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前言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从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编制《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至今已有将近三年的时间,其间先后完成了15平方公里概念设计,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的核心区块规划咨询方案,以及我院于年初编制完成的核心区块控制性详规等;一些后续规划也正在逐步展开,如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规划。

2003年2月,杭州市政府颁布了《关于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杭政函《2003》24号),使该规划成为目前指导核心区块内地块开发的有效法律文件,虽然控规对地块开发的强度、指标、空间形态控制等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但对于核心区这一未来的城市新中心来说,仅有一般的控制要求是无法满足土地开发与规划管理要求的,必须通过城市设计细化城市空间、街道空间、建筑群体组合关系等内容,对每个地块提出明确的规定性指标和指导细则,才能有效指导下一步的开发建设。因此,本次规划是上一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化和补充,在遵循控规确定的功能定位、总体格局和规划结构基础上,结合正在编制的地下空间规划,提出钱江新城核心区块的城市设计要求。

第一部分背景关系

一、规划范围

二、现状概况

三、前期规划解读

四、规划任务

五、规划调整内容

六、主要设计依据

第二部分设计总则

一、整体构思

1、城市设计将为钱江新城核心区创造一个完整和谐的视觉形象:沿钱塘江以致密的高层塔楼群界定疏散开

敞的以市民中心建筑为主体构建的主轴线空间;高层群之间通过楔形绿地形成空间分隔与缓冲。

2、通过沿灵江路和新安江路所形成的风格协调的的建筑塔楼形成韵律界面,群房有统一的退界形成连续界面,界定主轴线空间,其中钱江路东南高层建筑临街并直接落地,形成挺拔的视觉感受;而钱江路西北侧高层建筑适当后退,使市民中心的形象更为突出。

3、结合轨道交通站场使地下空间向周边地块延伸,并通过地下、地面与临街裙房的二层以上空间处理形成完整的商业立体开发系统。主要的商业零售空间设置在与轨道交通站场垂直的区内支路两侧和环境优美、宁静的楔形绿地周围,尽量避免对城市主交通流向的干扰,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空间。

4、步行系统与商业零售、绿化开敞空间系统结合设置,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城市空间的同时,也为土地开发商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

5、区域内绿化空间主要功能是提供游乐和休闲的场所,在密集度高的建筑群中起到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根据其位置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环境特色:滨江绿带与高架城市阳台结合,既为人们提供主要的休闲活动空间,又成为整个核心区的沿江绿色基座;楔形绿地则是高层建筑群之间的主要缓冲空间,将滨江绿带引入城市内部;而主轴线空间内通过建筑、广场、绿化空间的结合多层次立体化的处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

6、增强地区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并主要由轨道交通与常规地面公交结合,共同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为地区提供充足的停车空间。

7、充分考虑各街道景观和钱塘江天际线,沿富春江路形成硬质街道景观,整合高层建筑与标志性建筑的关系。既要考虑现状高层建筑周围地块与之组合关系,又要强调整个核心区城市空间的整体性。

8、充分利用城市地标的标志性作用,以市民中心为核心空间,向四周辐射组织若干条视线通廊,它们或为建筑围合形成的硬质景观通廊、或为绿化为主构成的街道通廊,或以标志性建筑作为视线的另一个焦点,从而丰富城市空间。

二、功能结构

以城市主轴线、富春江路发展次轴线和两条楔入城市的绿带为纽带和分隔,形成由六个中心、两个居住社区、两个混合功能发展区、两条旅游服务走廊、三条金融商贸走廊和两条购物走廊构成的功能框架,具体来说:

六中心:规划将在钱江新城核心区范围内构筑六大类中心,它们既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的建筑围合性,又通过道路、绿化相互联系在一起。

行政中心——市民中心

文化中心——杭州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与地下的波浪文化城构成

开放性休闲活动中心——中央公园和两块楔形绿地

商业中心——与轨道交通站场结合设置的奉化江主中心和新安江副中心

一个会展中心和四个办公商务中心。

居住社区:即位于中央公园两侧的观音塘社区和采荷社区;

混合功能发展区:核心区周边的沿清江路和庆春东路、钱江路局部地区强调功能的混合性,由商务办公、酒店式公寓、宾馆、裙房商业等多种功能构成。

旅游服务走廊:即在主轴线两侧沿钱塘江边结合高架城市阳台设置的宾馆、酒店式公寓带,与滨江绿带、休闲服务设施一起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空间区域;

金融商务走廊:沿富春江路、新安江路和灵江路形成三条以金融、证券、高档商务办公、知名企业总部构成的金融商务带,它们处于核心区的显要位置,将成为体现新中心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群。

购物走廊:结合地下空间规划中的新安江中心和奉化江中心,在地面利用区内支路形成两个购物商业步行街。

三、功能布局

1、主轴线区内保留原控规中明确的布局结构不变,在现状杭州大剧院对面地块布置一50-60米高的国际会议中心,建筑形态为与剧院建筑协调设计成一半球体,寓意“日月同辉”,衬托着杭州未来的行政管理中心——由6幢100米高层围合的市民中心,打破了常规的严肃、稳重、庄严的建筑布局,形成与杭州城市特色相符合的均衡而不失自由,稳重而不失灵活的环境空间。

2、中央公园内建筑组合灵活而赋予韵律感,并尽量靠近城市主干道布置,中部留出大面积由绿化和自然水面形成的开敞空间,将人的视线引向市民中心。建筑功能以办公为主,下部通过建筑灰空间的处理,增加休闲、商业服务、文化活动内容,使建筑内外环境融为一体。

3、主轴线两侧区域均以楔型绿地为界分为西南、东北两部分。总体上说,靠近新安江路和灵江路的区块功能比较单一,地铁站场附近建筑的裙房及地下部分考虑与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衔接并利用人流量大的优势设置一些商业零售、中高档餐饮业等公共活动空间,塔楼部分以金融、证券大厦、企业总部办公楼、高档商务楼为主;西南部分功能相对混合,宾馆、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商业服务设施等各功能均有设置,立足于为小型企业和SOHO 一族提供办公场所。

4、富春江路西北侧直临道路,沿线设置金融、证券、企业总部的办公大楼为主,建筑内部功能单一,以利于创造高雅而有气势的中心区形象;富春江路东南侧地块与新塘河相临,通过若干个下沉广场与地下的富春江购物走廊连接,赋予了沿河地带更多的活力和人流活动机会,因此设计建议沿河地块裙房部分应具有丰富的商业业态,塔楼部分以办公、写字楼为主。

5、沿钱塘江的几个地块在主轴线两侧和城市阳台两侧或与城市阳台结合设置的建筑以四星级以上的宾馆为主,兼容酒店式公寓,以利于城市阳台等地区的公共开放性,其他地区可以安排酒店式公寓。建筑裙房部分的处理充分考虑了与高架城市阳台、楔型绿地的衔接和空间穿插渗透,形成完整连续的城市空间。

6、会展中心区块由两个地块组成,其中沿庆春东路地块交通条件优越,周边均为主要城市道路,便于交通疏散,因此设计考虑安排了一个大型主展馆和四个小型的副展馆,同时为减少会展集中的车流、人流对城市交通造成干扰,将主要的车行入口、停车场和室外展览场地设置在奉化江路沿线,并以主展馆为对景在配套区块内形成半封闭的小绿化广场,将两个地块在空间上组织成为一个整体。此外,配套区块内划分为七个小地块,分别安排有金融、商务办公、宾馆、会议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功能,各建筑围绕绿化广场布局,成为开敞空间的限定界面。

四、道路交通

1、道路分类:

快速路:秋涛路、清江路

主干路:庆春东路、钱江路、新塘路、新安江路、灵江路

次干路:富春江路、之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暂定)、椒江路

支路:红线宽度20—26米

区内支路:车行道宽度7-9米,具体来说:

本次规划确定的区内支路划入地块,考虑到提高整体环境的需要,大部分支路将采用与建筑色彩、风格相协调的路面铺装材料和铺装色彩,因此设计中只考虑的机动车道的宽度,而人行道将结合建筑后退部分统一设计。规划确定:

沿新塘河设置连通的宽度7米的道路;

沿主干道和快速路边50米宽的绿带内侧设置宽度9米的辅道;

双向通行的机动车道宽度要求在9米以上;

中央设隔离带的区内支路,其两侧机动车道的宽度要求达到6米以上。

2、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

(1)轨道交通

目前,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还处于调整阶段,尚有许多不定因素,但对经过钱江新城核心区的线路已经过多次讨论,本次规划仍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场位置考虑与周边地上、地下空间的关系。同时,为加强轨道交通站与城市主轴线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的关系,本设计中将原位于新安江路单侧的新安江路站移至道路交叉口处。

(2)公交站场

结合规划轨道交通站的位置及地块的用地性质,在富春江路与奉化江路交叉口的东南角设置公交中心站,约11936平方米,在富春江路与新安江路交叉口的西南楔形绿地内设置公交首末站,约5300平方米,方便轨道交通与公交的换乘。

考虑到该两处公交站均位于楔形绿地内,和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及对景处,地面露天的公交站场对城市景观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破坏了楔形绿地的整体性,因此本设计要求两公交站场应与绿地统一规划设计,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设置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建议允许在尽量减少地面设施的前提下结合公交枢纽设置地下或半地下的商业服务设施,考虑到该因素,本设计将该两处市政设施用地在原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范围扩大。

3、停车、卸货区与交通出入口方位

所有配建停车位均根据规范要求设于区内建筑的地下车库内及建筑围合内部绿化的地下部分;根据控规,本设计范围内共有6处独立设置的社会停车场,它们或利用高架平台下部空间,或与周边建筑、城市绿地结合设置。结合地下空间概念规划,设计建议高层建筑均设置3-4层的地下空间,用于停车库、货车装卸和商业用途等。

规划要求尽量使用区块内的通道作为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以保持临主要街路建筑立面的完整性并减少对其他通过性车辆的交通干扰。

公共停车——除社会停车场外,建筑本身配建的地下车库不但为雇员开放,还可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向一般公众开放,(如白天向雇员开放,夜间和周末向区内居民、游客开放等)以提高车库的利用率。出入口均采用“右进右出”方式。大型旅游停车——钱江新城核心区内对旅游业的吸引主要来自观钱塘江潮汐、购物、展览几方面,因此滨江地区、主轴线空间和商业街区成为主要的吸引点。针对这种特性,规划建议在高架平台下部和新塘路西侧的社会停车场用地内安排大型旅游的停车位。

临时停车区——各区块内均应设置满足规范要求的地面临时停车位,具体位置应考虑出入方便并避免对主要城市交通造成干扰,因此本规划考虑设在城市次干道、支路两侧的开发地块内。

卸货与服务区——区内建筑的卸货与服务区应设于地下,由区块内通路出入。卸货区的面积与建筑的使用面积有关。根据多伦多市的标准,办公楼的平均卸货面积为每货车位35平方米,小型建筑的总卸货区约为其总建筑面积的5%左右,大型建筑的卸货区面积可少于总建筑面积的1%。商业设施每货车位面积平均约为40平方米,总的卸货区平均面积约占总建筑面积的8%左右。地面设置的临时卸货停车区域应注意与主要人流出入口的避让,设在车流和人流量小的区段内。

(临时停车与卸货区、交通出入口方位组织详见图纸)

五、商业与步行系统

1、商业设施

核心区块步行系统的建立与商业形态构成、绿化开敞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概念,设计中在确定商业发展地段的位置时也综合考虑了周边的环境条件,因此提出沿新塘河、沿楔型绿地设置停留性强的商业功能,如咖啡馆、酒吧、各种餐厅等,而在区块内部通过建筑群体组合形成内向型的步行商业街区,设置服装零售、高档精品店等功能。

总体来看,整个核心区的商业街区结合地下空间形成了“一横两纵”的构成形态,即沿富春江路地下在两个轨道交通枢纽站之间设置横向的购物走廊,将围绕轨道交通枢纽点布置的两个纵向商业街区联系起来,同时通过几个下沉广场的设置使地上与地下空间联系起来,将商业活动串联起来。纵向上,在综合考虑商业集聚性、与航海路商业衔接、与周边建筑功能关系的情况下,建议核心区形成奉化江路北地块的商业为主,新安江路与曹娥江路之间商业为辅的布局形态,同时构筑立体层次的步行系统。

(1)地下步行商业——主要布置在地下一层,通过富春江购物走廊将奉化江中心和新安江中心一主一次两个商业区域与中部的波浪文化城联系起来(具体参见地下空间概念规划)。

(2)地面层商业设施:结合地下商业设施,形成两大区块、两条步行商业街,三条休闲商业带,零售店面沿城市和区内支路线状分布的特征:

两大区块:即在地下奉化江中心和新安江中心的地面部分形成两个主要的商业区,其中奉化江中心将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新安江中心以高档精品主题店、旗舰店为主;

两条步行商业街:分别位于奉化江中心内和原航海路位置,可考虑为不完全步行商业街模式;

三条休闲商业带:在新塘河、两个楔形绿带沿线形成;

零售商业:主要为核心区内的工作人员、外来游客、公寓服务的商业设施,沿着区内的大小支路分布。

在商业设施的垂直分布上:

街道平面层的商业设施——是直接通向街道的商业设施,这种商业设施在裙房的四周(沿城市主干道的除外)均可设置,只是根据环境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商业功能。

建筑首层以上的商业设施——分两种情况,其一为出入口设在建筑地面层,如餐厅、咖啡厅等,建议布置在沿河、沿绿化开敞空间等外环境好的地段;其二为直接开向各层的商业零售店面,基本位于步行商业街的两侧,通过建筑间的天桥连通。

2、步行系统

以城市主轴线为步行主区域,以楔形绿地和滨江地区作为步行次区域,并在三个高架城市阳台处交汇;

沿新塘河和规划四号路、九号路形成以市民中心为对景的休闲散步道;

形成两个主要的步行商业街;

通过建筑的围合形成若干个半开敞公共活动空间节点

六、绿化开敞空间

设计区域内的绿化开敞空间系统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滨江绿带与高架“城市阳台”

从滨江地区的总体环境来看,绿带与“城市阳台”只是其组成部分之一,还应把周边建筑、道路与广场共同纳入到整个滨江环境空间之中。而滨江绿带的性质和功能也是由周边建筑的性质所决定。设计考虑核心区段的滨江空间与沿江其他地段相比应该拥有鲜明的个性,这不仅体现在三个高架阳台形成了高低错落的空间层次,还表现在绿化配置的多样性和丰富的季相景观,建筑、楔型绿地与城市阳台的空间组合、竖向关系。

规划认为核心区段的滨江绿化应该体现郁郁葱葱、疏密结合的布置原则。即主轴线两侧绿化种植多而浓密,与建筑结合的高架阳台疏密适中,成为市民纳凉、休憩与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各种活动设施散布于树林间;与之相对比,在主轴线处空间豁然开朗,视线完全打开,在以硬质景观构成的空间环境中为市民提供观赏江景和杭

州城市中心形象的舞台。一条散步大道沿江设置,局部或向内蜿蜒,或空间放大与广场连为一体,将各功能空间串联起来。

2、市民广场

作为杭州连接西湖与钱塘江“ 城市轴线”的结束点,该广场形成了以100米高的市民中心为主体,以“日月同辉”建筑为辅,绿化与铺地、广场、水体穿插渗透的开敞空间。由于广场内建筑建成后必将吸引大量的人流,加上轨道交通站及附近办公、外来办事人员的穿梭来往,使这里将成为核心区人流最密集的地区。因此设计强调广场在与钱塘江垂直的主轴线空间方向上以铺地、草坪为主,通过水体和列植的树木将人流引向江边;在与主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建筑之间可通过树木的密植改善广场生态小气候,增加绿化遮荫空间。

3、中央公园

从景观上看,是观赏现代化杭州城市中心的主要开敞空间,也是市民中心西北部的重要开敞空间;从使用上分析,这里白天将成为上班族休息、交往的重要场所,清晨和夜晚又将是周边居民生活休闲、散步的重要场所,因此其绿化设计应更多的体现对人的关怀,同时兼顾不同视点了望新城风貌的景观要求,形成以两侧密林与建筑结合限定中部开敞大气的绿化空间的布局形态。这种处理手法使两侧围绕建筑内的各种商业、休闲设施所进行的活动更加安静和相对独立,中部通过水面与疏林草坪构成的活动空间更加开阔,满足了不同的人流活动要求,同时在景观上形成了建筑在花园中的感觉而不致过于突兀。

4、楔型绿地

是改善高层林立的建筑群内部生态环境的重要地区,在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内,将通过大量绿化、自然起伏的地形以及水面形成供人们漫步、交往的活动空间。设计中利用现状条件将新塘河水体引入绿地,水面周围环境适当开敞,大部分草坪、游步道和休憩设施沿线布置,其外围以茂密的树林界定空间并自然为休憩的人们提供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此外,设计考虑整个绿地地形起伏变化呈西北向东南逐渐抬高的趋势,最终通过天桥与滨江高架阳台自然连通,保证步行系统不受之江路交通的干扰。

5、滨河绿带

考虑到与周边建筑环境的相互借景,新塘河滨河地带的设计中更加强调人的活动和对道路噪声的遮挡,因此靠道路侧以乔木、灌木结合的绿地为主,中间穿插少量的游步道;而靠建筑一侧以铺地、草坪为主,辅以孤植或丛植的景观树种,沿河岸设计亲水河埠头和下沉式广场,丰富空间层次,并有利于将轨道交通人流和地下商业走廊人流自然引向地面。

6、街道绿化

街道绿化是整个核心区的基本绿化,为体现核心区道路景观特色,设计考虑主干道尽量设计为双排行道树,次干道及支路通过单排行道树与各季节花坛组合体现不同的风格。

本设计重点在与灵江路和新安江路垂直的两条支路上以市民中心为对景形成以休闲散步为主的生活性林荫道,强化地区形象,同时缓解高层建筑林立造成对街道空间的压抑感。

七、空间景观构架

1、景观骨架:由城市主轴线和富春江路形成核心区“十”字形景观主骨架,将中央公园、市民中心和波浪文化城三个主要的公共开敞空间串联起来;

2、绿轴与水轴:沿规划4号路和9号路通过自然流畅的绿化与休闲步道结合形成以市民中心为对景的绿轴,并在另一端以街头绿化广场结束;沿之江大堤以观江为目标形成水轴,沿线绿化结合高架城市阳台伴随地形的起伏而富于变化,创造不同视角与环境的观江氛围。

3、界面:沿富春江路、新安江路、灵江路形成连续界面,采取统一的建筑后退、连续的裙房与建筑布置;沿庆春东路、清江路、曹娥江路、奉化江路形成韵律界面,注重高层建筑的组合关系与韵律感的塑造。

4、标志性节点:设计中结合现状建筑形成三组高层群,成为整个核心区的标志。

5、视线组织:重点考虑主要道路与标志性建筑之间的视线通廊,包括钱江路、新安江路与市民中心的视线、灵江路与高层标志性建筑群的视线等

八、开发容量与人口预测

(一)地块开发规划指标与技术经济指标

1、地块开发控制指标

根据《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次规划区域各地块的各项指标控制要求,本次城市设计中对具体大地块进行了细分,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块的用地划分和开发容量控制,具体见附表三。

钱江新城核心区区块开发容量一览表(表一);

规划用地平衡表(表二);

地块指标一览表(表三);

2、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具体见附表四

(二)商业、旅馆规模预测

考虑到核心区新安江路和灵江路所围合的范围(C区)主要建筑为市民中心和大剧院等文化类建筑,包括F 区内的会展中心,它们所提供的外来就业岗位相对较少,也很难预测,因此对建筑容量与就业人口预测时将不重点考虑这方面因素,但在进行旅馆、商业面积测算时兼顾它们的使用要求和对外来人员的吸引。根据本设计,核心区总建筑面积约730万平方米,扣除规划和保留的住宅及其配套建筑面积56.6万平方米,和文化、展览、会议中心、市民中心、大剧院及预留用地建筑面积约56.5万平方米,规划的金融商务、办公、商业、宾馆、酒店式公寓等建筑面积共约617万平方米(含保留的约27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

根据国内外大多数CBD测算就业岗位的经验,一般平均每就业岗位为25-30平方米,则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可提供就业岗位约20-25万个,其中规划提供约19-24万个。

1、旅馆面积预测

旅馆面积的预测是基于核心区的总就业人数的,其比率为每25个就业机会需要一间客房,这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

上海陆家嘴中心区采用25个就业岗位一间的预测值,与之相比,钱江新城核心区作为商务中心虽然在等级、地位及对外来联络工作人员的吸引上不及上海陆家嘴,但它位于钱塘江边,是发展杭州城市型旅游、会展旅游、新文化旅游的新增长点,杭州作为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历来充满着对游客的吸引力,加上核心区内商务、商业、文化、会展等多种设施共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必然会为这里的旅馆业带来商机。因此,规划认为以总就业职位20-25万个计算,将导致8000-10000间客房的需求。

核心区内应该设置四星、五星级的大、中型旅馆,沿江地带安排300间左右的中型宾馆,其余地区每旅馆客房数要求在500间以上,按照一般每客房建筑面积为85-100平方米(包括门厅、大堂、会议室与会议大厅、餐馆等)计算,则规划区域内的旅馆面积约为80-85万平方米。

规划建议:

钱塘江绿带内安排8-10个60米高的点式旅馆,总客房数在1500间左右。

会展中心附近应至少设置一个规模在1000间以上的旅馆。

在A、B、D、E四个区块内均应设置一个规模在1000间以上的旅馆。

可设置与商务办公建筑结合的宾馆设施,但必须处理好内部交通组织与出入口。

2、商业面积预测

西方大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商业出租面积可达到每就业岗位4平方米左右,如加拿大多伦多市中心区商业面积约为每就业职位3.6平方米,基于这一原则,考虑到设在钱江新城核心区内的地面商业将以零售和精品店形式为主的,大规模购物中心和超市较少,而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较为突出,因此其预测指标相对略低,建议采用3平方米/就业岗位,则规划区域内须提供60-75万平方米的商业出租面积,或75-90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面积,其中包括了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地下、沿街以及裙房上层的商业空间。

规划建议:

1、地下波浪文化城、新安江中心、奉化江中心、富春江购物走廊将有商业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含私人开发部分);

2、地面层奉化江商业中心、新安江商业中心及沿支路路的零售店面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3、地上二层以上商业建筑面积15-20万平方米。

(三)就业与人口预测

钱江新城核心区是杭州目前规划的办公建筑最集中的地区,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就业中心,预测到2020年区内总建筑面积约730万平方米,其中商务楼、金融中心、办公综合楼的建筑面积比例占到总建筑面积的60%,居住总就业人数在20-25万人左右,其中70%将工作于各类金融与办公楼内,作为比较,多伦多市中心区办公楼就业人数约为总就业人数的62%,陆家嘴为73%。

1、办公楼类就业人数——综合使用中的办公、金融办公和一般办公等

基于每25平方米/职位的测算基数,高于上海(18平方米/人),而接近多伦多(23平方米/人)同时,在估算就业人口时,采用标准空置率为5%。则办公类就业人数为16.6万人

2、旅馆业从业人员

每客房一个就业职位,即8000-10000个。

3、商业零售业就业人数

分别预测全职人员和兼职人员,主要基于西方国家现行模式——即商店兼职人员比例较大而得出的,比例如下:

每38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有1个全职岗位;

每6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有1个兼职岗位。

以上比率参照多伦多1992年经验数据:即中心区每58平方米一个全职,每89平方米一个兼职,本预测根据上海预测数字而降低标准是因为:

本地区大量人口与低人工的现状;

中国有迎宾等辅助工作的传统;

有开设规模小而雇员/面积比率较高的商店的趋势。

根据上述预测,商业零售业应有全职人员2-2.3万人,兼职人员1.2-1.5万人,整个商业零售业从业人员约3.5万人。

4、居住人口预测

区域内的居住性建筑分两类:

一是豪华公寓,供家庭使用,居住者为本地居民,每户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每户按3人计;目前规划范围内规划有居住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650户;

另一类是酒店式公寓,可住可商(SOHO),供商务人士使用,居住者大多为长驻人员,但非本地居民,按照每户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含公共部分和服务面积),每户2人计;假定建设酒店式公寓60万平方米,约则有6000个标准单位,提供居住人口8000-12000人左右。

第四部分城市设计导则

一、区域设计导则

1、商务办公区;

3 、绿化公园

空间的引导和联系水体

[返回]

二、地面层的规划目标和设计标准

1、商业设施

规划要求沿城市次要道路和支路的建筑在底层设置商店,特别在临河、沿楔形绿地和两个商业中心的街区周边,商店应占到80%的比例,其深度至少应为10米,高度至少在6米,最多不超过14-17米,商店的入口间距不超过10米。

临街建筑商店部位的外墙至少应有60% 的面积是玻璃,便于陈列商品。商店的门面和橱窗应包含在骑楼的设计范围内。

商店的标志和其他批准的悬挂物应限制在距离骑楼顶部1.5m 的范围内。骑楼的墙上安装专门设计的街灯,其他标志的设计必须考虑这些街灯。

2、建筑入口及门厅

楔形绿地周围、沿富春江路和规划 4 号路、九号路两侧的办公楼及其他建筑应把正门和大厅设在临街的一面。入口宽度在10m-15m 左右(或建筑正面长度的15% ),高度至少为6m ,但不得超过3 层的高度。入口的设计必须有特色,而且与所在街道的整体设计相辅相成。

3、骑楼

骑楼是使街头气氛活跃、面向行人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室内外环境沟

通的纽带。因此在规定的地方,骑楼在整个街区必须连续不断,而且应与

相邻的人行道连通。建议所有临街设置零售店面的建筑均设置骑楼,特别

是沿富春江路和楔形绿地的周边道路及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同时从建

筑立面线开始,应将骑楼作为建筑外墙设计的一部分,宽度应控制在 3 至

6m 之间,高度限制在6m 至14m 之间。

4、停车场入口及设置

要求核心区内的各类停车场设在地下,入口主要安排在城市支路上,离两条道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至少应有25m 远,宽度不超过8m ,若必须设置在主要道路上,则必须组织右进右出。

本规划允许每一地块设置少量地面临时停车泊位,其位置应尽可能安排在街区中间隐蔽地段,对所在地段的整体设计起促进作用,而且不暴露于街景之中。

楔形绿地周围道路和新塘河沿线辅道上尽量不设置机动车入口。

三、街道设计准则

( 1 )之江路:在控规中对该条道路的定位是城市次干路,兼有交通与旅游服务功能。核心区段的之江路上部有三个大型的城市阳台高架而过,从现状标高看也无法看到钱塘江,因此其街道景观重点放在空间开合的处理和高架阳台跨越道路形态的处理上。为避免形成“隧道”的感觉,应在大面积架过道路的“阳台”上开设部分采光孔,通过日照和采光孔形式的变化赋予之江路上丰富的光效果。

( 2 )富春江路:与新塘河一起总宽度达到110 米以上,核

心区内的超高层建筑大多沿该道路设置。从减小道路尺度和区位条

件综合考虑,规划建议该道路建设成为整个核心区块的林荫道,两

侧形成双排行道树;人行道铺装、街道家具小品的设置经过精心设

计。从街道空间看,为了衬托市民中心及广场这一主空间的开敞,

其两侧通过统一的建筑退界和裙房高度控制形成连续界面,并在楔

型绿地附近做局部变化。

( 3 )新安江路与灵江路:是由西湖周围到达钱塘江地区的最重要的两条景

观道路。通过两侧20 米绿带范围的花坛、草坪设计和行道树种植体现其道路景

观特色。要求其西南侧沿街建筑裙房设计应通过统一的高度控制和底层空间处理

增强街道连续感,起到强烈的界定空间的作用,而将视线自然导向由市民中心、

大剧院等建筑构成的开敞的市民广场空间。在处理西南侧建筑轮廓线上,将最高

层建筑置于富春江路东南侧,以此为至高点,向沿江地区建筑高度呈逐渐降低的

趋势,而向城市方向到秋涛路段则通过100 米高度上下小的起伏界定着“城市轴线”空间。

( 4 )钱江路:作为城市主干路,通过50 米宽的绿化带界定了核心区内开发强度最高的区块空间,也为人们欣赏现代化的杭州城市新中心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因此在沿路的绿化设计中,建议以绿地花坛草坪为主,其中种植少量乔木以保证视线的通透性。沿路建筑以点式为主,以增加空间层次和纵深感。而在钱江路的另一侧为现状观音塘小区住宅,在控规中提出对该地块进行二次改造,形成高层住宅建筑与绿化穿插的住区景观,将住区内绿化景观引入街道,梅花沿街空间景观。

( 5 )城市次干路与支路

( 6 )商业步行街与区内景观性道路

四、建筑设计要求

对建筑外部形态的规定涉及到建筑体积、建筑群和建筑形式,通过对街墙立面和塔楼两方面进行控制,强化街道和公共空间的框架,形成特色鲜明、统一求变的空中轮廓。

1、街墙立面控制

优美的街道环境是由面向街道的各类建筑构成的,沿人行道布置的建筑还确定了城市开放空间界限,为各建筑内的活动建立了一种密切的关系。

本区所有建筑都应建在地块范围内,但为了增强富春江路、新安江路和灵江路等核心区内最重要地区的城市风格,要求建筑的塔楼和裙房建至建筑控制线处;其中塔楼临街设置尽量不后退,其街墙立面高度控制在40m 至45m 之间,以上部分可以后退并控制在1.5m 至3m 。对裙房部分即地面到14 至17m 高处之间的建筑部位,要求其外墙至少应有40% 的面积使用石料或铸石外墙。在规定由商店构成街墙立面的地方,建筑外墙60% 的面积应安装玻璃门窗。建筑裙房部分选择的建筑材料表面的质地和立体感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塔楼设计标准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前言 在世纪之交,杭州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开始实施跨江、沿江发展新战略,城市空间从围绕西湖建设发展的“西湖时代”正式跨入以钱塘江沿岸为依托,两岸夹江联动发展的“钱塘江时代”。作为这一转折的标志,在钱塘江北岸滨江地带建设15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成为新世纪杭州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钱江新城的核心地段,经过几轮规划和一系列分析论证后,其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4.01平方公里,目前杭州大剧院和部分区域性基础设施已先期启动,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又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国际咨询”方案等,为有利于将上述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并指导下一步各具体区块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特编制本规划。 2003年1月30日,由杭州市政府组织,在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了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规划审查会,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规划文件以该会议纪要(见附件)为依据,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该正式文本。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三年三月

第一部分回顾与总结

回顾与总结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 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 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建设阶段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非最终规划文件,在该规划基础上还将进行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数字新城规划等内容,核心区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外围的交通分析研究、轨道交通线路研究、市政工程设施研究等大量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行。 二、规划解读 1

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

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其中甚至包括乞丐和拾荒 者。 杭州图书馆此举是为数不多温馨的事情。对于有读者曾投诉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褚树青的回答是:“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这样的回答, 所体现的正是“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乞丐也罢拾荒者也罢,他们同样有求知的渴望和权利。他们之所以成为了乞丐和拾荒者并不是他们先天的素质出了问题,而是在于他们后天的知识获取不够,这种获取不够,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当他们有了强烈的知识获取渴望时,从哪里去获取知识?只有借助于国家能为他们提供“免费午餐”,让他们能与正常人一样进入图书馆,才是再好不过的了。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公民身份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获取知识的权利也不以人的身份贵贱来衡量。乞丐和拾荒者,有权利享受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当然包括有享受文化知识的获取权利。图书馆是用于公民求知的公益设施、公共资源,只要乞丐和拾荒者遵守图书馆管理规章,就该允许他们进入图书馆看书、看报获取知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本身是投诉者对乞丐和拾荒者公民人格的歧视,是欠公允 的。 其实,给予公平的社会求知环境,再穷的人也可能成功。世界上不少名人曾经也是乞丐或拾荒者,只因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这个国家赋予的平等的求知权利。安德鲁·卡内基,本是苏格兰的一个穷孩子,13岁那年,怀着对美国的向往,卡内基和家人来到美国。到免费的图书馆阅读图书和进夜校学习,成了他后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成就了这位世界钢铁工业巨富。

钱江新城二期介绍

1)地理位置与定位 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一期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钱江新城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信息、商业、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发挥着中央商务区所具有的综合服务、生产创新和要素集散等作用。重点将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息、咨询等行业,鼓励发展物流、商业、文化体育、住宅等产业,吸引全球的大公司、大集团总部入住新城。钱江新城代表了新世纪杭州大都市的形象和风貌。 钱江新城二期比邻钱江新城一期核心区,北依高铁都市门户城东新城,东接下沙副城;东至九田路与和睦港、南至钱塘江、西接钱江新城一期、北至艮山东路,二期总用地面积为7.86平方公里(含钱江金融城用地0.76平方公里),总出让地块85宗,出让土地面积约2920亩,其中出让住宅36宗,出让土地面积约1760亩。 按照与一期功能互补的定位(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二期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整个区域没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只有居住和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第三产业。也就是说,钱江新城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而二期作为一期的功能配套,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二期致力于通过对用地功能区块的划分和路网系统的完善,逐步建成高品质、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现代化城区,同时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钱江

新城整体城市功能和发展格局。 2)二期规划 钱江新城二期的规划,由钱江二桥分为东西两部分。在钱江二桥西侧的范围内为三堡、景芳单元,东侧范围为扩容区块。 1、三堡地块 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东至二号巷、南至钱江路、北至景芳路和昙花庵路、西至钱潮路,与钱江金融城和渔人码头隔钱江路咫尺相望。 钱江新城二期——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运河以东主要涉及三堡单元中部居住区,运河以西主要涉及景芳单元滨河商贸区、钱江苑组团区域,均位于单元规划核

最新4杭州市钱江新城规划技术规定汇总

4杭州市钱江新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 规划建设管理导则 (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地性质分类、使用兼容性和地块出让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边界控制 第五章建筑设计和景观控制 第六章基地绿化和交通组织 第七章特定区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开发建设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指导地块出让与建筑设计,促进新城建设协调有序进行,根据有关法规,结合钱江新城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钱江新城核心区(4.02平方公里)范围内各项新建及改(扩)建、临时建设工程。本导则第七章的规定适用于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功能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和景观特征,应当根据批准的所在地段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确定,其中城市景观还应满足计算机虚拟现实模拟系统仿真效果要求。 第四条依据: 1、《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3、《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 *4、《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步行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5、《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景观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6、市委[2003]20号文件(2003年10月2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若干意见”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8、《杭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等相关规范、标准 注:*为正在编制中

第二章土地使用和地块出让 第五条核心区建设用地,按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除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明确划分外,根据中心区土地开发功能的混合性和城市景观特征,为增强规划弹性与可操作性,增加如下用地性质代码: 用地性质代码及适用范围 注:地块内标有两种用地代码,为综合建设用地,可容许两种用地性质的兼容。 第六条土地使用相容性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划调整的有关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后执行。

钱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一、规划的背景与内容 1.项目的由来 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跨江南下,疏解老城;沿江东进,建设新城;西进北上,发展旅游,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的发展格局。1996年和2001年的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使杭州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由酝酿阶段进入了分期实施的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年打好基础、五年基本成形、八年全面竣工”的目标,杭州市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围绕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各类规划设计,与此同时,位于江滨城市新中心核心地段的杭州大剧院和区域性基础设施于2001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规划设计有着较好的基础。《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江干分区规划》、《杭州市上城分区规划》、《杭州市近江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望江热电厂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干区运河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新塘路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招投标汇总方案》等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的规划设计手段对江滨城市新中心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研究与规划。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启动建设,将对杭州城市总体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由秋涛路、艮山路两条城市快速路和铁路东线及钱塘江所围合的区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将上述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块,统一编制整体协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既是加速江滨城市新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加速以江滨城市新中心为核心的钱江新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由鉴于此,杭州市规划局将钱江新城的规划范围扩大为由姚江路、钱江二桥、之江路、秋涛路、艮山路所围合的区域,面积约16.8平方公里。 2.本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规划方案招标文件对本规划设计提出的要求是: (1)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所涉及的相关规划、国家法规和规定;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的原则要求。 (2)对规划范围内的各项用地通盘考虑,特别处理好城市新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合理组织规划区域内路网,理顺与外围道路的关系;对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修改和建设性意见。 (3)充分考虑钱塘江沿江景观的要求,对运河沿线提出合理的开发方案。 (4)提出钱江新城的主要节点空间,并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根据上述要求,并从更大的区域范围认真分析了杭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钱江新城功能和容量等各方面的变化,参考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的有关专题研究和概念规划文件及相关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确定本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1)根据钱江新城在杭州新市区的空间区位和增强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力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并确定钱江新城的功能定位; (2)在综合分析规划范围内地块的区位、景观、交通、用地等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组织钱江新城的总体规划布局; (3)从新老中心的功能联系要求出发,进一步协调钱江新城在道路交通、景观等方面与整个城市的相互关系; (4)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钱塘江、运河的景观资源,并以此构筑钱江新城的主要景观节点空间,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5)以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为基础,认真分析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进行规划范围内功能分区及空间组织的必要调整;

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城市设计文本

部门五所2006 年12 月6日部门负责人签字 项目资料负责人姓名金瓯签字 电话或分机号8830 提供图纸的共享目录名、路径 说明: 对于提供的资料“项目资料负责人”应认真校对,以免发生印刷的书籍出现错误而无法挽回。尤其对于合作设计单位名称与承担角色,建设单位名称等涉及法律问题的内容应严格校对把关。本页必须以纸面形式打印,“项目资料负责人”与部门负责人签字。 文化建筑 项目主要资料 项目名称(全称)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之江路下穿及滨江景观绿化(城市阳台)(必填!) 英文名称CITY BALCONY (如有请提供) 英文名称Hangzhou Qianjiang New CBD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如有请提供) 合作设计单位名称OBERMEYER PLANEN+BERATEN (含结构、机电)(必填!)合作设计单位承担角色方案设计 用途(即建设性质)展览,休闲,观潮(必填!) 项目进展阶段在建(完成、在建、方案)(必填!) 建设地点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新安江路,之江路(尽可能详细)(必填!) 建设面积规模用地面积65950 m2(必填!) 总建筑面积23233 m2(必填!)

主体建筑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钢结构(必填!) 主要外装修材料玻璃,石材,金属板(必填!) 一、项目特点及概况(约250字) 本工程是一座公益性的城市博物馆,是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座落于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内,东面为灵江路,西南为新安江路,北接波浪文化城,南挑于钱塘江上,建设用地面积为65950m2。 本工程沿江面长约322米,大部分架空于江面上,最远点突出江堤约76米。本工程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的中轴线的终点,是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波浪文化城的延续城市阳台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城市与钱塘江连接,它标志着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转变。 本工程建筑面积23233 m2,共一层(下部大部分架空于江面),大屋面距江面15.69m。一层主要功能为展览、旅游、观光、休闲,二层为开放式观景平台。 二、分类资料 1、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总面积65950 m2 总建筑面积23233 m2 地上23201 m2 地下32 m2 建筑占地面积30225 m2 绿地面积5000 m2 水池面积290 m2 容积率35 % 汽车停车位(辆)13辆,地上13 辆、地下0辆 2、技术参数分类 分类资料的经济技术指标可根据具体建筑特点做适当调整。 2.1、建筑名称(如:裙房) 分层面积:首层22840 m2 建筑高度:主楼屋面12.05 m、檐口顶16.6 m、 建筑层数:地上 1 层(局部架空于江面) 层高:一层 6.2 m、吊顶下净高 2.8~3.5 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