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若干意见

浙劳社培[2006]122号

各市、县(市、区)劳动(人事劳动)保障局,省级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22号)精神,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现就进一步完善我省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评价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品德、技能、业绩和知识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从实际出发,完善申报条件,扩大评价范围,进一步改进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加快形成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在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中,坚持客观公正、考培分离、评聘分离,坚持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评价重点;在评价内容上,把品德、技能、业绩和知识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重点考核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在评价标准上,坚持国家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推动国家标准与岗位要求相衔接,扩大评价范围;在评价机制上,以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进一步改进评价的方式和办法,推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评价实施上,坚持行政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形成新的运作机制。

三、完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申报条件

除国家职业标准规定正常晋升条件以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突破学历、资历、年龄、身份的限制,直接申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

(一)高级工申报条件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10年以上,经本职业(工种)高级工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技术员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后从事本职业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关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且仍从事本职业工作的。

3、入学前持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班学生,可申报本专业职业(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技工学校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以上的。

(二)技师申报条件

1、持有本职业(工种)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本职业(工种)连续工作12年及以上且仍在本职业(工种)岗位工作,经本职业(工种)技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工种)连续工作满20年且仍在本职业(工种)岗位。

3、从事本职业(工种)满10年,能解决本职业高难度技术操作和工艺难题,在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技术攻关等方面有较大突破或较大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万元以上,须有相应权威机构或技术评审机构的鉴定证书或有效证明)的主要参与者。

4、与申报职业(工种)相关项目获省以上科技成果(发明创造)四等奖以上、市以上三等奖两项以上、或获国家专利两项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5、在传授技艺、培养青年工人方面贡献突出,所带学员在市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前三名,二类竞赛中获第一名;或省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前六名,二类竞赛中获前三名;或全国一类技能比赛获前十名,二类技能竞赛中获前五名。

6、取得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仍从事本职业(工种)工作的。

7、获得省级技术能手称号的。

(三)高级技师申报条件

1、与申报职业(工种)相关项目,获省以上技术创新、发明、创造、推广、应用二等奖以上或市一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2、从事本职业(工种)满15年,能解决本职业高难度技术操作和工艺难题,在技术改造、工艺革新、技术攻关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或重大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万元以上,须有相应权威机构或技术评审机构的鉴定证书或有效证明)的主要参与者。

3、取得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且仍从事本职业工作的。

上述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直接申报条件适用于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

四、扩大高技能人才评价的职业(工种)范围

有市场需求但暂无国家职业标准确需开展试验性技能鉴定的,各市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应提出技能鉴定可行性报告报我厅审查,由我厅报劳动保障部备案。经审查同意后由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专家制定相应的大纲、评审条件和编制考核试题开展具体的鉴定工作。

五、创新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方式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为主,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直接认定和职业技能竞赛等为补充的多种评价方式并存的评价模式。

(一)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对于社会通用性强的职业(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采用社会化鉴定方式。按照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评、企业聘任的原则,实行鉴定机构考核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考评办法。

(二)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对于在企业生产岗位或服务岗位工作,且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以及技术复杂、操作性强、企业急需及行业特有职业(工种)的技术技能型人员,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生产岗位要求,在企业内部采取工作业绩和现场工作能力相结合的评定办法。

(三)直接认定。对于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确有绝招绝活、业绩突出、贡献较大,已被行业或企业公认达到技师、高级技师水平的,可由企业直接认定为技师或高级技师。

(四)职业技能竞赛认定。根据省市劳动保障部门制订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组织实施

(一)高级工的考评方式由各地、行业根据自身实际和现行规定在符合条件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组织实施,并根据各自权限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二)技师、高级技师考评方式的实施。

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工作在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行业部门组织,具备条件的技能鉴定所(站)负责具体实施鉴定工作。

1、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分为技能考核鉴定和综合评审。技能考核鉴定是按照技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包括考核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评审是对日常工作表现和实际贡献进行考核,包括考核工作业绩、职业道德、技术革新、传授技艺、论文或技术总结评审答辩等内容。具体做法按现行规定执行。对年龄在50周岁以上,从事本职工作满30年的老职工以及已取得本专业初级、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现仍从事本职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参加相应等级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的,可免理论考试。

2、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由企业制定考评方案、考评试题,按隶属关系报市以上劳动保障部门确认,考评职业(工种)已有国家题库,应在国家题库中抽

取试题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劳动保障部门在确认同时对试题及企业是否具备考评条件进行审核,并报送省劳动保障部门备案。被确认的考评方案要在企业中张榜公布。整个考评工作在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由企业组织实施。考评合格者按规定权限由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直接认定。由企业制定直接认定的工作方案按隶属关系和权限报市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查。工作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拟直接认定的条件、程序以及考评组的组成情况等。工作方案经审查同意后由企业组织实施。对拟直接认定的人员企业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后由考评组进行考评。考评内容主要包括:技能情况,参加企业重大技改项目或课题攻关的情况,关键技术岗位工作经历,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情况,被授予技术称号情况等。考评合格者按规定权限由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上述第2、3项评价方式适用于大中型规模企业。

七、加强高技能人才考评质量督导

各级劳动保障、行业主管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切实重视高技能人才考评工作的质量。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按照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工作规程》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委派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切实提高鉴定质量。

八、改进高技能人才的公布方式

要重视和加强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建设,各地要在核发技师、高级技师证书后一个月内,将技师、高级技师人员名单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报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备案,我厅也将在鉴定中心网站上予以公布和备查。各地也要加强本地区技能人才网络查询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信息库,为企业、社会和广大劳动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0---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5.10)

高技能人才“十二五”培养规划 (讨论稿) 人资(通)12--000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是公司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知识和技能提高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目的,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工作原则 *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坚持“重实际、重实效、按需培训”的原则,使技能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果;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技能提升与岗位复训相结合的原则,把持有证书作为使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全体员工”的原则,更新培训工作服务理念,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方式。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提高、重点培养、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培训思路,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目标到“十二五”末: ——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度增加高级工总量,增加各类高技能人才人,使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人,高技能人才占生产工人的%以上,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结构渐趋合理。 ——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选送外培训高技能人才名,培养名具有企业特有专业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引进紧缺急需型高技能人才名,其中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名。 —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基本形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投入保障机制。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公司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才占工人队伍的比例提升10%左右,技师及以上等级提升6%左右。 三、实施八项工程 1、实施高技能人才选拔工程。 为培养造就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今后两年在全公司评选表彰名“技能大师”、50名“首席技师”、300名“公司技术能手”,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各专项技能的拔尖型高技能人才。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对“技能大奖”、“首席技师”、“公司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当好刻苦学习、岗位成才的带头人,带动我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待遇,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2、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集聚工程。 结合我公司生产及产业发展特点,每年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以良好的条件吸引高技能人才来企业工作。积极利用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有利条件,同步引进专门的高技能人才。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到其它大型企业,积极引进我公司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缓解我公司企业、行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建立浙江公司高技能人才

今年以来高技能人才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高技能人才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高技能人才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支持下,坚持高端带动,大力开展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突出抓好金蓝领培训和技师工作站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建设,真抓实干,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达到8.21万人,其中今年新增高技能人才3915人。今年2月原市职业技术教育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4月份我市分别在全省职业能力建设暨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工作会议上和全国职业能力建设研讨会议上先后做了典型发言。 一、实施高端带动,促进高技能人才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组织开展第四届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联合市委组织部、财政、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竞赛工种由去年65个增加到107个、参赛部门行业由30个增加到近40个、参赛人员超过25万人,并成功在人民广场举办了竞赛启动仪式,国家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宋建、省人社厅巡视员张凤光、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刘宝强以及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峰、市政府左沛廷副市长出席了启动仪式。第四届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不论参赛工种、行业部门以及参赛人数的历史先河,目前107个工种竞赛决赛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半。二是认真组织开展金蓝领培训工程,和财政联合出台上报文件,积极争取省厅培训指标,同时发挥各县区和企业行业的培训资源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培训质量,目前全市金蓝领培训人数3660人。三是推动技师工作站平台建设。组织开展了对部分技师工作站抽查工作,通过抽查进一步规范完善技师工作站工作流程,推动全市技师工作站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发展。一是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基础能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技工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原***大学老校区的办学功能,将原***大学老校区划拨给***市技师学院,极大地提升了***市技师学院的办学实力,为下一步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提升办学层次。今年5月山东省煤炭技师学院挂牌启动,标志着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我市拥有技师学院2所,高级技校1所,技术学院1所。三是加强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技工院校教师培训达到189人。 三、加快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搭建平台。紧紧抓住市公共实训基地加挂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实验基地牌子契机,多方筹措资金,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程序,积极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基地装修招投标已经结束,装修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训基地建成后将承担我市技能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实训操作训练、职业技能鉴定、师资培养、技能竞赛、技术交流和示范性培训等职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组织实施好第四届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和表彰会,积极筹备开展第五届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相关工作,争取竞赛工种、参赛人数有新的突破,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二是继续推动金蓝领培训工作开展,加强培训质量监督管理和金蓝领鉴定考试组织工作,为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继续推动技师工作站工作平台建设,发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用的支撑平台,优化技

引进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引进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据我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对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技术开发等的人才需求,始终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类人才。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发展,人才先行,通过铝业园区、重大项目等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力度,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实施“人才特区”政策,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和聚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工作。 一、我区人才资源现状: 目前我区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少,素质偏低。人才市场建设滞后,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人才观念淡薄,许多企业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有误区。满足现状,认为高层次人才不如低级工好用、好管理,认为资金比人才还重要。在这样一种人才认识误区的情况下,看不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效应、人才的贡献,是影响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才工资待遇低,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近年来除了教育、卫生和建筑业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比较正常外,其他一些行业、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很少;人才优惠政策滞后,尤其是吸纳人才优惠政策和人才激励措施尚未健全。即使一些人才政策出台,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效益不明显;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能力差,企业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品少,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工业发展中主导作用不够明显。 二、抓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具体措施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我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趋势,着力解决经济开发区和入驻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招商引资人才和复合型管理高层次人才总量匮乏,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采取重点培养、重点保障的措施,大力引进和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 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开发区需要重点引进和培养懂市场、精业务,会招商引资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入驻骨干企业需要引进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采取招录、调入、聘用等方式,把具有较高学历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引进和重点培养。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加大对企业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将引进人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板

高技能人才培养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高技能人才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主要从各级职业技术院校的角度,论述了如何作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技能、人才、经济、职业技术、教育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迫切需要一大批能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所谓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技能人才不仅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之一,更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表。 首先,传统产业的提升呼唤高技能人才。对我国来说,发展工业最紧迫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传统制造业。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满足工业发展对技师和高级技工的需求,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才能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除了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美国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从20%提高到了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了15%。德国一直自称高技能人才是他们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德国,平均失业率是10%,

博士、硕士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不到2%。在我国很多地方,目前也出现了大学生失业,但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拥有专业证书的人一般都能找到工作,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 其次,新产业的发展同样呼唤高技能人才。随着我国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日益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因而,在新的经济竞争下,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一、我国当前高技能人才现状 一个国家的就业结构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应该有合理的配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人才的优势,从而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我国在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者的技术素质都有较大提高。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素质不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一组令人忧心的数字是: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劳动力占26%,而熟练劳动力只占17.5%。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全国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约1/3,技师、高级技师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在上一个世纪,全球经济规模增长了20%,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60%以上。而在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1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一个重要的“症结”就是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存在较大差

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实施方案

杭州市拱墅区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实施方案 企业名称: 所属区域: 学员姓名: 【职务】 【电话号码】 【电子邮件】 【地址】 【邮政编码】 【指导老师】 【编制日期】 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计划表

目录

1、企业基本情况 1.1企业概况 1.2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背景 目前企业拥有从业人数人,一线技能人员有人,涉及十几项技术工种,对技能人才需求迫切。目前公司主要以外部培训鉴定形式培养人才,这已经无法满足公司对技能人才大量培养的需求。因此,将技能人才培养列入企业长期发展规划,逐步规范技工培训和取证工作。就针对关键岗位:维修电工、机修钳工、车工、起重工、汽车修理工、造纸工等,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 1.3技能人才人员结构 公司目前已取得国家职业技能签定资格的技术人才结构及人数如下表: 是初级工;这与我公司目前发展状况极为不符,因此提高一线员工技能并持证上岗迫在眉睫。 1.4紧缺(重要)的人才类型 维修电工、机修钳工、车工、起重工、汽车修理工、造纸工等。 1.5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开发情况表 企业能人才评价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开发情况表

2、技能人才发展路径及激励措施 2.1技能人才发展路径图 2.2激励措施 2.2.1制定工龄工资,在本公司每工作满1年的员工每月可给予相应的工龄工资; 2.2.2每位员工生日时,由公司经理或部门领导签发员工生日贺卡和礼物,表达对员工的 祝福; 2.2.3分季度评选优秀员工,发给优秀员工奖状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2.4可申请公司每年举办的技能提升培训或其他形式多样的综合素质培训; 2.2.5可享受公司统一安排的一年一次体检; 2.2.6可享受每年两次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经鉴定考核通过者可享受对应的技能等级津贴。 2.2.7可享受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及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3、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组织结构、职责和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浙人社[2014]一 三1号),加快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根据公司高技能评价需要, 公司成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领导小组,下设技能评价委员会与技能评价执行小组,如下图:

关于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高技能人才是我省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加强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省技术工人队伍总量不足,总体素质偏低,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工人队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营造环境,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是: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全省高技能人才数量以年均15%以上的幅度增长,到2010年达到150万人左右,实现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明显优化,总体素质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一支适应我省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职责 积极制定工作规划。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等部门,认真制定本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工作规划,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落实相应措施,抓好规划和计划的实施。要建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责任制,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等形式,明确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工作分工和职责,形成有利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 切实履行综合管理职能。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对本地区企业、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为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信息服务。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组织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考核鉴定和资格认证等工作。加强督促检查,抓好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及时研究解决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协调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制定本行业重点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施计划,推动行业组织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高级职业资格培训、高新技术技能培训和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训。各地各行业要建立高技能人才库,发掘整理和推广高技能人才的绝招绝技,组织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同业技能交流等活动,发挥优势人才资源在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消除影响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实现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合理流动。组织和引导企业做好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制定并落实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政策措施。 三、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着力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开展技能振兴行动。按照“需求定向,企业主导,行业参与,条块结合,政府帮助,政策支持”的原则,重点在机械制造、医药、服装、建筑、能源、交通、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人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运输生产力。因此,只有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理解 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

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的变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但另一方面我们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关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 意见

关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1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苏办发〔〕28号),确保到“十一五”期末,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的奋斗目标,使技能人才队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江苏又快又好地推进“两个率先”的需要,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各类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各地发展职业教育、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等各类职业院校的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团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结合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

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新产业工人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构建面向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从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中,建立一批以培养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目标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多形式、多层次、多对象的基地化培训。力争用1—2年的时间,在全省建立以5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骨干、以一批运转正常的市级培养基地为基础和若干个覆盖200个以上主要职业(工种)的培训点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形成“人才培养基地化,基地建设网络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格局。省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硬件投入予以适当补助,对培养新技师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 (三)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成立由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应根据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经过自办培训机构,联合举办职业院校,或与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应接受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为合作院校提供实习场所,同时要选派好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合作院校共同组织好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教学,并做好学生实习的劳保和安全

厦门高技能人才情况总结汇总

苏州市人社部门各位领导上午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厦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工院校各项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了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 一是 2012年 6月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厦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出实施“三个六”培养工程的总体目标 (到 2020年要新培养高级工 6万人、技师 6千人、高级技师 600人。二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厦门市实施“海纳百川” 人才计划, 打造“人才特区” 2013— 2020行动纲要》 ,编入了《厦门市高技能人才集聚暂行办法》 ,提出强化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到 202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集聚总量达到 12万人以上。三是组织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我市自 2007年以来,每两年开展一次“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和“优秀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并分别给予获奖人员五年内每月享受政府高技能人才津贴 1200元和 800元。全市共表彰了 4批“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 50名和“优秀技术能手” 57名。四是举办高技能人才和企业优秀青工高技能人才培训。每年制定下发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企业优秀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文件,通过召开全市职业培训工作会、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发动,对参加高技能人才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对符合条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给予高级工 1800 元 /人、技师 2500元 /人、高级技师 3000元 /人的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五是技能人才落户。 2012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出台印发了《厦门市技能人才落户办法》 (厦府办【 2012】 83号 (一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发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属于本市急需(紧缺技术工种且为本单位骨干的技能人才; (二参加国家级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技术能手称号的。第四条在本市用人单位工作的技能人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落户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六是举办厦门市校企合作对接会。每年召开厦门市暨厦漳泉校企合作对接会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承

郑州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实施办法

郑州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实施办法 (校人事〔2017〕12号) 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保证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高效、有序、规范进行,确保高层次人才工作质量,切实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中的作用,现根据《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和实施办法(试行)》(校政〔2015〕 36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考核内容和要求 考核分为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期满考核,考核对象为列 入我校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学科首席教授、学科方向带头人、学 科骨干以及已经与学校签订了人才聘用合同的高层次人才等。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与学术道德、教学工作、科研工作、 人才培养工作、学科建设工作、考勤结果6个方面。 (一)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 自觉抵制学术腐败,为教职员工树立典范。高层次人才实行职 业道德、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 (二)考核工作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简便易行、注 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从大处着眼、宏观把握、综合平衡的政策 导向,区分不同学科特点,结合各设岗学科发展目标和任务的 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工作的任务。 充分尊重和保护高层次人才的首创精神,为其创造良好的学术 和工作环境。

(三)高层次人才考核与学校其他教职工年度考核并轨进行,计入本单位的考核基数,考核结果归入本人人事档案。人事关系已调入学校的上岗人员,纳入院(系)正常考勤范围;人事关系不在学校的聘用人员,根据聘用合同规定,上岗时间由院(系)进行考勤并出具到岗情况说明(海外引进人员附护照出入境记录复印件,国内引进人员附交通及住宿凭证复印件)。考勤结果随同院(系)考勤每月上报人事处,对于无故不到岗,继续发放岗位工资造成学校财务损失的,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并扣除单位经费。 二、考核的组织和程序 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采取校院两级负责制,坚持两级管理和考核。学校进行宏观管理,重点做好中期考核和期满考核。院(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并配合学校做好中期和期满考核。 (一)年度考核:高层次人才年度考核纳入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体系,设岗单位负责,由高层次人才填写年度考核报告,设岗单位根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书,组织考核小组对高层次人才依据考核内容要求进行考核并提出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报备学校高层次人才办公室。院士、学部委员只提交考核材料。 (二)中期考核:学科特聘教授中期考核在聘期3年时进行。被考核人员提交《聘期中期考核报告》,由学校组织专家考核组进行评估,被考核人员须现场进行答辩。考核结果作为续聘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北京铁路局冉洁孙国长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生产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人掌握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运输生产力。因此,只有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才能为铁路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理解 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

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其创新的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技能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发展的不断深入,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运输组织的变

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实施方案(详细作业说明版).doc

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实施方案(详细作业 说明版)1 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实施方案 1、企业基本信息: 嘉兴港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是经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的以开展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技能培训为首要任务的正规教育培训机构,其业务主管单位为嘉兴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心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中心建有培训基地,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学室、多功能报告厅、空调教室等硬件设施齐备,凭借雄厚的师资教学队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丰富的培训经验,为学员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教学和学习生活服务。中心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社会为己任,为推动嘉兴港区人才规划总体战略的实施,促进嘉兴港区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3、评价职业(工种)、等级及申报材料条件: 职业(工种):计算机操作员 评价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申报条件: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10年以上,经本职业(工种)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3年,经本

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本职业(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4)取得本职业(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且具有本专业或有关专业大专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薪酬激励措施: 参加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人员在公司内部晋升上可以优先考虑,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以后每月发放津贴100元/月。 5、职业(工种)标准: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操作员》高级工的标准进行制定,使用电子计算机从事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处理工作及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与管理的人员。要求眼、手协调、手指、手臂灵活,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6、考前培训安排:(理论、实操) (1)、使用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高级工《计算机操作员》 (2)、授课方式:理论上课采取集中上课的形式;实践操作在具有计算机系统以外设备的教室内 (3)、培训教师:理论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实际操作教师:高级计算机操作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4)、培

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充分认识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断增强做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努力开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大力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社会保障等环节,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高技能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和完善企业培养、选拔、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带动技能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

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方案

*****有限公司 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方案 二零二零年七月

目录 一、评价原则 (1) 二、组织机构 (1) 三、申报条件 (3) 四、评价范围与工种 (3) 五、评价内容及方式 (3) 六、评价任务 (4) 七、评价流程 (4) 八、评价标准 (6) 九、评价结果运用 (7) 附表1: *****************有限公司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流程图 (10) 附表2:*****************有限公司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报名表 (11) 附表3:*****************有限公司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报名汇总表 (12) 附表4:钳工技能考核(中级)评分标准 (15) 附表5:钳工技能考核(高级)评分标准 (16) 附表5:铣工技能考核(中级)评分标准 (16) 附表5:铣工技能考核(高级)评分标准 (16) 附表6: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答辩评分标准 (17) 附表7: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业绩评定标准 (18) 附表8: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评分汇总表 (19) 附表9:*****************有限公司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专家库名单 (20) 附表10:*****************有限公司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评委库名单 (21)

*****************有限公司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实施方案 为更好搭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模式,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围绕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和技术交流等环节,充分发挥调动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核心作用,服务企业发展,我公司决定组织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现就具体实施方案细则进行如下阐述: 一、评价原则 1.1国家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在人社部门全程指导监督参与下,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实际,确定评价标准与试题库,确保评价人才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1.2培训与岗位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研发培训内容,注重岗位实际需求,制定学习任务。 1.3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技能人才评价过程中的监督,确保评价过程透明、公开,促进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促进企业最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1.4评聘合一的原则。推行评聘合一,确保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结果在薪酬福利、人才发展和培训等多方面的应用,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组织机构 2.1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政策支持;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方案设计和批准;对企业技能人才评聘的过程进行督导。 组长:

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实施办法201808

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实施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央、省委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按照“需求定向企业自主、行业参与、条块结合、政府帮扶、政策支持”的原则, 充分依靠学校、行业和企业,广泛动员社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鼓励高技能人才为某市经济建设多做贡献的同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壮大。 二、目标任务 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为目标,争取用六年时间,全面建立高技能人才选拔、评价激励、使用、交流、保障制度,形成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促进高技能人才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高。规划到2023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数量由目前经劳动保障部门考核鉴定获取囯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近5800人増加到2.3万人以上比例从所占技术

工人总数的2.5%提高到10%以上。其中:高级工由目前5200多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2%.增加到1.9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8.2%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由目前600多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0.26%,增加到0.4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以上(即实施“1904工程”),使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三、实施步骤 我市高技能人才以培养技师为重点。努力实施“1904工程”具体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2018年-2021年)三年内,以落实实施1200名新技师培训计划为重点,其中:2018年培养新技师300名,2019年培养新技师400名,2020年培养新技师500;第二阶段(2021年一2023年)三年内,以落实实施2800名新技师训计划为重点。通过依托高科技、大中型企业和职业院校、各级劳动保障培训基地及社会培训力量等,围绕提高创新能力、操作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以此推动我市技能型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 保证高技能人才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四、政策措施 采取“政府政策扶持、社会广泛参与、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岗位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到2023年,

引进高层次人才经验做法

---------------------------------------------------------------范文最新推荐------------------------------------------------------ 引进高层次人才经验做法 引进高层次人才经验做法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做法 这几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全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已经深入人心,坚持人才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各级领导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留住高层次人才、用好高层次人才是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重要责任。经过全区上下努力,20xx年以来,我区共引进具有科研项目的博士以上学位的高层次人才22名,其中×航空工业学院科技发展公司16名,×传统医学研究中心4名,沈飞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名,辽宁大学文化科技产业发展中心1名。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快了科研项目向科研成果转化的进程,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持续动力。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早在20xx年,区人事局对区属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情况进行了调查,当时的情况是:研究生占2.1%,本科占31.4%,大专占54.7%,中专占11.8%,高层次人才明显缺乏。同时我区又被誉为文化区,区内大专院校11所,科研院所33个,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一方面高层次人才缺乏,一方面又是区内人才聚集,这个矛盾是怎样形成的,经过反复思考与调研,我们认为是承载高层次人才的载 1 / 9

体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和环境还没有形成。确定了今后人事人才部门建立和完善人才开发机制,创建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制定人才强区战略,明确责任分工 20xx年,区委区政府责承区人事局、发改局、经济局、科技局等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拿出人才引进和开发的意见,区人事局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九月份,区委区政府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意见”,该意见不仅提出了引进开发人才的激励政策,而且,在完善人才的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上进行了责任分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仅在区属单位内贯彻,而且各职能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在区内加大力度推行。区人事局、区人才市场每年把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考核年度工作的重要指标,每年都抽调专人会同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到区内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人才政策宣传,人才需求调查,组织召开人才招聘大会等。帮助他们开辟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实用型人才引进的“直达通道”,建立“来去自由、柔性流动、专兼结合”的用人机制。开展各项人才服务工作,切实把人才强区战略落实到区内各单位。今年10月份,区政府准备召开表彰奖励大会,对区内科技人才进行公开表、奖励。 三、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以机制用好人才 在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意见”号召指引鼓舞下,区内各单位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引进各类人才。以区内三家引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