]。 研究者不仅研读文本,也从不同的角度了阐释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和理论。如周仕宝指出,林语堂是中国译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基础的学者,他无疑给中国的译学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现代性的理论基点,从而提升了理论本身的学理品性[4]。王少娣分析了林语堂翻译作品的文本选择倾向,认为林语堂的翻译文本大体可以分为哲学、文学和女性三个主题,文本的选择受到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外部时代大环境因素的影响[5]。周雪婷在从人文精神这一独特的视角对林语堂的翻译观作出了新的剖析[6]。梁金花在则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了林语堂的翻译理论[7]。赵静静特别探讨了林语堂的美译思想。尹昌莉在勒弗菲尔(Lefevere)提出的“改写”(rewriting)理论框架下,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发现林语堂翻译作品在目的语读者中倍受推崇的原 翻译家林语堂研究述评 郑中求 (河南科技学院,新乡453003;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要: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著名翻译家,对于翻译家林语堂开展的研究却相对较晚。本文从对林语堂翻译思想的研究,对林语堂译《浮生六记》的研究和对林语堂译其他作品的研究三个角度出发,对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综述 收稿日期:2009-09-07 作者简介:郑中求(1980~),男,汉族,河北新河人,河南科技学院助教,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

语言学功能研究综述

语言学功能研究综述 “功能”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发展甚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文章旨在理清语言学研究中“功能”的发展脉络,并探索其在个语言学派之间的传承和相互影响,最后简述元功能思想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标签:语言学功能综述 功能一词在《世界诗学大辞典》的定义是:在符号学中,其作为术语的使用分为三个方面:语言功能、句法功能、叙述功能。对“功能”这个术语各语言学派有不同的理解。 语言学研究中有关功能的基本理论和成果 (一)古希腊的功能派 西方语言学最初的功能派出现在古希腊,也称为“描写民俗派”。当时以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语言观,归属功能主义语言学。Protagoras 第一次从语义功能角度把句子分成祈求、提问、陈述、命令四类。功能派强调异常,趋向描写性,把语言看成行动;关心的是意义跟修辞功能的关系;强调语言是选择,是资源;强调对语篇的语义解读,并把可接受性或用途(实际出现或可能出现什么)作为理想化标准。 (二)布拉格学派 胡壮麟(2002)称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从“功能”的角度看待语言,认为语言是一种功能,是一种由某一语言社团使用,用来完成基本职责和任务的工具。Mathesius于1923年提出了二功能说,即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表现为两种情况:单纯的交际;呼吁。Mathesius的功能主义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 布拉格语言学派在句法上的功能分析对以后的话语分析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Mathesius提出著名的句子功能全景,认为有必要把句子的实际切分和形式切分区别开来,实际切分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表达的出发点(主位)和表达的核心(述位)。 受Büler思想影响,布拉格学派在《论纲》中阐述了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体现智能言语活动的社会功能及体现感情言语活动的表现功能。社会功能又分为两方面,一是交际功能,二是诗歌功能。 布拉格学派的Jakobson(1960)在Büler的功能观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扩展为六个:指称功能、诗歌功能、表情功能、呼吁功能、寒暄功能及元语功能。Jakobson功能主义的思想核心,即语言的手段一目的模式。lakobson的“六功能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高中艺术生发展前景 文献综述 姓名:xxx学号:xxxxxxxxx 班级:xxxxxxx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艺术教育如今越来越得到教育界、艺术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及向往,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注重人格的塑造和技能的培养,在课余时间选择各种艺术补习班已经习以为常,各类艺术补习班也早已成为当今社会艺术消费新的亮点。这种对艺术知识进行学习和补习的方式,即艺术教育,如今已悄然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本文力图通过对部分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艺术知识学习生活状况的调研,从一个全面而全新的角度透析艺术教育问题以及艺术生的发展前景问题,相信这将会对当今艺术教育形式沿着更加正确的方向顺利展开有及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探索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艺术教育发展的调研却很少有人去开展,为此,本文拟从实际出发研究艺术教育发展的社会化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和分析学校艺术教育及艺术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艺术教育这门学科展开对艺术教育模式及发展前景的探究。 一、各领域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1、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上个世纪,信息传播或者说人类艺术传播的最伟大事件,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由先进科学技术一手打造的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其特有的多远化、交互性、超前性等特点一跃成为最受关注和瞩目的全新艺术形态,曾经陪伴我们许久的视听方式被彻底摧垮。我们已经生活在数字时代,一切新的传播媒介都成为新媒体艺术的特殊载体。因此,积极探索新媒体艺术教育,建构更有文化意

《论﹤京华烟云﹥中的爱国主义情结》的文献综述

《论﹤京华烟云﹥中的爱国主义情结》的文献综述 一、文献搜索的路径与数量统计 (一)、搜索的路径 在收集这篇论文的相关文献资料时,我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图书馆、电子资源。到图书馆去查询关于林语堂、《京华烟云》的相关纸质资料;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电子资源以及网络资源:读秀学术搜索、超星电子图书、CNKI中国知网、Google、百度等相关搜索工具进行查阅,从而达到了解关于林语堂、《京华烟云》、爱国主义、情结等相关内容的目的。 (二)、数量统计: 通过相关的文献搜索,现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如下统计: https://www.doczj.com/doc/a911393131.html,KI中国知网: (1)、中国知网关于“京华烟云”的“主题”搜索(模糊)部分涉及到林语堂,从1994年—2011年,共计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题目”搜索,1994年—2011年,共计126篇,其中核心14篇;“关键词”搜索,1994年—2011年,共计182篇,其中核心期刊27篇。 (2)、中国知网关于“爱国主义情结”的“主题”搜索(精确),1994年—2011年,共计35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在题目中涉及“爱国主义情结”的,共计12篇,其中核心3篇。 (3)、中国知网关于“爱国主义、京华烟云、林语堂”的“主题、篇名、关键词”等相关搜索,相关论文则比较少。主要有:《论林语堂小说创作的人道精神与爱国情感》(阎开振)、《林语堂小说三部曲的文化意蕴》。 2.图书馆 关于“林语堂”的书籍37种,包括其散文、小说、字帖、传记(评传)、相关作品欣赏等,关于“京华烟云”的书籍8种,我认为对论文写作有帮助的书籍如下:《林语堂论》(万平进)、《林语堂在大陆》(施建伟)、《林语堂名作欣赏》、《林语堂传》(林太乙)、《林语堂评传》(万平进)。 3.因特网 通过百度、谷歌的相关收索,了解林语堂、《京华烟云》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基本情况。 二、文献的现状说明 通过CNKI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论文为主)搜索,对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涉及的层面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现对其作如下的文献说明: (一)、林语堂及《京华烟云》简介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人,首位以英文写作而名扬海外,宛如中国文坛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被誉为为中国的非官方大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最新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综述-word文档

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文化一经产生,就会向外传播,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企业文化的传播,既可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又可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目前,在学术界,对企业文化传播(沟通、展示)的研究已涉及其内容、手段、方式、范围、条件、行为差异等多方面内容,且跨文化沟通一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企业文化的传播,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企业范围内的传播,可以使企业所有员工共享企业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并最终将企业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竞 争力。在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传播,可以使有关机构、群体、个人更好地了解本企业,如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政府机关、消费者的沟通,企业的各种宣传、公关活动,都更有力地塑造和传播了企业形象,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体现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手段、方式媒介、范围、条件、行为差异等方面,虽然学者们可能并没有用上明确的传播一词,但就他们研究涉及的领域及所使用的概念可视为与传播相近,相关的如“沟通”、“展示”等术语,都显示了他们在上述几方面已取得很多研究成果。 一、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

企业文化的传播,应是对企业文化的全面内涵和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的推广。企业文化作为以文明取胜的竞争意识,包括属于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体现企业文化灵魂的企业精神、标志企业文化境界的企业伦理,还有其它许多形式,如有的学者提出的企业“性质观”和企业思维。而有些学者更推崇企业形象的塑造、展示与传播,认为企业形象这个复合概念包括一个公司的文明状态(客观企业形象),它给本企业职工造成的综合印象(主体企业形象),以及它被反映在社会公众头脑中的具体印象。在企业形象的三维评价标准中,文明度是本质,知名度是中介、媒体,是传播标准,美誉度是终端、目标。企业形象的塑造、宣传有内塑造(塑造出企业内部员工都感到满意的客观企业形象且从职工的内心世界去塑造)、外塑造(塑造出使社会公众感到满意的客观企业形象)两方面。 (3) 企业形象的传播在企业文化学中,更多的以企业形象的展示与识别即CIS来表述。“CIS(已经从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发展到为Corporate Image System)作为系统,包括理念识别(MI)、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听觉识别(AI)四个子系统。MI包括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企业精神、企业伦理观念等要素。”VI,包括实体VI和象征性VI两大部分。实体VI,又分为固定实体VI(如公司的房屋建筑)和流动实体(如投入市场的产品和各种车辆)。象征性VI则包括名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_0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报告结构 1、引言: 简要描述研究问题的性质,并进一步陈述研究问题(为什么研究) 2、综述的主体: 简要报告其他人的发现与观点。 通常将相关的研究放在一起讨论,并用小标题进行分类;详细介绍主要的研究工作,略提相对次要的研究策略: 时间、流派、代表人物 3、总结: 给出已有知识与观点的全貌 4、结论: 5、参考文献: 引用过的文献、其他索引(格式引言家庭是知识、价值观、态度、角色和习惯代代相传主要的传播体。 通过与家庭系统的互动, 子女形成自己的人格、思维模型和行为方即、家庭是人生最初始和最荃础的教育环境。 有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到底家庭中的哪些因素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家庭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的呢?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中对子女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环境、父母文化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等。 1,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各种客观因素,如家 1 / 17

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破裂、家长的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别等;(柳敏峰,徐长江,王黎华.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 1674- 1536( 2010) 03- 0043- 04.)1) 家长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越多,采用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则相对较少。 从而使孩子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表》对德州三中学生进行了关于家长教养方式的调查和统计显示家长的文化程度差别较大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 (【2】刘新宇德州三中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教育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9)家长的职业 2) 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的家长,其子女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多,而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子女相对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少。 经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属于自己的比较理想的事业和职业,对个人的发展也看得很重,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个人的价值,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兴趣爱好,关注自身的情绪体验。 他们多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在精神层面会把自己和孩子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发展。 身为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学生父母一般从事体力甚至重体力劳动,还有的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一般无自己满意的事业,很难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