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体解剖-肠道

大体解剖-肠道

大体解剖-肠道
大体解剖-肠道

肠道—系统解剖(图文)

一、小肠

小肠(small intestine)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盘曲在腹腔的中、下部,上接幽门,下续盲肠,成人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duodenum)为小肠的首段,上接胃的幽门,下续空肠,长约25cm。除起始部和终端外,其余部分都紧贴腹后壁。十二指肠呈“C”字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全长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4部分。

1.上部(superior part)又称球部,于第1腰椎的右侧起自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胆囊颈附近,急转向下续为降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上曲(superior duodenal flexure)。上部靠近幽门约

2.5cm的一段肠管,肠壁较薄,粘膜多较平滑,称十二指肠壶腹又称十二指肠球(duodenal bulb)。

2.降部(descending part)十二指肠上曲沿第1~3腰椎体的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急转向左连接水平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下曲(inferior duodenal flexure)。降部的粘膜形成许多环形襞,在其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的粘膜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

(longitudianl fold of duodenum)。纵襞的下端有一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

(major duodenal papilla),是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之处。在大乳头上方1~2cm处有时可见有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的开口部位。

3.水平部(horizontal part)自十二指肠下曲水平向左横行,越过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的前方,于第3腰椎的左侧移行为升部。

4.升部(ascending part)自第3腰椎的左侧接水平部,斜向左前上方至第2腰椎体左侧,再向前下方弯曲续于空肠,此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此曲被十二指肠悬肌固定于腹后壁。十二指肠悬肌和其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

(suspensory ligament of duodenum),又称Treitz韧带,是确认空肠起始端的标志。

(二)空肠和回肠

空肠(jejunum)和回肠(ilium)借小肠系膜根连于腹后壁,上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接盲肠,迂回盘曲成肠袢,位于腹腔的中、下部,周围有大肠环绕。通常空肠约占空、回肠全长的近侧2/5,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回肠占空、回肠全长的远侧3/5,位于腹腔的右下部。另外,约2﹪的成人在距离回肠末端0.3m~1m范围的回肠壁上,有长2~5cm的囊状突起,自肠壁向外突出,称Meckel憩室,其为胚胎期卵黄囊未完全退化形成的遗迹。

二、大肠

大肠(large intestine)起始段在右髂窝处与回肠相接,末端终于肛门,长约 1.5m,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4部分。

盲肠和结肠在外形上有3个特征:结肠带(colic bands)是肠壁的纵行肌聚集而成的带状结构,共3条,起于兰尾根部,沿肠管的表面纵行排列,止于乙状结肠末端;结肠袋(haustra of colon)位于相邻两条结肠带之间,由肠壁呈袋状向外膨出而成,在X线平片上可借此区别大、小肠;肠脂垂(epiploicae appendices)附于结肠带的边缘,是脂肪组织及浆膜聚集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突起。上3种结构是肉眼区别结肠和小肠的重要依据。

(一)盲肠

盲肠(cecum )位于右髂窝内,呈囊袋状,长6~8cm。盲肠上续结肠,左接回肠。回肠在盲肠的开口处,形成唇状皱襞,称回盲瓣(ileocecal valve)。此瓣可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又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在盲肠后内侧壁上的蚓状盲管称阑尾(vermiform)。其末端游离,一般长6~8cm。末端的位置个体间变化较大,但根部的位置较恒定。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此点称为麦氏点

(Mc Burney),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的压痛。

(二)结肠

结肠在右髂窝内起于盲肠,呈方框围绕在空、回肠的周围。结肠按部位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升结肠(ascending colon)是盲肠的直接延续,在右腹外侧区上升至肝右叶下方,弯向左前方移行于横结肠,弯曲部称结肠右曲(rightcolic flexure),又称肝曲。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向左行至左季肋区,在脾的下方,以锐角与降结肠相连,弯曲部称结肠左曲(left colic flexure),又称脾曲,其位置比结肠左曲要高,接近脾和胰尾,故左曲的位置较高较深。横结肠的活动度较大,常下垂成弓形,其最低点可达脐平面或脐下方。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在左腹外侧区下降,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

(sigmoid colon)呈乙字形弯曲,活动度较大,向下至第3骶椎平面,移行于直肠。

(三)直肠

直肠(rectum)位于骨盆腔内,在第3骶椎水平接乙状结肠,向下沿第4~5骶椎和尾骨前面下降,穿过盆膈移行为肛管,全长约lO~14cm。直肠并非笔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直肠骶曲(sacral flexure of rectum)凸向后,与骶、尾骨前面弯曲一致,距肛门约7~9cm;直肠会阴曲(perineal flexure of rectum)凸向前,距肛门约3~5cm,是直肠绕过尾骨尖形成的弯曲(图3-31)。临床上进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时,应注意这些弯曲,以免损伤肠壁。

直肠在外形上已失去大肠的外形特征。上端与乙状结肠交接处管径较细,直肠下部由于储存粪便而显著膨大,称直肠壶腹(ampulla of rectum)。直肠内面有3个直肠横襞,中间的直肠横襞位于直肠前右壁上,位置最恒定,距肛门约7cm。直肠横襞有承托粪便的作用。

(四)肛管

肛管(anal canal)在盆膈平面与直肠相接,终止于会阴部的肛门(anus),长约4~5cm,为肛门括约肌所包绕。肛管粘膜形成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称肛柱(anal columns),相邻肛柱下端之间,彼此连有半月形的粘膜皱襞称肛瓣(anal valves)。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称肛窦(anal sinuses),窦口向上,肛门腺开口于此,窦内往往积存粪屑,易于感染。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共同围成锯齿状环行线,环绕肠管内面,称齿状线(dentate line)。齿状线以上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齿状线以下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齿状线上方由内脏神经分布,下方由躯体神经分布。齿状线也是直肠动脉供应、静脉和淋巴回流的分界线。在齿状线下方,由于肛门内括约肌紧缩,而形成一宽约lcm略微凸起的环形带,称肛梳(anal pecten)。肛梳下缘有一不甚明显的环形线,称白线(white line)。

3/33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 学习要点 1.儿童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鹅口疮及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3.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4.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5.脱水程度和性质的判定以及儿童腹泻病治疗中液体疗法的运用。 第一节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口腔 口腔为消化道的起端,具有吸吮、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等功能。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受损伤和感染。3个月以下婴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故不宜喂淀粉类食物。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但因婴儿口底浅,不能及时吞咽全部唾液,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二、食管 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发育不完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故10个月以下婴儿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三、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松弛、张力低)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特别是吸奶时常吞入过多空气,故易发生生理性溢乳和呕吐。胃黏膜有丰富的血管,但腺体和杯状细胞较少,胃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少且酶活力较低,消化功能差。儿童胃容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新生儿期约为30~60ml,1~3个月时为90~150ml,1岁时为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 儿童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为身长的5~7倍(成人仅为4倍)。肠黏膜富含血管和淋巴组织,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但由于肠壁薄、通透性高且屏障功能差,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易经肠黏膜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幼儿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固定性差,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婴儿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

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消化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 系统 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口腔至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空肠 组成 消化腺:大消化腺有口腔腺、肝和胰,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 第一节 消化管 一、口腔(oral cavity ): 1、界限: 1)前壁:唇(人中、唇红) 2)后壁:咽峡 3)上壁:腭 硬腭 软腭:腭帆、腭垂、腭舌弓、腭咽弓 4)侧壁:颊(有腮腺管开口) 5)下壁:口腔底 分部:借上下牙弓和牙龈分为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 咽的分界。 2、牙齿(teeth ) 1)分部:分牙冠、牙根、牙颈三部分。 2)组成:牙本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 3)牙周组织: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龈。 4)牙的种类和排列:第一套牙称乳牙20个,可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 三类。第二套牙称恒牙共32个,可分为切牙、尖 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类。 5)牙式:临床上为了记录牙的位置,常以被检查者的方位为准,以“+” 记号划分上、下颌及左右半,共4区,并以罗马数字Ⅰ~Ⅴ标 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标示恒牙。 Ⅳ 表示右下颌第一磨牙 6 表示左上颌第一恒磨牙 右 左 右 左

3、舌(tongue ) 1)分部:分为舌体和舌根,舌体前端称为舌尖。 2 )舌乳头 丝状乳头:最多,无味蕾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叶状乳头:含味蕾。 3)舌肌: 舌内肌 舌外肌:颏舌肌,两侧同时收缩,舌向前下,一侧瘫痪,舌 尖偏向患侧。 4)舌下面: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 4、口腔腺 二、咽(pharynx 1、位置:颅底至第六颈椎体下缘,颈椎椎体的前方 2、形态:上宽下窄、漏斗状的肌性管道。 3、分部:以腭帆后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1)鼻咽部: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鼓管扁桃体、咽扁桃 体 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深窝,称咽隐 窝,是鼻咽癌好发部位。 2)口咽部:腭扁桃体、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 咽淋巴环:围绕在鼻腔、口腔和咽腔连通处的周围,存在有咽 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围成咽淋巴 环,具有防御功能。 3)喉咽部:梨状隐窝,异物易存留。 三、食管(esophagus )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与咽相接,下端在约平第11胸 椎高度,于中线左侧,与胃的贲门相接。 1、分部: 1)颈部 T6下缘至胸骨颈静脉切迹,气管后方,长约5cm 2)胸部 胸骨静脉切迹至膈的食管裂孔,长约18~20 cm 3)腹部 膈的食管裂孔与贲门之间,长1~2cm 。 2、狭窄:在形态上食管最重要的特点是有3处生理性狭窄 狭窄的次序 狭窄的位置 距中切牙的距离 距鼻前孔的距离 第一狭窄 在食管的起始处 15cm 20cm 第二狭窄 在左主支气管跨越食管的左前方处 25cm 30cm

大体解剖-肠道

肠道—系统解剖(图文) 一、小肠 小肠(small intestine)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盘曲在腹腔的中、下部,上接幽门,下续盲肠,成人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duodenum)为小肠的首段,上接胃的幽门,下续空肠,长约25cm。除起始部和终端外,其余部分都紧贴腹后壁。十二指肠呈“C”字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全长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4部分。 1.上部(superior part)又称球部,于第1腰椎的右侧起自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胆囊颈附近,急转向下续为降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上曲(superior duodenal flexure)。上部靠近幽门约 2.5cm的一段肠管,肠壁较薄,粘膜多较平滑,称十二指肠壶腹又称十二指肠球(duodenal bulb)。 2.降部(descending part)十二指肠上曲沿第1~3腰椎体的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急转向左连接水平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下曲(inferior duodenal flexure)。降部的粘膜形成许多环形襞,在其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的粘膜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 (longitudianl fold of duodenum)。纵襞的下端有一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 (major duodenal papilla),是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之处。在大乳头上方1~2cm处有时可见有十二指肠小乳头,是副胰管的开口部位。 3.水平部(horizontal part)自十二指肠下曲水平向左横行,越过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的前方,于第3腰椎的左侧移行为升部。 4.升部(ascending part)自第3腰椎的左侧接水平部,斜向左前上方至第2腰椎体左侧,再向前下方弯曲续于空肠,此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此曲被十二指肠悬肌固定于腹后壁。十二指肠悬肌和其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 (suspensory ligament of duodenum),又称Treitz韧带,是确认空肠起始端的标志。

应该重视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学习

应该重视胃癌根治术后的消化道重建 aa 发布时间:2013-2-4 15:03:17 季加孚季鑫 (发表于本刊2013年第16卷第2期第104-108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愈百万,其中41%发生在中国;全球每年因胃癌死亡80万,中国占35%[1]?胃癌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差异很大,以亚洲为著,欧美发病率相对较低?肿瘤生长位置也存在很大不同,西方国家肿瘤多位于胃食管结合部,而亚洲患者以胃体和胃窦部肿瘤多见?胃癌根治手术基本原则是:切除肿瘤原发灶及其区域淋巴结,重建消化道,以恢复其消化?吸收功能,使患者能够正常而健康地生活? 胃具有容纳和贮存食物以及消化和吸收及分泌的功能?1881年,维也纳外科医生Billroth成功地为1例43岁女性进行了胃窦癌切除,并将十二指肠与胃小弯用丝线作吻合,闭合胃大弯,从而创立了著名的BillrothⅠ式手术?至今100多年来,胃癌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已达到70余种,但是一直没有标准的最佳重建方式?胃癌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术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引人关注并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课题?理想的重建术式须满足下列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食物贮存和消化吸收功能;二是并发症少,有较好的生活质量;三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术后达到或接近正常人的解剖?生理功能,才能视为重建手术的理想状态?下面就不同范围胃切除术后常见的重建方式做一回顾? 一?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 临床常用的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分别是BillrothⅠ式吻合术?BillrothⅡ式吻合术和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2]? 1. BillrothⅠ式吻合:是在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直接吻合,手术操作较简单,吻合后的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本术式能减少或避免胆汁?胰液反流入残胃,从而减少了残胃炎和残胃癌的发生;术后食物经过十二指肠,能有效地刺激胆囊收缩素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降低了手术后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所以,该术式术后由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是,本术式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受到胃酸的直接侵蚀,吻合口容易出现出血和瘘;其次,一旦出现吻合口瘘,难以进行肠内营养;再次,肿瘤较大的患者不适合作BillrothⅠ式吻合,因为必须保证十二指肠残端有足够的长度与残胃吻合,吻合口没有张力?如果吻合口张力过大,容易引起吻合口瘘[3];如切除不足,则术后肿瘤易复发?因此,尽管本术式优点明显,但我们进行选择时,必须要综合考虑,权衡利弊? 2. BillrothⅡ式吻合:是在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距十二指肠Treitz韧带20~40 cm处空肠吻合,封闭十二指肠残端?本术式优点是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率低,能切除足够大小的胃而不必担心吻合口张力过大问题;但缺点是胃空肠吻合改变了胃肠道正常的解剖生理关系,术后发生胃肠道功能性并发症较多,例如胆汁?胰液反流至残胃引起的碱性反流性胃炎等? 考虑到BillrothⅡ式吻合的这些缺点,我们建议在胃空肠吻合基础上,加做空肠间的侧侧吻合(Braun吻合)?此术式的优点表现在: (1)不需切断空肠,避免因切断空肠行Y形吻合后,空肠壁上出现异位起搏点促使空肠产生逆蠕动,从而减少滞留综合征的发生;(2)不需分离切断空肠系膜,避免损伤系膜血管,保证吻合口空肠侧血供,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3)由于行Braun吻合术,十二指肠残端压力大大减低,降低了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危险?在加做Braun吻合时,我们还有一些建议与读者分享:(1)因胃大部切除的同时切断了胃的迷走神经,残胃的蠕动减弱,食物易发生滞留,故吻合口应位于胃后壁较低位置,并且输入袢位于胃小弯侧(逆向蠕动吻合),以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