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

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

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
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

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9年11月

《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出,于2019年10月获得了中国保险协会标准立项(立项号为2019030-IAC)。

(二)协作单位

本标准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主要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优帆科技有限公司,云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捷思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三)主要工作过程

1、前期研究

1)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起草组开展了六次保险行业云计算标准研讨会,起草组成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政策文件、标准和数据,在前期调研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依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等标准编制要求,形成了《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标准草案一稿。

2)2019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保险行业云计算标准研讨会。期间,起草组成员对险行业的研发运营一体化的实践路径和标准规范在研讨会上进行了详细的研讨,并提出修改意见。

3)2019年4月至9月,起草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订,形成《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标准草案二稿。

2、标准计划申请

2019年,开展了标准修订项目申报工作,提交了立项申请书初稿。并于2019年10月获批立项。

3、标准研制

2019年10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预审会,起草组成员来自保险企业、信息科技企业的数十位专家代表,对标准草稿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讨论。形成了《保险行

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一)制定原则

本标准为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本标准以通用性、实践性、规范性为原则,在编制过程中遵循:

1.通用性原则。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应在全国范围内,考虑不同保险公司的研发运营一体化的共性要求提炼出来形成标准,以适应全国保险行业的特点。

2.实践性原则。在切实做好本标准整体框架设计的基础上,以标准应用和指导服务实际工作为目标。编写过程中贯彻国家关于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政策,密切结合我国国情,从行业的实际水平出发,研究标准应规范的技术指标,做到技术先进合理、使用方便、切实可行。

3.规范性原则。

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和规定进行编写,保证标准形式和内容的规范性。

(二)制定论据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以现有国家法规、标准和监管相关规定为依据,并借鉴行业内多家保险公司的云计算搭建和建设的实务操作经验。

本标准主要参照了下列标准:

GB/T 32400-2015 信息技术云计算概览与词汇

YD/T 1753-2018 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第 1 部分:总体架构YD/T 1754-2018 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第 2 部分:敏捷开发管理

YD/T 1755-2018 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第 3 部分:持续交付YD/T 1756-2018 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第 4 部分:技术运营管理

YD/T 1757-2018 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第 5 部分:系统和工具

(三)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主要对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进行规范。标准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标准规定了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包括敏捷开发、持续交付、技术运营、系统与工具四部分。

本标准适用于为保险行业云服务科技公司或保险业科技部门建设和实施研发运营一体化的过程中提供规范。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面向保险行业的研发运营一体化流程

——面向保险行业的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等级划分

——敏捷开发过程能力要求

——持续交付过程能力要求

——技术运营过程能力要求

——系统和工具能力要求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效果(一)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

在电子信息化技术得到高速发展的当下,保险行业也进入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制定一套适合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云计算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大和重视云计算在保险行业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还可以节约公司的资金投入,为公司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众多国家政策推动保险行业云计算的发展和建设。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积极鼓励各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快金融产品的服务创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也强调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为金融发展提供的创新活力的重要性。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也明确指出了要积极引导企业借助云计算等现代信息

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创新惠普金融技术和产品。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有了较强的发展,保险行业同时展现明显数字化的趋势。传统渠道业务占比呈逐年减少的态势,互联网业务占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移动场景化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行为特点,用户希望得到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同时对消费体验的诉求也在不断提高。

结合目前国内外在保险行业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对相关保险行业的特色属性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主要体现为:

1. 面向保险行业的研发运营一体化的流程主要包括敏捷开发、持续交付和技术运营。针对保险行业新渠道、新业务的迅速推出和迅速发展的特点,敏捷开发IT架构对保险行业的销售、决策、管理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针对保险行业产品以及业务迭代更新速率较快的特点,持续交付通过保险行业的项目流程管理、自动化的重复部署验证等手段来保证各项变更安全、快速、高质量地落实到生产环境或用户手中,缩短软件发布周期,降低交付风险。

2.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为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发布了《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指引(试行)》,对通过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保险行业业务连续性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包括建立覆盖网络、数据、存储、灾备等层面的安全事件管理及制度;按照等级保护管理要求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定管理信息的采集、传输、交换、存储等环节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增强重要数据信息的控制和保护等要求。保险行业的云计算架构与部署应遵守《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指引(试行)》中的各项要求,建立有效的评估审核流程与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对云服务提供方技术实力、安全资质、风险控制水平、诚信记录、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审查与评估,构建运维安全审计系统,建立完善的合规审查机制,以满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监督检查。

3.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为规范指导保险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提高防范灾难风险的能力,发布了《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对保险行业应统筹规划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达到相应最低灾难恢复能力等级提出了要求,包括对重要数据的备份和传输的安全管理的要求,保障数据的完整性要求;灾难备份中心建设和运行维护的要求;对灾难备份中心位置、人员、环境、网络通讯服务等内容的要求和对灾难

备份中心的自建、共建和外包等建设方式的要求。保险行业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从硬件、机房、网络、系统运维、安全等方面均应满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对保险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的监管要求。

(二)技术经济论证

随着互联网时代给保险公司带来的业务需求的变化,给IT系统需求的变化也会带来变化,包括快速的需求变化带来的快速响应和上线、用户访问不确定性导致的对弹性伸缩的需求和应用可用性要求高带来的对运维自动化的高要求。保险公司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来满足快速变化的客户偏好和IT系统需求,云计算可为保险行业提供支撑,适应互联网时代市场的快速变化。

当前保险行业云计算市场产品差异较大,试错成本较高。保险行业对IT系统的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旦出现宕机等事故将对保险公司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相关监管要求趋于严格,落地情况也各有不同。虽金融行业相关监管机构已经有明确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IT系统使用云计算技术,但各家保险公司具体落地实施的程度不同。(三)预期效果

本标准起草过程中,与数十位来自于保险企业,信息科技企业的专家进行调研与讨论,对保险企业互联网应用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做出定义,推动DevOps在保险企业的深入应用与落实。本标准对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从敏捷开发、持续交付、技术运营、系统与工具四方面做出定义,通过分析评估与调研,不断修改调整标准中的体系内容,最终形成了本标准。

在软件的研发和交付过程中,将需求、开发、测试、部署和运营有效的统一,实现敏捷开发、持续交付和技术运营的集成。为了保证保险企业在构建时通过使用研发运营一体化,能够提高IT效能,在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的同时,快速交付高质量软件,

四、与国外同类标准的对比分析

本标准为首次自主制定,不涉及国外标准采标情况。

五、与国家现行法规、标准的关系

无。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本标准建立了保险行业研发运营一体化成熟度模型的管理规范,建议向保险行业积极推荐采用本标准。

同时,建议根据国家法规、标准和监管规定的变化情况,结合行业公司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建议,适时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9.11

风险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风险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1、目的:通过模型的使用,使咨询顾问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和经过风险管理咨询改进后的风险管理能力成熟度进行预测,作为形成风险管理能力成熟评估报告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有效工具。 2、应用阶段:风险管理评估、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阶段。 3、方法:风险管理六要素模型、成熟度模型与对标管理模型相结合。 4、工作步骤: 5、工具:风险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5.1风险管理咨询实施前——风险管理能力成熟度现状评估模型

5.1.1指标说明 5.1.1.1纵向指标 纵向分为五个阶段,表示成熟度总体实现的方式,说明每个阶段的特性。 5.1.1.1.1初始阶段特点:遇到事情是特立特办的,没有归纳总结过程,没有沉淀,必须向领导请示的状态,造成内耗较大。国企这种情况较少,私企较多。 5.1.1.1.2可重复状态:已经有相应的办事流程,对可重复的事项有运作流程。特殊事项才需要领导层判断。 5.1.1.1.3确定阶段:有标准和思考方向,以便不断摸索(有以前经验的沉淀)。通过政策流程标准使其固化。 风险管理成 熟度能力 风险管理六要素 优化阶段 管理阶段 确定阶段 可 重复阶段 初始阶段

5.1.1.1.4管理阶段:处于这个阶段公司的较少,需要把管理量化。(比如在IBM有一些要把管理的要素量化,但前提是要固化,有标准、有流程、有数据、有系统、有素材),提出量化管理思想(从数字角度有说明,使领导容易把控),但不是绝对的量化。 5.1.1.1.5优化阶段:在合理收益前提下,在可接受风险情况下,帮助企业管风险,提高企业效率。通过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不断自我推进,自我改善,形成良性循环。更以风险为导向,去做许多事情。 5.1.1.2横向指标 分为六要素,是分解过程,有相互关系说明,按事务来分,把业务分解为六部分。 5.1.1.2.1业务及政策:有总体目标,必然要有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制度与流程的关系。 5.1.1.2.2业务流程:制度要有流程这个载体,制度表单化,表单流程化才能把制度落实下来 5.1.1.2.3人员及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要有人来实现,因此要有相关人员及组织结构(落实到组织、部门、岗位、人)组织架构本身对人员有影响(结构能体现人员设置是否重叠) 5.1.1.2.4管理层报告:要通过一定的报送方式(管理报告)才能让管理层了解(表单)运营情况(规划报告、总结报告等) 5.1.1.2.5模型及假设:报告蕴含某些方法和模型,才能保证结论。 5.1.1.2.6系统及数据:报告要有数据和系统支撑(管理上定义的素材)。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245-61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保险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季度,单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 保险市场增幅同比上升近21.81个百分点。一是财产 险业务平稳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54.40亿元, 同比增长8.85%,其中,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 入1679.42亿元,同比增长12.08%。二是寿险业务快 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459.28亿元,同比增 长50.18%,其中,新单业务7141.42亿元,同比增长 68.49%。三是普通寿险和健康险业务高速增长,分别 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790.02亿元和1168.7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87.81%和79.23%。 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政策环境优化和保险公司不 断开拓新业务领域,民生类业务发展态势良好。责任 保险等增长较快。一季度,责任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企业培训成熟度五级模型

企业培训成熟度五级模型 企业培训成熟度模型是美国卡内基麦隆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开发的,它从培训组织机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队伍建设、培训支持体系等四个纬度,对企业培训的成熟度由低到高从一级到五级进行了描述。使用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培训管理现状,找出不足和差距,为企业改善其自身培训管理提供了指南。 一级水平:没有明确独立的培训组织机构:培训管理通常由人力资源部等部门相关人员兼任,培训重点放在培训的实施上,忽略或完全没有开展培训体系建设;没有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课程基本从外部采购;暂时没有内部讲师,培训基本依赖于外部讲师而且不能很好地选择外部讲师。没有或缺少培训支持体系。 二级水平:设立了培训部门和专职人员,全面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初步具备培训体系建设和培训项目实施等专业能力,培训重点由单纯的培训实施有意识地转移到培训体系的建设上;开始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开发一些培训课程,但培训形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比较单一;开始有计划地培养内部讲师,但内部讲师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内部培训的需求;培训支持体系如教室、设备等基本能满足培训实施的需求,培训信息系统开始建立,开始建立培训制度、课程体系,并能依据培训管理流程开展培训工作。 三级水平:培训组织机构开始分为“培训体系建设”和“培训项目实施”二级,培训重点在系统的培训体系建设上;能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规划课程体系,企业内部具备开发中级课件的能力,但高端课件还需要外购;企业内部具备了一定数量的讲师,基本能满足内部员工培训的需求,外聘讲师数量减少;培训支持体系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多种形式培训项目的实施,培训制度可自成体系,培训流程更加完善,培训部能够切实按照流程实施培训管理工作。 四级水平:部分企业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大学,肩负起向公司内部、客户、合作伙伴和社会提供培训和服务的职责,培训重点逐步向学习型组织建设转变;公司内部有能力开发高端课程,各个专业类别都包含不同层级的课程,能够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内部讲师队伍日趋壮大,多数培训课程以内部讲师为主;培训支持体系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合理地设置培训中心,配置培训设备,同时能从公司的战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 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 (4) 1.1. 医疗服务对比 (5) 1.2. 平安健康医疗服务 (7) 1.3. 太保健康医疗服务 (9) 1.4. 友邦健康医疗服务 (11) 1.5. 中国人寿健康管理服务 (12) 2. 养老服务 (13) 3. VIP服务 (14) 4. 投资建议 (15) 5. 风险提示 (16) 图表目录 图1: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对比 (5) 图2:保险公司医疗服务比较 (6) 图3:平安健康医疗服务链 (7) 图4:健康守护360服务 (7) 图5:单一产品专项服务 (8) 图6:平安好医生的医疗网络 (8) 图7:平安集团健康医疗生态圈 (9) 图8:太保“保险+健康+养老”生态圈 (9) 图9:“太保蓝本”服务体系 (10) 图10:“太保蓝本”医疗特权服务内容 (10) 图11:“太保蓝本”医疗服务对接资源 (11) 图12:友邦健康医疗服务 (12) 图13:“蛮牛健康”业务架构 (13) 图14:保险公司养老社区布局情况 (14) 图15:各公司VIP服务对比 (15)

由于寿险产品本身同质化严重,使得销售渠道占据重要的地位,基本形成“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行业共识。传统寿险公司以代理人渠道为主,“代理人的规模和质量”成为衡量寿险公司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但传统公司正面临着全新的行业环境与挑战,各类互联网代销平台(蚂蚁保险、微保、慧择、深蓝保等)的兴起冲击着代理人渠道。为减少渠道的掣肘,平安、太保、国寿、新华等上市寿险公司重要的破局之策就是打造差异化的服务体系,通过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客户。差异化服务包括大健康产业、大养老产业、优质的高端服务等。我们判断,未来“差异化服务”同样会成为衡量寿险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将从医疗健康服务、养老服务、VIP服务三类主要服务来对比各公司的差异化服务。 1.保险公司医疗健康服务 大型公司均已开始探索将医疗健康服务与保险产品相结合。医疗健康服务和保险密切相关,健康险+医疗健康服务可以构成“上游健康预防,中游经济补偿,下游医疗服务”的服务链,切合客户对于健康的需求。上游健康预防包括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疾病预防、健康体检、运动激励计划、健康档案管理、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下游医疗服务包括就医预约与安排、陪诊服务、专案管理、购药福利、康复护理等绿通服务。 目前仅有友邦、平安等少数公司探索上游健康管理服务。平安为平安福客户提供“平安run”运动奖励计划,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短中长期运动计划,当客户达成运动目标后,可以获得和健康有关的奖励和保单保障额度的提升。平安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重疾险“糖保保”提供血糖管理服务,包括糖尿病AI风险评估、档案管理、治疗建议、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项服务,帮助被保险人提升健康状况、防止或延缓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友邦的“健康友行”计划与“平安run”类似,重疾险及高端医疗险客户可以加入,“健康友行”计划着眼于客户的日常健康生活管理,通过步数和睡眠的监测追踪、健康知识问答互动以及丰富的任务卡与积分累积奖励等,帮助客户在体验和分享中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多数公司的健康医疗服务主要聚焦在下游的医疗端,为符合一定标准的客户提供门诊预约、病房安排、手术安排、二次诊疗等就医绿通服务,目前各大公司均有提供,但提供的程度有所差异。后文将从诊前、诊中、诊后来对比各公司提供的医疗服务。 从服务的享受标准来看,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体系一般包括无门槛服务、针对一定保费标准的重疾险客户的服务和单一产品专享健康服务。①无门槛服务仅平安、太保有提供,用于在销售前端获取客户。平安的金管家APP用户(未购买保险产品)可以享受每月2次的线上问诊服务;太保的非保险客户可以享受“太保蓝本”的重疾绿通服务,包含重疾专家门诊、病房、手术各1次以及120急救补贴等基础服务。太保的无门槛服务优于其他公司。 ②针对一定保费标准的重疾险客户,一般均会提供就医绿通服务,除此之外,部分公司还会提供海外医疗、诊后医疗、就医补贴等升级服务,平安提供的这类服务最为完善。③单一产品专享健康服务主要是针对医疗险提供的,比如太保、平安针对e生保医疗险、乐享百万医疗险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友邦针对高端医疗险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全球就医服务,友邦的医疗资源更多向高端医疗险客户倾斜。 服务的提供方同样重要,平安、太保、友邦、太平的服务基本由单一主体来提供,平安所有的健康医疗服务均由好医生来提供,太保的服务由太保安联健康险公司和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公司提供,友邦通过自有医疗服务部门对接客户需求、协调全球就医资源,太平通过其投资的圆和医疗来提供服务。单一服务提供商可以更好地保证服务质量,建立服务品牌。新华、国寿目前提供的服务是由零散的服务供应商组成的服务包,服务较为碎片化,但国寿正和万达信息合作,开启“产品+健康管理服务”新战略。

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模型

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模型 本文出自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白皮书》。 本白皮书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评价自身实践的方法论,为企业找到工业互联网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改进方向和建设路径。与此同时,业界各方力量的应用和反馈也将不断促进联盟修正该方法论中存在的问题,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指导。 一、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提出的原因 (一)工业互联网应用浪潮来袭 随着工业互联网概念兴起,美德先导应用不断涌现,目前德国工业 4.0平台已有140多个应用案例,美国 IIC有接近 50 个应用案例,主要聚焦在生产管理优化、物流仓储优化、质量管理优化、产线柔性部署、产品服务价值化等领域。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界也加快了面向各类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探索。2016 年,工信部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 10 个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AII 联盟也评选出了首批 12 个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然而,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行业间企业间基础差异较大、大规模推广难度巨大、缺乏工业互联网评估体系和实施指南等问题。 (二)联盟需构建先导性的标准化模型 从国内外已有的主要成熟度模型来看,德国构建了工业4.0 成熟度评级模型,但因两国发展基础不同,建设水平不同,并不能直接用于我国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AII 联盟作为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公共平台,需要率先开展研究,针对我国自身特点,制定一套评估模型和方法,推进工业互联网理论与实践。 (三)为企业提供一个便利的自我评价工具 当前产业界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不统一,企业对自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定位、现状和发展路径不明确,缺乏一致的方法论来评判具体实践。联盟希望通过工业互联网成熟度评估体系的制定助力企业了解自身建设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获取相关的诊断建议。该评估模型并不是为了创造一套复杂的理论,而是希望以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一个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CMM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的简称,中文叫“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对组织软件过程能力的描述。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商业目标。它侧重于软件过程开发的管理及软件工程能力的改进与评估,因此 CMM被用作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组织改善软件过程质量,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成为当今企业从事规模软件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CMM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 SEI)研究制定,并在全世界推广实施的一种软件评估标准,主要用于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和改进。CMM把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由低到高分为五级,等级越高,表明该企业软件开发失败风险越低,整体开发时间越短,并能减少开发成本,降低错误发生率,提高产品质量。 按照《使用软件工程》的标准,CMM将软件分为5个等级:(如图一所示) 图一 1.初始级(initial) 工作无序,项目进行过程中常放弃当初的规划 管理无章,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开发项目的成效不稳定,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依赖于个人能力和行为。 2.可重复级(Repeatable) 管理制度化,建立了基本的管理制度和规程,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初步实现标准化,开发工作较好的实施标准

稳定课跟踪,新项目的计划和管理基于过去的实践经验,具有重复以前成功项目的环境和条件 3.已定义级(Defined) 开发的过程,包括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均已实现标准化,文档化。 建立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 全部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均可稳定实施 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费用均可控制。 对项目进行中的过程,岗位和指责均有共同的理解。 4.已管理级(Managed) 产品和过程已建立了定量的质量目标。 过程中活动的生产率和质量是可度量的。 已建立过程数据库。 已实现项目产品和过程的控制 可预测过程和产品质量趋势。 5.优化级(Optimizing) 可集中精力改进过程,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拥有防止出现缺陷,识别薄弱环节以及加以改进的手段 可取得过程有效性的统计数据,并可据此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更佳方法。 目前业界的通行标准:每千行源代码所包含的BUG数,CMM1级为11.95个,CMM2为5.52个,CMM3为2.39个,CMM4为 0.92个,而CMM5则只有0.32个。在可靠性提高的同时,CMM5软件开发周期是CMM1的36%,而生产成本是CMM1的19%,平均每个软件开发人员的生产率会提高四倍。

终极版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上市公司角度分析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基于上市公司视角 (2013年度) Author2014年4月 严宗、黎时端、李韬、原彰、李超 Ⅰ全年概览 2013年,中国保险业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总资产首次突破8万亿元,保费收入跃居世界第四位,行业风险保障作用突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提高,整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保险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17222.2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481.16亿元,同比增长17.2%;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740.93亿元,同比增长7.86%。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212.26亿元,同比增长16.53%;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425.14亿元,同比增长5.8%;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23.5亿元,同比增长30.22%;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61.34亿元,同比增长19.46%。保险业在2013年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息息相关,还有就是近年来人们防范风险意识的普遍增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3年,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总体安全稳健。截止2013年12月,资金运用余额为76873.41亿元,较年初增长12.15%。银行存款22640.98亿元,占比29.45%;债券33375.42亿元,占比43.4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7864.82亿元,占比10.23%;其他投资12992.19亿元,占比16.9%。截至2013年底,去年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3658.3亿元,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已达5.04%,同比增长1.65个百分点,是近四年来的最好水平。这体现了保险公司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使投资多元化、盈利化,增加了债券方面的投资,而不单单是多数存银行。并且信托的异军突起,2013年以来信托产品的预期平均年化收益率在9%左右,大大吸引了保险公司的资金。 2013年保险公司总资产82886.95亿元,较年初增长12.7%。产险公司总资产10941.45亿元,较年初增长15.45%;寿险公司总资产68250.07亿元,较年初增长11.9%;再保险公司总资产2103.93亿元,较年初增长14.02%;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90.77亿元,较年初增长29.92%。净资产8475亿元,较年初增长7%。利润总额达到991.4亿元。这表明在这一年中无论产险公司还是寿险公司都保持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PCMM(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介绍

PCMM(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介绍 PCMM(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美国宾州大学SEI(软件工程学院)沿用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框架所开发出的一套指导企业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方法论和知识体系。 一、5个成熟度层级 PCMM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分为5个层级。 1)初始级 在初始级,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仅仅是事务性的,诸如基本的人事管理和工资奖金发放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能象征性地提供了一些表格,如绩效评估或职位描述,却没有为这些文件的合理使用提供指导或培训。 各级管理者缺乏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在管理下属的能力是建立在以往的经验及其个人的“管人技巧”上。甚至一些管理者们并不接受开发组织人力资源是他们个人的主要职责。他们从事人员管理活动,比如,面试应征者,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作绩效评估,其结果是使应征者败兴而归或不合理的人事决策。 在初始级,组织的员工能力是未知的,因为组织没有为测试或提高这些能力作任何努力。员工们只是积极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因为没有任何激励措施来使他们的动机与组织的业务指标相一致。当员工们觉得其他企业有着更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时,就会离职,因此组织的员工流动率相当高。由于有经验的员工不断流失,组织始终是一些新手,因此,组织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提高,因为组织必须为那些有见识的已经离开组织的职员替补新职员。 2)可重复级 主要目标是消除妨碍员工正常工作的主要障碍,为持续改进开发人力资源的

BI-商务智能功能模块详解

BI Business Intelligence 商业智能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 NN Network Node 网络结点 OLAP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联机分析技术 OLTP 联机事务处理 产品案例① BI.Office是由菲奈特软件公司自行研发的商业智能平台产品,其核心技术是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相关技术,包括数据仓库/ 联机分析处理/ 数据挖掘等技术,以及报表处理、数理统计、AI、NN、经济学、管理学等,在目前国内市场的商业智能技术和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BI.Office采用业内先进的Web Service技术架构,实现基于Web的分布式组件应用,保证了平台独立和较强的伸缩能力,同时最大程度地独立于软件厂商,保证了客户投资和系统升级能力。BI.Office实现了多种数据源的无缝集成,支持IBM、Microsoft、Oracle等不同类型的OLAP Server,同时支持对OLAP、OL TP和数据仓库的集成访问。【技术层次】 BI. Office 在研发过程中成功应用了XP、RUP和MSF等软件工程理论,把国外成熟的过程控制理论综合应用到了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编程规范有利于软件的升级维护】 BI.OFFICE——基于Web Service架构先进的产品技术框架设计,技术架构基本上分为四层:客户端用户图形界面、Web Service Runtime层、业务逻辑层(远程组件)和数据库访问层【产品架构】

产品功能特点 1.查询 清晰的查询结果格式预览,分离查询的格式和数据信息; 业界最流行的两种OLAP钻取方式,分别是层叠式和覆盖式; 先进的多维查询操作方式,提供三个轴的灵活定制,包括旋转、分页、切片等; 表格和图形的信息互动,多表多图可同时实现查询钻取功能; 提供自定义指标和自定义维成员等OLA P扩展功能,弥补实施过程的遗漏,同时能支持 复杂的工业函数和用户扩展的分析要求; 集成的OLA P和OLTP查询; 2.报表 灵活的报表排版和编辑功能,支持图形、表格、分析报告等多种报表元素的组合; 报表内容可打印和导出,实现和OA等外部系统的有效集成; 3.告警监控 基于OLAP的告警规则设定,让企业决策者快速准确地定位关键数据所在; 提供多种分析工具辅助告警规则的定制,包括预测、WhatIF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同时提供关联规则的指导; 对告警监控的结果数据提供多种分析手段,如指标明细分析、WhatIF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关联分析、数据挖掘分析,发现告警数据背后的更深层次信息; 提供告警规则集的定制功能,在更高的逻辑层次上封装多条告警规则,实现更复杂的告警条件组合,满足金融、保险等商业领域的复杂需求; 4.关联分析 提供多种关联分析功能,延续用户的假设性推理思路; 基于OLAP的对照式关联分析,可进行灵活的区域定位分析和明细分析,模拟业务分析人员的分析思路,定位具体问题,或从多角度深化演绎推理过程; 报表级别的关联分析,可灵活定制不同的关联路径; 指标级别的关联分析,可跨分析主题进行指标关联,辅助实现跳跃式和引导式的关联分析过程; 5.经济指标分析 提供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内特有的盈亏平衡点分析; 提供敏感系数分析,辅助决策人员定位关键性的因子指标; 提供增强性的WhatIF分析,用于假设推理和趋势分析; 各种经济指标分析工具能辅助分析人员准确地定制告警阈值; 6.统计分析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资料来源:全景网络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伴随着保费收入以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增加,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这两个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标不断增长。截至2002年底,中国保险深度达到3%,保险密度为237.6元,较之世界发达国家保险深

企业培训成熟度5阶段模型

成熟度的五阶段模型:(大学与培训的对比) 一.初级启蒙阶段 二.体系初建阶段 三.专业分工阶段 四.战略发展阶段 五.最佳实践阶段 第一个阶段初级启蒙阶段:(培训成熟度的模型:组织体系、课程体系、讲师体系、支持体系) 组织体系:没有培训部,没有专门的培训人员,由人力资源的相关人员兼任,培训管理职责不清晰。以集中有限的行情或者技术支持为主,缺少针对性的管理技能培训。外派的管理里的培训多少老板的临时决策或者是满足业务部门的应急需求。(举例:1.老板的临时决策。 2.跳槽跳到小的企业。)只有初级的知识技能类和企业文化类的课程。管理类的培训基本上依赖于外训以零散类公开课为主,引进内训为辅。主要是企业老板参加外训,以观念改变以及观念普及型为主。 讲师体系:由企业的管理者和资深的技术骨干担任内部讲师。 课程体系:以业务销售和技术等专业技能、经验传承为主。而管理类型的培训基本上是依赖于外部的课程。 支持体系:由于没有钱,就买不到很好的设备, 企业特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属于创业型企业,比较关注于企业近期的经营现强于对未来发展的关注。老板的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文化,培训采购权在老板。企业里没有专职的培训部门和培训管理员。 第二个阶段,体系初建阶段 组织体系: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开始设立明确的培训部门和专职的培训管理员。而且在重要的业务部门以及人数多的部门设立专职的培训管理员。一般会是以营销为主的或者是以研发为主的公司,会在营销部门和研发部门设立专职的培训管理员。培训管理员有明确的管理工作职责。企业愿意请这样一个部门请这样的一群人,在这个地方开始进行培训体系的搭建。 课程体系:屁股决定脑袋。有了专职的人员一定要做事,开始建设企业自己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公司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盘点和评估或者直接在素质能力模型上开始规划他的课程体系。但是在管理力跟领导力上的培训几乎完全进行外购。有规划系统的选派管理人员进行公开课的外派学习。引进内训项目逐渐增多,但是依然以公开课学习为主。 讲师体系:这个时候要建立公司内、外部的讲师体系。但是,内部跟外部的讲师的职责是不同的。内部讲师与外部讲师的功能定位。“学以致用”与“用以致学”这八个字就是内部讲师与外部讲师的区别。所谓的用以致学,因为要用,所要要学,从用到学之间是百分之百的关系。比如说,我们招一个前台,那我要告诉前台怎么收发邮件,怎么去进行信息传递,因为要用,所以要学。比如在企业里建立规范化流程,因为要用所以要学。这个叫做内部讲师要做的工作。另外一个词叫学以致用,用为学了,那么你要拿回去用,从学到用之间不是严谨的百分之百的关系。如果你学到的东西,跟企业的经营理念有冲突这事用不了或者没有实施条件的用不了。他必须要跟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企业适用的绩效改进。这个事才

最新保险行业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推荐】

最新保险行业的调查报告参考范文五篇【推 荐】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变得越来越流行,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保险业更是遍地开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那保险行业的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保险行业的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调查报告范文(一) 随着资本金融全球化浪潮的迅猛推进,国际间资本流通的速度不断加快,金融业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金融业的发展不仅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起着催化、促进和巩固作用。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金融的稳定或动荡,对各国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保险业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与其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不断完善。 一. 调查目的 了解人们对保险行业的认识,购买保险的渠道以及对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的看法,从而了解现今保险业存在的问题。

二.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商贸楼、家属区、超市、北京街心公园、学校及周边人员。一般情况:被调查者有一半为男性,一半为女性。大多为中低等收入者,年龄为18-55周岁之间,以36-45周岁之间的人居多。大部分人教育程度不是很高。 三. 调查方式 我们一组4人展开调查。 调查开展的方式为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采用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40张,回收40张。 四. 调查时间 2019年4月26日到29日 五.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被调查者的资金运用情况,购买保险产品的渠道及主要原因和影响其在各保险产品间选择的因素以及接触到的保险公司等。问卷共向被调查者提出了9个问题。 六. 调查结果 根据回收的40份问卷进行统计,调查结果统计见附。 首先在第一题,对人们闲散资金的了解上,有12个选择股票,25个选择了存款,9个选择了保险产品,2个选择了奢侈品,用于公益事业的为0,6个选择用于其他用途。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在处置自己闲散资金方面多数人还是选择了运用最普通最保险的方式,即存款。而有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存款收益率低,渴望通过股票获得较高收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小组基本结论: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虽然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地理优势,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占有领导地位,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比重将不断增加,会逐步蚕食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就经营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在投资渠道放宽的背景下,有较多的改善机会。目前产险处于亏损的边缘,经营费用支出需要压缩,主要寿险公司的经营状态尚可。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偏紧,但整体偿付能力尚处于正常状态。保险市场的整体格局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我国保险密度为元,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位。当前我国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成正向关系。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省份的保险深度在2%3%之间,超过3%的有北京、上海、山西、新疆、辽宁5个地区。就代表保险业整体水平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水平差距很大。2003年发达国家保险密度平均为2764美元,约为

我国的倍,保险深度平均水平为%,大约是我国的倍。正是由于差距很大,也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表1:近几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年度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二、产险和寿险的市场份额对比 2005年1至7月间,我国保费行业实现业务收入亿元,其中寿险业务收入亿元,产险业务收入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和%,寿险业务占有显然的主导地位,但产险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身险。表2:2005年7月底我国保险行业收入构成险种收入(亿元)市场份额同比增长寿险 % % 产险 % % 合计 %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实际上,寿险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起步较晚,1982年才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开办,当年的保费收入159万元,不过该业务的发展速度很快,在整个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加,目前已稳定在75%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寿险业务的种类也不断趋于多样化,已经由80年代的几十种增加到目前的数百种。2000年以前,我国寿险市场上以传统储蓄型产品(非分红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以及补充医疗险)为主。为应对降息对寿险业务的影响,2000年后,我国寿险市场中的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产品以及万能寿险等投资险种相继上市,并取得了快速增长。相对而言,

流程成熟度模型PEMM

流程再造新工具:PEMM框架 作者:迈克尔·哈默 翻译:陈桂华为什么流程再造屡屡失败,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能力与流程不匹配。本文介绍的新工具能帮助企业解决这个问题。 “流程管理”早已成为企业日常运作的一部分。17年前,我在《哈佛商业评论》 (参见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Obliterate,1990年7/8月号) 上首次提出这一全新概念,引发了颇多争议。而如今,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在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来推行企业变革。所谓业务流程是指从原材料进入企业到产品流出企业这一运营链条上的所有工作。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不仅能够大幅提高绩效,还能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很少有企业高管会质疑这一点。事实上,各行各业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几乎都因为关注、衡量和重新设计了面向内部和外

部客户的流程,而在成本、质量、速度和赢利能力等关键指标上取得了显著改善。 不过遗憾的是,失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2000年以来,我亲历了数百家企业为了重获生机而建立或再造业务流程的过程。尽管有良好的意愿和必要的投资,但许多企业不是进展缓慢,就是成效甚微。即使是那些成功变革的企业,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守得云开见月明”。不可否认,所有的变革项目推行起来都困难重重,然而流程变革则更为艰难。一般人都以为,设计新的业务流程就是重新安排工作流程,只需要确定谁来做什么事,在哪里做,按照什么顺序来做就行了。然而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要让新流程发挥作用,企业必须从更广层面上重新界定工作,提供更多培训以支持这些工作,并培养一线员工的决策能力:还要调整奖励制度,不仅关注结果,也要考虑过程。除此之外,企业必须重塑组织文化,强调团队合作、个人责任感以及客户重要性,重新界定管理者的职责,鼓励他们监管流程,而不是监督具体活动,培养员工而不是监督员工,最后,企业需要协调信息系统,以确保跨部门流程的运行顺畅,而不只是支持单个部门。 在我研究的多数企业中,高管们常常为了流程重组而绞尽脑汁。他们知道,要发挥流程的作用,就得改变很多东西.但究竟需要改变什么,改变多少、何时改变,他们又不清楚。他们的迷茫引发了种种混乱:决策犹豫不决、计划杂乱不清,争辩无休无止、讨论无果而终,无端的自满和绝望,再三失误和重复劳动,一再延期和半途而废。他们不停地相互询问:我们是否一开头就做错了?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事情有没有进展?完成变革后,企业会呈现什么样的面貌?另外,对于哪些因素有助于推动基于流程的变革,高管们往往意

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BIM能力成熟度模型(二)(1)(1)

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 –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二)陆一昕 上次和大家一起了解了下《美国国家BIM标准V3》中提到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及11个评价维度。从本周开始,我将与您一同揭开这11个维度的神秘面纱,共同探究BIM CMM精彩的内涵和外延。今天和大家一同分享的是“数据内容(Data Richness)”。 在BIM实施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高质量的BIM模型中到底需要包含多少信息?”、“BIM数据是否可信?”、“数据有效性如何保证?”、“信息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存放和展示?”,CMM通过“数据内容”这一项关键指标,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CMM是这样定义的: 从上述定义中不难发现,BIM CMM对“数据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数据的种类、规范性、可信度、关联度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目前,国内BIM大多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1-2级),我们主要还是停留在设计阶段应用BIM,搭建一个三维模型并输入了有限的信息,解决了建筑物可视化展示和简单的碰撞检查等设计阶段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提升BIM能力成熟度呢?个人认为以下几个关键点是现阶段我们

进行能力提升的升级途径: 1.数据的完整性 BIM数据其实包含的内容可以很多,不仅仅有用来描述建筑物和构件的静态数据,还应包含大量的业务数据,甚至动态数据。业务数据是指,在设计-制造-施工-调试-交付-运维等各阶段产生的业务数据,如:业务编码、厂家信息、备品备件、WBS、安装位置、变更信息、质量监测信息、调试参数、维保维修信息等。动态数据是指在运维阶段设备产生的实时动态数据。这些数据加在一起,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BIM 数据链,能为一个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创造价值。 目前国内设计、施工、运营等各家企业都在分别做自己的BIM和平台,都希望做全做准确,但由于行业的壁垒,谁都无法靠一己之力把整个产业链上的数据做全,以致最后BIM数据被分割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要让BIM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贯通,最佳的方法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各阶段BIM数据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提交和验收,直至最后的数字化竣工移交。 这个平台可由业主方或其委托方牵头搭建,各方负责各自的数据维护,在平台上按角色进行授权管理。这样既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又可确保各方的信息安全。 2.数据权威性与责任制 数据可信度也是评价BIM应用成熟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往往我们在推行BIM 时经常会有人质疑“BIM模型里面的数据是真实的吗?和图纸完全一样吗?”,有这样的问题,本身也说明我们对BIM的理解和应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BIM数据是否可信,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明确的数据责任制度,即这些BIM数据该由谁或组织来生成并对其准确性负责。通常有一种错误的做法,BIM数据是由单独的数据录入人员来完成的,而不是真正的业务人员。这就必然会导致数据责任人不清晰,甚至最终数据失真的情况。因此,我认为数据责任人应与业务责任人保持一致,或者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做到谁生产的数据谁负责。有了能对数据准确性负责的人后,自然会提高数据的权威性。 3.数据有效性校验 为了保证BIM数据的准确、可靠,CMM对数据有效性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中包括了需要有元数据,以及对应的数据校验机制。 元数据是用来定义数据的数据,简单的说就是规定了数据类型、格式、范围值等规则,他是规范BIM数据的卡尺,是数据准入需要遵守的基础规则。当然,具体规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五个级别介绍(精)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五个级别介绍 CMM 为企业的软件过程能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进化框架, 阶梯共有五级。第一级只是一个起点,任何准备按 CMM 体系进化的企业都自然处于这个起点上,并通过它向第二级迈进。除第一级外,每一级都设定了一组目标, 如果达到了这组目标,则表明达到了这个成熟级别,可以向下一级别迈进。 从纯粹的个人行为发展到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行为… 第一级:初始级 (Initial; 第二级:可重复级 (Repeatable; 第三级:已定义级 (Defined; 第四级:受管理级 (Managed; 第五级:优化级 (Optimizing。 初始级 初始级的软件过程是未加定义的随意过程, 项目的执行是随意甚至是混乱的。也许有些企业制定了一些软件工程规范, 但若这些规范未能覆盖基本的关键过程要求, 且执行没有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保证时,那么它仍然被视为初始级。 关注点: 工作方式处于救火状态,不断的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 工作组:软件开发组、工程组; 提高: 需要建立项目过程管理,建立各种计划,开展 QA 活动。

可重复级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人们总结出软件开发的首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因此, 第二级的焦点集中在软件管理过程上。一个可管理的过程则是一个可重复的过程, 可重复的过程才能逐渐改进和成熟。可重复级的管理过程包括了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配置管理和子合同管理五个方面; 其中项目管理过程又分为计划过程和跟踪与监控过程。 通过实施这些过程,从管理角度可以看到一个按计划执行的且阶段可控的软件开发过程。 关注点: 规则化 引入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配置管理、子合同管理等; 引入工作组:测试组、评估组、质量保证组、配置管理组、合同组、文档支持组、培训组; 提高: SEPG 、建立软件过程库和文档库 已定义级 在可重复级定义了管理的基本过程, 而没有定义执行的步骤标准。在第三级则要求制定企业范围的工程化标准, 并将这些标准集成到企业软件开发标准过程中去。所有开发的项目需根据这个标准过程, 裁剪出与项目适宜的过程, 并且按照过程执行。过程的裁剪不是随意的,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企业有关人员的批准。 关注点: 文档化,标准的一致的;

2017年UBI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UBI保险行业分析 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6月

正文目录 1商业车险费改激发车险创新动力 (4) 1.1传统车险模式痛点多:赔付率高、理赔效率低 (4) 1.2商车费改全国推开,车险创新迎来爆发 (5) 1.3智能网联助力车险模式升级,UBI有望渐成主流 (7) 2UBI保险市场掀起合作浪潮,产业链协同推进加快 (10) 2.1国外UBI发展处于领先位置 (10) 2.2保险、运营商、车企掀起合作浪潮 (12) 2.3中国UBI保费拥有千亿级市场空间 (15) 3受益于UBI落地,智能网联有望驶入快车道 (16) 3.1UBI离落地已不远 (16) 3.2硬件先行,前装T-BOX最受益 (18) 3.3驾驶行为数据价值大,数据服务弹性大 (22) 4相关建议 (24) 4.1主要公司分析 (25) 5风险提示 (26)

图表目录 图表1:从各大财险公司数据看车险综合成本率高 (4) 图表2:从车险生命周期看成本增长路径 (5) 图表3:政策推动商车险费市场化改革 (6) 图表4:智能网联主推传统车险向新型车险UBI升级 (7) 图表5:UBI各级数据模型间的衔接流程 (8) 图表6:智能网联助推车险定价模式从保额定价向使用定价过渡 (9) 图表7:ADAS有效降低事故发生频率 (10) 图表8:意大利UBI渗透率最高 (11) 图表9:美国UBI保单数量最多 (11) 图表10:全球领先的UBI保险公司 (12) 图表11:UBI产业链:车载终端+运营商+数据服务+保险 (13) 图表12:险企与UBI保险产业链公司积极开展合作 (14) 图表13:目前市场上有三种主流合作模式 (15) 图表14:预计2020年UBI市场规模达到1400亿 (16) 图表15:政策强制新能源汽车必须装车载终端 (17) 图表16:政策要求建立车企、地方、国家三级监管平台 (18) 图表17:T-Box产品表 (19) 图表18:OBD产品表 (20) 图表19:T-BOX与OBD相比更有优势 (21) 图表20:2012-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21) 图表21:2012-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22) 图表22:国内多家UBI数据服务公司顺利获得融资 (23) 图表23:评驾科技已逐步建立基于UBI产业链的合作体系 (24) 图表24:驾驶行为模型是评驾科技的核心产品 (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