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 材料与方法 1.实验仪器及试剂 1.1实验仪器及耗材: 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信号导联电极(三向)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CZF/BZF SZC/SZB型非接触式电涡流传感器杭州华瑞仪器有限公司 信号采集针<银针> ATZ-4,8型弹簧度盘秤永康市华鹰仪器有限公司 数字式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仪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中心 一次性注射器(1ml, 5ml, 10ml)上海双鸽实业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2ml)浙江欧健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金属骨针(克式针)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Argox Amigo 系列条形码打印机立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规手术器械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 缝合用针线上海医用缝合线厂、江苏省淮阴医疗器械厂 温度计江苏省无锡县标准计量管理所 棉签成都市华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大鼠营养饲料华西医科大学动物供应中心 1.2 试剂 酒精 75%:自行配制 生理盐水: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C070311 G1 碘伏:四川华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70202 阿司匹林肠溶片: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61006

注射用青霉素钠80万单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产品批号:A06086310 葡萄糖氯化钠:成都军区总医院产品批号:07020708 1.5%戊巴比妥钠:自行配制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1.3.1 75% 酒精: 1.3.2 阿司匹林溶液:选取14片阿司匹林片剂,碾磨 1.3.3 青霉素溶液 8U/ml:用针筒量取10ml生理盐水,溶解80万单位1.3.4 1.5%戊巴比妥钠溶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大鼠的选取及麻醉标准 该动物模型制备实验对大鼠有严格的限定,选取Spargue-Drawly 大鼠,年龄为77±1d,体重为260 ± g。麻醉标准为雄性65mg/kg, 雌性40mg/kg。 2.2 实验大鼠手术 2.2.1 大鼠抓取、麻醉及固定:抓取手术大鼠,腹腔注射麻药。大约三分钟左右,大鼠出现站立不稳,醉酒样步态。四肢固定与手术台上,松紧适中,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四肢是否出现瘀血,注意按摩。此时,可用大头针刺激大鼠尾巴,如果大鼠的反应不强烈,预示着可以开始手术。 2.2.2 大鼠打击区域的选定及手术:首先剪除大鼠胸椎区域毛,而后均匀喷洒碘伏溶液两倍备皮区域。在大鼠背部脊柱有一个明显的凸起,经过大量的解剖实验证明该凸起为T11,从该凸起区域剖开皮肤2-3cm,逐步暴露筋膜、肌肉直到椎骨。由该凸起出发向前数两个节段即T9,用手术刀小心刮去T9椎骨上的肌肉。随后进行椎板切除术,移植暴露到硬脊膜。 2.2.3 打击装置的安装固定、调整及记录电极的挟持:该打击装置利用物体自由落体运动,打击金属杆从6.25mm,12.5mm,25mm,50mm四个不同的高度,以初速度为0,自由下落打击暴露的脊髓,压迫脊髓。根据具体打击高度安装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位于打击杆的圆盘上,距离小于30mm,并限定金属杆恰恰接触(未压缩)时为零高度。电位变化记录夹,红色夹子挟持于T11棘突,黑色夹子挟持于T9同一水平面的肌肉和皮肤,在T13与T12椎骨之间的缝隙处,插入银针約1cm,白色夹子挟持银针顶端。 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线导入BZF-Ⅲ型电涡流式前置变换器并由此导入BL-420E+第二号通道。电位变化记录夹采集信号导入BL-420E+第一号通道。在BL-420实验系统软件选择实验通道输入信号,一号通道选择神经放电,二号通道选择 2.2.4 脊髓打击、金属杆和脊髓电位变化记录:从注射麻药60±1min后,释放选定高度的金属杆对脊髓进行打击。电涡流传感器将会在空间上20微米,时间上20微秒采集金属杆在空间上物理位移所有点,并且输出一系列的电压信号,经过信号转换器输入电脑,程序将会自动生成一条能反应整个金属杆的速度-位移曲线。电位记录将会从三个不同的地点采集脊髓受到打击时所释放的不规则的电位变化。 2.2.5 大鼠术后处理:打击完毕后,立即用消毒的手术缝合针线分别对肌肉、筋膜和皮肤进行缝合,每缝合完一层时用酒精对其消毒,缝合完皮肤

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DNF及NT

丙戊酸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DNF及NT [摘要]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对脊髓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素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损伤组(SCI组)和丙戊酸保护组(VPA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VPA组术后即刻及其后每12 h皮下注射VPA 300 mg/kg;C组和SCI组在相应时间点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伤后24、48、72 h和1周取材。利用BBB评分标准进行不同时段的行为学评分。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BDNF及NT-3表达的变化。结果BBB评分显示,C 组运动功能未受影响,VPA组的BBB评分均高于SCI组,在伤后48、72 h和1周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脊髓损伤;丙戊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3 [中图分类号] R651.2 [文献标识码] A [":.gerenzongjie.co" ="" class="">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7(c)-0023-03 Effects of valproic acid on the expression of BDNF and NT-3 in rats afte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LI Xinzhi Department of Anatomy and Histo-Embryology,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Sichuang Province, Chengdu 61008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alproic acid (VPA) on the expression of BDNF and NT-3 in rats afte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60 adult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C group), spinal cord injury group (SCI group) and VPA treatment group (VPA group). Spinal cord injury model was made by modified Allen technique. VPA (300 mg/kg) was administrated in rats through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mmediately after injury and repeated per 12h after injury, while C group and SCI group were received

BBB(大鼠脊髓损伤)评分标准

BBB(大鼠脊髓损伤)评分标准: 0分:无可见后肢运动 1分:一或两个关节轻微运动,通常为髋和/或膝关节 2分:一个关节广泛活动或一个关节广泛活动且有另一关节轻微活动3分:两个关节广泛活动 4分:后肢全部三个关节可轻微活动 5分:两个关节轻微活动,第三个关节可广泛活动 6分:两个关节广泛活动,第三个关节可轻微活动 7分:后肢全部三个关节可广泛活动 8分:非承重情况下可以爪掌面着地 9分:间或爪掌面承重支撑或爪背面承重移动,无爪掌面支撑移动10分:偶见爪掌面承重移动;无前后肢协调动作 11分:可较多的见到掌面承重移动,但无前后肢协调动作 12分:可较多的见到掌面承重移动,偶见前后肢协调动作 13分:常见掌面承重移动,可常见前后肢协调动作 14分:有持续性掌面承重移动和前后肢协调动作;或出现常见的掌面移动,持续型前后肢协调动作,偶有爪背侧移动 15分: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无或欧有抓地;初接触时主动爪位置与身体平行 16分: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常见爪抓地;初接触时主动爪位置与身体平行,负重转移

后旋转。 17分: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常见爪抓地;初接触时和负重转移后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 18分: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可持续性爪抓地;初接触时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负重转移后旋转。 19分: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可持续性爪抓地;初接触时和负重转移后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尾巴有时或总是下垂。 20分:持续性掌面移动,持续性协调步态,足趾持续抓地,初接触时和负重转移后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躯干不稳定,尾巴持续翘起。 21分:持续性掌面移动,持续性协调步态,足趾持续抓地,活动过程中主动爪位置始终与身体平行,躯干持续稳定,尾巴持续翘起。 关于BBB评分,的确有很大的主观性,我目前把BBB评分分三大块,0-7 主要看关节动否?有几个关节动? 8-14 看脚掌能否着地?着地后能否运动?运动协调不? 15-18 看脚尖能否抓地?脚尖与前进方向是否一致?前后肢运动是否协调 19-21 看运动时躯干稳不稳定?尾巴翘不翘?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摘要】脊髓损伤(SCI)的修复是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虽然现在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但是世界各地的许多学者已对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和再生修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和评价方法对脊髓损伤相关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回顾目前常用的脊髓损伤模型制备和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评价 【Abstract】Objective restore the neural 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hard work.Though there are no promising therapies,the scientist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made great effort in studying the pathological meschasim ofspinal cord injury and spinal cord regenerate.The establishment of animal model and evaluating methods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se researches.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applications about how to make and evluate animal models of spinal cord injury. Key words:spinal cord injury,animal model,evaluation 1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

兔股骨髁临界性骨缺损动物模型制备及临界骨缺损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研究原著· 徐石庄,男,1986年生,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汉族,徐州医科大学在读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关节疾病研究。 通讯作者:赵凤朝,博士,副教授,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文献标识码:B 投稿日期:2019-09-09 送审日期:2019-09-10 采用日期:2019-10-19 在线日期:2020-01-04 Xu Shizhuang, Master candidate,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Fengchao, MD,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兔股骨髁临界性骨缺损动物模型制备及临界骨缺损值 徐石庄1,王 进2,潘文振1,刘 磊1,杨冠杰1,赵凤朝1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2苏州大学附属张家 港医院,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DOI:10.3969/j.issn.2095-4344.2614 ORCID: 0000-0002-1257-965X(徐石庄)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临界性骨缺损:首先定义为自然状况下骨缺损不进行任何处理无法自愈的最短的骨缺损尺寸。随后考虑到观察实验动物完整的生命周期是非常困难的,将临界性骨缺损值定义为在实验期间物种不能自行愈合的最短骨缺损尺寸。 动物模型:是在医学研究中建立的模拟人类疾病表现的动物,骨组织工程中建立临床相关的测试动物模型来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降解、力学性能以及与宿主组织的相互作用,是体外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之间的关键一步。 摘要 背景:兔股骨远端骨缺损模型被研究者们广泛用于骨缺损替代骨组织工程材料的测试,但对于兔股骨髁圆柱形骨缺损模型的大小文献报道不一,直径分布在5-9 mm ,深度8-12 mm ,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目的:建立兔股骨髁不同尺寸骨缺损模型,确定兔股骨髁临界性骨缺损尺寸。 方法:6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分别建立骨缺损模型,骨缺损直径依次为5,6,7 mm ,深度均为10 mm ,双侧手术,共计12侧。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4,8,12周行CT 扫描及三维重建,CT-Hedberg 评分评价骨缺损愈合情况;于术后12周处死新西兰白兔,取出股骨髁缺损样本,通过大体观察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缺损区愈合情况。实验方案经徐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术后所有兔均存活,术后12周大体观察示:直径5 mm 组缺损由新生骨组织充填,股骨髁塑形良好,骨缺损基本完全修复;直径6 mm 组、直径7 mm 组骨缺损区可见明显凹陷,新生骨组织较少,骨缺损未修复;②CT 图像示:术后第4,8周,直径5 mm 组缺损区逐渐减小,断端桥接;直径6 mm 、直径7 mm 组缺损区仅周边有少量新生骨长入,缺损面积较前稍减小;术后第12周可见直径5 mm 组皮质骨结构完整、连续,骨缺损基本完全修复;直径6 mm 组骨缺损部分修复;直径7 mm 组缺损未修复,仍可见明显缺损空腔存在;③CT-Hedberg 评分显示,术后各时间点直径6 mm 组评分显著低于直径5 mm 组(P < 0.05);与直径7 mm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组织学结果示:术后12周直径5 mm 组缺损区出现排列不规则的骨小梁结构,并可见大量新生骨组织填充,其他2组在骨缺损周边可见部分新生骨小梁存在,但缺损区新生骨组织填充较少;⑤结果说明,在12周的实验观察期内,在缺损深度同为10 mm 的条件下,直径>6 mm 的股骨髁缺损未能自行愈合,而直径<6 mm 的股骨髁缺损基本完全修复。此结果符合临界骨缺损的标准,故直径6 mm 可作为兔股骨髁临界骨缺损值。 关键词: 兔;股骨髁;临界性骨缺损;缺损尺寸;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446;R496;R318 Preparing an animal model of critical femoral defect in rabbit femoral condyle and the critical bone defect size Xu Shizhuang 1 , Wang Jin 2 , Pan Wenzhen 1 , Liu Lei 1 , Yang Guangjie 1 , Zhao Fengchao 1 (1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 Zhangjiagang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内质网应激蛋白GADD153/CHOP表达的影响

褪黑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内质网应激蛋白GADD153/CHOP表 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模型脊髓组织GADD153/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处理组(NS组)、乙醇处理组(ET组)及褪黑素治疗组(MT组)各32只。所有大鼠均以改良Allen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MT组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给予褪黑素治疗;ET组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给予5%乙醇处理;NS组在模型制备的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溶液处理。分别于伤后3 h、1 d 、3 d、7 d时各取8只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评价其神经功能;Tarlov评分后处死,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和CHOP表达的特点;并应用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其量的评定借助于麦克奥迪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A(Motic.med 6.0)软件,结果分别用累积光密度(IOD)及细胞凋亡指数(AI)来表示。结果所有实验大鼠脊髓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出血、水肿、细胞凋亡及坏死。MT组Tarlov评分除3 h时间点外,其他各时间点Tarlov评分明显高于ET组及N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T可抑制CHOP 表达,降低脊髓细胞凋亡指数,可能为其发挥急性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标签:褪黑素;急性脊髓损伤;GADD153/CHOP;细胞凋亡;药物治疗 现代研究结果显示[1],急性脊髓损伤(actu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存在广泛细胞凋亡现象。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目前大量研究认为其对损伤后神经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2],是导致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3]。以往认为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包括线粒体和死亡受体途径[4]。最新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也参与了细胞凋亡,其中CHOP/GADD153(C/EBP homologous protein/growth arrest-and DNA damage inducible gene 153)是内质网应激特异的转录因子[5-6],可由DNA生长停滞性损害诱导产生。黄怀等[7]发现内质网应激可以诱导大鼠ASCI神经细胞的凋亡,加重脊髓的损伤及神经功能障碍,该研究还发现ASCI组织CHOP表达含量的高低与ASCI的严重程度一致。CHOP又称内质网应激促凋亡蛋白,是继发性脊髓损伤发生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褪黑素(melatonin,MT)是人体重要神经内分泌活性物之一,主要由松果体分泌,因此也称为松果体素。目前,MT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国外研究的热点。据相关文献报道,MT对脊髓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线粒体通路或者死亡受体通路而实现,关于MT通过内质网通路发挥脊髓保护作用的文献鲜有报道。本实验旨在观察褪黑素对大鼠ASCI后脊髓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ADD153/CHO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BBB(大鼠脊髓损伤)评分标准

BBB(大鼠脊髓损伤)评分标准: 0分: 无可见后肢运动 1分: 一或两个关节轻微运动,通常为髋和/或膝关节 2分: 一个关节广泛活动或一个关节广泛活动且有另一关节轻微活动3分:两个关节广泛活动 4分: 后肢全部三个关节可轻微活动 5分: 两个关节轻微活动,第三个关节可广泛活动 6分: 两个关节广泛活动,第三个关节可轻微活动 7分: 后肢全部三个关节可广泛活动 8分: 非承重情况下可以爪掌面着地 9分: 间或爪掌面承重支撑或爪背面承重移动,无爪掌面支撑移动10分:偶见爪掌面承重移动;无前后肢协调动作

11分: 可较多的见到掌面承重移动,但无前后肢协调动作 12分: 可较多的见到掌面承重移动,偶见前后肢协调动作 13分: 常见掌面承重移动,可常见前后肢协调动作 14分: 有持续性掌面承重移动和前后肢协调动作;或出现常见的掌面移动,持续型前后肢协调动作,偶有爪背侧移动 15分: 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无或欧有抓地;初接触时主动爪位置与身体平行 16分: 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常见爪抓地;初接触时主动爪位置与身体平行,负重转移后旋转。 17分: 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常见爪抓地;初接触时和负重转移后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 18分: 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可持续性爪抓地;初接触时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负重转移后旋转。 19分:

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可持续性爪抓地;初接触时和负重转移后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尾巴有时或总是下垂。 20分: 持续性掌面移动,持续性协调步态,足趾持续抓地,初接触时和负重转移后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躯干不稳定,尾巴持续翘起。 21分: 持续性掌面移动,持续性协调步态,足趾持续抓地,活动过程中主动爪位置始终与身体平行,躯干持续稳定,尾巴持续翘起。 关于BBB评分,的确有很大的主观性,我目前把BBB评分分三大块,0-7主要看关节动否?有几个关节动? 8-14看脚掌能否着地?着地后能否运动?运动协调不? 15-18看脚尖能否抓地?脚尖与前进方向是否一致?前后肢运动是否协调19-21看运动时躯干稳不稳定?尾巴翘不翘?

六神丸对非感染性、感染性炎症动物模型抗炎作用研究

六神丸对非感染性、感染性炎症动物模型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考察六神丸(膠囊)对非感染性、感染性炎症动物模型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试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试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试验、大鼠棉球肉芽肿试验,观察六神丸(胶囊)对非感染性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感染性炎症模型采用甲型流感病毒滴鼻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六神丸(胶囊)对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及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腔注射感染致小鼠死亡试验,观察六神丸(胶囊)对小鼠死亡的影响。结果六神丸(胶囊)剂量为48.75、24.38、12.19 mg/kg时可明显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六神丸(胶囊)剂量为33.75、16.88 mg/kg时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后4 h 大鼠足肿胀,并明显减轻棉球肉芽肿质量。六神丸(胶囊)剂量为48.75、24.38 mg/kg时可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致病毒性肺炎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含量,六神丸(胶囊)剂量为24.38 mg/kg时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m>P</em>P</em>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ICR小鼠(SPF级,体质量18~20 g,雌雄各半),SD大鼠(SPF级,雄性,体质量180~200 g),均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京)2012-0001,饲养于屏障环境下。ICR小鼠,SPF级,体质量13~15 g,雌雄各半,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京)2014-0004,饲养于生物安全室。 1.2 药物 六神丸(胶囊)原粉,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批号PA1001;布洛芬缓释片,太极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50306;醋酸地塞米松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604018;利巴韦林泡腾颗粒,浙江远力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60507;盐酸莫西沙星片,Bayer Pharma AG,批号Bj30407。 1.3 试剂、菌株与仪器 巴豆油,北京偶合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50318;乙醚,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50917;无水乙醇,北京化工厂,批号20130826;伊文思蓝,Solarbio 公司,批号619C047;醋酸,北京化工厂,批号20100603;角叉菜胶,

异位成骨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异位成骨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15-04-04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作者:吴一龙 异位成骨皮下肌袋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朱彦丞 近年来随着骨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应用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骨缺损为当前发展趋势,异位成骨动物模型相对于原位成骨可以减少实验中影响成骨的变量,能评估成骨干细胞、成骨诱导材料的效果。异位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从最早的皮下和肌肉小袋植入模型,到后来的肾被膜植入以及腹腔内植入模型,各有特点,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型对实验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对异位成骨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皮下植入模型 皮下植入模型操作方法简单,应用最为广泛。模型可选择的动物大到猪、犬,小到兔、大鼠、小鼠,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鼠类。皮肤切口的选择在背部,不仅植入空间大,而且鼠不容易触碰到伤口的缝

线,有利于切口愈合,若行对照实验,可在背部对侧皮下植入作为对照。 Kasten等为比较修饰后生长分化因子5(GDF-5)与原生GDF- 5及骨形态生成蛋白2(BMP-2)的成骨能力,将分别含有修饰后GDF -5、BMP-2以及原生GDF-5的磷酸三钙材料植入24只小鼠背部皮下区域,4周后测量ALP含量比较早期成骨情况,得出修饰后GDF-5与BMP-2成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原生GDF-5的结论。考虑到小型猪的骨再生率与人类接近,Metzler等选择35只小型猪为实验对象,切口选择在猪的椎旁皮下区域,用以模拟人类骨再生模型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对植入牛属羟基磷灰石(bHAP)、藻类羟基磷灰石(pHAP)、生物玻璃(BG)骨替代材料成骨效果的影响,结果提示PRP对bHAP及pHAP成骨能力提高显著,BG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见有异位成骨出现。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是经典的植入细胞,但单纯干细胞植入效果往往不佳,尤其在皮下植入模型,所以常常联合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聚己内脂等支架材料和BMP等细胞因子加以诱导,Noshi等将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HA)、

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功能的评定

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功能的评定作者:程方圆沈程肖贵虎杨明英杨金梅罗川南 指导老师:荣成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医学院,610500) 摘要目的:通过对SD大鼠脊髓顿挫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进行功能评价,观察SD大鼠脊髓恢复情况。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将实验组用 Allens法进行T9脊髓顿挫损伤,制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对所有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进行BBB评分和脊髓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BBB评分一周后最高达到14分,最低达到3分。BBB功能评分显示实验组大鼠运动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并逐渐恢复或增强。结论:脊髓顿挫导致大鼠后肢功能障碍,通过BBB评分显示,大鼠后肢功能逐渐增强。 【关键词】脊髓顿挫损伤;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 Objective: observe the recovery situation of the SD rats through the abortive on spinal cord injury in SD rats (spinal cord injury, SCI) function evaluation model .methods: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including norm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SD rat model of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were established by using Allens method at 9th spinal cord, evaluate the hind limb motor of all rats and observe the histology of spinal. Result: the experimental rats’ BBB score up to 14 points after one week, the lowest reach 3 points. The BBB score of experimental rat s showed that the rats’ motor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ormal rats, and gradually restored or enhanced. Conclusion: aborting spinal cord leads to hind limb dysfunction, the BBB score showed that the hind limb function of rats is enhancing gradually。Key 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hind limb motor function; BBB score 前言: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 症,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致残性疾病。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脊髓损伤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脊髓损伤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针对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课题。有研究表明脊髓损伤后有一定修复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此实验。通过对照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与否两组大鼠,对脊髓损伤的大鼠模型进行功能评价,从而找到更好的治疗脊髓损伤的办法。经过实验,我们发现SD大鼠在脊髓损伤后功能逐步恢复。 1 材料与方法 1.1主要仪器 鼠台、橡胶圈、玻璃分针、烧杯、10g金属棒、粗剪刀、手术器械、婴儿磅秤、缝合针、棉线、棉签、注射器、脊髓打击装置。 1.2 主要试剂 3.6%水合氯醛、青霉素、葡萄糖、1.5%戊巴比妥溶液。 1.3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雌性大鼠10只,体重200±50g。饲养两周后进行实验。

肺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一)

肺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一) 【关键词】肺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当前细菌性肺炎(bacterial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然而过去30~40年中,由于细菌耐药率的不断增高,大量广谱或超广谱抗菌素投入临床并未使肺炎的死亡率持续下降。有报告住院死亡病人约15%与肺炎有关。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死亡率为5%~10%,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死率则高达20%~50%。肺炎的临床症状趋于不典型,所谓“重症”肺炎时有发生,尤其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提高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水平,建立肺炎的动物模型,确立肺炎的动物诊断标准和肺炎动物模型的观测指标,是临床处理重症肺炎迫切而急需解决的课题。 国内外学者于上世纪上半叶先后建立了多种肺炎的模型,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衣原体肺炎模型、大肠杆菌肺炎模型、细菌性支气管性肺炎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建立为研究肺炎的发病机制和评价疗效奠定了基础。本文参考相关资料,综述近年的文献,旨在为同仁们提供更多有关肺炎模型相关研究的信息。 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PCP)为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多发生于AIDS 病人和其他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机理是基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潜伏状态下的卡氏肺孢子虫大量生长繁殖,形成“潜伏状态再激活”,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Weller〔1〕首先用考的松注射大鼠,同时注射青霉素以预防细菌感染,通过病理检查证实大鼠患有PCP,从而建立PCP动物模型。Frenkel〔2〕等于1966年对大鼠注射考的松,2次/周,在动物饮水中加入四环素以预防细菌感染。Hughes 〔3〕等于1974年证实在蛋白质或热量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更易诱导PCP的发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PCP模型的建立技术较为成熟。实验动物对象多为鼠科类,但也有用猪〔4〕或新西兰白兔〔5〕。最常用的模式为考的松类药物+抗菌药物+低蛋白质食物。此方式最早诱导出PCP时间多为6~8周。实验室采用这一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易导致动物感染重度PCP,导致动物过早死亡,高死亡率的情况。动物低蛋白食物摄入,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损害宿主免疫的免疫功能,促使肺孢子虫的繁殖和播散,加重宿主的感染度〔3〕。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6〕对上诉实验模式进行改进,增加实验动物蛋白质的摄入,从而使得PCP动物模型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寿命延长,更符合实验要求。目前国内文献报道〔7〕最早诱导出PCP时间为3周,较以前明显提前。国内有学者〔8〕采用半量诱导剂成功建立PCP模型,采用半量诱导剂使大鼠的死亡率由全量诱导剂的的70%下降至30%。于肺体检查出PC虫体为确诊PCP模型的成功建立。多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肺印片检查(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LAs)。三种检测方法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LAs)阳性率最高,约90%以上。以肺印片阳性率为最低,约为65%。 2衣、支原体肺炎模型 肺炎衣原体是人类较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致病源,易引起肺炎。由于此类肺炎症状较轻,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衣原体肺炎的肺部病理学改变尚不完全清楚〔9〕。为了对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的易感因素、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以及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行研究,国外学者先后在仓鼠、豚鼠等成功建立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动物模型。国内学者分别于2001年、2004年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成功建立肺炎衣原体肺炎模型〔10〕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11〕。动物实验对象都采用鼠科类。肺炎衣原体肺炎模型建立中,按实验分组分别以鼻内接种或经静脉内接种衣原体菌液,分别于接种后的1、3、5、15、21、28、60天处死动物,通过检测肺炎衣原体lgG抗体、动物肺组织聚合酶链反应(PCR)、肺炎衣原体DNA扩增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发现鼻内接种的动物最早于接种后第7天发现lgG抗体,21天达到峰值。静脉接种动物的lgG抗体出现的更早。应用肺组织的PCR检查于接种后的14天内都可检测到肺炎衣原体DNA,

慢性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慢性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发表时间:2016-06-17T14:16:02.9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作者:孙永刘郑生 [导读] 用于慢性脊髓脊髓损伤实验研究的动物有多种选择,实验动物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其生物力学特性是否接近人类。 孙永刘郑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 100853 摘要:慢性脊髓压迫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特征为骨赘、退变的椎间盘、韧带的增生钙化压迫脊髓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建立慢性脊髓压迫的动物模型是对于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和组织学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条件。该综述描述了各种类型的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优缺点。 关键词:脊髓损伤;慢性;动物模型;综述 1.慢性脊髓损伤实验动物的选择 用于慢性脊髓脊髓损伤实验研究的动物有多种选择,实验动物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其生物力学特性是否接近人类,也要考虑到来源和实验动物的成本。灵长类动物(猿、猴等)的脊髓解剖最接近人类,是最理想的实验动物,但是其价格昂贵,手术成本大。从脊髓功能上来看,猪、犬、猫等四肢行走动物的脊髓与人类的相似,而兔、鼠等动物的脊髓再生能力较强,与人类脊髓功能相距较远。但初期试验多选择兔、鼠等低等动物,而实验愈近成功,则应趋向于大动物。目前,大鼠和小鼠是最为常见的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这是由于成本低,种系内纯合性好,而且个体小,便于操作,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和生命力。 2.理想慢性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建立慢性脊髓压迫的动物模型是对于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和组织学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条件。理想的实验慢性压迫动物模型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1)临床相似性:实验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相似,能模拟人类发生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2)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动物模型的操作技术简单,易于掌握。(3)可定量分级,即压迫力度、压迫时间可自由控制,用统一方法不同的压迫做同一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损伤,压迫程度大小与脊髓损伤程度呈正相关。(4)适应性广:即统一种方法能复制多种类型的慢性脊髓损伤,又能在多种动物上应用。(5)操作简单,即手术设备要求不高,操作不复杂,可以快速大批制作。 3.慢性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 3.1 螺钉直接压迫模型 1972年Hukuda[1]首次采用经前路手术椎体内攻入螺钉,此后每日沿原切口将螺钉攻入一个螺纹约1mm,直至动物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征象,此次研究最大压迫率时脊髓组织受到损伤状况,这显然是一种亚急性压迫损伤模型,该方法在制作慢性脊髓压迫损伤时被广泛使用。Schramm等[2]通过后路椎板钻孔拧入合适大小的螺钉,开始并不产生直接的脊髓压迫,随后采用固定的螺钉拧入频率,多次缓慢的将螺钉拧入,从而对脊髓产生一种慢性渐进性的脊髓压迫。但是Kanchiku[3]等人认为这种模型是一种非线性压迫模型,在压迫的早期,螺钉的拧入体感诱发电位也常无明显的变化,而在后期螺钉拧入会明显影响体感诱发电位,长时间的螺钉直接压迫可造成神经元脱髓鞘改变,引起脊髓神经纤维传到功能障碍。Doppman[4]将带气囊的导管插入椎间孔,充气后造成脊髓亚急性压迫损伤,以观察损伤后的病理学改变,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动物的创伤,而且可以避免反复手术造成的局部疤痕引起的负面影响,但是难以改进为慢性压迫模型。1993年Al-Mefty[5]对该模型进行了长期压迫效果的观察,采用特氟隆制作螺钉以便进行影像学观察。另外,还在脊髓压迫的背侧下放置特氟隆垫圈,以便更好的模拟临床上黄韧带骨化想前方突入椎管内,造成前后方脊髓压迫状态。JangBo Lee等[6]采用经后路钛制慢性压迫内固定器,内固定器 C2和T2棘突之间,螺钉固定在棘突间的链接棒上,这样增加螺钉的稳定性及拧入螺钉深度的精确性。但是钛制螺钉的金属伪影影响了术后影像学评估。 在国内,蔡钦林等[7]采用套管装螺钉植入体前缘渐进性拧入致慢性压迫。2006年,梁益建等[8]根据大鼠脊柱解剖学特点自行设计一种后路不锈钢压迫器,压迫器械契合在关节突和棘突之间,中间留置拧入螺钉的孔道。此方法可有效的防止内固定脱落,又避免了螺钉拧入时对脊髓的直接损伤。 3.2 硬膜外气囊压迫模型 1954年Tarlov等[9]阐述气囊压迫法制作脊髓背侧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可模拟临床上椎管内占位造成的脊髓压迫病变。原理和方法:用一个小气囊连接导管,置于硬膜外椎板下,在术后24h动物恢复正常后。向气囊中充气对脊髓造成压迫伤,脊髓机械压迫和受压后血流障碍造成的脊髓组织变性坏死。该模型属于闭合性损伤,方法简便重复性好,通过调节压力的大小和受压时间的长短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但是气囊膨胀时内部的压力并非呈直线型改变。杨诗球等[10]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向囊内注入泛影葡胺使胶囊膨胀压迫脊髓,便于影像学观察。2003年,Takahashi等[11]将一个塑料球置于狗的Sl椎板下,塑料球连接一个测量空气压力系统装置,在l0mmHg的注射压力F缓慢地向球内注射一种称为“konnyaku”的物质,对脊髓形成压迫。于向华等[12]利用医用的硅胶导尿管该制成压力球囊,向内注入非离子型造型机——优维显300,利用压力注射器(Basix Compak)测试球囊内压力,每2周向压力注射器内注入造影剂,造成犬腹侧慢性压迫模型。这一模型的优点为可对不同脊髓节段压迫致伤,持续时间可控,重复性好,方法简便,但其缺点为气球膨胀时球内压力并非旱直线样改变。通过对气球材料的改进造成脊髓受压的变化曲线或许可以近似于直线样改变。 3.3 可膨胀材料压迫模型 Ehud Arbit等[13]首次将甲基纤维素-聚丙烯腈块状置人硬膜外,直径0.25mm,该物在37. 5 ℃下普通生理盐水中 6d 之内可膨胀为原来的 11 倍使其在硬膜外膨胀时对脊髓产生直接压迫。由于膨胀速度过快,可用于急性或亚急性脊髓压迫,不符合慢性压迫的损伤机制。1997年Cornefjord等[14]利用成份为酪蛋白衍生物的一种坚硬的塑料材料做成压缩器,压缩器吸收水分后能够缓慢膨胀。由于压缩器外层有坚硬的金属外壳,其只能向心性膨胀。将压缩器附加37℃的盐水试管,压缩器的内径每天用双目显做镜测量,持续40d。2004年Kim[15]采用氨基甲酸乙酯多聚体作为吸水性材料,将其植入鼠颈椎背侧,材料遇水后在24小时之内体积变成原来的2.3倍,可维持16天,内植材料周围未见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生成。2011年胡勇等[16]改进Kim使用的吸水性膨胀材料,在材料的表面涂上一层控制吸水的保护膜,以此来控制材料对于细胞外液的吸收,24小时内该材料膨胀到最大,但是可以维持最大体积6个月,将其植入大鼠颈椎管的一侧,双侧对照研究慢性压迫损伤中SEP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该模型主要优点减少手术操作次数,方法简单,提高动物的生存率,前后路均可有压迫,符合临床

大鼠脊髓损伤BBB评分中文版

Western blot 试验操作步骤 一、蛋白样品制备 1 用细胞刮刀将细胞刮下(不要将培养基倒掉),用吸管将其吸至离心管中 2 用4℃预冷的PBS 1ml冲洗培养瓶2次收集入上述离心管中 3 1000rpm,离心10min 4 倒掉上清,沉淀用1ml PBS 重悬,转入EP管中,再加1ml PBS冲洗离心管壁上残留的细 胞转入EP管中 5 4℃,4000rpm,离心5min 6 倒掉上清液(用抢把残余上清吸干净) 7 配制裂解液,计算所需用量,每个EP管中加入100ul裂解液(10mg组织/100ul) 若有4管(4组),配制400ul裂解液:PMSF储备液浓度100mM,用RIPA稀释至1Mm. 【单去污剂裂解液(PMSF):1mol/L Tris·HCl(pH8.0)2.5ml; NaCl 0.438gTritonX-100 0.5ml ; 蒸馏水至50ml; 混匀后4℃保存】 8 4℃裂解30-45min,每5min振荡一次 9 4℃ 14000g 离心5min,取上清(移入1.5ml的EP管中)。 10 蛋白定量(常用BCA法,参见蛋白定量试剂盒使用说明) 每管蛋白一致,分装约20ul/管左右(加入5×buffer并用RIPA稀释成1×) 11 将蛋白样100℃,变性5min,,-80℃(or -20℃)保存。 二、SDS-PAGE的配制: 1 试剂及配制: (1)30%丙烯酰胺:丙烯酰胺29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g,去离子水至100ml,过滤,避光,4℃贮存。 (2)1. 5mmol/L Tris溶液(PH8.8):称取18.15gTris碱(分析纯)加适量的超纯水溶解,用浓盐酸(分析纯)调pH值至8.8,加超纯水定容至100 ml,室温储存。 (3)1.0mmol/LTris溶液(pH6.8):称取12.1gTris碱(分析纯)加适量的超纯水溶解,用浓盐酸(分析纯)调pH值至6.8,加超纯水定容至100 ml,室温储存。 (4)10%SDS:1g SDS加入10ml去离子水,室温贮存。 (5)10%过硫酸铵溶液:0.1g过硫酸铵加入1ml水,4℃保存,现用现配。 (6)TEMED(可购买成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