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朱新均

尊敬的各位来宾,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教育包括成人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各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就我国这一重要教育30年来的发展做一回顾和展望。

一、成人教育发展及现状

(一)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先后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恢复调整阶段(1978~1986)。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使成人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各地普遍开展了扫盲教育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1981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对青壮年职工思想政治和文化技术补课。

——干部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也得到初步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在邓小平同志的批复下,中央电大开始筹建并成立;对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了审批、复查和验收;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四地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了自学考试制度;普通高等学校在恢复办学和招生的基础上,通过夜大、函授等形式,举办了作为学历补偿性质的成人高等教育。

2.改革发展阶段(1987~2001)。1987年6月23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对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方针、政策、任务、措施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在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和《决定》的推动下,成人教育进入了改革发展阶段。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特别是为适应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需要,成人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人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为21世纪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奠定了基础。

——成人教育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上;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根据劳动者的生产工作实际和成人学习特点进行调整、规范和改革;地方、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发挥;广大从业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

——岗位培训和社会化培训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成人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从中央到县以上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普遍设立了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加强了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和服务。

——将到20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列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了扫盲工作力度。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成人高、中等学历教育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评估和学校布局及专业结构调整;开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电大“注册视听生”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

——推进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模式,不断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引导和管理。

——教育部和各有关部门在全国各地组织实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各地企业职工教育普遍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活动。

——社区教育实验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现代远程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开放教育试点得到进一步拓展,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3.深化提升阶段(2002年~今)。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努力使人人学有所教”等奋斗目标,为新世纪进一步深化成人教育改革,推进成人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进一步提升成人教育质量及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

(二)我国成人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1.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扫盲教育,使全国人口中的文盲总量和成人文盲率明显下降。

——2000年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国家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继续扫除剩余文盲,中央财政加大了对扫盲教育的支持力度。2001~2007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200余万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以下。

——我国扫盲教育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先后有16个单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扫盲奖。

图1978~2007年全国扫除文盲统计

农村成人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各地普遍组织实施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据教育统计显示,“十五”以来,全国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达4.13亿人次,2005~2007年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6亿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农民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991~2006年全国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结业生和在校生数统计

2.开展社区教育实验,促进学习型和谐社区发展

——从2001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确定四批11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评选出3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各地还建立了省级、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近300个,成为全国发展社区教育的先行骨干力量。

——各地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社区教育资源及公共设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在职人员、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社会文化健康生活教育,全方位地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力地提升了社区民众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加快了学习型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

3.开展职工教育,创建学习型企业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近年来,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一百多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实验,并与20多个行业协会举办“中国培训发展论坛”,推动企业开展教育培训。

——2006年,参加各类培训和学历教育的企业职工共计9174万人次,占企业职工总数的43.7%。学习型企业的创建,使教育与企业生产销售、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相适应,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4.发展成人远程教育,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远程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

——从早期广播电视授课发展到广播、电视、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开放式教育,为社会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推进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据统计,1999~2007年,电大系统开放教育累计招生458万人,毕业学生238万人,在校生200余万人。电大培养的高等学历毕业生已累计突破600万人,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累计超过4000万人次。

——此外,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利用卫星电视、IP数据广播、计算机网络、录像教材、VCD光盘、CAI课件以及文字和音像教材等多媒体手段,面向农村从业人员,提供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培训课程。初步形成了以电视节目为主要教学媒体的燎原教育网络,成为培养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重要阵地。

图电大毕业生在同期全国高校和成人高校毕业生中所占比例

(1982-2006年)

在成人教育的其他领域,同样得到长足发展:

——我国的干部教育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将进一步推动干部培训工作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民办成人教育迅速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相关细则的颁布,使民办成人教育发展进入“有法可依”的阶段。

——我国的老年教育在探索中迅速发展。截止2005年全国已有老年大学,老年学校2.6万所,在校学员达234万人。老年人通过学习,不断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服务社会。

——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的成人教育研究专著、论文集近千种;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文章数以千计;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逐步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成人教育制度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蓬勃发展,体现了不可取代的主体性作用,显示出勃勃生机强大的生命力。

(三)基本经验

总结我国成人教育30年来的发展历程,其基本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来,成人教育以其多形式、多渠道、多规格等特点,为国家、地方和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使成人教育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紧紧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人教育必须坚持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着力为广

大社会成员学习服务,在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遵循成人教育教学规律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受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而且还受成人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所制约。30年来成人教育实践充分说明,只要坚持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符合成人身心发展规律,就能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取得好效果,成人教育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坚持在与各类教育协调中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

从终身教育角度看,教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过程。成人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须在教育整体改革的全面规划和总体布局下,在与各类教育的相互关系中得到发展。30年来的成人教育实践表明,成人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与各类教育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沟通、协调发展。

4.坚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

30年来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为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并使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众多研究成果对开展各类成人教育教学活动,推动成人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农民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国扫盲教育研究”、“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研究”、“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与信息资源利用研究”、“成人教育教学的若干问题研究”“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研究”、“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及其分类研究”等都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的国家重点或教育部重点课题。

二、成人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业已取得重大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进入21世纪,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新的更高要求,为成人教育未来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使成人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都为成人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机遇。

2.改变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需要大力发展成人培训教育

据2007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从业人员总数为7.7亿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2.9亿,乡村从业人员约4.8亿,分别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8%和62%。目前,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4年,其中,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年以上。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导致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15%,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到8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近年来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今后还将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此外,国家进入了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这些需要转岗、就业和新增劳动力都必须经过一定形式的教育培训才能就业上岗。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培训需求。

图2007年全国城镇和农村人口比重

3.中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制约着我国成人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619亿元,人均GDP达到18665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正在进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然而,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滞后,而且教育基础薄弱,其知识发展水平以及科技、教育投入等方面发展缓慢。这些方面的差距,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成人教育发展。

图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发展

图2006年不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

4.在成人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办学网络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与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对于成人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仍缺乏足够的认识,“重普通教育、轻成人教育”,以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代替成人教育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认为成人教育可有可无,对于新时期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存有疑义。

——成人教育的宏观管理仍较薄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部门所有、重复培训的现象依然存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指导,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成人教育改革发展。

——多年来,各地成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渠道单一,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随着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没有了来源,一些地方很少或根本没有安排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经费,即使有经费安排的地区也仅为人头经费,制度性保障出现缺失。

上述种种问题,需要我们在新世纪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研究解决。

三、未来成人教育展望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现在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的奋斗目标,对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成人教育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成人教育新局面。

1.进一步强化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一系列奋斗目标的必要条件。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主要是指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和国民教育体系更加适应学龄青年、少年儿童和走上职业岗位的成年人“学有所教”的需要。它在完成各级各类学历教育任务外,还要承担好各级各类的成人教育。

——“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主要是指要基本形成满足全体人民受教育所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机构、学制系统、教育内容和形式、教育队伍。应当在学校学历教育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同时,加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规范管理的力度,使之适应实现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尤其是加大包括各级各类普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所承担的成人各级学历教育、各种培训教育、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规范管理的力度,努力形成由:——幼儿园的学前教育;

——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通学历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培训教育、继续教育;

——社会教育机构的各种成人培训教育;

——远程和函授教育的普通学历和成人学历教育、培训教育、继续教育;

——以及家庭教育、学习型组织教育组成的终身教育体系。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全体有学习能力的人们从幼儿到老人都在不断地学习的社会。因此,社会除了用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人们学习服务外,还要用完善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书刊、网络和广播电视,以及各种学习型组织提供的学习平台为人们学习提供服务,便于人人终身学习,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按需选学,终身在学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局面。

成人是社会的主体。终身教育体系的教育对象中人数最多的是成人,全民中人数最多的是成人,终身学习时段最长的是成人。成人教育和成人学习在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为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事业的光荣任务努力奋斗。

2.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成人教育发展

成人教育是培养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成人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成人教育发展。

——首先,明确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促进成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其素质得以整体提升,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足点。

——其次,充分体现“人是主体”的思想。一方面,应充分肯定成人学员在成人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另一方面,要尊重成人作为人群主体的需要,并以此需要为依据,制定成人教育方针、政策和制度,设计成人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等,充分反映成人教育对社会民众学习的服务性。

——第三,衡量成人教育质量和成效的基本尺度是社会民众的评判,应以成人学习者的认同度、参与度、学知度、实用度、满意度作为评价成人教育最基本依据。

——第四,人的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成人教育既要为实现成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又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现实可能尽力促进成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向全面发展迈进。

3.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成人教育改革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是3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顺利发展并取得瞩目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然而社会变革是个长期过程,整个社会仍处于深刻变革之中,面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成人教育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推进成人教育的改革创新。——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坚持学校教育形式和其他各种教育形式的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使成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事学习,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规律,不断创新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模式,以成人为中心,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成人的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发展适合成人教育的活动和形式,安排课程和教学。

——要努力推进成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要进一步探索开放式成人教育新模式,完善成人教育网络,建立一个开放灵活的成人教育体系,使成人不受层次、资格、专业、入学考试、工作性质的限制便捷地获得学习的机会。——要深化改革,解决影响成人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的深层次障碍和问题。

4.进一步加快终身学习立法工作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加

快教育法律建设,建立和完善执行监督系统,逐步走上以法治教轨道……争取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之前,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之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但成人教育立法工作始终未能提上议事日程。现在,党和政府明确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强调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制订“成人教育法”或“终身教育(学习)法”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可喜的是,2005年7月,福建省政府颁布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上海、湖北等省市也在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立法进行调研和着手起草;教育部已经启动了《终身学习法》的起草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广泛开展了推进终身学习立法的相关调研。通过立法,将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变为全国人民的意志,变为全社会的行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才有可靠的保障。

5.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落后于成人教育实践,使我们缺乏对成人教育、成人学习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影响了成人教育和成人学习收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选好课题,组织队伍,开展实验,集体攻关,拿出高水平、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指导成人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改革发展。同时,要加强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理论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学,更好地为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服务。

我们确信,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成人教育,是一项万古长青的事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抓住大好机遇,经不懈的共同努力,定能开创成人教育发展的崭新局面。

谢谢大家!

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0期) Total No .310 收稿日期:2012—06—28 作者简介:张杨(198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浅析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张 杨 (吉林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艺术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办。对于这一学科,目前国内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各个院校的办学情况也是五花八门。致使这门年轻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所在,并展望这门学科今后的发展,以期为艺术管理学科体系的完善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艺术管理;学科发展;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47—02 艺术管理学是一门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它产 生于人类广泛从事的艺术活动的基础上,由艺术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建构而成,以艺术学理论为基 础, 以管理学为依托,又充分吸取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素养,具有严谨的综合性的学理结构。从其诞生至今,经由人们几十年来的共同努力,已经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有着新颖而丰富的内容。 一、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现状 艺术管理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该学科,并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国外几十年的历史相比,我国的艺术管理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在不断摸索,学科建设、体系还不完善。在我国艺术管理至今还没有被教育部批准为本科专业,而只是在公共事业管理以及美术学、音乐学、影视学等艺术理论类本科专业中以一个方向的形式存在。其专业归属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将其设置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之下,这类院校对其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如中央戏剧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另一类是设置在艺术理论专业之下,如美术学、影视学、音乐学等。这类院 校对其毕业生则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但是不管艺术 管理设置在哪类专业之下,在实际办学中,其人才培养方向是大致相同的,即具有艺术能力及理论背景的专业人才。 一般来讲,新生事物都有蓬勃的生命力,几年间,艺术管理专业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校的一个热门专业,并为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许多艺术院校与甚至综合类院校依靠自身的优势学科资源,纷纷开设此系,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艺术管理如此热门,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艺术品市场逐渐形成,各类艺术组织数量激增,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关领域人才稀缺,因此国家对于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正在逐年增加。种种因素将艺术管理专业打造成了我国最热门的学科专业之一。 二、艺术管理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一)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 艺术管理学科在各高等院校建立起来后,学科的定位并不明确。这一点清楚地体现在专业的名称和课程设计上。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学校,在称谓上五花八门,有艺术管理、文化艺术管理、艺术策划和文化产业管理等多种名称,学科命名上的不统一 7 4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灌浆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模板

灌浆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灌浆工法作为防渗补强加固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灌浆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灌浆材料的种类及其使用性能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对今后浆材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灌浆灌浆材料 注浆法出现于19世纪初,注浆工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多称灌浆法。采用灌浆技术以解决土建工程的有关技术难题,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浆液注入到地层中去的方式是该工法的关键。随着注浆技术的广泛应用,注浆材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注浆材料从最早的石灰和黏土、水泥,发展到今天的水泥--水玻璃浆液、各种化学浆液。而注浆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又反过来推动了注浆工法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的应用。通常说的注浆材料是指浆液中的主剂。注浆材料必须是能固化的材料。习惯上把注浆原材料分为粒状材料和化学材料两个系统。而浆液是同主剂、固化剂,以及溶剂、助剂经混合后所配成的液体,分为溶液型和悬浊液型两大类。 1 灌浆材料的种类及其特点 1.1 溶液型浆材 溶液型浆材又叫化学浆材,可分为水玻璃类、木质素类灌浆材料、丙烯酰胺类灌浆材料、丙烯酸盐类灌浆材料、聚氨酯类灌浆材料、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甲基丙烯酸酯类灌浆材料、脲醛树脂类、其它类化学灌浆材料。1.1.1 水玻璃类灌浆材料 水玻璃(硅酸钠)是化学灌浆中最早使用的一种材料,水玻璃类浆液是由水玻璃溶液和相应的胶凝剂组成。其无机胶凝剂有氯化钙、铝酸钠、氟硅酸、磷酸、草酸、硫酸铝、混合钠剂等,有机胶凝剂有醋酸、酸性有机盐、有机酸酯、醛类(乙二醛类)、聚乙烯醇等。二氧化碳亦可与水玻璃溶液在被灌体内生成硅酸凝胶。 灌浆用水玻璃模数在2.4~3.4之间为宜,水玻璃溶液的浓度在35~45°Be'为宜。 水玻璃类浆材主要特点及性能: (1) 胶凝时间从瞬间~24小时不等; (2) 固砂体强度可达6MPa; (3) 粘度从1.2~200×10-3Pa·s; (4) 可灌性好,渗透系数可达10-5~10-6cm/s,可灌入 0.1mm以上的土层。 (5) 毒副作用小,造价低。 1.1.2 木质素类浆液 木质素类浆液由纸浆废液、胶凝剂和促凝剂等组成。木质素类浆液包括铬木素和硫木素浆液两种。铬木素浆液的固化剂是重铬酸钠。但重铬酸钠毒性大,难以大规模使用。硫木素浆液是在铬木素浆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采用过硫酸铵完全代替重铬酸钠,使之成为低毒、无毒木质素浆液,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注浆材料。

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 势

无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环境取代了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养分的供应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目前,世界上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个[1],由于其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应用范围和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经营与技术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实现了集约化、工厂化生产,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1、国外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 在设施农业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传统种植方式,成为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实践证明,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连作障碍、产品无污染及高产高效等一系列特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就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供应部队。到20 世纪60 年代无土栽培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70 年代后,出现了营养液膜技术(NFT),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后来又出现多种人工基质,其中岩棉的应用较广,发展迅速。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土栽培商业化生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区,主要栽培作物有黄瓜、番茄等蔬菜,无土栽培面积超过2000hm2 [2]。荷兰是无土栽培最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面积达4000hm2,有64%的温室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日本也是无土栽培较发达的国家,其无土栽培以岩棉培和NFT 为主,无土栽培面积约300hm2。现在世界上商业性无土栽培是以基质栽培为主。 荷兰的基质栽培占无土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法国占81%,加

拿大占80%,日本各种循环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时基质栽培面积 占50%左右[3]。世界各国采用无土栽培主要生产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欧盟国家温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产中,已有80%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欧盟规定,2010 年之前该组织所有成员国的温室必须采用无土 栽培。 产量高是无土栽培的最大特点,世界上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其番茄产量可以达到45~55kg/m2,黄瓜产量达到50~70kg/m2 [4]。为此,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采用计算机实施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较好的保护环境,生产出绿色食品。近年,发达国家又采用了专家系统的最新技术,应用知识工程总结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使其规范化、系统化,形成专家系统软件,它可以完成与专家水平相当的咨询工作,并可为用户提供建议和决策。 目前,世界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高投资、高技术、高效益类型,如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及丹麦等发达国家,无土栽培生产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其温室环境、营养液调配、生产程序控制完全由计算机调控,实现一条龙的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产品周年供应,产值高经济效益显著。另一种趋势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根据本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条件,就地取材搞土法上马,手工操作,采用简易的设备。这些国家发展无土栽培的目的是改造环境、节约用水和土地资源,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

我国管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管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横空出世,这种管理理论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从此,人们的理性代替了传统经验,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之后,管理学的新观点、新研究就不断出现,这些理论与时俱进,适应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这些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不断进行完善。 发展一百多年的管理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过去的这些研究理论是财富,它不断发展的新理论更是财富,这些经验和理论对于我国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管理学的概念 管理学的含义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泰罗、法约尔、德鲁克、孔茨等管理学家对管理学的定义,总体来说,管理学被分为广义和狭义,泰罗和孔茨提出的是广义的管理学,包括很多管理学科,涵盖对象很广泛,适用的领域也是十分广泛的;法约尔和德鲁克提出的则是狭义的管理学,只适用于特定的领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进行了阐述。总之,管理学是一种专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原

理的管理科学,即一般管理学,它是一种基础学科。 管理学在我国是一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五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它经过多年发展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管理学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成就。 二、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管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体系,它们都各有特点,都为它们所处的时期和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理论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都互有借鉴,存在一定的联系,管理学的现状同过去相比,有一定的特色: (一)从目标上来说,管理学都是为了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完善,使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社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组织要想在竞争中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改善管理方式,提高自身的效率,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壮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目前,各个国家的管理学派都在寻找最佳的途径,通过不同的研究手段和和论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学适用的领域展开科学的论证和研究; (二)从管理方法上说,现在的管理学有显着的量化特征,决策

保险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精)

保险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保险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明星行业。保险业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积极主动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同时,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保险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费规模从1980年的4.6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7035.8亿,保险公司总资产从1980年的0.5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29003.92亿。但从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来看,我国远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仍然属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行列。保险市场主体增多,结构多元化,但竞争依然不充分,仍由极少数公司主宰市场。而各省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也直接导致保险市场发展不均衡的格局。 保险业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与国际上一些发达的保险市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产品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行业恶性竞争、形象不佳和理赔运行现状不甚理想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针对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环境建设,从制度和法制上逐步解决造成市场不规范的问题;通过保险创新,满足全社会对保险的需求;通过树立理赔服务新理念,使服务更贴近客户;同时,广泛开展保险宣传教育,提高国民参保意识,促进保险业进一步发展。 保险业将持续快速发展,也将通过自身的快速发展保障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市场具有巨大的内在潜力,又蕴含挑战。 关键词:保险业;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目录 前言 (1

一、中国保险市场现状 (1 (一保险市场规模发展概况 (1 1、保费规模增长较快 (1 2、保险总资产规模快速增长 (1 3、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然较低 (1 (二保险市场主体发展概况 (2 1、保险供给主体增多,结构多元化,但竞争依然不充分 (2 2、保险中介成为保险业务主要渠道 (2 (三保险市场的区域发展不均衡 (2 (四国民的参保意识有待提高 (4 二、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5 (一保险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 (5 1、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5 2、创新能力不足 (6 3、违规现象相当严重 (6 (二保险中介市场存在的问题 (6 1、依法经营意识薄弱,社会形象不佳 (7 2、保险代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7 (三理赔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 (7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 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

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XX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 20XX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

非线性系统学习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展望

非线性系统学习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展望 谢振东谢胜利刘永清 摘要:论述了学习控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学习与学习控制系统的基本定义,着重讨论了学习控制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目前非线性系统学习控制的研究状况,提出了一些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非线性系统;学习控制;发展与展望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and Expectation for Learning Control Theory of Nonlinear Systems XIE Zhendong,XIE Shengli and LIU Yongqing (Depatr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P.R.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for the basic theory of learning control is discussed. After giving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learning and learning control, we mainly discuss the background of learning control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for learning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researched. Key words:nonlinear systems; learning control; development and expectation▲ 1 非线性系统学习控制的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 for learning control theory of nonlinear systems) 1.1 引言(Introduction) 对于高速运动机械手的控制,Uchiyama提出一个思想[1]:不断重复一个轨线的控制尝试,并以此修正控制律,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日本学者Arimoto[2]等人根据这种思想于1984年针对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研究,提出了迭代学习控制这一新颖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只是利用控制系统先前的控制经验,根据测量系统的实际输出信号和期望信号来寻求一个理想的输入,使被控对象产生期望的运动.而“寻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需要测量系统的输出信号和期望信号,不象适应控制那样,对系统要进行复杂的参数估计[3,4],也不象一般控制方法那样,不能简化被控对象的动力学描述.特别是在一类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耦合和较高的位置重复精度的动力学系统(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中,学习控制有着很好的应用,如T.Sugie[5],M.Katic[6],H.Park[7]的工作.迭代学习控制方法提出后,受到了控制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针对各种机器人系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海全,秦佳佳,赵王林,付海燕,杨海韵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中医药;化学药物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由于相应的骨量减少、骨质量的降低及老年人对创伤的易感性等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59.89%,而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者约为9.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痿”。“骨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痿论》中亦有关于“骨痿”的论述。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骨痿》中进一步指出了“骨痿”与“骨痹”间的差异,认为“骨痹”是“骨痿”的进一步发展,其后张从正则从临床症状角度谈到了两者的不同,他在《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无说》中指出两者应分而论治。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当属于“骨痿”。 2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即以肾虚为主,同时伴有脾虚、肝虚、血淤之候的多虚多淤的疾病。《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不居集》中:“诸般腰痛皆属肾虚,……腰肢痿弱,身体疲倦,脚膝酸软,脉或大或细,痛亦隐隐而不甚,是其候也”均说明肾虚精亏,不能主骨生髓,骨失濡养而致腰脊酸痛,因其为虚痛,故痛势隐隐,绵延不绝;精舍神,精衰则神弱而致神疲乏力;精虚则不能化气,鼓动血脉无力,气血不行,痹阻经络而致腰背疼痛。现代研究亦证实[1],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为肾精不足,骨髓、脑髓失养,表现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控失常,包括下丘脑组织的细胞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充养五脏、运行血气,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消瘦、肢体痿弱不用,久痿必致骨无所用,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体虚气弱,易受外邪侵袭,导致气机不利,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脉中,使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老年人脾肾俱虚的同时,往往伴随血淤的存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虚为主的病因病机,血淤与淤血也是其重要病因,而淤血更为重要病理[2]。肝虚与骨质疏松症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肝藏血,肾藏精。血的生化,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与血的病变亦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能引起肾精亏损,肾亏则髓空,骨骼虚损,而形成骨质疏松症。 3 辨证分型研究中医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系统是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医证型的划分是依据中医理论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及其发展、转归、预后等特点进行分辨和概括的结果。江湧等[3]根据本病临床特征,把原发骨质疏松症按痿、痹、淤痉辨病分类。以无痛为痿,疼痛为痹,外伤为淤,抽搐为痉,再根据病因病机、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刘庆思[4]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积累的临床资料,对原发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归纳总结为4型,即肾阳虚衰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气滞血淤型。苏培基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淤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论治[5]。徐祖健等[6]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在其临床调查对象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肾阴虚型占47.25%,肾阴虚型占16.48%,肾阳虚型占10.99%,脾肾阳虚型占9.89 %,脾胃虚弱型占5.49%,其他类型占9.89%。除上述几种辨证分型以外,国内学者根据对骨痿病因病机的认识,对本病尚有其他几种不同的辨证分型。虽然这些辨证分型不尽相同,但其总体均以肾虚为主,并与脾虚、肝虚、血淤相关。 4 辨证论治研究中医药采用整体调整的疗法,多以补肾、健脾、活血为主要治则,辨证加减治疗本病,临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李茵等[7]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得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04首中药复方中,共使用106种药物1 204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课程名称:金属基复合材料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日期:2010/12/26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摘要: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优良的阻尼减震性能,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理想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镁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基体合金和常用的增强相。着重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力学以及阻尼性能,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基体镁合金;颗粒增强体;性能 1.前言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疲劳、热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主要有长纤维、短纤维、颗粒和晶须等,其中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微观组织均匀、材料性能各向同性且可以采用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进行二次加工等优点,已经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正在向工业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发展。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基体有铝、镁钛、铜和铁等,其中铝基复合材料发展最快;由于镁的密度更低(1.74 g/cm3),仅为铝的2/3,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而且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等性能,镁基复合材料正成为继铝基之后的又一具有竞争力的轻金属基复合材料。镁基复合材料因其密度小,且比镁合金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受到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及电子等高技术领域的重视.自20世纪8O年代至现在,镁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与连续纤维增强、非连续(短纤维、晶须等)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力学性能呈各向同性、制备工艺简单、增强体价格低廉、易近终成型、易机械加工等特点,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商业生产的镁基复合材料。 2.制备方法 2.1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是把微细纯净的镁合金粉末和增颗粒均匀混合后在模具中冷压,然后在真空中将合体加热至合金两相区进行热压,最后加工成型得复合材料的方法。粉末冶金的特点:可控制增颗粒的体积分数,增强体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制备温度较低,一般不会发生过量的界面反应。该法工艺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不易制备形状复杂的零件。 2.2熔体浸渗法 包括压力浸渗、无压浸渗和负压浸渗。压力浸渗是先将增强颗粒做成预制件,加入液态镁合金后加压使熔融的镁合金浸渗到预制件中,制成复合材料采用高压浸渗,可克服增强颗粒与基体的不润湿情况,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弥补。无压浸渗是指熔的镁合金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不施加任何压力对增强颗粒预制件进行浸渗。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但预制件的制备费用较高,因此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增强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是无压浸渗技术的关键。负压浸渗是通过预制件造成真空的负压环境使熔融的镁合金渗入到预制件中。由负压浸渗制备的SiC/Mg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

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综述了我国无土栽培的突出特点及发展现状,对我国无土栽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就无土栽培研究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无土栽培;突出特点;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are reviewed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soilless cultiv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soilless cultiv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ome of the solution, the use of soilless cultivation research prospect. keywords: soilless cultivation;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s3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无土栽培俗称水培或水耕,是一种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与其他设备来栽培作物的农业技术。它是当今世界农业生产中发展较快的一项高新技术,也是农业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的一项基础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目前按根系固定方式可分为液体基质和固体基质两种栽培方式。液体基质(即水培)又可分坐浴式、浅水式及喷雾式。固体基质分有机和无机基质两种。其中有机基质有锯木屑、草炭、甘蔗渣、酒糟、炭化壳谷等,无机基质有砂、陶砾、火山灰岩、

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教学内容

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有关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的读书报告 1.概述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网络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 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控制领域,网络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领控制系统的结构发生着变化。通过公用或专用的通信网络来代替传统控制系统中的点对点结构已越来越普遍。这种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网络控制系统(NCSS)与传统点对点结构的控制系统相比。NCSS具有成本低、功耗小、安装与维护简便、可实现资源共享、能进行远程操作等优点。若采用无线网络,NCSS还可以实现某些特殊用途的控制系统,这是传统的点对点结构的控制系统所无法实现的。NCSS的诸多优点使其在远程医疗、智能交通、 航空航天、制造过程以及国防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然而,网络并不是一种可靠的通信介质。由于网络带宽和服务能力的物理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时延、丢包以及时序错乱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恶化系统性能以及导致NCSS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传统控制理论很难直接应用于NCSS的分析和设计。为保证NCSS稳定并具有满意的控制性能,必须深入研究NCSS并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分析和设计理论。近年来,NCSS的研究得到了来自控制领域、信号处理领域、以及通讯领域研究人员的共同关注,相关文献层出不穷。本文力图回顾近年来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总结并指出这一领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有待解决的新课题。 2.网络控制中的基本问题 2.1 时延 由于网络带宽和服务能力的物理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时延。网络时延受网络协议、负载状况、网络传输速率以及数据包大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数值变化可呈现随机、时变等特性。在NCSS的研究中,时延的数学描述主要采用以下3类模型: 固定时延模型、具有上下界的随机时延模型以及符合某种概率分布的概率时延模型。 2.2 丢包 由于网络节点的缓冲区溢出、路由器拥塞、连接中断等原因,数据包在网络传输中会出现丢失现象;丢包受网络协议、负载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常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等特点。在NCSS的研究中,丢包的数学描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确定性方法: 该方法通常采用平均丢包率或最大连续丢包量来描述丢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布的《国家计委关于组织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公告》,通过100多个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商性能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核心产业。“十一五”期间又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趋势预计,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新材料产业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随着对外开放和与全球业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一批新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1.新一代钢铁结构材料 迄今为止,钢铁结构材料依然是国民经济各支柱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撑材料和应用范围最宽、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其生产和应用过程对全球资源、能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去年为例: 2007年生产钢材46719.3万吨,比去年增长16.2%。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年生产冷轧薄宽钢带1740.27万吨,同比增长31.8%;冷轧薄板1563.83万吨,同比增长25.2%;镀层板(带)1754.58万吨,同比增长37.9%;涂层板(带)317.21万吨,同比增长36.1%;电工钢板(带)415.57万吨。同比增长23.5%。以上5个品种钢材合计生产5791.487吨,比上年增长31.28%,高于钢材生产总量增幅8.59个百分点。全年生产不锈钢720.6万吨,比上年增加190.6万吨,增长35.96%,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世界一流工艺装备的生产量达到7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全行业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体系,形成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全行业在高效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新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装备技术集成、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步。 2007年宝钢试制成功X120管线钢,实现电镀锌机组全面无铬化生产,年产150万吨生铁的COREX3000熔融还原工艺装置投产;鞍钢继续完善冷连轧自主集成成套工艺技术,开发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相关企业投入使用;武钢新一代取向硅钢、高效电机硅钢的研发和装备技术集成,高强度桥梁钢生产技术提高;太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不锈钢生产基地;攀钢转炉铁水提钒和半钢炼钢连续工业性试生产成品钒渣等均取得了工艺技术的新突破。 2007年在研发和扩大生产市场需求的短缺产品方面,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完整版)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前景展望

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与 前 景 展 望

模糊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1.引言 人的手动控制策略是通过操作者的学习,实验以及长期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他通过人的自然语言来叙述。由于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所以,这种语言控制也被称为模糊语言控制,简称模糊控制。 近年来,对于经典模糊控制系统稳态性能的改善,模糊集成控制,模糊自适应控制,专家模糊控制与多变量模糊控制的研究,特别是对复杂系统的自学习与参数自调整模糊系统方面的研究,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人们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技术,他可以组成一组更接近于人脑的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模糊控制的热点问题 模糊控制技术是一项正在发展的技术,虽然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还没有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完善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规则的获取和优化、隶属函数的选取等); (2) 控制系统的性能不太高(稳态精度较低,存在抖动及积分饱和等问题); (3) 自适应能力有限。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下面介绍一下近期的主要研究热点。 2.1 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任何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要正常工作,首先必须是稳定的。由于模糊系统本质上的非线性和缺乏统一的系统描述,使得人们难以利用现有的控制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模糊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因此,模糊控制理论的稳定性分析一直是一个难点课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关于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近年来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发表的论文较多,提出了各种思想和分析方法。目前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李亚普诺夫方法 基于李亚普诺夫直接方法,许多学者讨论了离散时间和连续时间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使用李亚普诺夫线性化方法,Ying建立了包括非

保险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保险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作者:日期: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走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通常,衡量保险业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保险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而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又主要通过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来评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近年来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速来判断保险业的增长情况,表1提供了相关的资料。 下表显示,从1998年到2 0 0 2年1 —6月这一段时期,我国保费收入年均保 持两位数、且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不仅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世 界保险业同期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我国保险在2 001年和2 002年1 —6月 的增长最为引人注目。在绝对额方面,200 1年全年和2 002年1 —6月分别同比 增长513.6亿元和590.4亿元。在增速方面,2 0 0 1年和2 0 02年1—6月保费 分别同比增长32. 2%、58.0%。这种高增长速度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199 0 —2 000年世界保险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 ,其中发展最快的亚洲新兴保险市 场1990~1998 年的增速也未超过1 6 %。? 表1 我国保费收入增长

?? 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因于:(1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 迅速增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 )保险市场主体的迅速增加以 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保险公司对保险市场的开发,客观上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⑶由于改革的推进,市场的不确定性对社会主体影响的不断增强以及风险保障方式的变化,社会主体对保险的需求也有了较快增长。 当前,我国保险业除了保持高速增长以外,还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的特 点:⑴分红保险保费收入超常增长,传统寿险业务则有所下降。2002年1 —6 月,分红保险保费收入为6 24.1亿元,同比增长1 0 .6倍,传统寿险保费收入41 0. 5亿元,同比下降8.7 %。这表明我国投保人的保险投资意识有了明显增长, 不再单纯将保险看成是一种保障形式。(2)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下降,退保率明显上升。2 00 2年1 —6月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为4 1.1亿元,同比下降3 6 % , 退保率为4.9%,同比增长了4 .8个百分点。这与保险资金运用效果不理想、保 险公司无法完全兑现当初承诺有很大关系。分红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一增一降,一方面表明我国投保人更加成熟,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更加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我 国保险公司只有不断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才能将保险市场的巨大潜 力挖掘出来。(3)财产险平均费率有所下降,保额增加,承保风险加大。2 0 02 年1 —6月财产险平均费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 4个千分点,保额增幅高于保费收 入增幅12.6个百分点。 、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社会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 从2001年1月开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保险学会共同组成的中国保险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 50个大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